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蓉听他说得这般冷血残忍,眉头挑了又挑,到底还是不好得罪这兵卒,于是勉强道了一句谢,拉了傻柱就快步进城去了。
许是因为这事坏了心情,两人虽然顺利找了一家点心铺子,花了一两银子买了一团月饼面皮又租借烤炉,成功烤出了一篮金黄油润的月饼,但董蓉依旧难展笑颜。
傻柱不好劝她,只是严严实实装好月饼,路过馒头摊前又买了剩下的所有馒头递给董蓉。董蓉苦笑,夸赞道,“我家柱子都比那兵油子心善啊。”
傻柱嘴角抽了抽,勉强算是接受了媳妇儿的夸奖。两人紧紧牵了手,出城时果然又被小孩子们包围了,有馒头开路,自然照旧顺利通过。只不过那正忙着关城门的兵卒远远看着,脸上露出了一幅果然如此的表情,这让董蓉如同吃了一把苍蝇般恶心。
杜鹃嫂子正坐在屋子里做针线,听见敲门声就赶紧撵王禄抽出门闩放董蓉两人进来,末了仔细瞧瞧董蓉的脸色,叹气道,“我前几日进城时候也被吓到了,这些时日总觉得有人在附近转悠,所以关门都早了许多。”
董蓉随着她进屋倒了一碗茶水给傻柱,自己又喝了一碗才问道,“秋嫂子她们常推着车进出,难道不会被围吗?”
杜鹃摇头,“许是她们常进出,同守门兵卒熟识了,每次进出门都有兵卒帮着驱赶流民。不过这些时日早晚凉爽了,生意不比以前,她们每日也只进出一次城里了。”
董蓉想了想就道,“过了中秋,家家就开始收地了。你问问秋嫂子等人,若是家里忙就给他们结算工钱,零碎生意不做也罢。”
“前几日,张管事也说过这话,我还心疼每日要少收入几两银子呢。既然你也这么说,明日我就张罗起来。”
事情商量妥当,董蓉就怏怏不乐的回去睡了,梦里不知为何全是流民们愁苦的面容。她疲惫的挥着手想要赶开他们,大喊着,“你们不要围着我,我也没有办法!”
慕容怀德本来正闭目沉思,昨日甲子组暗暗送来南方几城的信函,都是掌柜们问询是否可以开始施粥救济。他怎会不知流民凄惨,但只能硬着心肠让众人等下去,毕竟现在野外还能找到食物,等到冬日,灾难才会真正到来。孝义园备下的粮食有限,以他一己之力想要救济所有流民,简直是痴心妄想。他只能收拢那些孩童和妇人,至于老弱病残,就全看老天爷的安排了。
正是半梦半醒间,睡在身旁的董蓉突然喊出梦话,惊得他伸手就把她紧紧搂在怀里。待得听清那那些喃喃自语,他又叹了气,小声在她耳畔安慰着,“别怕,有我在呢。”
许是听到了熟悉的声音,睡梦里的女子终于慢慢放开了紧皱的眉头,重新安静睡去。慕容怀德怜惜的低头吻在了她微微嘟起的红唇上,末了摸起旁边桌案上的一粒花生米弹指打到房梁上,低声吩咐道,“明日进城,派人设法开路。”
房脊之上好似有人轻轻应了一声,又好似是风吹过树梢的低鸣…
第二日一早,太阳晃过西厢的雕花窗子,金黄色的阳光就透过窗棂缝隙悄悄挤进了屋子。董蓉皱着眉头醒来,只觉全身都是酸疼无比。结果睁眼一看,真是又气又羞。
原来傻柱双手双脚如同八爪章鱼一般严严实实把她抱在了怀里,怪不得她好像一晚都没梦到什么好事儿。
她轻手轻脚解开身上的“束缚”,好不容易坐了起来,本想要掐傻柱一把报仇,但目光滑过他的睡眼却忍不住看得痴了。他的睫毛真长啊,在朝阳的映照下投射出长长的影子,鼻梁挺而直,特别是嘴唇,厚厚的,惹得人极想亲一口。
这般想着,下意识里她居然真的低头亲了上去,待得反应过来想要离开时,却冷不防被傻柱紧紧抱进了怀里,热情而绵长的一吻过后,让她差点儿以为要憋死过去了。
傻柱眼里闪过一抹极浓的笑意,开口却抱怨道,“媳妇儿,我还没睡醒,你怎么偷亲我?”
