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铉不得不承认这个萧先生看得透彻,农民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生产力,朝廷和名门世家,以及关陇贵族就是争夺农民的竞争者。
关陇贵族控制了关陇,名门世家控制了地方,架空了朝廷,也就意味着朝廷争夺生产力的失败,这就是隋朝灭亡之根。
张铉笑着点点头,“原来如此,张铉受教了。”
萧铣请张铉喝酒却是另有所图,当萧铣亲眼看见张铉在校场击败伍云召后,他便知道刺杀张铉的可能性不大了,搞不好还会反受其害,在时局动荡微妙的时候,萧铣可不想结飞鹰军这个强敌。
但张铉又知道他萧铣的老底,尤其他和突厥的关系,这是萧铣的心头之患,必须要让张铉闭嘴,如果无法刺杀张铉,那么他只能反过来进行笼络,今天他便抓住了这个机会。
萧铣又注视道:“我还有一个消息要告诉将军,恐怕对将军不利,希望将军能够尽量警惕。”
“先生请说!”
萧铣缓缓道:“将军这次被封为虎贲郎将,令宇文述如坐针毡,元家为了讨好宇文述,正在全力收集不利于将军的证据,恐怕他们的第一个突破口,就是将军在北海郡的所作所为,将军要当心啊!”
张铉心中暗暗一惊,竟还有这种事情,他不解地问道:“元家怎么会知道我在北海郡做了什么?”
“元家确实不知道,但有人知道,将军应该明白是谁在给元家提供消息。”
张铉略一沉吟,不禁脱口而出,“渤海会!”
“将军果然是聪明人,高慧现在就在洛阳,昨天我还见了她,她拉拢我一起对付飞鹰军,但被我婉拒了。”
张铉着实有点不解,武川府和渤海会一向是死对头,元家怎么会和渤海会勾结在一起?
萧铣仿佛知道张铉的疑惑,淡淡一笑,“现在的武川府已经不是窦庆时候的武川府了,独孤顺纵容元旻肆意妄为,元旻为达到自己的目标开始不择手段,他觉得自己在利用渤海会,但又岂不知渤海会在利用他呢?
这次张须陀被调进京,宇文述在后面也使了不少力,但张须陀进京,最大的得益者却是渤海会,这是高慧亲口告诉我,调走了张须陀,下一个目标就是将军,只要拔掉张须陀和张铉这两颗钉子,渤海会进入山东就容易多了,所以我再提醒将军一句,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要当心渤海会暗中下手。”
张铉没有想到大帅进京的背后还有这么多复杂的关系,尤其渤海会、元氏家族和宇文述家族三方联合,不仅对他张铉,对整个飞鹰军都是巨大的威胁。
张铉心中感激,拱手对萧铣道:“多谢先生能坦诚相告,张铉感激不尽!”
萧铣点点头笑道:“我在北海和将军失之交臂,一直甚为遗憾,希望以后我和将军互相提携,如果将军愿意,我们喝了这一杯。”
萧铣举起了酒杯,张铉也欣然举杯道:“和先生交往,张铉之幸也!”
…
在回张须陀府的路上,尉迟恭终于忍不住提醒张铉道:“将军,这个北镜先生只说自己姓萧,具体叫什么名字,是什么背景,他却一概不说,俺觉得他似乎诚意不足。”
张铉笑道:“估计他是有难处所以才不想说,其实我也不想知道,等他真要求我办事的时候,我再好好问他。”
“可将军相信他说的话吗?”尉迟恭又问道。
张铉点点头,“他今天明显是出卖了渤海会,里面细节上有没有添油加醋我不知道,但大框架上我相信他没有骗我,渤海会在拉拢我和大帅不成,肯定会反手来削我,元家为了讨好宇文述,也会拿我来做文章,无论如何,我得渡过眼前这个危机。”
张铉心里很清楚,他最大的把柄就是梁致案,别人不知道这里面的底细,但渤海会却很清楚,高慧一定会把这件事详细告诉元家,宇文述又岂能放过自己?他的危机已经迫在眼前。
张铉沉思片刻,对尉迟恭道:“尉迟,你还记得许印的住处吗?”
第261章 三家联盟
夜色中,一辆宽大的马车缓缓在宇文述的府门前停下,早已等候在台阶上的宇文化及连忙迎了上去,车门打开,身材魁梧的元旻从马车内走了出来,宇文化及连忙小心翼翼扶住他,“世伯小心!”
