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身为一个好的作家,我的写作手法被一群小学生给分析和模仿了,反正我觉得挺丢人的。
人民网的评论继续说:对文学大师心怀尊敬之心、追念之心是一个民族的基本涵养,是一位有责任文化人的基本修养,贬低大师甚至出言不逊已经超出文艺争鸣的范畴。
这段话我很不认同。首先,这是你的大师,不是我的大师。其次,我不觉得我说茅盾冰心巴金文笔不好是对他们出言不逊。只要不是人身攻击,你再大的师,无论是人民封的大师或者政党封的大师,都是可以自由的评说的。在我们这个国家里,不能说政治,不能说官员,不能说制度,不能说腐败,难道连个写书的都说不得?况且我还没评说大家所看重的“思想和立意”,单纯说个文采而已。敢情在封建社会,评说个大诗人写的差,不合我意,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吧,别等到一千年以后…,当然,有人会觉得,没不让你说啊,你这不正说的欢么,我们只是都不认同你说的,他们就是文采好,或者那叫文笔朴实立意高,那我也没办法。但这些人要比那些危言耸听的评论家要可爱多了。
其次,一位有责任的文化人的基本修养是有骨气,说真话,不献媚,不阿谀,绝对不是对文学大师心怀尊敬之心,追念之心。文化人不是来烧香的。我也不觉得这是一个民族的基本涵养,如果一个民族的全部人都必须觉得有那么几个作家,写的必须是好的,所有的全好,没有一点不好,否则你就是没涵养,那这是个除了朝鲜以外的什么民族啊。
而当时所谓的“冰心的书读不下去”,这也是陈丹青,包括我的真实想法。任何人都有权利觉得另外一个人的书不在自己的审美里,读不下去。如果大家读我的书读不下去,我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而为什么在某些评论家眼里,读不下去冰心就是人格和文学品格出了问题呢?你不能非得逼着我看冰心看得津津有味才行吧,我的确是不喜欢,我也只是把我内心真实想法说了出来。如果你非要逼着我读冰心的书,我对你的惩罚就是逼着你读冰心的书。看看你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
所以,看见很多在网上痛骂的人,他们的措辞之激烈,表现之激动,是要比玉米相对于李宇春更甚的。但是否巴金茅盾冰心三位老人在他们心中的位置要比李宇春在玉米心中的位置高呢,明显不是这样的,我甚至怀疑把老舍矛盾巴金三个人放他们面前,他们能否分的清楚谁是谁。当然,你们可以说,你们只认文字不认脸,但是我也怀疑,在那么多叫嚣着你胆敢不尊重文学大师的人们,你们中是否都完整的看过你们所“尊敬”的大师的书?是否还记得冰心老舍茅盾巴金原名叫什么?我想,如果李宇春原名叫李春波的话,所有玉米都是应该记得的。所以,其中很多人是巴金冰心茅盾的假粉丝。你们只是单纯的看我不顺眼,不喜欢我,就甘愿马上摇身变成你们的大师们的不忠实读者,这是不诚实的。至少在我念书的时候,似乎整个班级甚至学校都没听说过有多少人多么喜欢看这三个人的作品的。而现在突然冒出来这么多义正言辞的假读者,我感觉这些茅盾,冰心,巴金的假粉丝马上就要组成“盾牌”“心冰乐”“京巴”等粉丝团了。
对于他们的真读者,对我留言说,其实巴金写的很好,并且告诉我为什么好,哪段的那里很好。那我对他们也很尊重,我也会尝试去再去看看。这是正常的文学观点的不同。而不是借着这三个“大师”的帽子给别人扣更高的帽子,顺便名正言顺的骂两句。但到现在,我依然认为,巴金,老舍,冰心,茅盾这四个人中,别的什么都不说,就说文采,除了老舍不错以外,其它三个人的文采从最差到较差的排名是——冰心,巴金,茅盾。作为一个作家,文笔和文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作家必须要拥有独特和出色的文字技术和文字风格,这是所谓的思想性和感情真挚是不能代替的,这也是汉字的魅力所在,中国历来的作家都是很看重这点的,从诗经开始,到唐诗宋词,到四大名著,无不如此,再到后来的白话文中,钱钟书梁实秋林语堂胡适鲁迅沈从文包括张爱玲都做的都不错,但是因为到了新中国,文字的魅力被思想的正确和意识形体的需要所替代,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和人民再没有运作出文采出众的真正文学大师。
而现在,看着一些评论家们的意思,是不是面对老巴冰茅他们这些作家,我等必须觉得全部都很好?有异议就是我人格和涵养出了问题?也不用管个人的文学喜好如何,必须抛弃所有阅读口味,无条件臣服于他们?

