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她是看着我将这玩意儿扔出去的。真是见鬼了,它是怎么回到背包里的?就算这诡异的太岁长了脚能自己跑回来,可先前我明明已经将背包的拉链拉好,然后连锁扣也扣上了的啊。
叶凌菲看着我手上的太岁,犹豫了一下说:“玉琮,会不会是刚才你放在背包里的玉琮?”
我猛然间惊醒,将背包里面的玉琮拿出来。当我抢过Five手中的手电筒,仔细用电筒照射玉琮的时候,这才发现这玉琮竟然比最开始我们发现它的时候,小了一圈。
要知道我五感敏锐,记忆也还不错,对于一件自己重视的东西的大小和重量,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绝对不可能记错这件玉琮的大小。可是现在,玉琮分明比我最开始见到它的时候,直径小了约八毫米。
不要小看这八毫米,放在整个玉琮上,就相当于少了大概九分之一的体积和重量,而少掉的重量,又恰好是我手中托着的太岁重量的两倍。
这么看来,两次诡异出现在我背包里的拳头大小的太岁,很可能是从玉琮上面剥离下来形成的,换句话说,看似是玉石雕刻而成的玉琮,竟然能幻化成太岁?
对于这件玉琮,我再也不敢大意了,将它放在旁边一个石台上,然后咬了咬牙,拿出匕首狠狠朝玉琮扎过去。
果然,虽然玉琮表面的材质,几乎和玉石一模一样,但是匕首扎在上面,却并没有像碰触到光滑的石头一样被滑开,反而像是扎进坚韧的牛皮,进去一点刀尖,但是却无法完全将玉琮扎透,能感受到强大的阻力。
更诡异的是,匕首尖端扎入玉琮的部分,竟然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一点点挤出来,而且被挤出来的匕首尖端,竟然变成了死灰色,最后像是经历了千百年的时光,如同香烛烧过后的灰烬一样掉落细碎的灰色粉末。
这柄匕首是合金材质的,又经过十分严格的淬火处理和精心打磨,哪怕是一般的特种部队成员,都不一定能运用如此工艺精湛的匕首。
可是现在,只不过是将匕首的尖端扎入一个不明来历的假玉琮,取出来的时候竟然连尖端都在瞬间被腐蚀,这能够分离出两个太岁的假玉琮,到底是什么来历?
“要不将这个玉琮也扔掉?”叶凌菲咬了咬嘴唇说道。
我看了看石台上的玉琮,又看了看左手拿着的小型太岁,突然鬼使神差地将那个小型太岁放入了玉琮的圆孔中。
玉琮现在的圆孔直径大概十六厘米,我手中的太岁直径最多十三四厘米,因此很容易就放进去了。
太岁放入玉琮之后,竟然像是放入热锅的蜡烛一样,瞬间化开了。化开的太岁变成了一摊浓稠的淡黄色黏液,然后附着在玉琮圆孔的内壁,随后开始凝固,让玉琮的体积,肉眼可见地增大了一小圈。
不多不少,增大的幅度正好让玉琮多出了大约四毫米的直径。很显然,先前我扔出去的那个太岁,也是从玉琮之上剥离出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看着玉琮诡异而神秘的表现,我感觉自己的智商有些不够用了。
“这不仅仅是一件祭器,很可能还是一件法器。”叶凌菲盯着玉琮看了半天,再也没有提要将它扔掉的话,反而是眼冒精光。
“何以见得?”我问道。
“玉琮外面刻画的纹路和巴蜀图语相关的符文,本来我只认识很少的几个,大致能确定它的年代是古蜀开明王时期的。现在看来,这玩意儿似乎能够控制太岁,或者说,太岁的存在,和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既然是如此重要的东西,怎么会随手埋在先前那片蓝藻下面,而且还有人故意指出它的位置?”我反驳道。
“它也许本来就被埋在那个位置,只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将它取出来。或许,指引我们取出它的人,自己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如果这件玉琮是古蜀时期的法器的话,沾染了王国之力,除非同样是古蜀王的血脉后裔,否则是根本不会被唤醒的。”叶凌菲说道。
“你的意思是说,有人知道我身上的金沙血脉和古蜀时期的杜宇帝有关,能够唤醒这件玉琮模样的法器,所以才故意留下线索让我将它挖出来?”我明白过来,不由得身上冒出一身冷汗。
到底是谁?这个人看来对我十分了解,甚至将我的性格,以及我们所走的路线,都计算得清清楚楚,目的就是引诱我将这法器取出来。
现在想来,先前那些老鼠尽管个头和数量都非常可怕,可面对我们几个人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太强的攻击性,反而像是有人在操控着一样,驱赶我们走入不同的石窟通道,然后让我和叶凌菲掉入深渊,落在了太岁头上。
甚至后来它们完成任务后,要扑过来吃掉我和叶凌菲时,也似乎受到某种力量的召唤,直接无视了我们的存在,而是扑向了那硕大的太岁,将太岁本身当成了食物。
就在我们疑神疑鬼的时候,玉琮上又出现了新的变化,那就是原本淡黄色的玉琮,其底部突然弥漫起一股蓝色的光晕。这光晕的颜色无比熟悉,和我们之前看到的能发出生物荧光的蓝藻几乎一模一样。
