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二眼中露出惊讶之色,他又取出一锭十两的银子,对李延庆道:“你若能把银子射落,我把彩头再加一倍,二十两银子。”
周围乡民一片惊呼,二十两银子,可以买十亩好地了,每个人眼中都露出羡慕之色,只恨自己为什么不在弓箭社苦练一下箭法呢?白白失去了一个发财的机会。
李延庆淡淡一笑,“那就一言为定!”
他张弓搭箭,拉弓如满月,弦一松,箭如闪电般射出,只听“啪!”一声,一箭射中了银锭,这一箭力量极大,绳子也被扯断,银子跟着箭一起飞了出去。
“好箭法!”
周围乡民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乡民们可从没有看见过这么高明的箭法,一时激动万分,叫喊响成一片,王贵和汤怀更是激动得跳起来,禁不住振臂狂吼,两人刚才的失落之感被李延庆这一箭一洗而空。
一旁的周侗也捋须点头,这少年不仅剑术了得,箭法也厉害,更重要他很聪明,只说射落银子,却没有说要射断绳子,这就和两个汉子只说是八斗弓,却没有说是军队专用的八斗弓同出一撤,以彼之道还彼之身,这么快就用上了。
阮氏兄弟面面相觑,他们俩都以为这个少年要射断绳子,没想到人家是射银子,一样把银子射落了,阮小二心中顿时恼怒起来,他在江湖上闯荡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中过招,这次居然被一个乡下小屁孩坑了,简直窝囊透顶,若让宋哥哥知道了,不知该怎么笑话自己。
不等他开口,李延庆却笑眯眯问道:“两位哥哥闯荡江湖多年,这名头难道不是靠信誉挣下的?”
阮小五胀红了脸,俨如被搧了一记耳光,阮小二阴沉着脸,有点下不来台了。
这时,李延庆笑了起来,拱拱手道:“刚才那一箭不算,我们都明白,其实是我投机取巧,应该射绳子才对,两位哥哥能不能让我重射一箭?”
阮小二重重哼了一声,便顺着李延庆给他们台阶下了,他拾起一支箭递给李延庆,“我也是以为你要射绳,才跟你打赌,既然你也承认是投机取巧,那一箭可以不算。”
王贵和汤怀刚要鼓噪,李延庆却回头狠狠瞪了他们一样,两人便说不出话了,李延庆搭上箭笑道:“要我射绳子,我确实办不到,不过射箭靶我倒练过!”
他再次拉弓出箭,这一箭快如流星,正中靶心,欢呼声再次响起,连周侗也忍不住鼓起掌来。
阮小二知道今天自己遇到高手了,不仅箭无虚发,还能一箭射中银锭,就算他们也未必能办得到。
而且对方已经给他们留面子了,他岂能不知,阮小二上前拾起十两银子,递给李延庆笑道:“我们兄弟既然摆了赌局,就认赌服输,小官人好箭法,不愧是英雄出少年,不知道阮小二能否高攀得上,和小官人交个朋友?”
李延庆抱拳笑道:“在下李延庆,久闻阮氏三雄的大名,没想到今日能在春社相遇,是李延庆的荣幸。”
阮小二也是豪爽之人,他见李延庆年纪虽然不大,但很会为人处世,处处照顾自己面子,他便大笑道:“好!今天能在春社遇到李少郎,也是我们的荣幸,我请李少郎喝杯水酒。”
李延庆一指李文村大棚笑道:“两位大哥不如去我们村的社棚,吃个痛快,喝个痛快!”
“既然如此,恭敬就不如从命了,我们收拾一下东西,马上就来。”
李延庆把十两银子还给他们,两人却死活不要,说李延庆不肯收下就是坏他们的信誉,李延庆只得收下了。
这时,远处传来浑厚的钟声,春社聚餐钟声敲响,春社的高潮时刻终于来临,逛了大半天的乡民们早已饥饿难耐,纷纷前往自己村的社棚,准备聚在一起痛饮一番。
李延庆找了一圈,却不见了周侗,心中奇怪,便问王贵和汤怀道:“你们刚才看见上次河边遇到的那个老者了吗?”
