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皇上惦记了!”归义侯忙起身对京城方向抱拳一躬身,然后再坐下来对尤少君笑道,“你临江姐姐的病已经好了,说起来还是多亏夏太傅的千金呢…”
归义侯说夏百合会治病,但尤少君在京城可从没听说,他试探着问夏侯:“原来夏三姑娘还会医术啊,我好象没听表嫂和堂姐提过?”
“女孩子家的养在深闺,自己看的医书,能救人是侥幸。”夏侯淡淡的说道,太子妃怎么会对一个年轻男子提自家亲妹妹的事,尤其是这年轻男子还是简郡王,尤氏也是好儿媳妇,不会害自家小姑的。
尤少君专心嚼起了肘子肉,不愿意和他说话他自己问小珠去,反正夏侯不认为女儿会医术是件奇怪的事就好。
宴席总算结束,归义侯让侍卫们送各位大人回去歇着,他则准备陪同尤少君去见临江郡主,其他在坐的官员也惦记自家人安顿的好不好,跟着侍卫走人,只有肖尚书磨磨蹭蹭不肯走。
“肖尚书还有事?”尤少君不能当看不见。
肖尚书忽然就给尤少君跪下来了:“简郡王求求您给我个准话,我的女儿到底怎样了?”他刚才听尤少君说得含糊,心里就更不妙了。
尤少君犹豫一下,看肖尚书头发胡子半白又瘦又显老偏还双眼流泪的样子,心也是软了,他没能硬扶起肖尚书,只好半蹲在他面前,轻声说道:“据我所知,肖小姐的情况的确不好,您的女婿在肖家被流放后又纳了个平妻,这次回京城还带回来了,不过您的女儿和外孙还活着,只是行动上不自由,郑家没敢太过。”
这还不算太过?肖尚书的眼泪都止不住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哪里不对
“郑家回京城有两个月了,可郑大人还没有安排在哪里任职。”尤少君又小声补充一句,他相信肖尚书能听懂。
肖尚书果然明白了,眼泪止住眼睛有了光彩:“简郡王,谢谢,谢谢…”
尤少君这会扶起肖尚书:“不用客气,我龙舅说让我把你们好好带回去的。”
“皇恩浩荡,皇恩浩荡啊!”肖尚书比刚接到圣旨时可激动多了。
其实曹家也是会京城之后一直闲着的…不过夏侯又没来求他,尤少君才不会主动去巴结呢。
夏侯一吃完午饭就回了住处,他着急和家人说曹家回京城的事,商量自家回去后如何应对。
“他们居然说三妹妹没去找过他们?!”还敢说夏百合可能没了!?夏仲谈一听便气炸了。
“曹向明敢如此过份,回京城后我必须向他讨个公道的!”夏侯也是怒气冲冲。
夏百合却觉得哪里不对:“爹,我去曹家并没见过曹大人,赶我走想要我命的,是他夫人和他夫人身边的人。”这可是她之前刚来西溪就说过了,不过现在她认为很有必要再重复一遍。
夏侯还是怜惜儿女的,小女儿再三强调这点他必须重视:“你的意思是说,对你下手的不是曹向明?曹向明不知情?”
“知不知情我不好说,我的意思是他的夫人绝不会是无辜的。”而她爹总有意无意的忽略那位曹家夫人啊?
夏侯这回也是沉默一会儿,更让夏百合觉得有隐情,然后夏侯到底严肃表态:“三丫头你放心,无论是谁害你的,爹都会为你做主的!”
“我看曹家那夫妻就都不是好东西,回京城后我们就把婚事正式退了,爹要不方便去,我去曹家和他们理论!”夏伯洗闷声说道,言语中似乎对夏侯也有不满。
尤氏低着头,有些尴尬的样子,黄氏是一脸的不解。
夏仲谈是直接就问出来了:“当然不能和曹家再结亲了,大哥你还怕爹不会同意?爹不会真打算还让曹家继续害人吧?”
“怎么可能,回去我就找曹家退婚!”夏侯这话倒是理直气壮,既然知道自己看错人了,他怎么还会送女儿进火坑!“还有二丫头那儿,要是不行连孙家我也让她和离,带她和孩子回京城!”
是了,还有夏莲心那儿的事,老实说那边比夏百合还不好办,夏百合虽说被弃,但她还没过门依然是姑娘家,曹家赶在夏家出事后翻的脸,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是曹家势利,夏百合再找人家还是能找到好的。
可夏莲心已经和孙盘石成亲几年,孩子都生了三个,她回娘家后带着三个孩子,怎么再找人家,就算世人也同情可怜她,但愿意给三个孩子当后爹的,能有谁?还有那三孩子,他们能乐意找后爹吗?
