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庆一把揪住他衣襟,把他从牛车里拖出来,从他怀中搜出了卖身契,又将四十两银子扔给他,“滚吧!”
黑衣大汉又恨又怕,叫骂道:“小子,你等着,我王大喜不会放过你。”
李延庆捏紧拳头上前一步,吓得他连声大喊:“快走!快走!”
车夫催动牛车便走了,李延庆转身要找张平算账,却见他连滚带爬,向远处逃走了。
李延庆又看了看大雁,见她蜷缩在地上痛哭,心中不由暗暗摇头,虽然他也不太喜欢这个小娘子,但这是喜鹊的姐姐,他又怎能见死不救?
李延庆又看了一眼杨管家,杨管家明白他的意思,立刻摇头道:“夫人有吩咐,不准她再踏进李府一步,小官人,我们爱莫能助。”
李延庆重重哼了一声,刚才明明可以插手却见死不救,这会儿还是滑手不管,这个大管家当得可真称职啊!
“那夫人在吗?”
“很抱歉,夫人和老爷一起去王家吃酒了,要晚上才能回来。”
李延庆无可奈何,只得先把这个小娘子带回家再说,他见大雁的鞋也挣掉了,光着一只脚,便把喜鹊买的鞋递给她,“这是你妹妹给你买的鞋,我正好要给你,先穿上吧!”
“奴家谢谢…小官人救命之恩!”大雁抽噎着接过鞋,慢慢穿上,扶住墙壁站了起来。
这时,李延庆牵过毛驴对她道:“跟我走吧!先和你妹妹住两天,回头我再替你求求情,让夫人收你回去。”
大雁心中感激,便点点头,抹去了眼泪,跟着李延庆慢慢向李文村走去。
第0076章 紧急求助
李延庆带着大雁来到家门口,早就等在门口的喜鹊终于认出小官人身后之人居然是自己姐姐,她见姐姐披头散发,不由大惊失色,急忙奔了上来,“阿姊,出了什么事?”
大雁终于看到了自己的亲人,她一把将妹妹抱紧,失声痛哭起来,喜鹊心中惶恐,连忙低声安慰阿姊。
这时,隔壁的顾三婶拎着两个新鸡笼过来,她看了看大雁,居然披头散发,便低声问李延庆,“庆哥儿,她是谁啊!出什么事了?”
李延庆苦笑一声说:“是喜鹊的姊姊,她爹爹想把她卖给怡春院,正好被我救下了。”
顾三婶最听不得“怡春院”三个字,她顿时羽眉倒竖,怒不可遏道:“都是些不要脸的臭男人,没本事就欺负自己的妻女,他若敢来这里,看我怎么收拾他!”
顾三婶心中顿时对大雁深为同情,上前劝道:“小娘子别怕,庆哥儿是好人,你就安心住下来,他一定会帮你处理好,你放心!你那个没良心的父亲若敢带人来,大婶会动员全村人来保护你。”
大雁心中更加感动,跪下给顾三婶磕了个头,哽咽道:“谢谢阿婶爱护!”
顾三婶连忙扔掉鸡笼,将大雁搀扶起来,又仔细打量一下,不由笑着夸赞道:“好俊的小娘子,先回去梳洗一下,有时间阿婶再来看你。”
喜鹊将阿姊扶进屋去,菊嫂也明白了大概,连忙给她烧水洗脸,顾三婶笑眯眯地望着大雁走进院子,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儿子,刚刚还听柱子抱怨娶不上媳妇,好事这不就来了吗?

事情发展比李延庆想象的还要快,黄昏时分,一辆马车疾奔而来,在李延庆的家门前戛然停止,车夫跳下马车,打开车门将族长李文佑搀扶出来。
李文佑皮肤变黑了,明显也瘦了一大圈,他的袍子穿在身上原本象一颗泡过水的豆子,而现在却松松垮垮地挂在身上,连帽子也戴反了,但他满脸焦急,也顾不得自己的形象,指着出来迎接他的忠叔道:“快让庆儿来见我!”
