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喳!”
赫达恭谨地应了诺,手一挥,早已准备就绪的一众王府侍卫们立马闻令而动,但见一名侍卫一抬手,已将一小瓢油倒进了铜盆之中,另一人则打亮了火石,点燃了引火用的松明,手一抖,燃着的松明已飞进了铜盆之中,一遇油,火头即刻窜了起来,熊熊地燃着,好一阵子之后,但听噼啪连响中,稻米慢慢焦黑,末了已成了黑炭之状,火一熄,自有一名亲卫取出了个小袋子,仔细地将铜盆中的灰烬扫进了一口小布袋之中,交给候在一旁的一名手持杆秤的亲卫,只一称,斤两已是明白无误地出来了。
“禀小王爷,两斤白米已皆烧成灰炭,所得为八两四钱。”
结果一出来,赫达便即转身面向弘晴,高声禀报了一句道。
“嗯。”
弘晴并未对结果加以评述,而是一挥手,示意赫达退下,自己却是向前踱了几步,来到了惶惶不已的杜默良身前,淡淡地一笑道:“杜大人可都看清楚了,两斤粮被烧,可得八两四钱的灰,换而言之,一斤两就是四两二钱的灰,那三万石粮又该有多少灰来着,嗯?”
“这,这,这…”
弘晴的话都已说得如此分明了,杜默良哪还会不知己方所露出的破绽何在,一时间还真不知该从何圆谎起的。
“杜大人术数或许不过关,没事,在下帮你算好了,该是一百五十一万两千余斤的灰,可三栋粮仓被焚,居然只有三千余斤的灰,就算全是粮之灰烬,怕也不足百石罢?剩下的粮都到哪去了?还请杜大人教我。”
弘晴压根儿就没打算让杜默良有个编织理由的时间,冷冷一笑,已是步步紧逼地连番发问道。
“这个,这个,下官,下官确实不知,或许是下头人等勘察有误,下官回去后,定会重惩不怠,定会…”
盗卖国库存粮,尤其是在大灾期间,那绝对是十恶不赦之大罪,为身家性命计,杜默良自是不肯就此服了软,再说了,他也不以为光凭着弘晴这么一手便能真将自己拿下,这便避重就轻地将错处往勘察有误上推了去,指望能凭此过了眼下这一关,而后再去计较其余。
“有误?嘿,有误的怕不是下头人等,而是你杜大人罢?”
弘晴又岂是那么好蒙的,不等杜默良将话说完,已是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其之废话。
“你…,小王爷何出此言,下官官位虽卑,却也是朝廷命官,断不是轻易可以污蔑的,还请小王爷自重!”
眼瞅着情形不对,杜默良可不敢再任由弘晴逼问个没完了,这便面色一沉,端出了地方大员的架子,强装愤怒状地喝叱了一句道。
“说得好,在下确实不能奈杜大人何,可有人能。”
弘晴丝毫不因杜默良的虚张声势而动,讥讽地笑了笑,一派玩味状地鼓了下掌,毫不容情地刺了杜默良一把,而后一旋身,朝着三爷便是一躬,行了个礼道:“父王,孩儿幸不辱使命,一切已明,还请父王主持大局。”
“做得好,来人,放信号!”
三爷对弘晴的表现自是相当的满意,可也没多废话,夸奖了一句之后,也没理会下头诸官员们的不安与骚动,一挥手,豪气十足地下了令。
“咻…嘭!”
三爷此令一下,自有一名侍立在身侧的王府亲卫高声应了诺,只一扬手,一枚信号礼花便已腾空而起,在半空中炸出了一团红灿灿的光芒。
“王爷,您这是…”
礼花一炸开,原本就惊恐不安的山东诸官员们顿时更乱上了几分,身为巡抚,阿进泰可就有些稳不住了,忙上前一步,试探着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阿大人莫急,且稍等片刻,真相自会大白。”
三爷对阿进泰这个太子门下虽无甚好感可言,可此际还须得其来稳住局面,言语间自也就客气了几分,不过么,却并无就此将谜底揭开的意思,阿进泰见状,心中虽忐忑已极,却也不好再问,也就只能是苦笑着退到了一旁。
“看,东边好像有动静了!”
“嗯?怎么回事?”
“那些赶了来的马车又是甚来路?”