董蓉脸色红得如同着了火,她拼命挣扎着跳下床,慌乱辩解道,“我才没有偷亲你!我就是…就是想听听你说啥梦话。”
傻柱很是疑惑的眨眨眼睛,还要开口再问的时候,董蓉已是胡乱穿好外衫嚷道,“赶紧起床,今日还要进城呢。”说完就逃也似的开门出去了。
傻柱咧嘴无声大笑,末了扭头望向门外暖暖的阳光大大伸了个懒腰,“今日又是个好天气啊!”
曹二姐儿昨晚睡得香甜,特意早起帮着杜鹃嫂子做了早饭,董蓉起来见到就夸赞了小姑娘几句。想起昨日城门那里的情形,本来不想带她进城,但眼见小姑娘兴奋的早饭都没吃好就又把话咽了回去。
董蓉草草吃了一口又同张管事商量了几句生意上的琐事,然后就仔细把昨晚烤好的月饼取了出来,仔细装进四只竹筒里。然后,也不管傻柱吃没吃饱饭就催着他出门。
杜鹃嫂子还以为小夫妻俩闹了别扭,一边装馒头一边劝了几句,羞得董蓉脸色更红,飞快出了门。
可是,今日不知是城里哪个大户人家发善心,派了丫鬟仆役在城门口舍粥,流民们都拿了破碗烂盆涌到跟前守候,反倒让城门处难得清静许多。
董蓉见了很是欢喜,按照前世那个经典的二八法则来说,一个国家的财富有百分之八十掌握在只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二十的富人手里。若是富人们都肯做慈善救济穷苦,那这个国家就再也没有苦难了。她倒希望青县里的富户们都能出手救济,那样兴许不过半月就没有流民存在了。
三人顺利进城,一路来到白鹿书院后门儿处,小巷子里依旧杨柳依依,只不过柳叶开始慢慢泛黄了,到底带了些秋日的气息。
看门老汉若说对哪个读书郎的家眷最熟悉,那一定非董家莫属了。老汉只打开小窗扫了一眼就立时热情的开了门,董蓉笑着同老汉客套两句之后,老汉就揣着一只卤猪蹄去找董平报信而了。曹二姐儿在一旁偷偷直吐舌头,望向嫂子的眼里满满都是疑惑。
董蓉好笑,伸手替她整理一下衣裙,小声笑道,“傻丫头,求人家跑腿办事哪能不给些好处啊。你以后也要学着些,毕竟要成亲嫁人,人情世故是门大学问。”
曹二姐儿羞得低了头,“嫂子又笑我,我才不嫁,天天赖着嫂子要点心吃。”
董蓉拍手道,“好啊,那一会儿咱们就不必去逛铺子给你采办嫁妆了,我可省银子了。”
曹二姐儿羞得跺脚,最后躲去傻柱身后央求哥哥做主。可惜傻柱这会儿居然难得伶俐了,极是无辜的说,“我听媳妇儿的,省下银子买包子吃。”曹二姐儿傻了眼,惹得董蓉笑个不停。
三人正是说笑得热闹,董平就带着一脸欢喜从小门里走了出来,喜子小尾巴一般跟在后面,同样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董蓉不等弟弟行完礼就拉起他仔细打量,眼见他没有黑着眼眶就夸赞道,“平哥儿没有紧张的睡不着就好,不过是个小考,只要正常发挥保管能顺利通过。”
董平重重点头,其实他这几晚真是没有睡得太好,总是害怕万一再次出错丢掉生员资格,到时候他要如何面对姐姐?他可是发誓要入仕当官,一辈子给姐姐撑腰过好日子的。
这会儿见姐姐赶在中秋之日来送吃食,他突然就觉得心里有了底,腰背不自觉挺得笔直。董蓉又拍拍喜子的头,赞了他长高许多。喜子笑嘻嘻行礼,一双小眼睛四处瞄来瞄去,最后没有见到食盒就失望的瘪了嘴巴。
(今天是这个小镇子的集市,我去给儿子买了些玩具和水果,耽误更新了,大家不要生气啊,以后一定尽量准时,谢谢支持,加油。)
正文 第六十三章 院试
董蓉刚刚介绍董平同小姑互相见过礼,扭头见得喜子这般模样就笑道,“我今日没准备别的吃食,只拿了四份月饼。平哥儿一会儿尽管送去给先生们做节礼,保管不会给你丢脸。待得后日小考过后,姐姐再亲自下厨做桌好席面为你庆贺!”
