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若是早知道有穿越的一天,王朔一定熟背玻璃方子、水泥做法,牢记火药配方、香皂工艺,千金难买早知道啊!
王朔用小十年的时间才找到一条致富之路,结果还要自己一口一口的试菜,不管多么鲜美的海鲜,王朔现在已经是闻着就想吐了。
大厨们的手艺十分精湛,闻一知十,很快就解决了腥膻的问题,把海鲜做的更加鲜美诱人。
“东西好不好是其次,关键是人得喜欢。”薛鸿一言点中要害。
“那我得找个办法先让老爷们喜欢上,下面人就跟风了。”王朔点头,用上层流行带动中下层风尚,是个好办法。如同曾经的重庆下水火锅只是穷苦码头工人的吃食,到后来风靡大江南北。
“这事你做起来便宜,全广东说话最排的上号的就是你家了。”薛鸿道,这也是他做生意千方百计和贵人们搭上关系的原因,不只是求庇护,还想着“广告效应”呢,虽然他可能还不知这个词。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办一场宴会,吃食主打海鲜,让我爹同意就行…”王朔皱眉,有些犹豫,若是有人海鲜过敏那可就要命了,其中操作难度可不小。
“干了?”薛鸿可不在乎这些,只要找到困难,就能克服。
“干了!”王朔决定道。两人性子相投,当初赌了,才活下来,如今干了,会有新财路,一定!
王朔信心勃勃的和薛鸿商议着宴会的事情,结果在第一件事情——说服王守忠上,就遇到强大阻力。
“胡闹,下等吃食怎么上的了台面!”王守忠断然拒绝,他训练的水军最近和海盗干了一场硬的,顺势推出了潜伏已久的水军,震惊四方。给陛下上的折子已经批复了,传旨的内监已经在路上,王家在京城传了消息过来,这次王守忠很可能会封子爵,掌管江、浙、闽、粤四大海关,总管所有臣属藩国上供事宜,算得上是理藩院在沿海的第一道关口。这样的职位类似盐政,级别不高、权限很重,非帝王心腹不可胜任,现在品级不高有什么关系?他日调回京中,升官发财指日可待。这样重大的日子,怎么能让王朔胡来呢。
“我怎么就胡来了,海鲜是多好渔民养家糊口的手段,若是能让更多人接受鱼虾蟹鳌,那渔民就有更多的收入,到时候也是爹爹爱民如子,关心民政的政绩啊!”王朔嘴炮技能满点,上纲上线道。
“少来,你爹不吃这套。”王守忠端着茶杯把头偏到一边,身体力行的证明着绝不答应,任王朔再撒娇都没用。
郡主看这爷俩小孩子一般,心中好笑,拉过王朔道:“朔儿,娘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你若是想办宴席,不如娘给你想个由头。京中传信说你大嫂怀孕了,算着日子应该已经生了,喜信肯定在路上。不若你这个姑姑给小侄儿办个祈福宴,庆祝宴不也能把海鲜推出去,造福渔民吗?”
“祈福宴太小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来啊。”王朔不满意,这场子也太小了,达不到她想要的轰动效果。
“怎么就小了,你一个小小的人儿,给侄儿办祈福宴正合时宜呢。”郡主又掰开揉碎的和她讲小宴会的好处,让她先练手,好不容易把王朔给哄住了。
“我得先想想。”王朔说这话,就意味着她把郡主的话听进去了,正在想实现可能性呢!了解她的郡主也知道。
好容易劝走了王朔,王守忠才放下茶杯感叹:“真是个倔丫头!”
“还不是你惯出来的,让她成天白日的习武骑马,性子都惯野了,再不给这匹野马上个笼头,我都要管不住了。”郡主笑嗔抱怨道。
“哪儿能是野马啊,郡主爱女自然是端庄高贵、仪表非凡,慢慢来,慢慢来。”王守忠赶紧打住话头,教养王朔的任务可千万别往他这儿推。
上次郡主拿王朔没办法,把管教权暂时移交给王守忠,结果王朔缠着王守忠带她的二十八星宿上了夹板。遭遇小股敌袭的时候,小娘子们抄家伙就上,王朔打头阵,比她爹都积极,那阵仗,王守忠的兵丁都比不上啊,别说敌对的海盗了,就是他们这方的男人们都吓得不行,这些小娘子,武力值略高啊!和王守忠一起出海的还有郡主的近卫,也就是那些小娘子的亲爹,看着自己女儿这么彪悍,心中发愁,这可怎么嫁的出去哦!相信这点王守忠和他们特别有共同语言。
“就会推脱!”郡主白了他一眼,就知道他调/教儿子还一手,女儿是完全没折儿,也不多说,心里想着给密友孔姑姑去信,问问王朔这种情况怎么处理。王朔和她孔师父的感情非常好,常常千里迢迢的通信,给京中家里写家信的同时,也要给自己师父带一份,广东这边稀奇的衣料吃食、书籍笔墨,常常往孔姑姑家中送。
“对了,你看着些那个薛鸿,他和朔丫头走得也太近了,这海鲜吃食的主意不定就是他想出来的,倒让朔丫头来打头阵。她年纪还小,别被这商贾引上了歧途。”郡主说到“商贾”二字是那鄙薄的语气,堪称尖酸刻薄,她最怕的是王朔年纪越来越长,万一把小女儿情思寄托在薛鸿身上,那她得怄死!薛鸿可不是良配!