这时,李延庆快步走了出来,一眼看见族长,他差点没有认出来,连忙上前扶住李文佑,“族长慢一点!”
看见了李延庆,李文佑稍稍松了口气,“我就怕你今晚不在家,就要误大事了。”
“族长,出了什么事?”
“除了商行,还能有什么事,你父亲都急得几天吃不下饭了,你却在家里悠悠哉哉,还到处打抱不平,难道你真的闲得没事干吗?”
李文佑的语气中带着不满,李延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敢顶嘴,便将焦虑万分的族长请到客堂,又吩咐菊嫂点一碗茶过来。
李文佑急得直拍桌子,“别再管什么茶了,我这两天喝水都上火,你就快坐下吧!让我把大事说完。”
李延庆也不敢提大雁之事,连忙坐下洗耳恭听。
李文佑仰头闭上眼睛,让自己焦虑的内心先平静下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京城曹记粮行是我们最大的主顾,年初他向我们定了两万石小麦,每石两百五十文,一共五千两银子,并向我们支付了两千两银子的定金,我们必须在二月二十五号前将小麦运到汴京,如果误了时间,它们不仅不收货,我们还必须双倍返还定金。”
今天是二月初十,只剩下半个月时间了,李延庆连忙问道:“那现在小麦在哪里?”
“还在安阳仓库内!”
“啊!”李延庆大吃一惊,“时间还来得及吗?”
“要不你父亲怎么会急得吃不下饭呢?从安阳到汴京的船队最快也要十天,可现在我们连船的影子都没有,你说急人不急人!”
李延庆没有再多问,他们的船队肯定出事了,否则族长不会急成这个样子,他克制住内心无数个疑问,耐心听族长讲下去。
这时,菊嫂端了两碗茶进来,李文佑冷静下来,喝了口热茶,便放下茶碗继续对李延庆道:“我们的船队应该在十天前运粮南下,可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的船队被军队强行征拨了,军队说是辽军有异动,可能要打仗,不光是我们的船,安阳县所有的民船都被征拨,我们在安阳根本找不到船只把粮食运出来,我只好回来想办法。”
李延庆非常理解族长为什么这么焦急,五年来他们的粮食生意屡经波折,耗尽心血一点点才做起来,眼看生意要走上康庄大路了,却出了这么一桩事情,若处理不好,他们五年的心血都会付之东流。
这时,李文佑心中疑惑道:“这里面其实还有蹊跷之事,不知是谁暗中向军方告密,诬陷我们私下售卖军粮,结果军队上门把我们的仓库也查封了,还要我们的两万石粮食全部没收。”
“族长找到解决办法了吗?”李延庆担心地问道。
“我花了一千贯钱上下打点,军方勉强同意暂时解除粮食查封,但要求我们五天之内把粮食运走,否则就直接没收。”
李文佑搓着手,焦虑不安地说道:“京城那边有时间规定,军方又要求我们几天之内把粮食处理掉,而我们手中却没有一艘船,这两天我到处寻找关系,结果到处碰壁,最后终于得到一个消息,王万豪的船队可以运粮,我今天一早便赶去了王家。”
“王家的船队没有被军队强征吗?”李延庆不解。
李文佑苦笑了一声,以前他总嘲笑王万豪花巨资打点军队得不偿失,可现在看来王万豪确实有先见之明,比自己看得更远。
“这就是王万豪的精明之处了,他的船队就挂靠在厢军名下,本身就是军队的船队,当然不会再被征拨了,这个时候它们反而能畅通无阻,整个相州能上路的船只有王家的五十艘货船。我今天去王家就是为了向王万豪借船,得知他还有二十艘船没有动用,正好够我们运送两万石麦子,原本王万豪一口答应,可张钧保却这时候出现,结果事情就变了。”
“为什么?”李延庆心中揪成一团。
李文佑低低叹了口气,“事情还得从十年前说起,十年前相州大旱,永济渠断流见底,汤水几近干涸,变成涓涓细流,张家土地在上游,李家土地在下游,张家把水断了,无论我父亲怎么上门恳求,张家都不答应,结果两个家族抢水打架,死了五个后生,张家两个,李家三个,两家的仇就这么结下了,现在表面上两家关系似乎还过得去,可那只是表面啊!”