王贵和汤怀面面相觑,他们只顾看李延庆射箭了,哪里注意什么老者。
“老李,你一定是看错了,周教头在县里才对,怎么会来我们这里?”王贵一口咬定李延庆看花了眼。
李延庆又找了一圈,还是没有看见周侗,也只得罢了,这时,王贵和汤怀的祖父都派人来找两人,他们便各自回了社棚。
李文村的社棚内人声鼎沸,欢声笑语,热闹异常,长长的两排长桌前坐满了村民,除了个别在外地来不及赶回的人外,全村人齐聚一堂。
这时,李延庆带着阮小二和阮小五来到保正李大印面前笑道:“这两个是我的朋友,他们的酒钱都记在我头上。”
春社虽然是一年中最热闹喜庆的时刻,但规矩也一样有,每家每户都要出钱,以人头为份子,一家出席几人,就出几份钱,另外参加筹办的村民也会有补贴,这样大家玩得也尽兴畅快。
李大印呵呵一笑,“欢迎来李文村,请随便坐!”
李延庆父亲虽然不在,但家中人口却不少,忠叔老两口,菊嫂和她的女儿,加上喜鹊和李延庆自己,就有六个人,现在再加上阮氏兄弟,便有八人了,占据了颇大一片桌子。
但春社就是图热闹,人越多越好,妇人们将一碗碗烧好的菜端上来,几个后生也拍开了酒坛的泥封,给大家碗里斟酒,保正李大印举起酒碗笑道:“新的一年耕作要开始了,大家痛痛快快的喝醉一场,明天开始干活,来!我们喝酒。”
村民们一片欢呼,高高举起酒碗,开怀痛饮,开始大吃大喝起来。
阮氏兄弟兴致极好,一边大碗喝酒,一边和李延庆以及忠叔聊天,喜鹊却把阿桃拉到她身边同坐,两个小丫鬟眉开眼笑,一边小口喝酒,一边窃窃私语。
酒至半酣,阮小二笑道:“不瞒老弟,我们这次来鹿山镇其实也是为了找人,找我们失散多年的一个老哥哥。”
李延庆喝了两口酒,笑道:“说说看,大家乡里乡亲,要找谁,说不定大家都认识。”
阮小二沉吟一下道:“老弟认不认识一个叫做扈诚的男子?大约四十岁左右,长得十分强壮。”
第0066章 梁山宋江
鹿山脚下麦粱肥,豚阱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春社聚餐是从下午开始,足足吃了一个半时辰,在夜幕降临后终于散去,社庙前的空地到处是醉醺醺的乡民,不少乡民喝糊涂了,还卷着大舌头劝酒。
李延庆家倒了两个,忠叔最先喝醉,被老伴搀扶回去,喜鹊却是第一次喝酒,不知深浅,她尤其喜欢米酒特有的甘醇滋味,在几个大婶的哄骗下,一连喝了七八杯酒,最后竟醉得人事不知,李延庆不得不将她背回家。
阮氏兄弟还有事情,喝到一半时,两人便起身告辞了,却给李延庆留了一桩心事。
李延庆怎么也想不到,时隔五年,胡大叔竟然又被梁山好汉惦记上了,当年是方腊,现在是宋江,真不知道当年胡大叔父子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快二十年了,他还在被人惦记着。
李延庆背着喜鹊沿着官道向李文村走去,菊嫂抱着女儿跟在他身边,女儿在她怀中已经熟睡了,前前后后都是回家的村民,颇有点从前村里露天电影散场回家的感觉。
在他们前面是顾三婶和儿子大柱扶着东倒西歪的顾三叔,顾三婶不时狠狠扭一下丈夫的耳朵,后面是严九爹和妻子搀扶着喝醉的儿子回家,儿媳牵着两个孙子跟在后面,嘴里却不断的小声抱怨。
“小官人,今天喜鹊的爹爹还来找她呢!”菊嫂在旁边小声道。
“找喜鹊做什么?”
