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音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儿,忽而开口:“我想要回北陆。”
孟守文一楞。他知宝音素来性直、不擅遮掩真意,于是皱眉问:“为何?”
宝音答亦直接:“你要娶别的女人做你的正妻,我都听见了。刚才我睡醒没有看见你,想去找你,一走到门口就听见齐凛和你说的那些话了。”
孟守文一时哑然。
宝音又说:“鄂伦部的战马已经全部送来给你了,东陆的帝都也已经被叶将军为你攻下了,你不会再担心北陆进犯,所以我对你来说,也没有能够继续利用的价值了。”
这短短数言可谓诛心,孟守文的脸色立刻转青。
他镇了镇胸口翻涌的怒气,尽力平心静气地向她解释原委:“晋国新王心有大志,不可小觑。与之联姻,不过是出于政治之利弊权衡,并非是我移情而不顾恤你的感受。不论将来后位上坐的是谁,你才是我真心所爱的女人。且你所出之子,我必将册之为东陆储君。如此,你还要计较什么?”
宝音说:“我计较你的真心。”
“我对你是何等真心,还需计较?”
“真心就不会再变了么?”宝音看着他,“当初我对你而言,也不过是出于政治之利弊权衡的考虑而不得不接受的一个异族女人罢了,但是后来呢?你的真心,是永远不会变的么?”
被这般诘问,孟守文再压不住怒意,口中冷冷答道:“论世间王侯,谁无三妻四妾,谁能永保真心不变。”
本以为他这气话会将宝音一并激怒,谁知宝音看他两眼,平静地说:“我的父亲,对我的母亲,就是真心不变。”
孟守文冷笑数声,逼问道:“若果真如是,你的母亲为何当年要离开你的父亲、离开你,远走东陆?”
一层红意渐露宝音眼底,她勃然作色,嘴唇发抖,却吐不出一字。
而孟守文早已大悔方才说出的话。
他起先的怒意在她的眼眶蓄满泪水的那一刹便消逝无踪,心内只余懊恼与自责。
明明在毕止的那一个满月之夜,他在静静聆听了云蔻所说的、无论如何也不愿让宝音知晓的当年旧事之后,向她承诺必不会令宝音因此事而再伤心,为何今日在气头上竟忍不住又揭此疤?
她远嫁东陆,迟迟未见母亲,本就是他欠她的冀望。
而她心甘情愿地对他倾心相付,与他共荣辱,为他育子女,却从未提起过要他兑现这早初的承诺。
若论真心,她确是最有资格与他计较的那一人。
孟守文沉默着、一动不动地望着宝音,自知眼下说什么都难以弥补方才的失言,更因素晓她刚烈的脾性,此刻已做好了迎接她怒火的准备。
谁知,宝音抑抑了情绪,说出了他万万没有料到的话:“我的母亲已经回了北陆。在你派人来毕止接我前,我收到了父亲从鄂伦部发来的书信。母亲当年离开我的原委,我现在都已经很清楚了。”
“如果你要迎娶别的女人,那么东陆已经没有让我再继续留下去的理由了。所以,我想要回北陆。”
她的声音微哑,却不含一丝怨怒。
……
“王上?”
齐凛瞧见来者,略略惊讶,连忙从案前起身出迎。
孟守文掠过他身侧,径直走至案前,伸手拈起其上一封字墨未干的绢书。
齐凛步近,“给晋国的国书,臣尚未草完。不如明晨再呈给王上看。”
孟守文不言,手指渐渐收拢,将这封绢书在掌中揉作一团。然后他的力道越来越重,薄丝在他指下几欲裂开。
齐凛愕然地看着他的动作,“这……”
“十年尚远,今朝尚早,纵有新患,仍可徐除之。”孟守文向他道,“劳你今夜重新草拟一封发往鄂伦部的国书,邀其遣使来观东陆天子登基。”
而他没有对齐凛说出口的话则是——
贲室之大局,固当权衡;真心之取舍,何须慎思。
·
天启城。
被淳军封了近两个月的城门终于大开,均廷前朝诸旧臣听闻淳王王驾已临城外,无一不惴惴;待到又闻淳王有赦前朝旧将瞿广之罪的传言,众心方安,纷纷翘盼新帝登基后能有大赦、大免、大封之旨下。
不大的庭院中,霍塘正饶有耐心地逗弄一个小男孩。
“你爹马上就要带你们全家去宛州了,宛州可同中州大不一样呢。”她兴致勃勃地开启一个话题,“我从小就在宛州长大,那里有意思的事情数之不尽……”
小男孩盯着她,听她滔滔不绝地自说自话,年幼的眉眼隐有一丝桀骜之色,神情半是戒备半是冷淡,从始至终都没有开口。
霍塘丝毫没有气馁,反而神秘一笑,从袖中摸出一个小瓷瓶,在小男孩眼前晃了晃,引诱道:“这是我自制的蜜糖水,非常好喝,你要不要尝一尝?”
