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敬容一面说一面赏赐下去, 赐了一柄金嵌宝玉的如意给她安神:“既有了胎倒该提一提份拉。”这些事正元帝是自来不管的, 卫敬容便把她从美人提成了宝林,又赏赐她绢帛彩缎, 吩咐她仔细胎。
又把这桩喜事, 报给了病了十几日都不肯“好”的赵太后,卫敬容脸上难得带些无奈:“叫母亲知道了一高兴,身上病痛许就轻了。”
卫敬容一说, 正元帝便敛了喜色,他还在恼赵太后无端端提起陈氏来,皇后的封号已经定下,还要颁旨意,封赏陈家人。
陈家封了侯,可却一个职位也没有,正元帝连面子都不愿作了,给陈家这个侯已经到了顶,传下口谕去,让陈家子弟认真读书,勉励他们科举。
陈家祖祖辈辈都是耕田农人,到富了也确是请了个教书先生的,可要让他们科举,那这辈子也不定能得着官职了,正元帝这么说,便是断了陈家的仕途,连恩荫职位都不给了。
卫敬容还劝了他两句:“我知道你心里头不高兴,可那十多年前的旧事了,陈家若想得到你有今日,必也拿你当姑爷看待。”
她的身份说出这话来,倒让正元帝汗颜,卫家可不也是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就把女儿嫁给他了,想到卫敬禹,人死都死了,把过往那些坏处尽数抹去,心里能想起来的多只有好处:“敬尧也快到业州了罢。”
卫敬容笑一声:“哪有这样快,这会儿还没到青州呢,也要算日子才好动嫂嫂的坟。”卫敬尧一路且得见一见卫家旧部,他本就最重情谊,见见人吃壶酒也是应当的。
“他这一去,我倒又忧心起来,还想着当年他十来岁,背着把剑要离家出走,被爹爹抓回来,压着成亲的样子。”卫敬容叹一声:“这些年了,总能再讨一房妻子,他最听你的话,这番回来,你劝劝他,看看有什么合适的人,只要人品好能掌家,贫些也无妨。”
正元帝笑了:“他那样的脾气,你都劝不动,就肯听我的话?”既提起了旧事,便想到当年去抓卫敬尧的就是他,把这小子拎着甩在马上,一路快骑回去领功的事来。
连同卫敬尧是怎么求饶怎么讨好,怎么一路大说要当游侠闯江湖的事全都想了起来。卫敬容看他嘴角带笑,知道他想到这一节,轻拍丈夫一下:“若不是你,哪个能逮得住,便是哥哥,他也不买帐的。”
这一句把正元帝捧得高兴了,他哈哈一笑:“成罢,是不能老这么单着,也该给平儿修儿两个添个弟弟,这回显儿选侧妃,你看着有合适的我就赐婚。”
卫敬容蹙眉不言,正元帝手上动着筷子,眼睛也不看她,嚼了一口面饼,这才问道:“怎么?”
“你也该问问显儿才是,他这些日子对谁热些,你这个当爹的就不知道?”伸手提起壶来给他倒了不的酒,也不得正元帝发问,自答道:“他自蜀地一路回来,对姜家姑娘倒很上心。”
正元帝确是听说儿子不断往仙居殿送东西,这才露了一句要选侧妃,不意妻子竟告诉他那东西是送给姜碧微的,正元帝皱了眉头,依稀记得姜碧微生得美貌,可怎么也想不到儿子对她动了念头。
“姜家的不行。”正元帝想都没想就摇了头,觉得儿子一桩连着一桩的糊涂,若是原来讨了她也没什么,儿子喜欢的,充一充东宫,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正元帝是预备要把姜碧微嫁到北狄去的。
“显儿是个实心眼,心里打了主意便不再改了,你说不成,可不是伤了他的心。”卫敬容把侄女摘出来,笑着又添了一句:“依我看,姜家姑娘品貌跟显儿也算相当,他又有意,连善儿都瞧出来了,宫里还能瞒得过谁?”