王守忠颔首,道:“郡主放心,薛鸿那人我清楚,看着呢,不会让他带坏闺女的。”
…………
一介商贾和被带坏的王朔正在灵秀山庄商量海鲜大计呢!
“祈福宴,这名头也不错。”薛鸿肯定道。
“你觉得可行?”王朔害怕这家业遍布全国的大商人看不上眼呢。
“可行,平日里大户人家有婴儿出生不都施粥舍米吗?这广东海鲜多,就该成免费发放海鲜,现场支上灶台,免费送给来领的人。至于那些高门大户就做好了送上门去,一定要保证时效,保证味道。到时候就算是给个面子尝一口,也能被海鲜的味道吸引。这样的人不用多,有三五个帮忙背书,还愁带不起这股风潮吗?”薛鸿畅想美好未来道。
“那若是有人海鲜过敏怎么办?”王朔最关心的还是安全问题,万一整出病症,甚至人命出来,海鲜更是无人问津了。
“过敏?”
“就是有人不适应,吃了之后肚子疼、头晕,身上起疙瘩、麻疹。”王朔还是解释了一下啥叫过敏。
“来此地任官的几乎都是本地人,不存在过敏的情况。”薛鸿摆手道。
“我们一家就不是。”王朔黑线,当初来广东,她连话都听不懂,多亏还有点儿粤语歌曲基础,才磕磕绊绊的开始学说,后来在集市上逛久了,砍价、看热闹,把嘴皮子练出来了,再土的方言她都能听懂、会说了。到目前为止,郡主一直说听不懂当地人的“鬼话”,可见这差异之大。
“能别挑刺儿吗?”薛鸿翻白眼道。
“我是眼光长远,告诉你吧,不久京中传旨的公公就要来了,若是祈福宴效果好,到时候就把海鲜推荐给传旨的公公,我再说服我娘给陛下进上一些,到时候才真是风靡全国呢!过敏的问题不解决,怎么能推广!”王朔急了,抢白道。
“好,好,好,你有道理。这样把,你负责宴会的事情,我负责解决过敏的事情,怎么样?”
“宴会事情那么复杂,什么都得重头来,我哪里忙得过来,你也得动手啊!”王朔不满,又不是她一个人的生意,凭什么啊。
“我有其他事情要忙呢!”
“天天游手好闲往灵秀山庄跑,没看出来你忙在哪儿?”王朔翻白眼道。
“姑奶奶,你都说了我家大业大,薛家在金陵的产业都是我在照看了,总不能为了新财路,把以往的都抛开吧。”薛鸿连连告饶,把一应事务全交给了王朔。
薛鸿出了灵秀山庄的门,就吩咐手下人打探王守忠升职,传旨公公来广东一事,心中暗自庆幸王朔没有发现他的借口有问题。
王朔晚上回到王府,找郡主说了今天的事情,道:“薛鸿真有问题,今天我随口提了传旨公公要来的事情,他就找借口溜了,您和爹要小心他使坏啊。”
“放心吧,没事儿。”郡主现在已经不担心薛鸿带坏王朔了,就王朔这态度,谁带坏谁,谁不信任谁,还两说呢!
※、第三十四章
不出所料,祈福宴的确把海鲜的名声打出去了,亲近人家来府上吃宴席,碍于主人家情面尝了一口,的确不错;送至中层官员那边的海鲜虽未受到一致好评,却也没闹出笑话、挑出毛病;最受欢迎的还是免费赠送给平民的海鲜,自古不要钱的东西最香。
传旨公公也终于跋山涉水来到了广东,而给他呈上的吃食,就是王朔研究了小半月的川味海鲜。
这川味海鲜的来由还得从薛鸿那边说起。
“你帮我打听打听那位公公是哪里人?”那天王朔在小厅里问道。
“去问王大人和郡主就是,问我干什么?”
