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庆年道:“这大丫头命苦,多亏了孙掌柜多段日子照拂了。”
孙大掌柜笑了笑,没接话。陶庆年找上门来的时候他就不打算过问对方的家里事,陶家也好,夏家也罢,和他有什么关系!孙泽被他打发去先生那里了,没有先生发话,是不能回来的,断不可为了一个乡下丫头耽搁了他的前程。
夏君妍只得再次向孙掌柜告了假,孙掌柜批的很痛快。
“舅舅既然已经知道我在聚福楼帮厨了,就不用在担心我了。我过得很好,若遇到什么事儿自然会去找舅舅的。”夏君妍找了个茶楼,与陶庆年慢慢说道。
“你知不知道你还是个丫头!今年都已经十七了,早过了及笄的年纪,我不管你谁管你!”陶庆年叹道,“我知道你对舅舅心里有恨,恨舅舅当初没管你,但舅舅也有苦衷啊。你爹好赌,那就是个无底洞,纵是万贯家财也得败光了。如今你再聚福楼帮厨的事孙掌柜也与我说过了,你到底是个姑娘家,总是在聚福楼里也不是个正事,人家孙掌柜也担心会影响你的名节,你瞧现在哪个家里的大姑娘像你这样抛头露面的,就算是当厨娘,也都是嫁了人的妇人去的。你娘就你一个闺女,你要是有个一二,我怎么对你死去的娘交代!”
见夏君妍低头不说话了,陶庆年知道自己是说通了,便道:“你一直都是听话的孩子,今儿我让你舅母添了几个菜,就算你不想住在舅舅家,好歹也随我一道去吃个饭吧。”
对方话说到这份上,夏君妍也不好继续推辞。
陶庆年在云安镇上经营着一家点心铺子,因与聚福楼也有些来往,所以才这么快就打听到了夏君妍。陶庆年膝下有一儿二女,一如所有的商户一样,儿子都被送去书院念书了,只等拿到了功名,哪怕只是一个秀才的名头,便能让整个家族都上一个阶层。
夏君妍来的时候,陶庆年的长子正在书院,家里就只有大女儿陶玉瑶和小女儿陶玉欣。
陶玉瑶比夏君妍只大了几个月,正在寻觅婆家。虽然陶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但比夏君妍来说也是从小娇着养大的,她自己也是小家碧玉一般的人物,听说有个乡下表妹可能要来家里住,便一直闷闷不乐。
“那种乡下丫头最是不讲究,我听人说她们还会端着碗蹲在田里吃饭,天啊,要是和这种人住在一起,我可怎么活啊!”
妹妹陶雨欣也嘟着嘴:“就是!那人的爹还是个烂赌鬼,那种人养的女儿估计也不是什么好的!如今还在聚福楼帮厨,那地方鱼龙混杂的,说不定连名声都毁了。娘,万一姐姐被她拖累了,咱们上哪儿说理去啊!”
柳氏被两个女儿一人一句说的心烦意乱。
她又哪里想让一个乡下丫头住到自己家来。别说这丫头一身的麻烦,自己的长子也长大了,这自古表哥表妹的最容易结亲,万一丈夫心软非要儿子娶了那丫头,柳氏是一百个一千个不愿意!
“你们放心,只是接她来吃顿饭。”
“万一她赖着不走呢?”陶雨欣年纪小,也是宠着长大的,说起来话也没甚顾忌,“家里可没多余的房子和她住!我可先说了,我才不要和她住一间屋子!”
柳氏揉着额头,宽慰着女儿:“我还会让自己的亲闺女吃亏吗?放心,为娘心底自有安排。”
“那可全靠娘了。”陶玉瑶缓缓福了一礼,带着妹妹先回屋了。
柳氏瞧着懂事的大女儿,心中暗暗发狠,她绝对不会让一个毫不相干的人影响到自己女儿的名声!
夏君妍甫一进门,就感到好几道目光停留在自己身上。前方坐着一个中年妇人,她身旁站在两个小姑娘,看模样应该就是她的表姐妹们。
夏君妍先对着柳氏行了礼:“舅母一切安好。”
柳氏捏着帕子,哭道:“大丫头啊,你怎么瘦成了这样!!你舅舅也是的,为了点小事便和你娘置气,怎么说也是亲兄妹,你也是他的亲外甥女啊!”
夏君妍被她哭的浑身不自在,回道:“我过得很好,劳舅母费心了。”
这时陶玉欣突然道:“听说姐姐现在在聚福楼帮厨?”
