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娘答道:“眼下还是二十四幅湘裙做得最多,再有马面裙,在裙幅中间和下边加上两道襕边,也很好看。至于袄子,看姑娘喜欢收腰还是不收腰,领口要高还是低,还可以加盘扣,端看姑娘喜好。”
蔡如娇犹犹豫豫着又指了另一匹月白色的云纱,“刚才那个做袄子,腰收得紧一点,衣襟绣上芍药花,要大朵的,这匹做马面裙,加水红色襕边。”
绣娘暗暗记在脑子里,又问严清怡,“姑娘可有选中的布料?”
严清怡便指着天水碧的杭绸道:“做件短褙子吧,要窄袖的,衣身不要过膝,稍稍松快些,不用绣花。”
绣娘疑惑地问:“是姑娘穿?”
严清怡笑道:“我有衣裳穿,我娘倒是两三年没添置新衣裳,就想给她做一身。”
“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大姨母叹一声,吩咐绣娘,“回头给屋子里薛娘子也量量尺寸,”又对严清怡道,“你先挑你的。”
严清怡笑,“我也看中这颜色了,清清爽爽的,想做件袄子,也不用绣花。裙子想做两条,一条随表姐的月白色,做成十六幅的,另外一条用这紫丁香绉纱配银灰色云纱做条百褶裙,就是一条丁香色一条银灰色间隔开,这个倒是要二十四幅。”
绣娘眸光闪亮,“我们还没做过这样的,听姑娘这般说定然不俗。”
严清怡又道:“我不太喜欢花哨,要是有爱热闹的,可以用四种或者八种不同颜色搭配着也好看。”
绣娘点点头,跟婆子要了张纸,用随身带的炭笔将两人的尺寸以及所做衣裳的颜色式样一一记下来,约定好五天后送衣裳过来。
绣娘刚走,小院里又涌进来一拨人。
这次却是大姨母并二姨母家中的儿子回来了,陆安平也在其中,他今天换了件鸭蛋青的箭袖长衫,看上去很是英武。
见到严清怡,他明显地愣了下,接着脸上浮起个意味深长的微笑,“表妹也在?”
“大表哥,二表哥,三表弟,”严清怡落落大方地福了福,顺次招呼,神情坦荡而自然,仿佛根本没发生昨天之事。
陆安平笑意更浓,指了身后肤色略黑的男子,“这是二姨母家的长子,名作蔡如泽,你也该叫表哥。”
严清怡又屈膝行礼,“见过表哥。”
蔡如泽脸色一红,磕磕巴巴道:“表妹,表妹快起,不必多礼!”
这时,大姨母从屋里出来,斥道:“你们往哪里疯跑去了,看热出这一身汗,屋里还有个表弟,也不知道早点回来作陪。”
“去大明湖转了转,划了船还采得新鲜莲藕,让伙计拿去厨房了,等晚上尝个鲜。”陆安平笑着走进厅堂,先给薛氏及二姨母请安,又拍一下薛青昊肩头,“咱们已经算是相识了,我给你引见其余几位表兄。”说罢,将他拉到院子里,一一介绍。
严清怡总算知道,在水井胡同那个出言不逊的书呆子名叫陆安康,大姨母家的三儿子叫做陆安顺,二姨母家中的二儿子叫做蔡如源。
正彼此厮见行礼,小厮送进来一大包东西,却是陆安平给众人准备的见面礼。
不但表兄弟们都有,连蔡如娇和严清怡也有。
严清怡不由感叹,难怪当初罗雁回肯把他当知己,就看这份爽快大方,也让人心生好感。
回到东四胡同的家,薛青昊迫不及待地显摆自己收到的各样礼物。
陆安平送了一块刻着竹报平安的玉佩以及两本新书,其余人分别送了笔墨纸砚等文具。
薛氏笑道:“可够你用一阵子了,以后要练不出一笔好字都对不起这好笔好墨。”
“谁说我练不出的?”薛青昊憨憨一笑,把东西都抱到自己屋里去了。
严清怡把那一匣子赤金头面交给薛氏,“这个娘收着吧。”
