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怎么了,为什么霍莲煾这番话说得就像是弥留之前。
这个念头下意识间让康桥触电般的松开刀柄,下一秒,手就想往着那张脸靠近,中途被抓住。
“现在知道害怕了?嗯?”他冷冷哼出。
身体在倒退,倒退,倒退到壁橱那里,手触到了电话,电话,迅速拿起电话,电话还没有拿稳就被抢走,然转瞬之间,电话被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他一字一句挤出:“电话,我自己来打,在我打电话之前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到我的房间去,换掉你现在的这身衣服,在左边床头柜最下面抽屉有退烧药,吃完退烧药之后你上床睡觉。”
茫然间摇头。
晃了晃他手上的手机:“你要按照我刚刚说的那些去做,电话我会在你做完那些之后再打,也就是说你做那些事情耗掉三分钟,我的电话就会在三分钟之后再打出,如果耗掉五分钟,我的电话在五分钟之后才会打出。”
这番话说完之后,他的那张脸越发苍白,白得就像时白色的瓷器,易碎,脆弱,仿佛她手一碰,就会飞飞湮灭。
“康桥,今晚发生的这一切只是…只是你在生病时做的一场梦,懂吗?”
跨出的第一步腿铅一样沉重,第二步稍稍轻一点,第三步、第四步已经开始奔跑了起来,跑到那个房间门口,打开门,关上门,换掉衣服,在左边最下面的抽屉找出退烧药,倒水,吃掉了退烧药,身体快速的往着那个被窝钻,不让任何一丝光渗透进那个由被单所建筑出来的那个世界里。
闭上眼睛,眼睛闭得紧紧的,也许,也许,一切就像是他说的那样。
所有只不过是她在生病期间做的一场梦而已。
而这场梦要从那里讲起呢。
月光倾城,在河畔上行走的孩子捡起了地上的一颗小石头,随手一扬,小石头朝着湖中央飞去,湖面上荡起一阵涟漪之后,小石子往着湖底下沉淀,沉淀…
身体和思想仿佛变成那颗往着湖底下沉淀的小小石子。
这一场梦要从那里讲起呢…
那个地方叫做文莱,文莱达鲁萨兰国,1888年到1984年近一个世纪间沦为英国保护国,1884年1月1号文莱宣布独立,英国人在文莱留下了属于他们的文化、教堂、修道院,连同那首歌谣:
周一出生的孩子模样俊俏,周三出生的孩子容易悲伤,周五出生的孩子心肠好,而周四出生的孩子去了远方。
古老的英国民谣似乎唱出了他们的宿命,周一出生的孩子叫做霍莲煾,周三出生的孩子叫做康桥,周五出生的孩子叫做文秀清,而周四出生的孩子叫做霍小樊。
故事就从1998年讲起吧,1998年的康桥十二岁。
作者有话要说:接下来就是我最想写的【纯真年代】了,属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的纯真年代。
之前我就一直在想,如果把类似于“殉情”这个很古老的梗放在我们所熟悉的这个年代会不会带来化学反应。
目前正在写他们的少年时代,感觉很不错,不是常规的青春蛋疼风,反观他们的少年时代有几个特点【小清新+重口味+偶尔来点狗血】当然也有纯美甜美的东西在里面,总之,我觉得他们的年少时代放在这个初夏时节看再适合不过了。
PS:唯一的要求就是大家不要催我,那段故事架构真的特别棒,掏心掏肺那种,也不需要担心康桥,康桥是我写文来最有爆发力的女主。
那就让我们一起见证他们的心动、吵架、相爱、亲热~~
1998年-2000年(01)
1998年,康桥十二岁。
康桥十二岁这年夏天被倪海棠从海南接到文莱,那真是一个漂亮的国家,马路,房子,汽车,商场,天空,人们手上提着的包身上穿着的衣服,一切一切看在她眼里都特别的新鲜。
在这之前,康桥一直和外婆住在海南,她们住的地方是早年中国那种典型的小渔村,落后,贫穷,封闭,靠天吃饭,常常是夏天捕鱼攒下来的钱到了冬天就差不多花完。
关于康桥的名字一些有学问的人都会顺口夸一句“名字取得真好”,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则是会唠叨一句“怎么会取一个男孩子的名字。”