说着话,她就把傻柱手里拎着的竹筒递给了董平。董平只扫了一眼那竹筒上雕刻的花纹,眼睛就亮了起来。末了郑重行了一礼,“长姐,弟定不负你期望。”
董蓉不愿弟弟压力太重,赶紧又说道,“不必这么郑重,就算万一真有个差池,咱们明年再考就是了,姐姐如今也不缺你这几十两束脩。”
董平笑笑没有应声,但胸脯却是拔得更高了。少年人特有的,天下舍我其谁的傲气瞬间盈满眉宇,惹得董蓉暗暗感叹不已。
姐弟两个又说了几句闲话就散了,董平拎着竹筒往自己的小院儿走去,暗自琢磨着要把节礼分送给哪四位先生,结果半路听见几位同窗说起先生们在花园里赋诗闲谈,于是就悄悄拐了过去。
杨先生贴身伺候的长随墨老伯是同先生自小一起长大的伴当,平日爱屋及乌,对于杨先生看重的弟子也很是亲近。他本抱了肩膀站在树下伺候,远远见到董平拎着东西走来就笑道,“方才先生还提起公子,不想公子这么巧就来了。”
说完,他就扭头冲着凉亭里禀告道,“先生,董家公子拜见。”
杨先生正被平日总是斗嘴的冤家对头为难,突然听得这话就笑道,“快让他上来。”
董平笑着给墨伯施了一礼,然后才稳稳当当走上台阶。杨老先生见到得意弟子,笑得更是开怀,但嘴上却还不肯放松,问道,“不是嘱咐你好好再读一遍论语吗,州府的魏学监诘问之时最是喜好从论语里挑字句。你无事又跑来做什么?”
董平躬身向众位先生一一行礼完毕,这才笑着应道,“先生之言,弟子谨记在心。只不过今日是中秋,家姐送了几块粗陋点心进来。弟子生怕贪嘴多食,再同上次院试一般坏了肠胃。于是就送过来,勉强为众位先生添一样就茶的小食,还望先生们不要嫌弃。”
杨先生怎会不知弟子这是变着法的给他送节礼来了,他扫了一眼另几位满脸羡慕的同仁,心里乐得都要开了花儿,可惜开口照旧数落道,“这没良心的小子,你怕吃坏了肚肠,难道老夫的肚肠就是铁打的…”
他的话刚说了半截儿就被另几位先生们打断了,“杨兄,你就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了。若我们有这般孝顺知礼的弟子,早就供起来了。哪像你这般,见面就数落啊。”
“就是,这些时日吃过的点心差不多有十几样儿了,哪回你少吃过半块儿?”
杨先生被同仁们揭了老底儿,恼得脸色涨得通红,赶忙撵了董平回去温书,以免他多听两句之后就再不肯敬重他这当先生的了。
待得董平告退走远,杨先生才恨恨埋怨众人,“也不知道给我留些脸面,真是白分你们点心吃了!”