夏百合的事得回京城解决,夏莲心的问题就在康关城,按远近来说,夏家得先去二姑娘那儿,夏家父子自然先愁这边先商量这边,对了,还不知这些日子夏莲心怎么样了呢?
“刚才肖尚书问他女儿,瞧简郡王的意思郑家的情况也不怎么好,我当时要问问护国侯府就好了。”夏侯后悔道。
“那您为什么不问啊?”夏仲谈还埋怨道,人家都不怕问,他们家关心女儿又能有错?
“简郡王…他还能什么都知道?”郑家和曹家不过是因为回京城了,尤少君才恰巧清楚的,至于江东则不可能的,夏侯这么想就不后悔了。
这倒也是,夏仲谈继续自己猜孙家目前的情况。
她爹,她哥,乃至她嫂子,对尤少君都没大瞧得起呢,夏百合旁观者清,但她也不担心,她的大包子肯定和她一样是才穿越没多久的,原主是好是坏又不是大包子努力或不努力的结果,将来自会变化的。
夏家人商量夏莲心的事一时半会儿是商量不出个结果的,说了有半个时辰,夏侯让人都散了,先回去歇息。
夏百合没急着走,等她哥哥嫂子都离开了,她才试着对夏侯说:“爹,要是到了江东二姐没事,你是不是就不追究了,让她和孙侯爷还一块过日子?”
“姓孙的要真有心悔改,你二姐又不怪他,我倒是可以原谅他,不过他那不省心的亲娘…”夏侯最头疼的就是曲老夫人,这世人不要妻子的很多,但谁能不要亲娘呢?
“那要是曹家也后悔了,道歉了,爹你也不怪他们了?”夏百合主要是问这个。
“那不一样!”夏侯断然否定,“你二姐主要是因为她有孙家的孩子了,可你还没曹家的门呢!”
“可我是太子妃的妹妹,被夫家所弃,我担心会对太子的名声有影响…”其实夏百合自己才不在意,但她的确担心封建礼教害人,为了所谓的名声名节,夏家或者朝廷会逼她再嫁进孙家。
“你能影响什么,三丫头别担心,你大姐是不会让你再进曹家门的,太子也不是那种人。”曹家趋炎附势,只怕太子还想收拾他家呢,夏侯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
“哦,那就好,爹我回屋了。”看夏侯保证的这么干脆,夏百合这才告辞。
夏百合往自己的住处去,可他们夏家暂住的小院怎么来了个年轻男人?那人侍卫打扮,迎面向她走过来,不对啊,后宅怎么会有年轻男侍卫独行的?就算是归义侯有事要找夏侯,这个侍卫也不该走到她和女眷们的住处吧?
是敌人吗?夏百合右手伸进左衣袖自己专门缝的兜里,把银针拿在手里做好准备,面上则当没注意,低着头缓缓往前继续走,然后,她和那个男侍卫就那么交错走过去了,人家和她隔了一米远刻意绕着她走路的。
那么不是冲她来的?不是进后宅私会哪个丫环吧?只要不是敌人,夏百合就当没发现,她回了自己的屋,结果一眼便看到桌子上多了一卷纸。
之前她在这屋梳洗时,桌子上可没这东西,夏百合小心翼翼的过去伸手打开,是一叠纸,每张上面有字也又有图,看到那陌生中透着熟悉感的笔迹,她笑了,大包子。
第一百二十三章 缓过来了
出现在夏百合屋里桌子上的图纸画的是关系树,天佑王朝所有的王公贵族都在上面,夏百合轻易便找到夏家的,很好,她不但了解到她二嫂是哪家的,还能清楚夏侯的发妻是哪家的,她外祖父是没了,可还有几个舅舅姨妈,其中还有和皇家沾亲的呢。
这份画得如此详细的关系树的确是她在去京城前该掌握的,大包子从来都是如此,一出手便会拿出她当前最需要的,不过他们今天才遇到,大包子是不会猜到她穿越成夏家的三小姐,这图表也不是匆忙间就能画好的,那么这是大包子给他自己准备的?
也是,他穿越成皇帝的外甥,身边的亲戚和图画上一样盘根错节,稍有疏忽叫错了人,岂不是让人怀疑?
夏百合的手抚上图纸,就好象抚上青梅竹马刚毅的脸颊,忽然想到他这辈子的长相,“噗呲”一笑,真成小白脸了!