薛氏推辞,“你二姨母给你的,你自己留着,这么大姑娘也该有几样像样的首饰,我看阿娇头上就戴了金钗。”
“昨儿大姨母已经给了一对簪还有只翡翠镯子,足够戴了。这些娘收着,日后要是银钱不凑手可以换点银钱,而且二弟越来越大,过不了几年就该说亲了,聘礼得事先准备起来,还有三弟,涌泉胡同那边也不知道什么情形,娘手头有点钱,总比没有强。”
薛氏很坚决,“我不缺银子,昨儿你大姨母给了二十两,今天你二姨母给了五十两的银票…”声音突然哽咽起来,“我就是个没骨气的,这般年纪了,还伸着手要别人接济。我不想接,可想起你们姐弟跟着我吃不饱穿不暖,心气就没了。”
“娘,”严清怡温声劝慰,“娘别想太多,姨母也不是外人,换过来咱们要是看见姨母过得不好,自然也会接济她们,都是一样的心。以后等阿昊长进了,咱们有能力肯定会报答她们。”
劝得片刻,薛氏重重叹口气,“你跟了大姨母进京,一定得听姨母的话,别惹她生气,我看你几个表兄弟也都不是刻薄人,好好和睦着,别跟昨儿似的使小性子。”
严清怡一一答应了。
此时在南关大街李府外院的客房里。
陆致沉着脸问大姨母,“你挑中了哪个,还是两个都带着?”
大姨母道:“两人模样都不差各有各的好,一时还真难说到底谁能讨了贵人喜欢,阿娇性子活泼,天真烂漫,阿清聪明稳重,知书达理,我是想都带着,一个姑娘家也不用科考举仕就是多双筷子多件衣裳的事儿,再者,要是贵人看不中,说不定还能入了别人的眼…”


第43章 裙子
陆致点点头, “进京之后请个女夫子或者宫里放出来的姑姑好生教导一番, 别的好说,规矩上千万别差了。再有琴棋书画不说精通, 也得略知一二…我估摸着你这两位妹妹在教养孩子上, 好不到哪里去?”
大姨母面色有些不虞, “老爷这话说的,说要家世清白的,又得挑知根知底的,最好还得沾着亲,免得被人瞧出刻意来。我这两个外甥女可都是家里捧着养大的,我好容易劝服着跟了去, 老爷要是不满意, 大姑姐和二叔家里不也有闺女吗?”
“她们长得那模样…”陆致不耐烦地说:“连我都觉得丑,能入了贵人的眼?”
大姨母“噗嗤”一笑,“总算老爷心里明白, 我这两个外甥女别的不说,相貌可都是一等一的好。对了,那贵人到底是谁, 能不能找人打听下他到底喜欢什么性情的?”
“要是能打听出来, 送上门的姑娘不就海了去, 还能轮到咱们往京里带人?”陆致轻轻敲几下椅子背儿, “这还是恩师无意中听司礼监內侍提起来。”
“是要进宫?”大姨母脑门突突地跳, “听说皇上好几年不选秀了, 会不会是给哪个皇子选妃?早知道晚两年再把乐儿嫁出去。”
陆致不耐烦地说:“别瞎猜, 那些隐秘之事是你我能随便猜测的?恩师怎么吩咐咱们怎么办就是。我后天就启程,你也别耽搁太久,再住五六日就走。进京后一堆事情要做。”
大姨母素知他脾性,虽然被抢白一通,也没往心里去,伸手伺候他脱去外衣,问道:“李大人进京之事作准没有?先前你不是说他也有可能升迁?”
陆致沉吟片刻,“上个月听说已经呈到圣上案前了,只等内阁票拟,恩师说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谁知中途又有了变故,有人把折子递到罗阁老手里,说兆瑞经营博戏馆子,还曾闹出过人命,兆瑞正为此事焦头烂额。”
大姨母唬了一跳,“是真是假?”
陆致道:“博戏馆子出人命是常有的事儿,我估摸着兆瑞未必真开博戏馆子,但肯定在里头有股份,毕竟一本万利的生意,要不单靠俸禄,哪能养得起这么一大家子?”
