“我和姐姐也有同感,不过我们觉得这是一件完全的坏事……换个角度,也许是好事。”
“怎么换角度?”梁清宁等着她说下去。
“上大学以来,我认识了很多同学和校友,”肖萌说,“我这才发现,我的很多同学并不是因为喜欢才选择了现在所学的专业,高考之前的他们是很迷茫的,只凭着一个模糊的原因就跨进了大学大门,比如‘这个专业好赚钱’‘爸妈建议的’‘招办老师忽悠的’等等……我和大家说起我是因为喜欢计算机选了这个专业,大家都很羡慕我。我那时候才,能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真的很幸运。”
肖萌的活力非常感染人的,梁清宁脸上的浮现出一缕笑意。
“说的有道理。”梁清宁说。
“还有,进入名校后会发现,你身边的同学每个都很出色,竞赛金牌得主,高考状元……每个人都头衔都一大堆,和他们比起来,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不是,”肖萌笑着说,“但转念一想,这么厉害的同学都和你念同一个专业,说明这个专业很有前途!可以通过和他们对比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努力的方向,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梁清宁站在原地看着的青梅竹马,忽然大笑起来,轻轻拍了拍她的头,心理的阴影慢慢散去。
他再一次觉得,自己能有这样的青梅竹马,也是一种幸运。
两个小时足够两人逛完两所大学,下午五点后,华大食堂也已经开门了,肖萌带着他去了食堂——梁清宁再次感到了震撼。
“这么大的食堂,这么多的人!”
的确,华大有若干食堂,肖萌带着他去的是规模最大的一个,俗称万人食堂,放眼望去人山人海,场地建一条四百米跑道似乎都绰绰有余。
梁清宁的震惊是实打实的。他真的没有在如此规模的食堂吃过饭,小学阶段,不论中午晚上都是回家吃饭;中学阶段他没有住校,中午也会在食堂吃饭,可他的中学是榕城音乐附中,这是一所全部师生加起来也就一千人的中学,大学就更别不用说了,柯蒂斯音乐学院只有几百人,完全没有中国意义上的大学食堂。
“这么多学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梁清宁感慨,“刚刚路上可没有看到这么多人呀。”
“不要说你,有时候我都很诧异,不知道华大的校区到底是怎么容纳下这么多人的,”肖萌摊手:“大概是魔法吧,奇妙的空间魔法。”
梁清宁失笑,肖萌偶一为之的奇思妙想总是让他觉得很有趣。
两人站在上行的电梯上,梁清宁俯瞰着那庞大的食堂:“感觉只有中国人才能学会的魔法。”
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笑起来。
三楼是点菜食堂,由一个个分散的可以点餐的餐厅组成,囊括了中国东南西北各大菜系,梁清宁对吃什么并无很大的意见,以他的说法是“什么都比美国的汉堡好吃”,于是肖萌选了一家口碑很好,以清淡为特色的店,点了几个特色菜。
说来也巧,她刚刚把菜单还给服务员,就看到了路之航和他实验室的前辈邱伟涛和倪海洋三人一起进了这家店——肖萌这段时间常常去实验室找他,和众人也混了个脸熟,或许是因为路之航的关系,又或许是因为那本自吹自擂的双胞胎的书,大家对她很亲切,叫她“小师妹”。
此时她和三人组目光对上,于是站起来露出笑脸和大家个招呼。
邱伟涛和倪海洋一脸老好人似的笑口常开的模样说“你也在这里吃饭啊”“好巧”,路之航一如既往的面无表情,但视线在她脸上停留了一会。
和众人打完招呼后,邱伟涛和倪海洋先去占座点菜,路之航则走到她的餐桌旁,肖萌立刻跟路之航做了解释:“师兄,这是梁清宁,我和你说过的,我的朋友,小提琴拉得很好。小提琴老师的名单也是他给我的。”
路之航说:“我知道。”
“嗯?”
