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人是真好,可惜命不好…铺子是我们两人的本钱,不过对外是瞒着的,你平常说话也留点心,别被人听出话音来。”
杨靖康连连答应,“你连我都信不过,我办事何曾糊涂过?”
钟琳笑笑,吩咐丫鬟,“现下倒是有点饿了,想喝白粥,顺便把宋姑娘带的酱菜盛一小碟来尝尝。”又对杨靖康道:“三娘做得一手好菜,你也吃点。”
——
腊月十二那天,宋青葙早早起来焚香熏衣供了财神,又对着观世音菩萨拜了拜。
碧柳笑着打趣她,“可见姑娘再老道也有沉不住气的时候,不是说我们中原的神跟番邦的神不能一起敬奉?”
宋青葙一时无法应对,瞪她一眼,自去研磨抄经。
心渐渐静下来,便觉得时间不是那么难熬。
过晌,常喜骑马赶回来,“恭喜姑娘,贺喜姑娘,铺子生意火得不得了。”
碧柳喜出望外,催促道:“怎么个火法?”
常喜憨憨一笑,“我也是听崔掌柜说的,说是开张鞭炮刚响完,头一位客人就进门了,二话没说,要了八套磕花饽饽。紧接着去了三四个读书人,说咱们的点心做的精致,这下可好,不到一刻钟姑娘让摆出来供客人品尝的点心就没了。我来前,铺子里的点心已卖了个七七八八,崔掌柜问家里还有存的没,让我给带点过去。铺子里,白案也忙着另做呢。”
宋青葙心里一块大石落了地,沉吟片刻道:“待会让秋绫她们装两食盒,你带过去,要卖完了就早早打烊…头一天大家看个热闹吃个新鲜,等过上十天还这么火,就说明咱们的铺子开起来了。”
常喜点着头,“崔掌柜也是这么说,说好不好,正月初八再开门的时候才能看出真章来。”
崔旺是付氏陪嫁丫鬟秋绮的男人,以前在衣福记做管事,又在文福记做过二掌柜,这次是赵掌柜举荐他来任掌柜。
崔旺个头不高,微胖,眯缝眼塌鼻梁,表面看上去忠厚老实,其实内心里很有想法。
宋青葙相信这点,否则母亲也不会把秋绮嫁过去。
常喜再次回来时是未时三刻,说店铺已经打烊了,点心没卖完,崔掌柜不让卖了,剩下的点心找了几个食盒装着,送给左邻右舍的铺子里了。
宋青葙笑着点头,“崔掌柜办事我放心。你下去歇着吧,今晚点心做出来,明儿一早,你赶着城门开了就送过去,留在哪儿看着哪些卖得好,都什么样的人买,每次买多少,然后根据崔掌柜的提点对照自己看出来的,时候久了,就知道咱们各样点心该备多少了。”
“嗯,我晓得了。”常喜答应着退下。
宋青葙提笔将先后两次送去的点心大致合算了遍,写出几个数目来,吩咐秋绫按照数目准备点心。
刚放下笔,碧柳慌里慌张地进来,“姑娘,王劲来了,就是玉姨娘的那个邻居,还带了个陌生男子,说是有要事知会姑娘。”
宋青葙皱眉,“什么事儿?”
“他不说,说只能说给姑娘听。”
宋青葙冷冷地道:“既然见不得光,定非什么好事,就说我正忙着,没空。。”
碧柳应声出去,没多久小跑着进来,手里攥着个纸卷儿,“王劲说姑娘先看看这个再决定见不见。”
宋青葙接过来,只扫了两眼,脸上立刻变了颜色,身子也微微颤抖起来。
碧柳不明所以,担心地问:“姑娘?”
宋青葙咬着下唇沉声道:“将那两人请到花厅,我换件衣服就过去。”
隔着屏风,宋青葙静静地看着花厅的两人。
王劲个头魁梧,穿身土灰色裋褐,半个屁股捱着椅子边,看上去局促不安。
另一个人则沉稳得多,安坐在官帽椅上,好整以暇地看着对面高几上的花斛。
宋青葙轻咳一声,那人转过头,露出一张标致得犹胜女子的面容,起身长揖,“千玉见过宋姑娘。”
宋青葙没吭声,问王劲:“银子凑够了?”
