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瞧着蘅儿容貌清丽绝\俗,听说这书画也是一等一的好,性子自不肖说,进退得宜,举止更有妹妹年轻时之风,便是放在天下,那也是一等一的好。”
莫三舅几句话,直说得莫氏心花怒放,仿似吃了一罐蜜糖。
这是她的女儿,自是好的。
以前莫氏还担心女儿心太软,像了陈安,最近几件事瞧来,也是个有成算心眼的,反让她放心了几分。
如果莫氏知道,陈蘅拿着钗子划伤了陈茉的脸,恐怕就不会认为自己的女儿太心善了。
莫氏道:“三兄来都城多住些日子,回头再入宫见见姑母,姑母一直多有挂念。蘅儿的亲事,我得问问姑母的意思。”
“四弟妹倒是一门心思想让十二郎娶蘅儿,父亲是希望让夏堂弟家的莫恒之娶蘅儿,三叔那边,父亲已经递了话,三叔答应暂时不与恒之议亲。”
邱媪惊呼一声:“恒之,可是江南玉郎、谦谦君子的莫恒之?”
莫三舅答道:“正是他,我们莫家这辈里,就数他学问最好,人才最佳,我瞧着与蘅儿最是相配。”
莫恒之的才名、美名,都城亦有耳闻,让郡主嫁给他,邱媪直乐。
莫氏很是满意,为娘家一门心思为她,为她女儿的幸福感动,若在旁的大户人家,只想到陈蘅的嫁妆、沐食邑,必是争斗一份,争着迎娶郡主。
娶陈蘅,好处多多,皇家公主的好处都有,同时又没有娶皇家公主带来的一切弊端,照着历代皇朝的规矩,尚主的驸马不能担任要职,但因娶陈蘅,这一条不受约束。
外院的婆子在门上踱步,银侍女奔了出去,再回来时,福身禀道:“禀夫人,是同国公出门的刑虎回来了。刑虎说国公在太后宫里伤心地昏睡过去,太后着人传话,说今晚国公就不回来了。”
莫三舅很是无语。
陈安这都是什么性子,在父亲这里受了气,跑太后那儿找安慰去了,还伤心得昏睡了,怕是睡着了。
太后的亲生儿子是皇帝,以强硬、果决闻名,陈安柔弱得如同女儿,太后也很享受这种被依靠、依赖的感觉。
莫三舅眼里情绪未明:有意外,有不解,还有对自家妹妹的怜惜。
这些年,妹妹就是这么过的?
陈安未免太柔弱了些,不就是与陈朝刚吵了一架,至于跑到太后宫里去伤心,这都叫什么事。
莫氏显然上已经云淡不惊,太后是先帝的真爱,直至先帝仙逝,先帝的身边也只太后一个女人,虽有两个挂名的侍寝宫娥,那也是太后不能服侍时的代替品。


第一百四十章 求官(四更)
(续上章)虽有两个挂名的侍寝宫娥,那也是太后不能服侍时的代替品。
因是真爱,太后不似历代晋国深宫的太后,那些太后遇儿子强势的,会让男人扮太监服侍身侧,暗渡成仓;若遇儿子势弱,明目张胆地养面首,不是一两个,而是养上几十个,甚至闹出太后与嫔妃争面首翻脸对骂的事。
当今莫太后素有贤名,是一个让世人敬重的太后。
莫氏道:“我知道了。”她轻声道:“下次大朝会,恐怕朝堂上又得吵翻天。”
莫三舅问道:“陈氏大房和西府二房…”
他想关心妹妹,可又觉得这陈氏的私事,莫家不好多插手。
莫氏道:“陈茉陷害蘅儿受伤毁容,翁父不主持公道不说,还逼夫君帮陈宏升官,他未免太过小窥荣国府。”
她吞咽了一口唾沫,以前她还对陈安一遇事不是让她清尾,就是求太后、晋德帝帮忙很是不屑,次数多了,莫氏反而发现,陈安会求人,这也是他的一个本事,人无完人,虽然陈安的性子怯懦、心软,有时候又爱做烂好人,但他待她还是不错。
至少,陈安没在府里弄出一大堆的莺莺燕燕,因在宫里长大,对送上门的女人多了几分防备。
莫三舅吐了口气:“先帝仙逝,父亲与三叔为助姑母,双双入朝为官。晋德帝二十岁亲政,父亲就告老还乡,三叔又去了地方鲁郡任太守。若莫家有人在都城为官,时时襄助妹夫,也不至让西府如此欺凌。”
往往一句话就能透出一些讯息。
莫氏微眯双眸,问道:“三兄此次入都城,是想让莫家子弟入朝为官?”