忽地正了神色嘱咐道:“你在外头开铺子我不管你,但有几样千万不能沾,博戏是其一,再有就是印子钱,这都是朝廷明令禁止的。”
大姨母嗔道:“我眼皮子有那么浅?我一不偷二不抢,做得都是正经生意…对了,我二妹夫从中可出了不少力,你得想法子给一家老小脱了籍,蔡家老大是块读书料子,二妹打算让他走科举的路子。”
陆致胡乱应一声,“知道了,等我腾出工夫就办。”
一夜无话,第二天竟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
严清怡早早起来,先把小米粥熬上,又在院子里摘了根嫩茭瓜。
茭瓜擦成丝,捏几粒盐沫子腌一会儿,混着蛋液跟白面,下油锅摊出来三张茭瓜饼。
昨天自二姨母那边带回两根莲藕,严清怡刮去皮,薄薄地切成片,用白糖跟米醋渍了一夜,已经入了味,酸酸甜甜的极为爽口。
吃过早饭,雨也就停了,泥土经过雨水的滋润散发出独有的清香,让人神清气爽。
严清怡把薛青昊依旧打发回了府衙。
薛氏对严清怡道:“外头的衣裳,你二姨母让人做了,里面的小衣也得准备两件。这几天不用你做别的,先尽着把小衣做好,我再给你做两双鞋。你大姨母虽不是外人,可也不好因为这些零碎事儿天天烦她。”
严清怡觉得有道理,去布料店买了匹月白色的细棉布。
她缝衣裳,薛氏则在旁边“兹拉兹拉”纳鞋底儿。
严清怡便问:“大姨父进京谋得是什么官职,要住在哪里?”
薛氏道:“在兵部当员外郎,住处我也不太清楚,听说是调令下来后,你大姨父才吩咐人过去租赁的,京都房子难找,贵不说,但凡好地脚,都是捧着银子花不出去。这不前半个月才定下来,前头管家已经带着家具什物先走了。你大姨母还不知道里头是个什么样子,估计得收拾些时日。”
原来是兵部。
前世的罗家是书香门第,与兵部官员素无往来,难怪从来没听说陆致此人。
兵部辖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个司,也不知是哪个司的员外郎。
如果是武选司就好了,武选司管着武举和一般武官的任职,兴许能帮得上林栝一二。
想到林栝,严清怡心头沁出一丝甜,默默思量着,临走之前总得再见上一面,跟他道个别才好。
过得三日,蔡家婆子将薛氏及严清怡接到同福客栈。
却是托付锦绣阁做的衣裳做成了。
来还是上次那个绣娘,正将衣裳一件件抖出来展示给大姨母和二姨母看,展示完一件就叠好放在桌子上。
那天严清怡见到的只是布料,没觉得特别出奇,如今做成衣裳,那布仿若有了生命般,鲜活而生动。
尤其,那条月白色的马面裙,最底下的襕边绣着一圈各色花朵,并有纷飞的蝴蝶翩然起舞,使得单调的月白色立刻热闹起来。
而那件天水碧的袄子好像雨后晴空般干净素雅,看了只让人觉得从心里头安宁平静。
最后绣娘取出两条裙子,一条是严清怡要求的丁香色间着银灰色做成的百褶裙,而另一条却是十幅的罗裙,每一幅都用了不同的颜色,从浅绿到浅粉,轻描淡绘清雅秀丽。
面料用得是云纱,稍抖动,裙裾轻盈若水波荡漾,美轮美奂。
大姨母连声赞叹:“好手艺!”
绣娘乐呵呵地应道:“论起手艺,我们锦绣阁是当仁不让的,一共十二个绣娘,个个都有拿得出手的绝活。这裙子手艺在其次,主要是样式好,严姑娘心思巧妙,我们东家看了样品都爱得不行,特地嘱咐说头一件送与姑娘穿。”
不等严清怡应声,蔡如娇先自垮了脸,用力从桌上叠好的那一摞将自己的抽出来。有两件不当心滑落在地,她也不捡,抬脚踢到一旁。
大姨母立时板起了脸。
二姨母斥道:“阿娇,你干什么,好端端的衣裳不就弄脏了?”
