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是要结束了!刚从钦差行辕归来的孔桐茹尽管疲惫得很,可心情却是相当不错,只因折腾了一个多月的赈灾之事明日终于是到了尾声,随着钦差明日的离开,他孔桐茹也算是可以好生松上口大气了,概因这些日子以来,他可是真没能好好睡上过一觉的别看济宁不曾受灾,可偏偏就他济宁事儿多,不说那些调拨粮草的麻烦事儿,也不提河漕衙门粮仓的诡异事件,就说那么多巨头齐聚济宁,就够孔桐茹忙乎的了,不说两钦差阿哥了,也不扯阿进泰等山东三大巨头,就说那些来调粮的道台、府台们,哪一个的官都比他孔桐茹要大,就没谁是他能得罪得起的,甭管谁来,他还都只能是小心侍奉着,这累么,自也就别提多烦心了的,好在这一切总算是要过去了,孔桐茹的心情没理由会不好。
“老爷,老爷,诚郡王世子偕同‘麒麟商号’陈掌柜一道来访,人已到了府门外。”
孔桐茹的好心情并未保持多久,人方才刚在摇椅上落了座,烧着的茶壶都还没沸滚,就见管家急匆匆地跑了来,带来了个令孔桐茹直皱眉头的消息。
“请,啊,不,本官亲自去迎好了。”
若是可能,孔桐茹实在是不愿在此时与弘晴这个王世子有甚接触的,奈何他却不能避而不见,倒不全是顾忌到三爷的脸面问题,更多的则是因弘晴的头上还顶着个固山贝子的头衔,比起他孔桐茹从五品的官衔要高了不老少,还真轮不到孔桐茹摆大谱的,哪怕明知道弘晴这会儿到访断然没啥好事,孔桐茹也不敢推说不见,皱着眉头沉吟了片刻之后,还是只能极之勉强地开口吩咐了一句道。
“小侄见过孔大人,有劳您来迎,小侄愧不敢当。”
孔桐茹穿戴整齐地刚走到衙门口,一身青衣的弘晴已是紧走数步,抢到了近前,很是客气地以晚辈之礼拜见不迭。
“不敢,小王爷客气了,下官实当不得啊。”
孔桐茹不过一区区从五品的知州而已,哪敢真受了弘晴的大礼,赶忙往边上一让,客气地回了个礼道。
“当得,当得,小侄此来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还得世叔多多提携才是。”
弘晴礼数周全,可话却说得甚为实在,这都还没进衙门呢,便已将来意透露出了大半,直听得孔桐茹当真有些个哭笑不得。
“小王爷,里面请!”
一听弘晴此言,孔桐茹的视线立马不经意地扫向了侍立在一旁的陈思泽,心中老大的一阵不快,概因他孔桐茹可是圣人之后,对商贾一向是反感得很,此际认定弘晴这是要为陈思泽这么个满身铜臭味的家伙牵线搭桥,心里头当真是好生鄙夷了弘晴一番,只是这当口上,却也不好说甚拒绝的话语,也就只能是苦涩地一笑,伸手将弘晴往内衙里让。
“世叔,请!”
弘晴与孔桐茹其实并不熟,也就是老孔同志去钦差行辕办事时见过几次,不过么,此番既是有“求”于人,自是架子放得格外的低,一口一个“世叔”的,当真是颇有些自来熟之架势,老孔同志尽管满心的嘀咕,却也不好出言纠正弘晴的“口误”,没奈何,也就只能是尴尬地笑了笑,不再多言,领着弘晴便往后衙行了去。
“小王爷此来可是有甚需得用着下官的,还请直言好了。”
进了内衙厅堂,分宾主落了座之后,自有下人们奉上了新沏好的香茶,宾主俩好生寒暄了一阵子之后,见弘晴始终不言主题,只是一味地拉呱个没完,孔桐茹可就有些坐不住了,也当真是不耐烦跟弘晴胡侃个没完,这便略一沉吟,直截了当地发问道。
“嘿,都听人说世叔是个爽快人,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好,好啊。”
孔桐茹算是个颇有修养之辈,这会儿都已被逼得自个儿开口发问了,显见心中已是老大的不耐,可弘晴倒好,口中打着哈哈,却愣是不肯言明正事。
“尔等尽皆退下。”
眼瞅着弘晴在那儿打哈哈,孔桐茹心中的不耐顿时更盛了几分,再一看弘晴的眼珠子转来转去地始终绕在那些侍候在侧的下人身上,摆明了是要私下沟恰的架势,孔桐茹险些就此发作了起来,奈何到底是顾忌重重,还真就不敢当场刷了弘晴的面子,无奈之下,也就只能是皱着眉头,朝一众下人们挥了下手,满是不悦地吭了一声道。
“是。”
自家老爷有令,一阵下人们自是不敢怠慢了去,各自躬身应了诺,尽皆退出了厅堂。
“孔大人请看!”