“莫氏下一辈中,莫三郎、莫六郎、莫恒之皆是最优秀的。阿蕴不过二十有二,而今已是正四品的文官,他们身为莫家子孙,也该出来效力朝廷,为家族争光。”
莫家不能再沉寂了,他们这一辈虽各有官职,但下一辈的仕途必须打点好。
莫三舅继续道:“父亲已是古稀老人,父亲的意思是让莫氏下辈子弟谋得武职,若天下乱,想要平安,就得手握兵权。”
说的是送两个郎君入都城求学,真正的用意是求仕途,也是要助莫家更进一步。
“姑母一直挂念莫氏一族,三兄听听她的意见也好。”
“父亲的意思,莫家有几个郎君自幼习武,想谋广陵太守一职。”
太守可握地方军,广陵城的守军不多,不过三千,但有这三千,就能保莫氏一族在广陵的平安。
莫氏知道,三兄不会无缘无故告诉此行的真实目的,是要她相助一把。莫氏是她的娘族,也是莫太后的娘族。当年,晋德帝要亲政,一直怕莫氏外戚干政不愿放权,是莫太后求了娘家的莫大太公、莫三太公,软硬兼施,方才逼得莫大太公致仕回乡,让莫三太公呈疏求得地鲁郡太守一职。
鲁郡乃是一个大郡,所辖十二县,到了那儿,也算是封疆大吏。
对莫家,莫太后一直心有愧意,在她最势弱时,娘家无条件地支持,在幼帝长大亲政时,又赶走了娘家兄弟。
也因为这样,莫太后与娘家的两个兄弟一直心有芥蒂。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将乱
也因为这样,莫太后与娘家的两个兄弟一直心有芥蒂。
莫三舅不知此行能否成功,他只能先道破真实目的,让莫氏出面说服太后。
莫氏在太后身边长大,虽是姑侄,亦有母女之情。
“此次入都城,临行前,父亲与我长谈了一次。父亲说,十万烈焰军原是陈留太主留下的,当年无论是先帝还是晋德帝都曾承诺过,有朝一日,烈焰军的主帅还得陈留后人。
妹婿从文,陈葳自幼文武兼备,而今又在金吾卫历练,完全可以掌烈焰军,若他身边缺少可用谋士,父亲和三叔早已物色几位谋士,一旦他接掌烈焰军,立马送到他身边襄助…”
莫氏不解地问道:“父亲想插手军方?”
莫三舅道:“妹妹可知,今年八月,空灵大法师途经广陵。”
莫氏微怔,“名动天下的得道高僧,就连北燕高祖皇帝都极其看重的人?”
“父亲与空灵大法师颇是投缘,空灵大法师不止一次地说过,分久必合,然,在天下一统之前,必有征战四方的明主问世。
文人治国,而打下天下的却是武将,莫家想延续血脉,复先祖荣光,就必须有子弟入军中任职。”
军权、兵力,也是保全一族的根基。
空灵大法师的话定不会出错。
莫氏心下微乱。
“妹妹,烈焰军必须握在我们的手里,这可是十万人马。父亲说了,叫你与妹婿莫掺合到皇子争储的风波之中,早前因蘅儿要嫁五皇子,他一直心觉不安。现下德帝许你与妹婿做主蘅儿婚事,父亲很是宽慰。父亲说让陈葳早日接掌烈焰军,可保荣国府上下平安。”
莫三舅今日说的事太多,莫氏有些理不出头绪。
娘家三兄自来与她的感情最好,也走得最近,父亲让他入都城,恐怕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若是长兄来,只会用命令的口气让她做这做那;若二兄来,二兄以名士自居,更不肖争权夺势,他入都城只会忙着拜访名士、鸿儒;若四兄来,他定然忙着寻芳觅美。
唯有三兄,看似家中几个兄长里头最平庸,实则最得父亲看重。
三兄的学问不如二兄,性子也不如长兄强势,但行事却是兄弟里头最圆滑、最沉稳的。
莫氏道:“明日我便入宫,只是说好今晚要替三兄、侄儿们揭风,只能由阿蕴陪你们多吃两杯。”
“都是自家人,妹妹不必介怀。”他顿了一下,“寻得机会,我与妹婿长谈一次,任何一个世家,都不是靠庶子出息支撑起来的,与其靠西府,不如拉扯提拔几个颖川陈家的子侄,妹婿到底是要做嫡支家主的人,施恩于他们,不愁他们不站到妹婿这边。”
莫氏无奈地道:“阿安若有此心机,这些年也不会被西府欺凌。三兄规观阿安,倒不如你教导阿蕴。阿葳性子直率、急燥,反不如阿蕴行事得体。”
莫三舅微锁眉头,“阿蕴今晨到城北接我,我瞧他的举止,倒与妹婿有八成相似…”
不仅容貌长得像陈安,就连那声音、腔调都像。如果陈蕴的性子再随了陈安,莫三舅就觉得头疼了,即便有风\仪,可男人还得干练、强势些的才好,有事找太后,就和小孩子有事找亲娘一般。
陈安的举动颇有些像长不大的孩子,莫三舅不希望陈蕴也如此。


第一百四十二章 又一个陈安
陈安的举动颇有些像长不大的孩子,莫三舅不希望陈蕴也如此。
莫氏配陈安,原就绰绰有余,当年要不是中间的保媒人是莫太后,莫家未必会同意这门亲事。
莫氏吃吃笑道:“不是我夸自己的长子,三兄与他相处些时日,时日长了,你自知道他的性子。”
“阿蕴不像妹婿?”
