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的有些酸,不过那眼神却是越发的冷了,嘴角一牵,冷笑着说道:
“就你这知道听到的就有两件了,那其他的地方呢?只怕多的数不胜数,这样的仇不知道结下了多少,既然有官员扯进去,那那些官员的同窗同科呢?那些同乡同族呢?这牵扯起来,又该是怎么样的人脉?果然,王家破败可期了。这样一想,贾家果然是聪明人,那贾赦老爷往日都说他是昏庸无能之辈,这一对比,我倒是觉得他实在是有大智慧的人了。人贵在自知,武将人家,在没有从武转文的时候,昏庸,无能,甚至是贪财好色,有这样的名声未必不是最好自保之道,最起码去了兵权大忌,成为了朝堂博弈中可有可无的小角色,能被人忽视,能顺当的披着勋贵的衣裳做寻常人家,不用担心被人欺,也不被人嫉恨,只要安稳的守上一二代人,再培养出几个低等文官来,不声不响,慢慢的就重新有了崛起的本钱。”
确实,贾训虽然不觉得这贾赦大伯真有这样的大智慧,可却也认同,如今的贾家确实在无意识中走了一条最正确的路。

第101章

贾训对于卫夫子这样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些世家勋贵人家都未必能看到的,懂得的世事人情,政治博弈,很有些诧异,可随即又有几分了然,这世上永远都是旁观者清,像是卫夫子这样,身在世家贵胄边缘,被欺负过,被庇佑过,几经折腾,若是没有定下心去细细的分析这些,那才是怪事儿,而只要去认真的想了,去设身处地的推演了,那么其实很多事儿就在面前摆着,只看你是不是看到了而已。像是如今这京城勋贵的结局,其实早在前些时候就已经有了定论了。
“我听说今年年初的时候宫里娘娘省亲,很是热闹?”
“鲜花着锦,烈火喷油,那些个人一个个只看到了荣华,却没有看到荣华下头的危机,不是我说,若是这贾家也出了一个娘娘,像是那些人家一样折腾什么省亲别院之类的,我是必定立马就走的,没的让人牵扯了去。”
说起这个卫夫子的话语立马更多了。
“你是不知道,这些人都疯了,为了这么一日,不,是几个时辰的事儿,修园子修的都疯魔了,我瞧着,动静最小的一家只怕也花费了不下十万两银子,更不用说那些奢靡至极的了,怕是百万两都是有的,就是咱们海边的海螺都直接卖出了往日十倍的价钱来,因为这个,听说那些水师的人都乐疯了,一筐筐的往京城送啊,甚至还有人直接弄了一个巨大的砗磲来,打磨的十分的光鲜,说是让摆在架子上,盛珍珠用的,这都奢靡到什么程度了?听着就豪奢到了极致,不敢想的地步了。”
这个贾训倒是头一次听到,去年开始这海螺价钱高了这个他知道,因为这个,村子里甚至连着好些时候,都有人为了海螺下海,就为了能弄点不一样的,好看的,卖大钱,村中那几个新搬来,穷困的人家,更是因为这个得了好些的银钱,就是其他海边村子的人,在来集市的时候也有说起这事儿,当时他只觉得是上层人家估计是想俭省开销,在这摆件一类的事务上,用海螺的新奇,抵充那些古董罢了,不想还有这一出,这绝对是他上一辈子从没有听说过的事儿,可见这影响到了何等细致的地方。
只是这砗磲盛珍珠?果然,即使没有了贾家,也自有疯魔的人,这主意是那个天才想出来的?连宫里只怕也没有这样的手笔,这一出说出去长脸是长脸,可这不也红果果的告诉皇家,他家有钱的已经到了珍珠用斗量的地步?那是晒肉啊!直接等着人来宰杀吧。
“这也太疯狂了些,珍珠用斗量,唐明皇都只是用了半斗讨梅妃的欢心罢了,这岂不是比皇帝都奢侈了?”
贾训也只能说这么一句了,因为他已经没法子用语言来形容这些人家到底是怎么个想法了,好在这话也足够卫夫子理解。
“确实,这就是作死,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家,一个两个的都欠着国库大笔的银子,在去年户部刚放出风声,说是要清理国库欠银,可愣是没有一家交钱的,就是贾家也权当不知道,到了今年,这么一出出来,你说,这让人怎么想?没有娘娘的人家还好些,特别是贾家,上次折腾了那么一出大戏,整个家里的奴仆都少了将近六成,这样的情况下和其他人家比起来似乎是显得穷了些,还能找出个理由说是那些奴仆偷盗贪墨了不少,所以家里出息少了,多少能让上头放松些注意,可那些建了省亲别墅的人家呢?哦,你没钱还国库的银子,倒是有那么多银钱修园子?不是作死是什么?”
