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妃极美,碧微在蜀地也曾见过诸多美人,却少有似杨妃这样的,听说前朝沈青丝冠绝后宫,她不知沈青丝是怎么个美法,但杨云翘已是她见过的美人里最美貌的那一个了。
她说病了,只当这回定能把正元帝引去,不意紫宸殿中半点声息也无,正元帝自己不去,派了王公公去看,原来总是赐药赐菜,这回只传出一句让她安心养病来。
正元帝以此来惩戒杨妃,直到儿子回来了,杨妃的“病 ”才好起来,病了十来日,人倒还清减了些,看着弱不胜衣的模样。
这回赴宴穿了一条月华裙,梳了个低髻,朱唇未点淡扫蛾眉,容色中也不见欢喜,可偏是她这番楚楚风致最可人怜,阖宫皆知,怕是今日宴罢,正元帝就要往她殿中去了。碧微低眉去看卫善,却见她并不烦忧,便也抿了嘴不说话。
卫善早已经收了心思,不愿再管秦显和碧微的事,上辈子事事都不相同,秦显也不似她想的那样能作卫家的依靠,心里虽还当他是哥哥,可也划出条条道道来,卫家不能靠姓秦的,只能靠自己。
既知世事绝非她上辈子知道的那样简单,那碧微告诉她的那些话,自然也有真有假,卫善敛了眼波,反手握住了碧微的手,心里很能体谅她,日子过得那样苦,若不自己嚼出些甜味来,只怕都
活不下去了。
姑姑是这样,碧微也是这样,拿话自己哄哄自己。
碧微后来那些苦,都是因秦显而起的,这辈子若是两人再没交际,那碧微也能由姑姑作主,嫁一个可心意的人,凭她的美貌和聪颖,一定比上辈子过得要强。
是以卫善再不动要撮合两人的心思,由着这两个自己去,倘若有缘,千里之外依旧相会,倘若无缘,天天呆在一处也依旧没有牵扯。
可她就算不跟秦显,也万不能跟秦昱。
秦昱回来了,还带了叫正元帝高兴的好消息,袁礼贤一心重开科举,可前朝取士早已经荒废许久,重办太学国子监,从县学府学之中挑选人才送上来,管衣食住行,太学那些屋子都是现成的,虽荒废已久,略略修整又能再用。
如今发愁的只有一样,县学府学都已如同虚设,正元帝发出诏令取士,应考者有是有的,可人数太少,必得有人先行一步,把天子要取士的消息传扬天下。
秦昱主动请缨,憋着一口气要同兄长们比肩,他旁的不行,充充门面还是成的,只这功劳太小,便又着意结交文人,也不想想那些文臣最重规矩,太子既长且嫡,只要有他,根本没有秦昱什么事。
卫善托腮望着帘外,上辈子直到秦显身死,正元帝才挑捡起儿子来,那时秦昱十四,秦昰方才六岁,卫家又被泼了这么一身脏水,他都没有立时就立秦昱当太子。
魏宽头一个开口替卫家辩白,袁礼贤跟着开口劝说,话虽说得囫囵,似在犹疑,却也不曾给卫家盖棺定罪,他办的头一样事,是赶紧把晋王调出京去。
只要有秦显在,秦昱便是萤烛微光。何况秦显秦昭两个都是有军功的,秦显收了蜀地不说,秦昭也拿下了云州,寻回来的那十四枚金印里虽没有传国玉玺,可捉回来的前朝宰相王策用却招供出许多事来,比如前朝一直都手握宝库,传国玉玺许就藏在宝库之中。
传说前朝开国的时候便修了一座大宝库,藏满了金银珠玉,埋在深山之中,十四枚金印就是寻找宝库的线索,只要打开宝库,里头的财宝足能颠覆王朝。
陈公宝库传得神乎其神,财帛倒不动人心,动人心的是那宝库之中藏着前朝开国皇帝求来的仙药,隔了一二百年,谁也不知道真假,可越是传就越是真。
王氏遇仙的故事在前朝开国时流传极广,琅嬛书库传说便是建造给仙家的,原来莽山上还曾建过遇仙台,说是王氏就在那儿遇仙,池中还曾浮起玉女神像,遇仙台边建了神女庙,百来年香火不曾断绝,直到玉女像不见。
传言是飞升,到底如何无人知晓,前朝好道却是真的,宫城之中就建有两座道观,连青丝宫北峰峰顶上都有降真观,供的就是那位神女娘娘。