下人们尽去之后,弘晴倒也没再卖关子,而是面色一肃,从衣袖中取出了一物,朝着孔桐茹便是一扬。
“王爷有何交待,还请小王爷明言,下官,唔,下官也好统筹则个。”
孔桐茹定睛一看,见弘晴手中握着的是三爷的印信,自是不敢再安坐不动了,赶忙站了起来,身子一躬,面带迟疑之色地试探了一句道。
“好叫孔大人得知,明日我父王偕十叔便要回京复命,为防意外,警戒须严,城防营耿三飙、耿千总忠勇可嘉,就由其率部禁卫好了,不知孔大人可有甚异议么?”
弘晴不动声色地瞥了孔桐茹一眼,神情肃然地宣布了三爷的令谕,口吻虽是商榷的问话,可内里却满是不容置疑的坚决。
“这个…,唔,王爷所为何事?不知小王爷可否明告一、二,下官也好有个准备。”
一听弘晴如此说法,孔桐茹心中的疑虑顿时大起了,要知道城防营最高统领可是游击将军,按常规,警卫任务该是由游击将军安排才是,这等由钦差钦点一名千总负责警卫的事情,怎么看,怎么透着古怪,不弄个明白的话,孔桐茹怎能安心得下。
“说起来也没啥,那耿三飙是十六叔的门下奴才,用着放心,再者,十六叔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孔大人,您说呢?”
孔桐茹的问题一出,弘晴的脸色可就不是那么好看了,话里也多了几分的不耐之意味。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还请小王爷回禀王爷,下官遵命便是了。”
弘晴这么一解释,孔桐茹不单没有释然,反倒是更疑惑了几分,要知道他才刚从钦差行辕归来,离去前还跟着山东一帮子官员一并觐见过,当时三爷可是没这么一说,而今却让弘晴神神秘秘地跑来私下嘱托,这里头没蹊跷才是怪事了,然则弘晴都已将话说到了这个地步,孔桐茹自也不敢再往下追问,转念一想,警卫一事反正都是城防营的事务,由谁去主持,应该也出不来啥大问题,毕竟到时候可不止城防营的人马在场,按察使衙门等处也有不少兵马在,再算上三爷自带的千余护卫军,怎么着也不至于出大乱子,既如此,顺水人情做上一下却也无法,这便沉吟着答应了弘晴的提议。
“那就好,小侄就不打搅世叔休息了,告辞,告辞。”
事已办妥,弘晴显然没打算再多逗留,这便起了身,拱手行了个礼,便打算就此告辞而去。
“小王爷慢走,下官自当尊命行事,还请代为回禀王爷一声。”
孔桐茹这会儿心中忐忑得紧,实也无心多留弘晴,这便跟着起了身,还了个礼,客气地回复了一句道。
“嗯,世叔辛苦了,只是此一事父王有交待,万勿泄露出去,此一条还请世叔多多体谅则个,莫叫小侄为难方好,告辞。”
弘晴交待了一句之后,也没再多废话,领着陈思泽缓步便行下了堂去,自行回转城外的驿站不提。
“来人!”
孔桐茹没想到弘晴说走就这么走了,一时间还真有些反应不过来的,在厅堂上呆愣了好久之后,这才提高声调地断喝了一嗓子。
“老爷。”
孔桐茹这么一呼喝,侍候在堂下的仆役们自是不敢有所怠慢,纷纷挤上了堂来,各自躬身应诺不迭。
“备轿,本官要去城防营一行!”
仆役们都已冲上了堂来,可孔桐茹却并未急着发令,而是紧皱着眉头在厅堂上来回踱着步,良久之后,方才一咬牙,几乎是嘶吼着吩咐道。
“是!”
众仆役们都不明白自家老爷这究竟是怎地了,可一见孔桐茹面色不善,却也没人敢多嘴,齐齐应了一声之后,便即各自张罗着忙乎开了…
第88章 一举成擒(二)
“十爷,您劳苦功高,奴才敬您一杯,祝您早日扶摇直上。”
“十爷,此番山东大灾,若不是有您撑着,还真指不定成啥样呢,您辛苦了,奴才没旁的,就水酒一杯,聊表心意,奴才先干为敬,您随意。”
“十爷,您可是奴才们的主心骨,您指哪,奴才们便冲哪,没说的,奴才敬您一杯!”