“你的书里有写。”
“哦……是的。”
和路之航相比,梁清宁显然属于信息不对称的那方——他用询问的眼神看了一眼肖萌。
“这位是我的师兄,路之航,”肖萌跟梁清宁道,“之前我和你说我们学校有团队在做用人工智能拉小提琴的项目,就是路师兄所在的团队。”
“啊。”梁清宁一愣,脊背一下子挺直,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敛去不少。肖萌很理解他的感受,任何人听到计算机准备挑战自己的领域时,心情总会变得十分复杂。
“谢谢你推荐的小提琴老师,对我们帮助很大。”路之航说。
梁清宁摇了摇头:“不用谢,我也很想知道你们能做到什么水平。”
“如果你想知道的话,明天就可以。”
“嗯?”
路之航解释道:“肖萌说你的演奏水平比得上一流小提琴家,周林老师也夸赞你的小提琴技术非常出色。我们这段时间对系统做了调试,有了一些改善,正在找一个技术出色的小提琴家和系统对比演奏,从而知道系统的缺陷在哪里。你愿意帮你我们一下系统吗?”
梁清宁完全没想到路之航如此直接,初次见面就毫不见外的提到“来帮我买测试系统”,一愣之下看向肖萌,等着从她哪儿获取启示。
对路之航这种直来直去的画风肖萌现在已经适应得不错,于是用肯定的眼神告诉梁清宁:“如果你不愿意,拒绝就好。”
梁清宁思索了一会,问路之航:“除了拉琴,我还需要做什么吗?”
“不需要。”
“这样的话,我可以参加,但我希望对外保密。”
“当然,是一个内部测试。我们的研究项目也是保密的。”
“好。”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在三言两语中敲定了。
正文卷 第30章
随后,路之航对实验室的两位前辈点了点头,他们也笑着走过来对梁清宁表示感谢。
梁清宁和两位师兄寒暄时,肖萌征求路之航的意见:“师兄,我们吃完饭后一起去京大看演出?”
原本两人约定,吃过晚饭后的七点在京大的会场外见面,此时既然在食堂遇到了就可以一起过去。
路之航自然也不会反对这个提议,说:“好。”
客气的闲聊几句后,路之航一行人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梁清宁看着这群人的背影,轻声问肖萌:“所以,你对那个人工智能演奏小提琴项目的信心就来自于他们?”
“是的。他们可能是全国最聪明的一群人,能做出很多了不起的事情。”
“你这位师兄真是够直接的,我们完全不熟就对我提出要求。”梁清宁说。
“他喜欢直来直往的说话,减少中间的沟通环节。所以,我才说你直接拒绝也没有问题。他不介意的,也不会因此而得罪他。”
“我不是完全没有兴趣,我想知道现在的人工智能到底能做到那一步,”梁清宁用眼角余光看了路之航一眼——这个人的外形和气质十分出色,即便在他的眼角余光里都非常夺目。梁清宁若有所思收回视线,微笑道:“我印象中的程序员应该都是那种带着黑框眼镜、穿着格子衫那种,和那两位一样。你这位师兄真的很不一样,看上去更像是走T台的模特而不是程序员。”
肖萌觉得梁清宁的评价还是满精准的,不由得笑起来:“我们通常认为路师兄是我们学院的智商和颜值担当。”
梁清宁点点头:“那他应该很受女生欢迎?”
肖萌想了想,做了个保守的回答:“是否受欢迎很难说,但大家都挺佩服他的。”
“你也是其中之一?”梁清宁问。
“是的,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
肖萌随后和他说起路之航对自己无私的帮助,梁清宁听得十分感慨。
“对你来说,他的确是位好师兄了。”
……
一顿晚饭很快吃完,然后三人在食堂外碰面,全副武装地准备骑车前往京大——梁清宁当然没有自行车,于是坐在肖萌的车座后面。
路之航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她:“你骑车带他?”
在一般人的视角下,女生骑车带着男生是有点奇怪的,肖萌也知道这点,解释道:“没问题!我的骑车水平很好,我这自行车质量也没问题。”
路之航似乎还有些疑虑,但总归点了头,没有多问。
作为全国有名的自行车之都,长于榕城的小朋友当然都会骑自行车,水平还非常高超。小时候的梁清宁作为一名琴童,时时刻刻都带着自己都儿童小提琴,他不放心让别人拿着自己的小提琴,因此,当他和姐妹俩一起出门或者回家时,榕城的大街小巷往往就会出现小女生骑车,小男生抱着小提琴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一幕。
此时梁清宁坐在后座上,他扶着肖萌的腰,感受着北方刺骨的寒风吹在自己的脸上,愉快的笑起来:“旧日重演的感觉,是吧?”