贾训也笑了,跟着说道:
“所以啊,先生你才说,若不是贾家没有娘娘,你都准备开溜了。”
“就是这样,这些作死的,十有□□不会好过了,那么这些人家若是被追债了,下狱了,剩下的人家会怎么办?是有□□会立马老实的还钱,就是还的少些,那也是还,只要还上了一点,国库又收回了大半的情况下,这些最不显眼的人家可不就是能躲过这一劫了?在我看来,这贾家只要不是笨蛋,估计这一次还真就可能是躲过去的人家之一。”
卫夫子在京城也不是白呆的,有同科的人已经做了官,他在这边当夫子这么长时间,交际的人也不在少数,很有些书香人家的子弟,如此一来,看问题看的自然更加的透彻,连着政治平衡上的事儿,未必能说出个道道来,可多少也揣摩出了几分,世家勋贵不可能一股脑的一竿子全打死,这是绝对的,毕竟全干翻了实在是有些太难看,也容易让朝廷中的平衡一下全乱了,有时候勋贵不仅仅是祸害,也是一个马骨,千金是马骨,让人看到勋贵的存在,看到勋贵的奢华嚣张,就能让无数有野心的人为这个朝廷,这个国家卖命。只求自己未来能有这样的荣华富贵。
既然不可能全打杀了,那么出头的必然就是杀鸡骇猴中的那几只鸡,至于剩下的不会影响朝政,不会影响权利分割的那些,自然在顶尖那几个人的底线内能好好的或者,继续过他们醉生梦死的日子,甚至给与他们翻身的可能。
卫夫子隐隐的已经触摸到了这些权利交易平衡的门槛,即使不是太懂,可是谁家比较安全,谁家比较危险,却已经能看出几分来,或许这也是生活在天子脚下的好处了吧。
“这倒是命好了,我原本也听说过,说是原来那二房的大姑娘,是准备顶着国公府嫡出大小姐的名头进宫的,只是后来那个王氏的事儿发了,这才黄了,最后只能外嫁了。”
贾训隐隐的将话题往这方面引,想知道些这二房的事儿。
“是吗,这我倒是不知道,也是如今的二房可不是以前管家的二房了,虽然还住在这荣府中,可是世人都知道,以后那是必定要搬出去,成为旁支的,如今还能顶着那么个荣府的名头,那是那大老爷发话说是还有老太太在,不好让弟弟搬出去,伤了老太太的心,那是人家大老爷仁孝的见证,听说,连年前那外嫁的大姑奶奶生子,来人报喜,都是直接送到二房那边,大房这里只是走了份礼,连人都没见。可见这两房有多生分了。”
哦,大姐姐已经生子了?那倒是也好,没有了贤德妃的尊荣,却有了寻常女子的生活,丈夫,孩子,不管在那样的家里,会不会因为生母的事儿而受到冷待,到底比在宫里冷冷清清的守着一个宫殿,无子无女无宠,时时防备,处处小心,随后凄惨而死,连个正常的葬礼,名分都没有强些。再难,以后儿子长大了,总能有个磕头烧香的人,总能有一块葬身之地,总能有个明明白白的身份,有自己骨血传世。
贾训几乎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大姐,或许不记事的时候有过,只是太少,过年给大人磕头的时候有过吧,实在是没有印象了,即使他狠王夫人,也狠她牵扯夺嫡,牵扯宫斗而连累家人,可到底是自己的姐姐,能脱离原本的命运,贾训感觉心中也是一松,觉得很是欣慰,不是他想当什么圣人,想拯救所有人,或者说是能仁善的忘记所有仇恨,只是那一份血脉牵连,在下意识中,似乎这些人能过的好,他总是能开心一些。
没有容他多想自己的情绪到底是个什么样,另一边卫夫子又在说了。
“你是不知道,就是在我这里,那些贾家族学中的子弟,一个个态度都很有些明显,二房的人都有些不怎么待见,就是那个贾兰,也被人轻视,这孩子说起来倒是有些可怜了,好歹也是大房的嫡长孙,就因为爹没了,如今反而和那庶出的贾环一个样对待,和那贾宝玉真是不能比。一个天一个地的。”
那个凤凰蛋?
