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姒收回目光,很是认真地说道:“谢家琳琅雅量宽宏,风流多识,你们想要结识他,上前自我介绍一番便能成事。我这人年岁还小,性子刻薄刚烈,一不小心就触了霉头,反而不美。”
姬姒这话一出,四下彻底安静了。
便是谢琅,这时也转头也朝她看来。
她前面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对于谢琅这等人物来说,可以说是噪音:这等小人物小女儿的意气之争,刻薄相对,最是无聊。
可姬姒最后一段话,却让谢琅有点吃惊了,要知道,谢家琳琅雅量宽宏,风流多识这几字点评,还是三月之前,当世最著名的隐士黄公随口道出的。从杭州到荆州,路程有千里,再加上这世道消息不便,眼前这个小姑,那是万万不可能得知的。于是话说回来了,这句点评,她又是从何得知?如果她不是听来的,难道她小小年纪,还能知道他的品性不成?
更何况,姬姒这一番话,不管是建议几人如何讨好谢琅,还是自承刻薄刚烈,都带了三分幽默洒脱,倒是显出一种风度来了。
一时之间,不管是吴姓的几个少年男女,还是谢琅那一行人,都因惊讶愕然,出现了短暂的安静,而在安静过后,便是一阵小小的笑声传来。
谢琅微微笑了笑后,倒是顺着姬姒的话头,向着几个少年男女问道:“可是有事?”
几人哪有什么事?他们上前,纯是姬姒所说的那样,想通过作伐她来得到谢琅这个罕见的美男子兼大权贵的注目。
当下,几人涨红了脸,一个个慌乱地回道:“没,没事。”
谢琅一笑,他拿起书简,温温和和说道:“没事就退下吧,以后不可寻这位小姑的麻烦。”
几人更慌了,连声应道:“不敢,不敢。”一边应,他们一边慌慌张张地退了下去。
很快的,姬姒便用完餐了,白天坐车颠了一天,她也困顿了,当下,姬姒朝着众人福了福,带着几个仆人回了自家营帐。
望着星光下那断然离去的背影,一个护卫忍不住说道:“郎君,这小姑怎么对你这般熟悉?”过了一会,他又说道:“明明熟悉郎君,却在郎君面前不亢不卑,这小姑倒是有些修养。”
第六章 回来
回到营帐后,孙浮凑了过来,小声地说道:“女郎,那贵人是陈郡谢氏的郎君对不对?”他说到“陈郡谢氏”几个字时,声音颤得发飘,激动得无以言表。
见到姬姒表情平淡,孙浮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女郎,你知不知道什么是陈郡谢氏?想当年,天下士族大举南迁,他们的到来,在这江南之地的生活了数百年的士人是极为排斥不喜的,可就在那时,陈郡谢氏,琅琊王氏的子弟们出现了,他们那种雍容华贵,气宇不凡,一下就折服了所有的南人,便是那些才高八斗的,也一个个自形惭秽,直到如今,大街小巷无人还在谈论王谢子弟,……哎哎哎,我说这些干嘛呀?总之啊女郎,你得记着活在这个世间,如果能博得刚才那谢氏郎君一句称赞,明儿上门向女郎提亲的人便能从街头排到街尾,要是再让那谢氏郎君看重些,便是把咱们这家族提升一二个档次……”
孙浮强忍激动地低叫道:“女郎,能得谢郎一眼回顾者,都是世间少年儿女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好事,如今那谢郎分明对你有了照顾之意,你怎么连客气话也不说几句,不多上前凑一凑,就这样回了营帐呢?”他恨得差点跺脚,“女郎啊女郎,这可是你也罢,你家族也罢,盼了数百年都没有盼到的福份啊!”
姬姒抬眼看向孙浮,说道:“你错了,我已经在行攀附之事了。”她收回目光,也不打算解释,只是断然说道:“以后你们的言行,还得和以前一样。”说到这里,姬姒挥手让孙浮他们退下去。
一夜过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队伍又起程了。
昨天晚上,那个楚楚动人的吴氏女郎,这时已是眼睛红肿,一脸憔悴,看起来受了很多委屈的样子。
尤其是她每每朝姬姒看来时,那眼神几乎淬了毒。
可饶是恨得最深,她也只敢这么偷偷摸摸地朝着姬姒盯上几眼,她身边的人偶尔看到了,还会慌乱地把她扯回去,低声责骂着。
在这种表面和谐又平静的气氛中,一晃十几天过去了。
这十几天中,姬姒便是离谢琅再近,却也没有再找到与他说话的机会。那人明明温柔,明明好说话,却让她无法触及。她和谢琅,便如天上的银河与凡间的溪水一样,隔了九重天地。
在第十五天时,车队中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因为,荆州城在望了。
姬姒被驴车颠得似睡非睡时,外面传来黎叔兴奋的声音,“女郎快看,小郎来了,小郎来迎接你了。”
小弟?