等待复等待,自打信号礼花炸开之后,已是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愣是没见有甚动静出现,山东诸官员们都不禁起了疑心,正自疑惑万千之际,有眼尖之辈瞅见了东面大道上突然卷起了一阵烟尘,赫然竟有数辆马车正疾驰着向码头方向急赶,现场登时便有若炸锅了一般地噪杂了起来。
呼…,总算是来了,还好!
弘晴个子小,自是看不到那滚滚而起之烟尘处的动静,可一听众官员们的议论声,便已知晓来的一准就是自己所要等的,悬在半空的心立马就此落下了地来…
第90章 一举成擒(四)
“末将李敏行、曹燕山参见王爷!”
四辆马车来得很快,不多会便已冲到了码头上,但并未直闯而入,而是在警戒线上停了下来,旋即,便有两名身着崭新王府亲卫服饰的青年军官从前后两辆马车上一跃而下,与警戒线上的济宁府官兵略一沟恰,便已疾步冲到了三爷的面前,大礼参拜不迭,只是这礼数虽也算规矩,可怎么看,都显得有些生疏与别扭。
“免了。”
尽管只见过一面,可三爷还是一眼便认出了李、曹二人,原本担着的些微心思,至此已是彻底放松了下来,但并未带到脸上,而是剩下平淡地叫了起。
“谢王爷隆恩!”
李、曹二人都是江湖豪士,胆气自是过人得很,尽管是第一回经历这等大场面,却并无一丝的慌乱,齐声谢了恩之后,各自起了身,也没急着禀事,而是垂手而立,气度从容不迫,直瞧得三爷暗自点头不已。
“辛苦二位了,事情可曾办妥?”
眼见面前这两位器宇轩昂的青年将领如此之气度,三爷眼中的欣赏之色顿时更浓了几分,但并未多言,只是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道。
“回王爷的话,末将等幸不辱使命。”
三爷此问一出,李、曹二人飞快地对了个眼神,而后由李敏行上前一步,恭谨地躬身应答道。
“嗯,好,将贼众带将上来!”
三爷要的正是这个答案,眼瞅着多日的谋划与等待,终于要到了最终收获的时候了,饶是三爷生性沉稳,到了此时,依旧难免心情激动不已,发令的声音里已是明显地带了丝颤音。
“喳!”
三爷既已下了令,李、曹二人自不敢有丝毫的耽搁,齐齐打了个千,高声应了诺,而后疾步向停靠在警戒线附近的四辆马车行了过去,不多会,已是领着二十余名江湖习气极浓的汉子押解着十数名被捆得结结实实的中年男子穿过了人群,再次回到了三爷的面前。
“咦,那不是济南陈记粮号的陈掌柜么?”
“嗯?怎么泰安的王记米铺的章掌柜也被抓了?”
“那不是杜大人的侄儿杜心武么?怎么他也犯了事了?”

一见到那些被押解上来的人犯,一众山东官员们顿时又是好一阵的骚动,只因那些个被押解上来的人大多是山东有名有号之辈,不说那些个财雄势大的粮号老板,就说杜默良的侄儿杜心武也不是等闲之辈,平日里可是没少仗着其叔之势,在山东各府往来晃荡,为人游说官司之事便不知干了多少回了,这冷不丁地全都被抓之下,山东官员们又怎会不知晓一场大风暴就在眼前。
“禀王爷,涉案人犯十三人皆已到案,现有各人供词在此,请王爷明示。”
一将诸般人犯押解到位,李敏行自不敢稍有耽搁,疾步抢到了三爷面前,伸手从衣袖中取出了厚厚的一叠供词,双手捧着,高高地举过了头顶。
“好!”
三爷昂然地接过了供词,略一翻看之下,脸色已是愈发阴沉了起来,但并未就此发作,而是缓步走到了惊恐不安的杜默良的身前,阴冷地一笑道:“杜大人还真是好样的,大灾之际,竟敢勾结河道总督汝福,盗卖国库存粮,致数百万灾民之生死于不顾,你还有甚解释要说的么,嗯?”
“王爷,王爷,这全是诬陷之词,下官没做此事啊,下官冤枉啊,下官…”
一见到杜心武这个帮其办事的侄儿被押将上来,杜默良便已知此番怕已是在劫难逃了,早就已乱了分寸,再一见三爷那张冷到了极点的脸庞,立马便吃不住劲了,一头跪倒在地,面色煞白地叫起了屈来。
“哼,来人,将杜默良去了顶戴,拿下待参!”