“二房的人,总是看中二爷的,他们习惯了呗。”
听到凤凰蛋的消息,贾训心中那一点子不平又窜上来了,忍不住讽刺起来,却不想卫夫子也跟着冷笑起来。
“看重?就那个孩子,看重都是浪费的,人明明极其聪慧,可偏偏不知世事到了极致,不爱读书也就罢了,世间不缺这样的人,可你是不知道他说的都是什么话,什么庸碌,什么蛀虫的,将全天下的读书人都骂了不算,连老祖宗都一并骂了,说是粗鄙,也不知道没有这些粗鄙的武人,他的祖宗是怎么挣下这家业的,他又是凭什么享受这好日子的,真是不知所谓。”
瞧,惹了众怒不是,他就知道这宝二爷从来都是拉仇恨的高手。贾训想笑,真是想大笑,这就是上一辈子压在他头上的二哥啊,整个家都围着转的二哥,除了贾家,除了老祖宗高压下的宠爱,外头的人有几个真正是看的上他的?果然上一辈子就是个笑话。

第102章

往日里那层高高的像是大山一样压在他头上,甚至是因为他而让贾训送命的贾宝玉,如今贾训终于听到了夸奖以外的话了,不是什么最像他祖父,不是什么生来就是有福气的,更不是什么大造化之人,而是被夫子称之为不知所谓,真真是让贾训狠狠的出了一口恶气。
或许有人说他对贾宝玉羡慕妒忌恨,是因为嫡庶造成的差距,差别,让他从心里对贾宝玉带着敌视,可要贾训自己说,或许一开始的时候是,可后来呢?为什么在一切尘归尘,土归土之后,还有这样的对立?不仅仅是因为王夫人为了贾宝玉害死了他,更多是对这个世道的不甘,是他对于这世间没有公道而感觉不平,是他对自己上一辈子的无奈感觉屈辱。
要他来说,确实贾宝玉是个和善的人,这个他承认,最起码在面子上没有人会否认这一点,看看贾宝玉的做派就能知道了,和下人丫头都能说笑在一处,能包容所有的小脾气,连丫头的过错都能揽上身,银钱东西丢了都能装作不知道,可这和善却是在太过狭隘和自私偏激,因为这份和善有特定的受益人群,只会用在漂亮的小姑娘身上,或者是长得漂亮的人身上,由此可见这份仁善是多么的肤浅,多么的可笑。
而即使是这样的和善,当这些小姑娘因为他而受罚的时候,他却又只会躲起来,逃避一切的求告,躲避所有的责任,甚至连自己的过错也能任凭他人推到其他人身上,只做不知,只在事后哭上一场,做出仁慈悲伤的样子而已。这就是贾宝玉的慈善,什么仁慈,明明就是残忍,残忍到了极致。在他看来,贾宝玉对他身边的那些丫头明明用的都是捧杀,是他将这些女孩子一个个送入了绝境,还要做出一副情圣的模样,真真是让人恶心。
贾家兄弟即使不多,即使有嫡庶之别,可是真说起来,区别最大的就是他,因为他享受的是所有人的极致,享受的是众人的中心位置,所有人似乎都该围着他转,明明是亲兄弟,却从没有看过他一眼,即使是庶出,也不该连他身边的小厮都能辱骂,这样的情况那贾宝玉真的不知道?可见其冷血。
明明是占有了大房的一切,却又偏偏看不上大房的人,连着大伯都能轻视,忘记了他重病之时,连父亲都已经放弃,只有大伯依然为他奔走,到处延请太医,忘恩负义的简直是不孝至极。明明什么都不会,却鄙视做事的人,琏二哥再有不是,那也是兄长,是大房嫡子,是未来的袭爵之人。如何不该尊重?更不用说,琏二哥也是兄弟中唯一一个做着家中琐事儿,为家族出力的人,是保证他们这些年幼的兄弟们能安享富贵的兄长,如何不该敬重?可他做了什么?鄙视?耻笑?指使?他又有什么资格?
这样的人确实是混账,可偏偏这样的混账却成为了当家掌权者的掌中宝,这不得不说,其实这才是贾家最大的悲哀,连最该有的是非都全丢弃了,连最应该重视的公正公平都没有了,连道德,尊卑都完全摒弃了,如何能不衰败。
凭什么?难道就因为他有那么一块石头?贾训觉得那块什么都不是的石头才是最大的祸胎孽根,怎么就能让那老太太看成了珍宝天赐呢?
“那人在混账,不是还有那宝玉嘛,说是胎里带来的,可不精贵的很?”
贾训都不知道自己说这话的时候,那语气已经冷的像是冰渣一样,就是卫夫子听见了也忍不住侧目,只是卫夫子理解出了偏差,以为是不屑,所以很是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
“你也察觉问题了?确实,什么胎里带来的,若真是胎里带来的,还是那样寓意吉祥的玉石,那贾家早就被寻个罪名,满门抄斩了,玉是什么?那是贵器,宫中带着这样吉祥天赐铭文的玉器是什么?想想都让人浑身发颤,这样的祥瑞什么人配有?皇家能有,皇子能有,那是天定储君的信号,这样的东西,就是宗室都不敢有,凭什么这样一个武将勋贵家就有?若是真有,那不是祥瑞,是祸端,是逼着皇家举刀子。”
听到卫夫子这样说,贾训也是一惊,他倒是忘了这事儿,上一辈子贾家败落之后,他也曾在无数个夜里想过贾家败落的缘由,也曾听到过无数的言论,确实贾家罪责不轻,可是像是贾家这样的人家大有人在,可为什么事情到了贾家的头上,就落得这样的下场,几乎是所有人家中最惨的一家?那贾宝玉的所谓反诗,实在是牵强的很,而真正的缘由除了那后宫争斗之外,他实在是想不到,还是在这一辈子,读书科举之后,才渐渐的有了些感悟,知道了这贾宝玉那一块玉的分量。
一家子,甚至是一族人捧着的玉石,那才是所有祸患的根由,那是本不该出现在贾家的东西。如今想想,各家来人做客的时候,每每说起那玉,要来了看,真的是看它的珍贵?该不是看笑话,看真假,想看贾家这一出戏的荒谬之处吧,真真是可笑啊,亏得整个贾家的人都与有荣焉的样子,在旁人眼里,那简直就是无知加愚蠢的表现了。