…
就在弘晴前去拜访孔桐茹的同时,一场盛宴正在济宁城中最负盛名的酒楼迎仙楼的顶层雅间里火热地进行着,公普奇、杜默良等一众八爷门下客围着十爷狂吹猛拍,直把十爷捧得个云里雾里地穷乐呵。
“大人…”
众人正自畅饮无忌之间,却见一名便衣壮汉从包厢外匆匆而入,疾步走到了杜默良的身旁,轻唤了一声,而后贴着其的耳边,低声地禀报着。
“嗯?”
十爷正喝在兴头上,被这一幕一闹,自是颇为的不悦,这便将手中的酒杯往桌子上重重一搁,极之不耐地冷哼了一声。
“啊,十爷,事情是这样的,下头那帮奴才来报,说是弘晴那小子去了孔桐茹的官衙,也不知在闹甚玄虚来着。”
一见十爷不开心,杜默良自不敢大意了去,赶忙一挥手,将那名前来报信的属下屏退,而后一躬身,陪着小心地汇报道。
“哦?那厮是独自去的么?”
十爷几番在弘晴的手下吃了亏,对弘晴可是警惕得很,这一听杜默良如此说法,可就顾不得佯怒了,眉头一扬,紧赶着便出言追问了一句道。
“回十爷的话,据闻是与‘麒麟商号’在本地的一名掌柜同去的,或许是要找孔夫子要些便宜也说不准。”
一听十爷见问,杜默良自不敢有所隐瞒,忙出言解说了一番。
“嘿,那倒是有可能,那混账小子早他奶奶钻钱眼里去了。”
弘晴的商号有多火红,十爷可是清楚得很,不说旁的,光是他十爷自己包下的川中,这才半年多而已,就已是净赚了万余两银子,当然了,打通各种关节也没少往外掏了不少,对商业之事,十爷却是并不陌生的,此际听得杜默良如此解释,自也就不怎么在意了去。
“那是,只不过孔知州其人最是假正经,那厮去了,保不定碰上一鼻子的灰,哈,那乐子可就闹大发了。”
孔桐茹在山东诸官里可谓是特立独行,一向自视清高,在场的几位都瞧其不甚顺眼,此际见十爷如此鄙视弘晴,自有一名见机得快的道台从旁冒出来凑趣了一把。
“哈哈哈…,不管那浑球了,来,接着喝,今儿个爷高兴,不醉无归!”
十爷对弘晴半点好感都欠奉,能听得弘晴碰壁,那自是中了十爷的以,这一笑将起来,自也就格外的畅快,顿时便引得公、杜等人尽皆陪着畅笑不已,就这么着,一条重要无比的消息就在诸人暴笑间被掩盖了下去…
四月二十九日,晴,或许是感念到两位钦差阿哥的劳苦功高,下了大半夜的雨,到了清晨便已是消停了下来,旭日东升,彩霞万道,空气清新得沁人心脾,微风轻拂,彩旗飘飘,各府赶来送行的官员们、百姓们早早便在巡抚阿进泰的带领下,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码头上,恭候着两位钦差阿哥的露面。
“下官山东巡抚阿进泰叩见钦差大人!”
辰时正牌,鼓号一响,三、十两位钦差阿哥肩并肩地从离码头不远处的驿站行了出来,也没乘车,就这么大步向码头行了过来,阿进泰见状,自是不敢怠慢了去,赶忙领着山东诸官员们齐齐迎上了前去,各自大礼参拜不迭。
“都平身罢。”
赈灾的差使已毕,大事已算是成了一大半,三爷的心情显然是好得很,叫起的声音显然比平日里要多了些和煦。
“谢王爷!”
但消送走了两位钦差阿哥,众官员们也算是能好生歇上口气了,谢恩的声音里自也就满是轻松与快意,声音既响且齐,礼数可谓是格外之周全。
“阿大人,粮仓被焚一案查得如何了?”
