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怖小说上一章:催眠师2:荒城迷局
- 恐怖小说下一章:侯大利刑侦笔记2:辨骨寻凶
电视,里面还在放新闻,我从新闻里看到了当时的日期,是我创业失败、弹尽粮绝、求救无门的那段时间,我甚至几次想到自杀。后来,小菲不断给我钱,让我给
仅剩的两个员工发工资。她说是借的钱,我真傻,居然就相信了,完全不知道她一直在用她挣的脏钱,帮我维持局面。”
代小峰号啕大哭。
侯大利和李超面面相觑。锁定代小峰后,他们一直在猜测其杀人动机。代小峰事业成功,陈凌菲全心全意为了新家,经过调查,基本排除仇杀、财杀,那最有可能
就是情杀:代小峰有了新欢,为了摆脱陈凌菲,产生了杀意。
代小峰说出的理由居然与他们的猜测完全不一样。
李超惊得目瞪口呆,议论道:“虽然妻子援交真心不能接受,可是事出有因。陈凌菲是好女人,为了丈夫愿意做所有事情。代小峰真不是个男人,就算不能接受妻
子援交,也可以离婚,没有必要起杀心。”
“我实在过不了心理那一关,每当和她睡在一起的时候,总会想起她和其他男人做爱的各种姿势,特别是她的呻吟,每时每刻都在我脑里回响。好几次在做爱时我
都想掐死她,还是下不去手。后来买了小艇,利用时间差,想制造不在家的假象。”
代小峰交代完作案动机,整个人的精神气完全垮掉,完全没有一丝社会精英的模样。
侯大利对眼前男人没有丝毫好感:代小峰是极度自私的男人,陈凌菲爱上代小峰是瞎了眼睛。
李超道:“代小峰确实是爱陈凌菲的,爱到深处,便成了恨。”
侯大利摇头道:“他是精心作案,作案以后,自己还要生活得好好的。若是爱到深处,那就会激情犯罪。代小峰心胸狭窄,爱自己胜过爱陈凌菲,远远胜过。”
陈凌菲母亲一直对女婿颇有好感,得知真相以后目瞪口呆,当着办案民警的面发作起来,大吼大叫道:“我女儿绝不会卖淫,肯定搞错了,有人陷害!”她本是大
学教师,一辈子最重面子,根本不相信乖乖女居然会卖淫,而卖淫对她来说是比死亡还要丑陋且不能接受的事情。
侯大利对陈凌菲抱有深深的同情,面对发疯一般的陈凌菲母亲,愤怒地对李超道:“这也是一个自私的人,我看过陈凌菲微博,她对母亲是敬而远之。陈凌菲母亲
从小管理得太严,没有让陈凌菲感受到爱,所以遇到渣男就失去理智。陈凌菲出身书香门第,援交背叛了从小受到的教育,需要极大的勇气,这也是极大的爱。以
我的观点,除死无大事,就算陈凌菲曾经援交,至少有活着的权利。另一方面,陈凌菲母亲太强势,强母弱女。陈凌菲宁愿援交也不向父母开口借钱,母女关系扭
曲到这个地步,简直可悲。”
李超拍了拍侯大利肩膀,道:“你是刑警,不能过深陷入案子中,这对你的心理健康不好。破了案,将这件事忘记掉。生活还要继续,太阳明天还要升起,丧钟要
为那些杀人犯而鸣。”
破了案,侯大利作为办案人员,和李超一起得到了市局和刑警支队的高度表扬。但是,侯大利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走出得知案件真相后的阴郁心理。
夏末,侯大利来到江州公墓,给杨帆上坟。每年这个时候,他必须来给杨帆上坟。上坟结束以后,他会沿公墓小道慢慢行走。今年,他特意找到了陈凌菲墓。
由于看过陈凌菲所有微博和纸质材料,侯大利打开了一个女孩子生活的窗户,知道陈凌菲很多生活细节,了解她的爱好以及梦想。陈凌菲已经由陌生人变成了他从