王劲掏出个荷包,“还差八两,不过有支金簪,不知能不能顶数?”
碧柳接过荷包,数了数,一对十两的锭子,三只五两的锭子,还有七八块碎银子,差不多有四十多两,遂点头,将簪子递给宋青葙。
簪子式样很简单,簪头是对并蒂莲,做工一般。
宋青葙笑笑,“将就着吧。”
王劲闻言,大喜过望,“砰砰砰”对着宋青葙磕了三个响头。
宋青葙安然受之,“希望你将来发达之后,别忘记曾因求娶玉娘,而跪过一个小女子。”
王劲一愣,凝重道:“姑娘之言,王劲铭记在心。”
一时,屋内寂静下来,落针可闻。
宋青葙紧握着纸卷,手指已有些发白。
千玉却端起茶杯,一手惦着杯盖轻轻拨着水面上的茶叶,屋里便响起细微的碰瓷声。
王劲瞧瞧屏风,又看看千玉,开口道:“姑娘,昨天有人找到我家班主,说要排出戏…”
第27章 戏里戏外
宋青葙微微一笑,“排戏与我有什么相干?我不爱看戏。”
千玉放下茶杯,起身,慢悠悠地踱到屏风前,“姑娘不爱看戏,可有得是人想看姑娘的好戏。”
隔着薄如蝉翼的绡纱,他的声音低且媚,有种魅惑人的力量。
宋青葙深吸口气,指腹摩擦着纸卷,竭力平静地说:“公子既然找上我了,又何必卖关子?”
“那在下就不客气了,”千玉低低笑着,细长的手指拂过绡纱,描摹着黄杨木框架上繁复的缠枝梅纹路,“相托之人姓凌名云,艺名千云,这出戏就是他写的。我曾与他在同一处学艺,对他的小癖好略有耳闻,见到戏本子不免联想到三四个月前京都挺轰动的一件事,就顺便打听了下…王大哥素日对我有恩,正好他为银子发愁,我想我既然答应他作媒人,索性好人做到底,就一同来看看。”
宋青葙浅笑,“王劲跟玉娘的事儿,我本就没打算拦阻,倒是公子,听着像是个明白人,怎么说话也藏一半露一半?”
“千玉也想探探姑娘的底儿。”千玉轻轻叩着屏风边框,有点像西皮流水的板儿。
屏风内,露出他半截儿手指,修长有力,保养得很好。宋青葙着意地看了几眼,低声问:“千云为何找上千家班?戏什么时候上演?”
千玉回答:“什么时候开演,我不清楚,他也没说,就说年前练熟了。至于为何找上千家班,一来德云社庆丰班等知名戏班子有专门写本子的人,他们从来不用外面的本子;二来,千家班到京都不满半年,还没站稳脚跟,手头不怎么宽裕,千云一出手就是五百两银子,有这笔银子,戏班子上下三十多口就能过个安稳年;第三…”笑了笑,“这出戏,千云指定由我演。”声音里,含着浓浓的自嘲还有一丝几乎无法分辨的凄凉。
宋青葙不由生出几分同病相怜的感慨,盘算许久,方道:“眼下我也没好法子,等想出个眉目来,会找人知会你…你平常可空闲?”
千玉闻言,却轻松起来,笑道:“有姑娘这番话,千玉就放心了。我平常上午排戏,下午上台,夜里多半没事,姑娘若找我,草棚子后面一溜最东头那间就是。”
虽是正经八百的事情,经他这么一说,却凭空多了几分暧昧。宋青葙气恼,起身道:“银子我收了,玉娘何时跟你们走?”
王劲闻言,忙恭敬地回答:“我找人算过了,十六那天是吉日,要是方便的话,我巳初在角门等着。”
千玉却赶着问:“若千玉有事寻姑娘,该往何处去?”
宋青葙顿足,“贡院附近有家叫文福记的笔墨铺子,掌柜姓赵,有信送到那里就成。”
回到西厢房,宋青葙将手里的纸卷往桌上猛力一拍,震得杯盏叮当作响,“无耻!卑鄙!”
怒气不加掩饰地从她纤弱的身躯散发出来,竟如惊涛骇浪般可怕。
碧柳从没见宋青葙这么气愤过,在武康侯府出事那次,姑娘是震惊且自悔,被赶出白家胡同,姑娘是失望又绝然,可前两次,她都能很快地平静下来。
这次呢?