元旻也意识到让侄子元敏来见宇文述有点失策,是对宇文述的不敬,所以这次他亲自出马来见宇文述,在他身后又走出一人,却是一名身材修长的女子,穿一身淡紫色的长裙,头戴帷帽,薄薄的细纱遮住了面容。
宇文化及一怔,“这位夫人是——”
“这是高夫人,你父亲知道她要来。”
既然父亲知道,宇文化及就不多问了,他连忙拱手行礼,“原来是高夫人,两位请进吧!父亲已经在书房等候。”
宇文化及带着两位贵客走进大门,他随即吩咐管家,“关闭大门,任何客人都不见,就算天子来了,也不见!”
“小人知道了!”
管家慌忙让门房关闭大门,宇文化及则带着两名贵客向书房走去。
宇文述正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昨天晚上,元旻让人送来一封信,告诉他今晚会来拜访,同时还要渤海会的主要人物也会同时来访。
这让宇文述很惊讶,元家竟然和武川府的死对头渤海会混到一起去了,没有了窦庆的武川府连最起码的操守也不要了吗?
宇文述很清楚武川府和渤海会这几年的斗争,尤其在争夺杨玄感的斗争上,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结果却是元家和渤海会勾结,这是不是意味着元家把窦庆辛辛苦苦争来的利益都拱手想让了?
但宇文述同样对渤海会很感兴趣,元旻在信中说,今晚将带来张铉的把柄,无疑是渤海会掌握了张铉的把柄,让宇文述很期待。
渤海会活跃的地区在河北、山东一带,无论张须陀还是张铉,他们在青州的所做所为,渤海会必然很清楚。
随着这两年宇文述的身体日渐衰弱,年轻时留下的伤病隐患开始逐一发作,使他在入冬后病痛缠身,怕冷又怕热,稍微不注意就是一场大病,这让宇文述感觉自己时日不多了,他需要在最后时刻替他的后代安排好一切,也包括除掉会威胁他子孙的仇人。
张铉其实只是他无数仇人中的一个,比张铉更强大的仇人多的是,比如窦庆,比如来护儿,再比如于仲文、韩擒虎、杨素甚至从前皇族等等,他们的后人都恨自己入骨。
但真正让宇文述感到害怕之人却是张铉,他升官太快了,使宇文述仿佛看见张铉权倾天下的那一天。
所以宇文述必须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置张铉于死地,他才能心安。
这时,站在墙边的谋士许印看见了走进院子的一行人,他低声提醒道:“大将军,他们来了。”
门外随即传来儿子宇文化及的声音,“父亲,元世伯来了!”
宇文述连忙收回心思,快步迎了出去,在门口抱拳笑道:“元兄,好久不见了!”
元旻也回礼笑道:“我们至少有五年没见了,主要是我很少出门,宇文大将军还是一如往昔的精神。”
“哪里!这两年身体也不行了。”
宇文述的目光投向了元旻身后的高慧,笑道:“元兄,这位就是高夫人吗?”
不等元旻介绍,高慧便自己上前行一礼,“小女子高慧,久仰大将军了。”
元旻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愠色,又多少有一点尴尬,他没想到高慧会绕过自己。
事实上他并不想让高慧来见宇文述,他就是担心渤海会绕过自己直接和宇文述打交道,而高慧这个细微的表现无疑便预示了什么,元旻忍不住不满地轻轻哼了一声。
高慧仿佛什么都没有听见,但宇文述却注意到了元旻的表情异常,他呵呵一笑,“高夫人巾帼不让须眉,在下佩服,两位请进吧!”