未谋面的朋友,闭上眼,他脑中似乎能呈现出陈凌菲的面庞。
站在陈凌菲墓前,侯大利放下花束,惊讶地发现陈凌菲墓碑上的相片被砸出一道明显痕迹。他来到公墓管理处,亮出警官证,询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公墓管理人员道:“砸碑的人是死者妈妈。当时我们保安及时发现,还报了警。和我们管理真没有关系,她妈上坟突然砸碑,我们怎么管得了。”
侯大利离开公墓,最初还想要帮助重新弄一张陈凌菲的相片。坐在车上,这个想法烟消云散。生活就是如此,总会在不经意间留下伤痕,有的在心里,有的在身体
,有的在墓碑上。
陈凌菲案历时一年,终于告破,刑警支队上上下下终于松了一口气。
朱林到老姜家里约了一顿晚餐。
桌上菜很简单,只有一大盆红烧鲫鱼。老姜拿了一瓶老酒,兴致勃勃地道:“今天我到江州河里钓鱼,下游一个回水沱,收获颇丰,半桶鲫鱼,全是半指宽的土鲫
鱼。老朱今天有口福了。”
朱林拧开瓶盖,斟满了两杯,道:“陈凌菲案子破了,破得很精彩。侯大利确实不错,老天爷赏他吃这碗饭。这一个案子,他至少能得个三等功。”
老姜端着酒杯喝了一口道:“你还要准备实施计划?”
朱林猛地将一杯酒喝进嘴,道:“回顾刑警支队生涯,我有成功,也有遗憾。比如,在江州公安局历史上,绝大多数刑警支队长都是党委委员,我是少数不是党委
委员的支队长。”
老姜傻笑道:“你还在意这些虚名?若真是在意,当年稍稍有点眼色,莫说党委委员,局长或许都当了。战刚是你的徒弟,如今是资深主管副局长了。”
朱林道:“在我任支队长期间,除了陈凌菲案,还累积了五件未破命案。虽然说不管是什么样的神探都有破不了的悬案,可是这也太多了吧。说实话,当官我不在
意,对这几件未破命案还是挺在意的。我卸职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卸职就卸职,我不在意。我就要在离职前创造一个机会,让侯大利能够来抓这几个未破命案。”
老姜道:“有什么具体想法没有?”
朱林道:“这个安排很讲究,若仅仅是我安排的,人亡政息是大概率事件,谁也无法保证我的安排能够持续。就算我主动来出头抓这几个未破命案,就怕案子未破
,我就退休,到时还是不能确保有人能持续抓这几个命案。”
老姜端着酒杯,盯着朱林看了半天,道:“论官职,你不如我;论境界,我不如你。几个未破命案的第一案是丁丽案,这是案发在我手里。我虽然觉得遗憾,但是
退就退了,并没有太想这案子。从这一点来看,我不如老弟,敬你一杯。”
两人碰了一杯,老姜道:“别太执着,你也得想开一些。人力有穷尽时,每个刑警都有办不了的案子。等你退了,我们哥儿俩天天去钓鱼,多一个伴,更舒服。”
两人喝了这顿酒以后,朱林便到了卸任的日子。恰好在这些日子,一个千古难逢的良机从天而降,砸在朱林头上。
第五章 侯大利进入105专案组
市委书记牵头成立专案组
2008年,秋。
一辆豪车来到市委门前。早有一个市委工作人员等在门口,将来客带到市委书记小会议室。来客现身后,市委书记、市长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依次与对方握手
。
来者五十来岁,身材消瘦,穿白衬衣、西裤和黑皮鞋,干练,沉稳。
市委赵书记道:“丁总离开江州有好些年了?”
