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朝不过是百年的光景,可是这扬州盐商,盐枭却已经是经历了数百年的,私盐什么的早就成了一个大大的毒瘤,不是什么人能清理干净的,正要命的是,这盐商别的不多,银子最多,被他们拉拢的官不止一个两个,还常有盗匪,水寇和他们勾结,常常通过渗透,走私,暗害等等手段,逃避一切的税赋,弄得盐税是连年的下降。
林如海是皇帝的心腹,也是贾家的女婿,又是江南出身的世家大族,就是因为这么几个身份,才能在这扬州最艰难,最有油水,也最多祸事的巡盐御史的职位上一座多年,年年的盐税都不少,比以前那些前任多了不止一倍,足足能收上六七成来,简直就是扬州盐官中的奇迹,当然这里头有几分是他自己的本事,又有几分是各家姻亲的关系,人情镇着,这才能有这样的政绩,要知道,上头几任的官能收取三成就是本事了。
如今有了天灾,明打明的可以用来逃避税赋的理由,若是他不识趣,只怕到了年底交税的时候,这些人不知道又会怎么折腾呢!林如海一想到这些只觉得头大的不行。
倒是邱幕僚这时候突然想到了什么,凑过来对着林如海说道:
“大人,今年这灾是不报不行的,不然您以后在这里可是做不安稳,可是这银子却是可以用别的方式补上的,您看这样,盐税咱们是必然少了,可是今年是陛下五十大寿,咱们是不是该准备寿礼?若是组织盐商们为陛下贺寿,那么他们只怕是都会出大钱的,能给皇上送礼,怎么听都是有脸面的大喜事儿啊!他们能不积极?咱们不过是组织一下,给个名目,好歹是墙内损失墙外补,想来到时候,国库也好,户部也罢,也不好说什么。对了,在一个,就说是为陛下祈福,组织盐商们施粥赠米什么的,咱么也好早一些补贴一下盐户们,您看?“
不得不说,这个法子还是可以的,虽然有失光明,可是好歹是能从这些靠着走私发家致富,手脚不干净的盐商那里再抠出银子来,今年各处报灾不少,多点银子,朝廷上就能宽松一些,盐户那里也能过上几天好日子,这里,这盐税减少的过失也能遮掩过去,只要是大家都有好处的事儿,就是不怎么光明也不是不能做的。
想到这里,林如海点了点头,并且转头对着邱幕僚说道:
“这法子可以,不过这事儿不能做的太过明显了,先报灾,过上些日子,在放出风声,对了,那些盐商最是喜欢斗富,找哪天他们都在的场合引上一引,咱们的收获还能多些。大不了给他们都列单子,保证把他们的寿礼都写上他们各自的姓氏。想来他们能更加积极些。“
像是这样的商户,若是能在上奏的折子上多上一句,什么扬州商户孙某,钱某之类的,那就足够他们一家子,不对,是一族人欢天喜地了。虽然就是写上了,上头估计也不过是过上一眼,不一定能记住,看过了也不觉得有什么可重视的,转眼就能往到了脑后,可好歹也算是上奏天听了。而对于林如海他们来说,却不过是笔杆子加上几笔而已,这就是官和商的区别。
邱幕僚听了也是笑了,他就知道自家这个东家不是那种迂腐的,不过是添一笔而已,若是能让国库多点收入,贫寒百姓能多几分救济,这又有什么不妥当的!若不是林如海有这样圆滑的手段,他也不可能在这里呆上这么几年,也不可能吧这些盐商们收拾的听话了。于是立马行礼遵命。把这一次受灾的盐户的名册递上便告退了。
林如海看着名册,那一个个名字,就是一条条的性命,这个时候的盐户,那都是一家守着一个盐罐子,日日靠着煮海得盐过日子的,台风毁了家业,又因为狂风暴雨,导致柴火不足,甚至还有人在台风中丧命,如此一来,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家家破人亡了。
越想越是烦躁的林如海索性放下了这册子,又拿起了薛蟠的文章看了看,抬头吩咐门口的长随去喊了薛蟠过来,想着还是把这孩子的功课先教导完吧,好歹是在家里,且歇一歇,又转身在书架上找了几本书,准备等着薛蟠来的时候,给他读。
当薛蟠来到林如海的外书房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林如海正在挑选书本的样子。看到他进来,林如海也不多说什么,只是整理了一下手里的基本书,对着薛蟠说道:
“这几本你回去好生读了,都是能让你长见识的好书,看的精细些,里头的文章都是很不错的,学着他们的样子写,你以后说不得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你的这一篇我看着还有些趣味,用词也算雅致,只是有些起伏,想来是不习惯的缘故,写的不够流畅,好在这样的毛病多写些,多练习就成了,只要坚持,将来对于你些八股策论还是很有些好处的。“
既然是教导他正紧的事儿,薛蟠自是不会大意,立马很是恭敬的行礼,道谢,上前几步,双手接过了书本,就在他接下书的一瞬间,他眼睛突然瞄到的那册子,眼睛就是一愣,手也不自觉的停了下来。
林如海顺着他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看到了那盐户的册子,心下有些烦躁,口气很是不好的说道:
“你还不快拿了书回去,看这些做什么,这不是你能知道的。“
薛蟠一愣,立马回神了,赶忙说道:
“是,姑父,是蟠儿鲁莽了。“
说着接了书就想走,可是才退了几步,他又停下了,不是他圣父,不是他老好人,更不是他想着表现,想着招摇,而是看着这册子上写的台风,写的盐户的损失,他忍不住想到了现代的时候电视里那些受灾的场面,无论是四川的地震,还是印尼的海啸,他眼前呈现的总是这样,那样的悲惨的样子,所以他实在是忍不住回头对着林如海问了一句:
“姑父,天灾很厉害吗?死了很多人吗?“
也许是薛蟠眼神带着怜悯的神色让人不忍拒绝,或许那孩子不忍的表情打动了林如海,总之林如海在看了薛蟠一会儿之后,总算是不再赶他走了,只是闭着眼睛,长叹了一声,然后无力的说道:
“八成的盐户受灾,家破人亡的就有四成,可以说这一次死伤不再少数,你说天灾厉害吗?孩子,天灾永远都是最厉害的,因为你无力对抗!“
这一刻的林如海是疲惫的,不像是那个因为有了儿子就欢喜的红光满面的三品大员,而是一个悲天悯人的正直的官员,是个懂得民生疾苦的官宦,这一刻的林如海让薛蟠很是敬佩,无论这林如海是不是真的能做出救助灾民的举动,无论他是不是能力挽狂澜,最起码他不是个冷血冷心的人,懂得怜悯,懂得关注百姓生死。
想到这些,薛蟠忍不住又走了回来,凑到了林如海的身边,想了想,最终咬着嘴唇,很是坚定的说道:
“姑父,那我们该怎么就他们?请大夫?家破人亡那就是没有家了,咱么要帮着他们建房子?还是送衣裳?“
林如海眼睛突然一亮,死死地盯着薛蟠,
“你说什么?“
“姑父不是说他们家破人亡吗?那就是家没有了,想要帮助他们,不是该帮着他们建房子,让他们重新有个家?他们没有家了,那么也许也没有了衣裳穿,没有了东西吃,或者连着家里的其他东西也没有了,我们是不是也该帮着送些过去?恩,我家有当铺,有好些别人送来当的旧衣裳什么的,我回去和爹说,把那些旧衣裳送过来姑父你给他们送去好不好?还有我们家下人多,也许也有好些他们不穿的衣裳,整一整估计也不少,收拾出来,也能送去,这样他们就有衣服换洗了,再找找有没有别的不用的,什么菜刀,什么碗筷的,他们一定也都没有了,送去他们要不要?“
薛蟠用着最天真的话语,用孩子的方式解释着家破人亡的含义,用他自己的方式把现代救灾时准备的东西说了几样,他知道林如海是聪明人,一定能听懂的,果然林如海越听越是眼睛发亮,到了最后,居然还拿了一张纸,把薛蟠说的那几样都写了下来,
“好,蟠儿,你说的是,倒是姑父想差了,以为只要施粥就成,怎么忘了还有这些,要重新见一个家,岂止是几碗粥的事儿,建房子,送衣裳,送家当,这些都是必备的。“
等着写完了手里的东西,林如海的眼神已经又一次柔和了下来,伸手拉住了薛蟠细细的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然后很是感慨的说道:
“蟠儿,你确实是个很好的孩子,还是个很有善心的孩子,姑父谢谢你了。你说的很好,咱们要帮助他们,你不用和你父亲去说,姑父自己找你父亲去,乖,且读书去吧!“
知道林如海听进去了自己的话,薛蟠也就不再多事,自然是很乖巧的又一次当回了孩子,乖乖的回到了自己该呆的地方。而另一边,林如海迅速的招来了他的幕僚,和她们说起了薛蟠说的那些东西,