秦显办的事再不让他满意,也是他的头生子,也是最像他的儿子,正元帝饼也不吃了,搁下来便道:“我会问他,依你看姜家那个可有不规矩的地方?”
“若有不规矩的,显儿也不会没头苍蝇似的乱转了,我是知道你心思的,可儿子的心也不能不顾,这话我不好说,你提两句。”倒似寻常夫妻在论儿子的婚事:“袁相的主意很正,民人女子讨进来,麻烦少些。”
正元帝不意妻子这样明白他的心意,握了她的手,叹一声:“还是你最知我意。”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且想起卫善来:“你原来不是说要把善儿留在身边?”
卫敬容难得笑出声来:“你可真是,善儿还小呢,我这么说是舍不得她,哪里就是那个意思了。”一指头戳在正元帝胳膊上:“何况善儿还不解事,知道什么嫁娶。”
不管原来她原来说过多少句,这话一出已经很明白,正元帝吃了一顿舒心饭,离开丹凤宫时便脸上带笑,回去便在袁礼贤的那份奏疏上批了一个字“可”,发往礼部,让礼部拿出章程来,预备尽早选妃。
赵太后知道孙子要选妃了,立时从床上蹦起来,觉得儿子这是依了她的意思,不再讨一个姓卫的当孙媳妇,脸上显出喜色,对着翠桐翠缕不知说了多少句,因病不能去的青丝宫也立时就能去,
卫善知道姑姑三言两语就把事儿撇干净了,痛痛快快收拾了东西跟着赵太后往青丝宫去,因着太后要去,丽山青丝宫还改了名头,改名叫作黎山离宫,转当别苑用。
此时天气暑热,山上宫苑确是更凉爽,卫善和姜碧微领着两个弟弟,跟在赵太后大辇之后出了城,秦显骑马在侧,说是说送祖母的,却一直盘桓在卫善车辇边。
碧微面上半点不露,卫善也不递话头出去,秦显在外边围着车子转了几圈,想看一眼碧微,可车帘怎么也不卷起来。
他倒不口拙,可这事儿还真不知道可如何起头,东西送了这许多,她偏偏半点意思也没有,回回都规矩称谢,接连辞过几回,执意要送,她虽收下了,却一句话都不肯递出来。
秦显骑在马上绕着车辇来回,碧微把头低下去,不敢露出恼意来,这份喜爱于她绝非好事,反叫她惶恐,她低了头不出声,卫善把帘子一掀,笑眯眯的看着他:“我听姑姑说秋日里就要给哥哥选妃的,是不是?”
一句话把秦显问住了,他眼睛不住往车里瞥,却连姜碧微的一根头发丝都看不见,张口结舌不知要怎么回,便听得卫善又道:“可惜我就要往业州去了,要不然还能见一见未来嫂嫂呢。”
卫善仰脸带笑看着秦显,秦显满面尴尬,他确是喜欢姜碧微,可选妃不是小事,两人既未倾心又未许诺,此时说嫁娶也确是太早了些。
待车外没有秦显的马蹄车了,碧微这才松一口气,想到秦显那灼人的目光,只觉得无处存身,从此他若是歇了那念头,她和弟弟才能在宫中待的长久。
青丝宫宫门大开迎接赵太后,马车从望仙桥上直入宫门一直驶到东边宫室,西边宫殿屋宇被大火付之一炬,只余下些断瓦残垣,前朝末帝为沈青丝做得青丝赋,还曾立过碑,连那块玉碑也被打碎。
那碑是白玉的,上面刻了字,字上还描了金,□□夏宫的是贺明达,烧了青丝宫的却是魏宽,那玉碑被毁,砸成大块分光了,只余下一个汉白玉的石台还留在那儿。
虽是卫敬容出了私房修的,正元帝又怎么会不添补,大半钱财依旧从他私库里出,把东边未曾毁损的楼台重又修葺过,此时春光正好,芙蓉池畔垂柳红花,赵太后只看见高楼广屋,一想到哥哥嫂嫂再不能进宫烦她,让她给几个小辈说亲,她便心中舒爽。
赵太后是个极怕事的人,既怕事又要惹事,真出了事只好出城来躲事,往里头一去,看宜春殿前单给她劈出一块地来,已经搭好了丝瓜架,随侍的太监又说东西有两个园子,都是用来种蔬果的,赵太后就更舒畅了。
秦昰来的时候带了一本大字,天天二十张,日日不许断,除了这些,随行的还有教他练箭的师傅,连姜碧成也一块儿教导了。
两个孩子见着园子就奔起来,连同卫平带回来越鸟和秦显带回来的黑白熊都一并安置在芙蓉园里,供他们玩乐。
碧微看着弟弟玩乐蹙一蹙眉头,卫善知道她心里在担忧什么,握了她的手:“我知道你想让他到麟德殿去听讲,可听了这些便能有用么?”