李延庆怔住了,他从未听人说起过这件事,从前族长和张钧保还笑眯眯打招呼呢!没想到李张两个家族之间居然还隐藏着这么一段血仇。
“族长说的…难道就是张钧保趁机落井下石吗?”
李文佑点了点头,脸上露出难以抑制的愤恨之色,“今天是王家请客的第一天,张钧保也来了,他听说我要问王家借船,他也立刻提出借船,他说要把一批布匹运到汴京,分明是趁机在背后捅我一刀,只是王家和张家有很深的利益关系,虽然是我先提出借船,但王万豪却不想因此得罪张家,他便表示中立,两家谁都不借,张家没有什么损失,我们却惨了。”
“族长就直说吧!需要我做什么?”李延庆也直截了当问道。
李文佑端起茶杯,细细吮了一口热茶,才缓缓道:“王万豪的孙子中了县考第九名,他特地摆酒三天庆祝。”
李延庆明白了,“族长是让我去和王贵说一说此事,让王贵去劝他祖父?”
“正是这个意思,明天才是王家请客的正日,王万豪也邀请你去,你明天无论如何要让王贵劝说他祖父借船队给我们,我明天晚上连夜随船去安阳,时间还能赶得上。”
李延庆当然明白情况紧急,便立刻点头答应了,“明天我一早就去。”
李文佑还想再去另外两户有船的人家碰碰运气,便着急地起身要走,李延庆一直把他送出了大门。
李文佑坐上马车,拉开车帘对李延庆歉然道:“按理,我应该先祝贺你县考第一名,然后象王万豪一样摆酒庆贺,可现在这件事迫在眉睫,我暂时顾不上你了。”
“我没有关系。”
“那好吧!我们明天见。”
马车启动,向黑暗中疾奔而去,直到马车消失不见,李延庆这才回房,他在自己位子坐下,沉思着明天该如何向王贵提出此事,这时,喜鹊给他端来一碗热茶。
李延庆喝了口茶问道:“你阿姊怎么样?”
“她已经睡下了,今天的事情把阿姊吓坏了。”
李延庆点点头,“族长这两天很忙,没有时间顾她,她就暂时在我这里住一段时间,等族长忙过这段时间,我再替她求求情,她就可以回去了。”

次日上午,李延庆骑驴来到了汤王村,汤王村是孝和乡最大的一座村庄,有人口三百余户,住着孝和乡四大乡绅中的汤家和王家,这次王贵在县考中高中第九名,他的祖父王万豪欣喜若狂,摆酒三天款待亲朋好友以及同村乡亲。
今天是王家的请客的第二天,也是正日,来的基本上都是孝和乡有头有脸的人物,王家大门前宾客云集,王万豪亲自带领几个儿子在门口迎接客人。
一名身穿黑色锦缎深衣的乡绅快步走上前,将一份用红绸包裹的礼物递给王万豪,“恭喜令孙县考高中,这是我的一点薄礼,不成敬意!”
“哪里!哪里!严老弟太客气了,一路辛苦,快请进房内喝茶休息!”王万豪连忙让小儿子把客人领进院子。
“恭喜!恭喜!”
又来了一名客人,满脸堆笑行礼,王万豪笑着迎上前,亲热地拍拍他的胳膊,两人寒暄几句,一阵大笑,王万豪亲自把客人送进院子。
王家上下老小,里里外外忙成了一团。
但今天的主角,小官人王贵却落得清闲,他手拿一副弓箭,和汤怀在村口的树林内射鸟打猎,这次王贵箭试十射九中,创造了他的最高成绩,也使他信心大增,一天到晚便拿着弓箭到处游逛。
树林内,王贵瞄准树梢一只野鸡,“嗖!”地一箭射去,精准地射穿了野鸡身体,野鸡从树上摔落下来。
一名小娘子欢喜地跑上去,“第二只也是贵哥哥射中的!”