蔡如娇气呼呼地说:“不过是两件衣裳,脏了重新做,咱家又不是没银子。”
绣娘弯腰捡起衣裳,“好叫几位太太姑娘知道,我们锦绣阁讲究得是和气生财,可也见不得别人把我们的心血往地上踩。这几件衣裳因太太要得急,四位绣娘连夜赶工好容易赶出来的。要是这般糟蹋,往后我们不做太太的生意便是。”声音虽平和,脸色却肃正,不卑不亢的。
严清怡暗自叹声好。
蔡如娇没好气地嘟哝着,“不做就不做,我们蔡家有得是银子还愁找不到人做?”
二姨母觑着大姨母脸色,狠狠瞪蔡如娇一眼,“赶紧回你屋去,不叫你不许出来。”
蔡如娇甩着袖子走了。
二姨母歉然地笑:“这孩子随她爹越长脾气越大,稍不如意就使性子。不过她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转眼就好了,不记仇。”
大姨母面上露出几分不虞,“都是你把她纵的,现在在家里是娇客,往后嫁了人,婆家能这样由着她?趁着年纪还小,赶紧给扳正过来。”
二姨母讪讪地笑,“以后让姐费心,多管管她。她心思不坏,就是脾气大。”
严清怡不便插嘴,转头问绣娘,“贵店的手艺确实好,不知另外还做出这样的裙子没有?”
绣娘笑答:“就只做出两件,另一件用的颜色鲜亮,大红配着大绿,倒也漂亮。我估摸着姑娘爱素净,就做主带了这件…这两件都是云纱料子,主家还吩咐说用锦缎试试,如果可以的话,冬天也能穿。”
严清怡道:“裙子讲究得轻盈灵动,不管是锦还是缎都过于厚实了。如果真想用锦缎,就得做那种窄幅裙子,可是配褙子又不好看。”
前世兴过一阵用妆花缎做裙子,完全依着身形裁,显得腿格外修长,但这样的裙子就只搭配着短袄才好看,配不了褙子,而且迈不动腿,走路极不方便,只时兴了很短一段时间就消失了。
绣娘却很有兴趣,思量片刻,笑道:“成不成先回去试试,说不定能好看…我们东家平常也爱琢磨衣裳样子,想起来好点子就催着我们做,废掉的料子不知道有多少。姑娘若是有什么好样式尽管说给我们,别的我不敢保证,但是在我们锦绣阁做衣裳不管是布料还是工钱都能让出两分利。”
锦绣阁的衣裳贵,两分利已经不少了。
严清怡笑笑,好奇地问:“你们东家是男人还是女子?”
绣娘答道:“男东家出本钱开的店,但平常打理铺子的是我们女东家,里头的伙计和账房也都是女人。”
严清怡恍然,笑道:“这样最好不过。”
正说笑着,外头人已将工钱结算完毕,绣娘给屋内诸人行个礼,拿了银票离开。
蔡如娇从屋里出来,径直走到严清怡面前,“我想要那条裙子。”


第44章 口角
严清怡把所有裙子都摊开, 笑盈盈的问:“你说的是哪条?”
蔡如娇伸手去抓那条十色罗裙,“我就要这个。”
“我不给, ”严清怡拦住她, 飞快地将裙子叠起来。
“凭什么?”蔡如娇根本想不到她会拒绝,红涨了脸, “你凭什么不给,别忘了,这些衣裳都是我家出布料花银子给你做的,我想要哪件就要哪件。”
严清怡仍是笑着, “既然是给我做的, 那就是我的了, 给或者不给由我说了算。再说了,这条裙子还真不是你家的布料,也没花你家工钱,是绣娘送给我的。”
“我”字特地加重了,咬得很清楚。
蔡如娇恼羞成怒, 一把将桌上衣物尽数扫在地上, 发泄般踩了好几脚。
别的衣物还好说, 鹅黄色的袄子最是娇嫩,上面立刻多了半个黑鞋印。
这下不但大姨母黑了脸,就连二姨母面上也挂不住, 斥道:“阿娇, 你这是干什么?”
蔡如娇发狠道:“她不把裙子给我, 也别想要我的。”
严清怡浅浅笑着, 不紧不慢地说:“我还头一次听说,送出去的东西说要还能再要回来,幸好不是吃食,否则别人是不是还得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还给你?”
薛氏扯扯她的袖子,嗔道:“少说两句,就是条裙子,让给表姐能怎么了?”
“我不让又怎么了?”严清怡反问,轻轻摇着薛氏胳膊,“我的东西难道还不能自己做主?”
