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礼部的堂官。廖寿恒调补李端芬的遗缺,空出来的刑部尚书,由于刚毅的力保,以左侍郎赵舒翘坐升。礼部的满缺尚书裕禄,外放直隶总督,亦应补人。慈禧太后决定拿这个职位来酬庸虽无大用而对她始终忠诚的“老派”。

慈禧太后口中的“老派”,便是规行矩步、开口便是圣贤的“道学先生”。如今老派的首领是徐桐。慈禧太后从逐去翁同以后,越发觉得此人可取,所以召见之时,优礼有加,特命太监扶掖上殿。行礼以后,让他站着回话。

“你今年七十几?”

徐桐是汉军——旗籍汉人。所以用旗人的自称答说:“奴才今年整八十。”

“啊!”慈禧是失笑的神情,“你看,我都忘了!今年四月里不是赐寿吗?”

“皇太后的天恩!奴才一家大小,感戴不尽。”说着又要磕头。

“不用,不用!”慈禧太后大声喊道,“来啊!来扶住徐大人。”

向来太后、皇帝召见臣下,除了军机以外,太监都无须回避。此时应声来扶,而徐桐到底还是跪一跪谢了恩,方始起身。

“你八十了,精神还是这么好!皇帝今年才二十八,已经不中用了!”慈禧太后叹口气,“唉!可怎么好呢?想起来就教人揪心!”

皇帝天天召御医到瀛台请脉,脉案亦天天发交内奏事处,供三品以上大员阅看。然而皇帝除了肝火旺以外,并无大病,是徐桐知道的。此时听慈禧太后的话风,微有想废立而仿佛有所顾忌似地。他自觉三朝元老,应参定策之功,便即朗声答奏:“皇太后受文宗显皇帝付托之重,戡平大乱,匡扶社稷,圣明独断。奴才不胜拜服。”

这段话听来有些文不对题,而言外之意,都寄托在那句“圣明独断”上头。慈禧越觉满意,语气也更慈和了。

“文宗归天的时候,外患内忧交逼,都靠你们一班忠心耿耿的人,同心协力,才有今天,你的精神也还很好,仍旧要替我多照顾照顾。”

“是!奴才一息尚存,不敢躲懒。”

“礼部尚书是个要紧的缺分。国家的大经大常,造就人才,都靠礼部堂官尽心。裕禄放出去了,你看,礼部尚书补谁好?”

这一问,问得徐桐精神大振,他夹袋中有个人,早就要让他脱颖而出了。此时略想一想答道:“论当今旗人中的人才,以理藩院尚书启秀为第一。此人是个孝子,品行端正,真正是个醇儒!”

“他是翰林出身吗?”

“是!同治四年的翰林。”

“原来是崇绮一榜!”慈禧太后说,“是翰林就可以。”

向例,吏部及礼部尚书,非翰林出身,不能充任。启秀具此资格,慈禧太后便接纳了徐桐的保荐。随即召见军机,面谕以启秀调任礼部尚书。

这是徐桐几个月来,第一桩称心快意之事。而慈眷优隆,又不止于此。等他退到朝房,太监传谕赐膳,赏的是从御膳中撤出来的烧方与填鸭。徐桐这天是斋期,但御赐珍味,不能不吃,吃了不算罪过。这样一想,心安理得地吃得一饱,坐轿回府。

第三章皇上换谁(2)

一回家,便有客来,一个是新膺恩命的启秀;一个是启秀的同年,穆宗的老岳,同治四年的状元崇绮。

原来军机处的章京抄了恩旨到启秀那里去送信报喜,恰好崇绮也在。他跟徐桐也常有往来,一个月总有几天在一起扶乩,谈因果报应。因而便与启秀同车到了徐家。

启秀为人,德胜于才,很讲究忠孝节义。见了徐桐,照平常一样行过礼说:“多蒙老师举荐,门生愧感交并,改日再叩谢老师。因为谢恩折子未上,先谢老师,于臣节有亏。”

徐桐的气量很狭,若是他人说这样的话,定会生气。惟独对启秀不同,觉得他的看法每每与众不同,而细细想去,却很有点道理,夸示于人,足为师门增光,所以格外优容。

“你说得不错!于今‘受职公堂,拜恩私室’者,比比皆是。人心不古,道德沦丧。扶持正气,端在我辈。”徐桐摇头晃脑地说,“颖之,端正士风,整顿名教,你双肩的担子不轻哦!”