 

严禁发表个人喜好

我说,我觉得巴金,矛盾,冰心三个人文笔不好,冰心的书我读不下去。很多把烧香当成一个作家的头等职业道德的文学评论家,他们纷纷对我说,你胆敢骂大师,侮辱大师,颠覆大师,向大师泼污水。
我觉得非常奇怪,我只是在表达我的个人审美和阅读习惯,这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啊,怎么会有这么大罪孽呢?我说他们文采不好,身为评论家,如此的义愤填膺,想来应该是不认同我的观点,那么他们应该告诉我,巴金矛盾冰心的文笔好,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如果我不认同,好,那大家就是审美不同,一拍两散。这才是正常的。或者索性他们说,你这个笨蛋,审美太差,这也没问题。可是,现在他们只会说,大师是不能评说的,你这是忘本,是人品出了问题,是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原来读不下去冰心的书,是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评论家是把自己家里的柱子命名为“历史的耻辱柱“么,看谁不爽就把谁的照片钉上去?那这耻辱柱似乎得做大点吧。我也明白了,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原来个人情趣上不喜欢某些作家的文笔和他的书,会是违背了道义伤害了民族和没有修养啊。
我的心里自然会评判我自己认为的大师,你们的大师不是我的大师,他们在我眼里只是作家或者成功作家,我自然可以决定自己是否喜欢读他们的东西。这和一个人的道德没有任何的关联。纵然是我自己认为的大师,我也可以对他说,我觉得大师您的这个地方我不是很喜欢。还是那句以前用过的话,这是你我最基本的权利,大家其实都有这个权利。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自己没有这个权利。
放弃自己的权利也是你的权利,咱不是最喜欢行使这个权利么。
在正规的评论家或者评论者的文章里进行了一些摘录:
竟然对著作等身、享誉海内外的大师们指手划脚——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力。
作为名作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谦虚。
其地位是历史的决定、人民的选择,经过了文学史的检验和评价,颠覆大师贬低大家可笑而且徒劳。
贬低嘲讽大师很无知。
除了媚俗,就是沽名。这是笔者对韩寒等人攻击文学大师的基本看法,其中折射的历史的虚无和文化的狂妄,必须引起社会的重视。
既然敢于批评大师,你二人又有何德何能呢?
韩寒说巴金冰心茅盾的文笔不好,言下之意是他自己的文笔很好咯
作为公众人物,你自己的喜好,你自己的个人审美是不能放在媒体上对公众发表的
与大师们相比,韩寒们缺乏的不仅是“文笔”,还有文学的学养,个体的修养,以及对文学传承的使命感、责任感。
韩寒又与一个什么叫做陈丹青的画家在那里大放臭屁.说什么“其实我们背诵都是描写的特别差的东西,然后在那里背诵,所以写文章一开始写成这样,如果当时放一些钱钟书的东西,中国的学生作文不至于像现在这样。”
靠骂人无耻到极地扬名的民国时代比比皆是,而完全无耻下流靠骂祖宗扬名的的小子只有这个时代才有.韩寒就是其中一个.
千万不能忘本,更不能去骂本.这是道义,也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精神支柱.谁一旦叛离这个精神世界,谁必将被众人订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大师是不可以随便质疑和评说的,我们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阅读大师和他们的经典作品其实是一个人的基本文化涵养。不喜欢阅读经典的人很浅薄很空虚。
亵渎贬低大师的价值的结果非常可怕,它的不道德性和危害性非常巨大。
不将老舍、茅盾、巴金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当作家,甚至质疑起众名家的文笔来了
对中国人公认的文学大师贬低嘲讽,伤害了一个民族的文学尊严,对文学大师心怀尊敬之心是一个民族的基本涵养,是一个文人的基本修养,我们为出现那样的非常错误、误导舆论的言论深表遗憾