到了此等时分,三爷又岂会跟杜默良讲甚情面,脸一板,已是毫不容情地断喝了一嗓子,自有数名王府侍卫一拥而上,将杜默良的顶戴取下,五花大绑了起来。
“王爷,下官冤枉啊,下官冤枉啊…”
见势不对,杜默良可着劲地挣扎了起来,可又哪能抵得过王府侍卫们的大力,生生被捆成了个粽子,又被拖曳着拉到了一旁,整个人已是瘫软如泥,只剩下呢喃叫屈的份儿。
“公大人,尔说说看,本王处置得可还恰当么,嗯?”
三爷没再理会胡言乱语的杜默良,缓步踱到了已是满头大汗淋漓的山东布政使公普奇的身前,大有深意地问了一句道。
“王爷英、英明,下、下官,啊,下官别、别无异议,呵呵,别无异议。”
公普奇与杜默良乃是一根线上的两只蚂蚱,先前杜默良被擒,他已是慌了神,也就只是存了一丝的侥幸,指望着三爷能大发慈悲放自己一码,此际一见到三爷已是将屠刀对准了自己,公普奇的心顿时沉到了谷底,回答起三爷的话来,自也就结巴得很。
“没有异议便好,嘿,公大人一向与杜大人相交莫逆,事儿可都是一起办的,如今杜大人已成了阶下囚,公大人就不打算陪上一陪么,嗯?”
自到了山东以来,公普奇表面上恭谨,私下里可是没少给三爷使绊子,大麻烦没有,小麻烦却是不断,三爷对其可是早有怨气在心,之所以不发作,等的便是今日,而今,有了充足的证据在手,三爷可就起了猫玩耗子的心思,故意不急着将公普奇拿下,而是戏耍地调侃了其一把。
“王、王爷说、说笑了,下官,下官…”
眼瞅着三爷的屠刀已然扬起,公普奇可就真的急了,满眼哀求之色望向了十爷,指望着十爷能在此际出头扛上一扛,这等用心不可谓不良苦,可惜十爷这会儿自个儿都已是心乱如麻,唯恐三爷借题发挥之下,将自己也拿下,又怎顾得上公普奇等人的死活,只是一味板着脸站在一旁,丝毫没有为公普奇缓颊的意思,一见及此,公普奇顿时心若死灰,腿脚一软,人已是如烂泥般跪倒在了地上。
“说笑?本王从不说笑,公大人身为布政使,本该感念天恩,体恤百姓,可你倒好,竟敢勾连汝福、杜默良等恶逆,趁大灾之际,盗卖国库存粮,中饱私囊,不顾灾民死活,此等恶行已是罪不容恕,来啊,将这混账行子一并拿下!”
大局已在握,三爷底气自是足得很,压根儿就没半点容情之意,狠狠地训斥了公普奇一番之后,一扬手,高声断喝了一嗓子,自有数名王府亲卫轰然应命,一拥而上,便要将公普奇也一并捆将起来。
“王爷,你这是乱命,你是在公报私仇,下官不服,下官不服!”
一旦被拿,那就是死路一条,公普奇自不会不清楚这一点,他可不想也落得杜默良一般的下场,这便拼死挣扎了起来。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三爷过分了!”
“对,怎能胡乱拿人!”
“奶奶的,跑我山东来耍威风,跟他们拼了!”

公普奇这么一拒捕,现场顿时便是一阵大乱,下头前来送行的山东涉案官员也有不老少,自是趁机便哄乱了起来,气势汹汹之下,还真有当场造乱之架势。
“耿三飙听令,有敢乱动者,杀无赦!”
三爷早就知晓山东之地已被公、杜二人经营得有若铁桶一般,自是早就对山东这帮子官员们起了防备之心,此际一见情形不对,自不敢大意了去,这便一扬手,高声疾呼了一嗓子。
“钦差有令,弟兄们,跟我上,敢不下跪者,皆杀!”
耿三飙可是一早就得了弘晴的密令,防备的就是眼下这一幕,此际一听得三爷下了令,哪敢怠慢了去,但见其一把抽出腰间的大刀,用力向前一挥,嘶吼着率领手下官兵便向前狂突而去,瞬息间便已打倒了数名跳得最凶的官员,一举将岌岌可危的形势控制了下来。
“阿大人。”
尽管是有备而为,可三爷还是被山东官员们垂死挣扎的狠劲吓了一跳,纵使是见得耿三飙如风卷残云般平定了局势,三爷的脸色也依旧是难看得紧,但并未发作出来,而是斜眼看了看惊恐不安的阿进泰,从牙缝里挤出了三个字来。
“下、下官在。”
阿进泰对今日所发生的事情浑然没半点的心理准备,早已是被吓得腿脚直哆嗦,此际听得三爷点了自个儿的名,身子不由地便是一软,站立不住之下,已是一头跪倒在了地上。
“阿大人好本事么,这就是你治下的山东?官员舞弊,上下勾结,好,很好,这帮人犯若是交到你手里,本王又岂能放心得下,哼,赫达!”
