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类小说上一章:让死者闭眼
- 另类小说下一章:你有罪:诡案现场鉴证2犯罪升级
不过徐汇先游手好闲,没有正当职业,手里的钱不够充裕,冷惠对他也就不冷不热,有时还对他进行讥讽,让徐汇先怀恨在心。后来冷惠不辞而别了几回,不仅惹恼了她丈夫李晖堂,也惹恼了徐汇先。
一天晚上,冷惠和李晖堂在家里争吵后,夺门外出,其实并没有走远,而是来到楼上,进了徐汇先的家。徐汇先正闲极无聊,就要向冷惠求欢。冷惠正在气头上,没有情绪,两人翻了脸,厮打起来。徐汇先恼恨她瞧不起自己,动了杀机,下重手掐她的脖子,直到把她掐死。徐汇先知道冷惠经常离家出走,杀人后并没有慌张,想出毁尸灭迹的主意。他自以为只要做得足够隐秘,所有人都会认为冷惠是又一次外出会见网友,时间一长自然就不了了之。于是在室内从容不迫地分尸、清理现场。
也是人算不如天算,他的女朋友黄小丽偏在这时候来敲门,徐汇先在房间里吓得大气也不敢出,唯恐被撞破,那就万事皆休。
更让他想不到的是,作案之后不久,下水道里竟然有鲇鱼作祟,每天晚上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徐汇先本来就做贼心虚,以为是冷惠的鬼魂作怪,只挨了两个晚上,就忙不迭地搬家了。
世间自然没有鬼魂。可是那几条神秘的鲇鱼是怎样进入下水道,又怎么会在肚子里藏着冷惠的指骨被人捞起,终于使得一起杀人分尸的恶性案件大白于天下,实在难以解释,事件的离奇曲折之处更胜于杜撰,也许应了那句老话,冥冥之中自有天意。■5■9■2■b■o■o■k■小■笼■包■整■理■
第一章 七活体实验
一个新入行的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收容所的多名智障人员的眼睛失明,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惨绝人寰的阴谋。叱咤风云的水凝美瞳公司竟然用真人做活体实验?
关键词:活体实验火线救援
名词解释:美瞳片是软式彩色隐形眼镜的别称,水凝则是用于制作隐形眼镜的材料。水凝又称水凝胶,由塑胶聚合物制成,具有柔软、亲水和透氧的特性,故名水凝美瞳。
苏采萱和路瑶是在“七彩人生”水凝美瞳片的新闻发布会上认识的。
路瑶二十四岁,当时在《松江晚报》任副刊记者。她是苏采萱在生活里见过的最美丽的女孩,皮肤白皙,像嫩滑的牛奶果冻,乌黑的长发飘逸柔顺,两片嘴唇不涂丹红,仍闪亮着红润的光泽。尤其是她的眼睛,黑白分明,瞳孔似两粒黑色宝石般晶莹剔透。她美丽得精致,在人声嘈杂、美女如云的环境里也无法忽视她的存在。
“七彩人生”美瞳公司的公关部经理白洛蒙介绍苏采萱和路瑶认识。
白洛蒙是苏采萱高中时代的好朋友,非拉着她来参加“七彩人生”美瞳公司的新闻发布会,说是苏采萱的法医身份,会给公司的产品增加可信度。
白洛蒙把路瑶带到苏采萱身边,介绍说:“这是《松江晚报》的新锐美女记者,私下里也是我的好朋友。”又对路瑶说,“这位可了不起,是咱们市有名的法医,说不定对你采访有帮助。你们两个先聊着,我去招呼其他来宾。”
苏采萱说:“路瑶,你长成这样子,做记者是暴殄天物,应该去做明星。”路瑶笑起来,露出洁白如玉的牙齿,说:“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做记者,揭开真相,弘扬正义,比当演员过瘾多了。”苏采萱饶有兴趣地说:“你弘扬过什么正义,说来听听?”路瑶露出一丝羞赧:“加入《松江晚报》后一直在副刊工作,天天跑些时装化妆品、情感杂想和风花雪月,我有些厌烦了。”苏采萱说:“你喜欢跑什么新闻?”路瑶说:“重磅的社会新闻,扫黄打黑、揭发黑幕、明察暗访什么的,那才是我的理想。我已经申请调去社会新闻部了。”