三代之内,姜家都不可能有人担任要职,有一个侯爷爵位在,子孙如何,那是后辈的事,姜碧成最好的出路是当个闲散侯爷,不领实差,寄情山水,有一样或者多样的爱好,种花弄草也好,文玩雕刻也罢,正元帝不仅不会训斥他,还会夸奖他。
卫善一言揭破,碧微怔怔立在原地,望着宜春殿的红墙绿瓦,半晌才低下头来,父亲有大才,子女却寄人篱下,既不能争风头又不能显才干。
双手在袖中紧握成拳,虽知卫善说的是实情,可心底却不住泛出苦意来,低头往前走了两步,就见秦显站在阶上,还是那样的目光,看她提着裙角上阶,冲她伸出手来。
作者有话要说:17-116(竟然有16!!!吓趴)
又想用脸滚键盘了
月底又会有一波营养液
发抖
上章说错啦,是季榜,已经脱离了倒数第二,爬了一名,现在是倒数第三了!比心!
昨天推文把人家名字都打错了,我的锅
《我的经纪人良心不会痛》,最近我看的两本书都改名了,也有很多读者接受不了,我还挺能理解的,既然像商品一样陈列了,得先有展示的机会。改文名不代表就改变了写作的初衷嘛。

第54章 飞霞

卫善和碧微住在一处, 隔着芙蓉池,住在飞霞阁中,飞霞阁离宜春殿有些路程, 两殿之间有两汤修葺过的温泉汤, 花园泉眼处还建了几处小亭,亭中有井口大小的水池, 围坐一圈便可泡脚涤足。
一边一座芙蓉园, 半山腰上还有一座飞霜殿, 工期很紧, 西边被焚毁的殿宇只清干净了断壁焦木,当年破宫时被踏碎的石阶还在原处, 一时也拿不出钱来重修。
当日芙蓉殿中处处描金嵌宝, 兵士破宫进来,连上头描的金粉都胡乱刮下来些, 人人袋中都是满的, 满地落珠遗珍。
东边的宫室保存尚好, 几间大殿都未曾毁坏, 虽是小修不曾大动, 楼台亭榭倒也处处精致, 不负青丝宫的盛名。
卫善扶着赵太后进了宜春殿,坐了一个时辰的车,她有些乏,进了宜春殿便靠在罗汉床上,屋里早早开了窗子换过气, 糊上新宫纱,点了沉水香,翠桐替她揉腰捶腿。
卫善陪坐在她身边,打起精神来哄着赵太后高兴,坐着说了许多话,她还没摸准赵太后喜欢什么,可一旦卫善不当兴旺的媳妇了,赵太后看她便顺眼了一百倍,无论说什么,都比过去更能听进去。
赵太后喜欢的东西除了儿子孙子,就是种菜存钱,卫善当着她的面夸了许多太子在朝中得诸多大臣的称赞,又踢了腿儿道:“可惜我见不着未来嫂嫂什么模样了,祖母可得挑仔细些。”
姑姑还是放不下,这个儿子虽然伤了她的心,可论理是没错的,她还打着精神要替他选妃,挑个品行中正貌样端庄给他当正妃。
可姑姑喜欢的,赵太后一定不喜欢,就算原来她觉得好,只要姑姑先说一个“好”字儿,好的也就成了坏的,要把人显出来,并不定非得夸奖,变着法的让赵太后自己挑中了,再以为儿媳妇是听了她的话,看那位未来的太子妃可不就百般欢喜了。
卫善自知道秋日里果然要选妃了,她便把这话在姑姑跟前说了一回,卫敬容捏了她的鼻子:“就光你一个聪明?”原来是不弄这些小巧,不过多绕两步,把路走得更顺,更少后患。