“是!将来总要老师随时训诲,庶几可免陨越。谈到端正士风,门生以为应该从匡正文体着手。”

“是啊!八股五百年不废,总有他的大道理在内,岂可轻言改革?不过匡正文体以外,在引进正人,扶植善类上头,亦该好好留意。”

这句话正触及崇绮的痒处。他从爱女嘉顺皇后殉节以后,内心一直不安。慈禧太后亦似有意疏远,以“文曲星下凡”的状元,在光绪四年外放为吉林将军去治盗,第五年转任热河都统。有个御史仗义执言,说崇绮秉性忠直,宜留京辅国。结果受了一顿申斥,使得崇绮越发疑神疑鬼,因而在光绪九年由盛京将军内调为户部尚书以后,一再称病,终于在光绪十二年正月罢官。一闲闲了十二年,只吃三等承恩公一份俸禄。

他是学程朱的,言不离孔孟,但没有学会孟子的养气之道。这十二年的老米饭,真吃得口中淡出鸟来。在启秀家听得徐桐有不经军机而独力保荐礼部尚书的大法力,心中便霍然而动。此时见徐桐有此表示,正好搭上话去,“中堂,”他说,“为国求贤,正是宰相的专职。即如荐颖之出长春曹,内举不避亲,真正大公无私。朝廷有公,断断乎是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了!”

这一顶高帽子,戴得徐桐飘飘然,舒服非凡。他当然知道崇绮的处境,也很想引为羽翼,无奈慈禧太后跟他有心病,贸然举荐,必碰钉子。而且这个钉子会碰得头破血流,所以一直有着力不从心之感。

此时感于情谊,也觉得是一个好机会,必得拉他一把。不过慈禧太后那块心病,总得先化解掉,才有措手之处。转到这个念头,灵机一动,很快地有了主意。不过,他的主意还不便让方正的门生知道。所以等启秀告辞时,他将崇绮留了下来吃素斋。

虽吃素斋,不忘美酒,两人都是好酒量,当此新党大挫,溃不成军之际,自然开怀畅饮,酒到微酣,真情渐露,徐桐喉头痒痒地有些话要说了。

“文山,”他唤崇绮的别号说,“如今有件关乎国本的大计,看来你着实可以起一点作用。”

听得这话,崇绮始而惊喜,继而怅然,话不着实!从入仕以来,就没有听谁说过,他可以在朝局中起一点作用。何况是关乎国本的大计?

“荫轩,”徐桐是前辈,年纪又长。不过崇绮沾了裙带的光,是个公爵,所以亦用别号称徐桐,“有关国本的大事,怎么会谋及闲废已久的我?更不知道如何发生作用?”

“当局者迷!”徐桐喝口酒,一面拈两粒松仁瘪瘪嘴慢慢咬,一面悠闲说道,“如今慈圣有桩极大的心事你总想得到吧?”

“我无从揣测。请教!”

“皇上至今无子,往后恐怕更没有希望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

这一问将崇绮问住了。想想廿四年前皇帝女婿“出天花”而崩,爱女继之以被逼殉节的事,不免悲痛地掉了两滴老泪。

“于其柩前定策,匆遽之间迎外藩入承大统。无如早早……”徐桐吃力地吐出两个字,“废立!”

臣下谈废立,是十恶不赦的第一款大罪。虽明知不碍,心头仍旧一震。崇绮定定神说:“这,何不断然下懿旨?能立就能废!”

“话是不错。但总得有个人发动。”徐桐略略放低了声音,“文山,你别忘了,你跟别人的身份不同。”

这下才提醒了崇绮,自己是椒房贵戚。而废立是国事,也是家事,亲戚可以说话的。然而,这话怎么说呢?

“你可以为女婿说话。照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的懿旨,今上是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俟嗣皇帝生有皇嗣,即承继大行皇帝为嗣。这段意思,你倒细细去参详看!”

崇绮点点头,凝神细想。照当初的上谕,帝系应该仍是一脉相承的。穆宗虽然无子,但将来该有一个做皇帝的儿子。当今皇帝即令有子,继位以后,却须尊穆宗为父。这就是说,今上有一项极神圣的责任,须生子保持统绪的一贯。倘或无子,便失却两宫太后当初迎立的本意了。

“我明白了,今上如果无子,就不配做皇帝。可是,”崇绮忽又困惑,“这话只要敢说,人人都可以说!”