众官员们显然高兴得早了些,没等众人将身子站稳了,就见三爷眼中精光一闪,炯然无比地盯在了阿进泰的身上,不咸不淡地问了一句道。
“这…”
一听三爷冷不丁问起此事,阿进泰不由地便愣在了当场当初可是三爷交待他去跟杜默良扯皮的,可交待过后,三爷居然一次都不曾问起此事,也没再有甚旁的指示,闹得阿进泰也不知该如何操作才是,与杜默良打了几回嘴皮官司之后,也就没再怎么过问了的,这会儿被三爷这么一问,一时间还真不知该如何应答才是了的。
“杜大人,此事既是由你承办,就由你来答好了。”
三爷并未再多为难阿进泰,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略有些慌乱的杜默良,沉着声发问道。
“三哥,这怕是不妥罢,按朝廷律制,我等只管赈灾,这么些杂务,还是由地方办了去,若不然,皇阿玛处怕是交待不过去罢,您说呢。”
老十看似粗豪,其实并不呆笨,这一见情形不对,赶忙从旁站了出来,毫不客气地便将康熙老爷子的大招牌扛了起来,打算以此来压服三爷。
“此事为兄自有分寸,十弟勿虑,且一旁看着好了。”
三爷有着密旨在手,又有着一举建功的把握在,底气十足得很,又怎会被老十吓住,不过么,他倒是没急着亮出底牌,而是面色淡然地一挥手,拿出正钦差的派头,强行堵住了老十的嘴。
“哼!”
老十还想再多言,可一见三爷已调转过了头去,摆明了不会再理会其进言之架势,心中的火气可就狂涌了起来,脸皮子狂抽着似打算再说些甚子,只是到了末了,却还是没胆子说将出来,倒不是真怕了三爷,而是担心三爷处有密旨在为了刺探三爷的虚实,老十可是没少让下头人等多方试探来着,奈何三爷滴水不漏,十爷虽疑心,却始终不得证实,这会儿见三爷气焰如此嚣张,老十心里头还真是有些发虚的,也就只是冷哼了一声,便即闭紧了嘴。
“回王爷的话,此事眼下还在侦办中,为机密记,请恕下官实不便评述。”
杜默良原本指望着十爷能为自个儿遮挡一下,可眼瞅着十爷面色虽已是黑如锅底,可到了底儿还是没再次出头,原本就虚的心自不免更虚上了几分,可又不愿弱了自家气势,这便沉吟着敷衍了一把。
“不便?有甚不便的,嘿,今儿个本王还真要问个明白,杜大人可是要抗旨不遵么,嗯?”
三爷这月余的日子还真是煎熬得紧,赈灾之事烦杂无比,劳心劳力不说,还得记挂着汝福一案的进展,整个人都累得廋了一大圈,如今一切部署皆已就绪,也该轮到三爷扬眉吐气一把的时候了,又哪容得杜默良虚言推诿的,这便毫不客气地进逼了一句道。
“这…,王爷要问案也成,须得请了旨再来,若不然,请恕下官难以从命。”
眼瞅着三爷如此强硬,杜默良当真有些吃不住劲了,额头上的汗水止不住地往下狂淌着,只是心中还存着一丝的侥幸,略一迟疑之后,还是口气极为强硬地将三爷的话顶了回去。
“好,很好,要旨意么,本王就给你瞧瞧圣旨好了。”
这一见杜默良到了此时还敢强项,三爷的瞳孔里可就是寒光狂闪了起来,从牙缝里挤出了句话,旋即一抖手,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份黄绢蒙面的圣旨,高高地举过了头顶,此举动一出,满码头人等,无论是官还是民,全都跪倒在了地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面对着跪满了一地的众人,三爷并未急着宣读圣旨,而是解气地打量了一下神情慌乱的十爷与公、杜二人,而后方才不慌不忙地摊开了圣旨,运足了中气,一板一眼地宣了起来。
“杜大人,你要旨意,本王便给你宣了旨意,而今本王可有问案之权了么,嗯?”
宣完了旨意之后,三爷昂然而立,哪怕众人谢了恩,三爷也没叫起,就这么让所有人等尽皆跪在地上,微微地一俯身,饶有兴致地上上下下地打量了杜默良好一阵子之后,这才语调阴森地问了一句道。
“王,王,王爷恕罪,下、下官不、不明所以,还请王爷海涵则个。”
面对着三爷的强势,杜默良的心理已是处在了崩溃的边缘,只是事关身家性命,在不见黄河之前,他是断然不会死心的,除了自承不明之外,于认罪上却是口风死紧得很。
“不知者不罪么,本王也不去怪你,说罢,据你所查,那被焚之粮仓里的三万余石粮都到哪去了,嗯?”