选妃的旨意要颁下去,春日里已经先过一轮采女充裕后宫,这回要选的不是宫人而娘娘,才有些风声,民间便急急嫁女,能不能选,甚时候选,还未可知。
赵太后喜欢听到这样的话,儿子媳妇不是她挑的,孙子媳妇当然要跟她亲:“那我当然得好好看看,原来讨前头那个就是我看准的,扁屁股生儿子。”
前头那个就是陈氏,她也不论这话粗不粗,反正她有道理,离了皇城再没烦心事,精神都好起来,拉着卫善说个不住:“看人生养不看肚子要看屁股,一看一个准。”
卫善两辈子加起来也没听过这样的话,就是翠桐翠缕也不曾听过,一屋子丫头哄着赵太后,赵太后一打开话匣子停都停不住,跟卫善说了半天怎么看肚皮看屁股,男人怎么看女人怎么看的话,这才想起孙子来。
秦显既是跟了来的,便得宿一夜再回城中去,一清早赶着城门开,还能赶上早朝,她问上一句,自己又替孙子加一句:“他骑马累了,赶紧给他下碗面条再加两盘子肉。”
赵太后自己喜欢吃面食,儿子孙子都爱吃面食,烘面饼子加烂面条便是她喂秦显的东西,顶多再加上两盘子肉,光禄寺进上来的东西,她样样吃着都嫌太精细了,没味儿。
卫善颇觉古怪,秦显怎么没跟进殿中来,嘴上一叠声的答应着:“早都预备好了。”
话音才落,秦昰和姜碧成两个跑了一圈进来了,身后就是秦显,赵太后笑呵呵一张手,秦昰跳到她床上,叽叽咕咕说个不住,比着手告诉赵太后:“祖母,外头有好大一个菜园子。”
他哪里见过种菜,自然看什么都是新鲜的,架子上结着小葫芦,地里还长着胡瓜菘菜,手里握着一只亮壳的小虫,献宝似的给卫善看。
两个人都跑得满身是汗,宫人奉了茶来,赵太后捏着秦昰白嫩嫩的小手:“叫你娘把你养得娇了,下地打滚那才壮呢。”
卫善笑而不语,宫人领了两人下去换衣裳擦汗,又告诉他们夜里就吃菜园子里的菜,秦昰正是爱吃肉的年纪,又样样跟着亲爹大哥学,最爱吃的就是烘饼子包肉,鹿肉羊肉兔肉,没有一样不爱的,倒不爱吃瓜果,今儿见了地上长的,生起兴趣来,拉着碧成的手还道:“叫光禄寺上肉饼子来。”
卫善适时添上一句:“他跟大哥姑父真是一模一样。”
赵太后爱听这话:“傻话,他是大牛的儿子秦家的种,不像大牛还能像谁。”一直觉得这个小孙子长得太像卫家人了,听说他吃喝都像秦家人,这才高兴起来。
赵太后本就要午觉,歇一歇觉得困了,撑着头打起瞌睡来,卫善这才退出去,回到飞霞阁去,碧微已经换了衣裳,坐在窗下,手里握着书卷,见她来了,立起来迎她:“怎么说了这么长的话。”
心口兀自“噗噗”跳动,原来觉得秦显生得吓人,立在那儿一座山似的,人又黑壮,说话好似洪钟,看她一眼都叫她心尖发颤。可她再没想到,对他露一点点意,他能笑得那么开怀。
秦显伸出手来,碧微自然不会抬手握上去,依旧低了颈项,只在抬步迈阶侧身而过时说了一声“多谢”,秦显在她身上已经算是花了心思的,他从没瞧中过哪个姑娘,同路来时也是急行军,若是早些看见她,这一路也就不虚度了。