而在蓝色的光晕当中,有一些光点显得十分清晰。叶凌菲看着这些光点,突然惊呼道:“这是十二星次的星图!”
我也有些蒙了,要知道前些日子查阅资料,我恰好看到过关于十二星次的资料。
十二星次初见于《左传》《国语》《尔雅》等书,主要用于记录岁星的位置。据《汉书·律历志》记载,十二星次是按黄道等分的,和二十四节气有联系。
各次起点在星空间的位置因受岁差影响而不断改变。明末欧洲天文学传入后即以十二次名来翻译黄道十二宫名称,如称“摩羯宫”为“星纪宫”。各宫均按黄道经度等分。十二次在星占术中也被用作分野的一种天空区划系统。
实际上,十二星次中作为主要观测对象的所谓“岁星”,也就是太阳系中的木星。
古代不管东西方的天文学家,都曾以地球为观测点,以相对不动的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木星在天空的运动,正好约十二年绕天一周。也就是说,岁星每年要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每一星空区域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共有十二个这样的星空区域,即十二次,这样用“岁在××”就可以纪年了,十二年周而复始。
而西方国家更是根据黄道十二宫的观测点划分出了十二星座,只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造成了对十二星次的不同理解。
在东方,这种以岁星为主要运行规律纪年的方式,又被称为“岁星纪年法”。采用岁星纪年法不仅把周天分为十二星次,用以观测日月星辰和节气,还以十二次的位置划分地面上州、国的位置与之相对应。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
十二星次其名称以及对应的十二地支分别是星纪(丑)、玄枵(子)、娵訾(亥)、降娄(戌)、大梁(酉)、实沈(申)、鹑首(巳)、鹑火(午)、鹑尾(未)、寿星(辰)、大火(卯)、析木(寅)。
它们分别对应地上的吴越(扬州)、齐(青州)、卫(并州)、鲁(徐州)、赵(冀州)、魏(益州)、秦(雍州)、周(三河)、楚(荆州)、郑(兖州)、宋(豫州)、燕(幽州),同时也对应着西方黄道十二宫的十二个星座。
按照岁星纪年法的表示方法,如果岁星在某一年运行至星纪区域,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翌年岁星又运行至玄枵区域,该年就记为“岁在玄枵”,以此类推,十二年循环一次。
《国语·晋语四》中“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
事实上木星围绕太阳的公转周期为十一点八六二二年,因此岁星并不是十二年绕天一周,而是每年移动的范围比一个星次稍微多一点,渐积至八十六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这种情况叫“超辰”或“超次”。
此外,岁星纪年的十二年周期,又分别和十二地支以及十二生肖对应。比如今年是二〇一六年,按照农历纪年是属于猴年,猴在十二地支中代表着“申”,因此对应的岁星纪年就是“实沈”。
巧合的是,“实沈”对应的地上区域是古代的“益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地区。也就是说,今年的“岁”,是在古益州,即四川范围内。
这个巧合让我感觉到心生寒意,要知道所谓的“岁”,其实就是指“太岁”,木星被称为岁星,毕竟离我们太远,可眼前的太岁,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如果说民间所谓的太岁,只不过是生长在潮湿阴冷地方的一种大型黏菌复合体,那么我们面对如此诡异的出现方式的太岁,却绝对不敢这样去想了。
玉琮上方的蓝色星图渐渐消失,接着原本已经化开的太岁,再度凝聚在玉琮的圆孔之内,只不过这一次凝结成的太岁,个头稍微小了一些。
我面色凝重地将这小巧的太岁取了出来,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它为好。
同时我又想到一个问题,如果说岁星纪年法计算超次的时间真的是八十六年,那么这个时间段对于整个古蜀文明的发现过程来说,其实是十分诡异的。
因为八十六年前,也就是一九三〇年,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年份——三星堆是一九二九年被当地人发现,但直到第二年,即一九三〇年才被世人所熟知,在此之前对于古蜀文明的了解,不过是简短的史料,和一些诗人留下的诸如《蜀道难》之类的诗歌罢了。
如果说一九三〇年拉开了探寻古蜀文明的序幕,而在八十六年后的二〇一六年,恰好是一个岁星“超次”的循环年份,中间会不会有什么特定的事情发生?