丁晨光感叹地道:“十四年了。”
市委赵书记道:“上个月在榕城见面,我们基本达成共识,市委市政府真诚欢迎丁总能回到家乡发展。江州工业园是全省机械行业最强的园区,配套企业齐全,政
策优惠。丁总是机械行业元老,以前在江州就是首屈一指,到了榕城更上了一层楼。若是你能回归,肯定能形成江州产品辐射岭西、岭东、湖东多省的局面。”
丁晨光沉默了一会儿,道:“前次与几位领导在榕城见面之后,我思考了很久,每次想起女儿丁丽就觉得心里压了一座大山。女儿的案子破不了,我回来以后难以
安心。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警察完全放弃了我女儿的事,专案组早就撤掉。我的要求很少,只希望至少要有人管女儿的事,不能让她不明不白就这样走了。”
海强市长曾经做过政法委书记,对政法上的事还算内行,解释道:“案子没有破,专案组肯定没有撤。只不过老案一直没有侦破,新案又会发生,所以人就被抽到
新案子了。在破新案子的同时,只要发现了老案线索,立刻就要上手。”
丁晨光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据我所知,专案组实质不存在了。没有专案组,谁还管以前的旧案?我想了解案情都不知道找谁。”
东部沿海正在产业升级,相关企业正在向中部和西部转移。这对江州来说是一个天赐良机。引来丁工集团,相关配套企业就会逐步转移到江州,这对江州发展来说
具有战略意义。
赵书记道:“丁总放心,我让公安局老关过来,你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出来。”
关鹏接到市委书记电话后,立刻来到小会议室。
这一次谈话对于整个江州刑侦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座谈会结束以后,赵书记再将公安局长关鹏叫到办公室,交代道:“丁工集团正在考虑搬迁,目前想挖丁工集团的省市挤破了头,丁晨光能够回来谈,还是看在家
乡人的情感上。四百八十亿投资,三千个就业岗位,这对江州发展有多重要,老关你自己掂量。”
关鹏道:“在书记面前不说假话,丁丽的案子有十四年了,以前技术手段差,刑警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留下太多有效证据。依靠以前资料,现在侦破的可能性很小
,除非碰上死老鼠,由其他案子牵出来。”
赵书记挥了挥手,道:“你看问题还是局限在公安业务上,没有能够上升到政治高度。我再重复一遍,四百八十亿投资,三千个就业岗位,这对江州发展有多重要
。命案必破本来就是对公安的要求,公安推脱不了责任。你回去立刻重新成立专案组。这个专案组要有专人负责,抽几个警察专门负责此案,定期与丁总联络,通
报情况。至于如何使用专案组,如何调集人手,是你关鹏的事情。我知道公安正在全省搞清网行动,任务重,人员紧,但是人手无论再紧,专案组这几个人还是调
得出来。处理好各方关系,不违规,又能解决事,这就考验你关鹏的水平,我相信你能够做好。”
关鹏领命以后,在车上想好了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分为两步,第一步,刑警支队长换将。刑警支队朱林年龄偏大,在支队长岗位上时间长,有十几年。这几年江州出现了好几起没有头绪的杀人案,社会对
此颇有非议。老朱作为老支队长必须离开岗位,这既是正常人事调整,又能给公众一个交代。
第二步,任命朱林为丁丽专案组组长。朱林是全省有名气的刑侦专家,从支队长岗位离开以后,可以让他做丁丽专案组组长。退居二线刑警支队长出任专案组组长
,应该能对丁晨光有所交代。专案组民警可以从全市各单位抽调,这样既能把专案组架子搭起来,对市委有交代,又不至于影响各单位现有工作。
此工作方案在公安局党委会研究后,上报市委组织部和政法委,通过。