众人都是哈哈笑起来,其中一位留了三缕长须的先生抬手拿起桌上的竹筒端详半晌,开口赞道,“这雕竹筒的匠人真是好手艺,居然把一副月下寒山图雕得一丝不差,而且没有半点儿匠气。”
众人闻言纷纷拿起竹筒品评,大有观图止饥的意味。后来还是一位口腹之欲极重的先生当先打开了竹筒的盖子,只见碧绿的竹筒里面衬了象牙色的细棉布,一只孩童巴掌大小的金黄色月饼静静躺在中央,让人一见就觉得分外雅致。
如此这般揭下去,一只竹筒居然分了六层,每层都有一块月饼,而且馅料绝不重样儿。众位先生们一边品尝一边夸赞,杨先生很是得意,笑道,“当日学院开课之时,我见那董家女子很是泼辣无礼,没想到她却有份做点心的好手艺。可见天心最慈,总会给盲眼的麻雀一条死虫。”
众人纷纷点头,难免又说起城外的流民,待得商量好过了院试如何上书朝廷之后就拐到了正题。
虽说书院以教书育人为主,但人活在世难免对有些事都需要妥协。本次院试,五十几名读书郎参考,但取秀才却只能有十人。其中剔除县令欲照料之人和学监的“远房亲戚”就剩了五个名额,而在座的先生却有六位,必然其中一个的得意弟子要空手而回。
杨先生老神在在的靠在椅背上,开口说道,“其余之事,老夫不想理会。但董君诚是一定要取的!”
有人本来想要反对,但低头瞧见桌上空空的竹筒又闭了嘴巴。杨先生见此就拎起竹筒扔给墨伯,然后起身走掉了,留下众人继续唇枪舌战。
董平不知道他已被内定为新秀才了,照旧吃饭睡觉读书,而董蓉则带着曹二姐儿和拎包的力工傻柱开始了大采购。
节气入秋,早晚之时山上开始变得寒凉。当初嫁进曹家之时,董家没有陪送半件棉衣,若是不尽早准备,许是就要挨冻了。另外,两床旧铺盖也因为用得年头儿太多很是冷硬,如今手头儿不差这几两银子,董蓉都想重新换过。
如此,姑嫂两个出了布庄就进杂货店,出了杂货店又进首饰楼。东西买了一包又一包,最后傻柱手里都有些拎不下了,董蓉就雇了一辆马车。许是害怕马蹄踩踏,出城门时居然很是顺利,甚至到了家门口,董蓉才想起篮子里还有馒头没舍出去。
但凡女子就没有不喜爱布料首饰的,杜鹃一见董蓉采买了如此之多的用物,也是兴致勃勃的加入了整理的行列。
王禄见此,只得拎着馒头进了灶间,打算熬锅米粥对付一顿。傻柱也是听不得女人吵闹,跟到灶间帮忙烧火。结果不到一会儿,张管事也躲了进来。三个男人对视一眼,都是无奈笑了起来。
西厢房里彻底成了女人的天下,曹二姐儿手里捏这一只芙蓉花银簪,美滋滋的往鬓发里插着,不知想到了哪个心仪的少年,小脸儿红得很是可疑。杜鹃嫂子见了就羡慕道,“年纪轻就是好啊,戴什么首饰都好看。”
董蓉找出一只长条盒子,取出一只梅花簪塞给她,打趣道,“嫂子可是再埋怨我偏心啊,这是给你的!”
杜鹃惊喜的拿起簪子细看,笑道,“哎呀,还有我的啊。”董蓉顺手拿起最后一只兰花簪插到脑后,应道,“人人有份儿!”
说完又拉了曹二姐儿赶紧拾掇布匹,“快把你的嫁妆收起来,不过一根银簪子就让你笑歪嘴了,没出息!等嫂子发了大财,给你置办一套金头面儿,让你风风光光出嫁!”