“我娘已经在打听了,这不是还没打听到吗?我想着你有别的路子,就早些给我消息,免得准备时间不够。”王朔笑道。
“不对啊,王妹妹,你这是在暗示什么?我可是个本本分分的小商人啊。”薛鸿打死不承认。
“得了吧。你家把生意做那么大,只需把每间铺子作为联络点,就能收获大批旁人不知的消息,酒楼甚至有辛密流出,怎么可能打听不到。”王朔一本正经的解释,不怀好意的挑眉道:“你以为我在说什么?”
“啊~我说王大小姐您真是慧眼如炬、目光如神、高瞻远瞩、圣明通透…”
“要死!圣明通透是形容我的,你肯定是别家派来的奸细吧。”王朔笑骂,圣字专属陛下,除了孔圣人,谁还敢称一个圣字?
“还想不想要公公的消息了?”薛鸿躲过王朔的老拳,威胁道。
“这是我一个人的生意,您老人家可千万别给我帮忙。”王朔翻着白眼讽刺道。
“得,我的错。这位传旨的公公是蜀中人,到了七八岁老家天灾兵祸才逃难出去,阴差阳错被行军中的陛下…的亲卫捡了回去,现在也算位高权重,不然不能当此传旨重任。”薛鸿接单介绍道。
“多大年纪?”
“三十多吧。”
“吃食上可有什么禁忌?”王朔再问。
“宫人的吃食都有定制,清淡少味,不可有不雅的味道,哪儿能打听出有什么喜好禁忌。”
“编,你再编,他一路走来不吃饭啊,快去查查呗。”王朔理所当然道。
“真是怕了你的,姑奶奶!”薛鸿投降,径自去查,查出这位公公果然还是偏好川味一些,因此才有了王朔的这一桌川味、京味、广味相结合的大宴。
“公公请尝尝这些,都是广东一地特产,味道鲜美,值得一试。”王子腾指了传旨公公面前的一盘螃蟹道,作为陛下身边的亲近人,王子腾不吝啬释放好感。
王守忠的升职宴,陪下外面的都是男人,王朔没有机会出席,叮嘱了王子腾好久。
“多谢小王大人美意,那杂家就尝尝。”公公举筷尝了一下,微辣重麻,鲜香扑鼻,忍不住又再尝了一块。
王子腾见此,就知妹妹给他的任务完成一半了。
宴席上男人们推杯换盏,言笑晏晏,等宴席快结束的时候,王子腾道:“小子还有一事要拜托公公。”
“哦?小王大人请讲。”说话的同时双手从桌上收回,放在腰侧,已经是下意识的防备状态了。
“广东一地渔民家境清贫,就靠捕捞海中鱼鳖为生,小子想着以前在京城可没有吃过这些东西,若是能让鱼鳖在京城也受欢迎,岂不是给渔民们找了一条出路。”王子腾道。
“哈哈哈,小王大人与郡主心有灵犀,郡主也吩咐咱家给陛下带些去呢。王大人牧守一方,心系民生,咱家佩服,佩服!”公公反应过来,不是什么难事,又哈哈大笑,继续喝酒。至于听到牧守一方四字的广东·真·父母官是什么反应,谁在乎呢?