“朱支”这个称呼已经伴随朱林很多年。这个称呼是外界赋予,迟早要被收回,朱林对此有清醒认识。这一天终究到来时,朱林并不平静,甚至可以用百感交集来
形容。
江州市公安局分管刑侦副局长刘战刚提着酒菜来到朱林家里,进入家门,立刻改变称呼,直接叫“师父”,不再称呼“朱支”。
刘战刚从公安大学毕业以后,便跟在朱林身后搞案子。
徒弟刘战刚官运亨通,先后担任刑警一大队大队长、支队副支队长、经侦支队支队长,然后成为局党委委员、分管刑侦副局长。朱林这个师父仍然在刑警支队长原
地踏步,而且即将退出刑侦指挥员岗位。
朱林穿上围裙,在厨房忙碌。朱林爱人在一旁剥蒜,打下手。听到刘战刚声音,朱林拿着锅铲走到厨房门口,道:“我知道你今天要来,老规矩,吃红烧肉。”
“师母,我来剥蒜吧,要和师父聊聊。”刘战刚走进厨房,接过大蒜。他等到师母离开,开门见山地道:“关局在开会研究前专门征求了我的意见。师父,这是大
势,你要理解。”
“战刚,我没有这样脆弱。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是自然规律。”朱林指了指围裙,苦笑道,“你看吧,我已经接受了现实。这些年忙案子,很少
照顾家,从现在开始弥补。我退居二线,你嫂子笑得最欢。”
刘战刚道:“今天我是受关局长委托,和师父商量一件事。”
朱林道:“公事可以命令,我不当支队长,还是刑警。至于私事,我觉得没有什么私事需要惊动关局。”
刘战刚扯下一块蒜皮:“这件事是公事。可是要把这事做好,必须做通师父的思想工作,若是心里有疙瘩,肯定做不好。我就直说了,市委准备将丁晨光的丁工集
团引回江州,据说丁工集团将在江州投资几百个亿,能解决三千人就业。丁晨光提了搬迁条件,要建一个丁丽案专案组。关局想让你领衔这个专案组。”
这让朱林意外。他沉默了几秒钟道:“这是你的建议吧?”
“确实是关局的想法。关局委托我来征求意见。我个人觉得师父会答应。”
朱林将手在围裙上慢慢擦着,道:“从支队长位置退下来,距离退休又有几年。这几年闲在支队,我会非常难受。这个专案组是我人生最后一个舞台。在接受组长
职务之前,有一个问题想问一问市局,只为丁丽设专案组,其他几个未破的案子怎么办?被害人家属知道了会怎么想?说不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刘战刚用菜刀将几瓣独蒜压碎,道:“师父是什么想法?”
朱林摘下围裙,对妻子道:“老婆子,你来弄菜,我和战刚有正事。”
朱林老婆正在悠闲地看电视,享受丈夫回归家庭的快乐,闻言大声道:“你都退居二线了,还有什么正事?”
朱林走到客厅,将围裙递给妻子,道:“我是退居二线,又不是退休,还是刑警。”
来到书房,朱林和刘战刚相对而坐。
朱林道:“我当了三十年刑警,破案无数,立功无数,这八个字真还当得起。但是,江州五起命案没有侦破,这是给我职业生涯最无情的耳光,让我这个支队长灰
溜溜的,不管走到哪里都被人戳脊梁骨,害臊哇!若是破不了这几个杀人案,我这辈子刑警算是白当了。我建议成立专门负责这几个命案积案的专案组,专案组的
名字就以丁丽被害那天的日子来定名,叫105专案组,将其他四个未破命案全部纳入专案组,这样对丁晨光能交代,对其他事主也能交代。”
“这事得请示关局。”
“我去帮你嫂子打下手,你可以在书房给关局打电话。”
朱林走出书房并没有给妻子打下手,而是在房间里焦躁不安地走来走去。他早就有退居二线的思想准备,一直在想办法让侯大利负责侦办五个未侦破命案。退居二
线比预料中来得更快,他转眼间失去了对刑警支队的控制权,安排侯大利负责侦破未破命案的设想自然落空。
上午从关鹏局长办公室出来之时,他曾经把自己关在厕所里独自待了一个多小时。虽然从厕所出来以后便恢复正常,认了命,可是心里总觉得深有遗憾。谁知,山
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天下突然掉下一个大礼包。
刘战刚从书房出来,道:“关局同意了。他让我提醒你一件事,丁晨光的女儿丁丽被害多年,专案组是针对这件事情专设。”