宇文述将元旻和高慧请进外书房,三人分宾主落座,高慧掀起了脸上的纱帘,露出了她那张削瘦而棱角分明的脸庞,不过她并没有像一般女人那样摘下帷帽,尽管那样对主人更有礼貌一点,但她没有那样做,她需要用帽子遮挡住自己耳朵上的伤残。
站在一旁的宇文化及迅速瞥了她一眼,心中不由有些失望,高慧的身材很好,让他刚才有点想入非非,不过高慧略有点刚硬的脸庞着实给他泼了盆冷水,他心中的非分之念立刻消退得无影无踪。
高慧的容貌也让宇文述也微微一怔,当然,他并不是儿子那种简单的想法,他的阅历很深,一眼便看出高慧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女人,高颧骨,薄嘴唇,露骨的鼻梁,宽阔的额头,这绝对是一个不好打交道的女人。
这时,两名侍女进来给他们上了茶,宇文述向长子点点头,示意宇文化及也坐下,他又给许印使个眼色,许印会意,慢慢退了下去。
房间里只剩下他们四人,元旻咳嗽一声,对宇文述道:“上次大将军提到张铉这个人,我也特地留意了他,他的武艺很不错,恐怕只比宇文成都稍弱,不过,此人的精明又出人意料,听说当初窦庆很看重他,但连窦庆也被他耍了。”
宇文述笑了笑,元旻在他面前说这番话无疑有点滑稽,就像外行在内行面前大谈特谈一样,难道他宇文述还不了解张铉吗?宇文述不由有些鄙视这个元旻,年轻时就是头脑简单,到老了还是一样没有涵养,连他侄儿元敏都比不上。
宇文述的目光向高慧瞥去,他很想听听渤海会的情报。
高慧却一点也不急,作为渤海会的第二号人物,她来见宇文述可不是为了张铉那么简单,她是想把宇文述这条关系直接拉住,而不是通过元家这个中间人。
她等元旻完全不再说话,这才不慌不忙道:“张铉实际上就是北海郡之主,说他拥兵自立也好,说他割据一方也好,这些其实都不为过,这也是张须陀纵容的结果。”
高慧一开口便震惊了满屋人,元旻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问道:“有这么严重吗?”
“我只是叙述事实而已,不过你拿他也没有办法,有张金称在北方威胁,他就说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在防范匪患,所以很多人心里明白也无可奈何,包括监军萧怀静。”
宇文述比较冷静,他很清楚高慧这种说法太空泛,除了危言耸听,吸引人注意力外,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就像高慧自己所言,一句防范匪患便可抵挡住所有的指责。
宇文述更关心有什么实际证据,而不是泛泛而谈,但他知道高慧后面必然还有说法,否则她来见自己就没有意义了,宇文述没有评论,而是继续等高慧说下去。
高慧仿佛明白宇文述的等待,笑了笑又继续道:“去年北海太守梁致意外身故,最后调查也不了了之,但我很清楚,这一定是张铉派人刺杀了梁致,为的是要夺北海之权。”
这件事使宇文述顿时有了兴趣,他连忙问道:“可有什么证据吗?”
“证据不好找,但梁致的妻子亲眼看见梁致后颈有剑伤。”
宇文述眉头一皱,“但这只是证明梁致被人所杀,又怎么能证明是张铉所为?”
高慧笑了起来,“梁致是不是张铉所杀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用梁致案来抛砖引玉,只要朝廷派御史去北海郡调查这件案子,就能亲眼目睹张铉在北海的所作所为,如果报告中再添一点东西,那时,圣上还会放过他吗?”
宇文述沉思半晌道:“那首先得将梁致案先引出来,必须有一个知情人来告状之类,否则朝廷也不会轻易立案。”
高慧取出一封信递给宇文述,“这是梁致儿子梁敬尧写给我的一封信,现在他就在洛阳,随时可以替父亲鸣冤。”
宇文述缓缓点头,这个女人果然毒辣。
第262章 积极应对
宇文化及将元旻和高慧送出了府门,宇文述沉思片刻,随即走到外屋,他现在身体衰弱,思维也不如从前那样敏锐,一些重大且复杂的事情他都要听一听许印的意见。
他的谋士许印就坐在外屋内,许印只是出于礼貌没有和元旻坐在一起,但高慧说的事情他全部都听入了耳中。
“先生应该听到了那位高夫人说的话吧!”
“卑职确实听见了。”
“你觉得她的方案如何?”
这时,宇文化及也回了书房,坐在一旁,许印笑了笑道:“方案本身没有问题,但卑职觉得这个高夫人以及元旻有问题。”
“此话怎讲?”宇文述连忙问道。
“大将军没看出来吗?元旻走的时候脸色很难看,我看出他对高慧十分不满,这件事高慧应该事先没有告诉他,让他有一种给人做嫁衣的感觉,原本是元家和我们联手结盟,现在却变成了渤海会和我们联手,把元家绕过了,大将军觉得元家会甘心置身事外吗?”