一整个下午夏百合都在屋里背关系树,背熟一张她就贴身藏好一张,当然其他张也让她给藏到药材里面了。
直到吃晚饭的时间,丫环敲门来请她才到饭厅,这回临江郡主没陪着,丫丫看到桌上的四色细点和几碗肉丝面,是眉开眼笑。
“等回了京城在自己家,你想吃什么娘亲就让人给你做什么。”尤氏爱怜的摸摸丫丫的小脑袋。
尤少君“说”了,什么时候能安全的见面,他会通知她的,所以吃了晚饭夏百合回屋,安静安心的继续背京城达官贵人们的关系网,可她没能安静多久,又有丫环奉临江郡主的命,送来热水浴盆和新衣服新首饰。
这些东西当然不只是夏百合独有的,夏家人人不缺,包括才几个月的小石头,临江郡主也不忘送上一套红绸缎缝制的婴儿服。
“郡主真是想得太周到了。”尤氏做为管家的女主人客气几句就收下了,今时不同往日,这些东西夏家能回礼的。
之后倒是没什么了,夏百合梳洗过后继续背,等第二天天亮起来再背,然后和尤氏她们吃早饭。
女眷们吃了早饭就没事可做,夏侯他们则在前面和尤少君、归义侯商量什么时候回京城,昨天被官复原职惊喜到了,他们还没来得及问他们原来的位置应该早有人坐上去了吧?是谁代替了他们,回去后他们真能重新上位?
“龙舅只让我来传旨,我不上朝各位大人是知道的。”尤少君表示自己就是个游手好闲一问三不知的。
夏侯他们想着也是,算了,反正能回去就不错了,官复原职就是不坐在实位上,有个品级在也够他们为自家人撑门面了。
肖尚书是着急回京的,因为他女儿就在京城受苦,曹家也在京城,不过夏百合在他身边,所以夏侯想回京城时能路过康关城,去孙家先给夏莲心撑腰。
可是要走康关城再返京,是绕了道的,虽绕得不算远,但夏侯肯定不会是在康关城瞧一眼就又动身的,肖尚书急火攻心偏不敢反对,谁让夏侯是太子的老丈人呢,他们肖家和郑家将来的官司说不准还得倚仗宫里做主呢。
“这么多人都挤在一条道上走,也不方便,我看不如我和归义侯各带一队人,咱们分两条路进京如何?”尤少君给了个两边都顾的建议。
肖尚书当然说好,夏侯也连连点头,他不是没看出肖尚书着急回京,只是别人的女儿哪有自家的重要,夏侯是厚着脸皮当看不到肖尚书的忧心如焚,还好尤少君居然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等商量说好明天一早就动身,夏侯便回自家住的院子,告诉家人准备着,他还说了兵分两路是尤少君的注意,对简郡王言词中终于满意了一点。
尤氏显得最高兴,尤少君是她的娘家兄弟,他护着夏家还不让人记夏家的仇,她面上当然有光。
中午夏家是在一起吃饭的,桌上有牛肉炖萝卜,砂锅羊肉白菜卷等好几个荤菜,甚至还有一壶酒,夏侯一闻便清楚:“是宫里的御酒。”
夏家因为地位的关系,其他人没少见少尝宫里的御膳御酒,如今见了也不好奇,夏伯洗笑着给父亲,自己和弟弟各倒了一杯:“要不是因为归义侯当了昌隆县令,我们可不会这么早就喝到御酒。”
御酒是什么滋味?里面加了什么?会不会有特别的药材格外滋补?夏百合是最好奇的,可夏家一屋吃饭却分了男女两桌,女眷这桌压根儿就没摆酒,她总不能去夏侯那桌把酒拿过来吧?