碧柳小心地换过热茶,端到宋青葙面前,犹豫着开口,“姑娘在为千玉生气?他就是个唱戏的,不值当。”
宋青葙接过茶盅,捧在手里,嗅了嗅馥郁的茶香,淡淡道:“千玉是个聪明人,难怪能与丁二周旋这么久。我不是气他,而是生气郑三。”顿了顿,声音低下来,“眼下我倒是庆幸出了先前那档子事,若是真嫁到顺义伯府,这日子…”
声音更低,几不可闻。
——
此时此刻,下洼子。
凌云执把桃木梳,细细地将郑德显的头发梳顺,轻柔地绾成髻盘在头顶,用亮蓝色的缎带系紧,再戴上四方平定巾,拿过靶镜,“三郎,如何?”
郑德显瞧着镜子里自己的面容,笑道:“凌郎的手真巧,心思也巧,多亏你想出这个法子,要单靠着丁二爷可是靠不住。”
凌云轻笑,“我也是戏文唱多了,突然想出来的主意。以前走街串巷搭戏台的时候,这种才子佳人的戏码最受欢迎。三郎,你跟宋姑娘就是一对苦命鸳鸯,郎有情妾有意,苦于市井流言与爹娘压力而劳燕分飞两地相思…这出戏唱出来,任是再无情的人也会被你们的情意打动,到时候再有个知情知趣的人点拨几句,五爷一拍板,三郎跟宋姑娘的事不就成了?就五爷的身份地位,谁敢拨他的面子?”
郑德显思量会,“怎么把戏唱到五爷跟前去?千家班又不像德云社,但凡红白喜事就少不了,五爷管着教坊司,好听的曲儿听得多了,能看上这个草台班子?”
凌云托腮斜睨着郑德显,“草台班子有草台班子的好,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有时也想来碟清粥小菜换换口味…听说往常五爷生辰都是安国公上赶着操办,今年五爷整二十,不知如何过法?”
郑德显眼眸一亮,“凌郎的意思是…”
凌云笑道:“丁二爷不是看上了宋姑娘的丫鬟,三郎成亲后把那丫鬟许了他就是。还有,千玉,丁二爷对千玉可是肖想了一个多月,千玉扮相好,演大花旦最拿手,到时管保让丁二爷看呆了眼。有两个娇娇滴滴的人儿勾着,丁二爷哪能不尽心尽力?”
郑德显大喜过望,眯着眼思忖片刻,蓦地站起来,“我这就去寻他。”
凌云随之起身,伸手勾着郑德显的脖子,娇声道:“丁二爷男女通吃荤素不忌,三郎可不能跟他学坏了。”
郑德显挑起他的下巴,呢喃低语,“我心里只凌郎一个,再不会有别人。”
要寻丁骏很容易,中午在摘星楼,下午就在千家班,都是演乐胡同一带。
郑德显看着天色不早,先在摘星楼订了席位,然后兴冲冲地去千家班的草棚子。
千玉有事告假没上台,丁骏正无聊,两只眼睛四处转悠着想找点乐子,瞧见郑德显,就乐呵呵地跟他到了摘星楼。
进雅席时,郑德显使个眼色,丁骏心知肚明,将随从留在外面,低声问:“神神秘秘的,找哥哥有什么好事?”
郑德显不说话,先斟满两杯酒,笑呵呵地端起一杯抿了口,“自然是大好事。”酒杯一放,夹了块卤牛肉细细嚼了,问:“哥哥近些日子总在千家班听戏,这千家班是戏好还是人好?”
丁骏色眯眯地笑道:“唔,戏好,这人呢,更好。兄弟见过那个当家的花旦没有?艺名叫千玉的那个,嘿,绝了,那扮相那腰身,比女人还女人,一个媚眼飞过来,能叫你魂儿都飞了。”
郑德显笑得含蓄,举杯轻轻碰了碰丁骏的酒杯,“看来哥哥尝着滋味了,恭喜哥哥。”
丁骏沮丧不已,“尝个屁,三四百两的银子砸下去,就摸了两下手,不过…值!”
看到丁骏的模样,郑德显心里早有计较,不动声色地问:“比起小市街的小娘子如何?”