“他肯定也要参与!”宇文述很了解元旻的性格,那是一个不能吃半点亏的人。
“问题就在这里,如果元家参与,那我建议大将军就不要参与。”
“为什么?”
“因为渤海会到底是什么目的,我们不知道啊!我想他们绝不会是为了大将军考虑,梁敬尧在他们手中,说明他们早就在策划这件事了,只不过是想利用大将军而已,如果我没有猜错,渤海会拉拢张铉失败,现在张铉成了他们夺取山东的最大障碍,他一心想把张铉除掉或者调走。”
“我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旁边宇文化及接口道:“我们两家有共同的敌人,那我们两家联手也很顺利成章了,只要能除掉张铉,我觉得被渤海会利用也可以接受,毕竟我们也是在利用渤海会。”
许印叹了口气,“我就怕大将军从此被渤海会捏住把柄,不得不听从他们的指挥了,渤海会用一个张铉来换取大将军的效忠,他们可是做了笔好买卖。”
宇文述眉头一皱,许印的话提醒了他,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他绝不能被渤海会控制,但宇文化及却有些不以为然,“我看不出这有什么把柄可抓,父亲觉得张铉有问题,建议圣上派人去调查,这很正常嘛!”
宇文述心中暗怒,自己怎么有这样愚蠢的儿子,许印明明指的是和渤海会暗中私通的风险,儿子居然不理解?
他狠狠瞪了一眼宇文化及,又继续问许印道:“那依先生之见呢?”
许印微微一笑,“刚才卑职就说了,元旻绝对不会置身事外,不如让元家牵头来做这件事,我们来辅助,这样渤海会就捏不住大将军的把柄了。”
宇文述负手走了几步,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方案虽然很好,就怕元旻也不肯牵头。”
“这很容易,大将军在别的方面让让他,比如他一心想做的那件事。”
宇文述顿时醒悟,“先生是说破坏英雄会吗?”
许印缓缓点头,“元家拼命拉拢大将军,就不就是害怕朝廷通过英雄会成功招安天下乱匪吗?我想只要大将军答应这一点,元家就一定甘为大将军的马前卒。”
“先生说得有道理!”
被许印点通了最关键一环,宇文述就知道该怎么办了,他立刻对长子宇文化及道:“你立刻去找元敏,把我的态度转告给元家,只要元家肯替我扳倒张铉,我一定会破坏英雄会。”
宇文化及点了点头,“孩儿明白了,明天一早我就去找元敏。”
…
许印自从窦庆失去了对武川府的控制权后,也不再和武川府有任何联系,保持了沉默,他在耐心地等待机会。
许印深知,一旦宇文述倒下,他必然会被宇文述两个愚蠢的儿子拖入深渊,他必须要及早脱身,要么寻找新的效忠之主,要么就改名换姓隐居到南方去。
但许印是个不甘寂寞之人,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走第二条路,现在他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
许印回到家时,关闭坊门的鼓声已经在隆隆敲响了,他刚走进院子,妻子便急忙上前神情紧张地对他道:“有一个大汉在等待夫君,那身材好吓人。”
“我去看看!”
许印走进了客堂,一眼看见了坐在堂上的尉迟恭,他先是愣了一下,但随即便认出来,“你是张将军的部将?”
“正是!许先生,我们在碧波酒肆见过。”
许印心中有些惊讶,张铉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来找自己,难道他知道什么了吗?
许印走进房间,关上了房门,他疑惑地问道:“找我有什么事?”
尉迟恭笑道:“俺家将军让我来问先生,宇文述见到高慧了吗?”
“原来你们都知道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许印暗暗心惊,张铉的消息好快,他想了想道:“既然如此,我想见一见你们将军。”
“俺家将军说,如果先生要见他,明天城门开启后,先生继可去老地方见他。”
“碧波酒肆?”
尉迟恭点了点头,“还是原来那个房间!”
许印立刻写了一封短信,交给了尉迟恭,“请把这封信交给张将军!”
尉迟恭接过信,起身行一礼,“马上要关坊门了,先告辞!”
