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她们都沉默了,一个女孩子卖了十两银子,能卖到什么好地方去?杨家的两个姑娘说不准是真的没了,然后一缕冤魂不甘心,去找罪魁祸首报仇,戏台上不常那么演吗?
只有夏百合明白,是她的小手段成功了,杨家被她整到了,那家人怕是再也没有笑何呵商量卖谁家孩子给他们家儿子换肉吃的好心情了,更谈不上一夜好梦,除非他们能搬离西溪,不过夏家都走不了,杨家就行吗?
叶家,温家,曲家…所有犯官都不能离开西溪的,所以听到杨家发生的事,大家还是当作好消息来听的,谁让是杨家先开头卖孩子的,惹得人牙子认为西溪的犯官都穷到卖儿鬻女的地步了!
该!真该,最好是遭报应,吓得人牙子都不敢再来西溪才好!
第九十章 临江郡主
叶家嫂子她们也不会天天来串门,第二天还是夏侯祖孙三代男丁下地里干活,尤氏她们在家里待着,夏百合本来说要去山里再采点草药,可夏家其他人全不答应,她只能留在家,把从夏莲心那儿带来的,还没用完的草药拿出来晒晒。
“请问屋里有人吗?”外面又有人在叫门了。
这回来的居然有四辆马车和八个骑手?夏百合是在人没出声前就听出来了,所以她把防身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才装作不知情的到门边问道:“谁啊?”
尤氏今天是在家的,听到又可能是陌生人,她惊恐的也从厨房出来了,然后她就听到门外是王班头在喊话:“夏家的,我们县令夫人来看你们了,还不赶快开门?”
“不得无礼…”夏百合听外面有人低声矫正王班头的话。
于是王班头改了口:“夏家夫人,夏家小姐,我们县令夫人来看你们了,请开门吧!”
怎么又来了?!尤氏还是害怕,但王班头在西溪一带积威太深,尤氏没胆子不让夏百合去开门。
没有杀气,夏百合倒是听着外面的马蹄声并不急促,不像是来抓人的,不过她还是小心翼翼的打开门,外面的确是之前来过的王班头,另外还有七个带刀侍卫,四个大丫环两个小丫环,四个婆子,环绕护卫着一个中年妇人。
中年妇人并没带帷帽,她衣饰虽简单却透着一股低调的华贵,而且气质不凡,不过再好的穿着打扮也掩盖不了她骨瘦如柴是个病人。
夏百合一看这明显身份尊贵的中年妇人重病在身,就猜出她们的来意了。
夏百合是现代人,学医的,她穿越又是在夏家落难以后,所以对古代的品级制度并不了解,但尤氏是古代的正宗大家闺秀,她一看那几个带刀侍卫的腰牌,再看那些丫环婆子的打扮,再看马车上的装饰物,是丝毫不敢怠慢了。
“罪妇尤氏见过临江郡主。”尤氏上前马上便跪下来行礼。
临江郡主?夏百合反应不慢,也跟着跪下来,老实说古代人下跪的礼仪真该废除了,她才跪就觉得膝盖疼。
“快起来,大家都是亲戚,何必见外!”好在临江郡主亲自来西溪是有求于夏家的,哪能不示好。
马上就有两个小丫环上前扶起尤氏和夏百合,还细心的用布巾为她们掸去衣裙上的尘土,尤氏自夏家出事过还没受到这种待遇呢,哪怕是钱春烟那样的一个人牙子,要靠夏百合救命也没对她们多友好,反而是语带要挟。
所以临江郡主亲自过来,如此的友善,尤氏倒是更害怕了:“夏家是带罪之身,郡主有什么吩咐让人过来说一声我们哪敢不从的,西溪路不好走,要是有什么事…”
“求诊需要的是一片诚意,再说我要是以县令夫人的名义再请你家三姑娘,你们全家还不得吓到?”临江郡主笑道,不过她说话中气不足,说了几句就要大喘气。
“县令夫人!?”尤氏不是追问,她实在是糊涂了。
“我家郡马正是在任的昌隆知县。”临江郡主身边的一个大丫环替临江郡主回答。
郡马就是目前在任的昌隆知县?!那钱春烟?!尤氏很想忍住不动声色,但她一瞬间没控制住面上的惊讶,还是让本来心理就有准备的临江郡主看个正着。
“钱家妹妹一个人在外也不容易,她又对我们夫妻有恩,照顾一下是应该的。”临江郡主不在意的笑道,反正钱春烟要的只是狐假虎威,又不是真有其事,她对自家夫君还是很放心的。
“郡主进屋坐坐吧,外面风大。”夏百合看出临江郡主站都有些站不稳了,想着她要是倒在夏家门口,夏家的罪状估计又得多一条。
“是是,郡主要是不嫌寒舍简略…”郡主居然和人贩子称姐妹,还借出自己的男人给人家造声势,尤氏震惊得连待客之道都快忘了。
“我们郡主就是来找夏家姑娘看病的…”临江郡主身边的大丫环边扶郡主进屋边说道,她们当然更清楚郡主身体有多弱。
“大嫂…”原本在自己屋里哄小石头和丫丫的黄氏,听到动静是一个人出来的,不过看着进来的是女眷,她没那么怕了,只是她没认出来的是谁。
“这位是临江郡主。”尤氏忙让黄氏去见礼。
黄氏一惊,匆匆拜倒:“罪妇见过郡主!”临江郡主的确封地就在昌隆县不远处的临江城,可离这里至少有百里的路程,百里迢迢的她怎么过来了?