“怕是皇家早就有人查清楚了这真假,这东西十有*是争宠的把戏了,毕竟那贾宝玉出生的时候那贾珠尚在,一个嫡出二子,想要获得宠爱,若是没有一点子由头,哪里能出头呢!说起来这王氏也真真是好手段,长子,因为大房的长子早夭,成为了国公府实际上的嫡长孙,长女直接就是大年初一的生辰,还是和老国公同一天的生辰,再有这二子,含玉而生,一下子这府里所有的光彩宠爱都被她生下的孩子占了去,如此一来,她当家主事自是多了几分名正言顺,多了几分底气,可见这手段如何的果断犀利。”
他的姨娘,曾是老太太身边的丫头,若是没有几分本事,也不可能在老太太身边站稳了脚跟不说,还被赏给了老太太最心爱的儿子,这样一个丫头,怎么可能不知道,那元春出生的时候,其实是王夫人喝了催产药,特意选了这么一个时辰的?怎么可能不知道那嫡长孙是怎么来的?怎么可能不知道为了这个老蚌含珠一样的二子,王夫人付出了多少心血,如此一想,这弄一块石头,编一出好戏,实在是简单的不能在简单了。
可偏偏就是这争宠的手段,却直接戳了皇室的心窝子,让整个贾家都站在了悬崖之上,可笑啊,真是可笑,贾家为了贾宝玉倾族之祸,换来的却是那冷心冷肺的回报。其实早就该明白了的,为了贾宝玉,死了多少人,他有真在乎过吗?林姐姐是他最看重的人吧,可最后不是还一样娶了宝姐姐?可见他是没有心的。
“如今的贾家可不是二房当家了,那石头也不在被看重了,可见这贾家也不是没有明白人的。”
贾训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是这么一句,那卫夫子似乎也是说累了,这吐槽什么的,也是花费精神的,所以也叹了一口气,说道:
“确实是啊,在宝贝,那也是侄子,又是个没什么用的,连读书都指望不上,还能指望什么?自然这地位就下去了,如今那二老爷对着孙子都比对着那孩子强些。只怕早就对这个孩子失望了,说起来他那母亲,就是那个狠毒的王夫人,在家庙也不少年了,至今没有出来,连消息都少的很,有人说是疯了,有人说是魔怔了,还有人说早就死了,只是这毕竟是皇帝都说狠毒的人,这丧事不好办,这才悄无声息的遮掩了去。不管怎么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贾家多少让人看到了几分,也算是欣慰了,如今我也就指着这地方好生的在过上几年,积攒些人脉银钱,为将来做些准备,倒是你,虽说如今在这边住着,可和这些人家还是保持一些距离,你这通杂学的名头来的不易,好好保持,这才是你的立身之本,比攀附权贵更让人看重些。”
这绝对是掏心窝子的话了,这也是在告诉贾训,卫夫子看好他,感觉贾训比自己更有出息,所以不想让他走自己的老路,在勋贵家做夫子,看着好,实际上将来做了官,很有可能被人抹上一层泥,说他攀附权贵,说他不够清正什么的。只是对于卫夫子来说,当时这是最好的出路,所以不得不选,而对贾训来说,不过是秀才功名就有了如今的名声,那绝对是需要小心呵护的名声,比任何关系都金贵。
贾诩不是傻子,自是知道卫夫子的好意的,忙点头说道:
“这个我知道,这一次来,也不多呆,就想着参加几次聚会,混一个脸熟罢了,不过是一个月的时间就走,这暂住也就不会惹什么闲话了。”
“这样就好,早些回去,我冷眼瞧着,这些张狂的只怕近几年就会有些祸事,到时候京城未必是太平地方,你安生的做学问,等这事儿有个了断,在出来科考,倒是合适。只是不知道这会要多少年,好在你年纪也小,等的起。不像是我,再过三五年的,若是再不成,就不再想了,过了三四十岁,再求科举,实在是有些不值当,没的拖累了家里,像是咱们这样的家境,不管不顾,只求皇榜提名,实在是自不量力,还不如寻个法子,补一个官职的好,好歹也能为下一代谋一个好些的出身妥当。”
卫夫子从来都是个看得清楚现实的人,他对于自己的未来规划也确实实在的紧,听得贾训都想要高赞一声了。这世道,只有清醒的人才有可能走的更远,他真的是很看好卫夫子,就凭着这份心性,将来必定差不了。
“先生说的什么话,你贫寒出身,能走到这一步,若不是惊才绝艳,学识超群,怎么可能实现,想来下一次会试,那是必定能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学生还等着将来沾你的光呢。”
好话谁不喜欢听,卫夫子也是一样,听着这话,笑的很是欢快。
“借你吉言了。”

第103章

贾训在京城真的就只呆了一个月,或者说还不到一个月,因为在最后一天他就收拾了东西匆匆的回去了,缘由很简单,家里让人带了消息来,他媳妇又一次有了身孕。对于贾训来说,这才是如今他最欢喜的事儿。在经历过生死,经历过骨肉分离之痛之后,他对于这一世的每一个孩子都充满了期待。
不单单是他自己的孩子,就是兴哥儿的孩子,鱼娘的孩子也一样宝贝的不行,如今的贾家人丁真的是多了不少了,不说鱼娘这嫁出去的姑奶奶,为贾家添了两个外孙,就是他自家兴哥儿这里,就有了一个儿子一个闺女,而他,也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如今这新传来的消息,他真心希望那是个女儿,让他也享受一下儿女双全的幸福。