“对!不过,由你来说最适宜。为什么呢?因为皇上无子,不就耽误了你的外孙了吗?”

“啊,啊!原来有这么一层道理在内。”崇绮精神抖擞地说,“不错,不错!这有关国本的大计,我可以发生一点儿的作用。”

于是从第二天起,崇绮遇到机会就要发怨声,说皇帝对不起祖宗,对不起“皇考”,对不起“皇兄”!幸亏还有慈禧太后主持宗社大计,否则多病的皇帝,一旦崩逝,继嗣无人,外藩争立,势必动摇国本。

这番论调出于“崇公爷”之口,确有不同的效果。因为他是慈禧太后的“亲家”,就不免令人想到,他敢说这样的话,可能是“慈禧”的授意。由于皇帝是慈禧太后所选立,不便出尔反尔,又下懿旨贬废。所以策动崇绮,以椒房懿亲的身份,炮制舆论,慢慢形成一种主张废立的风气,则如水就下,事易势顺,可以在很自然很稳定的情势中,完成大位的转移。说起来也是慈禧太后谋国的一番苦心。

当然,这是一种比较有见识的看法。有见识的人尚且如此,没见识的人自然更以为废立是势所必行之事。此辈不关心一旦废立会引起怎样的因果,只关心谁将取而代之?因为拥立是取富贵千载不遇的良机,这一宝押准了,终身吃喝不尽。

于是,旗下大小官员跟至亲好友相聚,常会悄然相询:“你看,皇上换谁啊?”

最有资格回答这句话的,是李莲英。可是,他守口如瓶,绝不透露只字。事实上,他也不知道“皇上换谁”。甚至慈禧太后亦复茫然,有着无所措手之苦。

如果废而另立新君,自然是在宣宗一系的子孙中挑选。慈禧太后苦思焦虑而委决不下的,是不知道该为文宗立嗣,还是为穆宗立嗣。

如果为文宗立嗣,自己仍然是太后的身份,依旧可以垂帘听政,只是宣宗嫡亲的孙子,在世一共十三个,皆已成年,继位便可亲政,垂帘之议,无法成立。为穆宗立嗣呢,宣宗的曾孙,“溥”字辈的幼童甚多,迎养入宫,固可仿照宋朝宣仁太后以及本朝孝庄太后的故事,独裁大政。但是慈禧太后有两层顾虑:

第一,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穆宗崩逝之初,以吴可读的尸谏,尚且不肯为他立嗣。而二十余年之后,忽又接纳吴可读的谏劝,不明摆着是想抓权?当今皇帝亲政之初,自己曾一再表明心迹,垂帘不足为训,是迫于情势的不得已之举。既然如此,又何可自相矛盾?

第二,幼童教养成人,得能亲政,至少要十年的工夫。慈禧太后自觉精力大不如前,难担这份重任。而且穆宗与当今皇帝,皆是亲手教养,谁知两个都是不孝之子!倘或心血灌溉而又出一个不孝的孙子,岂不活活气死?转到这个念头,慈禧太后又灰心、又胆怯,想都不敢往下想了。

第四章流言(1)

然而皇帝病重的流言却越来越盛了,以致于法国公使,重申前请,再度荐医。

这一次接见法国公使吕班的是庆王与新任两位总理大臣袁昶与许景澄。庆王圆滑,袁昶敏捷,而许景澄则熟谙国际礼仪。三个人合力对付,滴水不漏,吕班无奈,只好说实话了。

“荐医不是为治病吃药,实在是贵国的举动太离奇了!”吕班取出一束报纸递给庆王,“上海的新闻纸上有详细的记载,贵国皇帝,康健如昔,而经常宣布药方,这样的情形,闻所未闻,颇引起惊疑。现在各国会商决定,要验看大皇帝的病症。果然有病,疑虑自释。本人奉到本国的电令,非看不可!”

最后一句话很不礼貌,而庆王和袁、许二人,不敢提出抗议。因为了解到后果的严重——为了董福祥的甘军,在八月里揍了英国和美国公使馆的职员,英、俄、德各国都藉保护使馆为名,派兵入京,正在交涉要求他们撤退。如果一定不准法国公使验看皇帝的病状,不但使撤兵的交涉更为棘手,而且各国还可能以中国将发生极大的内乱,必须作有效的自保之计为藉口,增添军队入京。

“其实,看亦无妨!”洪钧的同年,并接踵洪钧而出使过法、德、俄各国的许景澄说:“洋人讲究卫生,对个人的健康,看得很重。像皇上那样精神萎靡,脸色发黄发白,在洋人看,就算是有病了!”