正说着话,白洛蒙在舞台上宣布“七彩人生”美瞳公司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
这次新闻发布会完全是商业行为,主办方邀请媒体来,其实是付过广告费,要在各大媒体上刊发软性广告。不过“七彩人生”公司近年来的耀眼成绩,也算是有些新闻价值。
美瞳片一直是国外品牌占据主打市场,国内产品因假冒伪劣过多,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不过“七彩人生”异军突起,近年来在国际上屡获大奖,其产品投人市场以来,创造了“零投诉、零退货”的奇迹,甚至推出了针对结膜炎、沙眼、痛经女子而专门设计的细分产品。而患有这些症状的消费者,以往一直是被排斥在美瞳消费者之外。
“七彩人生”在水凝美瞳片开发方面,领先于世界同行,算得上曲州市之光。∶w∶u∶j∶i∶u∶e∶r∶b∶o∶o∶k∶
“七彩人生”的研发总监缪佳人是这家公司的最大股东。她早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获眼科博士学位,如今已经步人中年,仍然气质脱俗,尽显知性女人的成熟美丽风韵。
路瑶对缪佳人崇拜得五体投地,趁采访的机会对她说:“缪小姐,你的眼睛真漂亮,黑里透蓝,你不是有外族的血统吧?”缪佳人展颜微笑说:“哪有什么外族血统,我是戴了美瞳片,我们公司的产品中,蓝色、褐色、绿色、黑色,应有尽有,按照色泽的深浅程度,一共可以分成三十几种,你喜欢的话,我送你一副。”路瑶说:“当记者的‘吃拿卡要’会犯错误的,我买一副好了,你看我戴什么颜色的好?”
缪佳人仔细打量路瑶的眼睛,又翻开她的上下眼皮看看里面,说:“你的眼睛长得可真漂亮,只是不适宜配戴其他品牌的美瞳片,因为你的眼睛是内双眼皮,戴美瞳片会和角膜产生摩擦。不过我公司的产品里有专门针对内双眼皮设计的美瞳片,这些细分产品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是极罕见的,我送你几副深蓝色美瞳片,是月抛型的,色泽内敛又高贵,还保证不伤眼睛,配你这样的小美人最合适。”
一番话说得路瑶心花怒放。
在“七彩人生”公司的新闻发布会上见面后,路瑶经常和苏采萱联系。
她是一个很有心劲儿的女孩,一心成为风云记者,希望能从苏采萱这里得到一些独家消息,写出重磅报道。苏采萱挺喜欢这个女孩,也没让她失望,给她提供了不少新闻素材。路瑶说,报社对她的表现很满意,很快就会把她调到特别报道组,专门采写轰动性的社会新闻报道。
苏采萱再次见到路瑶时已是三个月后,是在她的办公室里,路瑶憔悴的样子把苏采萱吓了一跳。
那个漂亮的女孩,竟然消瘦得颧骨都凸出来。眼神黯淡无光,眼圈发黑,甚至可以看见微微下垂的眼袋。
苏采萱说:“你是不是太劳累了,怎么瘦成这样子?”路瑶摇摇头:“我最近在采访一个特大新闻,跟了好些日子,也没什么进展,闹得心情很差。”苏采萱说:“干工作别太拼命,要细水长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路瑶说:“不入行不知道,记者这行挺难做的。”苏采萱一笑:“有榜样竖在那里,你们报社的张某人,从来不出力采访,天天和检察院、派出所、治安支队那些人喝酒唱歌,就坐在家里等传真,而且代表官方说话,还不会犯政治错误,连摆拍的那张照片去年都获大奖了,他这记者做得够滋润吧?”路瑶说:“你说反话呢吧?我要是和他一样想法,早不干记者了,找个更滋润的地方混吃等死去。这不是惦记着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出来,就像你这样,给自己的人生一个交代吗?”路遥这话倒是真的,据说她家里有些势力,她是放弃了市政府外事办的悠闲工作,应聘到《松江晚报》的。
苏采萱说:“你别拿我说事,我干这个活儿,连女人味都没了,你可还是楚楚动人的小女子。说说吧,你找到什么轰动新闻了?”