“起来吧。”临江郡主对黄氏自然也是和颜悦色的,于是马上有小丫环又把黄氏扶起来。
“夏家的日子果然是艰难啊…”临江郡主看看这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房子,再看看尤氏姑嫂的穿着,同情的叹道,不过她们的气色可比一直享受荣华富贵的她要好多了。
尤氏和黄氏低头不语,她们能说什么呢?说是不好过,会不会让人觉得她们对朝廷心有不满,说罪该如此,那不是说夏侯支持太子是有私心,是做错了吗?
临江郡主也觉得不好围绕夏家说客套话了,夏家的事是与皇帝有关的,她虽是郡主之尊,却也不敢触犯龙颜。
“我家郡主病了有两年了,她是听钱姑娘说夏家三姑娘是位神医,不用诊脉就能看出病因,连病人之前是吃什么犯病的都清楚,所以郡主便亲自过来了,郡主说只有亲自上门,才是对神医的尊重。”这番话又是临江郡主身边的一个大丫环替临江郡主说的。
尤氏和黄氏忙客气谦虚起来,说什么神医的夏家怎么敢当,不过对于临江郡主居然亲自上门所给予的尊重,她们还是得高兴的。
“我这病病了两年,看了无数的郎中,吃了不知多少苦药,可你们看我的样子也能看出来的,夏三姑娘要是能妙手回春,别的我不敢夸口,但在西溪照料夏家我还是能做到的,将来万一有个什么,我这郡主的身份和护国侯那边联系,也不犯忌讳…”临江郡主一点弯子也没绕,诚意摆得很足。
第九十一章 简直神了
临江郡主的父亲赵王,是永安帝的庶弟,赵王生母是嫔,母子俩当初在宫里不算得宠可也没碍到永安帝,所以在永安帝继位后被封到了江北富饶之地,临江郡主是赵王的嫡女,生来便是尊贵的,她生病别说是民间的郎中了,就是宫里的太医也能求来看诊的。
可现在的临江郡主骨瘦如柴,说一句话得歇上好一会儿,就是不懂医的人也能看出她重病在身,性命危在旦夕了,所以她亲自来夏家,出口许诺应该是能信的。
只是连太医都看不好的病,夏百合行吗?尤氏和黄氏的确心动临江郡主的诚意,也相信她比钱春烟说话算数,可要她们因此让夏百合去冒险?她们心里又没底了。
“放心,我只是先让夏三姑娘给看看,真要治不了我也不会怪她,毕竟我这病已经两年了,宫里的太医都…”临江郡主也看得出尤氏和黄氏在为难什么,她来的确不是来有意找夏家麻烦的,她哪有那个心情和力气。
尤氏和黄氏想着也是,人家郡主之尊百里迢迢亲自过来上门求医,你一句治不了看也不给看就把人打发走,不是更得罪人吗?