按照岁星纪年法的规则来看,岁星超次的计算方式,和世界运行法则所产生的冗余,总感觉十分相像。那么有没有可能,世界冗余的产生,也和这种岁星运行超次是有关的?
我感觉到自己似乎触摸到了一点真相的边缘,可真正核心的东西,却依然犹如雾里看花,现在还无法完全看真切。
“我们需要返回那巨型太岁的区域,我敢肯定,那里一定藏着什么秘密。”定了定神,我对其余几人说道。
“我没意见,说实话,我还真想看看你们口中说的有近千吨大小的超级太岁。一个小太岁都如此神奇了,更不要说那个大家伙。别的不说,要是割下一块带回地面去卖,怕是都要值好几万块。”阿华笑着说,一副无知无畏的样子。
Five自然也没有别的意见,毕竟她失忆之后,脑袋还不完全清醒。
叶凌菲带着些许恐惧看了我们来时的路一眼,最终还是勉强地点了点头。
既然大家意见基本一致,我们也就不再耽搁,暂时放弃了先寻找到肖蝶的计划。
返回的速度比我们来的时候要快一些,毕竟现在我们拿到了阿华身上的备用电池,又重新获得光明。
不过为了节省电量,我们一路上还是只打开了一个电筒。
回到那巨大太岁所在的区域后,我们发现原来挤挤攘攘的鼠群已经不见了,也不知道是从哪条通道跑了。
不过电筒光照射到的地方,依然让我们倒吸一口凉气。在我们前方的地面上,无数的骸骨堆积在一起,几乎把上千平方米的地面都铺满了。
要铺满如此大的面积,还不止一层,那么这里的骸骨起码都有好几万具之多!
我们仔细看了几具离我们最近的骸骨,发现骨头上面有明显的刀兵伤痕,根本就不是自然死亡的。
也就是说,这些骸骨都是被人杀死后堆积在这里形成的,而他们生前的身份是什么,为什么会被集体杀死在这里,我们都不得而知。
我和叶凌菲更是脸色苍白。先前我们在黑暗中从骸骨山中一路爬下来,虽然也意识到周围有不少骷髅,毕竟我们曾亲眼见到过骨头碰撞后燃烧的磷火,可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骸骨的数量,居然如此众多。
“我曾经听到过一个传说,本来以为这不过是传说而已,现在看来,这传说怕是有几分道理。”叶凌菲看着遍地的骸骨,有些感慨地说。
“什么传说?”我问道。
“传说星次和分野对应的区域,每八十六年会产生一个太岁王,如果这一年没有人惹太岁王生气,那么就会平平安安地过去。可万一有人惹恼了太岁王,就有可能给整片分野范围内的区域带来巨大的噩运。”叶凌菲说道。
“你不会是想说,这些死掉的人,就是这种噩运的结果?”