三爷冷冷地数落了阿进泰一番之后,突地提高声调断喝了一声。
“末将在!”
听得三爷点名,赫达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耽搁,赶忙从旁闪了出来,高声应诺道。
“按这份名单拿人,押解上船,回京再审,有敢顽抗者,就地正法!”
三爷将手中拽着的那叠证词丢到了赫达的怀中,阴冷地下了令。
“喳!”
赫达在京时也算得上奢遮人物,此番到了山东,却是受了不少的闲气,早憋足了劲要翻本,此际一听三爷如此吩咐,哪有不乐意之理,高声应了诺,拿着名单便指挥着一众王府侍卫们对号拿人,当真是解气无比…
第91章 以退谋进(一)
再有半天的水程就该到通州了,一路行来,风平浪静,算是顺遂得很,然则弘晴却并不显得如何开心,倒不是此行收获不大之故,实际上,此番山东之行花费虽是不小,足足两万五千两的银子砸了进去,一想起这,弘晴虽豁达,却也不免有些心疼,好在收获却是更大,帮着三爷有惊无险地完成了两项使命只是其一,更令弘晴感到值当的是他筹谋已久的情报班底已是有了眉目,有了李敏行以及其介绍来的曹燕山两位江湖好手,情报机构的架子也算是可以搭起来了,至于后头该如何发展么,弘晴心底里也有了些构思,一步步行了去,自不愁不能健全起来,真正令弘晴感到有些不安的只有一条,那便是三爷的野望!
三爷一直是个很有野心的人,这一点弘晴早就心中有数,哪怕三爷从来不宣之于口,可实际上,三爷的视线始终是瞄在东宫的大位上的,当然了,这也正是弘晴所希望的,只是具体到细节来说么,过旺的野望往往容易遮蔽住应有的理智,在判断上就极易会出错,弘晴担心的也正是这一点山东之行看起来一切顺遂,赈灾任务完成度圆满,侦破盗卖国库存粮案完成度也几乎是圆满,所有人犯尽皆被擒下,尽管还没正式审讯,可有着大量的铁证在手,审个分明已是基本无虞了的,三爷自是有理由信心爆棚,尽管三爷并没有明言,可其打算亲自主审此案的意图却已是毕露无遗了的,而这,恰恰正是弘晴的担心之所在。
案件从发起到侦破基本上都是弘晴一手在推动的,不敢说无懈可击,却也无甚可挑剔之处,铁证如山之际,将公普奇等一干已被擒下的山东官员们一网打尽不成问题,可能否将八爷一伙也一并拿下,却有些不好确定,没见老十这几日老实得很,压根儿就不曾有甚不良之反应,就算是装腔作势,那也一准是有了一定的避难之把握,若不然,这等大祸临头之压力下,这厮怕是早就跑来蘑菇了的,真要是打蛇不死,后患可就真小不到哪去,这个险值不值得去冒,还真得两说了的。
若说八爷那头的反应还可以置之不理的话,老爷子的心思如何可就是万万不能忽略之事了的,这几日来,弘晴可是没少花时间去揣摩的,结论?有了,虽说不敢十分的肯定,可七八成的把握还是有的,只是从三爷欲行之事的角度来说,显然不甚乐观在弘晴看来,老爷子是个很复杂之人,他既想从众阿哥里挑出一个最满意者去取代不堪大用的太子,却又不想见到众阿哥们斗得过分的惨烈,换而言之,老爷子的想法恐怕是打算让阿哥们多多表现自我,少些内斗,最好是来个良性竞争,而这,显然是件不可能之事,没说的,理想很性感,现实很骨感,问题是在老爷子还没碰个头破血流之前,只怕他老人家的美梦依旧难醒,很显然,三爷在此时出狠手狂打八爷并不见得能中老爷子之意,反倒极有可能适得其反。
案子弄到眼下这般地步,三爷可算是立足了大功了的,再往下整,显然有些过犹不及了的,这一点,经过了几日的反复推敲之后,弘晴已是基本上可以肯定无疑,只是面对着兴致高昂的三爷,该如何劝说却成了件棘手之事,直接去谈?显然不成,哪怕是让李敏铨出面去说,也未见得便一准能成事,万一惹得三爷性起,反倒不美,毫无疑问,此事终须得有个契机方能顺当成事,只是这个契机显然并不好找,这都已快到通州码头了,弘晴也没能找到个恰当的时机,心中自不免稍有些烦躁,在船头上转悠了良久之后,正打算不管不顾地去找三爷说个分明之际,三爷却正好派了人来请了。
“孩儿见过父王。”
方一行进主舱的门,入眼便见三爷正端详着一张看起来像是书信的纸,脸上赫然满是讥讽的笑意,弘晴不禁为之一愣,可也没敢多加耽搁,这便疾步抢到了近前,恭谨地行礼问了安。
“免了,你九叔来了信,说是今儿个恰好要到通州马场公干,今晚要设宴请阿玛前去,晴儿对此可有甚看法么?”