姬姒嗖地睁大双眼,她迫不及待地伸出头去,果不其然,前方三百米处,昂头望来的二大一小三个身影中,那小的,可不正是她的幼弟?
见到弟弟,姬姒欢喜到了极点,她高兴地探出头来,朝着黎叔叫道:“叔,走快一点,走快一点。”
黎叔欢喜地应了一声,狠甩几鞭,驱着驴车冲过了几辆马车。
这时,那个小小身影也看到了姬姒,当下,他发出一声欢叫,像石头一样冲了来。正好这时,姬姒也下了驴车,急急跑了过去。
姬姒紧走几步,弯下腰把年方七岁的小弟抱了个正着,刚刚接住这个瘦瘦的,暖暖的身躯时,突然的,一种无法言喻的感动涌上姬姒的心头。
就在这时,姬道的手抚上了姬姒的脸颊,小少年脆脆的声音传来,“姐,别哭。”
我怎么哭了?
姬姒慌忙朝脸上抚去,果不其然,手背上沾了两滴泪水,她睁大含着泪的眼,对着小少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我没哭,只是风沙迷了眼。”
刚才抱着幼弟的那一瞬间,她竟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感觉。仿佛,她曾经失去过一切,可最大的失去,却是不曾庇护眼前这个孩子长大成人,而让他经受了太多不该承受的磨难。
姬姒平静下来,便有点为自己的失态羞愧了。她连忙站起,牵着幼弟的手,带着众仆,朝着那支谢氏车队走去。
姬姒来到谢琅的马车外,朝着马车福了福后,姬姒感激地说道:“姬姒多谢郎君一路相护之恩。”
马车车帘掀开了。
谢琅露出了面容,目光瞟过她眼中的泪痕后,谢琅那温柔动听的声音传了来,“你姓姬?黄帝之后?”
一听对方提到自家祖宗,姬姒的腰背自然而然挺直了,她垂眸低肩,行了一个标准的周礼后,回道:“郎君博学。”
谢琅点了点头,他声音低沉悦耳又不乏温柔地说道:“我会在荆州停留一段时日,如果遇到什么事,你可以来找我。”
声音落下,车帘放去,隔绝了姬姒抬头看去的目光。
直到那支车队走得远了,姬姒还在痴痴怔怔。
见状,孙浮压低声音说道:“女郎,那谢家郎君最好,可也欢喜不得。那种高门贵族,只能攀附不能动心的。”
姬姒回头,她朝孙浮笑了笑,说道:“我知道。”她转头目送着车队离去的方向,轻声说道:“我只是,许久没有听过这样的话了。”太久太久了,她都忘记自己是一弱质女流,可以要求庇护,可以得到温柔,可以企盼眷顾……
只是一个转眼,姬姒便重重一甩头,想道:你在想什么?
姬姒转眼又想道:怪不得这谢琅的风流名声传扬天下,他那样的身份,那样的长相,那样的气质风度,又愿意降尊纡贵对一个普通的小姑温柔以待,这天下的女子,又有小姑遇上了能忍着不心动?