曹二姐儿听了这话却道,“我不要,嫂子快生个小侄子出来,留着银子给他娶媳妇。”
这下可轮到董蓉脸红了,杜鹃嫂子难得看这个精明的表弟媳吃瘪,抱着肚子哈哈笑个不停。
不提三个女人如何热闹,只说院试这一日,董蓉早早就带着傻柱进城,花了高价在书院大门对面的茶楼上包了一张桌子,一边喝茶一边忐忑的等着董平出来。
董秀才不知道在哪里听到了消息,居然也带着牛氏赶了过来。牛氏眼尖,老远见到董蓉趴在茶楼窗后就扯着董秀才奔了过来。董蓉暗叹倒霉,但也只得起身相让。
牛氏坐在窗边,大声喊了小二上前,一口气点了七八碟子点心,末了又抱怨董蓉目无父母,为何不给家里提早送信云云。董蓉惦记弟弟考得如何,根本不愿理会她。牛氏大怒还要再说什么,董秀才却是不耐烦了,呵斥道,“你要留下就闭嘴,不愿留下就滚回家去。”
自从上次入狱,害得家里损失了所有积蓄之后,牛氏在董秀才面前就失了大半威风,就是两个儿女平日也时常抱怨饭桌上没有好吃食,出门没有首饰。所以,董秀才这一喊,牛氏立刻老实许多,除了偶尔狠狠拿眼剜上董蓉一下,再不敢大声说什么。
董蓉可以不在意,但把她放在心尖儿上的傻柱却是恼了,待得目光扫过那张被牛氏胖大身躯压得咯吱作响的椅子,他就淡淡笑了起来…
随着时间临近,茶楼上渐渐坐满了客人,有应试之人的亲眷,也有闻讯赶来看热闹的闲人。众人言谈间都在说起新晋秀才公子们该是何等风貌,家里有女儿的甚至玩笑说要好好看看,兴许招个好女婿回家。
牛氏听了这话赶忙扭头去瞧,一见那说话之人十根手指上戴了八只金戒指,立时笑得同见到蜂蜜的狗熊一般口水横流。
董蓉冷笑,暗暗翻了个白眼儿。
很快,日上三竿之时,从州府赶来的学监就由县令老爷陪着来到了白露书院。近些年因为身体原因很少露面的院长,难得到门前迎接,慌得那魏学监和许县令赶忙上前施礼,众人客套几句就进了书院大门。
待客茶水喝过,书院最大的一间屋子里就摆开案几,应试读书郎们安静就坐,等待学监和县令共同商量好的题目传出来就纷纷冥思苦想开始作答。
董平读书刻苦,功底扎实,不过半个时辰就做了一首诵丰收的五言绝句,默写了一篇杂文,画了一副硕果金秋图,他仔细斟酌半晌觉得无甚大错就交了试卷。
(呜呜,我是坏妈妈,感冒又把儿子传染了,真是太心塞了。)
正文 第六十四章 庆贺
很快就有小管事唤他进内堂诘问,许县令和魏学监本就心里有数,又见董平字体工整优美,诗画出色,对《论语》显见也是熟读过的。更难得是这少年身形倾长、眉目俊秀,虽然穿了一身极简单的宝蓝色长衫,但站在大堂中间姿态不卑不亢,应答恭敬有礼,怎么瞧怎么千般顺眼,万般可心。于是,两人纷纷出言夸赞了几句。
杨先生也有几个得意弟子在朝中做官,于是腰杆儿极硬的半玩笑半认真的说道,“老夫的弟子,怎么会不出色?”
吴学监和许县令混迹官场多年,顺水人情送得太过得心应手了,听得这话立刻就当堂取了董平为新晋生员。
董平大喜,同众人一一行礼谢过就兴冲冲出了门。但他还算清醒,很快就收敛了喜色,待得遇到门廊里等候的同窗时,也只简单说了句还好就急急赶去了书院正门。
正门外,聚集了众多的男女老少,有人见他出来就大声问道,“这位小公子,你可见到我家少爷了?”