薛氏温声道:“难得娇娇喜欢,你们俩又要一起到京都,给她就是。”
严清怡不欲当众拂薛氏的面子,本不打算应话,眼角扫见蔡如娇脸上的得意之色,正色道:“娘,我也很喜欢这条裙子,不舍得给。”
蔡如娇本以为有薛氏相劝,自己定然会得逞,不了严清怡竟是毫不通融,立刻跳着脚道:“你欺负人,凭什么不给我?”嚷着嚷着,也不知为什么竟然“哇”一声哭起来。
严清怡愕然地张大嘴巴。
除了小时候这般哭过之外,打五六岁开始,她就再没有“哇哇”哭的时候。
二姨母恼怒地瞥严清怡一眼,搂着蔡如娇劝道:“不哭了娇娇,回头娘再让人做。不哭,不哭。”一边劝一边将蔡如娇送回西屋。
薛氏尴尬万分,恨恨地瞪着严清怡,“你平常不是挺大度,今儿当着这么些人的面儿倒较起真来了,你看表姐哭成这样,你高兴?”
严清怡给薛氏倒盏茶,无可奈何地说:“娘别生气,我哪里知道她会哭,再说,这不是我想闹…打个比方说,如果祖母说咱家东四胡同的宅子不错,大伯母看了很喜欢,让你给大伯母一家住,你给不给?”
“这是咱家的宅子凭什么给她住?”薛氏叹口气,“这宅子能跟裙子一样,一条裙子多大点事儿。”
严清怡道:“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道理是一样的,况且有其一就有其二,这次我允了表姐,下回她看上我的袄子,我给不给她?再下次,她看中我的首饰,我给不给?裙子是不算大事,给她也没什么,而且绣娘也说,锦绣阁还另外做了条颜色鲜亮的,我估摸着表姐应该更喜欢那条,本来还想待会儿往锦绣阁跑一趟,看看能不能买了来…但是我的东西就得我做主,我想给她就给,不想给她抢也没用。”
薛氏哑口无言,默了片刻没好气的说,“行,行,你有理,你的东西你看着办,我进去看看娇娇。”
说罢,循着二姨母离开的方向,撩起门帘往西屋走。
走不过几步,听到内室蔡如娇忿忿不平的叫声,“都是一家子白眼狼,咱们又留她吃饭又给她做衣裳,还送出去五十两银子,换她一条裙子都不行?我长这么大,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娘可得替我做主,趁早把她撵回去。还得跟大姨母说说,别让她跟着去京都,一股寒酸气,没得给大姨母丢人的。”
薛氏站在屋中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暗自后悔不该收那五十两银票。
吃人家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难怪蔡如娇能这般理直气壮地跟严清怡要东西,她是有底气。
现下当着大人的面都如此,往后进了京,怕不是更要得寸进尺?
薛氏沉默数息顺着原路回到了厅堂,正听到大姨母问严清怡,“平常在家里都做什么,读了什么书?”
严清怡笑道:“洗衣做饭收拾家务,什么都干,书倒没正经读过,只小的时候跟娘学着认了几个字,又跟三弟学了阵子,空闲的时候把以前外祖父留下来的书囫囵吞枣地翻了翻,看懂的少,看不懂的多。”
薛氏定定心神,笑着开口:“先前家里快揭不开锅了,就指望阿清出去卖杏子卖绢花能赚回几文钱,她哪里还有工夫读书?不过阿清是真聪明,教过的字一遍就会,看过的书也是一遍就能记着。”
严清怡“吃吃”地笑,“听娘这么说,我都要想换身衣裳去考状元了,回头也披红挂绿骑着高头大马游街,让你好生炫耀炫耀。”
大姨母拊掌大笑,“要是本朝女子能科举,咱们几个都该试试,也光宗耀祖去。我记得跟你姨父同科考中传胪那个,年岁真正不大,刚二十出头,游街那天,路边的大姑娘小媳妇专朝他身上扔花,比状元郎都要风光。”
严清怡问道:“大姨父是哪科的进士?”
