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类小说上一章:让死者闭眼
- 另类小说下一章:你有罪:诡案现场鉴证2犯罪升级
三个小时后,冯欣然报告,在西郊派出所的配合下,于西郊的一栋危楼里发现一具女性尸体,怀疑就是失踪的唐晓笛。
李观澜驱车赶往现场。
这是一栋三十几岁的老式建筑,此前是西郊瓦寨乡小学教学楼。因一起楼梯坍塌事故导致十余名小学生受伤,在民众的抗议下,乡政府把这块地卖给开发商,新的校舍尚在觅址中,这栋教学楼则正待拆迁。
女尸横陈在二楼的一问空荡荡的大教室里,教室门口还挂着“三年级五班”字样的牌子。女尸的特征与前一起徐娇娇遇害案几乎一模一样,俯卧在地,全身赤裸,身中多刀,身体下面有大片已经干枯的血迹。女尸背部同样刻有八个字,不同的是,这次刻上的字是“替天行道,贱人该死”。
苏采萱验过尸体后,对李观澜说:“确认死者是唐晓笛,死法和徐娇娇完全一致,身上的刀口也毫无分别,都是家用切菜刀的刀痕,可以确定是同一名凶手所为。”李观澜说:“能否判断出这些字是在死者生前还是死后刻上去的?”
苏采萱说:“从尸体后背上流血的剂量来看,这些字都是生前刻上去的,被害人在临死前曾经遭受惨无人道的折磨。”“这是一起系列杀人案,凶手以同样的手法连续作案,也就离落网不远了。奇怪的是,这名凶手怎么会和同一个电视征婚栏目的两名女嘉宾都有深仇大恨呢?”
“徐娇娇案发后,我特意看了几期《今夜与你牵手》栏目。说实话,有些台上的女嘉宾说话比较刻薄,不给男嘉宾留情面,说不定正因此得罪了人。”
“为了几句话就大开杀戒,未免心胸狭隘得过头了。”
“心理偏激的人,不能用常情常理来揣测的。”
“无论怎样,你的这个思路是对的,徐娇娇一案我们走了太多弯路,一直把侦查的重点放在生活中与她有冲突的人身上。现在看来,也许凶手是痛恨这个征婚栏目中的所有女嘉宾,或者是这个栏目本身,再放宽些,也许是痛恨电视征婚这种形式。5Ⅸ二有私仇的可能性反而比较小。”“凶手为什么又要在每个死者身上刻字呢?难道他的杀害对象是所有的女嘉宾?”“暂时还不得而知,我们需要对这个栏目的工作人员和参与节目的男嘉宾进行调查。”李观澜在回到刑警队后,调出历届的《今晚与你牵手》节目的视频,从头至尾仔细观看。对有徐娇娇和唐晓笛参与的几期,更翻来覆去地仔细研究。
徐娇娇和唐晓笛都是天生丽质,在台上女嘉宾中显得比较突出,也特别受参与节目的男生们欢迎,都曾多次被选为第一眼女生。她们也是拒绝男嘉宾次数最多的两个女生。
难道是因为美丽的外形和刻薄的语言而招来杀身之祸?李观澜和马新进行了第二次直接接触。
马新被这两起凶杀案弄得很恼火。万一消息传出去,参赛的女嘉宾会产生恐慌,社会上更会流言四起,这个辛苦打造并声名鹊起的电视征婚栏目,可能从此毁于一旦。
马新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发生。见到李观澜后,他的第一句话是:“你们什么时候能够破案?”李观澜说:“这件事我无法保证,只能说我们会全力以赴,而且也需要你的配合。”马新问:“要怎样配合?”WU「jiu」ER「BOok」
李观澜说:“这两起案子,都是在女嘉宾录制节目后,单独回家时发生的,这说明凶手很关注你们的节目,对你们录制节目的流程也很了解。”马新说:“这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我们的节目在网站上有详细介绍,谁都有机会了解到。”李观澜说:“所以我希望,你们下次录制节目时,我们的人可以参加,当然是散坐在观众席里,节目结束后,分别尾随女嘉宾们回家,以保证她们的人身安全。”马新像条件反射似地说:“这件事不行,你们进驻栏目组,只能把事情越闹越大,万一传到社会上,我们的节目只能停播了。”李观澜说:“我们会注意隐蔽,绝不暴露身份,连女嘉宾本人也不会有所觉察。这是一起连环杀人案,根据我的经验,凶手不会就此收手,而且他作案时的手段有一定的连续性。我们对参加节目的女嘉宾进行暗中保护,既是对她们的人身安全负责,也是对栏目组负责。退一步说,即使我们不对女嘉宾实施保护,这两起凶杀案仍然有可能泄露出去,到时候你恐怕后悔都来不及。”马新想一想,认为有道理,“如果能帮助你们捉到凶手最好,不过你们也不知道凶手什么时候会动手,保护十四位女嘉宾,要耗费很多警力。”李观澜说:“这个问题我考虑过,警力确实很紧张,但是这起案子非同寻常,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们不能放任凶手为所欲为。”双方达成了协议。