王贵得意洋洋地对汤怀道:“这可是你老妹说的,第一只野鸡是我射下的,你那一箭偏了。”
汤怀撇撇嘴,“我那一箭可没有射偏,是我小妹的心偏了,从小就偏向你,你心知肚明!”
“阿哥!你在说我什么坏话?”
小娘子拎着野鸡地跳了上来,她叫做汤圆儿,是汤怀的宝贝妹妹,比王贵小两岁,一天到晚就跟在王贵身后。
她今天打扮得格外漂亮,穿一件浅绿色绣花的半袖襦衣,里面穿着嫩黄色内裳,下面穿一条石榴百褶罗裙,一头秀发也梳得整整齐齐,细细的长眉,一名明亮的大眼睛,圆润的俏脸,笑起来脸颊就会出现一个可爱的小酒窝。
她喜滋滋地将野鸡递给王贵,“贵哥哥,给你!”
汤怀重重咳嗽一声,“阿圆儿,好歹我是你哥哥,你怎么样样都偏向阿贵呢?”
汤圆儿白了他一眼,“我哪里偏心了,因为这是贵哥哥射中了,当然要给他!”
王贵呵呵一笑,“还是阿圆明白事理,某些人技不如人,却不肯认输,总说一些酸溜溜的风凉话,阿圆,咱们去射兔子。”
“好啊!”阿圆欢喜得直拍掌,“我们去河边吧!那里兔子最多。”
汤怀气得扭头不睬他们,这时,他忽然一指远处的小路,惊讶地喊道:“咦!那不是老李吗?”
王贵也看见了,只见李延庆骑着毛驴悠悠哉哉地向村口而来,两人大喜,一起奔了上去。
“贵哥哥,等一等我!”阿圆儿慌忙跟了上来。
第0077章 李张之争(一)
“老李,你怎么来了?”王贵冲上一块大石,高兴得差点直接跳上李延庆的毛驴。
李延庆在毛驴上装模作样拱手道:“特来恭贺王兄县考高中第九名,带一点薄礼,请笑纳!”
说完,他将在路上打到的一只野兔递给王贵,王贵呆了一下,三人顿时大笑起来。
汤圆儿跑上前,看见了野兔子,她顿时惊喜地喊道:“老李,快把野兔子给我!”
李延庆把兔子扔给她,又对汤怀笑道:“你这个妹子该好好教育了,总是没大没小,怎么就不改改口呢?”
汤怀瞥了王贵一眼,“我可管不了她,你找某人去管吧!”
王贵挠挠头,“老李,你不会真给我一只兔子当礼物吧!”
“是啊!我还准备再给你打只野鸡。”
一边说着,李延庆便取出一副六把在县城兵器买的上好袖珍小剑,递给王贵笑道:“哄你的,怎么能不给你礼物?”
王贵大喜,接过小剑心花怒放道:“还是老李知我,我就喜欢这种小剑呢!”
李延庆跳下毛驴,走上前笑嘻嘻问汤圆儿,“打了什么好东西,还不快给我瞧瞧?”
汤圆儿拎起两只野鸡,“打了两只野鸡,全部都是贵哥哥射中的!”
汤怀翻了翻白眼,装作没听见,李延庆拎过来看了看,笑道:“还挺肥的,中午咱们烤来吃。”
“这个主意不错!”
汤圆儿听说要烤野味,她顿时兴致盎然说:“等会儿我回去拿点烧烤的家伙来!”
这时,李延庆左右不见岳飞,便笑问道:“老岳在做什么?”