“是丁子科的,那年你大姨父三十二岁,好像状元郎更老,差不多四十开外了。”
丁子年,到现在是十七年。
进士外放为官,差不多从县丞或者主薄做起,十七年能升到从五品的员外郎,这速度也算快的了。
正思量着,严清怡忽地想起一事,开口道:“武举会不会也游街?”
大姨母摇摇头,“不会,武举不像科考那般有定规,听说头十几年有战乱的时候,一年能办五六次武举,选出来英雄好汉就往边关送。这些年国泰民安海晏河清,学武的人越来越少,两三年也办不了一次,今年九月倒是有一科。”
严清怡弯了唇角。
九月,林栝也要到京都去。如果有机缘,说不定还能见上一面。
薛氏瞧见她脸上笑容,岂不知她心中所想,暗暗叹口气,问道:“平白无故地打听这些干什么?”
严清怡答道:“二弟正学武,先打听着,说不定能考个武状元出来?”
大姨母笑道:“说起武举,你大姨父正要去武选司任职,应该能说得上话。不过现今兵部势落,武选司也不如以前风光,要是能在吏部文选司当差就好了。”
六部之首为吏部,则吏部之重就是文选司。
文选司掌文官的额缺品级,以及官员的选授与补缺,若非有通天的背景以及过人的才干,谁能坐上那么重要的位置?
每一次官员轮换,内阁都会因为文选司郎中的人选争论不休。
最起码,罗振业就没有本事让自己的门生坐上那个位子,最多只能安插两三个主事进去。
像陆致这样没在京中任过职的,没有根基的,根本不可能进入文选司,就算进武选司也相当不容易了。
陆致为官十七年步步高升,可见他在政事上颇有过人之处。
想到此,严清怡忙起身福了福,“以后阿昊就要仰仗姨父跟姨母提携,我先代他谢过姨母。”
大姨母笑容满面,“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么生分干什么,姨母还得指望你们姐妹陪伴解闷呢。”
这会儿二姨母已安抚好蔡如娇出来,见外头其乐融融,心头不免有些含酸,笑道:“说什么呢,这么高兴?”
薛氏不答,先关切地问:“阿娇怎么样了?”
“唉,”二姨母无奈地叹气,扫一眼严清怡,“还在置气呢!三妹有所不知,蔡家连着三代都是男丁兴旺姑娘稀缺,轮到阿娇这一辈儿,阖家都得了阿娇这一个姑娘,上到祖父祖母,下到堂兄堂弟都宠着她,结果惯成这么个脾气。你说就是条裙子,两人各退一步,欢欢喜喜的不就完了,没得让你们笑话。”
严清怡心中冷笑。
她的裙子,蔡如娇要来抢。
两人各退一步,该怎么退?
是蔡如娇放弃了,还是她乖乖地把裙子奉上去。
想一想,笑着起身,“二姨母说得对,我跟表姐确实都该各让一步。既然表姐不要我的裙子,那我也不计较她伸手抢东西了。我去请表姐出来,大姨母刚才在讲京都的事儿,表姐肯定喜欢听。”
二姨母脸色微僵,伸手拉住她,“不用管她,咱们继续说话。”
大姨母饶有兴致地看着严清怡。
严清怡穿件半旧的水红色袄子,脸上脂粉不施首饰皆无,就只鬓边一朵粉嫩的月季花,显得那张白净的小脸娇娇柔柔的,说话的声音也温和糯软。
若非连续几次见她行事,只看这天真稚气的模样,还以为跟薛氏一样性子和软。
难得生就一副好相貌,行事又不卑不亢进退得宜。
比蔡如娇聪明多了。
跟聪明人打交道不累,就怕她太聪明不好掌控,总得使出点手段来,让她完完全全依附自己才好。
不过不用急,先把她笼络住,等到了京都,一切安定下来再说。
当天夜里,大姨母遣丫鬟把被蔡如娇踩脏的衣裳都送去东四胡同,还另外带了两匹布。
丫鬟恭敬地解释,“姑娘放心,这些都仔细洗过了,那件鹅黄色袄子洗不出来,太太说让绣娘连夜在上面补两朵月季花,专保天~衣无缝。太太知道姑娘受了委屈,特地挑出两匹上好的杭绸,姑娘留着以后裁衣裳…再有,太太定好了后天辰正启程,姑娘把要带的东西归置好,明儿晚些时候会有人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