文人几文

在所有的榜中,作家的版税榜应该算是比较容易做的。一个写书的,也没太多商业活动,赤裸裸的印数乘以版税乘以销量。当然,销量多少是很难算的,别说记者不知道,连作者都不知道,最倒霉的情况就是连出版社都不知道,只有印刷厂知道,比如我的《长安乱》。统计一个作家得到多少钱,最靠谱的是从税务局去查。因为作者得到的钱都是扣税以后的,比如我,我的版税率在百分之14到15,税后应该在12多。这是实打实的,所以,建议下期的榜单由税务局来制定。以后某些出版社在号称瞬间卖了一百多万册的时候,也请把开给作者版税的扣税单示众,和谐社会,吹牛也得上税嘛。
今年的统计我有380万的收入。我觉得我的钱光明正大,所以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基本上,任何数字对于余秋雨这样性格的人,他都会说偏多了。还有大部分的作家会说,我不知道,有那么多么,我没算过呀。
作家真是性情中人,都不带算的啊。
380万这个数字对我而言的确是偏多的。我今年就出版了光荣日一本书,版税190多万,扣除税后是160多万。其它的老书的销售可以给我带来几十万的收入,扣税后所有的加在一起应该在200万左右。看来今年要去光荣报税了。说来惭愧,去年我都没资格去报税,就赛车的收入不幸没能到报税的标准,而《一座城池》又是前年出版的。
至于我比赛没钱用出书来补贴一说,那就是想当然了。我不是玩车,我是在比赛。玩车是花钱玩,而不管你是奔驰宝马还是保时捷,想让我开快车是要给我钱的。所以,凭借今年的全锦赛年度车手冠军,在赛车上应该有版税的十分之一的收入。同时友情提醒,国内最顶尖的车手,在最好的年头,收入都不超过100万,而且任务是全力拼搏拉力和场地的冠军,是冒着一点点生命危险的,建议想发财的不要选择这行。
看这个榜单,现在的作家都在以量取胜,而且更加的产业化。据悉,一年内,年度赚钱总冠军,中国作协会员,原创作家郭敬明出版的自己的书加上提版税的文学杂志大约有十四本。靠自己写赚300万,再靠编写赚800万,也是他充分发挥特长的体现。当然,这1100万还要扣除他的公司运营成本,这个运营成本很大,因为老板需要看到黄浦江,以确定自己真的在上海。虽然他雇的人都很穷,但古训说“文人雇穷”,所以也无可厚非。不过首富的团队似乎穷的有点厉害,导致了一些人穷则思变。郑渊洁的全集近50本,于丹也有五六本,饶雪漫(我的第一篇小说当时在《少年文艺》就是她发表的,特此恭喜)也有很多本书。这也说明其实我们的阅读环境还不是很好,总体来说我不觉得一年写很多本书对于单个的作家来说是长久之计。但靠写作发家在这几年还是有可能的。比如这个榜单的制榜人,我建议他采访采访这个榜上的人,然后写一本《作家告诉你怎么发家》或者《坐家傍上榜上作家》,万一特别畅销,说不定明年的第一名就是他了。那将是多么好玩的一个景象。明年榜单第一名,XXX,作品是教你如何排到这个榜第一名的一本书。那真是言传身教,世界级的示范。
以这个数字来看,中国的写作者赚的还是太少了,而且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家,还是很难出现超级畅销书。我很希望以后中国能做到一本畅销书可以赚1000万,也就是100多万美元,就算这样,还是世界平均水平以下的。因为我们自吹自擂说自己是文化大国说了无数年了,文化大国的人都不大喜欢读书啊?或者就喜欢读盗版书?别告诉我正版太贵。平心而论,书在我国算是比较便宜的商品了,而且猪肉和汽油的涨价似乎还没能带动书的涨价。我记得我的书在8年前是20块左右一本,现在基本也在20块一本。别告诉我50年后还是20块钱一本,我希望等2058年,我们在迎接再一次奥运会的时候,算上每年的通货膨胀,出一本畅销书的版税200万别只够我做飞机去一次北京的,当然,我更相信当时的机票是50万一张,燃油附加税150万。
还是希望中国早点出现超级畅销书,最好是小说,单本能卖1000万本以上的。当然是真实数据,不是出版社用嘴卖出来的。也就是说,130个人当中,有一个人会买一本。这个要求应该不过分。纵然那个人不大可能是我,我也如此希望。