夏君妍点点头。
“那姐姐做菜一定很好吃咯。”陶玉欣拉着柳氏的袖子撒娇,“夏姐姐做菜肯定不错,咱们今天准备的饭食怕是要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呢。什么时候姐姐能给我们露一手,让我们开开眼界?”
“你这孩子,在外人面前怎么能这么没大没小。”柳氏点了点她的额头,浅笑着训斥。
外人…
夏君妍心头一跳,希望是她多心了。
柳氏安抚了陶玉欣后,便道:“阿夏,这丫头从小被我宠的没大没小,你别跟她计较。”
夏君妍笑了笑:“妹妹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活泼些正好。”
“瞧我光顾着说话了,今儿是请你来吃饭的,你别拘束,就跟到了自己家一样。”柳氏起了身,这便领着夏君妍去了用饭的小厅堂。
夏君妍默默跟在后面。
是她的错觉吗,总觉得这舅妈的态度,似乎客气过头了。不过这样也好,她本来也不愿意来打扰她们的。
第二十九章 谋生
“夏姐姐坐这里来。”陶玉欣挥了挥手,让夏君妍坐到自己身边。
夏君妍朝着柳氏看了一眼,见柳氏点了点头,这才坐下。
陶庆年之前还担心两个女儿不欢迎夏君妍,现在看来似乎没什么问题。小女儿虽然顽皮些,但活泼也有活泼的好处,毕竟夏君妍是个静性子,需要一个活泼些的玩伴。
“今日是家宴,也没那么多规矩。”陶庆年笑了笑,“来来,大丫头多吃点,这都是你舅妈精心为你准备的。”
“是啊,娘听说大姐姐要来,一早就嘱咐了王妈让她做几道拿手菜。”陶玉欣指着一桌上的一道鱼汤道,“夏姐姐你尝尝这鱼汤,可鲜了。”
夏君妍见一桌子的人都看着自己,心道推辞不得,便盛了一碗,品道:“味道果然很好。”
陶玉欣洋洋得意道:“王妈的厨艺可高呢,早些年也是在酒楼里帮厨的。后来觉得酒楼里人来人往十分吵闹,这才来了我们家。对了,我听说聚福楼的两道招牌菜是夏姐姐在做,里面有一道便是什么水煮鱼,和这道鱼汤比起来,不知哪个味道更好呢?”
“恩…”夏君妍看着陶玉欣那故作天真的模样,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就属你的话最多。”一直沉默的陶玉瑶拉了拉陶玉欣的袖子,“虽说是家宴可以松快些,但吃饭哪来那么多的话。”
“我真的是好奇嘛。”陶玉欣嘟着嘴,“夏姐姐厨艺那么好,说不定看不上咱们准备的这些呢。”
柳氏道:“你夏姐姐从来都是极懂事的,哪像你,跟个猴儿一样!”又对夏君妍道,“别光顾着说话啊,吃菜吃菜。”
一顿午饭用的夏君妍心情颇为微妙。过来晌午,陶庆年要回点心铺子守着,便留夏君妍与柳氏一起闲谈,又单独嘱咐柳氏道:“这大丫头吃了不少苦,你多与她说说话。这丫头遭逢大变可能性子不如玉瑶玉欣那般,你多教教。”
柳氏轻轻拍了他一下,佯怒道:“我是那般小肚鸡肠的人吗。等会儿啊我就要带去大丫头看衣裳呢,前阵子玉瑶刚做了一身新的,还没穿呢。我瞧着这丫头与玉瑶身量差不多,反正玉瑶旧的还能穿,那些就给她了。”
陶庆年想了想,回道:“也别委屈了玉瑶。这样,这件衣裳就给大丫头。你再去扯几匹新布给玉瑶玉欣一人做两件。”
“知道啦,我的闺女我可疼着呢。你快去铺子吧,免得那些小子趁你不在又偷懒。”
见陶庆年离开,夏君妍正要告辞,柳氏突然提议要带她去看新衣裳,夏君妍连忙道:“不用了,我这身穿的就挺好的。”
柳氏道:“你和舅妈客气啥。你这身衣裳看着就像是干活的,哪里是姑娘家穿的呢。”
“娘,我觉得夏姐姐才是大姐姐呢,模样看起来比姐姐大,而且比还要姐姐更懂事呢。”陶玉欣突然道。
“你以为谁都像你这样顽劣?”柳氏笑骂着,便硬拉着夏君妍去试衣裳。
夏君妍心中冷笑,突然用力,一把将手抽回。
柳氏一愣,还以为夏君妍是不乐意穿陶玉瑶的衣裳,特地道:“衣裳虽是给玉瑶做的,但玉瑶也没穿过,都是新的呢。”
“我是个粗丫头。”夏君妍回道,“每天都要做粗活,那么好的衣裳穿在衣裳挺糟蹋的。”说着,就看见对面的陶玉欣露出毫不掩饰的讥笑,只是柳氏一侧头,又恢复到那天真的模样。
“这…”柳氏有些为难。
陶玉欣道:“娘,你跟姐姐做衣裳的时候不是帮着王妈也扯了些布吗?夏姐姐既然要做粗活,不如用那匹布做几身衣裳,也好换洗啊。”
“不劳妹妹费心了。”夏君妍道,“若是要还衣裳,我自会自己去扯布的。”
夏君妍算是看清楚了,除了陶庆年,这一家子都虚伪至极。柳氏和两个女儿更是一个扮红脸一个唱白脸,任何一个有教养的人,都不会让自己的女儿一而再再而三的说出这般无礼的话!夏君妍只觉无比可笑,这顿饭,是陶庆年请她来的,又不是她死皮赖脸求来的,这群人摆出这副怕人打秋风的模样是给谁看呢!