“你们看,这可行不可行?“
几个幕僚看了看,听了听,最后还是那邱幕僚先开口说道:
“东翁,确实可行,既然是遭了灾,施粥,免税那是朝廷救济的恩德,咱们作为当地同乡邻里,自然也不好见死不救,只是这事儿不能用官府出面,不然容易让朝廷上其他人有别的想法,也不好只针对那盐户一类,不然太过显眼,毕竟受灾的不止是盐户,那些海边的渔民百姓也有不少受灾的。只是这些不是咱们的管辖范围,若是贸然插手,很容易让知府衙门他们认为咱们手太长了,不怎么妥当。咱们若是真想这么做,还是要找一人出来,出面表示筹划此事,筹集家中不用的旧衣,赠与那些受灾百姓,盐户,或者是什么商户赠送些砖瓦之类的帮助受灾的百姓重建家园,由大人和知府衙门接受,然后出告示宣扬,这样一来,不过是百姓自发的救助,与官场无关,知府也好,总督也罢还能得个教化万民有功的政绩,也会帮着配合,您看!“
官场从来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也不是好事就一定能做成的,要考虑的事情那是方方面面,若是一个不注意,好事儿没有做成,还容易得罪人,甚至给自己找麻烦。这邱幕僚给出的方案那是绝对用最短的时间,把事情想得最周全的法子了,也怪不得他深受重用。
另外几个这个时候脑子也活络了起来,纷纷补充到:
“确实这样更妥当些,不止是用一家,最好是几家,每家出的东西不一样,这样一来,到时候知府那边必然也会有人往周全里想。“
“不错,若是再有当地的父老送锦旗什么的,让府衙多点脸面,只怕他们做的还能更好些,也免得他们伸手连这些个也想得些好处。“
“若是都是实物,他们想要插手估计也不感兴趣,旧衣,旧瓦,碗筷,锅碗瓢盆的,他们也不会感兴趣。不过若是声势大些,估摸着有些人会捐些银钱,这倒是也要实先注意些。“
。。。。。。
越说,这事儿就想的越是周全,很多方面这些个幕僚都提出来说了一遍,林如海听了也是不住的点头,扬州知府他是知道的,那是接了他班的人,他能不熟悉?那人不算是差,能力也还可以,就是人有些呆板,和他不是一个路子,确实有些地方他也要多注意些,别无辜结了仇。不用他直接出面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多引导用实物救济百姓,确实也是防止那些小吏贪墨这救济的好法子。
“这以后再说吧,只要能让百姓快些恢复正常的日子,咱们的盐户能顺利过了这一关,别的就不用这样计较了,家破人亡啊!若是让这些盐户自己重新建起一个家,不知道要用多少日子呢!若是能借着这一次,把这些人家的屋子建成砖瓦的屋子,哪怕是土墙的屋子,以后再有这样的大灾,损失也会小上好多,这一次主要是他们住的那都是窝棚一样的房子,纸糊的一般,不然也不会损失这样的大了,有了衣裳,也不用他们衣不遮体,浑身晒得通红,一个个得病早死,也算是咱们行善积德了。“
林如海听了那些幕僚说的,最终下定了决心,手指敲击了一下书桌,引得幕僚停下后说了这么一些话,同时他心里对于这个引导救济的第一人也有了人选了,那就是薛家,不说别的,单说这次的想法是薛蟠第一个提出来,并且给了他这么一个提示的份上,他也不能少了薛家这一出,倒不是贪图薛家的东西,而是他很是清楚,这事儿要是弄好了,等着事情折腾起来,不管是他,还是知府衙门必然是要往京城送折子的,这绝对是教化百姓的大功,也是显示天下百姓知晓仁义,盛世大同的一面,比什么寿礼,什么祥瑞,更值得皇帝重视和欢喜。知府衙门不会不报,同时这救济的第一人必然也会得到皇帝的重视,说不得还会得些奖赏,这样的好事儿,自然是要给自己亲近的人的。
“这样,你们先回去,把这救灾可能用的到的东西先写一份清单出来,我看看怎么操作的好。“
“是,大人。“
等着这些人一出去,林如海立马让人去请了薛讯,薛诚两兄弟,甚至连着贾琏也被他喊了来,不管怎么说,贾家到底是岳家,贾琏又是在他家这里住着,总要对这孩子负责,第一个不好让他往上凑,不过等着薛家弄出来了,到时候让贾琏跟着掺上一脚也是好的,好歹能把贾家大房的名声再掰回来些。就是他自己,好歹人家也会说上一句,度量好,教导孩子用心不是!