汤怀笑道:“他在帮父亲翻地呢,他们家今年又买了十亩荒地,准备秋天种麦子。”
李延庆点点头,便低声对王贵道:“老贵,我今天来有一件重要事情想请你帮个忙。”
王贵见他表情严肃,不像和自己开玩笑,便也收起了嬉戏之心,让汤圆儿暂时到一边去玩,汤圆撅着嘴不高兴地走开了。
王贵这才问道:“什么事情?”
李延庆便将族长借船之事说了一遍,最后对两人道:“我爹爹和族长已经为这件事急得焦头烂额了,若粮食不能及时送去京城,我们李家几年的心血都付之流水了。”
旁边汤怀眉头一皱,“张家为什么急着要船?昨天张大啸还给我说,他们家布匹还没有收完呢!”
“张家和李家有些历史恩怨,现在不说这些,老贵,你这件事你得帮我,在你祖父面前说几句好话。”
王贵拍拍胸脯,“包在我身上了,我现在就去找祖父。”
三人便不再打猎,快步向王贵家走去,汤圆儿也跟着王贵身后,一起来到了王府大门前,这时,王万豪进宅陪客去了,王贵便从侧门进了府中。
等了片刻,王贵出来对李延庆道:“现在祖父太忙,没空听我说,要不等中午吧!我再找个机会。”
李延庆点点头,“这件事就拜托你了。”
这时,一名小厮跑来,对王贵道:“贵哥儿,老爷让你赶紧过去见客人!”
王贵着实不想去,但祖父的话又不敢不听,只得嘟囔一句,跟着小厮着回府宅了,汤圆儿见李延庆和哥哥没注意到自己,便也装作无聊游逛的样子,悄悄跟着王贵进府了。
这时,汤怀对李延庆低声道:“老李,不是我打击你,你指望老贵去劝说他祖父,我觉得成功的希望不大,张家和王家有很深的利益关系,老贵祖父保持中立已经是给你们族长面子了,这件事除非是张家自己放弃借船,否则,你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
李延庆默默点头,他知道汤怀说的是事实,这种两个家族之间的竞争,岂是王贵说两句好话就能解决的,自己还得另想法子才行。
这时,远处又有两名年轻客人骑马而来,前面一人正是当年的张大啸,他今年已经十八岁,没考上州学,现在跟随他叔父跑布匹生意,从外表看便已十分油滑老练,完全没有了学生时代的青涩。
另一名骑马人李延庆却有点眼熟,也是一个年轻人,长得略有点老相,但细看也就十六七岁,身材不是很高,却十分健壮,古铜色皮肤,双手俨如钢爪一样强悍,眼睛仿佛鹰一样犀利。
李延庆一下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在春社和大雁关系十分亲密那个年轻男子吗?他果然是张家之人,只是自己从未见过他。
“那人是谁?”
李延庆的嘴一努问道:“和张大啸一起的那个家伙。”
汤怀眼中顿时露出敬佩之色,“那人可能是张家最出色的子弟了,叫做张侨,相州武解试第三名,今年六月要进京参加武举省试。”
李延庆也有兴趣了,居然是解试武举人,张家什么时候出现这么一个出色弟子,自己竟从未听说过。
汤怀明白李延庆的疑惑,便笑着解释道:“他是安阳人,不是我们汤阴县人,这段时间正好在我们汤阴县买马,今天张老爷子特地带他来王家吃酒。”
“为何?”李延庆不解。
汤怀低声笑道:“孝和乡四大乡绅,李家夺县考第一,王家和我们汤家也进了前十,张家的面子可挂不住啊!当然要带一个有出息的子弟来撑撑场子。”
“原来如此!”
李延庆又笑问道:“那他武艺如何?”
“我只看过他射箭,挽八斗弓,箭箭射中靶心,其他不知,据说锏法厉害。”
这时,张大啸看见了汤怀,催马向这边奔来,汤怀向他挥挥手打招呼。
张大啸勒住马缰绳,翻身下马,他忽然认出了李延庆,便夸张地瞪大眼睛道:“哟!这位不是庆哥儿吗?是那阵香风把你老人家吹来了!”