处处拿王妈与她做比较,这群大小姐啊,看不起穷亲戚连说起话来都要拐弯抹角的来讽刺。
恐怕就算是陶庆年…
罢了,反正她也不想和陶家有什么纠葛。用一顿饭看清楚了一家子的品性,也算值了。
“今日多有叨扰,我只向掌柜的告了半天假,还得回去做事,不能继续陪舅妈和妹妹了。”
“你这孩子,这么急作甚。聚福楼的孙掌柜也算是熟人了,我让小子与他说一声,让他给你几天假又何妨呢。”
夏君妍实在不想与柳氏继续周旋下去,直接道:“不麻烦了。我这就回去了,告辞。”
“你…哎…”柳氏蹙着眉,“既如此,我也不强留你了,记得以后有空常来玩儿。”
一顿饭的功夫,再回到聚福楼后夏君妍发现灶房里水煮鱼片的香味已经令人馋的流口水了。老姜果然是厨艺高超,这道水煮鱼片竟已和后世的真宗川菜有了八分相似。
此刻灶房里人来人往,一时间,夏君妍竟不知该做些什么。浑浑噩噩的到了下午,孙掌柜清点好这一天的流水,见着夏君妍,还是如以往一样的和气道:“你怎么回的这么早,好不容去舅舅家,就该多玩一下。如你这般年级的大姑娘,要么已嫁人当个小媳妇儿,要么还在闺阁里绣花呢。你舅舅心疼你,你也该为自己多做些打算了。”
这是…在下逐客令了?
夏君妍默默叹口气。是了,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之前她是孤女,孙大掌柜因面子情可怜她让她住一段时日。如今她舅舅来了,自然是归舅舅管了,尤其是在外人看来这个舅舅还挺关心这个外甥女的。聚福楼里不养闲人,她也的确没有必要在待下去了。
“掌柜说的极是。”夏君妍道,“这里毕竟是做生意的,我住在这里也不方便。承蒙大掌柜看得起我收留了我一些时日,如今我也该回去了。”
孙掌柜心中大喜,又与夏君妍客气了几句,见她是真的要走,便爽利的将夏君妍的工钱结了。
夏君妍道了谢,回到后院收拾行囊,将房间整理干净后,便将洗好的衣裳还给郑婆子。
“这些日子多谢郑婶儿照顾了。”夏君妍道,“这是刚出锅的一些瓜子儿,正新鲜呢,婶子要是不嫌弃就拿去吃的玩吧。”
郑婆子接了油纸袋。她虽话不多,但好歹也是几十岁的人了,夏家丫头糊涂,她可不糊涂。这夏家的傻丫头说不定还以为是老姜来了,才让自己走的。殊不知啊…啧。
“好歹也算处了这么些日子。”郑婆子道,“你这丫头手脚勤快也不多话,就是命差了点。搁在旁的家里,也不必这么辛苦了。”
夏君妍笑了笑。
“如今你要走了,老婆子人好了也不免多啰嗦几句,就当是倚老卖老了。老婆子见你手脚泼辣是个做事的,但你也知道自己也是个大姑娘了,有些事该做有些事不该做,尤其是关乎姑娘家名节的事。”
这话从何说起?夏君妍一愣,不明所以的看着郑婆子。
郑婆子瞧她这样就知道没明白过来,没好气地道:“一个大姑娘在外面干活儿,最好是低着头走路,尤其是与那些个小子说话的时候,不要总是傻笑,也不要抬头瞧他们。走吧走吧,再不走,天都黑了。”说罢,转身进了屋,嘴里依旧低声道,“没那个命就别学着勾人,一个大姑娘哪能这么不检点。”
一番话,让夏君妍心中颇不是滋味。
作为一个骨子里还是现代人灵魂的她来说,虽然知道古代女子需要时时注意,可知道是一回事,做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她自认为自己已经很谨慎了,但是在郑婆子这种老派人眼里,或许依旧很轻浮吧。她不是接受的三从四德的教育长大的,无法将那种天然的卑微刻进血液里。
如果她来的时候是一个婴儿,接受从头再教育,或许能够伪装的很好。夏君妍暗自苦笑,想到孙掌柜的态度以及孙泽突然间就去书院了…瓜田李下,果然是她给别人带来了困扰啊。
“阿夏?你怎么在这儿呢?”小玉将东西送给大哥后,便来到镇子口等牛车,没想到看见夏君研也在这里。
夏君妍道:“回家去呗。”
“可你不是还要在聚…啊,难道…”小玉有些难过,看来之前夏君妍做的猜测成真了。
“你做出那要哭的样子作甚,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又没缺胳膊又没少块肉的。”夏君妍笑道,“以前总是忙着没空,如今闲下来了,正好回去将屋子修葺一番。把篱笆扎牢了,我看谁还能不敲门就闯进我家里来!”