“郡主看得起我们是我们的荣幸,哪敢推脱不尽力的,不过郡主应该也听说了,我家三妹妹的医术是自学的,她上回能给钱姑娘治好了,也是运气。”尤氏答应了,但也得先把丑话说在前头。
临江郡主含笑点头表示了解,她今天说的话已经比之前半个月说的都要多了,谁让夏家曾经的身份不凡,她不能因人家一时受难便傲慢无礼,让人笑话她翻脸无情。
夏百合一直在两位嫂子身后当背景板,皇室人口众多,她根本不知道临江郡主是皇帝的什么亲戚,可看尤氏对临江郡主的熟悉,黄氏也是一听便啥都明白了,那原主应该也是了解临江郡主的,所以她更不能随便说话,露出破绽。
直到临江郡主和尤氏谈好了,夏百合才上前,告罪请临江郡主伸出手来,让她把脉。
临江郡主的确是准备好才来的,因为她身边的大丫环连脉枕都自带了,省了夏百合临时找东西给人家垫着。
等夏百合一诊完脉,一直代表临江郡主说话的大丫环又开口说道:“我们郡主的病是在舌头上,有两年了。”她是怕不说夏百合会忽略了看舌头,毕竟病人是郡主,主动让其伸舌头不雅,有的郎中没得提醒是不敢开口的。
望闻问切怎么能不包括看舌头呢,何况夏百合上一世的二爷爷正是舌诊的行家,“请郡主伸舌头出来。”
临江郡主的舌头是明显的不正常,舌头整个发黑,舌苔更是厚厚的一层,就好象烧火做饭久未清理的锅底一样,把这样的舌头伸给人看,临江郡主很不好意思。
“我们郡主的病就是这个,怎么清理舌苔都清理不干净,舌上如此的难受,让郡主一吃东西就恶心呕吐,长此以往的人怎能不瘦。”大丫环心疼的说道,还把之前的脉案递给夏百合,方便她参考。
夏百合翻阅脉案,临江郡主的不舒服的确和大丫环说的一样,然后各郎中给开的药,几乎都是治舌头的,有上的有吃的,吃的一般都是清热解毒的。
脉案的记录时间最早是在永安十三年十一月初,目前是永安十五年九月下旬,是有快两年了,“再早之前呢,你们郡主生病服药的脉案可带来了?”夏百合问道。
大丫环一怔,忙解释道:“我家郡主就是从永安十三年十一月初开始不舒服的,然后便请了郎中,并未耽误,脉案都在这里了。”
“不舒服总有原因吧?你们郡主也不会无缘无故舌头就变成了这样,我问的是在郡主没发现舌头出问题之前,她是不是生过什么大病,吃了很长时间的药?”
“…”
吃惊的不只是说话的大丫环,临江郡主那边的人都在吃惊,郡主三年前大病一场的事,夏家这位姑娘是怎么猜出来的呢?她们明明谁都没说啊!?
临江郡主想到钱春烟和她说的,夏百合连其悄悄喝参汤都看得出来,本事简直神了,她精神顿时一振:“夏姑娘是说,我现在的病与我之前的病有关,其实我还没好?”
“是,也不是,如果我没诊断错,郡主之前得的是热症,于是郎中给开了寒凉的药物,而郡主当时的病的确是治愈了,不过郡主寒凉的药吃多了,体内郁结寒气,阴寒内盛,寒极伤肾,肾气上泛正是黑色的,上泛表现在舌头上就是苔垢了。”
人的舌苔是显示内脏疾病的一面镜子,舌苔厚腻,是痰湿或食滞内阻;舌苔白腻,是阴寒较甚;舌苔黄糙,定是实热壅盛;舌苔光红,必多阴液损耗…
夏百合有精于舌诊的长辈教导过,临江郡主的病症又是如此的明显,她当然一看便清楚了。
但古代郎中看病只守在一处,一般接触不了多种多样的病人,所以这里的郎中还没有谁写过研究舌诊的书,这里真有能“望之知之”的,其医术也是家传不外传,临江郡主更是没碰巧遇上。
“是,三年前的夏季,我游湖时大概是吃了不干净的瓜果,当时闹肚子闹的厉害,郎中说是热痢,然后开药吃了,是吃了好些天,那时候是盛夏,本来就极热的,我也不知道吃的是不是寒凉的药物,反正吃后感觉这条命是回来的。”
临江郡主后悔没把几年前的脉案通通带过来,不过要是夏百合不说,她差一点儿就要忘了当初受的罪了,毕竟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她现在是被舌头在时时恶心难受着。
“要不然让侍卫快马加鞭回去拿?”大丫环灵机一动建议道。
临江郡主看向夏百合,听她的决定。
“不用麻烦了,郡主不是已经快三年没再吃那些药了吗?只要不再吃就行了,我给郡主开几帖助阳祛寒的方子,在服药期间别家的药都停下来,无论是上的还是吃的,饮食上也需小心,暂时别吃寒凉的食物,瓜果之类的,也要煮熟了再吃。”
一听夏百合说要开方,忙有丫环又捧出崭新的文房四宝,在桌子上放好,铺纸研墨将毛笔沾了墨汁才递给夏百合。
第九十二章 惊而敬之
她一个郎中,不过是为郡主写张药方都被伺候得这么周到,更别说临江郡主本人了,夏百合写好方子检查一遍,顺口又多问一句:“郡主盛夏闹肚子,不会正好是伏天吧?”