小男孩仍旧盯着她,不说话。
她的身后切入一道影子,紧接着,耳后响起男人的声音:“不要尝。”
说话的男人长臂一捞,将小男孩抱了起来,“存嚣,你娘在找你,你怎么待在这里不回屋?”
霍塘看清来人,笑嘻嘻地收起瓷瓶,问道:“叶将军出城迎驾未归,你怎么倒先入城了?”
齐凛皱眉看着她复又藏起来的药瓶,颇有些警告意味地道:“叶将军与夫人尚未同意你的主意,你需慎行。”
霍塘讷讷地应了一声,跟着他往主屋处走。
“王上是要让叶将军出镇宛州的哪里?”她贴着齐凛的胳膊,边走边问道。因叶增伤未痊愈,且之前所用诸药尚需经由她以秘术长期贯引,所以她是一定会跟去宛州的。
齐凛想了想,觉得并没有避讳她的需要,遂回答道:“云中。”
霍塘眯了眯眼,笑了。
寒云川畔,建水滚滚,长雁送日,正望千载云中。


【四十九】

夏,五月二十八日,淳王孟守文登基即帝位。改天下之号复曰贲,改元太和,仍都天启。不复分封淳王,内淳地归王域。
初,淳军既克天启,毕止王廷震动。叶增遣使传捷迎驾,帝将发毕止,或谏曰:“今叶增功高,威权至重,王宜戒其反心。”
帝笑曰:“叶增于我,外有君臣之义,内有知己之道,其忠其勇,何谓反心!”
对曰:“人心可变。”
帝默然良久,谓之曰:“卿等不知叶增。”
时淳军精锐皆在叶增麾下,帝以伐均大权委叶增,自居毕止,凡两年未出一诏南问兵务,叶增麾下将兵多有只识帅令而不知王诏者。
天启既下,或有将领密劝叶增曰:“王久居毕止,军中人心所向唯将军耳。荡灭均廷之功,天下无人能出将军之右。将军今若踞城登基称帝,四州之内谁敢言怨?”
叶增闻言,怒而斥之曰:“我本一山民,今能权掌大军,非王之封擢不可至也。王肯信我,乃付我以倾国之兵权,我安能负其所信!”
对曰:“将军坦荡荡,安知王不以将军功高为怨?王若有诛将军之心,将军却将何以自处?待彼时更反,是亦晚矣!”
叶增不为所动,仅曰:“尔曹不知王耳。”
二十六日,叶增闻帝将至,率诸将出城百里,亲迎帝于天启北郊,见驾跪拜呼万岁。麾下从者无言相视,乃随之拜帝,呼万岁。
帝止其礼,亲执其手入城,叹曰:“将军终不负我也。”
自是左右文武始知二人之君臣相得。
诏赐伐均诸将,许闳、夏滨、石催、刘行周、唐进思、钟彦等皆在功臣之列,赏赠丰厚。
宛州平、唐、楚、澜州晋、彭五国闻帝登基,乃遣使入贡,仍称贲臣。帝深嘉美之,俱以殊礼相待。
裴沂内侍既携天子玺宝及其幼子奔八松,休王以妻故,奉其尊号,以帝事之,仍谓均臣。
帝问诸臣曰:“休国不臣,奈之何?”
叶增进言:“请出兵伐休,戮灭裴氏,以绝后患。不然,天下难安。”
帝曰:“独卿能平之耳,为国复领兵可也?”
叶增辞曰:“臣在兵中十五载,多苦旧疾,心力日渐不支。若为帅,恐累大军,愿陛下另择良将。前均大将军瞿广,年少多智,有大勇,臣力荐之。”
帝数劝无果,遂听其言,召瞿广廷对。
及陛见,瞿广不跪,曰:“我固无意事二主。”
帝嘉其风骨,未以为罪,问曰:“裴氏以臣弑君、废坏纲常、苛政无德,能为天下主乎?君视其为主,自视若何耶?”
瞿广竟无言可对。
帝复问曰:“君为帅为将,所求为何?未顾天下生民,何以取天下赞名?君奇才,不以战功传千古,反欲死节事贼主乎?”