李延庆见他头发梳得油光铮亮,穿一件黑绸缎的半袖褙子,腰带上挂了十几样不知名的小玩意,小肚子已经微微发福。
李延庆便淡淡一笑,“老张这两年发财了嘛!”
“哪里!哪里!赚点小钱罢了,哪有你们李家的粮食买卖做得大。”
李延庆听他语气中带着一丝讥讽,便想起祖父给自己说的话,昨天张钧保已经来过,按理今天就不该再来,但他们今天还是跑来,显然就是想阻拦李家向王万豪借船。
旁边汤怀连忙打圆场笑道:“听说张大哥把京城都玩遍了,真令人羡慕啊!”
“那是!在京城只要有钱,那日子简直比神仙还快活,阿汤,别去读什么狗屁县学了,真的没意思,跟哥哥去京城,我带你去吃遍山珍海味,再带你去教坊开开荤,保证你再也不想读书了,怎么样,下个月跟哥哥进京城?”
李延庆却没有听张大啸胡扯,他的目光落在后面张侨身上,他感觉得出,这个张侨是力量型的武士,两臂肌肉极为发达,长年练习举重的缘故,身材便不是很高,尤其他后背一支单锏,显得浑身蕴满了力量,这是真正的科班武士,气质和胡大叔那种草莽出身的武士又大为不同。
张侨略略瞥一眼李延庆,他在春社虽然见过李延庆,但他的眼睛里却多了几分不屑,若不是他的族弟在和汤怀打招呼,他才懒得理睬这些乡下少年。
这时,张大啸看了一眼李延庆,眼珠一转,给张侨介绍李延庆,“三哥,我忘记给你介绍了,这位李小弟就是今年我们县考第一名,文武皆为第一,在我们孝和乡名气很大。”
张侨淡淡道:“县考是什么东西?我怎么没听说过。”
张大啸听出了族兄语气中嘲讽,不由大笑道:“就是县学的入学考试,比解试还要厉害啊!”
“走吧!不要浪费时间了。”
张侨不再理睬李延庆,策马向北面奔去,张大啸连忙翻身上马,又对汤怀道:“阿汤,哥哥给说的建议,你考虑考虑啊!”
“我知道了!”
张大啸催马便向北面的族兄追去,望着张氏兄弟走远,汤怀笑道:“是不是感觉有点狂妄。”
李延庆点点头,“确实有一点。”
汤怀叹了口气,“毕竟是武解试第三名啊!人家是有狂妄的资本,瞧不起我们很正常。”
李延庆笑了笑道:“时间还早,我们去看看老岳吧!”
两人便转身向岳飞家走去。

岳飞家就在王贵家隔壁,不过虽说是隔壁,还是相距有一段距离,主要是隔了一口十几亩大的鱼塘,鱼塘两边种满垂柳,此时柳树已发芽,绿柳成荫,土地上麦苗青绿,到处是绿油油一片,格外地赏心悦目。
岳飞家是普通的农宅,一座院子里有五间屋子,不过汤王村普遍比较富裕,岳飞家的条件也算不错,五间都是瓦房。
岳飞原本有四个兄长,可惜都不幸夭折了,他排行老五,大家都叫他五郎,上面还有个阿姊,明年准备出嫁,下面还有个兄弟岳翻,今年只有七岁,刚刚进了鹿山学堂。
李延庆当然不是第一次来岳飞家,他和汤怀绕过鱼塘,只见迎面走来一个三十余岁的妇人,正是岳飞的母亲姚氏,也就是师父姚鼎的女儿,姚岳两家是世交,姚氏从小就许配给了岳飞的父亲岳和,知书达理,是个非常贤惠的女子。
姚氏穿着一身自己纺织并裁缝的粗布衣裙,头上插着铜簪,虽然他们的家境也不算太贫穷,以岳飞父亲的勤劳和祖上留下的几十亩好地,她也能买得起几件像样的首饰和衣服,但姚氏非常节俭,把省下的钱用来供孩子们读书,并以身作则,教孩子学会了简朴生活。
“阿婶好!”李延庆和汤怀连忙上前施礼。
姚氏在儿子的几个朋友中最喜欢李延庆,李延庆是她父亲的爱徒,懂礼上进,使她家五郎也跟着发奋读书,县考居然考了第二名,这就叫近朱者赤。
姚氏笑眯眯道:“原来是庆哥儿和阿汤,是来找我家五郎吧!他还在地里呢,今天比较忙,我去给他们父子送点水。”
说着,她举了举手中的瓦罐和粗瓷碗,李延庆笑道:“阿婶回去歇着吧!我们去岳哥儿送水。”
姚氏犹豫一下,便答应了,“那也好!”