是以民间才有这许多的道家神仙庙,卫善曾去上过香的天仙庙也有传说,是非真假也无人能说得分明,但宝库之事在百年前的书册内确有记载。
传言不足信,连卫善都知说不准是王策的保命托词,江宁王不肯赎他,他对大业百无一用,押解上京这一路就编了这么一个故事。
富有四海的人,总想着长命百岁,古今帝王皆是如此,那幅仙药流传甚广,到如今王氏遇仙的故事还化作演绎,有说书有唱曲,戏台上流传百年,正元帝小的时候就曾经听说过,将信将疑,王策的这条命就留了下来,如今还在狱中关押。
两个儿子都算立下大功,秦昱的用处就小得多,他跟着正元帝最久,此时也看不出得不得用,两个哥哥风头太胜,他虽有他的出头之法,也显得逊色许多。
想明白这些,卫善便不再忧心了,秦显在,秦昱便不得出头,太子哥哥此时怕还没把这个弟弟看在眼里,待他瞧进眼中了,秦昱和杨家也不必卫家出手了。
从内宫城到万仪宫走了许多路,卫善和碧微方才说上几句话,就听见秦昭的声音从车帘外头传进来,隐隐带着笑意:“善儿闷不闷?想吃什么吗?”
皇家出行,街市都要清道,这一条街上清得干净,另一边坊市里却极热闹,秦昭怕她在车里坐得闷了,这才调马头,在车辇边问她。
卫善打开一扇格窗,笑眯眯的探出头来,两边都是宫人内侍,也不怕人看了去,对秦昭说道:“我想吃甘草雪水,买得着么?”说完又问碧微:“姐姐要什么?”
姜碧微摇一摇头,她早就瞧出来了,秦昭确是待人体贴,可只体贴卫敬容母子和卫善一个,旁的人他就是眼睛里看见了,也似没看见。
秦昭未动,他身边跟着的人伶俐往巷子里头一钻,小太监腿脚很快,才刚只过了一个巷口,他就钻了出来,奔得同是汗,手里托了两个碗,里头盛着甘草雪水,秦昭接过来,把两碗都递到车辇中,隔着窗还在跟卫善说:“我把他留在这儿,你有什么要的只管吩咐他。”
卫善脆生生应一声,扒着车窗探出头去:“二哥今儿可一定要赢,得了彩头请我吃酒。”
秦昭笑着应了,打马向前,卫善捧了甘草雪水给了碧微一碗,碧微体弱畏寒,倒不敢多喝,只捧起来小口饮着,看外边的日头这么大,道一声:“今儿是不是要住在万仪宫了?”
端阳宴要办两日,出城再进城,怎么也得费上半日,夜里就宿在万仪宫,卫善笑眯眯拉着碧微的手:“我们俩住在一处,万仪宫很大,一片都是水,里头宫道又多,你就跟着我,万不能走失了。”
两个都是一早起来的,梳妆上辇,清道洒水,规矩怎么讲究怎么来,将要到万仪宫时,已经快要正午了,卫善坐得腿酸,踩着杌子下来动动手脚。
碧微还没下车先把帏帽儿戴起来,牵着弟弟的手,等下了车,见诸人都不戴帏帽,也解开来,看许多人都不识得,紧紧跟在卫善身后。
卫善独要了一处楼台,坐在二楼平台上看湖中系着的龙船龙舟,三艘大舟,五艘小舟,离得她们也不算远,底下是正元帝同百官设宴的大台,宫妃们另有座处,卫善拉着碧微:“你跟着我,我领你认识魏家妹妹和袁家姐姐。”
话音未落,先碰见了秦昱,他打马上下来,一身朱红袍子,腰间系着玉带,头上戴了金冠,跟杨云翘生得极像,面如敷粉,唇若含朱,看人一眼都似目中含情,见了卫善先笑一声:“善儿好久不见,长高了许多。”
一句说完,黏连的目光又粘到姜碧微身上,看她跟看卫善全不相同,把她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个来回,若说秦显的目光灼灼似火,那秦昱的目光便是一潭水,看人一眼,都叫人心中发凉。
碧微侧过身子,卫善也蹙起眉头,换作原来她只会带碧微离开,避开秦昱,此时却笑一声:“三哥甚时候回来的?怎么没在姑姑那儿瞧见你?”
