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敷挑了挑眉,心中微动,面上却笑着不推辞道:“谢陛下。”
“朕多次求教与先生,先生也知朕如今的处境,国舅虎视眈眈,朕该如何是好?”皇帝也急啊,现在贾敷已经绑上了他的船,自然顾不得矜持。
“陛下,何须问策于臣,陛下一直做的就很好啊。”贾敷微笑着解惑道:“陛下前些日子在军队中试用新式武器就很好,众所周知,陛下好武,爱兵如子,军中将士对陛下也感激涕零、拥戴非常。赵丞相虽也随先帝征战,但担任的是文职,即使有亲上战场的时候,也比不得陛下。所以,陛下,您和赵丞相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军心。”
“先生说的是,可如今天下承平,将军们也入朝为官,父皇也教导朕要转武为文,文治天下。”
“陛下,谁的拳头大,就是谁有道理。”贾敷简要的把枪杆子里出争权的道理,掰开了揉碎了的讲,就怕皇帝放不下脸面,非要求个“光明正义”“仁慈悲悯”。
在朝堂斗争中,贾敷还是很有经验的,皇帝阵营有了贾敷的加入,开始取得局部胜利,武将方面的支持大大提升。即使身体不能支撑他担忧过多,但皇帝阵营里,还有一个神队友。
“大总管安好。”贾敷休沐日子,想在城中茶馆喝茶,一进茶楼,却被引到了铁山大总管所在的包厢。
“多谢贾先生垂问,杂家尚好,陛下吩咐问贾先生安。”铁山一副忠仆的样子。
“多谢陛下关心了,我记得陛下今日陪皇后娘娘去赵家省亲了吧。”言下之意是陛下什么时候吩咐过这些,别是铁山自作主张。
“杂家日日夜夜的随侍在陛下身边,陛下随时可以吩咐。”
“当然,陛下对大总管的信任,我从来都不怀疑。”贾敷点头。
“那贾先生怀疑什么?”
“我什么都不怀疑。”贾敷挑眉。
“贾先生不怀疑陛下对杂家的信任,却怀疑杂家配不上陛下的信任吧?”铁山微微一笑,面带感慨道。
“大总管多虑了,我是信是疑无关紧要,要紧是我们在同一条船上,目标一致,至于日后…明日的饭不管今日的饱,我这身子活不活的道后日还两说,哪儿管的了日后呢。”贾敷做无欲则刚状。
“哈哈,贾先生是爽快人,杂家也不多费唇舌,这次请贾先生,是为了立太子一事。”铁山道:“近日朝堂突然掀起了立太子的风潮,看样子国舅爷是坐不住了,陛下的势力越来越强,国舅怕超出他的掌控,已经和皇后娘娘商议,要收养大皇子为嫡子,让他加封太子了。”
“太子也是陛下的儿子,这事儿还是看陛下的意思。”贾敷道,立储这种事情拖累了多少名臣干将,贾敷干的还是谋士的活儿,从古至今,最出名的两个谋士,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他们两个有是什么下场,一个累死了、被猜忌死了,一个死于党争,其中焉知又是不是有帝王授意。
做谋士的人,却不能给自己谋一个全身而退,亦是可悲。
“陛下…陛下是个好丈夫,皇后娘娘多年未孕,陛下对她多有怜惜,就是对赵国舅再愤恨,也不会迁怒到皇后娘娘身上,对娘娘敬重有加。皇后娘娘的要求,陛下恐不会反对。”
“可是大总管反对,是吗?不然为什么约我过来。”
“是啊,杂家反对,陛下对皇后娘娘尊重,可世上不是你掏心掏肺,就会收到同样回报的。”铁山皱眉道。
“大总管多虑了,赵丞相是赵丞相,皇后娘娘是皇后娘娘,女人出嫁从夫,也许在娘娘心里,陛下最重呢?”贾敷还是不愿意淌这滩浑水。
“皇后娘娘巾帼不让须眉,又没有生下孩子,在宫中得的也是敬重而不是宠爱,焉能无怨?若是无怨就该安分守己,日后哪个皇子继位,娘娘都是太后,如今鼓动着朝臣立太子,不就是在逼迫陛下吗?”
“那依大总管之意,该当如何?”