瞿广心服,乃跪拜叩首,曰:“愿为陛下执锐前驱。”
帝遂以瞿广为帅,诏发平、唐、楚、晋、彭五国兵马,进讨休国。
宛州三国闻诏迟疑,以不宜空国出师千里之外,遣使诉不奉诏。
叶增闻之,自请出镇宛州云中城,帝许之。又谓三国来使曰:“苟不发兵,则望战于宛州之内。”
三国畏其言,不敢犯贲室兵威,卒奉诏。
六月二十二日,瞿广帅军伐休。凡所过处,休地悉平,三月下十六城,未尝挫败焉。
天启得报,众皆谓叶增有识人之明,而帝有用人之智。
九月二十七日,瞿广至八松城西,斩山筑堤,激水灌城,大军列陈城外四野,作旷日久围之势。休军城中粮磬,乃出兵求战。瞿广身先阵前,自旦及昏,领兵大破之;杀伤无数,城壑皆满。入城,得休王黄华及裴氏幼子,皆斩之,收其余党。
十月十九日,瞿广振旅还帝都。
帝以其勇效著明,拜为禁军都统,留镇天启。又诏曰:“师旅未解,天下积苦,用度不足。今裴氏既戮,当罢兵,四境勿有再言军事者。”
叶增闻诏,以多苦虚疾,自宛州上表请释兵权。帝初不允,而叶增固复请之,帝揽表喟息,终允其请。诏封云中为叶氏族邑,免十世赋。
或谏曰:“陛下于叶氏恩宠太甚。”
帝曰:“叶增半生戎马事贲室,为我披荆棘,定天下。其忠可炳日月,其功可震四州。何谓恩宠太甚邪!”
众遂不敢复言。
十二月八日,诏册札尔赤乌锡·宝音·鄂伦真为后,大赦天下。
三十一日,后诞一子,帝大喜,名之元初。
·
永沛的郁郁山林中,两个少年正在伐木。
他们身着永沛军步兵营的短打皮甲,露在阳光下的手臂闪着汗斑,显然已经像这样劳作了许久。
“叶大,你爹娘为什么给你起这么个名字?”
先开口的这人叫做杜钧,永沛本地人,参军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却连一个小功都没有立过,仍然只是个普通的士卒。此时他正停下来喝水拭汗,在小憩的时候偷眼打量这个伍长派给他的新搭档,目光中是掩不住的好奇。
听说这个叫叶大的在来永沛之前曾在西川军立过大功,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得到晋升,反而被发配来了大贲禁军中条件最苦的永沛军。
被搭话的少年神色认真,嘴角抿得紧直,手中伐木的动作有力且规律,丝毫看不出有任何疲累的迹象。就在杜钧以为他完全不想与自己说话时,叶大开口了。
“我在家排行老大。”他没什么表情地回答道。
“喔。那你有几个弟弟妹妹?”
“六个。”
“嚯!那你爹娘能养得起你们么?你今年多大了?”
叶大直接略过了他前一个问题,仅回答了后一个:“十七。”
杜钧的眼睛立刻睁得老大:“你从军几年了?”
“四年。”
“……”
杜钧沉默了。从军四年,也就是说他十三岁就从军了。那么小的年龄就来吃苦,果然是因为家里孩子太多,他爹娘养不起的缘故。小小年纪就要出来挣军晌供养弟弟妹妹们,也真是令人心酸。
“唉,”他一边摇着头,一边发出感叹:“都是姓叶,但这命就差太多了……”
叶大瞟他一眼,听不懂他在嘟囔什么。
“云中叶氏!你听说过罢?”
见叶大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杜钧才继续说:“据说叶将军的长子和你差不多大,从小被叶将军亲自教导,熟读各类兵书、战法,生得又英俊,只是不愿出仕,除了叶氏族人,少有人见过他。听说皇帝陛下对近臣说过,倘若叶氏长子愿继父志入禁军,最低也当拜以校尉,以彰殊恩。不像咱们这样没背景的,得从一个小兵卒慢慢往上爬……你说你也姓叶,就不羡慕人家么?”
叶大仍是面无表情:“自然羡慕。”
杜钧瞧着他的神色,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自己这是戳到他的痛处了。想他在西川军明明立了大功,这若是家里稍微有些背景的人,必定能得个大大的擢升,而他却被调配到永沛军,想必是遭人妒忌,又因家里贫苦,只能受人欺侮。
这么想着,他更加觉得叶大可怜,遂安慰他道:“以后咱们就是同袍了,有能帮你的,我一定帮!”