路瑶说:“我现在感觉推动自己追踪这件事的动力,不是追求新闻的轰动性,而是揭开黑幕的强烈欲望。”路瑶终于没向苏采萱说出她究竟遇到了什么事。但是她的憔悴、疲惫和忧心忡忡给苏采萱留下了深刻印象,让她为路瑶隐隐地担心。
一个星期后,苏采萱这天早上才到办公室,就接到了路瑶的电话,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消沉:“他们先动手了。”苏采萱摸不着头脑地问:“什么先动手了?”路瑶说:“今天的《松江日报》你看了吗?”“我才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看,而且我也不怎么看日报。”苏采萱说。
路瑶说:“日报二版有一篇报道,说曲州市黑山子收容所因误用利巴遂安眼药水,造成十几名被收容人员失明。”苏采萱一惊:“利巴遂安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的眼药水,不过在中国境内使用还受到许多限制,目前尚未批量进口,是否有副作用也还在检验中,怎么收容所会有那么多人在用?”⒌⒐㈡路瑶说:“所以黑山子收容所的所长和书记,都因这件事被民政和卫生部门通报批评。其实这是一个烟幕弹,这件事另有内幕,我本来已经掌握了一些线索,准备在近期披露出来,却被他们抢了先。这是丢卒保车的做法。”“到底是怎么回事?”苏采萱问。
路瑶说:“你是法医,能不能和我去一次黑山子收容所,对那些失明的被收容人员的眼睛进行鉴定?”苏采萱说:“这不是我的职责范围,按规定,这件事应由卫生局调查处理。”*小%笼%包*
路瑶在电话里哀求:“就算是帮我一个忙,我知道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揭不开这个盖子,可是半途而废总有些不甘心。”苏采萱对路瑶的印象一直很好,听她这样迫切的恳求,有些不忍心,说:“我可以抽时间和你去一趟,不过要掩饰我的法医身份,就说是你的同事好了。”黑山子收容所位于曲州市远郊,依山傍水,山是荒芜的馒头山,水是造纸厂排出的腐臭污水。收容所有前后五进平房,第一进平房供收容所的办公人员使用,后面四进房屋隔开二十个房问,除去餐厅、厨房、洗漱问外,每个房问里都住有十几个被收容人员。
被收容人员经过简单分类,除去男女分开外,智障人士单独居住在一进平房里,残疾和无家可归者住在一进房屋里,上访人员居住在一进房屋内,其余杂七杂八的人则住在一问平房里。
由于被收容人员流动性大,许多人无名无姓,这里管理非常混乱,有些被收容人员死亡,就按照无人认领尸体处理。有人透露,北方某城市的尸体加工厂生产的干尸远销欧美,物美价廉,且切割分片、挖腹掏心,百无禁忌,为向欧美居民普及人体生理知识和医学知识作出杰出贡献,深受海外人士好评,黑山子收容所功不可没。
苏采萱平生第一次走进收容所,感觉这里的气氛比火化场还要阴森可怖。所有人的目光都呆滞空洞,带着对生命的漠然,对人类尊严的蔑视,无论工作人员还是被收容人员,概莫能外。
唯一让苏采萱感觉到生命的蓬勃气息的是收容所里处处可见的盆栽柠檬。黄色的柠檬与绿叶辉映,散发出沁人肺腑的芬芳,在收容所的黑暗、潮湿、阴冷的环境里,是唯一让人身心振奋的事物。ㄚ5ㄚ9ㄚ2ㄚBㄚOㄚOㄚKㄚ
收容所的所长关广明接待了她们。关广月身高不到一米七,瘦得两腮完全瘪进去,喉结突出,双手青筋暴突,皮肤黑而粗糙,像一对乌鸡的爪子。
关广明的烟瘾极大,焦黄的牙齿中问总是叼着一根烟,大概是进口的牌子,味道特别呛人。
路瑶向他介绍苏采萱说,这是新调到《松江晚报》来的实习记者,虽然苏采萱看上去比路瑶大着几岁,但是人有先进后进,年纪大的未必资深,关广明也没对苏采萱产生怀疑。
路瑶到这里来的借口是做义工。收容所虽然不比孤儿院和养老院,但是也需要社会捐助和义工,这可以缓解管理者们的工作强度,尤其是被收容人员们的居住环境,要依靠义工们进行打扫,否则里面会找不到下脚的地方。
路瑶每次来这里,都会从地面上收拾起几个编织袋的垃圾。