他大步走出许印的房宅,翻身上马,催马疾奔而去,许印就像被雷劈中一样,呆呆地站在那里,半晌一动也不动。
…
当八百通闭门鼓结束后,京城各处的坊门便缓缓关闭,不再准人出门,一队队金吾卫士兵开始再大街小巷巡逻,一旦发现没有回家的行人将立刻抓捕。
也正是这个缘故,一般人夜间都不会出门,实在不得已出门,也会在闭门鼓响起之时急急赶回自己所住的坊中,即使一时来不及回家,也会临时寄居客栈,以免被军队抓住。
因此,在坊门关闭后,洛阳坊外的大街小巷都空空荡荡,看不见一个行人。
一名黑衣人在一条狭窄而悠长的小巷内疾奔,动作极为敏捷,他不断跑过了一个个路口,渐渐靠近了宽政坊,这时,远处走来一队巡逻士兵,黑衣人立刻躲在一棵大树后,后背紧紧贴着大树。
片刻,巡逻士兵从黑衣人面前走过,他们没有注意到大树背后的黑衣人。
待巡逻士兵走远,黑衣人迅速攀上了大树,跳上高高的坊墙,又纵身跳进了墙内…
不多时,黑衣人快步来到了窦庆的府宅前,他脱去了夜行服,露出一身穿在里面的袍服,屋檐下的灯光照亮了他的脸庞,正是张铉。
张铉是在接到尉迟恭的确切消息后才临时决定来见窦庆,但此时坊门已经关闭,他只能用一种非法的方式前来拜见窦庆,张铉同时也觉得这种方式比较隐蔽。
张铉来到了窦府门前,此时窦府的大门已经关闭,两盏巨大的死气灯笼亮着微弱的光芒,他走上台阶重重敲了敲门。
片刻,侧门上的门孔打开了,露出一张不耐烦的面庞,“是谁?”门房瞥了一眼张铉问道。
“窦老爷子在府上吗?我是说你们家主。”
“老爷已经休息了,明天再来吧!”
门房见外面年轻人穿一身细麻长袍,心中顿时有了轻视之意,他要关上窗孔,张铉却手疾眼快,迅速按住了窗孔,冷冷道:“我是来找窦庆,你若敢无礼,小心你的脑袋!”
门房吓了一跳,敢直呼老爷的名讳,他心中有点有点害怕,不敢再无礼,小心翼翼问道:“请问公子是——”
“替我传报进去,就说张铉有紧急事情要来见他。”
门房听说过张铉之名,他不敢再怠慢,连忙道:“公子请稍候,我这就去禀报!”
他转身便向府内奔去,张铉则负手在台阶前来回踱步,他来找窦庆也是一步险棋,利用窦庆来破元家勾结渤海会的阴谋。
张铉知道窦庆是什么样的人,窦庆顾全大局让出了武川府的主导权,但绝不代表他会坐视元家出卖关陇贵族的利益。
如果他和窦庆联手,元氏、宇文氏和渤海会的三方联盟也就能从最薄弱处攻破。
这时,大门内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侧门开启了,一名二十余岁的年轻公子从府内走出,他便是窦庆的族孙窦静,窦静躬身施一礼,“在下窦静,让张将军久等了,请吧!家主在外书房等候将军。”
“打扰了!”
张铉回一礼,便快步走进了侧门,跟着窦静向外书房走去。
第263章 共同利益
窦庆正在书房内看书,听说张铉有紧急事情找自己,他倒有几分兴趣,便让族孙窦静把张铉领到自己的外书房。
这段时间窦庆一直保持着低调,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他在武川府留下的遗产和痕迹也被元旻清洗殆尽,在武川府内几乎找不到他曾经呆过七年的记忆。
不仅是武川府,整个朝廷官场也听不到他的任何消息,他就仿佛是一个彻底退仕的老人,完全离开了大隋的政治中心,连天子杨广都没有把他放在心上了。
但这却是窦庆刻意造成的效果,只是为了把自己隐藏起来,并不代表他不关心朝廷,恰恰相反,他在密切关注着时局变化,朝廷发生的任何一件事他都不会放过,窦庆只是在等待时机罢了。
这时,门外传来族孙窦静的声音,“启禀家主,张将军到了。”
“请他进来!”
张铉快步走进了书房,一眼便看见了坐桌案前的窦庆,让他不由吃了一惊,窦庆变得又瘦又小,完全是一个干瘪老头了,短短一年时间竟苍老得如此厉害,不过好像精神还不错。
张铉连忙躬身施礼,“晚辈张铉参见窦公!”