“他让喜鹊把零花钱给他,喜鹊不肯,说是小官人给她的钱,用不完要还给小官人,她爹爹恼怒了,骂了半天才悻悻回去。”
“哦——”
菊嫂又笑道:“喜鹊可喜欢小官人了。”
“菊嫂怎么知道?”
“她悄悄告诉我的,她以为当小丫鬟要被主人打骂,却没想到小官人比她哥哥还疼她。”
“是啊!喜鹊跟了小官人这样的主人,是她的福气!”
前面顾三婶回头又笑道:“小官人,喜鹊是个好姑娘,等她长大后许给我家铁头吧!”
旁边大儿子柱子急了,连忙道:“娘,我还没有媳妇呢!你怎么先管弟弟?”
众人一起笑了起来,顾三婶又好气又好笑,伸手戳了一下儿子的额头,“傻小子,不知道娘在开玩笑吗?”
李延庆忍不住哈哈一笑,“你们兄弟都努力一点,就看喜鹊喜欢谁了。”
众人有说有笑,一起向村里走去,早春的夜晚乍暖还寒,但夜风拂面,还是能感受到一丝春天的暖意,李延庆望着天上漫天星斗,他心中格外的宁静而充满喜悦,他喜欢这样的生活,温馨而美好。

就在鹿山镇热闹喜庆迎春社之时,在它南面约二十余里外的张集镇却格外冷清,这是因为张集镇的春社不在镇上,而是西面数里外的桑林村,张集镇几乎所有的人都跑去了桑林村,夜幕降临,小镇一片漆黑,只有一家年头很久的客栈还亮着几盏灯。
今天客栈被几名从郓州过来的客人包下了,罕见地挂上了客满的牌子,而且几名客人出手阔绰,抬手就付了十两银子的店钱,又赏了伙计一两银子当小费,喜得掌柜和伙计忙前忙后伺候这几位大爷,连春社也顾不得去参加。
春社年年都有,这几个有钱的大爷可是几年都难得见到一次,虽然这些客人有些古怪,拿刀带剑的,有一个还凶神恶煞,掌柜也当做没看见。
这群汉子为首之人便是梁山泊的首领宋江,此时宋江已在梁山泊内聚集了二十几名武艺高强的兄弟和数千乡兵,但他们行事低调,还没有正式发动起事,官府也没有把他们放在心上,彼此相安无事。
宋江年约四十余岁,皮肤微黑,身材中等,看起来貌不出众,他原本是郓城县的一个小吏,因醉酒杀人被官府通缉,走投无路之下便躲进了梁山泊,由于他为人仗义,待人仁厚,他身边渐渐聚集起不少逃亡而来的武艺高强之人。
宋江见朝廷奸臣当道,吏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便有了起兵造反之心,不过此时他实力还不强,他还要积蓄力量,招揽人才。
这次宋江带着几名兄弟来汤阴县,是因为他们打听到了当年魏州保丁起义首领扈诚的下落,宋江的结拜大哥晁盖当年也是保丁起义的一名首领,他极力向宋江推荐扈诚。
宋江当然也知道当年的魏州保丁起义,由扈氏父子率领,声势浩大,前后坚持了十年。
老首领扈文阵亡后,儿子扈诚又率数千人坚持了三年,最后因内部叛徒出卖而失败,扈诚带着母亲逃走,从此下落不明,没想到竟然藏身在汤阴县,求贤若渴的宋江决定亲自来请这位传奇人物再度出山。
此时,宋江正在房间内听取情报首领戴宗打听到的消息。
“根据从方腊那边得到的消息,扈诚就应该藏身在鹿山镇附近,属下又多方打听,发现李文村绰号叫做拼命三郎的人很像我们要找的扈诚,他化名为胡盛,正好和扈诚谐音,属下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个胡盛就是我们要找的扈诚,只可惜他已失踪多年。”
“失踪?”