关广明见她们两个弱女子,没什么可疑,审查几句后就允许她们进去了。临走时没忘记回头向路瑶展颜一笑,露出两排参差不齐的焦黄牙齿和块垒不平的鲜红牙床,颇触目惊心。
路瑶带着苏采萱走进智障人士居住的第一进平房。这里隔出了五个大房问,每个房问里都有南北两张大板床通铺,挤着十几个男人。其时正值盛夏,这些智障人士不知有多久没洗过澡,衣衫褴褛,有的只穿一条裤头蔽体,浑身上下污秽不堪,散发出呛人的气息。而十几个人挤在一起,使得味道更加浓郁。他们或面带惊恐,或作出讶异的表情,或眼神空洞地看着她们走进来。
路瑶用手示意,让苏采萱留神其中几个失明的智障人员的眼睛,然后她开始弯腰打扫地面上的纸屑、痰、干馒头片、破布头等垃圾。
苏采萱在走进这个房问后不久,已经注意到几个智障人士的眼睛,他们的眼睛像蒙上了一层轻雾,而眼皮已经溃烂,远远看去,就像是嵌在脸上的两个褶皱的核桃。
苏采萱抬起双手,掌心对着他们,以示毫无恶意,脸上努力作出友善的笑容,缓缓地向一位看上去眼疾最严重的、三十岁左右的智障人士靠近。
快接近他的时候,他忽然咧开嘴憨憨地笑了一声,把苏采萱吓了一跳。
他旁边的一个老年男子对准苏采萱吐出一口浓痰,她急忙侧身躲过,浓痰带着风声坠落到地上。
苏采萱从背包里取出两块巧克力,用双手举着,大声说:“是好吃的巧克力,我是你们的好朋友。”那个老年男子瞪着苏采萱手中的巧克力。苏采萱站在距离他一米的地方,身体向前倾,伸长手臂递给他。又剥开另一块巧克力的包装,送到失明的智障男子的嘴里。
他们大口咀嚼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时,苏采萱看清了失明男子的眼睛。那是怎样恐怖的一双眼睛啊。眼球已经重度溃烂,虹膜脱落,甚至分辨不清眼白和瞳孔。下眼皮严重松弛下垂,上面有许多出血点和结痂。看上去像破损的眼眶里被塞进了两个污浊的玻璃球,毫无光泽和灵动之感。
利巴遂安眼药水竟然有这样强烈的药性和药力?苏采萱又检查了另外两名智障人员的眼睛,竟然都有不同程度的严重损毁,有一人的双眼已经完全辨别不出来,甚至眉毛也已经脱落得一根不剩,在眼眶里长着两块扭结的疤痕。苏采萱看得心中泛起酸楚。
几个智障人士以为苏采萱在和他们玩,一边嘿嘿地笑着,一边吸吮着她给他们的巧克力。
就在这时,房门突然打开,关广明探头探脑地走进来,带着质问的语气:“你们在干什么?”路瑶忙把手中的扫帚和垃圾袋亮给他看:“我们一直在打扫卫生,这房问里太脏了。”关广明咧嘴一笑,几颗黑黄色的大板牙若隐若现,说:“辛苦辛苦,收容所的经费不足啊,请不起工人,只好烦劳你们这些好心的义工。对了,你不是记者吗,能不能在报纸上帮我们呼吁呼吁,说不定市政府看到后,更了解我们的工作和现状,以后申请经费就会容易一些。”路瑶说:“那是应该的,你们这里是弱势群体的庇护所,不该被社会遗忘。”
关广明哈哈大笑:“说得好,深得我心。”一边“慈爱”地伸出手去欲抚摸路瑶的肩头。
路瑶灵巧却不着痕迹地伸手挡住关广明的胳膊,笑嘻嘻地说:“不必客气,这是我的本职工作。”
苏采萱和路瑶又逗留了半晌,才离开黑山子收容所。
苏采萱在车里对路瑶说:“这件事透着古怪,利巴遂安眼药水怎么可能有这样强烈的副作用?这些人的眼睛倒像是长期受到药物刺激导致的眼疾,按理说,在试用眼药水的初期,如果发现有副作用,应该马上停止用药,也不至于使得眼睛失明、溃烂。”⒌⒐⑵路瑶紧锁着眉头,脸上现出与她的年纪不相符的忧郁,说:“这就是我请你来的目的,你能帮我解开这个谜团吗?这些智障人士太可怜了,遭受最冷酷无情的摧残,却有苦说不出。”苏采萱说:“我不是眼科专家,只能表示怀疑,却无法作出权威鉴定,但是你放心,我既然看到了这件事,就会追查到底,松江省眼科研究所所长简云笙是我父亲的同门学弟,也许他可以帮助我们查出真相。”
松江省眼科研究所位于曲州市南郊。所长简云笙时年五十九岁,满头白发如银,肤色红润,谈吐文雅,颇具鸿儒风范。
简云笙听苏采萱诉说过事情经过,又仔细查看了她用手机拍下的那些智障人士的眼部特写照片,叹了口气,说:“这起事件我听说过,利巴遂安眼药水害人不浅啊!”苏采萱诧异地说:“简叔叔,你确定这是利巴遂安眼药水导致的后果吗?这过于耸人听闻了,到底是眼药水还是毒药啊?”