就在姬姒如此想着时,突然的,前方大开的城门处,传来了一阵狂热的呼喊声。
看着从城中像洪水一般涌出来的香车华服,看着那一个个疯了似的欢呼着的女子们,孙浮的惊叫声传来,“坏了坏了,那谢琅都把马车上的族记掩盖了,还让下人戴了帽子,可还是让人认出来了。”
实在是从城中冲出来的人流太多太骇人,实在是那尖叫声欢呼声太杂太刺耳,所以,便是孙浮这些下人,看到这情景也一个个惊叹着急起来。
姬姒暗暗发笑,却是想道:那个衣履风流,车骑雍容的大家子弟,早就习惯了这些,你们却是杞人忧天了。
谢氏车队入了城后,姬姒等人也上了驴车,朝着自家庄园驶去。
这个时代,不管是高门大姓,还是大小地主,或者像姬姒这种完全没落了的小家族,最常见的敛财方式都是置业,所以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庄园。
姬姒的父祖,曾经做过县吏,也行过商,所以置办了一份家业。只是一年前,姬姒的父亲外出行商时,被劫盗所杀,随后她的母亲也追随父亲而去,再然后,姬姒同意了几个妾室的要求放她们离去。如今,她所住的那个小小庄园里,真正的主人已只有她一个了。因为,姬道虽是姬姒的幼弟,可庄园以及附近的人都知道,他只是姬姒的父母抱回来的一个孤儿。
庄园虽小,却还有一些财产,而姬姒这个唯一的传人不但是个女子,还太过年幼,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她的奶母一家对她百家照顾,而姬姒喜欢着的那个庄郎,就是她奶母的外甥。
庄园门口,停着几辆牛车,远远看到姬姒等人过来,那些牛车连忙驶了过来。
走在最前面的牛车车帘掀开,姬姒的奶兄郑况朝着她笑道:“阿姒,你总算回来了。你再不回来,你庄哥哥都要出发了。”
说到这里,郑况转向后面一辆牛车,朝着端坐在里面的一个俊秀少年哇哇叫道:“庄十三,你看到没有?不过出去二个余月,咱们的小阿姒不但抽条了晒黑了,人也倨傲了,直到现在,她都没有下车向你们行礼呢。”
郑况身后的这四五个少年,在这邻近荆州城的荆县里,都称得上大户,特别是庄十三,在这荆县一地都是数一数二的。一则,是因为庄家在荆县里,是排在前三的大户人家,二则是因为庄十三从六七岁起,便有神童之名,再加上他长相俊秀,可谓是荆县少女的梦中情人。
这么一个受人追捧的少年,从半年前与姬姒偶遇后,便对她上了心,屡次亲近示好于她。在以前的姬姒心里,这些都表明庄十三喜爱她。
三个月前,姬姒在知道庄十三打算出去游学后,便想送他一样礼物让他不至于忘了自己。当时的她想到青山县那一百亩田地隔得太远既不好管理也不便收租,便想卖了换钱,再拿着这钱去置办礼品送给庄十三,然后便有了姬姒的这一趟青山县之行。
只是不知为什么,三个月前还让姬姒眷恋不已的少年,此番重逢后,那眷恋竟是烟消云散去,隐隐中,更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厌恶悲凉横在心头。
第七章 出风头
很快的,姬姒垂下眸来,她朝着几个少年低头一礼,疲惫地说道:“多谢诸位兄长相迎之恩,阿姒旅途劳顿,累得狠了,能不能……”
不等她说完,庄十三那属于少年的清利声音传了来,“我们走——”声音一落,他的牛车率先转向。
一侧,黎叔担忧地说道:“女郎,几位小郎不会生气了吧?”
姬姒徐徐说道:“有点像。我进庄子后,你们就放出风声,说我病了,再去找一个巫祝到家里走走。”
“是。”
驴车入了庄园。
小小的庄园里,只有五个婢仆留守,他们看到驴车,高兴地跑了出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圆脸婢子更是叽喳喳地冲了过来,“女郎女郎,你总算回来了。”
为了父母的丧事,姬姒几乎花掉了一半家产,打发那些妾室,她又送出了剩下财产的三分之一,现在,姬府不止是财产所剩无几,婢仆也全是跟了他父母多年,亲如家人的才会选择留下。
姬姒牵着弟弟的手从驴车上跳下,转眼便被众人包围了,接下来的半天,姬府更是欢声笑语一片。
一天转眼就过去了。
第二天,姬姒刚刚梳洗过罢,黎叔便走了进来,朝着姬姒说道:“女郎,刚才我看到你奶兄家的仆人在与孙浮说话。”
与孙浮说话?
姬姒心中一惊,连忙站起来说道:“快,叫孙浮过来。”
孙浮一来,姬姒便连忙问道:“叔,我们这次去青山县的事,你跟人说了?”
孙浮一怔,奇道:“说了啊,女郎出了这么大风头,当然要多加宣传。”
姬姒打断他说道:“那你是不是跟他说了,青山县那一百亩良田,我们并没有售卖出去?”
孙浮说道:“当然,那可是小姑的嫁妆,我可不能让那些人以为,小姑是个连嫁妆也保不住的人。”
姬姒暗叹出声,她挥了挥手,说道:“罢了罢了,兵来将挡吧。”
果不其然,下午时,她那两家米粮铺面的掌柜便找来了,说是他们去码头接货时,早就交了定金,合作多年的粮商,几家都毁约了,他们说,庄府发了话,以后谁也不许与姬府做生意。
这还真是庄十三会做的事!