丁骏蓦地想起以前见到的温婉女子来,心里又是爱又是恨,“那小娘们够泼辣的”,一口喝了杯中酒,将酒杯顿在桌面上,“若有朝一日落在哥哥手里,哥哥绝不能轻饶了她,总得爽上十回八回才行。可惜,哥哥这几日忙,没功夫去逮她。”
郑德显笑着又给他斟满酒,慢慢道:“说起来,兄弟倒有个法子…兄弟倾慕那人良久,可惜中间出了那么一档子事,我娘死活不让人进门,无奈兄弟只能出此下策。”
“没想到兄弟竟是个多情的种子,”丁骏感慨不已,拍拍胸脯道:“这不算什么,都包在哥哥身上。不过可得说好了,成亲后那丫头可得归我,兄弟不能美人在怀就忘了哥哥。”
郑德显忙起身长揖,“兄弟多谢哥哥成全,丫头的事绝对没问题。那个千玉,只要咱们计划妥当,早晚也是哥哥的人。”
两人说说笑笑吃吃喝喝甚是投机,直到各自都有些醉意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秦镇心情也不错,看着方桌上一摆溜放着的三十二个磕花饽饽,越看越开心,越看越欢喜。
那人心思怎么会这么巧?这简直不是饽饽,而是一幅幅精致的画,你说饽饽做得这么精致,教人怎么舍得下口?
一套才十文钱,太便宜,应该卖二十文,不对,卖十两银子才合适。
远山与近石惊愕地对视一眼,再度将目光投向大爷秦镇。
大爷是不是魔怔了,这哪儿是看饽饽,简直就是看心上人,那眼神柔得能拧出水来。
要真是看心上人就好了,可现在是对着三十二个硬面饽饽,这场景太吓人了。
远山与近石这两天得了个差事,就是找卖磕花饽饽的点心铺子,而且大爷还特地指明了,别的地方的不要,单要演乐胡同的。
两人找了好几天没找到,好容易今天有铺子开张,远山眼尖,一下子瞧见里面摆得磕花饽饽,立刻冲上前,一个不少地买了全套。
大爷见了果然高兴,骑着马就往演乐胡同冲,可惜铺子已经打烊了。
远山到隔壁酒楼转了一圈,打听到点心铺子的掌柜姓崔,是个矮胖子,打杂的是他婆娘,年纪已经不小了,白案倒年轻,二十出头,可惜是个少年郎。
远山蓦然心惊,七月末,大爷曾跟安国公府的丁二爷抢过小倌,捱了侯爷好一顿训斥,这次,不会是故态复萌吧?
第28章 紧锣密鼓
碧柳扔掉纸卷,揉了揉双眼,“这本子真挺感动人的,徐二娘性情高洁,张公子义薄云天,你说这么一对有情有义的人,若是不能厮守,天地不容啊…姑娘信不信,这出戏真要开演,准保能火。”
宋青葙冷笑,“是啊,虽然有徐二娘不守妇道的流言,可张公子坚决不肯背信弃义,立誓非徐二娘不娶,而徐二娘又非张公子不嫁,你说谁能不成全他们,谁又忍心插入其间破坏人家的感情?任谁都能看出戏里写的是谁,可偏偏本子里半个宋字都没有,半个郑字也没有。”
提到那个戏本子,宋青葙感觉就像口里吞了只苍蝇,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碧柳同情地看着她,“那你打算怎么办?不如就像我说的,我跟常大哥冲过去,把那个千云拎出来显摆显摆。”
“有什么用?”宋青葙叹气,“公候人家这种事多了去,夏天那阵,清平侯世子不是还跟丁二抢过小倌,当时听着是个笑话,没两天就过去了,人家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咬咬牙,冷声道:“这次,干就干桩狠的,就算上头有淑妃娘娘也兜不住。”
碧柳兴奋得两眼放光,“怎么干?我干什么?”
宋青葙手一摆,“还没想好。”
腊月十五,下了一夜大雪,屋顶树杈尽都覆了层厚厚的积雪。
老苍头带着代壮一老一小起了个大早,赶在宋青葙起身之前在内院扫出条鹅肠般的小路。
宋青葙畏寒,虽喜外面的银装素裹遍地雪白,可也不愿出门,只抱着手炉站在门口看了片刻。
碧柳一路提着裙子,小心地避开污雪,从后罩房行至西厢房,掩上门,凑到火盆前搓了搓手,“银子跟金簪都给了姨娘,姨娘说过会来给姑娘磕头。”
宋青葙望着窗外白茫茫的一片,叹道:“路上不好走,也不知王劲能不能赶来?”