更多的人都直觉把她的姓氏直接归结为康。
其实,康桥不姓康,之所以叫康桥那是因为外婆对于徐志摩先生那首《再别康桥》诗歌怀有的情结。
年轻时外婆总想着嫁给一位姓康的青年,然后生下来的大胖小子就可以叫康桥了,遗憾的是外婆没有遇到那位姓康的青年,倒是因为家庭原因和一位姓倪,年长她很多岁的男人草草结婚。
她也没有生下大胖儿子倒是生下了长相水灵的女孩儿,他们给女孩儿取名倪玉洁。
三十五的外婆随着丈夫的战亡成为那个年代最有标志性的时代产物——寡妇。
再之后,外婆把一门心思都花在儿身上。
遗憾的是,随着容貌越来越出众倪玉洁心气越来越高,总想着凭着自己的美貌邂逅一位富人,然后过上有汽车有洋房的那种日子。
正因为这种心态导致于她在二十岁这年栽了一个大跟头,自称香港来的商人在搞大了倪玉洁的肚子之后拍拍屁股走人,顶着大肚子的倪玉洁还坚信着那个男人会回来接她,会回来给她的孩子取名字。
孩子生下来了,孩子满月了,孩子满周岁了,那个男人始终没有出现。
最终,倪玉洁绝望了,在孩子满周岁时她朝着那些在她背后指指点点的人说:总有一天我会衣锦还乡,你们的子孙后代将会从刻有我名字的柏油路走过。
彼时间村子唯一和外界关联的就只有那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
这一晚,倪玉洁悄悄走了,没有和自己母亲告别,走时她刚满周岁的女儿还在襁褓中酣睡。
孩子两周岁时还没有名字,于是,那个夏天,在果树下乘凉的妇人问怀里的女孩儿:喂,小东西,外婆给你想了一个名字,你喜欢康桥这个名字吗?
怀里的小东西发出连串的牙牙语,那个小东西啊,也不知道为什么学东西都比别人家的孩子来得晚,一双大眼睛总是笨笨的,木木的。
妇人看了看周围,正是中午时间,四周无人,悄悄握着孩子的手,让孩子做出类似于“我喜欢这个名字”的手势。
于是,妇人眉开眼笑,点了点小家伙的鼻尖:我们就这样说定了,康桥。
于是,康桥没有随父姓也没有随母姓,她变成那个有着独立名字的康桥,按部就班的成长着,长牙,学习走路,学习认人,学习大人们的语言,也学习去听懂大人们的语言。
听懂别人的语言之后,康桥听得最多的是那句“康桥啊,你的妈妈怎么还不回来给我们村子修路呢?”
康桥把这样的话原封不动传给外婆,带着有点告状的意思,小小的心灵认定这是一句不好的话。
“等你妈妈存够钱自然会回来给我们村子修路。”外婆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回答。
再长大一些时,康桥再也没有把这样的话告知外婆。
童年时代充斥在康桥的世界里是一下雨就会漏水的房子、外婆脸上越聚越多的皱纹、邻居家那位叫做小樊的大哥哥送给她的一个本子还有一只铅笔。
还有在安静的夏天夜晚外婆口中的《再别康桥》。
也有绕过山才能到达的学校,一到春夏交替时节没完没了的台风,门前开满黄色花朵的沙滩,以及连着沙滩的那片海。
每次经过时都会偷偷看上一眼学校小卖铺放在柜台上印有“Coca Cola”英文字母,色彩鲜艳的汽水,那是康桥从来就没有尝过的味道。
空闲时间里,康桥会拿着书爬到树上去,书搁在一边,眼睛不由自主看着树下那条通往外界的泥巴路,它还是日复一日的模样,下雨天鞋踩在上面会粘上很多黄色的泥浆。
当听到外婆叫着“康桥”时她会慌忙找回书,外婆站在树下瞅着她,她被瞅的发慌,从树上下来,低着头,说“我不是来看路的。”
片刻沉默之后外婆手会温柔触摸她的头发,轻声和她说“总有一天你妈妈会回来的。”
1998年夏天的那场台风夺走外婆的生命,被风折断的树木砸到外婆头上,当场死亡。
村里人把外婆抬回家,这一年,康桥十二岁。
十二岁的她对于死亡没有什么概念,她就那样坐在外婆身边,村里人来到她面前,摸着她的头说着差不多一番话“可怜的孩子,以后你可要怎么办?”。
这些话让康桥心里有点难受,可还没难受到让她掉眼泪,于是那些人又叹气说外婆养了一个白眼狼,她是她妈妈也是。
真正让康桥明白死亡的摧毁力是在外婆死后的第二天。
