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他有啥用。不过是个臭皮囊而已。用不了多久就会有豺狼跑来撕他果腹。”看着戮尸泄愤的李达,蔡吉摇了摇头,转而将身上的斗篷脱下平铺在地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抱起张莲的上半身说道,“我们得把小莲带回去。不能把她留在这里。”
“小娘子小心,还是我来吧。”李达一个箭步上前帮着纤弱的蔡吉将张莲的尸身放在了斗篷上。一旁的蔡家家将见状亦纷纷围了上来。
毫无疑问蔡吉的这一举动震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张清更是被感动得对着蔡吉深深一拜道:“小娘子大恩,张清永生难报。”
“这是我该做的。正如小莲救了我一样。”蔡吉平静地说道。以上一世的脾气蔡吉从不认为谁的生命会比其他人更金贵。人的身份或许会有三六九等,但正如《简爱》中所说的那样——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只不过上下尊卑,忠义廉耻乃是这个时代人们的行为准则。而她蔡吉也正靠着这准则今天才能活下来。倘若以上一世的观念对此批判的话,那是对逝去者的不尊重。所以蔡吉选择接受这个时代的准则,并以自己的方式报答对方给予的恩情。于是蔡吉一边同张清一起将张莲的尸身裹入斗篷,一边则对其他家将嘱咐道:“看看还有其他认识的人吗?能带走的都带走。”
“小娘子真是个大善人。”李达冲着蔡吉一个抱拳由衷地赞叹道。而其他的家将亦同张清、李达一样向蔡吉投以了深深的敬意。之后众人便依照蔡吉所言将一些熟识的蔡府家人的尸身用布匹包裹带回曲成县。
为了赶路蔡吉披着李达的斗篷与张清同乘一骑。这虽是特殊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但是碍着礼教大防张清还是尽量同蔡吉保持着距离。不过蔡吉本人似乎并不在乎这一点。这会儿的她正专心致志地打量着自己的双手。沾染在手上的血液早已干涸红得发黑。蔡吉尝试着两手一撮结果发现黏得要命根本搓不掉。不仅如此脸和头发上也沾满了黏糊糊的血渍。蔡吉可以想象自己此刻一定浑身腥得发臭。然而有趣地是这会儿的她竟然一点都感觉不到血腥气,心中连恶心的感觉都没有。可以说没有任何杀过人后的不适与不安。
我果然是个天生的罪犯呐——蔡吉在心中如此自嘲,可双手却依旧不停地搓着。
张清看着怀里的少女一个劲地搓着手,不由胸口一酸开口安慰道:“小娘子到了曲成县用热水一洗就干净了。”
“腥味去不掉。”蔡吉摇头说。
张清苦笑了一下接着哄劝道,“可以用艾水洗。”
“去不掉了。”可蔡吉依旧盯着斑驳的双手呢喃着。
面对少女的固执,张清在心中酝酿了半晌后正色道:“小娘子是个了不起的烈女。我等都佩服小娘子的勇气。”
这一次蔡吉停止了搓手,转而抬头冲着张清提议道:“张大哥,有空教我骑马吧。”
(^o^)/小说终于通过审核开张鸟~~~哈哈,也怪偶之前太心急凑在春节里上传新书,结果弄到现在才过审核。不过正所谓好事多磨,柳丁在此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兔年吉祥,多多关照本书。记得要点击收藏哟~~~
<ahref=*>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节 太守之女
话说蔡吉一行人等赶到曲成县之时太阳早已下了山。曲成县县城自然是城门紧闭禁止一切闲杂人等出入。毕竟如今的青州仍有大量的黄巾余孽滋扰乡里,谁都不会为了几个陌生的路人而去冒引狼入室的风险。好在张清之前离开时便已向县令取了出城的手令。因此蔡吉等人没受啥阻碍直接纵马进了城。
在见识过后世众多雄伟古城之后,曲成县这样规模的城池在蔡吉的眼中完全就是个简陋的小镇。加之已是入夜时分城里的百姓早已歇息四周一片黑灯瞎火。所以蔡吉根本没心思去探究东汉的人文风貌,此时的她更在乎的是今晚自己将在那里度过身在东汉的第一夜。
“小娘子,前面就是县衙了。此地的段县令是个君子,听闻小主公病重不仅让咱们住进了府衙,还派人寻来了附近最好的医师。若非如此我等今晨可能还赶不回乱石坡。”张清指着前方挂着两盏灯笼的建筑唏嘘道。
“原来如此。这段县令可是救我姐弟俩命的恩人啊。”蔡吉点头附和。虽在以后世的眼光看来这段县令是她爹蔡太守的下属。为上司的公子安排住宿医疗本不是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不过正如张清所言若非这段县令殷勤的帮助今天上午蔡吉就可能要投第二次胎了。
然而蔡吉与张清这边话音才刚落。只见对面的府衙内突然跑出了一个打着火把的男子。却见此人一溜小跑着来到张清面前,噗通一声便跪倒在地放声大哭道:“张壮士,不好了。小主人,小主公他没了…啊…”
“什么!?”马背上的张清虎躯一颤,猛地翻身下马一把那男子揪了起来吼道:“蔡顺,你说小主公怎么了?昨夜我走的时候小主公还好好的呢!”