至于京城贾家的一切?如今他已经放下了,真的是放下了,在近距离的旁观了近一个月之后,什么都看明白了,想明白了,如今的贾家真的不再是他记忆中的样子,贾赦虽然仍旧是老纨绔一个,可是却是世人都知道的纯孝之人,虽无什么大作为,可侍母至孝,待兄弟宽容,对族人也大方,在外头的名声已经好了很多,这个时代毕竟是以孝治国的年代,讲究的就是孝子无大恶,所以即使他有时候总会干出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混账事儿来,却能被人宽容的对待。这让整个贾家,不,或者说整个荣府在外的名声都好了不少。
至于贾琏,这有了正紧的差事的男人和总是管着琐事儿,像是个家中管事一般的男人肯定是有大区别的,现在的贾琏少了几分脂粉气,倒是多了几分精干,甚至因为他自己在户部当差的缘故,劝着贾赦,很是还上了一部分国库欠银,虽然数量不过是一半,虽然都是偷着还的,可是毕竟是还了,又没有了那修建园子的风头,一来二去的,贾训有理由相信,最起码在收拢国库的那一关上,贾家是不用太过担心了。
至于宁府?小辈人,混账羔子,可偏偏贾珍和贾赦关系很是不错,所以即使混账了些,却好歹也算是听劝,跟着抄了奴才,收拾了家里的蛀虫后,也一并还上了好些欠账,他们家人丁更少,花销也少,作为族长,家业却绝对不少的,所以欠账的款项其实比荣府还小些,用抄奴才家得来的银钱还上了将近一半欠款之后,这所欠的银两算起来竟是比荣国府还少些。至于那什么秦可卿的事儿?因为没有了宫里的压力,没有了王夫人的暗手,虽然这里头龌蹉依然不少,可到底没有逼死人的事儿发生,左不过是贾蓉姨娘多了两个,更加胡闹了些罢了,一床大被遮百丑,好歹外头的人知道的不多。这些个贾训自是也没有功夫去理,人家自己本家的老爷们都不干涉,他管那么多干嘛?
贾琏有正紧事儿,忙里忙外的,和贾珍走动的少了,这尤氏两姐妹自是沾不上了,这倒是也少了不少的是非,至于这两姐妹在宁国府要怎么折腾,那都是尤氏该头疼的事儿,想来她也不是个什么手段都没有的,自有处置的法子在。
没有了风言风语的贾府,其实在整个京城的大环境下是分外的不显眼,也相对比较安静的,没有了仗势欺人的族人,也没有了那些煊煊赫赫的下人,低调的让人不经意间已经忽视了这么一个家族,只是在偶尔的时候,拿出祖宗的名头来,不至于让人欺负了去。
史老太太已经是没了牙的老虎,王氏,人连死没死都没人关注了,二房住在东院,颇有些苟延残喘的样子,如此一来,还能有什么事儿?
就是贾训自己,如今似乎对于王夫人都没有了多少的心结,他就是在这个女人手上死了一回,那又怎么样?和生不如死比起来,他这死而复生倒是有些惊喜连连的感觉了。
更不用说,脱离了那个家,脱离了庶出的身份,即使只是个寒门士子,也绝对是天高任鸟飞的开阔,挣脱了牢笼一般的自由。
说一句不好听的,即使勋贵的家底再丰厚,即使人脉关系再不平凡,他一个庶子,又能有什么好处?就是家里人对他再好,他再出息又能如何?庶子的身份就已经注定了他没有出路。能科考?能执掌家业?能让他一步步往上爬?嫡庶之争在他一出生就刻在了骨子里,看看六老太爷就知道庶子是怎么样的悲哀了。即使他再出息,庶子不能压在嫡子的头上这一条就注定了,只要贾宝玉一天不科考出息,他就没有出息的份,即使贾宝玉上进了,连带着他也能跟着科考了,可是最多到举人,家中就不可能在让他往上走了。
贾代善是什么身份?即使这样的尊贵出息,不也容不得六老太爷考上举人以上的功名吗?只能在族学教书,连谋个官职都没有,这待遇是何等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他在读书之后,更是无意中知道了一个天大的惊闻,那就是因为贾政的名字,他当时即使再出息,哪怕是成了状元,只要有言官上奏,那么他就只能辞官,因为子不言父名,是不能论政的,这一条别说是他,就是贾宝玉,贾珠也是一样。就是贾兰,未来只怕也艰难的很,除非他从武,武人不讲究这个,倒是不影响前程。或许也是因为这样,所以在取名字的时候,贾家的祖宗们居然一个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所谓人算不如天算,贾训自觉自己历经生死,这才看明白了这一点,往日他有多怨恨,如今就有多嘲讽,王夫人筹谋数十年,心机手段,用的都赶得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了,可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不管是上一辈子,还是这一辈子,一生谋划落空,想来就是正常人,也会一下子被抽去了精气神,更不用说如今这关在家庙的弃妇了,所以贾训已经不再关心王夫人了,即使她有本事活着,有本事出来又能如何?一切已经成为了定局,一个名声尽毁的妇人,活着只是给丈夫,儿女,娘家带来羞辱,这样的她出来了只怕连自欺欺人都不能了,除了死,在没有别的路,既然这样,他还需要担心什么?计较什么?