第44章 支援
扬州知府衙门门口,薛讯带着整整二十车的东西停在了门口,对着正快步走出来的扬州知府行礼并大声的说着:
“大人,学生(薛老爷有个童生的功名啊!好在也能勉强称之一声学生了,不怎么寒碜。)皇商薛家家主薛讯,学生听说咱们沿海百姓遭了台风了,家破人亡不在少数,还有不少盐户连着出盐也没法子出,很是艰难,朝廷还有大人们正为着救灾忙碌,薛家不敢和扬州盐商斗富,可是也想着为朝廷多进一份心,为百姓多出一份力,所以带来了这些。“
说话间,手一挥,后面薛家的下人们就把这些车都掀开开,露出里面的东西,那扬州知府,府衙的官吏,还有周围的百姓都能清楚的看到,这车里面都是些被褥,铺盖,衣裳,看着到是不怎么值钱的东西,一个个都有些诧异,不明白他们这是弄的哪一出,救灾?以前不都是出银子吗?怎么来的不是十车银子?好吧,他们想的好像是太美了些,十车银子,府库都没有这么多把!
“你们这是?“
知府大人先开口了,他是最高长官自然是他先说话,官场上这一点还是很讲究的。当然这也有别的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意思。
“大人,救灾如救火,学生想着若是捐助了银子,大人还要派人采购,还要缝制,很是麻烦,所以索性就把家中不用的被褥,还有不穿的衣裳都收拾了,挑着这些百姓们能用的上的都带来了,省去了大人的时间,也好早些到了灾民的手上不是,对了,另外薛家还有一处杂货铺子,学生已经让人去筹集了锅碗瓢盆这些寻常人家都需要的东西,到时候筹备齐了在送来,只是那些修建房子的砖瓦之类的,学生一时没有地方筹备,往大人见谅。“
这么一说,是个人都明白了,这是为了灾民在捐实物呢!虽然看着好像不怎么起眼,可是就薛讯说的,确实是省却了不少的时间,而且考虑的也确实很是周到,甚至是他们往常没有想到的,寻常救灾,不管是官衙也好,还是那些百姓也好,想到的大多是怎么施粥,怎么捐银子,或者最多是准备些药材,免得大灾之后有疫病,确实把灾民们重建家园的事儿也疏忽了。
扬州知府这个人前面林如海就说了,虽然有些迂腐,可是却是个不错的官,说不上怎么悲天悯人,可是还算是尽责,说起来,这样的官其实在整个大环境下那绝对已经是个很不错的官员了,这也是他会被皇帝派到扬州这么一个关键的地方当知府的原因。
这样一个属于好官的知府,看到薛讯的这一手那是立马很是感动,心下对于薛家的感觉也是分外的好了起来,虽然他心里隐隐觉得薛家不直接捐钱,可能是生怕被贪污,或者是有些做戏的可能,但是好歹人家是真的付出行动了不是!
“好,好,薛家不愧是紫薇舍人之后,体恤百姓,家风仁厚,本官替百姓谢谢薛家了。“
说着立马也是一个挥手,后面的师爷很有眼色的立马找了文书开始登记这这车上的东西,那师爷也想着是不是薛家搞这一出是想着给薛家多攒些好名声?人家好歹出东西了,咱们怎么也要配合一下不是!薛家怎么说也是金陵四大家族,还是有实力的人家,自己也不好和人家对着干,于是原本该先拉进去等记的直接成了在门口等记了,外头的人是越围越多,知府看着,脑子一转,立马觉得这是一个给自己官声创造新高的好机会,也跟着往杆子上爬,立马对着周围的百姓说道:
“诸位父老乡亲,我沿海百姓正在受灾,本官已经上告了朝廷,想来不久就会有赈灾的指令下来,只是救灾之事刻不容缓,今日皇商薛家能为了灾民,救命于水火,想来各位父老也同样心存善念,若是各位家中又多余的衣衫,被褥,还请多多支持,好歹让灾民能早一日拜托衣不遮体,夜难安眠的窘况。“
说话完后还特意慎重其事的给周围的百姓行了一礼,姿态很是做足了,就是知道这知府没有任何准备的薛讯看了也不得不承认,这知府大人看着很是有些心忧百姓的样子,绝对是好官的表率。心下不禁对于这官场上变脸的本事有些心惊,看着他们这样,也不由的担心,若是那天自家儿子真的当官了,是不是真的能比他们厉害,是不是会被这些人欺负。
而一边的百姓们看着也有些动容,好官啊!真的是好官啊!上头赈灾的命令没有下来,这知府就知道先多替灾民考虑了,有这样的知府,扬州的百姓那是绝对有福了,想来若是那天自家有了大灾,估计也能得到这样的救助呢!