宋江不解地问道:“他为什么会失踪?”
“应该和方腊有关,属下听说方腊五年前曾派人来找他,派来的人没有回去,胡盛也失踪了,或许是躲到别处去了。”
宋江的脸上露出失望之色,他们费了这么大的精力来找扈诚,竟然五年前就失踪了。
“可知道他逃到哪里去了?”
“属下暂时不知。”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只听一个粗鲁的声音喝道:“身上竟然有酒味,你们两个混蛋敢背着俺去喝酒,先吃俺一拳!”
“三郎,不要闹了!”宋江怒斥一声,外面立刻安静下来。
这时,门开了,阮氏兄弟从外面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一个黑面虬须大汉,头戴双角草巾子,一脸悻悻之色,此人叫做李逵,原是郓城的一个衙役,好勇斗狠,跟随宋江逃进了梁山泊,是宋江的牙兵首领,这次宋江也把他带来了汤阴。
阮小二笑道:“大哥,我们回来了。”
宋江也闻到了他们身上的酒味,便笑问道:“你们参加了哪里的春社?”
“我们参加鹿山镇的春社,但暂时还没有查到扈诚的下落。”
旁边戴宗道:“我倒是已经查到了他,他藏在李文村,只是五年前又失踪了。”
阮氏兄弟对望一眼,阮小五笑道:“真是巧了,我们今天就是在李文村的社棚里喝酒,遇到一个箭法高明的少郎,请我们喝了酒。”
宋江心中一动,又问道:“那你们在李文村打听到什么了吗?”
“属下问了他们保正,他们村没有姓扈之人,倒是有个叫做胡盛的汉子有点像我们要找的人。”
宋江腾地站起,急对两人道:“这个胡盛就是扈诚,保正有没有说他去哪里了?”
阮小二愣了一下,摇了摇头,“保正说胡盛平时很低调,他的邻居就是那个箭法高强的少郎,后来我们又问他,他也不知道胡盛一家去哪里了?”
旁边戴宗若有所思地笑道:“你们不觉得奇怪吗?一个武艺高强的扈诚,他的邻居又是个箭法高强的少郎,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关联呢?”
戴宗的话说到宋江的心坎了,他也在怀疑少郎的箭法和扈诚有关系,他缓缓点头道:“就算那个少郎的箭法和扈诚无关,但既然他们是邻居,那他一定知道扈诚的线索,我现在就去拜访他。”
在门口的李逵忽然高声嚷道:“一个小屁孩还用哥哥拜访他?俺一根绳子缚来就是了。”
阮氏兄弟大怒,对他怒目而视,宋江摆摆手,“不要乱来,这里可不是郓州,若惊动了官府,我们吃不了兜着走。”
第0067章 夜里来客
夜已经深了,李延庆还在桌案前挥毫写字,他已经从春社中的兴奋中冷静下来,再有两天他们就参加县考了,虽然县考对于他并不是障碍,但师父布置的功课他都会认认真真做完,再写一篇字他就能完成今晚的功课了。
这时,李延庆忽然听见了敲门声,他才想起忠叔已经醉倒,无法替自己开门,他便放下笔,披上一件夹衫,快步向院子大门走去。
打开门,只见门外竟然黑压压地站着一群人,李延庆愣了一下,“你们是——”
旁边阮小二走上前,抱拳笑道:“小哥,是我们!”
“原是阮大哥,这几位是?”李延庆看了一眼他身旁的几人,尤其一个黑脸虬须汉子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宋江走上前抱拳微微笑道:“在下郓州宋江,冒昧前来拜访小官人!”
“原来你就是——”
李延庆差点说出“山东及时雨宋公明”,他咬住了嘴唇,再三告诉自己,这不是《水浒》,这是历史上真正的宋江。
“原来是宋官人,请进吧!”
李延庆把宋江请进院子,宋江回头对众人道:“你们就在外等候!”