作为做大的时尚流行引导者——皇帝陛下,他吃了个什么,下面人就觉得这东西一定好得不得了,不然不配端上皇家的饭桌,广东一地的海鲜买卖也有了起色,王朔的海鲜酒楼也顺势开起来了,走高档路线的叫金宫,走平民路线的叫渔公。
事情就是这样,跨出第一步的时候千难万难,等开了头,后续就顺理成章,发展顺利了。
转眼就是两年,王朔的生意遍布整个广东,开始的时候拘泥于和薛鸿搭伙儿,后来王朔经验丰富了,和其他商人也有了合作。她爹管着海关,王朔自己也投了一笔钱,弄了条中型船出海,很是挣了不少。如今王家私房最富裕的就是王朔了,毕竟她吃穿用行都是家里配好的,郡主还常常补贴她,赚的银子就纯碎存起来,都是自己用。
王朔的二十八星宿卫队也初步成型,女孩子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发育本来就比同龄男子快,王朔又不吝啬鱼肉白米,女孩长大的很快,里面年长的有十六七了,这些女孩儿基本都长成了。
王朔喜着红衣,跟着她的卫队也统一穿着红底黑边的衣裳,每次一队人打马而过,广东人都知道这是王大人家的“红娘子”来了。
这两年说好也好,说不好也倒霉。王守忠升官发财,郡主夫荣妻贵,自是美满。可是郡主多年未孕,年纪也大了,今生恐无再孕育子嗣的机会,王守忠在广东确是炙手可热,大商人们、属国们来求王守忠办事的时候,送美人是常有的手段。
王守忠每次都把美人推拒了,如此王守忠和郡主倒有了恩爱之名,可王朔却发现王守忠在青/楼常有交际,他也不是守身如玉的人。看着恩爱一辈子的父母如此,王朔心中十分难过。
“真是个傻丫头!”郡主笑点王朔的额头,道:“难不成你娘不知道。婚前你爹也是有房里人的,在边境你爹还收用过下属孝敬的美人,我都清清楚楚。只是这些人出生下贱,配不上进门罢了。”
“娘,您不生气啊!”王朔不解。
“你爹是个有分寸的,一辈子不可能给任何女人名分,就当是给他放风了,男人嘛~”
王朔发现任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信息,通过拖着声调的三个字“男人嘛~”就能让人明白,郡主自得的是自己的身份,王家除了她不可能有其他女子进门,就是妾室通房也不可能。这样的夫妻状态已经是人人称赞的深情和睦,王朔对婚姻的期待又下降一格。
“朔丫头啊,别皱着眉头,你爹这样已经是好的了,不至于传出畏妻惧内的流言,又不会让内宅混乱,他就是在外面玩一玩,有何不可呢?”郡主语重心长道:“唉,本不该和你说长辈的是非,可你眼瞅着就要嫁人了,娘也不放心啊。”
王朔心里如同雷击一般,这个曾在边关辅佐夫君建功立业,出生高贵无匹的女人真的是自己小时候羡慕的女强人吗?是她小时候感觉错了,还是人变了?
郡主继续说道:“这世上凡事都逃不过一个礼字,礼法之下又还有情可原,你二嫂祖母去世,要守孝三年,你二哥这边娘也给他安排了房里人,可一旦等你二嫂进门,这些人就都要打发了,这是对你二嫂、对刘家的尊重,你懂吗?”
王朔不懂,她现在只想去骑马,一阵风驰电掣的甩掉所有烦恼。
郡主也知第一次听到这种消息,对闺阁小女儿来说很难受,尤其王朔还不是什么三从四德的性子,但还是坚持让王朔看明白。
“你孔师父和我说你志向远大,甚于男子,我这就教你如何掌控住男人来实现你的志向,只要你愿意,娘可以让你嫁入皇室。”郡主说的是以表妹的身份嫁给皇子,有勇王府和王家的支持,哪一个皇子不心动呢?
“女儿读书甚广,骑射一流,父亲也说大哥骑射不如我,二哥读书不如我,我王家这一房允文允武的就是我了,我是王家的千里驹!”王朔沉声道,王守忠虽然在男女关系上让王朔不高兴,但他真的很宠爱女儿,王朔深有感触。
“是啊,千里驹,娘知道你学什么都好,娘也赞成你多学一些,日后你无论是嫁给文臣武将,还是嫁给皇亲国戚都有话和夫君说,见识长远,也能辅佐夫君建功立业。你小时候不就常说要像娘一样,跟着夫君上任,辅佐一方吗?”郡主谆谆教导。
不,不一样!王朔在心底叹息。她完全美白郡主的话,学多少技能,受多少教育,不是为了让自己独立,而是为了嫁给更好的人,这些技能和教育都是嫁妆。
何其可悲,何其可怜。王朔几乎记不起来小时候印象中那个神采飞扬的郡主是什么模样了?难道真是小时候记错了,还是贾宝玉的眼光是正确的,嫁人的女人,就成了鱼眼珠了。
王朔对世情失望,对郡主也失望,忍不住腹诽起来。不孝,阿弥陀佛,大不孝。
王朔牵了马,带着卫队,一路飞驰,去了灵秀山庄,那里是她的桃花源。
在灵秀山庄待了两天,还没把心情调整过来,王家急忙派人来禀告:“姑娘!勇王府获罪了!”
※、第三十五章
“谁?”王朔听清了是勇王府获罪,但还是忍不住想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或者我朝有第二个封号为勇的亲王?这个仆人在说什么?