“皇后娘娘该怀孕了。”铁山幽幽道。
贾敷挑眉,示意大总管继续说。
“按照贾先生的新法训练出来的新兵如今已经开赴各地,剿匪,历练磨合了,再等五个月就能回来了,五月之后,就是国舅爷的大寿,若到时候皇后娘娘又怀着孕,真是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妥了。”铁山是想让皇后假怀孕,然后赵国舅大喜的时候,再让军队直接把赵国舅和赵皇后拿下,彻底铲除赵党魁首。
“朝堂政事,何必拿后宅女眷做幌子,女子何其无辜。”贾敷不赞成道。
“贾先生怜香惜玉,可十几年陛下后院只有三位皇子,那些没有出生的孩子就不无辜了?如有朝一日,赵国舅篡位,死于非命的陛下就不无辜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贾先生也不无辜了?”铁山反问,只要赵国舅发难,保皇党一系,绝对没有好下场,包括贾敷。
贾敷考虑了一下,发现自己的节操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和自己比起来,皇后自然就不无辜了,身为赵家的女人,享了赵家带来的锦衣玉食、高贵身份,现在为赵家牺牲,不也正常。
说服了自己,贾敷问:“大总管决心已定,还来找我做什么?”这件事情,并没有需要贾敷出手的地方,铁山自己就能把事情办了。
“秘药难求,杂家派人访遍了太医院和京城的医馆,都无收获。”
“贾家名下也没有医馆。”
“贾先生何必谦虚,钟太医可是说了,贾先生的医术造诣不在他之下。当年前朝被灭,可是宁国公贾演第一个冲进皇宫的,据闻前朝放在太医院的医书、灵药都是宁国公的战利品,如今这批东西应该传到先生这里了吧?”铁山早就把消息打听好了,不疾不徐道。
看来当初装病的事情还是漏了痕迹。
“我又何必去碰这些阴私,平白脏了手。”贾敷不愿意对付一个女人。
“难道贾先生以为您现在的手就干净了吗?”
贾敷苦笑,事情是怎么走到这个地步的,他最初的想法,不过是给兄弟、子孙多留几分资源罢了。
贾敷点了点头,感叹道:“我这一辈子啊,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多点儿,命长点,这么简单的愿望,怎么就这么难实现啊?”
“我起初最大的奢望不过是每天能吃上白米饭,却险些死在乱军马蹄之下;到了陛下身边,我唯一的愿望,就是陛下心想事成了。既然已经失望过一次了,我不会再让自己失望了。”铁山没有再自称杂家,非常平和的说到,大概是被贾敷的感叹影响。
一月之后,皇后娘娘被御医诊出了喜脉,陛下大喜,赵家也大喜。赵国舅、赵丞相的夫人,还秘密带着家里信得过的大夫来给娘娘诊脉,等大夫确定是个皇子之后,赵家才松了一口气,喜笑颜开。
赵国舅在朝堂上的手段明显温和了一些,是啊,孩子就是纽带,有了孩子,日后不管出了什么事,总要看皇子的面子,赵国舅心里更有安全感。
皇帝似乎也收敛了,自从皇后娘娘怀孕,在军中的改革都暂停了,赵国舅也感到自己的势力不再被大幅度虚削弱,看来双方的心,都寄在了这个未出生的皇子身上。
暗中主导改革的贾敷也被任命为太傅,被调去负责三位皇子的学业,即使陛下没有明说这些改革都是从哪里来的,可朝臣们又不是瞎子,现在陛下把贾敷调任,是不是也在暗示什么?