莫三舅在城外看到陈蕴时,第一感觉:又一个陈安啊!
人长得像,声音像,腔调像,他就觉得陈蕴许也随陈安的性子。
所以,他才提出让陈葳接掌烈焰军,陈蕴虽会些剑术,远不如陈葳的武功好。
“阿蕴在太后与德帝面前,也能如妹婿一般说话管用?”
莫氏道:“他说话虽不如夫君的话管用,但若他想做成一件事,就定能做成,只他一惯懒散,心思不大用在这些上头,又自恃为君子、才子。他哪里知道,要在世间立足,有时候是需要些手段。”
莫三舅双眸熠熠,这么说来,陈蕴不是他表面看到的那样。
“三兄若能说服阿蕴担起长子长兄、丈夫、父亲的责任,妹妹感激三兄,大少夫人也会感谢三兄。”
谢氏不止一次地在莫氏面前抱怨,说陈蕴不思进取,只一味的风花雪月。
莫三舅道:“我且试试,我若不成,还有三郎、六郎,这两个孩子为人处事都是极好的,有他们帮忙劝说,定会有用。”
瑞华堂,莫三舅与莫氏长谈一次。
陈蘅还当莫三舅是因她被算计的事气恼。
三舅是为她出气呢,还是在宽慰母亲?
自她听侍女禀报后,陈蘅就兴奋、激动得在花厅不是走,就是在坐。走不了三个来回,她必坐,坐不到二寸香,她必起身踱步。
慕容慬瞧得心塞,“你以为莫三郎主会替你出气?”
陈蘅反问道:“三舅与我娘感情最好,而且我三舅最护短,最得我外祖看重。我大舅虽是莫氏的家主,可打理族中事务一直是我三舅。”
前世时,就因为三舅的好人缘,得莫氏族老们信任,大舅行事霸道,又不讲道理,外祖父临终前还是让三舅做了莫氏宗主。
否则,不曾入仕,三舅凭什么做宗主?
那是莫氏的人认为,三舅比大舅更适合做宗主。
事实证明,三舅在打理族务,培养子弟,人情事故上比大舅更优秀。
慕容慬笑了两声,“你是聪明还是痴傻?莫三郎主会插手陈氏的内务?”
但凡是世家大族的子弟,从小就被教养着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尤其像莫氏这样的大族,嫡支嫡长房的子弟更是重中之重的培养。就连他都知道,别人家的事不好插手,虽然陈氏是莫氏的姻亲,也不能成为莫三舅插手的理由,最多莫三舅就给莫氏出出主意。
陈蘅坐回椅子,有些丧气地道:“我在紧张什么呢?三舅的主意虽多,可他也不会干出被指摘的事。”
果真是她想多了?
她只记得前世,在她唯一的女儿柔柔逝后,她偷偷地走了莫太后留下的耳目往莫家递了一封信,不久之后,江南士族纷纷上折弹劾陈淑妃行事张狂,手段毒辣,将嫡公主的凤血换给傻皇子,更有大半的朝臣立时一边倒。
“陈氏阿蘅,我若再不除掉你,你外祖莫氏就能置我于死地,就算他们想陛下废我,我也要先杀你而后快…”


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议
“(续上章)就算他们想陛下废我,我也要先杀你而后快…”
在灵魂离体的那刻,她听到陈茉如此说,大抵也因为听说三舅去瑞华堂找母亲,她就无法控抑地激动、兴奋,似在期待三舅出手。
陈蘅再也无法安静,“杜鹃,去瑞华堂。”
慕容慬无奈摇头,“你连这点耐性都没有?”