第二天,小樊的爸爸从外地回来,他带回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自行车是外婆托小樊的爸爸买回来的,他说当时外婆交到他手上的尽都是带有霉味的,一毛钱一块钱这样的票子。
那时很多绕过山上学的孩子已经改用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就只剩下康桥和村里另外两个孩子走山路去上学了。
当手指触到梦寐以求的那辆自行车把手时,从肺部里挤出来的气在那个瞬间宛如倾盆大雨。
嘴唇不停去亲吻外婆的脸,亲完之后不停摇动着她的身体,“外婆,你快起来,外婆,自行车送来了,你快睁开眼睛看,多漂亮。”“外婆,你不要吓我,”“外婆,你再这样不理我的话我也要不理你了。”
久远以前那些混沌的,模糊的记忆在那个瞬间骤然无比清晰起来,那位短发娇小的妇人形象被烙印在那颗依然幼小,依然懵懂的心灵上,色彩鲜艳。
村里的人在四天后才为外婆举行葬礼,因为他们要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康桥的妈妈,小樊的爸爸联系了倪玉洁,倪玉洁就只搁下那么一句话“等我。”
第四天,倪玉洁还是没有出现,因为是夏天的关系,尸体容易腐烂,最终,村里人经过商量之后决定给外婆办一个简单的葬礼。
葬礼举行一半,身穿黑色礼服挺着大肚子的女人出现了,没有哭天抢地,她就默默的站在那里。
葬礼结束之后,穿黑色礼服的女人手落在康桥头上,康桥头一歪,躲开。
“叫康桥对吧?”康桥紧紧的闭着嘴。“康桥,是妈妈啊。”也不知道是从哪来生出来的力气,就这是手掌狠狠抵住她,一下一下把女人推离她和外婆相依为命的房子,一边退着女人一边说着“康桥对不起,是妈妈不好。”
昂起头,女人有一张很漂亮的脸,那张脸有若干地方和她模样相象,就像外婆说的那样“康桥的鼻子,嘴巴长得最像你妈妈。”就那样哭着朝那张脸吼“为什么现在才来,为什么现在才来?”
为什么让外婆一直过着那种苦哈哈的日子,知不知道外婆一直在等你,一直在想着你,我也是。
就象是听懂她心里说的话一样,那张很漂亮的脸淌落下了眼泪。
傍晚时分,有三辆高档轿车沿着那条泥巴路驶进村子里,车子带来几个黑色大箱子,箱子里装的都是钱,那些钱是拿来给村子修路的。
就像离开时说的那样,倪玉洁衣锦还乡。
次日,天蒙蒙亮时,康桥来到外婆坟前,亲吻外婆的照片“外婆我永远记住您的样子,永远。”
晨光落在醮着露水的草尖上,从南面吹来了海风,在咸咸海风中康桥第一次完整的念完了外婆所钟爱的《再别康桥》。
没有费多少力气去搜寻,那些文字的发音自然得就象是呼吸,不费余力的从她口中朗朗而出。
它们连同外婆的形象一样,变成属于康桥心中的一种特殊符号:关于永垂不朽。
康桥十二岁这年参加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场葬礼,在这场葬礼中她送走了自己的外婆。
康桥跟着倪玉洁,不,应该是倪海棠,现在倪玉洁的名字已经变成了倪海棠,二十四岁时倪玉洁听从了相士的话把名字改成了倪海棠。
康桥跟着倪海棠到达文莱时整个斯里巴加湾市都在热议一件事情:那位叫做倪海棠的三流交际花如何的不知廉耻,利用肚子里的孩子住进了斯里巴加湾市最漂亮的房子里。
关于这一段在倪海棠的口中是这样的:
在接到小樊爸爸的那通电话之后,她做了那件她一直以来很想做但不敢做的事情,带着一把刀挺着大肚子来到霍家门口,她让人给霍家主人传话,要么一尸两命要么就给口饭吃。
三个钟头之后,倪海棠得到她所想要的,霍家一直紧紧关闭着的大门缓缓敞开,她见到了她肚子里孩子的爸爸——霍正楷。
再之后就有了倪海棠的衣锦还乡。
“我只是在运气来到我手上时我没有让它溜掉而已。”这是后来说的倪海棠说的话,上一次床就怀上了,这的确是需要运气。
孩子的出现,孩子出现的时间点可以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文莱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堕胎抛弃自己的孩子象征着道德缺失。