“不,他们很可能是当时的蜀国王者因为害怕触怒太岁王,而杀死的奴隶祭品。嗯,这件事只可能是当时的蜀王做的,除了蜀王之外,没有人能够杀死几万人,却在历史上不留下任何记载。现在我开始相信真的有几十米大小的巨大太岁了。一个享受了上万奴隶作为祭品的太岁,就算生长得再夸张一些,我也不会感到奇怪。”叶凌菲苦笑着说。
我们看着眼前如山的白骨,想象着几千年前的某一任蜀王,因为害怕触怒太岁,而杀死了几万的奴隶作为祭品。如此酷烈的场面,即便只是想一想都感觉到震慑人心。
“不过,我想当时的蜀王,并没有因此而转走霉运,因为那之后不久,蜀国就灭亡了。”叶凌菲继续说。
“你是说这里死掉的好几万的奴隶,是被最后一任蜀王杀死的?”我问道。
叶凌菲点头道:“不仅如此,很可能正是他的行为,才真正导致了蜀国的灭亡。一次性杀死几万蜀人,哪怕都是奴隶,这样的罪行就算是能获得太岁王原谅,怕是也会触怒上天吧?更何况,谁知道他杀死这么多奴隶的做法,不是受人蛊惑才做出来的?”
“就是不知道当年蛊惑十二世蜀王的人到底是谁,总不会是这里的巨型太岁本身吧……”我笑着说,但是话音还没有落,身上的冷汗就冒出来了。
如果说,这里有几十米大小的巨型太岁王,并不是一团真菌黏合体那么简单,而是有了某种初步意识的特殊生命体,那么会不会就是它本身为了某个目的在蛊惑蜀王呢?
若这个推论正确,那么先前一直在引导着我们来此,并控制着老鼠行动的幕后黑手,似乎也呼之欲出了……

第十一章 石像

  正当我们将目光对准了不远处那个数十米直径的巨大太岁的时候,我的鼻子动了动,闻到了一股腥气。这种腥气不像牛羊那样带着一丝燥意和臭味,反而是带着点土腥味,但能够感觉出来是某种生物。
我很快反应过来,在这见鬼的地下洞窟中,除了肥硕的老鼠外,怕是最多的就是蛇类。那么这股突如其来的腥气,难道是……
我的脸色顿时变了,似乎为了验证我的猜测,在离太岁王最近的骸骨堆下面,开始陆续有什么东西蠕动着爬出来。等电筒的光亮照射过去,立刻就能确定骸骨堆下面爬出来的,赫然就是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蛇类。
这些蛇类最大的也不过手臂粗细,看上去似乎没有巨蟒的威胁大,但胜在数量极为庞大,而且还有着源源不绝涌出的架势。我们只呆了几秒钟,就怪叫一声开始逃离。
接着从四面八方,开始有先前我们遇到过的鼠群朝太岁王所在的地方会聚。和之前的鼠群不同的是,现在跑过来的老鼠们个头要小上许多,甚至可以说是瘦骨嶙峋的,动作也更加迟缓。
有几只从我们的脚边跑过,吓得叶凌菲尖叫的同时,也让我们看清了这几只老鼠身上的毛都秃了一半,看上去在老鼠当中也应该是“高龄”的长者了。
其他的老鼠应该也差不多,并且我们在离开前也发现,这些年老的老鼠虽然在涌出的蛇类面前也害怕得瑟瑟发抖,但最后却像是傻了一样,在蛇群面前停下,即便被吃掉也不逃走。
这个样子,更像是这些老鼠在进行自杀式的主动喂食,只是投递的食物就是它们自身。
我们虽然感觉事情越发的诡异,不过却没有时间在这里多加停留,在蛇群吃掉主动跑过来的老鼠前,匆匆地离开了。
在朝前狂奔的路上,我突然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个关于旅鼠的故事。说是在北美,当地的旅鼠因为超强的繁殖力,每过几年就会让当地鼠满为患,而且旅鼠族群本身也会面临食物短缺的窘境。
这个时候,族群中年老或者体弱的旅鼠,就会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跳入大海中自杀,从而降低整个族群的数量,让剩下的年轻和强壮的能够获得充足的食物活下去,延续整个种族的繁衍。
而身后的这些年老的老鼠,正在干的事似乎和北美旅鼠一样,唯一的区别是一个是跳入大海淹死,一个却是主动来到天敌蛇类的旁边,然后呆呆地被吃掉。