五月,赵国舅大寿,帝后亲临,满堂富贵。

第34章 .3.11

“天元四年五月,赵贼谋逆。帝幸赵诞,不知恩,反加仇。帝得祖佑,宦替之,毒亡。帝斥,赵贼露刃,贾公击之。贼死,乃还。”——《英宗本纪第二》“赵氏,正位储围,无所出,帝不弃。后赵贼反,帝不迁,赵氏愧,薨。帝怀之,加怀悯皇后。葬定陵妃园寝,位诸妃上。”——《英宗本纪后妃传》当日的情景,在史书上,只能留下几十个字的记述,简而言之是,皇帝陛下恩深泽广,屈尊莅临赵丞相、赵国舅的的寿宴,但赵国舅不知感恩,反而野心勃勃的想要加害陛下。陛下是一般人吗?陛下有上天和先祖的保佑,所以一个替陛下喝酒的小太监中毒身亡。陛下斥责赵贼,赵贼反而露出了兵器,想要直接杀人。关键时刻贾公贾代化与之对打,杀了赵贼,保护了陛下。
当时情形之显,如今想来,贾敷亦觉心惊胆战。
寿宴上,皇帝陛下自然坐在首位,赵国舅向陛下敬酒,铁山站出来道:“国舅恕罪,陛下入口的东西都要先让人试毒。”说完就指了指旁边的小太监。
赵国舅以为这是铁山代表皇帝在向他示威施压,挑眉道:“臣为陛下试毒即可。”直接把手上的酒干了,又要去和陛下所属那杯。
铁山好像也怕事情闹大了,阻拦道:“不劳国舅爷,不劳国舅爷。”就要自己伸手去端杯子,要自己试毒。却被他手下一个胆子大的小太监抢了先道:“弟子有事服其劳,有幸拜大总管做师傅,弟子代劳了,也沾沾丞相大人的喜气。”
小太监说完就把就喝了下去,一场试探到此结束,赵国舅面色转缓,招呼大家开始吃饭。第一筷子菜还没塞进嘴里,小太监就口吐鲜血,中毒而亡,这速度,必须是入口封喉的剧毒。
一起跟着陛下来赴宴的人马上丢掉筷子,武官已经拔出刀剑,把皇帝护在后面,能上这张桌子的,都是朝廷最顶尖的人马,看见出了这种事情,不是铁杆的保皇党或者国舅党,都抱头躲避。
赵国舅在小太监倒下的瞬间就明白了,立马起身退去,想要先发制人,他府里也不是没有护卫的。结果他手边的一个将士直接就把兵刃亮了出来,高喊:“自古成王败寇,丞相,不要再犹豫了。”
然后,双方就直接打起来了。除了最先开始那个将士的话是听得清楚的,剩下的都是一片兵器撞击的声音,和诸位大臣呼救、逃命、叫喊的声音,谁也分不清。零星能听到几句“国舅爷居然在府里布置了这么多兵力!”“陛下快走,有军中弓/弩!”“快杀了皇帝!”
以有心算无心,赵国舅自然一败涂地,只能说帝党选的时机太好了,赵党真的没有防备,谁会想到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形下开战。皇后娘娘在后院招待诸位夫人的时候,听到前院有喊杀声,得到消息的时候都不敢置信。她怀着身孕,这是未来的天下之主,她的娘家还位高权重,这样的好日子,居然发现自己的丈夫杀了自己的哥哥,赵皇后几近奔溃。
贾代化参与到这里面来,让他和赵国舅对打,也是皇帝补偿给贾家的利益,事后论功行赏,贾代化的爵位再次升到了国公。
晚上,椒房殿。
皇后娘娘身上还穿着白天赴宴时候的精致大衣裳,只是鬓发凌乱,吵嚷着:“放肆,本宫要见陛下。陛下你出来,你个无情无义的小人,你过河拆桥,是谁把你拱上皇位的,你无耻!滚开,你们都滚开,我要见陛下!我要见陛下!”
宫女太监们还要把皇后娘娘劝住,奈何皇后娘娘一句:“本宫还是皇后,可怀着龙胎!”
宫人都知道这个皇后等同于是废了,但那句龙胎实在是说到了宫人的心坎上,现在皇帝陛下也没有对娘娘做出处理,他们实在不好做。
“都下去吧。”这时候,铁山解救了这些宫人。
铁山恭敬的给赵皇后行礼,好像她还是原来那个家世优越,几乎凌驾于皇帝的皇后。
“阉狗!贼奴!你不得好死!”赵皇后看见铁山,怒气冲冲的拔下金簪刺向铁山。
铁山微一动,赵皇后就刺偏了,“狗贼,还我哥哥命来,等我的皇儿登基了,我要你们五马分尸、挫骨扬灰!”
“皇后娘娘是在说笑话吗?哪儿有什么龙胎,不过是一副药罢了。”铁山轻描淡写的说出了真相。
“什么?”赵皇后惊得簪子都掉了,“不可能,我请大夫看过的,不可能。”找皇后对这一胎寄望太深了,这不仅是她十几年作为母亲愿望的实现,还是她的娘家和夫家何解的最好机会,难道这一切都是假的?不可能!不可能!
赵皇后自从怀孕,就天天游说赵国舅能够停下动作,至少等孩子生出来再说,所以…“是我害了哥哥,是我害了哥哥!我的错,我的错。哈哈哈,我的错,我的错,都是假的,都是假的!”
看着疯魔了的赵皇后,铁山慢慢退出了椒房殿,在门外着。殿内慢慢停止的哭声,然后传来一声巨响。
铁山再进去的时候,发现赵皇后已经触壁而亡了。
跟在铁山身边的小太监道:“师父,让徒儿来把,若是让陛下知道了…”
“是个有孝心的。”铁山道,小太监的意思是,皇后娘娘毕竟是陛下的妻子,要是知道铁山逼死了她,铁山也容易失宠于陛下。“杂家做事都是为了陛下好,不管陛下怎么想。”执意自己动手验过尸体,确实是死了,然后才吩咐人把皇后收殓了。
铁山洗了手,对一旁伺候的徒弟道:“你是个好的,和高力一样,高力家里怎么样了?”