叶大一斧头砍下去,将腰粗的树干凿出一个深大的豁口,“多谢。”
杜钧咧嘴冲他笑了笑,扬手丢给他水囊,“歇会儿罢,都干了一上午了。”
叶大接住,丢下斧子,走近他身旁坐下。然后拔开塞子,仰头就灌。
阳光落在他的眼睫上,映出其下眸子铁灰般的色泽,仿若剑挂寒霜,生冷迫人。
杜钧此刻挨得近,竟有些看呆了。
他早就注意到叶大头发的颜色也是这样的铁灰色,但因在阳光下每个人的发色都会有些变化,他也就没去多想。
此时看清叶大那一双与头发同色的铁灰眼眸,他忍不住问说:“你的眼睛和头发颜色怎么有些奇怪?”
叶大抹了抹因喝得太急而流到脖颈处的水,答道:“从小喝药喝太多。”
“……”
杜钧很是后悔,没想到自己又问出一个戳到别人痛处的问题。原来叶大不止是家里贫苦、被迫小小年纪就参军养家、立功却被排挤,而且身体还不好,也不知是什么样的重病,能因喝药把头发和眼睛的颜色都改变了。
“那、那你现在还喝么?”
“喝够了,才从军的。”
杜钧只觉这回答甚为怪异,可一看见叶大那冷静的侧脸,就不由得相信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
解了渴,叶大一声不吭地重新拾起斧子,再度伐起了木。
两人身处半山坡,足下倒着上百棵被砍断的苍翠老树。此地沿山脊线以东,每隔半里就有一组像他二人这样的永沛步兵,皆是奉了军令来伐木的。而之所以要出动军力如此大规模地伐木,是因永沛军奉了上谕,需要在锁河山北部的六个陉道修筑关隘。此六处陉道,向来是接通晋国西陲与中州王域的主要通路,在过往的十数年间从未设过兵卡,每年皆有上万的晋国商贾、平民将其作为往来中州的交通要道。此番军令来得突然,步兵营众卒虽心中多有不解,但因永沛军主将郑业仁治军颇严,故而并没有哪个人敢向上级问个究竟。
郑业仁从军多年,履历、战功皆无可指摘。他早年曾参与过伐均之役,十四年前隶属前淳军大将夏滨麾下骑兵营,在克复天启后因所立诸功被拜为校尉,当时只有二十三岁。新帝登基后,纳原淳国封地入王域,整合叶增麾下南伐兵马、原淳国天翎军以及十一边军为天子禁军,将之重新分为十二军,又诏遣原淳军诸将、校至各军领其兵务、戍守王域内各要镇。郑业仁就是在那时奉诏至永沛军,数年来因扎实的治军功绩而一步步地被升为一军主将。他治下虽严,为人却谦退不伐,又擅激励部伍,常于军中讲述国朝第一名将叶增的旧事,更以叶增出身前淳永沛大营普通士卒,而号召诸卒当以叶增为楷模,奋勇、尽忠,如此方不负男儿在世从军之志。
也正是因此,虽叶增已释兵权十四年,但永沛军中像杜钧这般的小卒也仍然能够细数其旧迹功勋、以自己同为永沛军中一员而感到自豪。
就在他休息的这一短阵儿,叶大已经又砍倒了六七棵高壮的树木。
杜钧睹之不禁暗自咋舌。他粗略地数了数,只这半日的辰光,俩人就伐了近百棵树——当然,这其中大部分皆是叶大的功劳——若以这样的速度,料想待今日收兵回营论计各组伐木之数时,他二人必能拔得头筹,说不定还能得个小赏。
思及此,杜钧浑身又充满了干劲,一跃而起,跟随叶大伐木的节奏挥起了自己的斧头。
然而不多时,他就累得弓背弯腰,大口喘气。虚握住斧柄,杜钧悄悄抬眼瞥向叶大,见其仿若不知疲累,肩臂肌肉紧绷而结实,每一次挥动斧头的动作都似乎内蕴着莫大的力量。
……这、这真的是打小生病的人的模样么?