“这话说得不错!”庆王下了决心,“我跟荣仲华商量一下,据实陈奏。”

“怎么?”未等庆王说完,慈禧太后的脸色就变了,“咱们中国的皇帝有病,与他法国什么相干?一再要来管闲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各国公使,例规是可以来看的。”庆王含含糊糊地答了这一句,紧接着又说,“横竖皇上有病是真,也不怕洋人看。”说着,庆王伸手向后招一招,示意荣禄进言。

“庆王的陈奏甚是!”荣禄便帮腔,“既然皇帝真有病,不教洋人看,反而不好,目前不但洋人不明白内情,有许多闲话。就是南边不知道京里情形的,亦有流言,说皇上没有病。如果让法国医生看一看病,报上一登,大家就会说:皇上真的有病,都请洋医进宫瞧病了!倒是辟谣的一法。”他停一下,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来,双手捧上,“奴才这里有两江督臣刘坤一的一封信,请老佛爷过目。”

慈禧接信来看,只见上面写的是:“天下皆知圣躬康复,而医案照常,通传外间,转滋疑义。上海各洋报馆恃有护符,腾其笔舌,尤无忌惮,欲禁不能。可否奏请停止此项医案,明降谕旨,声明病已痊愈,精神尚未复元。当此时局艰难,仍求太后训政,似乎光明正大,足以息众喙而释君疑。以太后之慈,皇上之孝,历二十余年始终如一,常变靡渝,固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亦莫非公与亲贤调护之力。”

看完,慈禧太后往地下一扔,冷笑说道:“刘坤一居然也这么说!”

“连刘坤一都这么说,他人可想而知!”荣禄答道,“准洋人看一看皇上,实为有益无害。”

荣禄不慌不忙地拾起掷还信。同时庆王也说:“荣禄所奏,是实在情形,求皇太后明鉴。”他紧接着说,“至于洋医进宫给皇上看病,应该如何布置,奴才自会跟荣禄、总管内务府大臣商量着办,总以妥当为主。”

“你们能担保,一定妥当吗?”

慈禧太后心想,庆王主管洋务,当然也要陪在一起,此外还该找一个能够监视庆王的人。倘或庆王迁就洋人,军机上如刚毅固然会反对,但身份不同,怕他不敢说话。所以要找一个地位与庆王相仿而又敢说话的人,方能监视得住。

这样转着念头,随即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嫉洋如仇,对办洋务的人,素无好感。身份行辈较庆王略微差一些,但也不碍。只要他敢说话就行了——这个人就是端王。

“是!”等慈禧太后加派了这两名亲贵,荣禄承旨复述了一遍:“派庆亲王、端王会同军机大臣照料洋医进宫为皇上请脉。”

“监视”改了“照料”,并非述旨有误,是一种冠冕堂皇的说法。慈禧太后点点头:“你们好好儿照料吧!”

退回寝官,传膳既罢,慈禧太后照例散步消食,官中称为“绕弯儿”。跟在她身后的,只有极少的几个人。但必有大总管李莲英,或者二总管崔玉贵,而通常是李莲英与崔玉贵都跟着,因为她往往在绕弯儿的时候想心事,想到该办的事,随时会交代。

这天所想的是法国公使荐医一事。虽然荣禄力请,并且担保妥当,她总觉得不能放心,万一洋医诊脉,说是皇帝没有病,消息一传出去,那就莫说将来的废立无所藉口,眼前的训政亦变成假借名义了!

“你们看,”慈禧太后边走边说,“洋医生进宫,瞧了皇上的病会怎么说?”

李莲英和崔玉贵都是将慈禧太后的心思,揣摩得熟透了的人。所不同的是,李莲英知道了她的心意,还得想一想别人。而崔玉贵却只知道“老佛爷”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因此,显得李莲英的思路就不及他敏感了。

略等一等见大总管不开口,崔玉贵当仁不让地答说:“有病想没病,难!没病想有病,那还不容易吗?”