贾敷正在这个高力的家里,高力为救陛下而死,自然有许多馈赠,家人的生活不成问题。只是高力本是农家子,没有生计,才入宫的,家人如今也只剩下一个五岁的弟弟罢了。
看着孩子懵懂伤心的表情,贾敷心有所感,无奈叹息。这是他做过最不得自己心意的事情,以前就是有手段,也没有做过这种陷害妇孺,连累小孩儿的事情。贾敷打听了这个孩子也没个去处,就是直接领回了宁国府,收为义子。
皇帝得知了,也垂问了几句,知道贾敷想教养那个中毒而亡小太监的弟弟,亲自给这个孩子取了名字叫“怀恩”,高怀恩,让他记得贾敷的恩情,也记得他的哥哥。
皇帝是一个真正心软的人,他连平日里对他不是很好的赵皇后都舍不得赐死,只觉得不该用她做饵。等赵皇后死了,还保留了她的皇后封号,碍与礼制和大臣们反对,不能配享太庙,但还是葬在的自己的陵寝定陵之中,位置在诸位妃子之上,还是让赵皇后有香火可享。
高力死在皇帝面前,又是因为这样的大事而死,皇帝对他的弟弟也加恩,让他以贾敷义子的身份做了皇子伴读。以高怀恩的年纪只能做六皇子熺的伴读,当然这是贾敷对外的解释。
清算赵党的行动轰轰烈烈的持续了一个多月,等这一场风波过去,贾敷却不愿意再回到朝堂了,辞了陛下封赏的职位,只要求继续担任太傅,负责教导几位皇子。
即使贾敷不过问朝堂又如何,他爹贾代化在朝中杵着,他弟弟贾敬也跟着入朝了,他们施行的计划,不也是贾敷的意志吗?加上荣国府和贾家其他出仕的族人,贾家的力量在英宗这一朝前所未有的壮大起来。
贾敷收养了高怀恩,似乎看到了完成原身愿望的另一条路。一发不可收拾,陆陆续续又收养了几个义子,史称贾门八子。
连带贾璘在内,贾敷一共有儿子八个,他对他的义子也是真正的好,平日里,高怀恩是被称为大爷的,亲子贾璘按排行称二爷,死的时候,分家产,八字均分。贾敷教养的八个儿子也是个个成才,在朝堂上大放异彩,更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这才是能称“贾门八子”的原因。
贾敷这辈子,除了担任了几年的翰林院大学士,其他时候都只挂了一个太傅的虚职,虚职品级虽高,并无实权。但贾敷却影响力颇大,他退的及时,没有给皇帝造成威胁,与他亲近的人进入朝堂也是阶梯式的进入,没有造成另一个“赵国舅”,加上他教养的六皇子登上了皇位,好歹也占了个帝师的名号,所以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没有了朝政、钩心斗角的生活拖累,又注意保养,贾敷活到了八十三岁才闭眼,临死前,已经是五代同堂,他闭眼的时候,曾孙媳妇抱着一岁大的小玄孙来送他。听着孝子贤孙的哭声,贾敷想,我这算是完成任务了吧。

第35章 4.1

“你难道不知道最后的结局吗?”王力问。
“知道。”
“既然知道,为何要这样做?”王力不解。
“我累了,不想再苦苦挣扎了。”
“这次是我代替你去挣扎,你只要有这个意愿,我会为你办好一切的。”王力劝到,这个许愿人倒是别具一格。
“我就是个迂腐又没本事的男人,总想着四方周全,人人满意,到最后也不个得个贪花好色、懦弱无能的名声,可是我已经不想如那些话本些的那样大杀四方、光宗耀祖,走上人生巅峰了。”
“嗯,走上人生巅峰用得很对,看来你对现世的调侃还是挺有兴趣的。”王力引导他。
“是啊,看到那么多人想演绎我的故事,说实在话,挺新奇的。”
“就不想像那些话本里演绎的那样吗?碾压所有人,让你的母亲知道你才是最好的,得到你梦寐以求的认可。”王力以为他用灵魂交换却做出逃避的事情来,最终还是过不去心结。
“不用了,毕竟是我的母亲,生养之恩尚在。”白色光团微微的闪了闪,郑重道:“我的愿望是让贾琏平安喜乐,脱离荣国府,安静的过日子,让母亲得偿所愿,就让二弟袭那个爵位吧。我真的累了。”
“好的。”既然是许愿人意愿,王力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呢?