“听我三舅说话也是好的,得他教诲,必受益无穷。”
陈蘅丢下一句话,带着杜鹃等几个丫头飞野似地离去。
得莫三郎主教悔受益无穷?
慕容慬笑,在她心里,莫三郎主的地位不弱。
陈蘅进入瑞华堂花厅时,莫氏与莫三舅停止了说话。
她嘻嘻一笑,福身行礼,“三舅,我阿耶是不是入宫找太后诉委屈了?”
莫氏恼道:“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那是你父亲。”
以她两辈子的了解,陈安确实就是这样的人,虽然性子懦弱了些,但对他们兄妹还是极疼爱的,只是有些容易摇摆,但原则性的东西他不会改,比如让他去害人,他万不会去,再比如让他抛妻弃子,他也做不出来。
陈蘅弱弱地垂下眼帘,佯装乖巧地坐在一边。
莫氏道:“陈朝湘是左仆射的堂弟,是一个高祖,亦是嫡子嫡孙。年轻时候,才华和声名远在左仆射之上,只是他父亲不如曾祖英明,是个不大拧得清的,行事性子倒与仆射大人有几分相似,极宠爱妾、庶子…”
“这些年,左仆射虽是宗主,可真正在颖川郡祖籍打理族务、族产的是他,他膝下有三个嫡子,个个还算出息。二十几年前,嫡长子入仕,在蜀郡做县令,五六年前,蜀郡闹匪贼,他带兵剿贼中了埋伏,伤了左腿,致仕回了颖川,襄助湘族叔打理族务。”
陈氏三房的陈大郎主回乡不久,蜀郡等地就有太守自称是前魏后人,在巴蜀之地建立了“西魏”。
莫三舅看看陈蘅。
陈蘅微微一笑,一副“我只听,不说话”的模样。
莫三舅道:“陈朝湘与荣国府是最亲近,西府庶子当不得妹婿扶持,扶持陈朝湘这一脉倒亦可以。”
“我与夫君商议之后,写信回颖川,让湘族叔从他那脉里挑两个能干的子弟入仕。”
魏晋尚未开科考,入仕者多是靠引荐,故而士族权势极大,入朝为官的十个里头有九个都是士族子弟,盘根错节,多有姻亲。
莫三舅道:“你是宗妇,是颖川陈氏未来的家主夫人,一家人、一个人建不起一个大士族。”
“三兄所言甚是。”
陈安对颖川祖籍的族人没有什么印象,他活了四十岁,回颖川的次数只得几次:第一次,是陈留太主薨,他十二岁,扶生母灵柩回颖川安葬,彼时他得封荣国公。
陈留临终之时,曾言道“我是大晋的公主,亦是陈氏的妇人,逝后当回颖川陈氏祖坟。”
因这话,老太夫人梁氏感动不已,她就怕陈留葬入皇陵,只要陈留葬在颖川,于陈氏就有余荫。
陈留立有赫赫战功,最终都落到了陈安父子身上,在陈留死后,晋德帝对陈氏多有封赏。
陈安回颖川祖籍第二次,是祖母梁氏仙逝,那年他十五,刚守完母孝,又要守祖孝,他虽在太后身边长大,但老太公、老太夫人最是疼他,为敬孝心,他再次陪着祖母回返祖籍。


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北双璧(四更)
(续上章)但老太公、老太夫人最是疼他,为敬孝心,他再次陪着祖母回返祖籍。
老太爷回到颖川后,身子就垮了,缠绵病榻,临终前叮嘱几位族老,不许陈朝刚娶继室,更不允他将柳氏扶正,总之一句话,他不许任何女人压在陈安头上。
颖川陈氏暗斗不少,可就这个要求,族老们却一致表示同意。
陈安第三次回颖川,是他迎娶莫氏为妻后,回乡祭祖,焚香告先祖,将莫氏的名字记入族谱。
莫三舅又道:“西府的人不识好歹,你亦不必放在心上,对付这种人,你只需做一点:不管不问不扶持,视作陌路。也有一点,若他们求上门来,不能心软动摇。”
西府陈宏一再谋害荣国府,不就是仗着他是陈朝刚最宠爱的儿子,可若没有陈安,他想上进,难如登天。
莫氏道:“上回入宫,与姑母大人提到三兄与子侄们要入都城的事,姑母能见到三兄与三郎、六郎定然欢喜。”
莫三舅道:“来的时候,我曾提议让恒之同往,被叔父给拒了,恐影响他读书学问。”
“叔父恐是担心恒之走了二兄的老路。”
陈蘅竖起耳朵,听得很入迷。