 

此文炒做,慎入

我们很多记者的思维都是一根直线,除人挂了以外,凡是没作品的时候出来新闻就是提升人气,凡是有作品时候出来新闻就是炒做,既然这样,大家做什么娱乐新闻嘛。
我的作息时间不正常,有时候一觉醒来就过去两天,在沉睡的两天里,好多地方又说我进行了炒做。我时常也佩服自己。比如这次枪手的事情出来,离开新书上市没几天,肯定会有没想象力的媒体说我炒做,但不会有人去指责那个造谣的人。我是莫名其妙一觉醒来打开MSN就看见首页新闻上说我用枪手,这种事情,要背很多年黑锅的,因为“韩寒被爆雇三年枪手”这样的新闻肯定是在显眼的地方,而“韩寒澄清没有枪手”自然看的人少点,就在角落里。我脑子进水了,用这样背黑锅毁声誉的事情来炒做?所以,希望媒体有点媒体的样子,当初那个帖子也是你们从各个论坛里找来的,我韩寒从1999年到现在,本人从来没有主动找过媒体要求报导个什么事,也从来没有要求过新浪编辑推荐过什么文章。某些媒体不要把自己找出来的岔子,毁我声誉以后再扣我自己头上,说是可能是我自己爆有枪手为新书炒做。某天你们自己要出书可能需要这么干,我不需要。
在中国,做个造谣的人是最幸福的,随便就可以让一个省的香蕉全都卖不出去,或者可以轻松毁一个人的声誉,到头来还是被造谣者的错。
既然有人说是我自己安排的手下在炒做,那我就把那个手下暴光了——资深出版界的圈内人士,兼喜欢搜集班级里女同学腋毛的——
(因为昨天我说了以后,《我喜欢搜集班里女同学的腋毛,怎么办》和《我的美丽外教女老师想迷奸我,怎么办》等十万个怎么办已经被他删除,也希望说他是我手下的媒体可以把这个真人找出来,我真想知道这资深出版人兼腋毛收集者在哪个城市哪个学校上课)

 

此文枪手所写,慎入

今天看到新闻,说某网友猜测我三年用了枪手,而且枪手是我博克连结里的朋友马日拉。这些新闻都是以“被爆”为标题。我这样明显的文字风格都能被说有枪手,那些没风格的大作家们怎么办啊。于是我就去看看是谁爆的,找到了那个同学的新浪博克,BLOG的名字叫“狂想”,已经表明了他的类型。第一篇就是写我找枪手的文章,他说他自己是一个资深的出版界的圈内人,第二篇就是《我很喜欢收集班上女同学的腋毛,怎么办?》,资深出版人还在上学呢,真有为。再往下还有《我的美丽外教女老师是否想迷奸我?》《去参加林志玲的见面会后我感觉她爱上了我,怎么办?》《泽塔琼斯曾经瞒着老公来中国找我》《我喜欢把偷来的班级里女同学的内裤套在头上睡觉》,基本上我就不用解释了。
所以,记者一定要弄明白小说和新闻的区别,不能随便论坛里找一个帖子就拿来当新闻,然后不负责的写道是网友爆料,自己就没责任了。如果这样,新闻就太好写了,我注册个账号可以说全天下的作家都是找枪手写的,一天换一个作家爆料,想必用计算机写作的作者也拿不出证据来反驳吧。一个作者写东西挺花脑子的,记者论坛上随便整理一个帖子当新闻就可以把人家逼到跳到黄河洗不清的境地,而且现在的读者还都特别相信这些“爆料”,当事人走到哪都要背黑锅,这个已经和娱乐精神完全不搭界了。别逼的中国的作者们以后只能在公证处写小说啊。
但好在,和海岩留的1000万个字的手稿向记者展示来澄清自己没有枪手一样,我是有证据的,我早料到有那么一天,于是每次动笔写,我就摆个DV在后面拍着,到现在,我已经拍了1000盘DV带了。总计也就2000个小时,为了避免自己成为黄健中,等我用一年核实一下里面没有我写作的时候姑娘来探望我的画面的时候,我就举行记者招待看片会。请参加会议的记者带好帐篷和干粮,善意的提醒参加发布会前不要购买电器或者汽车,等发布会完估计都已经改款了。