那时的霍正楷正在竞选亚细亚华商会会长一职,所以也不过是三个小时时间倪海棠就如愿见到霍正楷,并且和霍正楷展开了谈判,最终有了后来的结果,倪海棠住进霍家,接下来就等着孩子生下来做DNA鉴定了。
后来倪海棠不仅一次说过“康桥,妈妈知道自己是坏女人,可没有办法,妈妈就是那样,喜欢钱,珠宝,喜欢体面的生活。”
就这样,倪海棠带着她那位叫做康桥的孩子住进了斯里巴加湾市最漂亮的房子。
载着她们的车子沿着长长的粉白色围墙行驶着,最终停在一扇不是很大的门前,那是霍家的后门。
后门打开,挺着大肚子的女人拉着一直低着头的小女孩在穿着制服的佣人的冷眼下走进了那扇门。
作者有话要说:
1998年-2000年(02)
那个提供康桥和倪海棠住的房子很漂亮,房子分为三层,粉白色的墙天蓝色的圆形屋顶,米黄色百叶窗,里面应有尽有,在那个房子里康桥见到了小樊哥哥口中津津乐道的东西:电视机,电冰箱,吹风机,还有一些她叫不出名字的新潮玩意。
漂亮房子被白色栏杆和树木隔成一个独立的区域,在那个阳台上,倪海棠指着被树木包围着露出金色会发光的屋顶尖端,就象是说给她听,也象是在自言自语着“妈妈更想住进那里。”
后来,康桥才知道有着金色屋顶的房子才是霍家的住宅,只有住进那里身份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每天有专门的人来给她们送吃的,用的,每天康桥听的最多的话就是倪海棠对她的警告“康桥,好好呆在这里,哪里也不许去。”
很多很多个无可事事的日子之后,一天中午康桥想偷偷的溜出去,手也才不过触到围栏门,就被一声叱喝声给吓到了。
叱喝她的正是负责每天给她送餐的佣人,明明和她一样黑头发黄皮肤可却非得用马来语一阵叽叽呱呱的说她,似乎是觉得自己在对牛弹琴她索性改了另外一种康桥所熟悉的语言,她警告康桥好好的呆在这里。
那是康桥第一次听到那个称谓“拖油瓶”。
“拖油瓶,你最好祈祷你妈妈肚子里的孩子是霍先生的,知不知道霍先生的麻袋都准备好了。”穿着白色佣人制服的女人又添了一句:“知道麻袋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康桥摇头。
“麻袋是用来装人的,一旦你妈妈肚子里的孩子不是霍先生的,你们三个人就会被装进麻袋里,然后他们会把麻袋丢到海里去喂鱼。”佣人恶声恶气说着:“你知不知道你妈妈做的事情让霍先生有多难堪吗?你又知不知道你妈妈的行为让莲煾少爷已经连续四十天不接霍先生的电话了,不仅这样莲煾少爷还取消了暑假回来的计划。”
佣人的话康桥没有记住多少,唯一记得的是那个常常会引发她噩梦的麻袋,还有她口中的莲煾少爷,模糊的意识存在着那样的想法,仿佛那位莲煾少爷一生气很多人都会遭殃似的。
从这天起康桥再也没有动离开这个房子的念头,倪海棠每天会抽出一点时间教她一些马来语,还有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
那一个下午,康桥午睡醒来时发现躺在自己身边的倪海棠,白色宽松的衣服下仿佛藏着一个大西瓜似的,那个大西瓜还会喘气的样子。
心里一动就这样把耳朵贴近那个大西瓜,几秒钟之后康桥叫了起来,她摇醒倪海棠兴奋的把刚刚发现的神奇事情告诉她“妈妈,你肚子会动。”
那个下午康桥记住了这么一席话“康桥,刚刚在动的也许是你弟弟,也许是你妹妹,不管是弟弟还是妹妹都是和你流着相同血液的人,以后不管你们相隔多远,即使妈妈有一天不再了,但属于你们身体里的血液都会把你们两个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你们就不会孤独,这就是手足之情。”
九月初,倪海棠产下一名男婴,同一天,霍正楷宣布竞选华商会会长成功。
这一天,康桥和倪海棠还有那名刚刚出生的孩子孤零零的呆在豪华的医院房间里,没有祝福,没有任何一个人来看她们。
一个月之后,医生给孩子和霍正楷进行了DNA鉴定,据说在化验报告出来的那一晚霍正楷在亡妻的画室呆了一整个晚上时间。
三天之后,康桥见到了霍正楷,炎炎烈日下,在阿拉伯式的避暑凉亭里。