一个星期后。《今晚与你牵手》节目录制现场。
按照这栏节目的拍摄惯例,每周录制两次,一般在周末的下午一点开始,晚八时以前结束。李观澜安排了十四名刑警坐在现场观众中,每人盯住一名女嘉宾,也密切观察观众们的动静,以防凶手隐藏在观众中寻找机会。
节目录制现场气氛热烈,观众们不时爆发出笑声和掌声。男女嘉宾们也很有娱乐精神,尽情施展才艺,不时爆出惊人之语,为节目增添看点。
冯欣然也混在观众中问,做出非常投入的样子,和观众们同步鼓掌起哄,却用眼角的余光扫描着周围的人群。作为训练有素且有着与生俱来的敏锐触觉的刑警,冯欣然在节目开镜的两个小时后,注意到一名形迹可疑的男观众。
这名男子年纪在三十岁左右,穿黑色条绒西装,藏蓝色牛仔裤,平头,戴一副无框眼镜,肤白无须,目光飘忽。普通观众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台上的男女嘉宾和主持人身上,这名男子却眼睛直勾勾地盯住台上的女嘉宾梅小倩,密切关注她的举手投足,除非在现场爆发出巨大的声响时,他才附和地拍拍手或咧咧嘴,然后又把目光投到梅小倩身上。
难道梅小倩是他的作案目标?根据现场观众和网络的评价,两名死者徐娇娇和唐晓笛,以及台上的梅小倩是女嘉宾中长相最漂亮的,也是最多次被选为第一眼女生的三位女嘉宾。
冯欣然外表上依然作出关注台上动向的样子,眼睛的余光却一直在注视着这名男子。
当主持人宣布本期节目结束时,观众们纷纷起身离场。
那名男子踱到门外,启动车子,驶到出入后台的门前停下。
冯欣然带着青年刑警姚开风,开一辆地方牌照的车辆,停在电视台的大门外,注视着那台车子的动静。
约十五分钟后,花枝招展的十余名女嘉宾从门内鱼贯而出。那名男子驾驶的车子在后缓缓随行。
梅小倩和其他女生互道过晚安后,在路边截了一辆出租车,绝尘而去。
后面有两辆车子,一前一后、不即不离地尾随。
梅小倩的老家在外地,她独居在一栋老式居民楼里,斑驳的楼面带着风雨侵蚀的痕迹,楼道里黑漆漆的,没有灯。她下了出租车后,下意识地用左手搂住挎在肩头的皮包,低着头匆匆向楼上走。
五一直跟踪她的那名男子也停下车,快步跑上去。
玖梅小倩觉察到后面的脚步声,一阵恐惧感袭上心头,加快脚步向楼上跑去。
㈡那名男子在后面低声叫道:“梅小倩,等一等。”
梅小倩听他说话,吓得惊叫出来:“啊一一你是谁?”
那名男子趁梅小倩唛睁的片刻,加快脚步冲到她前面,说:“能不能借用你几分钟,我有事情要和你商量。”梅小倩见他拦在自己面前,更加害怕,声音颤抖着说:
快让开,我要叫了。”转过身和她照面“你要干什么?那名男子说:“你放心,我不会害你。”说着,从口袋里取出一样东西,在黑暗中散发出幽幽的光芒,展示给梅小倩。
梅小倩看了一眼,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
在楼梯后面窥伺的冯欣然和姚开风闻声后不敢再耽搁,同时箭步冲上去,没等那名男子反应过来,施展擒拿手法,一左一右把他扑倒在楼梯上,反剪其双手,从腰间取出手铐给他戴上。
有一户居民听到楼道里的动静,把门欠开一道缝,向楼梯上张望。
冯欣然取出警员证向那道门的光亮处晃一晃,说:“警察办案。”
楼道里黑糊糊的,那个居民只见到几个人影在晃,听冯欣然这样说,不敢再看,用力关上防盗门,在里面把几道锁都锁紧。
这时伏倒在楼梯上的那名男子反应过来,发出“哎哎”的呻吟声,说:
“警察同志,抓错人了,我不是坏人。”冯欣然把他从地上拽起来,用随身携带的手电筒在他脸上照一照,说:
“姓名,身份,快说。”那名男子从惊慌失措中镇定下来,声音不再颤抖,老实回答:“姓名于冰,《松江女报》记者兼编辑,执行采访任务。”姚开风诧异地说:“曲州有《松江女报》吗?”