“阿婶,我们去了。”
李延庆接过瓦罐,便和汤怀向远处地里奔去,姚氏望着他们跑去,笑着摇摇头,便转身回家去了。
第0078章 李张之争(二)
“五郎,你和庆哥儿他们去吧!明天再继续。”岳飞的父亲岳和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对远处正在挖渠的儿子喊道。
岳和今年买下了十亩荒芜的旱地,这几天天气不错,儿子也在家,他便抓紧时间把土地深耕一遍,让它晒上大半年,秋天就可以种小麦了。
岳家有一头大黄牛,耕田还不算费力,麻烦的是挖渠,他们需要挖一条渠,连接上附近的灌溉渠,这样才能把水引过来,但最近的一条水渠也要在数十丈外。
岳飞看了看天色,便对帮他挖渠李延庆道:“反正今晚也挖不完,我们收拾一下走吧!”
李延庆伸展一下胳膊笑道:“体力还行,就是胳膊有点酸了。”
两人跑去小河边洗了脸,稍微收拾一下,便一起向王贵家去了。
果然不出汤怀所料,一进门,王贵便吞吞吐吐对李延庆道:“我和祖父谈过了,但结果不是太好,恐怕会让你失望。”
这个结果在李延庆的预料之中,他见王贵满脸沮丧,便安慰道:“没关系,你已经尽力了。”
王贵叹了口气,“祖父说我太小,不懂人情世故,让我们不要干涉大人的事情,我都已经十四岁了,在他眼里还是小孩子,我真的无话可说。”
李延庆笑道:“多接人待物,少舞刀弄棒,在祖父眼里,你就慢慢长大了。”
“算了吧!我和那些人谈不下去。”
李延庆看了一圈,却不见汤圆儿,便笑问道:“小娘子居然没有跟着你,少见啊!”
提到汤圆儿,王贵就感到一阵头痛,他皱着眉头道:“那小娘子今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就好像给她庆祝一样,到哪里都跟着我,好多人都开我的玩笑,我便请妹妹帮忙,把她绊在内宅了。”
李延庆知道王贵其实也很喜欢汤圆儿,只是他不太好意思,这时,李延庆忽然看见王贵的父亲从客堂匆匆出来,正东张西望,便笑道:“你爹爹好像在找你呢!”
王贵吓了一跳,连忙躲在李延庆身后,“帮我挡挡,千万被别我老爹看见。”
但已经晚了,王贵大红色的袍摆在李延庆身后露出来,王贵父亲先是看见李延庆,随即看见了王贵的红袍,他眼睛一亮,冲上前一把将王贵拖了出来,“到处在找你,快跟我来,祖父要发怒了。”
“爹爹,我实在不想和那些人打交道了!”
“少废话,快走!”
王贵无奈地看了李延庆一眼,被父亲拖走了,王贵刚走,族长李文佑从院子侧门走出来,向李延庆招招手,李延庆快步走了上去,李文佑把他拉到一个角落,急声问道:“怎么样,王贵给他祖父说了吗?”
“已经说过了,但还是不行!”