一句话就把秦昱的目光拉了回来,他昨夜赶回来,回宫的时候已经晚了,城中一路开道,做个星夜于归的模样,可不就不及给卫皇后请安。
今日一早各宫出游,如今宫中可不比原来,宝林美人不知添了多少,车辇马队排成长列,秦昱知道嫡母从来宽厚,待到宴上分说一回,当面父亲还得夸他一句办差认真,不意竟被卫善先先捉着了错处。
秦昱脸上虽还在笑,眼睛也眯起来,可目光之中却半点笑意也无。
作者有话要说:善善:卫家就不能靠姓秦的!
秦昭:我原本不姓秦
魏人杰:我也不姓秦
赵二虎:我也不姓秦
杨思召:我也不姓秦
我们都不姓秦
积分太低爬不上季榜了,能收藏能留言都能加一点点积分哒~么么哒

第50章 下注

秦昱嘴角这点笑意看得碧微心惊, 他虽摆出个温文儒雅的模样,可目光里却暗藏寒意,卫善往前半步, 把碧微挡在身后, 也一样面上带笑的看着秦昱,双方互相打量。
不论是上辈这时候的卫善, 还是此时的卫善, 都不会害怕他, 看一个上辈子她亲手捂死的人, 想起他是怎么无力断气的,因酒色被掏空的身子用尽力气也不过蹬了蹬腿。
枕头盖在他脸上, 瞧不见他的模样, 也捂住他断断续续辱骂求救的微弱声音,卫善当时出了一声冷汗, 在杀人之前她只杀过鱼, 可现在回想既不心慌也不后悔。
秦昱有些吃惊, 他离京不过月余, 再见卫善倒似变了一个人。他昨夜回来, 今日一早便被母亲叫去, 听她倒了许多委屈苦水,不过短短两月的光景,宫中形势与他走时再不相同。
两人坐着谈话,也有教习尚宫在侧,秦昱抑制不住脾气, 那容尚宫却低眉顺目,抬出皇帝的旗号来,跪在秦昱跟前:“皇上派奴来此,是为约束娘娘的言行,所谓德配其位。”
德配其位四个字戳着人的心,秦昱立时脸色发沉,目光阴鸷,一只手背在身后,眼看母亲转身便要哭,他却生生忍了下来,甚至还提点母亲:“容尚宫请起,父皇所虑甚是,母妃一派天真,在宫中虽有母后太后体恤,外人却不知这是母妃真性情,皇家既为表率,自当约束言行举止。”
说着还赐下绢帛,又苦劝杨妃,杨云翘在家听嫂嫂的,得了儿子又听儿子的,着意打扮起来,等着今日把正元帝笼络回珠镜殿。
这番细事,卫善还不知,卫敬容却已经知道了,容尚宫是她指派过去的,尚宫既有品阶,身边自有两个侍候宫人,秦昱才进了珠镜殿,她在丹凤宫便得了消息。
两人目光来回,秦昱先退一步,敛去目光,唇边带笑:“大哥二哥还等着我,我先去拜见母后,等会儿给你送糖果子来。”
秦昱是很周到的,学着秦昭的周到细致,卫善的宫中也不曾断过他的礼物,为着这番周到,原来卫善跟他虽不亲近,也当他是个不错的哥哥。
卫善知他心思沉,他不在这两月,既修起了甘露殿,又追封了陈皇后,后宫中徐昭仪有孕,符美人得宠,前朝里杨家同魏家相争,哪一样都足够他仔细思量的,短时内也不会来烦着丹凤宫。