那个也问,“小少爷,我儿叫杜秋声啊,他考的如何啊?”
董平一边向四周张望一边勉强敷衍着众人,好在喜子很快就钻过人群接了他冲进了茶楼。
董秀才见到儿子上楼来,急得劈头盖脸就问道,“你可是取上生员了?”
董蓉却是拉过要行礼的弟弟,先递了一碗茶水让他润润喉咙,这才温声问道,“题目都不难吧?”
董平极力忍耐着喜意,点头应道,“不难。”
董秀才见儿子没有开口就报喜讯,还以为又没取上,失望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不言语了。倒是牛氏又来了精神,撇着嘴巴嘲讽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亲爹就是个没本事的,儿子还能翻出什么大浪来。哼,浪费银子读书,还不如回家种地呢。”
旁边偷听的众人一见董秀才和牛氏这般模样,也是没了兴趣,不时瞄向董平的目光里还带了几分怜悯之意。
倒是董蓉直觉里就觉得弟弟不会取不上,于是伸手按了董平坐下,一边替他倒茶一边小声安慰道,“平哥儿,出水才见两腿泥,咱们等等看,姐姐相信你。”说完,她又拉着傻柱作证,“柱子,你是不是也相信平哥儿?”
傻柱点头,正色说道,“相信。”董蓉欢喜他给自己帮腔,夹了一块核桃酥算作奖励。
董平放在桌下的双手紧紧攥了衣襟,心里暖得发烫…
董秀才叹够了气就想起身回家,可牛氏却打算等着书院出来唱名之后好好奚落董平一顿,若是能把他拎回家做活儿那就更好了。于是,她死活闹着要留下。董秀才无法,只得又坐了下来。
好不容易又挨过了大半个时辰,所有的考生都陆续走了出来,有面色欢喜的,也有沮丧不肯抬头的,更有捶胸顿足大哭的。
又过了片刻,书院大门再次大开。许县令和吴学监一同走了过来,互相谦让过后,许县令展开手里的红纸,干咳两声就预备宣读结果。
茶楼上众人空坐一上午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刻,于是一窝蜂似的挤到窗边打算仔细听听。牛氏座位紧靠窗边,栏杆又极矮,她被众人挤得难受,想要扭身躲躲,没想到椅脚儿却不知被绊了一下,她尚且来不及尖叫就一个跟头栽了下去。
若是平日,这可是个大热闹,但今日这般关键时刻,就没人有功夫理会了。许县令拿捏足了架势,终于开始读了起来。第一个就是,“青县南,槐树村,董平董君诚,取!”
董老爷根本没有往窗边凑,但无奈屋里屋外太过安静,这句话被秋风清清楚楚送进他耳里,只惊得他“嗷”一嗓子叫出声来,“什么,取…取了?”
董蓉已是欢喜的一把搂了弟弟,哽咽道,“平哥儿,你取上了,你是秀才了!我弟弟是秀才了!”
董平眼里也是滴下来泪来,死死抱了姐姐,低声应着,“姐,我答应过你的,以后我保护你!”
姐弟俩哭成一团,傻柱心下也是泛酸,抬头望向房顶,不知研究那根檩子位置不对去了。
董老爷也想上前庆贺,但双手伸到半空又讪讪缩了回来。儿子也中了秀才,以后若是不论父子之情,两人可就平起平坐了。若是儿子的功名是在他大力支持下得来的,还好说一些,可惜他如今才发现,这跟他半点儿关系都没有。
好在,随着许县令读出一个个新晋秀才的名字,楼上楼下都在议论欢呼,算是勉强解了他的尴尬。
那边,董蓉姐弟也擦了眼泪。董平脸色淡淡的给董秀才行了一礼,平静说道,“父亲,我取中秀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