姬姒一时又是悲凉又想冷笑,她狠狠闭了闭眼。
侯在一侧的二个婢子见姬姒一动不动,都是满脸担忧。直过了一会,姬姒才睁开眼来,“把那袭宝蓝色的男装拿来,我出去一趟。”父母死后,家里的生意却不能停,众人也习惯了姬姒着男装办事,当下爽快应了。
姬姒原本就眉形凌厉,这一着上男装,硬生生年长了几岁,配上她虽是青涩却形状精致完美的五官和水一样的肌肤,更有一种皎玉般的风姿。
一出庄园,黎叔都不等姬姒开口,便策着驴朝着庄十三常去的方向驶去……庄十三这样的发作,已不是第一次了,四个月前,庄十三也发作过一次,而那一次后,姬姒对他是越发恭敬迷恋了。
驴车行驶在荆县的街道上,听着旁边的楼阁里断断续续传来的乐音,姬姒微闭双眼,应合着节奏,一派闲适地打击起车辕来。
……她不但不愤怒,还如此闲适洒脱,这根本就不像女郎的性格。黎叔怔怔地回头看了一眼,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就在这时,姬姒的声音从驴车里传来,“叔,停一下,我自己过去。”
黎叔连忙把驴车驶入一个巷子,说道:“女郎,我在这里等你。”
“恩。”
姬姒理了理衣袍,迈着大步朝百步开外的“醉仙楼”酒家走去。
这醉仙楼,是荆县数一数二的酒家,他属于庄十三的产业,也是他平素里与那些学子们宴游聚会的场所。
姬姒刚刚踏入醉仙楼,便发现这里特别的热闹,楼下大堂已被坐满,而那些客人,还一个个仰着头,认真地朝楼上看去。
姬姒提步朝着一侧小二走去,还不等她开口询问,蓦然的,二楼上传来了一个清亮得意的笑声,“我就说了,这小小荆县,哪有什么人才?”伴随着那个笑声的,还有人在同时叫道:“奏了曲,你们听不懂,谈诗,你们联不上,论赋,你们无言以对,要不是知道这荆县还出过卢子由那样的大名士,我等几乎以为荆县无贤良了!”
这句话,已是十分刻薄的嘲讽了,一旦传扬出去,对整个荆县的士人都有影响。姬姒好奇地想道:不知道庄十三听了这话,会是什么感觉?
姬姒朝着楼梯走去。
这个时代,贫富差距非常明显,如营养不良的穷人,多是面黄肌瘦牙齿发黑,富人子弟,则会养得白白嫩嫩。可以说,穷人和富人,庶民和贵族,很多时候从外表便能看出。再加上星相卜卦之术流行,而姬姒这个人,便是现在她五官还没有长开,便是她的举止中总透着几分青涩,可她的眉目实在长得好,气质也是不凡,皮肤也是水润,可谓是那种典型的“对面不见耳,借问谁家子”的世族子弟长相。所以,楼下无数双眼睛盯着,可没有一个人,对姬姒擅自上楼的行为提出异议。
姬姒轻手轻脚的来到了靠近二楼的楼角转弯处。
从这个方向,可以一眼看到二楼里面,而楼上楼下的人,却不能看到她。
姬姬只是一眼,便看到了坐在正对面的庄十三,郑况等人,此刻,这些少年脸色发青,表情十分难看。
而坐在另一侧的,是五六个异乡人,这些人年纪都不大。而他们的身后,有抱着不同乐器的美貌婢仆,也有穿着儒服的寒门学子,林林总总,初初一看还真有不少人。
这些异乡人嘲笑够了后,一个唇薄而美貌的,做乐伎打扮的女子娇笑着站了起来,她手里抱着一面古筝,朝着众人福了福后,脆脆软软地说道:“呀,我也请荆县的郎君们指教一曲如何?”
哄笑声再起,哇哇叫好,拍着大腿狂笑声中,那少女盈盈坐好,素手一抚,筝声渐起。
筝声洋洋而出,不过几息,便有一少年拊掌大叫,“各位荆县的才子们,我家这个乐伎筝弹得如何?”