她拉着碧微往里去,在云台上见着魏人秀,魏人秀已经等候多时,看她过来了,满面都是笑意,才走进两步,看她们手拉着手,又瞧见卫善和碧微头上一样的发簪,她也伸手摸摸自己耳朵里挂着的小葫芦,很有些泛酸,嘴巴都扁了起来,勾住卫善的胳膊:“我等了好久了,你怎么这样晚。”
“碰见三哥了,跟他说了两句话,你是什么时候来的?”卫善一句话茬过去,又跟袁妙之打了个招呼,眼睛一扫,便知杨家人未曾来。
万仪宫多是游戏之所,里头有山有水,比青丝宫造得还更早些,端阳节塞龙舟就是在万仪宫里的御海中赛的,从玉带桥划到步桥,以鼓声为号,浆板同时下水,先到采青者为胜。
秦显领着一队,秦昭也领了一队,里头多是些功勋子弟,魏家两个都上了场,只杨家一个断了腿,一个断了手,都不能使力,躺在家里养病,就连杨宝盈杨宝丽姐妹都闭门不出。
忠义侯夫人倒还知道要脸,卫善瞥了一眼不曾见这一对姐妹,若是这两个要来,百步开外就能看见她们,两姐妹穿一样的裙衫戴一样的首饰,立在一处倒似双生,怎不惹眼。
卫善不见杨家姐妹,捏一捏魏人秀的手,凑到她耳边:“我早说了,丢脸的是她们家。”
人人都知道杨家两个为甚不来,可谁也不敢在魏人秀的面前说,魏家从来蛮横不讲理,魏宽拎着石锁走过长街,要是真一石锁拍下去,可不得把人拍成肉泥。
卫善同魏人秀凑在一处说话,碧微便跟袁妙之两个坐在一处,她知道一个袁相的女儿,一个是成公国的女儿,眼儿往魏人秀耳朵上一扫,便轻挪一步,立在了袁妙之身边。
功勋女儿坐在一处,朝臣女儿又开一席,既是功勋贵女坐在一处,座中自然就有赵太后家的那位赵秀儿。这里头坐着的,她一个都不识得,只眼熟一个卫善。
卫善立起来迎她,按着辈份,赵秀儿是她的表姑姑,座中就没有比她辈份更大的,她一站起来,碧微也紧跟着站起来,空出一块请赵秀儿坐下。
赵秀儿满眼感激,她哪里见过这个场面,回家这些日子,倒真是过了几日千金小姐的日子,她也有绣楼有丫头,她娘只当她是要嫁进宫里当宫妃的,替她置办了许多衣裳首饰,后来不嫁,这些东西总都还在,再加上卫敬容和赵太后的赏赐,柜中箱中都塞得满了。
卫皇后对赵家时有赏赐,回回太监过来还要把赵家人都夸上一通,最会说场面话的不是官员妃嫔,而是太监,回回说的话都不一样,仿佛赵家的好处说不尽,变着法的夸,听得赵家人心中受用,连带着对卫家的观感也好了起来。
让赵太后满意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给赵家赐东西,赵家才从业州过来,原来在业州也不过是乡间富户,官员多有优容,能跟县太爷坐在一处吃饭喝酒,得着两句马屁奉承,那就已经足够赵家出门吹嘘了,何况如今是皇后的礼遇。
卫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再不会有业州本地人知道的清楚,原来万分看不上她,不过是看她清高,再清高也一样当了秦家的儿媳妇,嚼上几句舌头,便仿佛能把贫日里积的那些怨气都撒出来,动动舌头那一瞬时便把自己抬得高了。