“当然,”肖萌大声说,她围了条大围巾,盖住了大半的脸,只余下一双眼睛露在外面,风把她的话带到自行车的后座,“清宁,你冷不冷啊?”
“还好,你挡住了大部分风。”
“你不冷就好。”
为了配合肖萌的骑车速度,从一开始,路之航就放慢了骑车速度,不紧不慢地跟在两人身边。他也听到了这番话,再次侧目看了这两人一眼,只觉得肖萌的二手自行车真的不可思议,到底是什么材料和力学结构使得它能负担一个成年男子的重量呢?
两校距离不远,三人骑车十分钟就到达了京大的大讲堂外,表演即将开场——肖萌拿着票,带着两人进入讲堂。
正如肖薇之前形容的,这次的表演是在讲堂的一个小等规模的厅举行,大约仅能容纳三百人,或许是因为宣传到位,来观看演出的人的确很多,可谓座无虚席,由此可见肖薇能弄到三张票的确是相当难得的了。
落座时,肖萌坐在中间,梁清宁和路之航分别坐在她的左右。肖萌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起姐姐的“修罗场”论断,浑身一个激灵,连忙左看一眼、右看一眼——还好还好,两名男生没有修罗场的这种自觉,态度都很自然。
这场文艺汇演相当的有趣,肖萌总算见识到姐姐排练了这么久的舞剧到底成色如何。
报幕声结束后,大红色的幕布拉开,一名身着汉服的男生出现在舞台角落的高台上,他垂眸凝眉,拨弄琴弦,如泣如诉的琴声响起,犹如林中泉水叮咚作响,片刻后,身着浅色汉服深衣的舞蹈演员们逐次登场,演出开始。
这出舞剧以《古诗十九首》为主题,分为“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行行重行行”三个不同的章节。
三人的座位距离舞台不远,肖萌仔细观察,在舞蹈演员里认出了自己的姐姐,将她指给路之航,小声介绍:“那就是我姐姐。”
中国古典舞的特点就是优雅大方,舞蹈演员们身段窈窕,配上古典厚重的汉服,一举一动仿佛作画一般,肖萌看得很是满足。
路之航观看了一会舞蹈,又侧头看了肖萌一眼,问:“你为什么没有学舞蹈?”
“学舞蹈对我来说太难,我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不如姐姐。”
“其实她们这方面的差距很小,主要是两姐妹的性格不太一样。”梁清宁也听到了他们的交谈,低声补充了一句。
路之航听到了这话,对梁清宁略一点头,又若有所思看着舞台——观众席的灯光很暗,舞台的绚烂光芒反射到路之航脸上,肖萌注意到,那是困惑的目光。
“师兄,你觉得演出怎么样?”
路之航小幅度地摇了摇头:“看不太懂。”
就路之航的海外背景,肖萌觉得他的确可能不太理解这种植根传统文化的舞剧的意义。鉴于路之航是被她忽悠来的,她稍稍靠近了路之航,在他耳边轻声为他讲解。
“这是舞剧的第一篇章‘西北有高楼’,是一首感叹知音难觅的诗,诗中有‘上有弦歌声’‘一弹再三叹’这样的句子,所以才有琴声配合演出……”
两人的距离实在有些近,肖萌解说时,气息不可控制的也轻轻喷到路之航的耳廓和左脸颊。路之航觉得脸颊发热,忍不住转过头来,两人的鼻尖就那么猝不及防的轻轻碰了一下。
一次非常轻的触碰。就像像蜻蜓低低地掠过湖面,尾巴尖不慎点碰到湖水那样的触碰。
事情发生得如此忽然,以至于肖萌起初根本就没反应过来,她还维持这个那个微微仰头看着大神师兄侧脸的姿态,于是就那么对上了他转过来的视线;对视三秒钟后她终于反应过来,惊得身体朝后一退,脑子里闪过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如果不是路之航的鼻梁那么高挺,本来不会碰到的好吧!