有这样的功夫,他该多想的是如今的家,那些家人,那些孩子们。
“怎么赶的这样急?不过是送了个消息,你做正紧事儿要紧,又不差这么一天两天的。”
从京城过来,第一站自然是县城,而到了县城,自然是要去刘家的,好歹他这个舅舅还算是尽心,在京城没有白呆,给外甥们带了礼物,不能不送到。只是没想到,这一进门,外甥们软软香香的拥抱,亲热还没有享受到,倒是先吃了鱼娘一顿的数落。
贾训张头四处看了看,除了那两个刚看到他就欢喜的冲过来,抱着他大腿大喊的外甥,和鱼娘,居然没有看到旁人。
“大姐,怎么就你们娘三在?姐夫呢?亲家伯伯呢?“
“出门了,去了洪典史家,听你姐夫说似乎是洪家老太爷回来了。“
恩?贾训一愣,那不是流放三千里嘛,这就回来了?京城可没有听说有什么大赦的事儿啊?难不成是有什么不对?
或许是他这惊讶的表情太明显,就是鱼娘都看了出来,一边拍打他身上的灰尘,一边扯着两个孩子,不让他们胡闹,嘴上带着几分欢喜的解释起来。
“说是在流放地立了什么功劳,然后就有当地的大官帮着上了折子,给翻了案,说他是被牵连的,这个我也说不清,反正就是回来了,听说还是按照五品致仕的规矩给的体面。就是家里其他人,一个个也去了原本的贱籍,还恢复了功名,如今洪典史可是又成了秀才了,还恩赐了个举人的身份。如此一来将来指不定还能当上知县什么的呢。这样的大喜事儿,公公自然是要上门贺喜的,顺带也拜见一下老太爷,给他请个安,好歹这也是咱们县里出去的官员,这回来了就是乡宦,身份可不一般呢。“
听到这些,贾训心中就是一惊,忍不住将这两世的时间参照着往深了想,不断的琢磨了起来,说起来这似乎早了些,离着当年清理京城勋贵可还有好几年呢,怎么如今这么早就开始了行动?
这流放地立功什么的,确实不好说,可能有,可能是有人帮扶,可这能翻案,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被王家压下去的人,虽然不是官复原职,重新审理,可是让他能按照原来的品级致仕,这对于朝堂来说,就是个不大不小的信号,就是他这个从没有经历过政治斗争的人都知道,这是王家开始弱势的一个迹象,旁人会不知道?难不成王家因为他的提醒和揭发,所以要提早出事儿了?

第104章

就是王家开始衰弱了又如何?这和贾训又有什么关系?别忘了那可是王夫人的娘家,王夫人之所以在贾家能一手遮天,能压在大房头上,何尝不是借用了王家的势?王家倒霉,对于贾训来说才是最好的,只是可惜了,他如今已经不是那种什么都不懂的人了,很清楚的知道,也正是因为王家在这个时候就开始转入了衰弱,所以很可能在对付他们家的时候,未必是像他上一辈子知道的那样,直接给王家的顶梁柱一个服错药的理由,让王家瞬间崩塌,在整个大局没能彻底盘活的情况下,作为皇帝试探臣下的一个棋子,很有可能让王家有被其他有姻亲关系的勋贵世家们联手保下。
或许在王氏名声开始沉沦的如今,加上各个世家都能寻出来的错处,会让王家从此退出顶尖权贵的圈子,甚至有可能连王子腾那个能耐人都有可能被罢官贬职,可也因为这样,很有可能这王家反而会因祸得福,保下王子腾的一条命。对于那个家中纨绔无数,唯有王子腾一人顶用的家里,只要王子腾没有垮掉,王家也就不能算是彻底没有了希望。就王子腾的决断本事,或许还会来个壮士断腕什么的,抛却家财,保住阖家性命之类的手段。若是这样,这王家还真是免去了家破人亡,阖家败落的结局了。
这个可能让贾训很有些不快。从王夫人的手段就能知道这王家人是怎么样的无法无天,这样一个不把人命放在眼里的人家,若是真的能躲过这一次死劫,那真是让他感觉苍天无眼,可惜这些事儿他就是再怎么想,也没用,没人可说,也没人理解,倒是这会儿发呆让鱼娘狠狠的在他身上拍打了一下。
“发什么呆呢,赶紧的吃点饭就回去吧,大哥在学里忙的很,小三又要读书,大嫂要带孩子,这会儿子家里娘就是有事儿要吩咐个人都找不到,你回去了,好歹也能搭把手。“
说起家里的人手问题,贾训倒是也有一个主意要和鱼娘商量一下。
“说起这个,大姐,我想着是不是给家里买两个人,或是直接买一家子,老的帮着看门赶车,收拾后院牲口棚子什么的,结实的成年人,妇人能做饭,男丁能帮着咱们家四处查看田地,或是做点重活,孩子若是年岁可以,正好给大哥当个小厮跑腿,或是在娘身边伺候。娘年纪大了,咱们都有自己的事儿忙乎,就是大嫂平日里也事儿多的很,一个人那几个孩子也看顾不过来。“
他这一说,鱼娘立马就点头了,一脸赞同:
“我也是这么想的,你看看我家,公公身边就有个长随跟着,你姐夫也有伴当,家里厨娘,门房,车夫,一样不缺,这才几个主子,就有五六个人伺候着了,就这样公公还说,咱们家是最不像是个官宦人家的,其他平级的几家人家里,就是最不济的也有近十个下人,就是洪老爷子回家后,这家里如今也立马添上了五六个伺候的,洪典史还一个劲的说委屈了自家老爹,说是辱没了身份。咱们家又不是缺银子,确实没的让娘一把年纪了还操劳着辛苦过活,家里如今你们兄弟都是有功名的人了,出门做客什么的,有个人跟着,也像样不是。“
这明显就是有了比较,让鱼娘心中暗暗的有了几分攀比的心思,好在她毕竟是穷日子过过来的,这即使心里觉得想要挣脸,却也没有想着打肿脸充胖子的事儿,反而是劝着贾训说道:
“今儿你既然说起了这个,我也说说我的想头,这城里旁的不多,人却是多的,西街口有个土地庙,那里有三个小乞儿,不是一家子人,却难得很是和睦,两个十岁男娃,一个九岁的女娃,来历都是清白的,是下头村子上那次被人强买了土地的人家的孩子,爹妈不是病死了,就是因为不想卖地,让人下了个套子抓到了牢里,族里害怕得罪了那些有势力的不敢照顾,他们又不想被人牙子卖的天南地北的再见不到爹妈,这才在这破庙栖身,靠着周边人家善心活着。你也不用直接买了去,只要让你姐夫去说,就说是雇了去做活计,签个活契,逢年过节的,让公公给个方便让他们能去牢里见见亲人,他们必定是肯的。咱们家也算是做了善事,免得他们在这土地庙饥一餐饱一餐的可怜。这样一来,你和大哥身边小厮就有了,还不用担心不用心。丫头跟着娘,不但能做些活计,还能陪着娘说说话,帮着做些针线。有了这三个,你再去买人,还能少花点钱,像是你说的,买上一家子人,也只要一家三口的就成,男的当个车夫杂役,妇人做个厨娘洒扫,孩子若是小子正好给小三当个书童,不就都齐全了!“
你还别说,这还是真是个不错的主意,不但是行了善事,还省了银钱,这鱼娘如今越发的会过日子了。
“这法子好,既然身世清白,又是你们知道的,那等姐夫回来就麻烦他走上一遭吧,对了,那些乞儿里头年岁小的,若是还有,再带上几个,给你侄儿们身边也放个人,就像是你说的,权当行善了,给他们一条活路,那些个四五岁的孩子,就是不好,又能不好到哪儿去,多半都是没法子为了活下去才不得不变得刁钻的,若是能好好的,谁愿意一天到晚受人白眼呢。“
他这话倒是实话,这乞丐窝里,什么人最多?不是年纪老的,就是年岁小的,因为这些人就是卖也没什么人牙子要,老的怕有什么病症,小的怕早夭,就是活了,也要白养活好几年,只有六七岁到十三四岁上下的才是那些人牙子最喜欢的。因为这个年纪的人在各个大宅门中买的最是多,他们最容易出手。
这一点贾训倒是比鱼娘知道的还多些,因为上一辈子贾家买人的时候就是如此,年岁最小的从来没有小过六岁的,因为再小就不好教导规矩了,大的也没有超过十二岁的,因为再大就有了小心思,不容易安心。也是因为这样,这一次在说起这乞儿的时候,贾训动了善心,有心多为家中积点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一辈子他亲身经历过神奇的转世投胎之后,深信这一点。
听他这样说,鱼娘虽有些不怎么情愿,感觉这似乎有些浪费,可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
“好吧,让你姐夫帮你好生打听了就是,这样岁数的孩子,干不了活计,只有白吃饭的,就是陪着侄儿们,又能做些什么?不过是一处玩闹罢了,也不知道你这到底要做什么,实在是浪费的很,不过那些孩子也确实可怜,算了,若是真有好的,那我也发一次疯,也要两个吧,你外甥们也能热闹些。“
“大姐,咱们不缺那一口吃的,这些孩子,只要给饭吃,给衣服穿,说好了,十岁前不给工钱,也花不了多少钱。反过来倒是我们的得到的更多些,我们行的是善事,做的是为祖宗,为孩子积德的事儿,对咱们家名声也好,再一个这些孩子吃着咱们家的饭长大,就是将来有出息了,出去了,难道还能不记着咱们家的情分恩德?将来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能让孩子们得到福报的。这些个可不是几个钱就能换来的东西。“
贾训这么一说,鱼娘也动心了,确实往日只想着白养着不是自家人的人,有些不愿意,可反过来想想实际上付出的确实不多,更不用说这些孩子真在家里了,也不可能真的什么事儿都不干,说不得还能派上大用处呢,不说别的,过上几年,自家孩子读书了,这跟着的书童什么的,不就不用在另外买人了嘛,养了几年的孩子,还能让人放心用,不用操心不知道秉性,带坏了自家孩子。
“还是你想的周全,确实是这么一个理,怪不得人家都说你脑子好使,瞧瞧,就这么一点子事儿,你都能说出那么些个一二三来。“