卫善倒没看出她神色有异来,坐到窗边,望着殿外两株合欢花树,今岁天热,合欢早放新花,树上一层红绒绒的小花,远远望去可不似飞霞落在绿瓦上。
竹苓奉上凉茶来,沉香去收拾带来的那五只箱子,都是寻常要用的东西,她去业州路途遥远,要带的东西还更多些。
既要去业州了,有些话对碧微就要直言,卫善眉目一抬,竹苓便收了托盘退出去,还扫了细叶一眼,细叶抬眼看看碧微,见她还一付神思不属的模样,心中发急,慢一步退出了帘外。
卫善是想把碧微拢到身边的,她自己也有这个意思,前世若不是有秦显的婚事横在两人中间,她不至于过得这样辛苦。
卫敬容宽厚大气,心里虽不喜欢她,却也不曾为难她,有人轻慢了姜家,也一样要领罚,若不然碧微在宫里过得还能再苦百倍,都不必卫家出手,光是太监宫人就有百样手段作践人。
等宫人都退出暖阁,碧微才略定了心神,她看着卫善攒眉思量的模样,心里有些打鼓,面颊上红晕未去,为自己刚刚起的那点心思羞愧。
卫善这时候开了口,先替她倒上一杯茶,把茶盏推到碧微跟前:“我不想在你跟前说什么虚话,既然有事,就同你商量,能不能办,你想好了告诉我。”
碧微面上红晕尽去,坐直了身子听着,卫善给她倒了茶,自己却不喝,眼睛望着南窗外的合欢树,低声道:“姐姐这样聪慧,到了离宫,也该明白姑姑的意思了。”
卫敬容把碧微一道派过来,并不全为着陪伴卫善,卫善睨她一眼,看她面上了然,干脆把话说透:“我就要去业州,这一去怕有大半年的光景都不在皇城,祖母身边得有一个亲近的,向着姑姑的人。”
赵太后人虽糊涂,却不难讨好,只要不打她孙子的主意,就人人都能看得顺眼,碧微面上一白,眼睛低下去,定定望着裙上绣的青白花儿。
“昰儿年小,还不知封地在何处,等进了麟德殿就得有伴读,我看他跟碧成玩得很好,就长久在一处。”此时还不能告诉她卫家别有意图,不求扩张只求自保,姜碧成不想当个闲散侯爷,就总有他的用处。
此时碧微求的就是这些,卫善曾听她说过,说她若是所求衬意,也不会这么一步步爬得这么高,她此时求的是跟弟弟两人有安稳的生活,姜碧成有个略施拳脚的地方。
碧微心知这是其一,其二是她来了离宫就能远离秦显,从皇城到离宫快马也得一个时辰,他要送东西要见人都不那么容易了。
宫里也已有了些流言,卫敬容知道儿子的脾气,同他父亲年轻的时候很像,眼睛里盯着什么,旁的就不再不在意了,可既丈夫另有打算,就不能由着他这么胡闹。
碧微心中并未决断,却抬头冲卫善一笑:“我跟弟弟在宫中能过这样的日子,多赖皇后娘娘的恩德和卫家的情谊,既能用得上我,自然要倾力而为。”
卫善笑起来,身子往后一仰,躺在罗汉床上,抬头去看殿檐下露出来的一点湛蓝天空和碧青殿瓦:“有姐姐在,我就放心了。”
碧微容色微敛替她添茶,初晴捧了个攒心梅花的食盒进来,里头摆着几样细巧点心,笑盈盈的对卫善道:“是二殿下特意着人送来的,都是公主爱吃的。”
梅花糕甘露饼,还有新出的薄荷饼,还有一筐金皮香瓜,切成条托在琉璃盘里送上来,卫善是放下心里一桩事,碧微虽也眉目含笑,却神思不属,卫善捏了一块饼儿搁到她手里:“姐姐不必忧心,我会把落琼留下来帮衬你。”