那叫蔡顺的男子被张清揪着也不反抗,只是抽泣道:“你们走的时候小主公确实看着好点了。可哪知一到晌午小主公突然像是犯了邪似地一个劲地抽搐,跟着便昏死了过去。小的见状连忙找来了医师。可医师一把脉说是小主公邪气来得凶险快不行了,要咱照着他的新方子重新抓药熬药。可谁知这药还没熬完小主公就去了啊。呜呜…”
“混账!”张清听罢一脚踹开那蔡顺,心急火燎地便朝府衙赶去。而其他人亦护着蔡吉跟了上去。
此时的府衙早已换上了清一色的白灯笼与白布幔。蔡吉见状心想自己这第二世的弟弟看样子是真过世了。可张清显然并不认同这样的结果。却见他三步并作两步直冲入了安置蔡祥的房间。待见到榻上那身盖白布的幼小身躯之后,这个连着奔波数天的汉子不禁楞在了原地。
看着张清那绝望的背影蔡吉由衷地为他感到悲哀。出于保护主公家的血脉,张清做出了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会做的选择。可现实却同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到末了两个孩子他都没救着。虽然蔡吉已不是原来那个蔡家小娘子,不过在外人的眼中她终究还是眼前这少年的姐姐。于是蔡吉绕过张清走到了榻前俯身掀开了遮在少年脸上的白布。那一张消瘦的年轻脸庞。看得出来之前已经遭受了不小的折磨。这样的病容令蔡吉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前一世还躺在医院里的弟弟。不知道弟弟的心脏手术做了没有?手术成功了吗?还是…前一世的牵绊夹杂着这一世感伤令蔡吉的眼中滚下了两行清泪。
张清的沉默,蔡吉的抽泣。如此压抑的气氛捶打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直到一旁医师忍不住开口自责道:“小郎君此番身染恶疾实在是来得凶险。老朽无能愧对张壮士。”
可医师的这一声道歉却惹毛了一声不吭的张清。却见他一把抓起那医师责难道,“你到底对我家小主公做了什么!我走的时候他可还好好的!今天你要不给出了说法,老子这就杀了你!”
眼瞅着张清的拳头就要挥向医师,坐在一旁的蔡吉见状连忙劝阻道:“张清,住手。医师已经尽力了。阿弟没救回来是他命薄。更何况这是在段县令府上不得放肆。”
蔡吉的话音刚落屋外便穿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一个头戴进贤冠身披青袍的老者在两个侍婢的簇拥下走了进来。待见张清正与医师撕扯,那老者连忙上前劝阻道:“罪过,罪过啊。是段某怠慢令蔡家小郎君枉死。还请壮士莫要怪罪陈医师。”
在蔡吉与段县令的双双劝阻之下张清终于松手放开了医师,继而拱手赔罪道:“段县令恕罪。刚才是张某孟浪了。”
而此时的蔡吉亦乘势对着那段县令叩首行礼道,“小女蔡吉见过恩公。多谢恩公为舍弟寻医问药。”
“这位可是蔡公千金?啊呀,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啊。”段县令说着伸手扶起了蔡吉,当看见少女身上斑驳的血迹老者先是一愣,然后赶忙拉来医师说道,“蔡家小娘子受伤了?快让陈医师看看。”
“多谢恩公关心。小女没受伤。这些都是贼子的血。”蔡吉欠身谢绝道,却也不再多做解释。
“哦,是这样啊。”段县令点了点头,同样也不勉强,而是转而叹息道:“咳,时逢乱世,莫说是剪径的盗贼,就是那官军还不是想劫掠就劫掠,想屠城就屠城。”
张清听段县令这么一说顿时皱起了眉头追问道:“段县令,难道说曹操的人马真来东莱了?”