慈禧太后心想,这话不错啊!不过到底是母子的名分,她不便明言:那就想法子将皇上弄出点病来,好瞒洋人的耳目。只点点头说:“你传话给内务府大臣,让他们好好儿当心。”

“喳!”崔玉贵响亮地答应。

“听清了老佛爷的话!”李莲英知道崔玉贵做事顾前不顾后,述旨亦不免参入己意,因而特意叮嘱,“是好好儿当心照料!别莽莽撞撞地惹出麻烦来。”

第四章流言(2)

等崔玉贵一走,慈禧太后就近在仪鸾殿后的石亭中坐下来。遇到这样的情形,大致总有些话要跟李莲英说,而所说无非机密。所以所有的太监与宫女,在进茶以后,都站得远远地,若无手势招呼,决不敢走近。

“我看那件事,赶年下办了吧!”慈禧太后面无表情地说,“也省得洋人再嗦。”

“是!”李莲英答说,“外头也很关心这件事,常有人跟奴才来打听消息,奴才回他们:一概不知。”

“倒是哪些人啊!”

“左右不过王府里的人。”李莲英说,“老佛爷也别问了,就赶紧拿大主意吧!”

“拿这个主意好难噢!”慈禧太后想了一下说,“反正,五、六、七这三房都不成。”

这意思是行五的王、行六的恭王、行七的醇王,这三支的“载”字辈,皆已成年,不在考虑之列。于是,李莲英有句蓄之已久的话,轻巧巧地说了出来:“那可就只有庆王府家的老大够资格了!”

够资格入承大统,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近支载字辈;第二,未成年。宣宗一系,固然还有长房的溥伦、溥侗;再往上推,仁宗一系,亦还有咸丰、同治年间称为“老五太爷”的惠亲王绵愉的两个孙子载润、载济,年龄却都在四十以下,二十以上,皆不合格。这一来。所谓“近支”,就得数高宗一系了。

高宗子女甚多,对皇帝来说,亦有亲疏远近之分;最近的是庆僖亲王永。因为仁宗与庆僖亲王都是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所出,同父同母的手足,自然亲于同父异母的兄弟。而庆僖亲王惟一的孙子,就是庆王奕。

奕有两个儿子。次子方在襁褓,李莲英口中的所谓“老大”名叫载振,今年十四岁,亦常随母入宫,姿质平庸而嘴生得很甜,“老佛爷、老佛爷”地叫个不停。慈禧太后心中一动,迟疑地问道:“不嫌远了一点儿吗?”

“再没有近的了!”李莲英答得很爽脆。

慈禧太后想了一下又问:“小振今年多大?”

“不是十三,就是十四。”

“年纪倒正合适。”慈禧太后心想,有三四年的心血灌溉,即有收获,越发动心了。

话虽如此,却不愿遽作决定。“再看看吧!到底是件大事,也不能太马虎了!”她换了个话题问,“这一阵子有什么好角?”

万寿将近,传唤梨园名角承应第一大“堂会”一事,李莲英早就跟内务府大臣商量过多少次了,当下不慌不忙地答说:“生角是孙菊仙、小叫天、红眼王四、龙长胜;旦角是时小福、陈石头、响九霄、于庄儿、十三旦……”

“啊,我想起来了,有人说有个叫秦五九的,很不错。你知道这个人不?”

李莲英当然知道秦九五——秦稚芬。即或以前不知其人,这一阵子也应该有所闻。因为秦稚芬最近有一桩义举,可与王五护送安维峻至戍所媲美。原来张荫桓自奉发交新疆地方官管束的严旨以后,广东同乡怕事都不敢理他。而且冤家路狭,刑部所派押解的司官,还是与张荫桓有宿怨的一个同乡,正好公报私仇,提人过堂,公事公办,丝毫不留情面。好不容易刑部过了关,还要解到兵部武库司过堂,领取“发往军台效力”的公文。时已过午,大小官儿都回家过节去了,押解官一言不发,吩咐押回刑部。张荫桓眼看出狱后又入狱,惶窘无计,满面流泪。幸亏陈夔龙在职方司赶办要公,得信赶来,代为料理,方得了事。

一上了路便是秦稚芬照应,上下打点,多方嘱托,亲自送到张家口,洒泪而别。回到京里,杜门息影。已经报了官厅除名,一切徵召,皆可不应。李莲英不便明言其故,只好这样答说:“人不在京里。玩艺儿也不见得怎么出色。”

“那就算了!”慈禧太后又想起件事,“各国公使夫人要来给我拜寿,我已经许了她们了,让她们到西苑来玩一天。洋婆子最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如果问到那两个没良心的东西,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