杜钧心中存疑,话本已到了嘴边,却被生生吞了回去。军中向来有慕强的风气,此刻面对这样一个年纪虽不大、然而实力却超众拔出的同袍,他心底在服气之外,同时也有些隐约的敬畏。
目光下滑至叶大紧握斧头的双手,一抹血色令杜钧瞬间回过神。
“叶大,你的手背擦伤了!”他大声冲人叫道,担心对方因为太过专注于伐木而不曾发觉自己受伤。
叶大闻声,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
“喔。”他简单地回应一字以示知晓,抬手用嘴抿了抿那一道被树干擦伤的口子,然后背转过身,巧妙地避开了杜钧的目光,一言不发地继续伐木。
在杜钧视野无法追及的地方,那一道伤口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血、结痂,任是叶大伐木的动作力道有多重,都无法将它再度撕裂。
·
傍晚收兵回营,埋锅造饭,各营除夜哨之外,余者皆按军例在天尽黑前入帐睡觉。
不多时,一弯细细的月牙浮现天际。月初之夜,永沛军营中静谧安和,一如过往多少个夜晚一般,没有丝毫异样。至夜中,哨亭换岗回帐的同袍不小心扰醒了熟睡中的叶大,后者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起身出帐小解。
夜色深远,群星烁烁。天幕南侧,有三点微小火光以飞快的速度闪耀了数下,若不细看,几乎难以将其与星光分辨。
月辉之下,少年的神色清醒分明,眼内竟全无睡意。
他望一眼远天,束紧袍襟,于夜色中绕至兵帐后,随后半蹲弯腰,一路潜行,避过几处哨岗,来到营墙西南角。在距离墙体约三丈的地方,他足跟发力,如野豹捕食一般瞬间爆发,疾奔,跃起,攀墙而过,落地时竟不出一丝声响。
将兵营甩在身后,他继续向南奔跑,直至方才看见的闪动火光的地方才停下。
那里停着一架马车。车幰高高揭起,车外立着一人。
少年于夜色中定睛分辨,在看清那人后,神情露出一丝诧异。
“齐叔叔?”他一面走近,一面问说:“怎么是你来?叶家的人呢?”
齐凛打量着少年愈显刚毅的面容与较之从前高大强壮了不少的身形,微微笑道:“我奉诏出使晋国,正需路过永沛。你霍姑姑这几年十分想你,便去信求你娘,让我此次代叶家的人来看你。”
这些皆是实话。
叶存嚣十三岁奉父命从军,被告诫不许沾叶氏之荣光,数年之间用的皆是化名;又因需避人起疑,故而也不被准允在军中与云中叶府通达书信。叶增意在历练长子,秦一虽无异议,但若无书信往来,不免心挂长子安康,便安排每半年由叶府派人前往军前探视后回报;因不便在军中见面,故约以信号,每隔半年逢月初之夜在营外相见。此次齐凛使晋国,耐不住霍塘求他,便去信与秦一相商,亲自绕道前来看看这个自打从军之后便叫霍塘牵肠挂肚的孩子。
听了齐凛之言,少年问说:“我爹娘可还安康?弟弟妹妹们可都还懂事?”
齐凛点头,“你家里都好,不必担心。叶氏诸子哪个不是英材?便连存向,如今也都能出猎射虎了。”
少年的眉头稍稍一软。
存向是家中幼弟,在他从军前还是一副小软团子模样,每日皆扒着他的裤脚跟着他,牙都还没长全,就要学他习武,每天有空就挥舞小拳脚,只因他是存向眼中最厉害的大哥。
“四弟呢?他今年也将十三岁了,爹有让他从军的意思么?”少年又问。
齐凛答说:“叶将军尚无此意。”他略略沉吟,补充道:“存君、存以、存召、存向四人与你皆不同,若过早参军,只会弊大于利。”
少年应了一声,然后便沉默无言。
齐凛看着他这模样,不由略微揪心,自己岂会不知这孩子作为叶增长子,从小到大吃了多少苦,经历了多少同龄人所不会经历的事?
他在出生之后只跟在娘亲身边一年,就被送入毕止王宫,被迫与娘亲分离;三岁时,他被内侍千里辗转带到军前,之后又随父母妹妹举家迁往宛州;之后十年中,他作为叶氏存字辈中“名将之血”的继承人,由霍塘亲手药炼至臻体魄,在无数次试炼中锤锻意识神智,兼习兵书、阵法、弓剑、骑术……至十三岁时,体格已如十六七岁的少年一般,随即被叶增送出宛州,前往贲室禁军之西川军,应征成为一名普通步卒。
“不历士卒之艰苦,何以知兵武之根本?不知兵武之根本,何以成安国之大业?”