碧微手上一紧,炊雪饮冰已经是卫皇后的人,难道还要留一个落琼看着她不成,举步抬眉都在人眼皮底下,心中苦涩不免难当,却依旧开口:“我身边有炊雪几个呢,你在外头总得有用得顺手的人。”这么多双眼睛,想求他什么,那是怎么也不能开口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还有二更

第55章 萤火

真的跟赵太后生活在一处, 老太太倒没有卫善想的那样难侍候,她活了这么多年,富贵了也不知道怎么过富贵日子, 爱吃的只有那几样, 爱干的也只有那几样。
每日里早起,先下地去看看秧苗瓜果, 跟着喝一碗稠粥, 必得是拿新米熬出米花粥油来, 再配上七八样酱瓜, 加一碟子炒花生一个咸鸭蛋,旁的什么都不要。上来的酱瓜得连汤带汁, 小口咬了, 再拿酱瓜汁淘粥,唏哩呼噜喝尽了, 碟子里的酱瓜也吃尽了。
卫敬容用早膳, 粥米面食样样都要预备一些, 小饺儿有素有荤, 裹了鲜肉虾仁的, 当季时令鲜菜的, 皮子极薄,显出里头红的黄的绿的芯子来,每只碟子碗沿大。
用饭之前还得先喝一碗汤水,冬日里是一碗杏仁茶,夏日里就是莲子羹, 搁上石蜜冰碎,浅浅饮上一碗,方才用粥面点心。
婆媳两个吃是吃不到一块去的,让卫敬容吃稠粥不成,让赵太后吃那些个碗碗碟碟,好吃是好吃,她也确是吃过一段,后头还是想着要喝大米粥。
卫善既打定了主意,就陪着赵太后吃粥,筷子挑一点儿蛋黄,舌头尖上尝一尝,和碧微两个互望一眼,两个小的吃了一顿,吃第二顿便勉强,第三天还吃这个,秦昰抱着肚皮,他最会撒娇,原来跟赵太后不亲近,等发觉赵太后样样都肯依他,就没什么不敢说了:“我要吃肉。”
赵太后立时心疼起孙子来,吃的东西摆了一桌子,她自己还喝大米粥,却又看不得别个吃肉,才用了一顿饭,第二回就单开一桌,不肯再闻那肉香味。
赵太后怎么吃素的卫善倒知道一点缘由,她发了愿,却忘了在这愿上加一个期限,又不能哄骗菩萨,只好长长久久的吃素下去,见着人说得最多的,便是往后菩萨跟前发愿,也得加上一句,要不然就得一辈子践诺。
骗人也还罢了,可骗谁也不能骗菩萨,心里后悔也不能说,天天吃那几样菜,嚼两口豆腐就算是吃了肉,看着小辈们吃肉吃饼嘴里怎么不馋,只好眼不见心不烦。
干饭拌野菜豆干也能吃上两大碗,说她身子虚弱多病,也根本没人信,这个年纪还天天蹲在菜园子里,指派人挑水浇园。
秦昰人小力薄却很愿意干这些,对他来说不过是换了个玩法,原来射箭,现在种菜,拎着竹篓小桶跟在赵太后的身边,还会背上几首惜农悯农的诗。
赵太后到了这个年纪,身边才有小孙子跟前跟后,脸上乐得开了花,不过短短几天,再谈到卫敬容的时候,口吻好了许多,眉也不斜了眼也不歪了,难得肯夸上一句:“你姑姑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