“哥哥快去,俺会耐住性子。”
宋江又停住脚步,回头向李逵狠狠瞪了一眼,李逵眼皮向上翻了翻。
李延庆又忍不住多看了一眼这个黑面虬须汉子,他心中生出一丝警惕,不管小说中描写梁山好汉怎么替天行道,但掩饰不了他们落草为寇的事实,这些人都是梁山泊的盗贼,可不是良善忠厚汉子。
宋江在客堂坐下,李延庆又让菊嫂点一碗茶招待。
“宋官人这么晚找延庆,不知延庆能帮上什么忙?”
宋江微微笑道:“我是为胡盛而来。”
说完,他不露声色观察着李延庆每一个细微表情,作为梁山伯的首领,宋江自有他的御下之策,他尤其擅长洞察人心,他的部下大多是一些桀骜不驯的江湖豪杰,闹情绪是家常便饭。
宋江便会把闹情绪的部下请来促膝谈心,对方的每一个细微表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便能迅速判断出对方的真正心思,从而有效应对,屡试不爽。
他强大的读心术已在梁山泊形成了一句公认的名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宋公!”
今天宋江便故技重施,观察李延庆的一举一动以及每一个细微表情。
殊不知李延庆早从阮氏兄弟那里便猜到了宋江的来意,他心中也早有了应对之策。
李延庆点了点头,“今天阮小二大哥已经问过我们保正了,保正也给他们解释过,如果宋官人不知道,我愿意再重复保正说过的话,胡大叔一家在五年前就已经搬走,宋官人现在所坐的地方就曾是胡大叔家的客堂,他把土地卖给我们,我们重新修了房子,这里已经没有他们家生活的痕迹了。”
宋江还是敏锐地感觉到李延庆语气中一丝抵触,他连忙笑道:“可能李少郎误会了,我对胡盛并没有恶意,我和他是多年前的老友,我一直以为他在二十年前死了,后来才知道他并没有死,而是隐姓埋名生活在汤阴县,我才千里迢迢赶来,想见一见故人。”
李延庆淡淡道:“如果宋官人早来五年,或许还能见到胡大叔,可惜现在我也帮不了你。”
事实上,李延庆知道胡盛现在在哪里,胡盛四年前潜来李文庄打探情况时,曾告诉自己,他们一家住在小青儿的祖母家附近,而胡大娘又曾经对自己说过,她娘家是大名府南乐镇人,胡大叔一家一定就住在那里。
但不管宋江再怎么说得天花乱坠,李延庆都绝不会让他们去打扰胡大叔一家的平静生活。
宋江遗憾地叹了口气,“我当然知道故人已经搬走,但我想应该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小官人应该知道一点线索吧!”
李延庆笑了笑,“五年前我才七岁,宋官人觉得他会告诉我吗?”
宋江虽然从李延庆的脸上看不出半点表情,但丰富的阅历却告诉他,眼前这个少年说的每一句话都无懈可击,说明他事先已精心进行了准备,这便恰恰证明了他一定知道胡盛的下落。
宋江是何等人物,怎么会被一个少年牵着鼻子走,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冷冷道:“小官人或许不知道,但我想小官人的父亲一定知道,我应该拜访令尊才对!”
这便是一种明面上的威胁了,如果你不说,那就去找你父亲,李延庆也变了脸色,高声道:“菊嫂,点汤!”
宋朝的风俗是迎客点茶,送客点汤,如果主人主动要下人点汤,这就是赶客人走的意思了。
宋江有点尴尬地站起身,拱拱手道:“无论如何,我还是要多谢小官人的招待,青山不改,绿水常流,我们后会有期!”
李延庆送他到院中,缓缓道:“我丑话先说在前面,我父亲不知道胡大叔的事情,如果宋官人坚持要去找我父亲,我也无法阻拦,可我父亲如果有什么三长两短,那就休怪我李延庆前来梁山泊讨教了!”