我估计这可能就是这地下洞窟中的蛇类和老鼠以及太岁王三者之间的宿命循环。太岁吸收洞窟中的营养物质不停生长,提供老鼠赖以生存的食物,而随着老鼠族群的壮大终究会让太岁王有一天被吃光,所以洞窟内的蛇类就专门吞吃老年的老鼠控制鼠群数量。
而数以千计的蛇类,甚至还有不知道隐藏在哪里的蟒蛇,它们有着数量充足的老鼠为食,按道理说数量肯定也不在少数,那么在这洞窟内肯定存在一样东西,能够完美地控制蛇群的数量,不让它们的族群太过庞大吃掉所有老鼠,以至于让这脆弱的生态链失衡。
那么控制着蛇类数量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是太岁王本身,还是说这里还隐藏着其他未知的生物?不等我想明白这个问题,后方的蛇群已经将大量老鼠吞吃完毕,可依然有不少蛇并没有得到食物。
吃下老鼠肚子胀鼓鼓的蛇类开始懒洋洋地缩回到骸骨堆中,而依然饥饿的蛇类,却似乎终于发现了前方还有一大群食物在奔逃。
因为地上骸骨的关系,加上周围的光线不足,只能依靠电筒光和石壁上的蓝藻发出的些微光亮照明,我们逃跑的速度并不快。
可是这些蛇类似乎早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而且地下长久的黑暗,也早让它们不再依赖视觉来侦查猎物所在,仅仅是我们身上的气味就足以让它们捕捉到我们精确的位置,阴魂不散地快速追了过来。
我们在地下不停奔逃,面对数以千计的蛇类,早就感觉到头皮发麻,甚至比之前遇上鼠群还要恐怖。
就连我们之中最冷静的保镖出身的阿华,估计也没有见过这阵仗。就算手中拿着武器,可是我们携带的那点子弹对于蛇群来说完全是杯水车薪。
除非我们携带有大量的火焰喷射器或者炸药,否则面对蛇群来说光是枪械几乎是无法对抗的。
在蛇群的追赶下,我们也不知道逃到了什么地方,最后我感觉到脚下一软,整个人顿时陷了下去,直陷到大腿才渐渐遇到阻碍。
我感觉自己似乎踩进了全是稀泥一样的坑中,正要开口提醒其他人,却发现所有人都一下矮了一大截,都和我一样落入陷坑中。
“不要乱动,这里似乎是一个……沼泽!”阿华的声音传来,语气中透着一丝罕见的惊慌。
“见鬼了,这地下怎么会有沼泽?”我嘀咕了一句,随即发现一个让我们感觉到无比恶心的事,那就是身下的沼泽,赫然是一种暗红色,散发着阵阵腐臭的稀泥。
暗红色的稀泥上方,还漂浮着黏稠的膏状物,在电筒的照射下散发着油光,就像是某种接近变质的动物脂肪。
我连忙屏住呼吸,但是没用,让人闻之欲呕的恶臭还是不停钻进鼻孔,让我感到阵阵反胃。
最恐怖的是,我们刚掉进来的时候,不过是刚陷到大腿的位置,可刚说了两句话的工夫,竟然已经陷入到了腰部,而且看这趋势还在继续下沉,最多一两分钟,怕是整个人都会陷入这突兀出现的沼泽中。
而在我们身后不远处,电筒光亮能够照射到的地方,两米多外就是岩石结构的地面。可我们先前惊慌失措下冲得太快,一下掉进这恶心的沼泽当中,两米多的距离已经成为分隔生与死的天堑。
难道就要这样死去了吗?我的心一沉,这不是我第一次面对死亡了,可先前的死亡气息尽管也十分可怕,但完全没有像现在这样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身体一寸寸沉入腐臭沼泽中这般漫长。
要知道窒息本来就是最让人痛苦的死亡方式之一,而被腐臭的沼泽烂泥活埋着窒息,想必这滋味就更加酸爽了。
阿华这个时候已经冷静了下来,吃力地从背后的背包中翻出一小捆绳子,飞快地将绳子的一头打了个活结,形成一个简单的套索。
旁边的叶凌菲醒悟过来,连忙用电筒照射附近的石壁,看能否找到一个凸起的地方,让阿华将套索扔过去。
可是我们很快都失望了。这片地下沼泽附近,虽然说不上是完全光滑,可也找不到任何凸起的石头,而且头顶的山壁也至少有十来米高,就算有几根石笋,套索也不可能扔上去固定住。
阿华看了看我们几人,突然一咬牙说:“趁着我们还没完全沉下去,应该还能救出一个人,救谁?”