如今卫皇后肯对赵家露一点点好意,赵家人的骨头便又轻起来,两边一比较,杨家是贫时近邻,卫家却是怎么也攀扯不上的高门,自然还是卫家更好些。
卫善写了一份京城诸家的四时礼单,一品之下有过交往的方才回礼,功勋侯爵便是寻常走礼,每到时令都要送些应时当令的新果鲜蔬。
这些东西换个精致些的壳,就透出富贵气来,赵家最缺的就是这份富贵气,学着卫家的样子送礼,卫管事还挑了一个能说会道的妇人走礼,特意去奉承思恩公夫人。
杨家虽和赵家隔墙而居占着地利,可杨云翘要送东西,得从她的私房里头出,而卫敬容要送东西,直接在内库里挑,正元帝知道了还夸她一句想得周到。
让内库管事挑几件合适的,隔些日子就送上一回,那些绢帛布匹,内库里是再不会少的,前朝费心积蓄以充内库,不光天下米粮还足够人吃二十年,这些金银珠玉也足以填满宫廷了,挑几件寻常的出来,都是赵家不曾见过的宝贝。
杨赵两家一墙之隔,赵家初来之时,也确是跟杨家走得很近,杨夫人自己不好往赵太后身边嚼舌头,天上掉下来一个思恩公夫人。她一个村妇,平日最擅的也就是这个,何况新来京城万事不懂,说起卫家事来瞒些露些,赵夫人自己就会去打听。
赵夫人要巴结着赵太后,赵太后爱听什么,她就说什么,知道赵太后不满意这个儿媳妇,心里也知道婆婆跟前就是那天上的仙女儿也不是个好儿媳妇,挑她爱听的,两个凑在一处,越说越多。
赵秀儿倒是喜欢这个表嫂的,同她见过人的都不相同,看着跟庙里的观音娘娘似的,眉眼面目无一不慈,叫人看了就心生敬意,越得了赏赐便越说些卫家的好话。
杨家实是瞧不上赵家的,说话做事都带着傲气,家里办宴,请过一回,便嫌赵夫人村气,她虽面上不露,丫头下人眼角高低却露出来些,天长日久赵夫人又岂会不知,她原在乡中就泼悍,秦家的家底儿她哪点不知道,何况杨家那个也不过是妾。
她可不论什么是贵妃品阶,说出去一样还是小老婆,旁人不敢说的,她却是正元帝的长辈,论理该喊她一声舅母,自己的儿子女儿都跟正元帝论兄妹,连皇后卫家都多有礼遇,杨家这样便是轻慢了她,张口骂起来便尤其狠。
原来是怎么在赵太后耳朵根前吹卫家的风,如今就是怎么吹杨家的风,赵秀儿劝也劝过,可她全没办法,对着卫善难免有些歉意。
赵夫人怎么吹的风,又是怎么变了风向,卫善知道得清清楚楚,寿康宫里有翠桐翠缕,小顺子托采买太监买的墨竹扇子也早就送到她桌前,京里别无他事,茶前饭后能嚼的也只有这点东西。
譬如赵家的世子爷看上了玲珑坊的云珠姑娘,巧就巧在杨思齐也喜欢云珠姑娘,卫善知道他一向荤素不忌,那些污言小顺子不能直言,便绕着弯子告诉卫善,说云珠姑娘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生得花容月貌,吹弹唱打无一不精,还有一样拿手的绝活就是扮男装舞剑。
卫善听了一耳朵,立时问道:“这个云珠跟前朝云家有什么关系?”