这话说的,带着几分的调侃,听着这语气,贾训也忍不住不好意思了起来,这脑子好使的话,似乎还是早几年的说辞,如今可真没几个还这么说了,这鱼娘这会儿提出来,倒是打趣多些。这是说他想的精怪呢。
“大姐,外甥们还在呢,没的教坏了孩子。“
。。。。。。
因为这些个琐事儿都能直接托给姐夫,那刘家大爷,所以贾训连银子都没有留下,吃了饭就直接回家去了,若是事情办好了,自有刘家派人来通知他,如今更要紧的事儿是家里,他媳妇有了身子。
所谓归心似箭就是如此了,贾训匆匆赶回村子的时候,天色已经开始黑了,孤身一人走在山道间,贾训越发感觉自己这个买人的主意确实是必要的,看看,若是身边能有个长随,小厮什么的,好歹这乌天黑地的,也有个人说说话不是,没的这静的让人心里发慌。

第105章 完

贾训在天黑的时候赶路,不断的用吐槽来缓解自己对于黑暗的那种恐惧,可不知不觉中却又想到了当年和兴哥儿两个人也是在这样的夜里,急匆匆赶回家的事儿,不知怎么顿时感觉很有些窝心和感慨,所谓岁月如梭,只有亲自体验了,才能领悟这四个字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怀。一个转眼,两兄弟都不再是往日的模样,不再是那贫寒山村中可有可无的少年,而是有了身份,有了家业,有了自己的孩子,更多了许多的责任。人长大了,心也大了。
不管怎么矫情吧,贾训终究还是在各家熄灯前回到了家,不过是走出去了一个月,对于贾训来说却像是走了一个轮回,这一次回家,他能感觉到一种温暖,一种全身都被包围的温暖。
罢了罢了,十年了,什么都该放下了,那仇人,恶人,自有天收,如今那些人落得这样的下场,自己也算是已经报了大仇了,至于将来如何,就看他们的造化吧,自己不想在为他们费心了,过好自己的日子,做好自己,让这得来不易的温暖的家过的越发昌盛,这才自己如今该做的事儿啊。
吃过饭,收拾利索东西,看着那已经睡下的孩子,怀着身子,坐在灯旁替自己缝制衣衫的妻子,贾训只觉得岁月静好,在无所求。
或许明天清早,当他再一次看到太阳升起,会涌出新的豪情志向,会有新的目标,可在这一刻,家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复仇?贾训觉得十年下来,冷眼看着那一切已经足够了,虽不是自己亲自动手,可仇却报的不轻,而自己也用十年的时间,磨平了心中的不甘,看到了新的出路,该放下了,再让仇恨占据自己的内心,那不是复仇,而是折腾自己,毕竟旁人可不知道他们之间的仇怨从何而来,明明就该是相互不相识的人不是吗?
贾训真的是想通了,彻底的想通了,他感觉这一刻自己的心里就像是放下了一大块的石头,整个世界都开始透亮起来,心胸豁达,自有天地,说的就是这样的心境啊!
至于贾家未来如何?贾训不关心了,心中虽然还残留着贾家子弟的那份情,可血脉却已经不同,阳关道,独木桥,各走各路吧。
。。。。。。
若干年后,贾训在三十岁那一年考中了举人,成为了海螺村第二个举人,后因为杂学精通,成为当地的名士,虽不及京畿其他繁华之地的文人声势浩荡,却也因此,成为了西山书院的一名夫子,得不少人爱戴。三十七岁那年终于成为了进士,虽只是个同进士,却也让海螺村村口竖起了牌坊,光宗耀祖。最后在从五品任上致仕,官不大,却成功让贾家成为了乡宦之家。
兴哥儿一辈子只是个秀才,可在村中学堂教学将近三十年,桃李无数,也颇有些名声,在他的学生中,不乏一些举人秀才,因此县中富豪人家上门延请也有不少,只是他一生都没有离开那个小小的学堂。
小三贾计,或许是从小就开始读书的缘故,或许是从小的经历,和兄长们的言传身教,所以一直默默无言,一力上进,最后功成名就,成为了这村中第二个进士,还是二甲进士,可惜的是,他学问虽好,可在官场上却不如贾训,见多识广,精通那些权谋手段,兢兢业业,也不过是六品,不到五十,就劳累过度,死在任上。好歹死后哀荣,吏部有感他勤政,特上报,最后以五品官阶入葬。
贾家三兄弟,在海螺村是一个传奇,激励着无数人奋进。只有贾家后人,从那些流传下的文字中知道,在这一场家族崛起中,作为老二的贾训所做的一切,所以贾家男丁在家训中加入了这么一条,贾家男丁,可以不科举,可却不能不读书,可以不强求读四书五经,却不能不读史书,不读那些杂学,因为杂学之中自有财富,懂得多了,就是家境败落,也总能有谋生之路,不至于两手空空,无从着手。这一份结果,就是贾训在世,只怕也是无法预测的。或许这是他流传下的另一个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