李文佑眼中露出极度失望之色,这是他唯一寄托的希望了,他昨晚又找了几户有船的人家,要么是船被征收了,要么就是不敢出航,现在也只有王家的船队可以出入永济渠,现在连最后一线希望也断绝了,让他怎么能不失望。
“族长,要不然让我和去王贵祖父谈谈吧!”
李文佑叹了口气,“我已经给王贵祖父反复交涉过了,他的态度很明确,除非是张钧保自己放弃,否则他只能保持中立,以张王两家的关系,这就是他最大的让步了,我怎能不知好歹。”
沉默片刻,李延庆问道:“族长是不是可以找张钧保协商一下?”
李文佑鼻孔里重重喷出一股气,就仿佛“张钧保”这个名字使他耳朵受到了严重亵渎。
不过,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曾经软弱过。
“我怎么可能不去找他呢?我一早就去找他了,张钧保开出的条件太苛刻,让我们把小红林那边的十顷上田卖给他,那可是祖产,我怎么能答应!”
李文佑已经绝望了,与其说他在安慰李延庆,不如说他在安慰自己。
“实在不行,我就去一趟京城,向曹记粮行解释原因并道歉吧!双倍赔偿粮行的定金,只希望这个大主顾能保住。”
刚说到这,李文佑立刻闭上了嘴,脸上阴云浮现,李延庆一回头,只见张钧保出现在侧门旁,似笑非笑地望着他们。
李文佑重重哼了一声,拉着李延庆要走,张钧保却走上前阴阴笑道:“不好意思,我要告诉李兄一个好消息,万豪已经答应把船队借给我了。”
“你——”
李文佑勃然大怒,心中恼羞难当,一跺脚转身便走,李延庆大急,连忙追了上去,“族长,等一等!”
张钧保就要这个效果,他得意地大笑起来,这次为了船队之争,他和李文佑已经撕破了脸皮,表面上的交好也荡然无存,张钧保又想了起十年前的族争,最好李家能倾家荡产,李文佑铛锒入狱,才解他心头之恨。
李延庆追到门口才终于拉住了疾步匆匆的李文佑,“族长,别急着走,听我一言。”
李文佑气得满脸胀红,怒不可遏道:“王万豪不给我面子,我还在呆在这里受辱做什么?”
李延庆见旁边不少人都向这边望来,连忙将族长拉到一边,低声劝道:“王万豪或许答应了张家,但也绝非本心,相信他心中对族长也很歉疚,下次再借船他就会很痛快地答应,可族长今天负气一走,不光李张交恶,李王两家的关系也完了,汤家也会站到王家一边,以后李家在孝和乡就会被孤立,族长三思啊!”
李文佑稍稍冷静下来,他知道李延庆说得对,但他心中憋得慌,他咬牙道:“这口气我咽不下!”
李延庆低声道:“我倒有一个办法,或许可以试一试。”
他便对族长低声说了几句,李文佑眉头一皱,“这样可行吗?”
“族长若想借到船,这就是最后一个机会了。”
李文佑想到张钧保那丑恶的嘴脸,又想起他们这几年的艰辛,便慢慢咬紧牙关道:“罢了,反正已走到绝路,死马当活马医吧!”
这时,王万豪听说李文佑被气走,急得他奔了出来,拉住李文佑道:“哥哥千万别走,小弟给哥哥置酒赔罪,船队的事情我还是上午的立场,我只是给老张说,船我会借给他,但绝不是指现在,我不会撕哥哥的面子。”
张钧保也走过来,假惺惺赔罪道:“刚才小弟说话言语不周,还望兄长不要往心里去。”
李文佑见李延庆给自己使个眼色,他心中会意,重重哼了一声,对张钧保道:“我着急赶回去,是要准备摆酒给我们李家儿郎庆贺县考第一,过两天老汤家也会摆酒,老汤对不对?”
汤怀的祖父汤廉点点头,对众人抱拳笑道:“我家汤怀县考第十名,我也准备过两天摆几桌酒庆贺,请各位务必赏脸光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