“张将军,我们好久不见了,恭喜将军升职!”
窦庆一摆手,笑眯眯道:“请坐吧!”
“谢窦公!”
张铉坐了下来,看了一眼窦庆笑道:“窦公精神还不错,气色比上次好了很多。”
“是!我自己也感觉到了,其实瘦一点更好,尤其要休息好,休息好精神就不错。”
窦庆就见了老朋友一样和张铉谈笑,他又关心地问道:“出尘有消息吗?”
张铉一怔,“窦公不知她的消息吗?”
窦庆摇摇头,“我已经快半年没有她的消息了,最初我是让她去山东一带调查渤海会的情况,但她写了一份报告回来后,便再也没有音讯,我觉得张将军应该见过她。”
“我是在两个多月前见过她一次,还请她帮了我一个忙,但后来我也没有了她的消息,我感觉她应该不在山东了。”
“唉!她也长大了,随她吧!”
窦庆笑了笑,话题一转问道:“刚才管家说,张将军有紧急事情来找我,不知是什么事?”
话题转到了正事上,张铉决定用最吸引人的话来开场,他尽量若无其事道:“就在今天下午,渤海会的高慧、元旻以及宇文述在宇文述的书房见面了,谈了近大半个时辰。”
“什么!”
窦庆果然大吃一惊,元旻居然和高慧、宇文述在一起,这是怎么回事?
窦庆怎么能不吃惊,武川府一直和渤海会是死对头,两家看似东河不犯西井,但实际上,它们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尤其在争夺中原和并州的利益上,它们之间斗争进入了白热化,元旻怎么能和高慧走在一起!
还有宇文述,要知道十几年来宇文述一直是打击关陇贵族的急先锋,双方仇怨极深,什么时候元旻又和宇文述握手言和了?
窦庆目光锐利地注视着张铉,“这件事张将军怎么知道?”
“窦公还记得许印吧!”张铉笑道。
“原来是他!”
提到许印,窦庆顿时恍然,原来张铉也把许印控制住了,窦庆眉头一皱,似乎想到了什么。
“莫非他们所议之事和张将军有关?”
张铉取出许印给自己写的短信,信虽然很短,但把事情都说清楚了,他把信递给了窦庆,“窦公请看这个,就会明白!”
窦庆打开信看了一遍,顿时明白了一切,他冷冷哼了一声,“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武川府,简直令人无法容忍!”
“窦公,这只是开始,我感觉,元旻为了得到渤海会的支持,他必然会越陷越深,如果不及时制止他,后果将不堪设想。”
窦庆当然明白张铉的意思,是想和自己一起联手破掉三方联盟,那么他自己面对危机也就消除了,这倒也是可行,对双方都有好处,只是这件事来得太突然,他需要理清楚思绪,在一些细节方面也还要再考虑一下。
窦庆沉思片刻道:“这样吧!这件事让我再考虑一下,明天天黑前我会给你一个正式答复。”
张铉起身行礼,“多谢窦公帮助,不再打扰窦公休息,先告辞!”
“去吧!希望以后还能经常见到将军。”
“一定会,告辞了。”
张铉行一礼,慢慢退出书房,在窦静的陪同下向府门外走去。
窦庆则在房间里负手来回踱步,细细考虑张铉提出的建议,他当然知道渤海会对付张铉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把飞鹰军势力赶出山东,张须陀已经被从山东调走,下一个目标必然就是张铉了。
只要张须陀和张铉在山东,渤海会就很难渗透进去,张铉已经成了渤海会的心腹大患。
窦庆当然也不希望渤海会控制山东,渤海会是关陇贵族的对头,对头变得强大,对关陇贵族绝不是好事情。
在某种程度上,窦庆也希望张铉能留在山东,抵御住渤海会对山东的渗透。
这时,族孙窦静回到书房道:“家主,张将军已经走了。”
窦庆点点头,“去把李公子请来。”
“是!孙儿这就去。”
窦静转身快步离去,不多时,李建成匆匆来到了窦庆的外书房,“建成参见外祖父!”
李建成现在的对外身份是李密,所以他并没有住在自己家中,而是住在外祖父窦庆的府宅内,窦庆摆摆手笑道:“我找你有点事,不用这么拘束,坐下吧!”
“谢外祖父!”