没啥了不起的,大包子这辈子成了皇帝外甥,一定有喝不完的御酒,她找机会和他要。
夏百合这顿饭只是为没尝到御酒而小有遗憾,尤少君的午饭却是才拿起筷子就有侍卫来报,匆匆出去忙活了。
昨天刚接到无罪开赦,官复原职的圣旨,所有的犯官都是恍惚得如在梦里,住进县衙,驿馆,客栈也是小心谨慎的,说话声不敢大,饭也不敢多吃,然后到今天差不多大家都缓过来了,再见原来对他们用下巴看人的衙役头低下来,腰弯下来,说话小心翼翼的陪笑脸,终于确定不是在做梦了。
真的是官复原职了,那谁还怕小小的衙役?就是昌隆县令也不过是才七品的小小芝麻官,他们可是六品,五品的,还有从一品、二品的上司(恩师)和他们共患难过呢。
是的,五品,六品的官有不少人根本不认识归义侯,因为当年归义侯在兵部任侍郎,他很少去别的部门串门,而昌隆县流放的犯官,没一个是兵部的。
看着这些人摆出秋后算帐的架子,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挑毛病,什么住的地方小,吃的差,伺候的人不周到,归义侯是好气又好笑,于是他让底下人把他侯爷的身份亮出来,果然又看到许多惶恐不安卑微如昨日的表情。
这点事归义侯自己能解决,可好些犯官和其家眷忽然捂肚子喊疼,有些家的孩子还疼的满地打滚,归义侯脸色就也变了,他一边让人赶快找郎中,一边让人赶快通知钦差。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吃到撑着
尤少君是在县衙吃的午饭,出事的官员则在客栈,客栈坐落在县城最热闹的一条街上,旁边就是医馆,所以等尤少君骑马赶过来时,郎中已经先到,并给确诊了。
“郎中说没什么大事,就是吃多了,他给他们催吐,再开些健胃的药就行。”归义侯似笑非笑的告诉尤少君。
尤少君沉默,其实细想想也是理所当然的情况,当犯官在乡下种田能吃到什么好的,怕是连油腥能见不着,一朝得势大鱼大肉摆满桌,还不可劲的大吃大喝,古代的灾荒年原就出过饿死的也出过撑死的。
“都没事?”怕有人真吃到撑死,尤少君还得细问问。
“也亏得他们闹得早,我找郎中及时,都吐出来了。”只是不得不催吐的人太多,归义侯是躲出来的。
“那好,叫郎中给他们每个人号脉,按身体情况写好食谱,在到京城之前饮食上给他们把关,别真出了事,还是那种能当笑话的。”尤少君第一回当钦差,要是被传出队伍里有当官的吃撑死了,老百姓会怎么看他?他认为到时候不会有人细说撑死的是之前饿了许久的犯官,只会议论当官的有多腐化堕落。
“还是简郡王想得周到。”一开始看到有那么多犯官及其家人捂肚子叫疼,归义侯是吓着了,他第一个念头是有人下*毒,不想这些人再进朝成为太子的班底。
不过等郎中诊断说这些人只是吃到受不了,归义侯又笑自己想多了,就这些还没得志就差一点自寻死路的,将来能有什么出息?谁会费心害他们?
当然也不能让他们真给吃到撑死,不然活下来的那些还不得记他的仇,认为是他当县令时虐待了所有犯官,才害这些人一见好吃的就不要命了。
“这些犯官虽是流放至昌隆县,但皇上开恩并没多难为他们,我也是按皇上的吩咐办事,分给他们的是县城附近最肥沃的土地,一年两熟的,他们邻村,就柳塘那儿,人家的地还不如他们,但整个村子家家养鸡养鸭养猪天天吃肉,千真万确富得流油的,你和我去西溪北潭也瞧见了,他们住的地方有多宽敞。”
归义侯向尤少君吐苦水,让尤少君帮忙证明他可没亏待犯官们,那些人之所以穷,是他们没过日子的本事。
百无一用是书生,尤少君边听边笑,他记得夏家就很瞧不起农工商,只会叫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会是因为曹向明“写”了这句诗,夏侯才觉得臭味相投,把女儿许给曹向明的儿子吧?
“对了,县衙和驿馆那儿有事吗?要不要派人去看看?”尤少君才想起来另两处。
“我已经让人过去了。”归义侯早在发现这边出事时就让人去了。
尤少君点点头,难怪永安帝要派归义侯过来当县令,人家的确处理各种问题周到全面,不像是他,比较习惯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来,就算有时候设埋伏兜圈子搞突然袭击的,那也是为了最终迅速的制敌。
把战场上那一套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是他这辈子才学习的,目前来看真是不如人家。
犯官们吃到差点儿撑死自己,还得找郎中给催吐出来的事,在归义侯的有意宣传中,很快就传遍了,夏侯他们自然也听说了。
“真是丢人现眼!”夏侯嘴里这么说,但还是马上出门去看看,看有没有自己的门生旧部在里面,可别真撑出个好歹。
其实夏家人见了好菜细点也吃了不少,尤其是丫丫,吃得小肚子鼓鼓的,是尤氏担心她不消食给拦住了,当时丫丫还嘟着嘴不高兴,夏百合就告诉她:“再吃你肚子可装不下,会疼的!”