于冰说:“报告警官,有这份报纸,刚创刊不久,正在上升期。”↑5↑9↑二↑B↑0↑0↑K↑
冯欣然见梅小倩还在浑身颤抖不停,轻轻拍拍她的肩头,以示安慰,又对于冰说:“你缠住这个姑娘干什么?刚才给她看的是什么?”于冰的背部紧紧贴在墙上,表现出非常配合的态度说:“报告警官,我准备做一期关于《今晚与你牵手》的女嘉宾的专题,梅小倩是我的重点采访对象。”冯欣然说:“采访需要用这种方式吗?”又问梅小倩:“你认识他吗?”梅小倩的喉咙嘶哑,几乎发不出声音来,断断续续地说:“不,不认识。”冯欣然对于冰说:“跟我们去警队。”梅小倩怯怯地说:“我也要去吗?”冯欣然说:“你如果不舒服,可以不去,但是如果我们需要,你过后还是要去做个笔录。”梅小倩说:“我今天晚上太累了,以后有时间再配合你们的工作吧。”冯欣然吩咐姚开风把梅小倩送到家门口,然后两人一起把于冰押回刑警队。
经核实,于冰交代的姓名和身份均属实,而他身上也没有携带任何刀具。
他在楼道里展示给梅小倩的,是他的手机里的一张照片,那是梅小倩的半裸照,且搔首弄姿,极尽媚态,与她在电视节目里展现出的清水出芙蓉的形象大相径庭。
负责审讯的冯欣然扫了一眼这张堪称艳照的相片,皱着眉头:“这照片是哪里来的?”于冰不无委屈地说:“警官,这是一个读者给我爆的料,这可是一条轰动性新闻。你也知道现在报业的竞争有多激烈,我们这种既不能摊派又是后妈养的报纸,不上猛料是活不下去的。梅小倩最近在网上被炒得很热,你想想,这张照片要是在我们报纸上曝光,能增加多少卖点。”冯欣然说:“那个读者的姓名?联系方式?”
于冰说:“我不知道,他是用电子邮件给我发来的照片,没有留下他自己的信息。”冯欣然让于冰在纸上写下那个读者的邮箱地址:“我不管你们做新闻的事情,不过既然是采访,你为什么要采取鬼鬼祟祟的方式?”于冰说:“我哪有鬼鬼祟祟,这种照片是不能在人多的场合亮出来的,我只是找个隐蔽的地方。”冯欣然直截了当地说:“你的这种做事方式,让我怀疑你是想利用这张照片进行敲诈。”于冰被冯欣然一语道破心事,心慌意乱,险些从椅子上滑下来,忙向后挪挪屁股,努力摆出无辜的样子:“警官,这没凭没据的,请您口下留情。”冯欣然不愿再纠缠这件事,忽然转换话题:“七天前,就是上个月二十四号晚上,你在干什么?”于冰翻着眼睛想了想,“那天也是《今晚与你牵手》录节目的日子,我在现场当观众来着。”冯欣然说:“你倒是这栏节目的忠实观众。”
于冰说:“没办法,我们这份报纸,必须关注热点的花边新闻。”
冯欣然又问:“看完节目你去哪儿了?”