和她不同,路之航很平静,很快转过头继续看着舞台上的演出。
“有时间再详细讲给我听。”
“……好。”
“怎么?”这边梁清宁也发现了邻座两人的异动,出言询问肖萌具体的情况。
“没什么。”
肖萌正襟危坐,表情镇定无比。梁清宁侧目看他俩一眼,在他进一步询问之前,舞蹈演员们依次退场,悠扬古典的笛声响起——此时上场的是肖萌的熟人,易思北。
易思北身着汉服,头戴高官,出现在舞台的另一处高台上,他横吹长笛,悠扬的笛声在会场各个角落响起,配合如泣如诉的琴声,将观众带入了近两千年前的汉朝。
肖萌当然有一定的音乐鉴赏力,但在梁清宁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作为音乐圈人士,梁清宁看出、或者说听出的细节远比肖萌要多很多。
“笛声和琴声配合得得不好。”
“嗯?”
“吹笛子的男生水平高很多,弹琴的男生能力不足,跟不上。”
肖萌于是做了介绍:“吹笛子的男生叫易思北,是姐姐的直系师兄。”
这番介绍让梁清宁的注意力有点转移,他侧过脸轻声问肖萌:“你和他很熟悉?”
“不,我和他完全不熟,但姐姐和他关系不错。”
梁清宁轻声感慨:“京大的高水平艺术团真是藏龙卧虎。他是可以走专业路线的。”
肖萌想起姐姐的话,推断易思北大概率是个富家公子,除了音乐天赋过于才华横溢的那类,富家公子通常有亿万家产要继承,照理说不会选艺术吧?
“可能,他有自己的考虑吧。”
悠扬的合奏结束后,进入第二篇章。趁着换场间隙,肖萌问路之航:“师兄,我听易思北师兄说,你们在同一所中学?”
路之航说:“我们不同班。”
“你的中学真厉害啊,”肖萌由衷感慨,她原以为路之航的母校主要培养竞赛学霸,“没想到还能培养文艺人才。”
路之航“唔”了一声,道:“我也不知道我的中学还在培养文艺人才。”
此言一出,梁清宁也忍不住抽搐着嘴角侧目看了他一眼。
“肯定你太认真用心读书了,不关心学校的文艺活动。”肖萌连忙帮大神挽回一下形象。高中时代路之航的生活状态大概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吧。
“或许是的。”路之航回答。
正文卷 第31章
紧接着,帷幕拉开,第二幕舞剧开启,三人不再交谈,继续观看演出。
整场表演的艺术水平很高,舞剧的编排是非常难的,古典舞剧尤其如此,要展现传统文化、民族美学,还要有一定的叙事功能。三个篇章的演出大约出动了三十多个舞蹈演员,肖薇上场了两次,估计时间超过半小时,肖萌也总也算知道为什么京大高水平艺术团这几年大力招收有古典舞特长的学生了。
她用数学的办法和路之航介绍了一下如何欣赏古典舞剧。
“古典舞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万变不离其圆”,舞蹈演员的最主要的运动轨迹是围绕‘圆’进行的,旋转、甩袖、跳跃……”
“有意思,”路之航看得很专注,听的也很专注,“也就是说,古典舞剧的核心就是划圆圈?”
“……虽然稍稍有点武断,但可以这么说。”
过一会他又说:“好像不是很圆。”
肖萌稍稍有些不好意思:“呃……因为我姐姐她们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她们平均每天也就练两个小时,舞蹈的效果肯定不会特别好。”
路之航“嗯”了一声:“我知道了。”
一个半小时的舞剧结束,演员们谢幕,观众热切鼓掌。梁清宁对整场表演评价较高,路之航则用一句“不算浪费时间”表示他对这场表演的态度。
“我和姐姐约好了,去后台看他,师兄,你呢?”