岂止是会疼,尤氏听说别人家的再想想自家的,很是后怕,对丫丫严肃警告:“你听到了,不让你吃你还不高兴,真要吃到在地上打滚,让郎中手伸进你喉咙给你弄得吐出来,我看你以后还有什么脸见桂姐儿,云姑她们!”
丫丫下意识捂住嘴,想一想还是放下小手问道:“娘,桂姐儿她们撑到没有?”
这个尤氏哪知道,不过肖尚书他们一家就住在隔壁的院子,丫丫拉拉尤氏:“娘,我想桂姐儿她们了,我们去看看她们好不好。”
等回了京城,丫丫和桂姐儿她们还会是闺中好友,甚至会成为亲戚,小伙伴的友谊自然不能断,可现在过去问你吃撑没有,那不是得罪人吗?
“等把东西收拾好,我们还得向他们告别的,那时候再去。”尤氏拍拍女儿,现在去不合适。
结果先来辞行的是乔氏和桂姐儿,“我公公婆婆惦记大姑娘,我们得早点儿回京城。”乔氏解释他们尽快动身的原因。
尤氏陪着乔氏为肖家大姑娘叹气,又安慰说吉人天相,再说路上多保重,大人们懂得客套,两个小姑娘说话就很直接了。
“桂姐儿,今早的小油条炸得可香了,我差一点儿就吃撑了,你吃了没有?”丫丫当着大人的面就这么问桂姐儿,还好她先笑话了自己。
桂姐儿小大人似的叹口气:“我大姑姑在婆家很不好,我祖母一直在哭,我哪吃得下东西。”
“桂姐儿当真懂事,你也不用太担心了,只要你爷爷一回去,就再没人敢欺负你大姑姑了。”尤氏忙安慰桂姐儿,同时白了丫丫一眼,夏家丫丫的二姑在孙家也不知怎么样了,她居然有心情吃那么多,最重要的是还说给别人知道,你看看人家的孩子。
丫丫低着头躲到了夏百合身后,其实小孩子是会看大人脸色来行事的,肖家整个愁云笼罩,大人们全哀痛不已哭天抹泪的,这样的气氛中桂姐儿当然是吃不下去的。
可夏家尤氏她们一吃饭就先给丫丫夹好的,大人们商量夏莲心夏百合的事又避开孩子,丫丫可不是没心没肺只管吃。
真不能怪孩子,夏百合拍拍丫丫安慰她,尤氏送走了乔氏和桂姐儿,也过来和丫丫好好解释:“娘不是不让你吃,只是你吃东西不能把自己吃坏了,还有你说话也得先过过脑子…”
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在真好
温家和曲家是和肖家一块返京的,还有他们的几个门生旧部也一起走,其中还包括听到风声硬挤进车队的杨家,剩下的是和夏家关系最近的,他们要一起去康关城,从那儿回京城,这中间有和夏家一直处得不错的叶家,也有被夏侯冷落的金家。
朋*党…看着人员的划分,再翻翻他脑中早画好的关系网,尤少君忽然就想起了这个词。
所以说永安帝为啥把这些人流放到一处,他那便宜龙舅是想分化瓦解他们,还是想让他们更抱团?尤少君看看杨家再瞧瞧叶家,好象哪种都实现了,他却更不明白当皇帝的到底想做什么?
尤少君是跟着夏家走的,理由非常的冠冕堂皇——他的堂姐在夏家,将来等走到安州镇,他得亲自带尤氏回祖宅,家族的长辈翘首以待呢!
没人怀疑简郡王有什么醉翁之意,路上休息时尤少君主动过去和堂姐说尤家的现状是很正常的,他在路边看到有小孩子喜欢的玩具买给丫丫也是正常的,有时侯带夏式明骑马那也很正常。
这么照顾关心同族的姐姐和外甥外甥女,夏伯洗对这个堂小舅子好感不断往上升,就连夏仲谈也觉得之前在京城没跟简郡王深交是自己太偏见了,黄氏则十分的羡慕大嫂有这么好的娘家人。
“别看简郡王年轻,他对孩子可真细心。”黄氏掀开车帘一角看外面尤少君带着夏式明骑马,也不知他低头和夏式明说了什么,夏式明是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丫丫抱着手里的一只泥公鸡,也是很稀罕的:“娘亲,舅舅以前给我买过什么礼物吗?”她怎么没印象呢。
“有啊,可多呢,比如你过年带的宫花,就是公主府送的。”尤氏笑道,不过那些合适小姑娘戴的首饰穿的衣料,应该是长宁公主准备的,想来也是,当年的夏家怎么会把一只泥公鸡放在眼里,公主府也不会拿这个当礼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