庄十三等荆县的少年们,平素能写几篇诗赋已经很了不起了,又哪里能像那些世家子一样,养得起乐伎,并成年累月浸淫其中?因此,这个简单的问题,却无一人能够回答。
一时之间,只有那些异乡人的哈哈大笑在传荡,只有那筝声阵阵飘来,被他们针对的人,却一个个脸色铁青双唇紧闭。
姬姒看到这里,眸光闪了闪后,只见她声音压了压,以一种清亮的,有点沙有点冷的少年腔调突然开了口,“《青山谣》这支筝曲,讲究的是以舒缓优美之手法,道尽夕阳映照青山万里的美景……你家女伎在短短不到半刻钟的弹奏中,为了追求华丽,共添了二次颤音,一次滑音。明明是大逍遥大自在的出世之曲,却成了浮华喧闹之乐,当真愧对卢公也!”
这话一出,楼上嘻笑的众人便是一呆。
那个鼓筝的少女脸刷地涨红,她眼中噙着泪,委屈地朝着几个小郎看去,可那几个小郎,于乐器一道,原本也是擅长的,他们岂能不知,那人说的话句句都是真理?
众异乡人目瞪口呆,哑然失声中,庄十三和郑况等人却像终于出了一口恶气一样,放声大笑起来。
庄十三更是站了起来,他扯着嗓子高兴地叫道:“这位贤良,既然来了何不聚一聚?”这时的他,虽是觉得那声音有点耳熟,可激动之下却也无暇多想。
岂料,那清亮微冷的声音却是回道:“没有那个必要。”只听那少年声音一提,喝叫起来,“尔等不是说我荆县无人吗?再来!”
这却是挑战了!
众异乡人闻言冷笑起来,一人朝着一个年长儒生瞟了眼。
那儒生站了出来,他知道主家的意思,这不露面的少年光听声音便知年少,既然年纪还小,那就一切好说了。
咳嗽一声后,儒生抚着长须,缓缓说道:“乐器之道某不在行,既然小郎如此了得,那在下想请教小郎一个儒家的问题,《礼记·祭义》云:“如欲色然。”这句经义,郑公玄是如何注释,王公肃又是如何注释的?”
儒生这话一出,众少年都大眼瞪起小眼来,不说这个时代儒学地位已然没落,学者日少,便是有名的儒生,怕也不能读尽天下经义吧?这人开口便向一个少年询问东汉末年大儒郑玄和王肃对《礼记》中某一句话的注释,已可以算得上偏颇和为难了。
岂料,就在那儒生的问话声落下后,那清亮微冷的少年声再次传来,“郑注日:“如欲色者,以时人于色厚假以喻之。”而王肃《圣证论》则说:“如欲见父母之颜色,郑何得比父母于女色?”
万万没有想到少年居然真答出来了,那儒生一时目瞪口呆。
而郑况庄十三等人,再次发出了一阵狂笑声和欢呼声。他们实在太得意太快乐了,尤其是看到刚才还不可一世的几个世族少年那难看的脸色时,那种快乐更是加了倍,如郑况,已经吹起口哨来了。
众人的笑声稍歇,楼梯处那清冷的少年声又起,“说起弹筝鼓瑟,在下也学过一二月,不知可否向诸君请教一二?”
清亮冰冷的讥讽声中,一个身着宝蓝色长袍,如玉如画的少年,负着双手,缓缓从楼梯间走了上来。
第八章 手段
那少年一走出来,郑况便腾地一声站在起来,倒是他身侧的庄十三表现得很镇定,只是举着酒樽的手僵了会。
姬姒没有看向他们,她负着双手,缓步走到一个抚琴的乐伎面前,挑了挑眉,她五指微微一抬,示意那乐伎让开。
这些乐伎,不管人前如何风光,内心终是自卑的,她见姬姒贵气凛然,哪里还敢迟疑?忙不迭地低头佝腰退下。
姬姒把琴抱到了膝上,左手一按,右手连抹带勾,瞬时,一阵悠扬到了极点的乐音,便飘渺而来。
琴为乐中君子,最得士大夫的喜欢,也因此,世人对琴乐的欣赏水平很高。
有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世间少年人奏琴,常会流于技巧之华丽,而失感情之深重,可眼前这个如玉般的少年郎,却是极为熟稔地融合了二者,琴声一出,便把众人带入一个华光万里,沧海桑田的奇丽幻景,偏偏,那般的花开花落,那般的春月秋实,那般美丽到了极点的一切,却生生透着种临近死亡的靡艳浓丽,透着种于无声处的,藏得极深极淡的悲伤……这已是极高的琴技了!
就在众人听得如痴如醉,有一些个造诣高深者,还隐有泪光透出时,姬姒手指一拂,把琴潇洒朝前一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