百姓都是很单纯的,也是很容易感动的,这样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老爷们对着他们一个行礼,立马就温暖了他们的心了,一个个忙不迭的跪下回礼,还大声的回答道:
“大人折煞草民了。“
“大人,草民家中有不穿的旧衣,这就拿来。”
“对,我家也有一条被子多着,本是给我家小子成婚用的,先拿来救灾。”
“大人,草民家中有两个铁锅,我拿一个过来,您给灾民送去,他们总要做饭吧!”“
“哎呀,这说起来,我家多了一把菜刀呢!他们总要用的,我去拿。“
。。。。。。
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转身回家拿东西了,这些都是寻常的百姓,他们即使真的有心,可是能出的东西不会多,不过是一二件而已,而就是这样的一二件,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尽了全力了。
这个时候又有周边其他的商铺的人听到了这里的消息,赶了过来,要说这掌柜东家之类的,这样的人和那些百姓可不能比,他们银子更多,可是他们的疑心也更重,生怕是官府拐着弯的折腾他们,不过当他们看到知府衙门门口都是一些实物之后,这疑心倒是去了大半,若是知府衙门是为了银子,那里会要这样的东西!看样子是真的为了灾民了,这救灾,他们还是愿意出一份力的,人之初,性本善嘛,是个人都有同情心,都对于弱者愿意伸出援手。
“去,把后院那些上次咱们家扩建围墙多出来的转头,瓦片都运来,那些个多的堆着咱们也没有用,给了衙门,还能给灾民重新建房子,这天都要凉了,再不建,灾民这日子可怎么过呢!”
一个身上穿着藏青色绸子的中年人对着身边的长随嘱咐起来,说话间眉眼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高高在上,在他眼里,自己是在施舍,是自己有善心。
边上另一个和他差不多的中年人看了他一眼,满脸的不削一顾,转头大声对着身边的人说道:
“要嘛不做,要做就要做到位,既然是为了灾民,那咱们也不能小气了,拿那些个不上不下的东西对付人,你去,回家和太太说一声,让她在家里收拾收拾,把用不上的那些被褥衣裳之类的都拿些过来,不用太好的,绸子什么的百姓也穿不上,就细布的那些就成,还有让家里再带五十石米过来,灾民吃饭也是大事儿,知府衙门官仓固然有粮食,可是谁知道够多少人吃的,咱们也尽一份心吧,对了咱们家城外的山上不是还有好些木材嘛,也运点过来,盖房子没有木料可不成。”
这一连串的吩咐,眼见着就是不下二十车的东西,听得边上的人一个个都崇拜的看着他,他心里立马得意了,再看看边上那个老对手七窍冒烟的样子,满意的不行,还最后加了一句:
“用剩的砖瓦,能盖起半间屋子就不错了,运过来丢人现眼啊!哎,真是厚脸皮。”
说完一甩袖子,就往回走,那藏青色衣裳的中年男子气的眼睛都红了,牙齿咬的咯吱咯吱的响,等着那人走后,他再也忍不住了,大声说道:
“去,傻站着干什么?还不快去窑厂,给爷定东西,二十万块砖,五万块瓦,爷怎么也要建上一排的房子不可,谁敢说爷丢人现眼?”
扬州因为盐商时不时的斗富,弄得如今这整个扬州的商人们都多多少少的有了这么一种习惯,那就是不能让同行比下去,刚才那两个都是绸缎庄的主子,这薛家也好,林如海也好,都没有使什么手段,他们自己和自己斗上了,若是林如海知道这样,只怕就是睡着了,立马笑都能笑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