小玉道:“行,到时候我忙你一起弄!”
第三十章 赚钱
回到村子后,夏君妍也没让自己闲下来。
她依旧没有忘记当初答应壮士大哥看家的事,立刻就回到了山上看了一下,见屋子里的东西和她离开时一模一样,这才放下心来。下山后,便立刻向安大叔打听修缮房子的事。过了三天,安大叔给介绍了几个手艺好的老工匠,夏君妍也舍得花钱买好材料,只务必要求将房子给修得牢靠。
老工匠和安大叔也是熟人了,见这屋子是一个孤女住,便道:“那门可得牢靠了,尤其是锁万万不能大意。”
夏君妍点点头,又道:“您看能不能帮我把这院子外的土墙再修的高一点?”
“行!”老工匠表示没问题。
连材料带人工,一共是十两银子。除了将土墙修高,屋顶也都换成了青瓦片,窗户,大门全部都是做新的。夏君妍虽不打算在这屋子常住,但前几次被人破门而入的阴影实在是太深刻了,好歹也算是她的房子了,修得牢靠些,心里也安心。
夏君妍舍得花钱,给工匠师傅们的饭菜顿顿有荤有素有白面馒头。老工匠见着不由道:“用不着这么多,用不着!免得把嘴巴给惯坏了。”
“修房子可是个力气活,可不得要吃饱才有劲儿啊。”
既然东家都这么说了,老工匠们也乐得改善伙食,私下里也去与安大叔说这次的活儿介绍的好,不愧是多年的老朋友了。
夏君妍又特地去淘了一些便宜的大瓷碗,摔碎后,让工匠们将锋利的那一面朝上,嵌在土墙上。安大娘着她这架势,不由道:“阿夏啊,你这是修房子还是修城堡啊?”看着那瓷片儿,虽然乡下土窑的瓷碗不值多少钱,但这么摔也够心疼的。
“啪!”
夏君妍用力砸了一个,“大娘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呢!”
“啪!”
又是一个!
一个接一个,直到二十多个瓷碗被夏君妍一口气砸了个干干净净,她这才停下来,喘了口气——真爽啊!
这些日子以来她真是憋屈的够多了,再不发泄一下,夏君妍觉得自己恐怕会疯掉。那些看不起她的人讥笑她的人,她现在没办法去笑回来;那些想她害的人,她也没能力把她们给人道毁灭了。
她真没用!
夏君妍缓缓蹲下,将瓷片小心的捡起来,交给准备砌墙的工匠们。按照她的想法,她本来准备用铁片嵌在墙头的,但是这年代打铁的基本上都是国家公务人员,铁制品很贵,远比土窑的瓷器要贵好多倍,夏君妍想了想,还是买瓷器吧。起码不开心的还能砸一下,买把剪刀回来等不开心的时候她是自残好呢,还是去找李春娥来一次自杀性火拼好呢?