“是啊。说是为打徐州来筹粮,其实就是明抢。已经有好几个县城被曹军掳掠了。”段县令忧心忡忡地说道,不过在发现蔡吉正盯着他时,这个老县令连忙将话题一转吩咐道,“蔡家小娘子受了一天的惊吓。你们两个快扶小娘子下去洗漱。”
蔡吉眼见对方摆明了是要支开自己,便低眉顺眼地起身随那两个侍婢下去洗澡了。其实仅凭刚才段县令与张清间的只言片语再联系到这会儿是兴平元年,蔡吉已然知晓他们这是在说曹操征徐州的事。话说就在去年前任太尉曹嵩应泰山郡太守应劭之邀前往兖州躲避战乱。当曹嵩一家途径徐州阴平县之时,驻守在此的陶谦部将张闿贪图曹嵩家财,于是便在华县与费县的交界处袭杀了曹嵩一家。曹嵩之子时任兖州州牧的曹操闻讯后立即点兵讨伐徐州为父报仇,而其矛头则直指徐州牧陶谦。
蔡吉掐指算来,此时曹陶之战应当已经进入了相持阶段。曹操在彭城大败陶谦军,而陶谦则固守郯县拼死抵抗。双方谁都没能再进一步。最终苦了的还是被无辜卷入这场战争的老百姓。正如《后汉书》所言,“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蔡吉不知道曹操是否真的把取虑、雎陵、夏丘的死人都运去填泗水。不过至少《三国志》中描述的“所过多所残戮”还是属实的。加之此刻曹军在东莱的活动更让蔡吉觉得曹操似乎醉翁之意不在酒。
“汤水备好了。请小娘子更衣沐浴。”
侍婢恭敬的声音打断了蔡吉的思绪。于是她点了点头照着这个身体以前的记忆平伸双手任由两个侍婢帮她脱下沾满污秽的衣裳。不过在用眼角的余光扫到一旁架子上挂着的女装之后,蔡吉不由心生一计吩咐道:“帮我找套男装来,我不穿女装了。”
蔡吉的话音刚落那两个侍婢便傻傻地楞在了原地。见此情形她只好跟着解释说:“去吧。我白天遭到了贼子袭击心里害怕,所以想换穿男装避人耳目。”
这一次个儿较高的侍婢遵照蔡吉的吩咐收起了女装转身出了门。而另一个侍婢则留下来继续服侍蔡吉脱衣洗澡。在彻底清洗干净身上的血污之后,蔡吉示意那婢女出去。而她自己则一把浸入热腾腾的洗澡水中享受起了难得的清净与惬意。
舒适的水温不一会便浸开了蔡吉的四肢百骸,同时亦让脑细胞活跃了起来。看着水中极其陌生的幼女躯体,蔡吉不得不在心中感叹人算还真不如天算。想她当初谋划那五百万时可谓是机关算尽,却万万没算到一向老奸巨猾的王行长最后竟然会头脑一热开车撞自己。更没料到自己的灵魂会被车撞到东汉末年附身于一个十四岁世族少女的身上。不过正随所谓既来之则安之。除了生病的弟弟,蔡吉自付上一世就是个了然一身的独行客。现在不过是换个身份换个环境重新开始而已。所以在对自己的奇异经历稍稍感慨一番之后,蔡吉很快就进入状态开始思考起自己的处境来。
就大环境来说此刻正值东汉某年即未来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的小说背景。不过作为一个历史系的硕士生蔡吉不会只着眼于小说中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事实上,汉末三国是整个中国历史的一个拐点。特别是对汉民族来说它结束了秦汉统一格局开启了魏晋南北朝分裂战乱的黑暗时代。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斑斑血泪史司马家王朝固然有过错。但在东晋统治者种种令后人啼笑皆非举动的背后其根源是司马家得位的不正。或许二千多年后的人们很难理解这个时代的民众对汉室的感情。可联想后世不到百年便可形成的国家主义。那就不难理解两汉四百多年的国祚能成为中原百姓心中的正统。亦不难解释为何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最终只是昙花一现而非星火燎原。
当然也有人会说这个时代的汉室行将就木已无存在下去的必要,否则也不会有如此多的群雄无视汉室的存在争相逐鹿中原。既然汉能代秦,那汉也能被后来的朝代所替代。然而历史却证明汉朝的灭亡并没有像秦朝的覆灭那般让中原大地迎来一个辉煌的时代,相反却让汉民族在战乱与分裂中越陷越深。
归根究底用错误的方法解决错误,结果自然是错上加错。司马家在曹氏篡汉之后又用同样的方式篡魏违反了这个时代的道德底线。哪怕西晋能灭蜀伐吴一统天下也无法改变司马家在世人眼中得位不正的形象。可悲的是,西晋的统治者并没有用文成武德改变世人的看法,而是一味地用手中的强权打压异己。直至杀得天下间的士族名流相遇,不敢谈国事,不敢言民生。谁要谈及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强兵裕民,何人政绩显著等,就被贬讥为专谈俗事,遭到讽刺。转而专谈老庄、周易,自诩为“清谈”。而在上层世族清谈误国的同时,等级森严的九品中正制则阻碍着下层有识之士的报国之路。逼迫寒门平民只得通过武力途径来为自己博取晋升的机会。如此种种弊政为后来异族入侵以及流民武装集团的割据埋下了伏笔,亦为汉民族开启了一段将近三百年的黑暗时代。
因此在上一世看到汉末至南北朝这段历史时,蔡吉就曾设想过如果汉朝没有覆灭而是得到了中兴,或是被一个像盛唐那般实行科举制度的开明王朝所取代,那历史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另一种结局?