“姑娘,勇王府!您的外公家中获罪了!”来禀的仆人泪流满面,如丧考妣。
王朔不信,此时宗室之中就只剩勇王府一家和今上有亲密的血缘关系了。康肃太子血战而亡,当时负责救援的就是今上,后来诚王府勾结海盗,身死罪消,下旨的是先帝,可后续处理还是今上,若不是他登基之后,恢复了诚王府遗属的待遇,名声还不知道被喷成什么样儿呢。不要小看文臣武将的脑洞,谁是既得利益者,谁就是凶手,这个道理谁都懂。
所以,勇王府绝对不可能获罪,就是获罪了,也决不可嫩过如此大大咧咧的吼出来。
王朔一瞬间阴谋论了,难道这个仆人是被人收买了,知道最近她和家里吵架了,所以想骗她出去,这是一场有预谋的绑架?
“来人,把他押起来,胡言乱语,意图不轨!”王朔脸色难看的直接下令道。
“姑娘,姑娘,真的,是真的,勇王府…”去拖这个仆人的玄武直接一个窝心脚把人踹到一边,卸了下巴直接把人拖走了。
王朔心里安慰自己,这一定是敌人的阴谋,一定是!心中还是忍不住的想伴君如伴虎,万一呢,万一呢?
在厅中来回转了几圈,王朔把灵秀山庄的人全部着急起来,吩咐大家守好山庄,防止有人袭击;王朔则带着所有的护卫,换上骑装回王府。王朔怕有人在路上埋伏,又怕有人调虎离山,想要占山庄的便宜。
一路上身着骑装的红衣女子马队呼啸而过,王朔和她的护卫身上都暗藏着开锋的匕首,明面上还有长棍,一副随时准备开干的模样。
结果风平浪静得到了王府,王朔心提得老高,深怕连家里都出事了。一路往里走,不闻喧哗之声,仿若寂静无人,家中仆人好似也知道了勇王府获罪的消息,面色萎靡,心神不宁。
“姑娘,您可回来了,老爷、二少爷都在正院呢!”徐嬷嬷看到王朔回来,赶紧把她往正院领,徐嬷嬷一直照顾着王朔,只是到了广东不适应气候,身子不好,才退居二线了,如今连她都惊动了,可见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了。
王朔带了四个护卫队长充当丫鬟,直接进了正院。
正院,卧房。
郡主不堪打击,已经卧病在床。
“娘,娘,您怎么了,都怪女儿不好,不该和您呛声!”王朔一下子就扑到了床边,郡主脸色苍白得半躺在床上,王朔也不敢碰她,不知她身上可好?
“朔儿,你外公一家获罪了。”郡主沙哑着声音开口,眼泪又从红肿得眼眶中流了出来,勇王府获罪了,真的!
王守忠和王子腾站在一旁,脸色也难看得紧。
“娘,您别怕,别怕。外公是陛下的兄弟,血脉至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不会有事的,不会有事的。您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好好休息,才能给外公一家走动,疏通关系啊!”王朔连连劝道,虽然知道这种能然让一国亲王获罪的罪名,哪里有关系能疏通。
郡主听了觉得有礼,闭上眼睛把脑袋偏到一边,她现在脑袋一抽一抽得疼,但她知道王朔说得对,已经这样了,再哭有什么用?是该把身体养好,才能为勇王府奔走。
“出来,让你娘先休息。”王守忠小声道。
王朔招收让刘嬷嬷过来,她是郡主身边的心腹嬷嬷,更懂郡主的心思,让她安慰陪伴着更好。
走到外面大厅,王朔忍不住问道,“爹,这是怎么回事儿?”
“勇王世子在西北镇守,带兵抗击蛮人,战况胶着,一直未有胜果。最近更是连九边重镇之一的固原都失守了。陛下接到军中偏将的求救信,说是勇王世子养寇自重,一直未尽全力,这次九边重镇失守更是和蛮人谈好的交易,共同瓜分财富。而这些事情正是勇王授意的,有王爷亲笔手书为证,手书上还加盖了大印。也是不巧,王爷前些日子过生日,得了世子爷送来的一把腰刀,上面镶嵌着许多瑰丽宝石,有人认出来那是西蛮皇室专用的规格,如今被御史翻出来,指正勇王府早就有叛国之心,想要往西蛮去做土皇帝。”王守忠沉重得讲述道,王朔没有注意到王守忠平日称呼的“大舅兄”被换成了“勇王世子”,丢了固原也被说成是丢了整个九边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