路之航看了梁清宁一眼,顿了顿后回答。
“你去吧,我回实验室。”
这个答案不出肖萌的意外,后台那种人多嘴杂闹哄哄的环境,路之航一定不会喜欢。
于是三人约定了明天的见面时间后就此分开,肖萌就带着梁清宁往后台而去。
表演之后的后台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简直一片混乱,肖萌循着指示牌,畅通无阻地带着梁清宁走到了会场的后台。
后台面积不大,各种道具服装堆在角落,角落还有两扇浅蓝色的门,挂了个牌子提示这分别是男女演员换装室。部分演员都聚集在大厅内,他们已经脱下了表演用的汉服换上了日常服饰,虽然还没有卸妆——但假发已经摘掉了,外形上看,基本从两千年前回到了现代。
一个半小时表演带来的热情还没有散去,凭借着那张与肖薇高度相似的脸,正七嘴八舌地讨论今晚的演出情况的舞蹈团一眼就认出了不速之客肖萌,并且开始叫:“肖薇,你妹妹来了!”
这叫喊没能唤出肖薇,得到了她隔着门板“正在换衣服,稍等等”的回音,此时男更衣室门一开,易思北信步从男生换装间出来了。他化了一点舞台妆,看起来比平时五官更深刻一些。
后台暖气很足,易思北穿着件羊毛衫,对肖萌笑着点头:“给姐姐送温暖来了?”
“是的。”经过了刚刚的音乐洗礼后,肖萌更加意识到这位师兄的不凡之处,真心实意的道:“师兄,你笛子吹得真好!你穿着汉服吹笛子的模样,让我一瞬间就穿越到了汉代。”
“多谢夸奖,”易思北微笑着,然后他的目光落到梁清宁身上,两名男生对视一眼,易思北极小幅度地挑眉,微笑着伸出手来,“梁清宁?肖薇给我看过你的照片。”
“是我。”梁清宁登上过无数舞台,对这等寒暄也是信手拈来,“你的笛子吹得非常好。”
“和你比起来,我这就是雕虫小技,不值一提。”
“不,很出色,音色处理得极细腻流畅,水准非常高,绝对的专业水准。”
“那我真是受宠若惊了,”易思北略略欠身,微微笑开,“我有一些学西洋乐的朋友,他们往往鄙视我们这些民乐的,没想到你给我这么高的评价。”
“因为你的演奏确实很出色。”梁清宁正色道。
为了阻止两人继续互相吹捧下去,肖萌咳嗽一声,打断了两人的话:“易师兄,谢谢你帮我和姐姐找的门票。”
易思北对她摇头一笑:“小事一桩,不用客气。不过路之航真的来看演出了?”
肖萌点头:“来了。”
“他对我们的表演有什么评价?”易思北饶有兴趣地打听起细节。
“呃……路师兄说‘没有浪费时间’。”
易思北扶额,一脸忍俊不禁:“好吧,这算是不错的评价了。对他来说,大概只有‘浪费时间’和‘不浪费时间’两种评价方式。”
三人闲聊几句,肖薇从换装间里走出来,她同样也已经换上了日常服饰——大衣、围巾、手套齐全,还背着小书包。
肖萌给了姐姐一个大大的拥抱,不过因为肖薇还没卸妆的关系,两人的脸谨慎地保持了一厘米的距离。
“姐姐,舞蹈非常精彩!你这学期的辛苦没白费。”
肖薇拍拍她的后背,看着梁清宁:“你觉得呢?我们的表演效果怎么样?”
梁清宁微笑着点头:“很成功。可惜附近没有找到有卖鲜花的地方,否则肯定要带一束来。”
“送鲜花,这是古典乐团的习俗吗?”肖薇扬眉而笑。她今天画着相当浓郁的舞台妆,虽然有点过于浓郁,但还是很好看的,普通的一个眼神也有了妩媚的错觉。
“是的,古典乐团表演结束后,通常都会有人献花的。”梁清宁说着,从大衣衣兜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肖薇。
“只有用这个代替了。”
肖薇欣喜地接过礼物盒子拆开,一个只有掌心大小,相当袖珍可爱,和真实小提琴肉眼看不出差别的木制小提琴出现在眼前。
“啊!”肖薇顿时就被萌到了,眼睛闪着光问,“好精美好可爱,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