简云笙摇摇头说:“腐败啊,美国食物和药品管理局竟然会为这样一种有严重副作用的药水颁发认证,难道这里面没有黑幕吗?你记住,任何社会制度下,只要有对利益的追逐,就会有腐败发生。利巴遂安眼药水的开发团队,片面追求疗效,过量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类药物,却不知过犹不及,这些药物虽然在短期内有立竿见影的疗效,但是长期使用,潜在的危险性很大。例如我们都知道维生素A是一种对眼睛有益的药物,但如果大量使用,会导致眼睛出现复视、怕光、眼球震颤,严重时可引起视网膜出血及眼球突出,甚至连眉毛与眼睫毛也会脱落。抗生素、肾上腺素都对眼睛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性。”苏采萱说:“既然明知有这些副作用,收容所的那些智障人员又怎么会成为利巴遂安眼药水的受害人呢?这起事件究竟是谁操作的,难道不是犯罪吗?”简云笙说:“这件事情已经有定论了,收容所的领导也已经受到了处分,按说他们也可能是一片好心,毕竟是为了智障人员的健康着想,只是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好心办了坏事。”简云笙说得斩钉截铁,又表现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加上他在省内眼科学界的权威地位,不由得苏采萱不信,就谢过他出了门。(*小&笼&包*)
站在眼科研究所的门外,苏采萱掏出电话打给路瑶:“已经有专家作出结论,那些智障人士的眼睛确实是因为误用利巴遂安眼药水造成的恶果,无须再深究了。”路瑶在电话那端说:“可是我调查到的真相不是这样的,要复杂和残忍得多,可以用‘灭绝人性’来形容。”苏采萱听她说得郑重,追问说:“你认为的真相是什么,能不能说给我听?”路瑶说:“我暂时还不想让你卷进来,这件事太可怕,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苏采萱对路瑶的话将信将疑,也许这只是一个急于要爆出重磅新闻的记者的想象,但是那些智障人士可怕的眼睛和路瑶焦灼憔悴的表情,又不可遏止地浮现在苏采萱眼前。她有些迷惑。
回到刑警队,苏采萱向李观澜诉说了事情经过。李观澜说:“听起来没什么破绽,那个晚报记者路瑶是不是有些好大喜功?”苏采萱说:“我认识她的时问不长,交往过几次,感觉她的正义感很强,不像是名利心重的人。”李观澜说:“换一个角度考虑,这件事如果确实像路瑶说的那样另有隐情,那么,动机是什么呢?残害智障人士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苏采萱说:“在利巴遂安眼药水事件里,多方都是输家,获益者只有一方,那就是它的生产厂商,他们可以通过对智障人士的眼睛伤害程度,对药品的效力进行全面检验,以便寻找到最适合中国人眼疾的药水配方,从而全面打开中国市场。”李观澜和苏采萱几乎同时脱口而出一个词一一“活体实验”。
巨大的恐惧感袭上苏采萱心头。“活体实验”,对于一名医生来说,是一个过于敏感的词,它涉及了太多内容,人性、仁慈、伦理、道德等。这是一种在国际上争论不休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用“人神共愤”来形容它也不过分。
而利巴遂安眼药水的厂商,竟然用十几名一一也许是几十名或更多的中国智障人士来做活体实验,以致他们终身失明。而在此实验过程中,这些智障人士曾经承受了多么大的痛苦,他们永远也无法说出。
这是怎样的一个令人睚眦欲裂的阴谋?苏采萱对李观澜说:“立案吧!这是一起重大刑案。”
李观澜说:“目前还缺乏立案的基础,会诊专家的结论是有关方面误用了利巴遂安眼药水,定性是医疗事故,而简云笙作为省内眼科学界的权威,也认可了这个结论。要把这个结论推翻重新鉴定,那要借助国内甚至国际的专业力量,我们缺少足够有说服力的理由来启动这件事。”苏采萱倡议立案也是出于一时义愤,其实李观澜所说的阻碍她也曾考虑过,办案子毕竟不能凭意气用事。
李观澜接着说:“如果随着事态发展,能够发现更多疑点,只要有一线坚实的立案基础,我们就可以着手调查。路瑶的介入是好事,她作为记者,没有我们警队的这些条条框框,反而容易发现线索,你要继续和她保持联系。”苏采萱说:“路瑶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不过我担心她现在的处境很危险,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李观澜说:“我们还无法掌握这件事的背景,如果真的有国外的力量介入,局势很难掌控,希望路瑶能自己注意安全。”这时苏采萱的手机铃声响起来,是一个隐藏的号码。她把手机显示屏亮给李观澜看,他点点头,屏住呼吸,示意苏采萱接听。〖wu〗jiu〖er〗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