所有人都沉默了,面对这样的险境,谁不想活着?听阿华的意思,是要牺牲三个人,以三个人更加快速地被沼泽吞没为代价,让一个人踩着我们的身体爬上岸去。
如果运气足够好的话,有了生还机会的人还来得及带着绳子,再拉一个甚至两个人上岸去。
“凌菲,你先上去,不要推托了,我们两个大老爷们儿就不提了,肯定是让女士优先。”我对叶凌菲说道。
Five茫然地看了我一眼,似乎没有明白过来我这个决定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这让我心底多了一分愧疚。
可人就是这样自私,和萍水相逢的Five比起来,我当然希望自小就认识的叶凌菲能够活着。
阿华沉默了两秒,点了点头,然后将绳子飞速地套在叶凌菲身上,然后一手架在她手臂下,一手伸入淤泥下抓住叶凌菲的腰带,猛地将她朝岸边扔过去。
因为太过用力,阿华的身子狠狠朝下一沉,淤泥已经到了他胸口。不过这一来,叶凌菲离岸边也只有一米远的距离了。
她在淤泥中扑腾着继续朝前,Five似乎明白了什么,也朝她靠拢过去,然后托住她的双脚,让叶凌菲能够借力再度朝前。
Five也因此大半个身子都沉入淤泥当中。可这样一来,叶凌菲终究是有一只手接触到了坚硬的石壁,有了着力的支撑点,她终于艰难地爬了上去。
这个过程无比漫长,此时淤泥已经漫到了我们脖子,阿华和Five更是连嘴巴都开始被淤泥遮盖,连呼吸都困难了。
叶凌菲站稳脚跟后,慌忙将腰间的绳子甩了过来,嘴里大喊着:“快啊,拉住绳子,我拉你们上来……”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短短的几秒钟,我感觉到脚下似乎传来阵阵吸力,又像是淤泥下藏着什么恶鬼在拼命拉我下去一样,我哪怕是屏住了呼吸,也感觉到一阵腥臭扑鼻而来,接着眼前也是一片黑暗。
窒息带来的痛苦让我差点忍不住要吸入一大口腐臭的淤泥。就在我感觉到难受得快要死去的时候,突然脚下一轻,朝下掉落的速度突然加快。
接着我感觉自己似乎穿透了某种渔网状的东西,然后整个人恢复了正常的呼吸,随即又在几秒钟后掉入到水中,接连呛了好几口水。
我挣扎着从水中冒出头来,大口地呼吸着,这才发现自己竟然掉入了一个直径有三四十米的圆形水潭。
这让我惊奇不已,要知道我们先前可是陷入沼泽淤泥当中,本来以为是必死无疑了,谁承想居然会莫名其妙地掉入到一个水潭里,连先前身上沾满的腐臭淤泥也差不多冲洗干净了?
而且这水潭周围的石壁上,密密麻麻地生长着无数先前我们见过的蓝藻,让蓝色的光亮倒映在水潭中,显得如梦似幻。
如果光是这样的景象,足以让人以为误闯了仙境。可当我们抬头看看上方的时候,却发现上方哪怕照射着蓝色的荧光,却依然透着丝丝暗红色,像是游动的血肉。
这让我们心中打了个问号,这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上方的沼泽淤泥竟然掉不下来,反而成为这水潭上空的穹顶了?
阿华和Five也陆续冒出头来,彼此的眼中都是劫后重生的惊喜。我们失去了电筒和背包以及大部分装备,也似乎不那么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