王力再次清醒的时候,他已经变成贾赦了。原身贾赦是个很奇怪的人,他用自己的灵魂做代价,想要王力做的,却只是让贾琏平安喜乐,不想报复贾政一家、不想让贾母对他刮目相看,甚至不在意世俗的评价,只想安静的过自己的日子。王力很不理解,认为是他见识狭窄,被儒家的愚孝、孝悌束缚了思想,因此把后世红楼梦关于贾赦的众多演绎给他看。
看看那些或穿越、或重生的贾赦,在众人的想象中,他都应该占据先机,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可惜,贾赦自己却只想安静的过日子,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既然如此,当然要满足他的愿望。
贾赦醒来的时候,他正一个人坐在空阔寂寥的书房内,眼神呆滞,面无表情,旁边有个打扮艳丽的女人不停的劝慰他:“大爷,您别担心,奶奶自然吉人天相,很快您就能抱上儿子了。”
也时不时有婆子从门外进来禀报:“回大爷,大奶奶一切都好,小少爷很快就要降世了。”
这是穿到了贾琏出生的时候啊,在贾赦的记忆中,今天晚上贾琏出生,贾张氏为了不让贾琏背上克母的名声,用药把自己的性命拖到了第二天凌晨。第二天死的不止有贾张氏,还有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贾瑚,为什么愿望里提都没有提到贾瑚?原身贾赦就不心疼这个儿子吗?
贾赦抬头看了看天色,已经是暮色蔼蔼,贾赦抬头,对那个叽叽喳喳的女人斥道:“闭嘴!”
贾赦抬脚就走,去院子里看从假山上摔下来的贾瑚。贾瑚如今还养在贾赦和贾张氏的院子里,也不过是*岁的孩子,头上包着纱布,脸色烧得通红。
贾赦过来的时候,一屋子丫鬟婆子都在外面小厅等待,不知道她们在等什么,只有一个小丫头在给烧得滚烫的贾瑚换冷帕子敷额头。下人们自然没想到大奶奶生产这样的关键时刻,大爷居然不在外等着消息,反而跑了过来,自然吓得跪下连连磕头不止。他们都是荣国府的家生子,贾赦和贾张氏自己的心腹,今天都顾着贾张氏生产,贾瑚身边唯一可靠的嬷嬷都被调去盯着小厨房了。
贾赦进到卧室的时候,小丫头还在给贾瑚冷敷,贾赦上手检查,却发现贾瑚已经死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孩子,就在下人的冷待中,悄无声息的死去了,这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贾母连亲生的孙儿都容不下了吗?这又是谁的手笔?贾王氏?贾政?
算算时间,还有一个时辰贾琏就要降生了,看来原身贾赦把他送到这个时间节点上,是承受不了贾瑚的去世,可又不想、不敢、不愿追究亲人的过错。
贾赦过来的时候,已经让心腹去叫人了,幸好现在贾赦的祖母和父亲都刚刚去世,贾赦只是略有颓废,还不是那个只会花天酒地,稍微平头正脸的丫头都要沾染的大色鬼。
贾赦出了贾瑚的卧房,冷冷的看着那些跪在地上的下人,只淡淡说了一句:“瑚儿已经去了。”
贾赦对自己带来的心腹吩咐道:“把这些人的名字都记下来,押到柴房,明日,给瑚儿陪葬。”
“堵嘴,爷不想听。”贾赦一挥手,那些叫嚷着喊冤,要请太太做主的人就别捆粽子似的绑了起来。
贾赦的心腹把那这串子人直接拎到了柴房,这么大的动静贾母自然是知道的,可是现在正值贾张氏生产的关键时刻,贾母也做出姿态,正在贾张氏的产房门外坐镇,也没有过问,连派个人来问问都没有。
贾赦留了几个心腹,给贾瑚收拾形容,才*岁的孩子,算是夭折,葬礼不会太过盛大,不过寄灵柩于庙中,葬于父母身侧罢了。
等贾赦出来好这边的事情,贾张氏也快生了。
贾母正在产房门外喝茶等待,看见贾赦来了,斥责道:“你怎么来了,一个大老爷们,没得撞克了,先回去吧。”
贾赦面色冷凝,眼眶通红的盯着她。贾母略不自在,放软语气道:“知道你疼媳妇,可没有男人守在产房外的规矩,你先回去吧,我在这儿看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