宋江脸色一变,他一言不发,转身便匆匆离去。

离开李延庆家,宋江骑马缓缓而行,这是他的习惯,他生性谨慎,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三思而后行,他需要整理一下思路,然后再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阮二、阮五!”宋江回头叫了一声,阮小二和阮小五立刻催马上前,“请大哥吩咐!”
“我想问你们,你们有没有告诉过李延庆,我们是从梁山泊过来?”
阮小二连忙摇头,“这个秘密我们绝不会泄露!”
“那阮五弟呢?”宋江又转向阮小五。
“大哥,我发誓绝没有提到梁山泊。”
宋江当然很知道阮氏兄弟嘴很严,否则他就不会带他们出来了,他心中更加疑惑了。
阮小二察觉宋江表情不对,便低声问道:“大哥,怎么了?”
“奇怪了,这个李延庆怎么会知道我们是从梁山泊来的?我也只告诉他,我是郓州宋江。”
李逵咧嘴一笑,“那说明大哥名满天下呗!”
“胡说!连郓城官府都不知道我躲在梁山泊,何况这里是河北西路,他一个乡下少年怎么可能知道我从梁山泊来?”
“那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宋江摇摇头,“先回客栈,等明天再说吧!”
阮小二犹豫一下,又低声道:“恳求大哥给小弟一个面子,饶这个少年一命。”
宋江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分寸,不会让你做恶人!”
第0068章 出师不利
就在宋江刚走,李延庆立刻用凉水泼醒了熟睡中的忠叔,忠叔酒意尚未完全清醒,迷迷糊糊不知东南西北,她老伴和菊嫂紧张地问道:“小官人,有什么事情?”
“你们别问了,快去顾三婶家躲一躲,天明再回来!”
李延庆很清楚宋江已经对自己动疑了,所谓找自己父亲只是缓兵之计,稳住自己罢了,他一定会再来找自己,先礼后兵,第二次再来,来者一定不善。
李延庆又把喜鹊也送去了顾三婶家去暂避,安排好了家人,李延庆削了十几根竹签插在后墙外,这才背上厚脊短剑,藏身后院在暗处,耐心等待客人的第二次光临…
两更时分,两条黑影从南面的树林中出现了,来人正是戴宗和李逵,宋江当然不会跑去安阳县拜访李延庆父亲李大器,眼前这位少年就知道扈诚下落,又何必舍近求远?
宋江之所以没有当场对李延庆动手,主要是他顾忌阮氏兄弟,这两位兄弟都是重情重义之人,他怕这两人为难。
这也是宋江考虑周全之处,他不可能为了一个扈诚而伤了另外两个好兄弟的面子。
宋江便先回了客栈,等阮氏兄弟入睡后,再暗中派戴宗和李逵去掳来李延庆,问到扈诚下落后再悄悄放他回去,这样既达到了目的,又照顾到了阮氏兄弟的面子,一举两得。
两条黑影迅速靠近李延庆后院围墙,李逵想一跃入墙,却被戴宗一把拉住了,李逵顿时不满,瞪大牛眼睛道:“几个老弱妇孺而已,你怕什么?”