她的二舅,据说年轻时候是江南出名的才子、名士,学问一等一的好,反而是成亲之后,慢慢泯然于众。听说性子古怪得很,清高、自负,“天下唯我学问最好”,入仕之后,若非家族护着,莫家又出了一个太后,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
大舅行事霸道、张扬,但有一个好处,就是从不做过分的事,他的霸道只对弟弟们、妻儿,也只对他的属下。
莫恒之…
陈蘅的舅家表兄太多,她只知道莫家出了这么个很有才华的人物,却不知道是哪个舅舅的儿子,她还是第一次听母亲听到这个人。
“恒之除了参加几个世家公子的诗会,旁的宴会一概婉拒。”
“有三叔父督促,恒之他日定有成就。”
兄妹二人说着莫恒之,时不时观察陈蘅的表情,这女郎只是听,甚至还隐隐有些好奇。
莫氏抿嘴一笑,与莫三舅使了个眼色。
莫三舅继续道:“恒之的人品才学皆佳,姑母一定会喜欢这孩子,只现下年纪尚纪,还不能入仕为官。”
“不世出的贵公子,一旦入仕定会惊艳天下。”
莫恒之的声名早就传动天下,有南北双璧之称,南则是指江南莫恒之,北则是瑯琊王氏的王灼,被称为翩翩公子,温润如玉,两个才貌双侍,人品贵重,有在场美玉公子之称。
陈蘅越听越觉得奇怪,她微微凝眉,似有疑容。
三舅和母亲为什么一个劲儿地夸莫恒之,听他们的话,是她外叔公的孙儿,那个她两世加起来都未见过的莫恒之是她的表兄。
莫恒之…
江南慕恒之、广陵莫恒之…
王、谢两族的长兄都颇是欣赏、敬重的佳公子。
莫氏笑道:“蘅儿,恒之书画一绝,在江南一字难求。”
陈蘅忙道:“三舅可有带恒之表兄的墨宝,我观瞻一番。”
莫三舅明白莫氏的意思,既然两家要促成莫恒之与陈蘅的婚事,更是希望陈蘅能喜欢莫恒之。以莫三舅对莫恒之的了晓,陈蘅无论是容貌还是出身,能配得莫恒之,也能满足莫恒之早前说的条件。
“我这里没有,不过你三表兄处有他的字画,回头我让你三表兄送给你。”


第一百四十五章 讨文书
“我这里没有,不过你三表兄处有他的字画,回头我让你三表兄送给你。”
陈蘅想着今儿看了许久的家书,“静之表姐的字写得好,颇有卫夫人之风却又独成一派,秀美、流畅又不失傲然风骨。”
莫静之,是莫二舅的嫡女,莫二舅少年成名,风\流多情,前后共娶过两房妻室,元配是晋陵世家欧家的女郎,产下两子仙逝而去,之后莫二舅迎娶了欧氏的胞妹小欧氏为继室,莫静之便是小欧氏所出的女儿。
莫二舅在姑苏任职,莫静之是在外祖莫老夫人膝前长大的。
陈蘅道:“今日不好打扰二位表兄,改日我亲自去找三表兄讨静之表姐与恒之表兄的墨宝。”
莫三舅哈哈大笑。
陈蕴人未至,便听到笑声,心情大悦,“三舅遇上什么喜事了?说出来一起乐!”
莫氏笑微微地打量着长子。
陈蘅福身行了半礼。
莫三郎、莫六郎紧随陈蕴身后进了瑞华堂。
莫三舅心情大好,“阿蘅说要与三郎讨静之、恒之的墨宝。”
陈蘅走近陈蕴道:“上回长兄说要代我向陛下求我沐食邑的文书,我等了这些日子,怎没回音?”
陈蕴轻声道:“陛下已经下旨赐了你沐食邑,你如此急切,岂不让人笑话。”
“陛下的事这么多,许是将我的事给忘了呢?这可到年底了,早早拿到文书,说不得我就能去永乐县收赋税。沐食邑的县令、县丞、县尉、主簿皆可由我任命,这得何等威风。长兄上回应了我,怎能不将这事挂在心上?”
他几时应她了,她只提了这么几句,他没回话,她就当应了。
陈蕴面露宠溺,“我怎听二弟说,他已经与陛下说了此事。”
“二兄已经说了吗?”
陈蕴道:“你的事,他自来当成大事。”
妹妹几时也学会了盘算、谋划,这样的妹妹,陈蕴不喜欢,他宁可自己的妹妹养在深闺,单纯、快乐,即便是温室的花朵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