碧柳笑着叹气,“正要说给姑娘听呢,人家王劲也不知怎么回事,天不亮就来了,把咱家门口的雪给扫了,这会正在门房跟老苍头说话。”
宋青葙愣了下,褪下腕上的玉镯递给碧柳,“待会玉娘来,把这个给她,我不想见她。问问王劲,他们往哪儿去,要是常喜得闲,就送他们一程。”
约莫辰正,玉娘挎着个蓝底白花的包袱过来,规规矩矩地在门口磕了三个响头,大声道:“姑娘的大恩大德,玉娘感激不尽,日后定会在佛前为姑娘祈福,求佛祖保佑姑娘无病无灾逢凶化吉一生平安。”
宋青葙正坐在窗前的长案旁抄经,听到此话,手腕顿了顿,却没抬头。
碧柳送玉娘出门,过了好一会才回来,道:“王劲说在东便门附近的煤市口赁了处宅子,常大哥赶车送他们过去了…他还说,郑三这几天总找丁二,两个人凑在一起鬼鬼祟祟的。”
宋青葙刚好抄完两遍,搁下纸笔,淡淡道:“先容他们蹦跶几天,快过年了,你抽空跟代荣家的出去再买几匹布跟棉花,给代荣一家和常喜缝身新衣服。再买匹嘉定斜纹布,给代荣和阿全各做身长衫。如今只看衣服不看人,他们总在外面跑,别被人小瞧了。”
碧柳面上答应着,心里却无比焦虑:这都什么时候了,姑娘不赶紧想法子对付郑三,还有心思关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腊月二十二,宋青葙名下的六间铺子关门歇业。宋青葙给每位掌柜多算了一个月的月例,又拿出五十两银子,让代荣请各位掌柜及驻店的伙计吃顿辛苦饭,感谢他们一年间为铺子付出的劳力。
赵掌柜带来一个消息,说五爷生辰,安国公包下了摘星楼准备连着唱三天戏为五爷庆生。头一天是德云社,第二天是庆丰班,第三天是千家班。
德云社以唱功见长,庆丰班则是打戏为主,两家都是京都有名的戏班子。
至于为何请千家班?
宋青葙冷笑,想必跟丁二脱不了关系。
赵掌柜试探着问:“姑娘,摘星楼要能用上良木的点心,这下名声可就打开了。”
宋青葙微微笑着没说话。
赵掌柜知道自己问多了,忙躬身长揖,紧跑两步跟上了其他人。
宋青葙撑开绣花架子,将需要的丝线一缕缕理顺,再一根根纫到绣花针上。
千家班将在摘星楼场合亮相,看来千云比自己想象得要聪明。
五爷生辰,京都的权贵怕是挤破脑袋也要钻进去。
这出精彩绝伦的《鸳鸯盟》一唱,定会打动不少人的心。要是再有人挑拨上一两句,没准就有不识相的乱点鸳鸯谱,将自己与郑三撮合到一起。
都是王孙贵族,顺义伯就是不愿意,也不会当众驳人面子。
自己免不了还要嫁到郑家,有自己做幌子,郑三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与千云厮混。
唉,早就传言顺义伯要跟兴安伯家攀亲,可雷声大雨点小,沸沸扬扬一两个月,连六礼中的第一步纳采都没过。
要两家结成亲,自己何苦被牵连其中,不胜其烦?
最为可恨的就是郑德显,单拣软柿子捏,换成别人,他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欺负?
宋青葙恨恨地咬断线头,掂起另一枚针。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里,宋青葙心事重重却强颜欢笑地过了除夕夜。大年初四,千玉竟然找上门来,“姑娘真沉得住气,千玉不寻姑娘,姑娘竟也不寻千玉?贡院的笔墨铺子关了门,千玉只好找到这里了。”
宋青葙淡淡道:“是我疏忽了。”
千玉凑近屏风,似笑非笑,“宋姑娘一点诚意都没有,枉千玉特地备了大礼。”自袖中掏出个纸卷,从屏风上空扔了过去。
碧柳手疾眼快,一把抓了个正着。
展开来看,仍是《鸳鸯盟》的本子,不过里面徐二娘的唱词变了许多。原本的徐二娘温婉孱弱一颗芳心悉数系在张公子身上,现在的徐二娘却悲壮刚烈,对张公子不假辞色,宁可遁入空门,不愿高攀富贵。
宋青葙笑道:“公子是逼我出家为尼?”