“我不是害怕,我是怕惊动那个小郎,被他溜掉了,再说,大哥再三嘱咐那小郎箭法高明,我们还是谨慎点好。”
前面一句话李逵还赞成,可后面一句话却让李逵的嘴撇了起来,“堂堂的梁山好汉居然怕人射箭,你就给俺放风,看俺一根索子把他绑出来。”
戴宗一把没抓住他,李逵早已一跃跳上了墙,戴宗无奈,准备跟上去,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只听李逵一声闷叫,直接从墙头栽了下去。
戴宗大惊失色,急忙窜上墙,黑暗中他感觉有一丝劲风向自己面门扑来,快得无与伦比,戴宗身体未稳,侧头躲闪已来不及,只能伸手去拨打,只听“啪!”来物脆打在他手背上,戴宗顿时痛入骨髓,仿佛手骨断裂了。
戴宗身体本能地晃了一晃,他却又感到一丝劲风向自己面门袭来,他再也躲不开,只觉额头一阵剧痛,他“啊!”的一声惨叫,仰面从墙头向外栽了下去。
李延庆用三块圆石便将两个梁山好汉打得狼狈不堪,他躲在暗处,对方却暴露在月光下,他看得清清楚楚。
这时,他看见李逵正晃晃悠悠,准备从地上爬起来,李延庆随手又一块圆石打去,正打在李逵的后脑勺上,这一石力量稍稍放大,李逵顿时被打晕过去,瘫在地上不动了。
李延庆又等了片刻,见外面那人没有进来,他便抽出厚脊短剑,从黑暗中窜出,他先顾不上李逵,奔至墙头向外观察片刻,远远只见一个黑影一瘸一拐向树林中艰难跑去,此人应该是踩到了自己事先埋在墙下的竹签。
李延庆这才插剑入鞘,上前收拾黑大汉,他先将黑大汉身上的匕首和朴刀搜走,怀中居然还有两锭五十两的银子,李延庆哼了一声,也一起拿走,随即取出准备好的牛筋索将他双脚牢牢捆起来。
这时,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李延庆一回头,只见是喜鹊站在后房门口,捂着嘴,惊恐地望着地上的黑大汉。
李延庆顿时怒道:“你怎么来了?”
喜鹊的身后又出现一个彪壮的后生,拿着一根哨棍,原来柱子也来了,柱子也瞪大了眼睛,“庆哥儿,出了什么事?这人是谁?”
李延庆之前再三叮嘱他们不要来,也不要报官,没想到他们还是来了,李延庆无奈,现在也不是骂他们的时候,便道:“你来得正好,来帮帮忙!”
柱子上前,和李延庆一起用绳子把黑大汉的手臂也反绑了,又用一块黑布将他眼睛蒙上。
“你没有报官吧?”李延庆问道。
“没有!”柱子摇摇头,“我连保正也没敢告诉。”
“这就对了,这些人惹不得,事情闹大了会出人命的。”
柱子不敢多问,他挠挠头道:“庆哥儿,我家里有一副重枷,要不要我拿来!”
李延庆正发愁绳子绑不住这个黑大汉,他大喜道:“你快去拿来!”
柱子飞奔而去,这时,李逵终于醒来了,他眼睛被黑布蒙住了,又挣扎一下,只感觉手脚都被绑缚住,不由怒道:“快把俺放了,惹老子性起,把你们鸟村子杀得干干净净!”
李延庆抽出匕首,顶住了他的脖子,冷冷道:“你应该叫做李逵吧!别把小爷惹恼了,让你李逵做不成,去做李鬼!”
李逵吓一跳,“你怎么知道俺的名字?”
李延庆只是随口猜测,却没想到历史上的李逵和小说中的李逵居然是一个性格,他哼了一声,起身拾起一根捣衣槌,递给喜鹊,“你看着他,他若敢挣扎,你就照他后脑勺上来一棍子。”
喜鹊望着这个跪着比自己还要高的大汉,吓得浑身直打哆嗦,李延庆不管她,把捣衣槌塞在她手中,“让你别来非要来,既然来了就发挥点作用吧!”
喜鹊只得接过捣衣槌,胆寒心颤地站在李逵身后,李延庆又翻上屋顶,伏在屋顶向四周探望,四周十分安静,远处只有风拂过树梢时传来的哗哗声。
这时,后面传来嘭一声闷响,李延庆一回头,只见李逵被打趴在地上,再次晕了过去,喜鹊抱着捣衣槌浑身发抖,牙关上下打战,“他…他想…站起身!”
李延庆走上前,只见李逵的后脑鼓了几个大包,还有血迹,喜鹊这一棒打得够狠,也不知将来会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李延庆笑道:“不错,我们喜鹊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喜鹊得到了鼓励,惊魂稍定,便鼓足勇气道:“他如果再敢乱动,我…我就把他的头打开花!”