三爷并未让弘晴多犯猜疑,挥手叫起的同时,便即将缘由道了出来。
老九来信?呵,敢情先前凑将过来的小船竟是老九派来的,看样子八爷是有些吃不住劲了,这等送上门来的竹杠,不好生敲敲,还真对不起八叔他老人家的一片苦心了的。
弘晴先前在船首处沉思之际,还真就见过一艘挂着丰台水师旗号的梭形快船靠到了己方船身,只是那会儿弘晴正自思忖着如何说服自家老爹之事,并未加以留意,这会儿听得三爷如此说法,自是立马便反应了过来,心一动,已然是有了准主意,然则弘晴却并未急着开口,而是飞快地瞟了端坐在一侧的李敏铨一眼。
论智算之能,李敏铨不算拔尖之辈,可要说到拐察色么,这厮还真是相当之了得,弘晴瞥过来的一眼之含义虽复杂,可李敏铨却是一看便知根底,只微微一笑,一切便已在不言中。
“父王明鉴,孩儿以为九叔既是有请,必有好事矣,但去不妨。”
一见李敏铨笑了,弘晴立马便知三爷这是不打算去赴这个约了的,这显然并不符合弘晴对时局的判断,这便略一沉吟,面带喜色地应了一句道。
“嗯?晴儿何出此言?”
三爷对时局有着自己的判断,在他看来,借此盗卖国库存粮案,完全可以彻底击垮八爷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从而在夺嫡之路上占得先手之地位,有鉴于此,他是不打算跟八爷有所交易的,想的便是痛打落水之狗,可此际一听弘晴的话里明显透着欲与八爷一方达成交易的意思,自不免有些不悦,眉头微微一皱,带着丝明显不满之意地追问道。
“回父王的话,孩儿以为过犹不及也,皇玛法屡屡有训示,曰:所云之折箭之典不可或忘焉。”
一听三爷此言,弘晴的头可就不免有些疼了,不为别的,只因三爷个性相当之复杂,大多数时候多谋而寡断,可真要是下定了决心,那就是个认死理的主儿,旁人极难劝说得动,奈何此事却又真不能任由三爷执意行了去,若是因之恶了老爷子的心,那后果可是相当之不堪,没奈何,弘晴也只好搬出了老爷子常言的典故,打算以此来说服三爷。
“折箭?唔…”
三爷本就是饱读诗书之辈,自然知晓所谓的折箭之典指的是甚,心中自不免略有所动,可一想到打垮八爷就在眼前,却又不甘心就此放手,一时间不禁有些踌躇不决了起来。
得,老爹还真是有够贪心的,人心不足蛇吞象,一旦吞不下去,那还不得撑死了去!
一见到三爷那等样子,弘晴自是瞬间便猜透了其心里之所想,心中腹诽不免,只是这当口上,弘晴却也不好再多言,过犹不及之理,放在此处亦然适用,不过么,这也难不倒弘晴,概因还有李敏铨这个内应在,就此说服三爷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的,一念及此,弘晴自是不敢多加耽搁,紧赶着朝李敏铨使了个眼神。
“王爷,属下以为小王爷所言甚是,而今我方已是大获全胜,于圣上处,已是足可交差矣,至于后续审理事宜,不妨交由圣裁也好,想来以陛下之圣明,定会有所决断的,若能再顺便从八爷手中得些好处,实意外之收获也,当是可行无虞。”
一接到弘晴的暗示,李敏铨自不敢有丝毫的犹豫,赶忙整理了下思路,从旁进谏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