于冰说:“和两个朋友去酒吧玩,凌晨三四点回家的。”
经于冰的朋友证明,他没有作案时间,嫌疑被排除。
放走于冰后,冯欣然恨得咬牙切齿地对李观澜说:“这个小报记者,真是添乱。”李观澜安慰他:“办案子走些弯路也没办法,好在不算白忙一趟,于冰提供的那个读者的信息很重要,他有梅小倩的裸照,两人的关系应该不寻常,我们可以循着他的邮箱地址找到这个人。”曲州市公安局信息处的值班人员根据刑警支队提供的邮箱地址,连夜工作,马不停蹄地破解出邮箱主人的个人资料。
这个邮箱的主人叶欢,二十八岁,在一家网络公司担任客户经理。据知情者透露,他与梅小倩曾是恋人关系,半年前断交,此后叶欢纠缠过梅小倩一段时问,两人反目成仇。
冯欣然在做出外围调查后,将结果汇报给李观澜。李观澜决定,立刻传唤叶欢。
叶欢坐在刑警支队的讯问室里,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回答冯欣然的问话时语气非常强硬。
李观澜坐在讯问室外,透过单面反光镜观察叶欢的神态和反映。
冯欣然问:“你为什么要把梅小倩的半裸照发给媒体记者,是不是为了报复?”叶欢没有回答,却反问冯欣然:“你谈过恋爱吗?”冯欣然说:“不要岔开话题,老实回答问题。”叶欢不屑地笑笑:“你一定没爱过,不明白什么是爱情。”冯欣然说:“听起来你自以为很明白,所以才会因爱生恨。”叶欢迷惑地说:“因爱生恨?”随后似乎明白过来,哈哈大笑,“你只是个俗人,你以为我恨小倩吗?你错了,大错特错,我爱她,自始至终、一如既往地爱着她。”冯欣然说:“既然这样,你为什么把她的艳照发给媒体,你难道不知道这样会毁了她的名声吗?”
叶欢坐在椅子上,身体前倾,眼睛直直地盯着冯欣然说:“我就是要毁了她的名声,让所有人都不喜欢她,都不肯接近她,她终究会明白,只有我,对她一往情深,不离不弃。”
冯欣然似懂非懂地说:“你是说…”叶欢做出长者教导晚辈的样子,用手指点着冯欣然,呵呵地笑,直到笑得喘不过气来,笑得面红耳赤,最后怔怔地流下泪来。
经过一番长时间的艰苦审讯,半疯半痴的叶欢也因没有作案时间,排除了嫌疑。
所有的线索戛然而止。案子在大费周章之后,又回到了原点。
苏采萱坐在法医实验室里,凝视着悬挂在墙上的两张拓片。
李观澜敲门进来。
苏采萱夸奖他:“有进步,终于学会敲门了。”
李观澜说:“几次三番地被神医敲打教训,怎么也应该长点记性了。你最近销声匿迹,在忙什么?”苏采萱说:“除去你们这起案子,手头没别的活。”
李观澜抬头看看挂在墙上的拓片:“这是两名死者背部的字?”
苏采萱说:“是,我在这儿面壁,想找出些线索,给你们帮点小忙。”
李观澜说:“我这些天也一直在研究这十六个字,总感觉凶手是在向我们喻示什么,在古今中外的案例里,绝大多数凶手都是努力掩盖留在现场的痕迹,这种有意留下线索的案子,是非常罕见的,凶手或者是在向警方挑衅,或者是确实与被害人有深仇大恨,为满足报复的快感,不惜承担暴露自己的危险。”
苏采萱说:“我在屋里面壁两天,就是琢磨两名死者背上的这几个字。
这无疑是一起系列杀人案,而被害人都是参加相亲节目的女嘉宾,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些女嘉宾在台上不是被叫名字,而是称呼号码。”
李观澜说:“我也留意到了这一点,难道凶手杀人的次序和女嘉宾的编号有关联?”两人面面相觑,脑海里灵光一闪,几乎同时豁然开朗。
李观澜说:“第一个被害人徐娇娇,背上写的八个字是‘罪大恶极,非杀不可’,‘罪’字去了‘非’字,就是‘四’;而第二个被害人唐晓笛刚好是四号女嘉宾,她尸体背上的八个字是‘替天行道,贱人该死’,‘天’字去了‘人’字,就是‘二’号,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二号女嘉宾梅小倩。”苏采萱说:“如果你们今晚没有部署保护女嘉宾的行动,梅小倩这时可能已经横尸街头了。”㈤?㈨②李观澜说:“没错,就是这样,必须立刻采取行动,保护梅小倩的安全。”刑警支队属下的七个大队,轮流抽调人员对梅小倩进行二十四小时保护。李观澜命令,必须掌握好保护目标人物的尺度,既确保她不受伤害,又不能惊动凶手,争取在凶手实施犯罪行为时抓获现行。