“这个…”临江郡主记不清了。
“对了,正是伏天呢,二伏的头一天,头伏鸡二伏鱼,郡主游湖那天世子和几个朋友亲自去钓鱼,拿出来给郡主做鱼汤,结果郡主因为肚子不好没吃成。”临江郡主身边的一个婆子忽然想起来了。
婆子说得细,临江郡主于是也回忆起来,其实要不是世子那天亲自带鱼回来孝敬她,谁也不见得能记住那天正好是二伏的,所以夏百合居然能看出来她三年前得病的日子,不是神医是什么?
不单是临江郡主,她身边的丫环婆子都对夏百合惊而敬之了,大丫环小心翼翼的将夏百合写的药方双手捧给临江郡主,临江郡主看得很仔细,肉桂,附子,仙灵脾,巴戟肉…她一个也不认识。
不认识也没关系,她回去后是要询问郡主府的府医,再决定是否服用的,“有劳夏姑娘了,这是诊金。”
临江郡主身边的大丫环又奉上小小的一锭银子,看着顶多才十两,夏百合客气两句也就收下了,她本来就是计划靠自己的医术在这时空生存的,自然不能每回都免费给人看病了,不过临江郡主付的诊金和她之前在钱春烟那儿拿的是一样的,这不是巧合吧?
临江郡主来的突然走也利索,她并没等夏侯他们中午回来见一见,尤氏她们自然也不敢留客。
看着马车走远,尤氏终于松口气,却先安慰夏百合:“你放心,临江郡主人品向来不错,只要你治得好她,她是不会难为我们家的。”
夏百合点点头:“我对我的医术也有信心。”
“是啊,我在旁听着都觉得神了,三妹妹不但能看出临江郡主现在生的病,还能知道郡主她当年是什么时候生的病!”黄氏一手抱着小石头一手拉着丫丫出来说道,想想自己一个多月前连在屋里活动都没力气,现在居然能抱一个再牵一个,这不正是夏百合的功劳吗?
在夏百合给临江郡主号脉时,黄氏就告退回自己房间去看孩子了,所以丫丫知道了来人是找三姑姑看病的,人不凶还客气的不得了,小姑娘也就不害怕了,只剩下好奇心:“娘,那位郡主是什么人啊?”
这话问的正是夏百合需要知道的,她心里为丫丫点赞,真是没白疼这个便宜小侄女。
丫丫不清楚临江郡主的身份是很正常的,尤氏便给她解释:“郡主身份很尊贵的,她是当今圣上的侄女,江北赵王的嫡女…”
等夏侯父子祖孙从地里干活回来,他们自然也意外临江郡主居然重病在身,还亲自来西溪找夏百合求医,不过郡主她向来处事得体礼贤下士也是她会做的,所以他们最震惊的还是昌隆县令居然是临江郡主的夫婿!?
“归义侯居然来做昌隆县令…”要不是临江郡主亲口承认,夏仲谈怎么也不信的。
“归义侯?”这次替夏百合问出来的是她的便宜好侄子夏式明。
“临江郡主何等身份,怎么会嫁个才七品的小县令,她的夫婿是归义侯,早年还做过兵部侍郎的,是三年前丁忧辞职的。”夏伯洗耐心的给儿子解释,夏式明是太傅的孙子,这些本该是他学习的必修课,可现在…真不能怪孩子不知情。
三年前丁忧现在再当官是可以的,问题是兵部侍郎是几品,昌隆县令又是几品,没听说归义侯也得罪了永安帝啊?所以夏侯猜出来了,归义侯如此的屈就,怕是因为他们这些犯官个个身份不简单吧?
哎,他早猜测昌隆县令是皇帝的人,但也没能想到居然是归义侯来了。
夏百合也提出来一点疑问:“大哥你们一直不知道昌隆县令叫什么吗?”
夏仲谈挺尴尬的:“只知道昌隆县令姓李…”姓李的多着呢,谁会往归义侯身上想了。
“不单是,”夏伯洗想得更细,“我去县衙从没见到过昌隆县令。”他是认识归义侯的,就像尤氏,临江郡主都瘦脱了形,她也能凭熟悉的程度加郡主的威仪认出来。
“我也从没见过…”夏仲谈经提醒也觉得不对了,之前见不着他是认为当县令的瞧不起他们犯官,现在想想,不会归义侯是在故意躲着他们吧?