老工匠们都是多年的手艺人了,见东家给钱爽快,伙食也好,没有人消极怠工。不过七八天功夫,原先破败的小屋已经很有看头了。尤其是夏君妍对土墙创造性的改善,从外面看起来,那些个大块碎瓷片哥哥张牙舞爪的,颇具震慑力。
老工匠们摸了摸胡须,突然觉得以后去那些富户家里修院墙时,就把这个方法也说一下。
房子修好的那一天,夏君妍订的一个方桌,四把椅子并一个柜子也来送来了。这样的动静想要不惊动村子里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夏家虽然住的偏,但还是有不少耐不住好奇的人过来瞧热闹。
“那夏家丫头咋地突然就有钱了?你瞧那院墙修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财主家的院子。我看不仅能防偷儿,说不定连山贼都闯不进去。”
“你还不知道吧,县令老爷把刘五抓了,之前她爹的那些银子可不就还给她了呗。人一姑娘家独个儿住着,还不得修得牢靠点啊。”
“那她岂不是得了不少钱?她一个孤女,如今年纪也不小了,过段时间嫁了人,这些东西还不都是婆家的。啧啧啧,不知道会便宜哪家小子呢。”这妇人说着,朝着对着身旁的同伴挤眉弄眼,“哟,这不是李家娘子嘛,咋也来瞅夏家的新房子来了?”
“我可不像有些人闲着没事做。”李氏翻了翻白眼,讥笑道,“咋地走这条路就是要去夏家,这条路是夏家修得不成!”
“哟哟哟,我说你这么大火气作甚。”妇人道,“心虚啦?”
“老娘心虚个屁!人家再有钱关你们两个长舌妇啥事!我们程家是读书人家,是知书达理的,会在乎这几个铜臭?区区一个乡下丫头,也就你们这些没甚世面的婆娘把她当做个人物!”李氏哼了声,见着对方人多自己势单力薄的,立刻着篮子走了,嘴里却还一路碎碎骂着。
“我看她就是后悔了。”一群妇人哄笑,“这夏家丫头现在可是个会下金蛋的母鸡,谁娶回去都不吃亏。”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不少村子里的妇人瞅着那刚修好了房子,心思渐渐地都活泛起来。
日子渐渐热了起来,回到村子里也过了小半月了,到了五月份,连乡下地方也开始有些冒暑气了。这半个月夏君妍几乎是深居简出,毕竟村里不必镇子上,有个风吹草动那些妇人几乎下一刻就能嚷嚷的全村都知道了。
陶庆年来看过几次,本打算接夏君妍去他那里小住,奈何夏君妍一直不肯,陶庆年也没办法将人绑回去,只好隔段时间来看看。他本又忙着镇上铺子的事,所以来看的次数也就两次。
夏君妍浑不在意,反正她自己一个人在村子里过得挺逍遥自在。她还特地订了一把摇椅,就放在院子里的大槐树下。每天夕阳落下后,便躺在摇椅里一边缓缓摇着,一边轻轻打着蒲扇,仰头看天上璀璨的繁星。
如果说这场穿越让她吃尽苦头的话,这没有丝毫污染的夜空以及高悬在夜空中的银河,却是给了她最大的惊喜。
“阿夏,你打算就这么一直过下去啊?”过来串门的小玉也搬了一把椅子来,嘴里吃着刚洗干净的桃子与夏君妍扯些闲话。
“现在正农忙呢,你今天不累吗?”夏君妍道。
“还好,晌午的时候我娘一般不让我下地,担心太阳太毒了我受不住。就是这些天吃得有些多。”小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又啃了一口手中的蜜桃。
夏君妍打量了一下小玉,这丫头的确又长高了些。这段日子以来,夏君妍也在努力的给自己改善伙食,这具身体实在是太瘦弱了,再不吃点好的,怕是容易生病。
“别吃桃了,我给你做完面去。”
“不用那么麻烦吧。”小玉正想推辞,夏君妍已经去了灶房了。
不多时,一碗绿色的面条摆在了小玉面前。
“这是啥?”小玉拿着筷子,这绿油油的面看起来是挺凉快的,可这能吃吗?
“你尝尝。”夏君妍颇为得意。
小玉用手碰了碰碗——凉的。
又拿筷子挑了两根,这面条滑溜溜的,赶紧喂进嘴里,凉滋滋的,带着一点微苦,可回味却很不错。夹了瓷碟里的泡萝卜,配着酸脆爽口的小菜吃着这面条,实在是消暑圣品啊!
见小玉毫不犹豫的下了筷子,夏君妍笑道:“怎么样,味道不错吧。”
“嗯嗯嗯!”小玉连连点头,就是嘴里吃的面不方便说话,只能先胡乱应着。
“你说这冷淘拿到镇子上卖,能卖个什么价钱?”小玉一愣,不待她回答,夏君妍自个儿便说道,“肯定能卖的不错。到时候我自己开个小食铺子,自己当掌柜的,也不必担心在被人下逐客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