我这是在考虑改变历史吗?
蔡吉望着水中倒影而出的稚嫩脸庞不禁苦笑了一下。现在的她只不过是汉末大时代下一株微不足道的草芥而已。要想在这乱世活下去,她首先要做到的是与“蔡吉”这个身份相融合,而非想着改变历史。须知不同的生活背景会造就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诸多的细小动作。哪怕蔡子梅的记忆已与蔡吉原有的记忆相融合,都不能改变她已变成另一个人的事实。毫无疑问她的想法,她的习惯,乃至她的气质都已不再是原有的那个“蔡吉”了。好在值得庆幸的是,根据这具躯体原有的记忆显示,她在随弟弟离开河阴之前一直都身处深宅大院。像张清这样的家将平时都不曾与她碰过面,更毋庸是说过话了。而熟识蔡吉的婢女家仆则均已在白天的那场劫难中殒命。甚至此刻连她弟弟蔡祥亦已过世。至于蔡吉的父亲蔡伯起在出任东莱太守之后至少已有五年没见过儿女了。正所谓女大十八变。五年的时间足以作为蔡吉改变的借口。不过光有这借口还远远不够,蔡吉心里十分清楚自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熟悉汉朝的风俗习惯,也唯有如此她才能胜任起太守之女这个重要的身份。
早上一起来就发现书评区里已有书友报到了。SO赶紧从被窝里爬起来发一章新文。话说柳丁一直以来都素4K党,一天四千文已是偶滴极限了。至于分成两千字一文两个更的把戏偶就不玩了。毕竟量就这些连贯着看比较舒服。在此柳丁还素那句话新书开张点击、推荐偶都要,收藏素王道~~~
<ahref=*>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四节 群龙无首
正所谓瞌睡有人送枕头,正当蔡吉盘算着要如何快速熟悉汉朝风俗习惯之时,段县令及时地送来了一个十来岁的女孩给蔡吉做贴身侍婢。不仅如此他还向蔡吉等人提供了盘缠若干以及牛车两辆,以便张清等人尽快将蔡祥的灵柩护送到东莱郡治黄县。
“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牛车上蔡吉身着青袍,顶留一髻,一副少年儿郎打扮。在她的身侧则跪坐着一个年约十一二岁的女孩。古时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即指已成年到了适婚的年龄。因此眼前这女孩虽还是一脸的稚气,可举手投足间却已显得颇为成熟。只见她俯身叩首回答道:“回小娘子,奴婢铃兰,今年十二了。”
蔡吉听罢女孩的答复,见其举止恭敬适度,不禁暗自点头。心想有这样一个受过良好调教的婢女侍奉左右,对于刚开始适应东汉生活的自己来说无疑是个福音。不过就算是如此对方的底细还是要探一探的。于是蔡吉跟着便问道:“铃兰这名字不错。却不知你家中可还有亲人?”