“既然归义侯一直不挑明,这件事我们放在心里就好,对外就不要说了。”夏侯猜测归义侯之所以隐瞒是奉了皇命。
夏伯洗和夏仲谈应声说是,尤氏想了想问道:“今天临江郡主过来的仪仗可不小,我们家又不是住在村头的,她往里走估计会被不少人家瞧见,到时候向我们问起来,我们该怎么说?”
西溪住的犯官原身份全是朝廷上的高官,是有见识的,尤氏能一下子就认出是临江郡主,别人估计也能猜出来访者身份不简单,怕是说谎骗不了人家的。
“这倒也是…”夏侯又再想想,“那要是真有人问起,就实说是临江郡主驾临,反正郡主她既然没掩饰应该也不怕人知道,至于昌隆县令是归义侯,我们还是不要主动说出来。”
真正能瞒住别人的话,还就是半真半假的,尤氏觉得这样一来自己能应付过去,便答应了。
夏百合来西溪已经超过一个月了,她原计划是住一个月看着夏家没啥事了,就找借口离开去寻找可能也穿越来这时空的战友,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夏家根本不是发配了就算完事,前有人贩子出没,后有侯爷当县令,可见朝廷压根没打算放过这些犯官。
怎么样才能为夏家留一线生机呢?夏百合和夏家人一样在犯愁,她自己脱身倒是不难的,可撒手不管太对不起这身体的原主人了。
夏家在发愁,别人家知道了还挺羡慕的,临江郡主啊!真要和郡主再攀上关系,夏家的孩子们不是找到出路了吗?有人就好心劝尤氏抓住机会,把夏式明给临江郡主的小儿子当书童,近水楼台的说不上夏式明就能免了犯官之后的出身,重新考功名呢!
第九十三章 回乡拜寿
京城,长宁公主府
“十月十七,还早着呢。”尤少君算了算日子,觉得现在就动身往江东的安州镇去,他的父母必有深意。
“不早的,十月初咱们家的梨园就开始收果子了,你应该去盯着的,然后再见见你的堂兄弟们,再给你太奶奶拜寿,时间并不宽松啊!”长宁公主细细数道。
什么梨园还得他亲自去盯着的?尤少君记忆里根本没这件事,另外原主的堂兄弟们还不如原主的朋友们让他有印象呢,尤家也是个大家族,他真要去了却谁也不认识,真的好吗?
“只我一个去?”给长辈拜寿应该是很重要的事吧,当然对于公主来说,婆家所有人都是臣子没资格受她的礼,所以尤少君一开始问的就是尤驸马。
其实长宁公主对婆家的亲戚向来没挑的,尤驸马夫妻感情极好对公主毫无怨言,现在儿子单问他,希望父亲同去,他当然不会往打金枝上联想,还笑道:“你太奶奶今年是八十九的寿诞,等明年大办我再和你娘回去,现在翰林院很忙我也不好意思请假,就辛苦你一个人了。”
“当儿子的替父母分忧是理所当然,说什么辛苦。”尤少君是聪明人,一看尤驸马的态度就明白长宁公主对婆家并没高不可攀的傲气,这也给他指明该如何和尤家那些便宜亲戚相处了。
“这孩子倒是嘴越来越甜了,”长宁公主慈爱的笑道,不由得就想再嘱咐一些,“娘亲知道你不喜欢吃梨,不过那梨园是你祖母的陪嫁,是她最珍惜的,要不是娘亲手上有御果园的果农,你祖母临终前也不会将梨园送给我,所以你一定要仔细看好了,那些梨子送亲戚的,送庵堂的,放店里卖的,带回来的,你可要仔细了,不许有坏的,坏了你祖母的名声。”
就是再好的树也不能保证每一个梨子都是好的吧?而要每个都盯着挑选,想想就觉得是很艰难的任务,难怪原主会不愿意了,不过看到尤驸马笑眯眯很高兴的听长宁公主嘱咐儿子,尤少君还是不抗议接下这个任务,促进父母感情是当子女应尽的义务嘛!
“你的堂兄弟们大多是懂事的人,明年朝廷要开科举,你让他们安心读书就是,你爹不就是凭自己的本事考上的吗?他要是没真才实学,我才不会看上呢,皇家的公主不愁嫁,要嫁还就得嫁有真才实学的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