千玉却一本正经地回答:“姑娘没这么想过?那么想必是千玉眼花,初二那天在三圣庵门口见到的不是姑娘?”
宋青葙讶然,她本打算解决此事后到三圣庵住一阵子避避风头,初二是去见慧真师太的。
千玉低低一笑,解释道:“千玉正好去簪儿胡同见故人,见到赶车的小哥,才知道是姑娘,并非有意跟随。”
宋青葙叹口气,正色道:“我与公子不同,公子是闲云野鹤之人,京都待不下可以去别的地方,犯不着跟那些人斗气。我却是要在京都生活的,此事解决不了,我不得安生。”
“所以,姑娘打算撇开千玉了?”千玉垂眸,伸出修长的手指,反正看了看,笑道:“京都这么好,千玉没打算离开。何况,这里有千玉舍不下的人…两个人的力量总比一个人大,千玉自认为还算聪明,身手也利索,重要的是,千玉可以到处行走,比姑娘方便得多,姑娘不想重新考虑一下?”
良久,宋青葙才出声,“既然能在摘星楼搭得起戏台,想必里面地方很大,不知公子去过没有?”
千玉展颜笑道:“往年摘星楼都是过了元宵节才开业,今年听说会早些,千玉正想去开开眼界。”
宋青葙点头,默默地端起了茶杯。
初六,钟琳身边的婆子来送东西,“恭贺宋姑娘新春,过年家里亲戚多,二奶奶得了些新奇玩意,送来给姑娘解闷…还说跟姑娘讨点心吃,家里点心房做得都是老样子,二奶奶吃着腻歪得不行。”
宋青葙忙吩咐碧柳去取,又对婆子说:“正有事告诉二奶奶,正月十六是我娘生辰,这几天我总是梦到她,就想住到三圣庵为我娘念一百天往生咒。差不多正月十三我就过去,二奶奶若有事,遣人到三圣庵就行。”
婆子念了声阿弥陀佛,说了几句应景的话,见碧柳取来食盒,遂告辞离去。
良木点心铺正月初八就开门纳客,摘星楼也开了门,却不营业,只见工匠进进出出,甚是忙碌。
崔旺看着络绎不绝的客人,乐得合不拢嘴:过了半个月,大家还没忘记良木的点心,看来这铺子在演乐胡同算是立住了。
也是,演乐胡同住得都是什么人,个个口味刁钻精怪,老八件吃腻了,都想尝尝这新奇玩意儿。
亏得姑娘心思巧,有那么多出人意外的点子。就是平常吃的桂花酥、玫瑰饼,她也能翻出个新花样来。
崔旺望着正当头的大太阳,吩咐跑腿的小伙计,“把门闩上,打烊。”
小伙计屁颠颠地跑过去,正要掩门,外面闯进一个高大的男子,粗噶地说:“来八套磕花饽饽。”
崔旺笑着自柜台后面转出来,“不好意思,客官,磕花饽饽卖完了,明个请早。”
秦镇扫了眼空无一物的案面,皱着眉头掷出块碎银,“明儿给我留着,这是定钱,还有,每天给我留八套磕花饽饽。”
崔旺接过银子,点头哈腰地问:“爷府上哪里,要不每天让伙计送去?”
秦镇冷冷地说:“不用,我自己来取。”
小伙计擦擦额头的汗,“不知是哪家的爷们,气势真吓人。”
崔旺眯缝着小眼睛摇头,“管是哪家的,小心伺候着就是。称称这银子有几分,好给这爷记上账。”
小伙计取来戥子称了称,“差四分整一两。”
崔旺拨拉会算盘珠子,“三个月用不完。”
小伙计咂舌,“三个月天天吃磕花饽饽,多好吃的东西也得吃腻了。”
崔旺一瞪眼,“管他腻不腻,他付了银子,咱们就得把东西给他留着。他不吃,喂猪喂鸡也由得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