“回小娘子。奴婢是家生子,父母早已亡故。”铃兰依旧额头紧贴着手背回答道。
“恩。你抬起头吧。”蔡吉抬手示意道。那铃兰听罢直起了身可依旧低着头并不直视蔡吉。说着,“想来我的情况段县令也与你说过了。现下扮男装只是权宜之计。不过我之前一直随家母深居内宅对外界的待人接物不是很擅长,往后若是有不足之处,你不要有所顾忌直接指出就行。”
“是。”铃兰恭敬地回应道。
蔡吉见状不由莞尔一笑,继而放松身体盘膝而坐道:“不要紧张,不要紧张。我并不是个讲究礼法的人。在没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我俩大可做对闺蜜。”
哪知铃兰却并没有因蔡吉的一席话表现出感激涕零。相反她杏目紧盯着蔡吉的双腿进言道:“小娘子,胡坐不雅,还请端正坐姿。”
也无怪乎铃兰会有如此表现。所谓胡坐指的正是盘腿坐。在这个时代这种坐姿被认为是胡人的坐姿,是一种绝对失礼的表现。寻常男子胡坐都被视作不恭,更毋庸说是女子了。虽说正坐对蔡吉来说十分累人,可一想到自个儿日后与人会面都要正坐,倘若因不适应正坐而坐立不定那岂不是很丢脸。更何况刚才自己已经放话说要铃兰指正自己的错误,又岂能一转身就出尔反尔了呢。因此蔡吉被铃兰这么一说不由老脸一红赶紧端正了坐姿虚心点头道:“啊,你说得没错。这个坏习惯确实要改。”
这一次铃兰的那双大眼睛从蔡吉的双腿移到了她的脸上,那眼神仿佛就像是在看某种新奇的生物一般。待看见蔡吉一脸认真的样子,这个有些老气的女孩不禁尴尬地地下头小声说道:“那个…其实一直这么坐着也挺累的。”
“是哦。”蔡吉低头老实地承认道。然后两个少女同时抬起头相视间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经过这样一段小插曲蔡吉与铃兰总算摆脱了最初的生分开始变得熟络起来。蔡吉一边怂恿着铃兰说一些段府的日常小故事,以便同脑中残存的记忆相印证从而帮助其熟悉这个时代大户人家的生活习惯。另一边蔡吉也不时地穿插同铃兰将一些历史上有趣的典故。铃兰毕竟只是个十二岁的小女孩眼见蔡吉说得头头是道,心想自己的主子虽不拘礼节却也是个货真价实的才女。开头的那点儿疑惑顿时就被她抛到了九霄云外,转而代之地是五体投地的敬慕之情。
于是乎两个女孩儿就此窝在牛车上一路谈天说地,不日便进入了东莱郡的郡治黄县境内。据蔡吉所知黄县历史悠久,早在商末这里便建有莱国。后秦设齐郡,始置黄县。话说著名的方士徐福当年便是从黄县带着五百童男童女去为秦始皇找仙药的。然而此刻蔡吉眼中的黄县却与仙风道骨扯不上任何关系。时值初春,沿着官道放眼望去田地间非但没有农民劳作的身影,甚至连村落里都听不到鸡犬之声。可官道两旁被踩踏过的田地却显示着此地并非荒地,不仅如此近期应该还有过一大群人打这儿走过。看着如此种种迹象绕是蔡吉没有经历过战争此刻脑中也不由地浮现出了“坚壁清野”四个大字。
张清看着牛车内惴惴不安的两个少女,心里虽知曹军可能就在附近,但嘴里还是好生劝慰道:“前面就是黄县县城。只要进了城便不惧盗贼袭扰了。”
“这真是盗贼干的吗?”蔡吉环视着冷清的官道轻声问道。而她身旁的铃兰更是紧缩在牛车中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里满是对外面世界的恐惧。这也难怪铃兰会有如此表现。值此乱世城内与城外根本就是两个世界。
张清听蔡吉这么一问心头不由一惊,心想莫非眼前这不谙世事的少女也知曹军袭扰东莱之事。然而还未等他开口作答。不远处突然尘土飞扬,显是有人正朝他们驰马狂奔而来。张清虽已看出对方人数不多,但在经过先前那番惨剧之后,他还是谨慎地操起长枪冲着手下高喊道:“保护家眷!”
事实证明张清这一次的紧张是多余的。只见那三个狂奔而来的骑士一见张清等人便立即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张清再定睛一看发现为首的那个骑士正是之前段县令派去黄县报信的家仆。而跟在他身后的另两个骑士则都身着孝衣一副。如此情形让刚刚放下心来的张清心头不由地一紧。紧跟着他便听到那跪在地上的段家家仆泣声道:“张壮士,不好了!蔡府君他…他过世了!”
“你说什么!主公他…”骑在马上的张清闻此噩耗一个踉跄差点跌下马来。可还未等他详细盘问,身后突然传来了铃兰的一声尖叫。张清猛一回头只见牛车上的蔡吉已然晕厥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