落水狗只须痛打,无须可怜!这个道理,三爷心中自是有数得很,也懒得跟杜默良多绕圈子,直截了当地便问出了核心之所在。
“啊,这…”
杜默良显然没想到三爷会问得如此直接,心头狂震之下,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啥才是了…
第89章 一举成擒(三)
“怎么?杜大人可是有难言之隐么,嗯”
望着杜默良那张慌乱不堪的脸庞,三爷心中顿时便是好一阵子的解气,又怎可能会让杜默良轻易过得了关去,压根儿就没给杜默良留下思索的余地,紧赶着便追问了一句道。
“啊,不,呵呵,王爷说笑了,那粮不都被烧了么?具体缘由,下官正自侦办中,正在侦办中…”
杜默良心中有鬼,这一听三爷死揪住粮仓不放,心中惧意顿时大起,可要他就这么认了栽,却也绝不可能,但见其眼珠子狂转了几下之后,干笑着搪塞了一番。
“真都被烧了?杜大人确定?”
一听杜默良如此应答,三爷嘴角一挑,露出了个讥讽的微笑,可进逼的言语却是丝毫不曾放松半点。
“这个…”
一见三爷笑得诡异,杜默良自不免有些迟疑了,支吾了好一阵子,也没敢吐个实话。
“嗯?”
三爷哪能让杜默良就这么胡混了过去,面色一冷,从鼻孔里哼出了一声。
“王爷明鉴,确实是烧光了,下官处有仵作勘察文书为证。”
被三爷这么一逼,杜默良已是被逼到了墙角上,退无可退之下,也只能是狠狠心,强硬地顶着。
“烧光了?哈哈哈…,好一个烧光了,晴儿!”
杜默良此言一出,三爷顿时大笑了起来,笑得杜默良面色狂变不已,却又不敢多嘴再做辩解,只是额头上的汗水已是如瀑布一般狂淌而下,然则三爷却并未再理会于其,而是沉着声点了弘晴的名。
得,老爹,您老这又将咱给卖了不是?
此番赈灾一事,基本上都是弘晴在背后操持着,然则弘晴却并没打算多出风头,只因他出的风头已经够大了的,再出将下去,那可就真要成出头鸟了,奈何三爷都已点了名,弘晴就算再不情愿,那也只能是偷翻了下白眼,疾步从旁闪了出来,恭谦万分地一躬身,紧赶着应了诺。
“晴儿,杜臬台自称粮已烧尽,你这就去指点指点杜大人,这粮仓究竟是怎个说头。”
三爷可没管弘晴的小心眼里究竟在想些啥,一挥手,煞是豪气地吩咐道。
“是,孩儿遵命。”
既然躲不过,弘晴也懒得多费唇舌,恭谨地应了一声之后,脚下一旋,人已转过了身来,面色淡然地瞥了狼狈不堪的杜默良一眼,却并未直接与其对话,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忐忑不安的阿进泰身上,很是客气地躬身行了个礼道:“阿大人请了,小侄有一事请教。”
“不敢,不敢,小王爷有何吩咐,还请直言,下官自当照着去办便是了。”
弘晴可不是一般的王府世子,头上可是顶着贝子的名号,就爵位而论,比起阿进泰来,要高出了不老少,阿进泰哪敢在弘晴面前自大,这便忙不迭地还了个礼,很是客气地应答了一句道。
“小侄听闻阿大人曾称量了粮仓之灰烬,且不知所得之准数如何哉?”
这当口上,自不是寒暄的时候,弘晴并未多客套,直截了当地便直奔主题去了。
“确有此事,失火次日,下官便已令人称过了灰烬,所得约三千八百斤不到一些,此皆有案可查,小王爷若是需要,下官可令人去取了来。”
自当接受了那个古怪之命令后,阿进泰可是没少琢磨三爷此举之用意,只是到了眼下,却还是没能想个明白,此际听得弘晴问起此事,答虽是答得飞快,可眼神里的疑惑与好奇之意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那倒不急,阿大人所言,小侄还是信得过的。”面对着阿进泰疑惑的目光,弘晴并未急着做出解释,而是笑着行了个礼,而后站直了身子,环视了一下茫然不知所以的一众山东官员们,也没多言,只是拍了下手,旋即便见赫达领着数名王府亲卫,抬着一小铜盆的稻米以及杆秤等物从后头行上了前来。
“禀小王爷,一切皆已就绪,请小王爷明示。”
赫达没理会山东诸官们的骚动,指挥众人将各物准备就绪之后,几个大步行到了弘晴面前,一躬身,干脆利落地禀报道。
“嗯,那就开始罢。”
面对着赫达的请示,弘晴也同样没多言,只是面色淡然地点头吩咐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