李建成坐了下来,窦庆沉吟一下问道:“上次你告诉我,渤海会也在打瓦岗军的主意,究竟是怎么回事?”
“回禀外祖父,这也是建成从翟弘一名心腹手下那里得到的绝密情报,瓦岗军攻打济北郡的背后就是渤海在暗中指使,高慧两次秘密上瓦岗拜会翟弘,直接促成了瓦岗军东扩,虽然东扩失败,但渤海会的手已经伸进了瓦岗军,翟弘已向渤海会效忠。”
“翟让知道吗?”窦庆又问道。
“我估计翟让是知道这件事的,最近几个月,翟让明显对我有点冷淡了,我觉得这和武川府换权有直接关系,元旻太咄咄逼人,想把瓦岗军纳入自己囊中,引起了翟让的不满和警惕,但翟让又不敢本人直接和渤海会接触,怕引起关陇贵族的不满,所以翟让通过翟弘来接触渤海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窦庆负手走了几步又问道:“上次你提议瓦岗军向河内郡扩张,现在有什么说法吗?”
李建成摇摇头,“济北郡兵败后,翟让的心情很恶劣,我们都见不到他,进军河内郡也就没有再提及。”
说到这,李建成心中有点奇怪,外祖父为什么会忽然问起这件事,他小心翼翼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窦庆点点头,“刚才张铉来找我,告诉我一个消息,元旻和渤海会以及宇文述可能勾结在一起了。”
李建成的脸色刷地变得惨白,他反应极快,立刻想到了元旻会不会把瓦岗军让给渤海会,如果是那样,自己就要被武川府召回了,自己在瓦岗一年多的心血将毁于一旦,不仅如此,他们家族也将面临极大的风险。
窦庆看了他一眼,叹口气道:“你的担心没有错,元旻很可能会出卖武川府的利益,他只考虑元家的利益,而瓦岗军和元家关系不大,只要渤海会提出武川府退出瓦岗的要求,我想元旻一定会照办。
但这只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威胁,恐怕渤海会还会以支持元家在关陇称帝为借口,进一步打击关陇贵族的势力,比如我们窦氏家族,你们李氏家族等等,元旻那蠢货一定会配合。”
李建成越想越怕,低声问道:“外祖父,这个消息可靠吗?”
“应该是真的,张铉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烦,所以他想和我们联手,破掉元旻和渤海会以及宇文述的勾结。”
“那我们该怎么做?”李建成又问道。
窦庆缓缓说道:“我想让你出面和张铉合作,可以用你手中的力量,另外,我会动用我所掌握的一切资源,要坚决阻止元旻和渤海会的勾结。”
第264章 初次合作
次日天刚亮,李建成返回了自己家中,昨晚他考虑了一夜,尽管窦庆让他使用自己的力量,但出于慎重,他决定不用瓦岗军的力量,还是动员自己家族参与此事。
况且窦庆也答应使用窦家的一切资源,李建成很清楚窦家力量强大,拥有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全部动员起来,恐怕也不比武川府的力量弱。
回到家中,李建成立刻让人把兄弟李世民和妹夫柴绍找来。
“有件事我要和你们商量!”
李建成便将昨晚窦庆和自己的谈话详细告诉了李世民和柴绍,最后道:“外祖父让我出面和张铉合作,我们先商量一下,这件事该怎么做?”
李世民眉头一皱,“兄长,我也知道这件事后果很严重,但光凭我们家族的力量恐怕太弱了一点,办不成什么事。”
柴绍也有些为难道:“而且我们也无从着手,细节处一点都不知,我们怎么去阻止元家和渤海会的结盟?难道去暗杀高慧,她住在哪里我们也不知晓。”
“你们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财力人力方面都不成问题,外祖父答应动员窦氏家族的一切力量帮助我们,据我所知,光是武艺高强的武士就有一百余人,更不用说强大的财力,其实外祖父主要是我们代表他出面和张铉交涉,具体做事情还是要靠窦家的力量。”
说到这,李建成又对柴绍道:“至于从何着手,我们可以去找张铉,既然他知道三家结盟之事,他一定还知道不少细节,他应该知道从何着手,嗣昌,你和他关系不错,你去和他交涉,我不好出面。”
柴绍有些为难,不久前他和张铉因李子通之事撕破了脸皮,现在去找张铉,他着实有点放不下这个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