 

我酷毙了,他帅呆了

因为我每年都有几十本假书上市,所以我最近又整理了一下我的假书,分成了几个系列。看清楚了,这可不是盗版书,盗版书再怎么盗至少还是我写的。但这次我要向大家介绍的致富行业是中国的图书盗版业所特有的,音乐盗版业和影视盗版业就只有眼红的份了。先介绍一下我的产品:
贱系列——《贱人贱事》《剑》。
酷系列——这个就多了。有《酷》《我酷毙了》《谁比我酷》《再酷一点》《酷了一个世纪》。就差一本《酷到不行》了。看来在盗版商的眼里,我真的很酷。
狂系列——有《狂》《狂荡》《我为我狂》《年少轻狂》和《我是我疯狂》。这个狂荡是什么意思呢?狂淫荡?其实这个系列应该和酷系列对应起来,比如《我狂毙了》等。
帅系列——《帅》《他帅呆了》。其中,《他帅呆了》和《我酷毙了》这两本,是我的偏爱,一般一亮出来,你吓死了。
幼齿系列——包括了《七色窗》《生命力》《邂逅十七岁》,《不由分说》《天使迷梦》《闯入乱世不了情》《烟花乱》等等。其中,我本人最想看的是《闯入乱世不了情》。
色情多P系列——《春心荡漾》《流氓的歌舞》《六个宝贝》《青春梦》《痛》。
刘翔系列——《青春跨栏》和相对应的姐妹书《青春无罪》。
三重门附近系列——《三重门内》《三重门外》《三重门后》《三重门前》《三重门中》《三重门全集》《打开三重门》《三重门续集》《三重门特刊》《走进三重门》《走出三重门》等三重门前后左右。
给曾子墨献礼系列——《墨》。
给党献礼系列——《红色起点》《水晶誓言》《阳光少年》。
对联系列——《驿动的年代》《叛逆的季节》,横批《破碎流年》。
走进科学系列——《三重门之谜》《折腾》。
赵忠祥的岁月系列——《岁月边缘》和饶颖的呼应版本《边缘岁月》。
光荣日系列——因为光荣日出版的拖延,所以先上世了两本假光荣日。最近又有一本光荣日的矮个兄弟版本,《光荣曰》。
盗版商想不出书名系列--《就是韩寒》《韩寒最新奉献》。
其它的普通不好玩的伪本,就不罗列了。应该有100本左右。谢谢和谐社会,让我著作等身。想看封面的,去://.bookqi. 但其中的《少年》是我授权的漫画,不算假书。手里有其它版本的,请在那个帖子里上张图,好让我知道一下我曾经还出版过什么书
各位郁郁不得志的朋友,各位想买基金但没本金的朋友,你想发财吗?去找个印刷厂合作,把你上网时候看见的网络小说扒下来,再挑选一个书卖的不错的作者,然后自己想一个出名,出版吧。如果你懒,你扒一篇网络小说就可以了,挨个作家出版一遍,这样的效率是最高的。保守估计,一个月可以出版十五本,每本可以销售五万册,一本获利两元钱,一个月就可以赚一百五十万。一年工作十一个月,还有一个月要去拉斯韦加斯度假,那一年就可以赚一千六百五十万。1650万哦。而且绝对安全,几乎等于合法,基本没人来查你。名声也很好听,跟朋友一说起,你就是搞文化产业做出版的。这年头,卖白粉一年也不容易赚那么多钱啊,被抓到可是要枪毙的,那真的就是我酷毙了,这不值得。各位要抢银行的,贩毒的,绑架的,诈骗的,大家都来做出版吧。你们就是吃了没文化的苦,现在让你们享享做文化的福。虽然罪犯是没人来抓的,但我这样鼓励犯罪弄不好是要被抓起来的哦。所以赶紧了,趁这两年没人管。以后入这行的人,念在我指路,你们就放过我吧,易中天,于丹,余秋雨,郭敬明,他们的书都卖的很好。
本条信息免费。

 


我就像这个世界

这两天从去西藏的活动回来。在西边的时候,每个人见到我都问,有反应吗?我一开始不理解,想这里的人都挺直接的,民风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