在连续跟踪和蹲坑十五天以后,刑警队员们人困马乏,都有些支撑不住时,案情出现了重大转机。
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梅小倩从迪厅里出来后,和一群红男绿女们告别,乘一辆出租车返回住地。
后面有一辆出租车不即不离地尾随。
梅小倩到小区门口下了车。黑灯瞎火中,一个身影蹑手蹑脚地跟在她身后。
隐藏在暗处的许晓尉和冯欣然屏住呼吸,唯恐惊动了目标,各自握住腰问的64式手枪,打开保险,手心都微微沁汗。
在梅小倩走进楼前的一片树荫里时,后面尾随的黑影快步蹿上前。梅小倩听到动静,还没来得及回头看,那人抬起右手,按在梅小倩的口鼻上。
许晓尉和冯欣然不敢再耽搁,箭步冲过去,掏出手枪指向那人,厉声呼喝:“市局刑警,立刻放下凶器,中止犯罪。”这时梅小倩已经失去知觉,软绵绵地靠在那人的肩头。那人用左手勒住梅小倩的脖子,转过头向许、冯二人龇牙一笑,右手取出一把闪着寒光的刀具,抡起来向梅小倩的头上砍去。
许晓尉和冯欣然的枪同时扣响,分别击中那人的胸部和颈部,血光四溅。
那人脸上现出痛苦的表情,手一松,刀落在地上,身体也软瘫下来。梅小倩失去支撑,倒伏在那人身上。
两名刑警走上前,许晓尉伸手试了试梅小倩的鼻息,说:“没关系,她是被药物迷倒了。”冯欣然取出随身的小手电筒,照在倒在地上的那人脸上,禁不住低呼一声:“是他?!”试图加害梅小倩的男子竟然是报案的中学生李麦远的父亲,李响。
许晓尉取出电话向李观澜汇报了案情。
经鉴定,李响作案时手里拿的凶器砍刀,与徐娇娇和唐晓笛尸体上的刀痕完全吻合。一起残忍的系列杀人案竟然就这样告破。
只是由于案犯被当场击毙,所有的谜题都来不及解开。李响与参加相亲节目《今晚与你牵手》的女嘉宾究竟有怎样的仇恨?他为什么在杀死被害人前在她们身上留下字?是故意给警方留下线索还是向警方挑衅?这一切都随着李响的死亡而永远成为不解之谜。
曲州市的天空依然蔚蓝,市民的生活依然忙碌,刑警队的工作依然有条不紊,《今晚与你牵手》的舞台上依然莺啼燕叱,欢声笑语。生活的车轮在滚滚向前,两个女孩的鲜血和生命,很快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去无痕。
李响出殡时,已经是他被击毙后的二十天。
这二十天里发生了许多事。先是李响的妻子周美玲对案情质疑,从市公安局督察室一直申诉到省人大,至今各部门仍在对此案保持关注。
第二件大事是《今晚与你牵手》女嘉宾被害案终于被曝光。始作俑者就是《松江女报》的“新锐”记者于冰,他详细报道了徐娇娇和唐晓笛的遇害过程,以及警方进驻《今晚与你牵手》录制现场的侦查手段,这一系列报道使他名声大噪,据说已经成为年度风云记者的候选人。而报道的直接后果是《今晚与你牵手》的收视率更上层楼,一跃成为国内综艺节目的翘楚。
第三件事是李观澜迟迟未将此案递交到检察院,他的理由是“案情尚未明晰,仍需继续侦查”。这个做法遭到多方的诟病,最大的压力则是来自于局长金水。他急于结案,在他心目中,这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案子,案犯手段极端残忍,而结局是被当场击毙,是化悲剧为喜剧的绝佳契机,彰显公安干警为民除害的决心,树立曲州市公安局的光辉形象。
李观澜的举动则让金水非常恼火,说李观澜在执法机关里摸爬滚打多年,李观澜在做事情时,尤其是关键时候,感觉。
他不能理解这个年轻的刑警队长,按以他的聪明,理应悟透官场玄机,但总是缺根弦,与金水有些格格不入的这起案子在金水的眼里一目了然,李观澜还在拖延什么呢?李观澜心里始终有一个疑团在纠结:与三个被杀害目标素不相识的李响为什么要痛下杀手?杀人后为什么要在死者身上刻字?在国外的侦探小说里,凶手作案后故意在现场留下线索,与警方斗智斗勇,这确实让情节曲折多变,为小说增加了许多看点,但是在现实的案件里,这样做是违背常理的,除去有自杀倾向的凶手,都不会采取这种毫无意义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