“勇气可嘉!”
这时,李延庆见柱子抱着一副重木枷气喘吁吁奔来,便上前接过这副沉重木枷笑道:“有了这玩意,他就是我们的囚犯了。”
李延庆和柱子趁李逵昏迷未醒,便用木枷将他头手锁住,拖到后房关了起来。
李延庆也不知道后面该怎么办,不过有了李逵这个人质,他至少可以和宋江好好谈一谈了。

戴宗这辈子第一次被整得如此惨,手骨差点被打裂,额头被打破了皮,满脸鲜血,跳下墙时还踩到一根竹签,脚背被刺穿。
戴宗在树林中忍住痛收拾了伤口,又观察了片刻,没有听见李逵的吼叫声,估计已被抓了,他不敢轻举妄动,只得先去禀报大哥再做定夺。
戴宗回到了张集镇客栈,一进门,阮小二便冲上前一把揪住他的衣襟吼道:“你们把那少年怎样了?”
宋江也从房内快步走出来,却见戴宗满脸鲜血,狼狈不堪,后面也不见李逵,顿时吓了一跳,“怎么回事?”
戴宗挣脱阮小二的手,满脸苦笑道:“别提了,那个少年把我们打得灰头土脸,我连他是什么样子都没见着,李黑炭也被他抓住了。”
“啊!”宋江和阮氏兄弟听得目瞪口呆。
第0069章 调解矛盾
灯光下,宋江细看戴宗带来的石子,只见它是用花岗石打磨而成,圆润光滑,外形就像时下颇为流行的象棋子,大小适手又有足够的重量远掷,宋江颇为动心,此少郎有异才,若能将他招募上山,就算找不到扈诚,也不枉他们千里迢迢跑这一趟。
这时戴宗心有余悸说:“对方打石十分精准,我被他打中两石,李黑炭估计也是被打中了,摔下围墙。”
旁边阮小二冷冷道:“他已经手下留情了,若是用弓箭,你还有命吗?”
宋江沉思不语,他也知道李延庆已手下留情,莫说弓箭,就是用飞刀,戴宗也非死即伤,他沉思良久,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已经四更了!”
宋江点点头,这件事不能拖到天亮,天亮后村里人报了官,把李逵带走,事情就麻烦了。
他当即道:“我们去李文村!”
阮氏兄弟对望一眼,心中无奈,只得跟随宋江去了。
这次宋江主要是来劝说扈诚入伙,所以只带了四个兄弟,没想到扈诚没有见到,半路倒杀出一个少年李延庆,把他们打得狼狈不堪,为了救李逵,宋江不得不亲自出面,再次去和李延庆谈判。
很快,他们便赶到了李延庆家的后院外,宋江怕地上有暗算,倒不敢靠得太近,这时,戴宗忽然一指屋顶,“大哥,他在那里!”
宋江也看见了,一个人坐在屋顶上,身材虽高,身量却不足,应该就是李延庆。
他催马上前几步喊道:“李少郎,我们能否谈一谈?”
“有什么好谈的!”
李延庆站在屋顶上冷冷道:“你们私闯民宅,企图杀人越货,亏我还高看你们一眼,以为你们真的替天行道,现在看来,你们和下三滥的蟊贼有什么区别?”
阮小二满脸羞愧,只恨不得转身就走,宋江却丝毫不为所动,心中倒有点惊讶,这少年居然也深谙谈判之术,先在大义上压倒对方,占据心理优势,然后再讨价还价。
宋江继续道:“我们并无恶意,也不想招惹是非,李少郎就直说吧!怎么才肯放了我兄弟?”
“不错,你兄弟现在就在我手上,你若有诚意,我们可以谈,若你没有诚意,那我只好等天亮报官了。”
“不知李少郎想要什么样的诚意?”
李延庆高声道:“我要你折箭发誓,在李逵获释后立刻离开相州,不得再来骚扰我,更不准伤害我的家人,这就是我要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