袁礼贤修史,把前朝有名的诸姓都列了出来,云就是一个大姓,开国几代为将,族中女儿多有嫁给皇室的,如今吴地的江宁王王妃就姓云。
小顺子嗞了牙一叩脑袋:“说是这么说。”这里头的门道可不能跟公主说明白,公主的耳朵也不能听这些污话。
卫善却不在意,又问一声,小顺子依旧添减着说,大凡世间男子都有一颗救风尘的心,妓家娼家便捏着这条抬高身价。
打着云家的旗号便奇货可居了,说云珠是云将军的孙女儿,是为着日后好抬价,如今云姑娘便已经身价非凡,当着人舞一回剑,就要一颗明珠。
卫善听了挑挑眉毛,云家男丁俱都战死,没一个阵前被俘的,云家这些女眷缢死的缢死,跳井台的跳井台,这个云珠倘若是真的,按年纪算当时也有四五岁了,怎么竟能活下命来。
小顺子低着头,只凭一双耳朵来听卫善喜好,她说话的声音轻抬一点儿,小顺子就知道她要听详细,便又说得多些,若是语音平平,那便是不在意,往后也就不再着意打听。
卫善愿听赵家事,小顺子就打听了个底朝天,譬如赵家前头原配生的几个都丢在老家了,譬如杨家与赵家也并不似外头看上去的那些和睦。
卫善饶有兴致,又觉得古怪,不知他从哪儿打听出来,小顺子低着头不敢答,好一会儿才道:“顶上神仙打架,底下小鬼便能听见风雷。”
沉香又赏他一回,卫善过后便吩咐素筝,仙居殿里再不许有什么话传出去。
此时赵秀儿往卫善身边一坐,卫善就已经知道赵夫人有人托人给她说亲,可满京城里也没有合适的,一是她辈份大,二是她没封号,赵夫人见了一串功勋贵戚,便不愿再让女儿低嫁,这事儿托给了赵太后,赵太后却不敢在这当口再拿桩事去烦着儿子孙子,只虚应承她,一次都不曾替她问过。
卫善知道了,京中自然也有人知道,赵秀儿满身珠翠的过来,便有几家拿眼儿不住打量她,她浑然不觉,挨了卫善坐着,伸手指给她看:“我哥哥弟弟这回也在船队里。”
卫善顺着她的手指看过去,没看见赵二虎,反从一众人里认出了秦显秦昭,两人穿着不同服色的短打,头发束在脑后,腰上紧缠腰带,一人穿红一人穿蓝,各人领着一只船队。
既算是端阳宴,又算是皇子与军士同乐,能文的作文,能武的就演武,宴上除了歌舞,还有击剑打拳,难得赛舟,除了胜者得赏,宫妃还纷纷下注,堵赢了的各有采头。
宴还未开,就先有太监托了金盘儿过来请在座的压注,这本就是游戏,寻常也少有这样盛大的宴会,几个姑娘凑在一处,商量着挑哪一个队好。
有人拔了钗环,有人解下金镯,金盘托到卫善跟前时,里头已经满满当当,那托盘的太监满面堆笑,半弯着腰曲膝蹲在卫善身前:“公主要押红还是押蓝。”
红的是秦显领的队伍,蓝的是秦昭领的队伍,贴着红签儿的盘子比贴着蓝签的盘子要满得多,余下有家人在队的,全都押了自己家中兄弟。
四碟里都差不了许多,独红碟儿要满出一层来,卫善拿眼一扫,伸手褪下手腕上的扁金嵌宝金镯子来,这只镯子遍嵌宝石份量极沉,也极贵重,她捏着手镯,那太监把红签金盘儿往上一递,谁知卫善却不把镯子往里头搁,反搁在蓝签金碟之中:“我押二哥得胜。”
作者有话要说:咕噜就要一岁生日了,是大咕了
它会想要鸡肉蛋糕呢?还是一只纸箱子
抱住留言给我加积分的妹子
虽然没上也要抱住大家么么哒
因为怀总签约年限短,所以起始积分比年限长的要低,榜就比较难爬一点了
谢谢地雷票小天使!!


第51章 得胜

这手镯本就是一双, 缕金雕饰宝石作扣,极其贵重,卫善一双雪白腕子伸出来, 却比这一对儿手镯还更显眼些, 她解下一只还不足,又把另一只也解下来, 全压在秦昭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