少年沉默良久后,喃喃地念出这几句话。然后他抬眼,倒像是要安慰齐凛一般,说道:“我爹说过的话,我都记得很清楚。齐叔叔,你大可不必为我担心。”
齐凛遂笑了,放下一颗心来。他想了想,又关切问道:“从西川军调来永沛军,可还习惯?”
少年说:“永沛虽苦,但我爹当年能吃得,我又如何吃不得?”言辞之间隐有一丝锋芒傲气。
齐凛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激赏,随后取出两样东西,先将其中一样递给他,说:“这是你霍姑姑让我带给你的补药。”
听到“霍姑姑”三字,少年微露戒备之色,略略犹豫之后,才勉强伸手接过来。
齐凛忍住笑意,再将另外一样递给他:“你从小就喜爱兵器,这刀是宛州平国今岁进贡给陛下的,出自洛族工匠。前些日子陛下行宮宴,宴中分赏众臣,我便要了这把刀,想着正好可以带给你。”
少年嘴角稍扬,迫不及待地接过,抽刀出鞘。刀身不长,仅约一掌半,然器锐精利,一看便知是极品。
他握着刀柄细细赏玩,口中谢道:“齐叔叔,多谢了。”
齐凛正待回应,却见他另一手轻轻抚上刀刃,一掠而过!
血花入夜,倏忽消弭。少年的掌中已是一道深长伤口。
他却似不知痛一般,口中赞道:“好锋利的刃,果真是把好刀!”
一粒血珠从他掌心中沁出,顺着手指缓缓滑下,最终凝定在他指尖,将落而不落。几个瞬刹之后,他掌中伤口已不再出血,外翻的皮肉向内聚合,结成一道细疤。
齐凛看得心惊肉跳。
他虽知这孩子是霍塘此生至今为止最满意的“杰作”,拥有至强的体魄、惊人的爆发力与极其冷静的意识神智,却没料到他竟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你这是作何?岂能如此不怜惜自己?”齐凛皱着眉,想要找些东西给他包扎。
少年阻拦他的动作,扬起桀骜的粗眉:“似我之肉躯,与手中这刀,又有什么区别?既然都是兵器,又有何可怜惜的?而我爹将我锻造成这副模样,不正是冀望我将来纵然以身试刃、亦能战而不死么?既然都是以身试刃,怎的我自己便做不得了?”
善辩如齐凛者,当下亦说不出一辞。
当初叶氏迁至宛州云中,霍塘再度提议以叶存嚣作为“名将之血”的继承人,又不出意外地再度为叶增所拒绝。然而一个月后,叶府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正是衍雨医门的家主霍长霁。
据传霍长霁与叶增闭室长谈,最后说道:“自古多少将门,至今几姓尚存?盖因战场难测,多子亦多亡。叶氏倘若真想世代永昌,必得先确保‘战能不死’。如是,何故要拒绝衍雨之助?”
待他离去后,叶、秦二人商议了一夜,最终同意了霍塘的提议。二人的长子叶存嚣,则被选定为叶氏这一辈中唯一的继承人与试炼品。
而从头到尾,都没有人问过这个孩子,他自己是不是愿意。
……
此时此刻,齐凛心思复杂地看着眼前少年,径自沉默。
少年却少见地笑了一下,“齐叔叔,我方才说过,你不必为我担心。我身为叶氏长子,自然有属于我的苦要吃、属于我的路要走。”
齐凛又沉默了一阵儿,方抬头看看天色。
远天泛出一抹青白色,不知不觉已近晨间。
他复看向少年:“我需上路了,你也该回营了,不可叫人发现你夜半离营独出。”
少年点点头,“齐叔叔,你此去晋国是为了何事?”
齐凛并没有回答他这问话,反而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说:“记住你爹曾说的,兵武是为安国。你若不怜自己,何以怜天下人?只盼有朝一日你上了战场,能真正懂得这些话。”
然后齐凛上了车,再没多言,驱驾马匹,向在二里之外等着他、护他出使晋国的天启禁军侍卫们会合。
少年安静地目送马车远去。
然后他突然奋力疾奔,循径直向山上跑去。
朝阳破云而出。
他立在山顶,近处是永沛军营,远处是锁河山隘,再远处是几乎淡出视线的晋国封地。然而不论是何处,都曾埋过白骨,都曾浸透鲜血。
少年脚下,群山巍峨,流水激荡。
他的名字,将响彻这被晨风掠过的寸寸土地。天下烽火,唯他之姓。而立于云巅之上的他,将会永远记得这个清晨,这个在他踏上战场前的最后一个宁静祥和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