避暑凉亭周遭被芭蕉环绕,穿着长袍的阿拉伯人横伸着手臂,一只沙漠鹰站在他的手背上,那个穿着白色改良式的中山装微微欠身,正在逗弄着沙漠鹰,长相极具侵略性的鹰在男人的动作下显得服服帖帖的。
在倪海棠怯怯叫了一声“霍先生”之后,男人侧过脸来,约四十岁左右的年纪,高大英挺,看起来就象是那种会带兵打仗的领袖人物。
男人目光才漫不经心的从沙漠鹰移到她们这一边。
倪海棠抱着孩子站着,康桥站在倪海棠左边,也不过是那么轻轻的一溜男人目光从倪海棠脸上飘过,落在康桥脸上。
那是康桥自懂事以来第一次感觉到一个人的眼神可以让人想藏起来,那种目光比村子里那些看不起她的人的目光更让她觉得难受。
悄悄移动着躲在倪海棠身后,又在倪海棠偷偷拧了她一把之后把脸露出了半边,然后按照倪海棠之前对她千叮呤万嘱咐的那样,叫了一声“霍叔叔。”
“叫康桥是吧?”他浅浅笑了起来,身体越过阿拉伯男人来到她面前,站停看着她。
细细的汗水从康桥鬓角渗透了出来,站在那里呆呆的,手背又被拧了一把。
“是的,我叫康桥,我的名字取自于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康桥再次背诵倪海棠教给她的话。
男人点头:“是个好名字。”
“谢谢。”这一句谢谢是康桥自己说的,从小外婆就教她在面对着人们的赞美时要说谢谢。
男人目光温和了些许,说:“记住了,以后长大可不要像你妈妈,因为如果像你妈妈的话你就配不上这个名字,如果你是一个好姑娘的话,总有一天会明白我今天说的这些话的。”
似懂非懂中目光下意识的找倪海棠,从这里看上去康桥就只看到她尖尖的下巴。
男人在说完那句话之后往着管家站着的位置走去,然后手拍了拍管家的肩膀。
“霍先生,我会把一切安排妥当的。”管家毕恭毕敬。
这时,倪海棠往前移动了几步,和那个男人保持了大约数十步距离,声音小小的听着就象是受到惊吓的小动物一般:“你不看看孩子吗?他们说眼睛长得像你。”
这个时候康桥才想起,男人的目光一次都没有停留在孩子身上。
男人并没有因为倪海棠的话回头看,就象是在对一个初次见面的人一样,声音很冷漠:“以后不要用这种声音和我说话,想想你的行为,这样的声音配上你的行为只会让人更恶心。”
说完那番话之后,男人扬长而去。
后来,康桥无意中知道了倪海棠勾引霍正楷的经过:三线交际花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候补机会出现在那场盛大的舞会上,她选择了反其道而行,素颜亮相,自始至终垂着头,衣着朴素的她站在一大堆浓妆艳抹的妙龄女郎身边,被霍正楷第一眼就挑中,成为了他当晚的舞伴,又在极短的时间里凭着楚楚可怜的一张脸坐上了霍正楷的车。
见完霍正楷之后,康桥随着倪海棠搬到更漂亮更大的房子里,她们有了专属的佣人,会讲得一口流利汉语的阿巧和阿真,有司机有专门带孩子的保姆。
十月底的周末,康桥随着倪海棠第一次离开那个房子,坐上了高档轿车去了百货商场,倪海棠告诉她这座城市的百货商场百分之八十都是霍家产业,离开百货商场时她们手里拿着大包小包。
车子经过城市中央广场时,康桥看到广场巨大的牌匾上画着霍正楷的肖像,他和身着华服几个男人站在一起,倪海棠告诉她中间位置的就是这个国家的领袖人物。
文莱是君主制国家,最高统领为国王,这里的人民把国王称之为苏丹,能和苏丹的画像一起并列在中心广场是一种莫大的荣耀,霍家的先祖是文莱独立功臣之一,正因为这样霍家和文莱历任苏丹都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
车子绕过广场沿着漂亮的马路回到那所粉白色建筑,这是康桥第一次从正门进去,也是她第一次看清房子的全貌,用那时她心底的想法是:它漂亮得就象是一座皇宫。
那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建筑,粉白色的墙,金色大门和窗框,天蓝色的圆形屋顶,随处可见绿得都要滴出水来的高大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