朱林内心情绪原本低沉,此刻灰暗的心情一点点变得透亮起来,道:“专案组真要将侦办其他几件案件的任务接过来,那么在管理上可以考虑将专案组作为一个近
期都将存在的临时机构,算是一个独立单位。当然这个只是设想,最终要关局来定,在党委会上通过后才算数。从案侦角度来说,破老案谈何容易,十有八九会由
新案牵出来。到时党委会讨论之时,还得多提一句话,凡是发生新的命案,105专案组都要作为辅助单位参战,与技侦支队和法医部门的职责类似。”
刘战刚笑了起来,道:“师父还是有一颗火热的心。我原则上同意师父的建议。全局正在进行扫黑除恶大行动,各单位任务非常重。专案组的人员挑选,得和各单
位商量。”
他还有一句话没有对师父说出来。
在书房里与关鹏通电话时,两人已经简单讨论了专案组人选问题。关鹏打心眼里对侦破十四年前的悬案没有信心,他的意思是精兵强将还是留在各单位,破积案固
然重要,江州老百姓更关心的是最近发生的案子,各单位当前精力肯定要放在有线索的新案上。
朱林当了多年支队长,自然理解“不能荒了自家的地,肥了外人的田”的道理,只是涉及具体办案,还得提出要求,道:“专案组成员不能由我来挑选?全拿最弱
的,我也没有办法搞。”
刘战刚道:“我的意见是各单位推荐两个人选,再由你挑选,专案组除了你,再定四个成员。”
朱林道:“不管调些什么歪瓜裂枣,只要让我继续搞案子,我也认。”
刘战刚打了个哈哈,笑道:“有的民警最多业务差一些,谈不上歪瓜裂枣。俗话说,一只狮子领着一群羊,这群羊也能变成狮子。师父就是那头狮子,肯定能带好
这支队伍,关局和我都很有信心。”
“我只想调一个人,二大队的侯大利,新分来的政法大学刑侦系毕业生。他在侦办陈凌菲案时表现得很好,在重建犯罪现场上有特殊才能,放在专案组非常合适。
”朱林前面做了明显让步,最终将自己真正的核心想法抛了出来。
“侯国龙的儿子算是奇葩,明明可以舒舒服服做国龙集团太子,非得过来当刑警,还当得不错,把当爹的气得半死。”刘战刚与师父达成共识,心情不错,道,“
调侯大利之前征求一下他的意见,若是他不愿意,不要强迫。他是普通警察,又不是普通警察,局里得通盘考虑。”
“我会征求他的意见。另外,专案组想请老姜局长当顾问。”朱林知道侯大利当刑警的真实意图,所以有绝对把握说服他来到专案组。
“这个没有问题,我可以表态。”
两天后,105专案组正式组建,由朱林出任专案组组长,原分管刑侦副局长姜大铁为顾问。江州市公安局各单位都必须推荐两个民警给105专案组,由专案组挑选。
专案组成立以后,市委赵书记特意请丁晨光来到市委小会议室,由关鹏当面讲解专案组成立的情况。
105专案组是以丁丽被害日期命名,用105为专案组名字,明明白白告诉丁晨光专案组的主要目的。以此为名同时还考虑了丁晨光的心理感受,不用丁丽名字作为专
案组名字,免得刺激丁晨光。另外,用数字代替具体名字也不会引起其他受害者的强烈反感。
丁晨光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诚意,等到关鹏局长讲完,取下眼镜,抹了抹眼角,道:“市局成立了105专案组,能够破案最好,可以告慰可怜娃儿的亡魂。我也
是理智的人,案子过了十四年,侦破很难,或许破不了。只要有人还在破案,我就觉得有所安慰。谢谢赵书记和海市长,谢谢关局。我同意与市政府签合同,集团
大本营放在工业园区。”
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项目终于落地,赵书记和海市长自然很高兴。关鹏趁着两位大佬高兴,开口要装备。赵书记和海市长这一次爽快地答应了公安局购买装备的请
求。装备就是钱,装备就是能力,能以一个专案组换来两千多万装备,关鹏大觉划算。尽管这些装备按规定应该装配,可是只要市委市政府推托一句没钱,想要的
装备也就成为水中月。
关鹏回到公安局,特意将副局长刘战刚找来传达了书记和市长的意见,提出要将专案组条件弄得好一些,放在刑警支队原来的老楼,单独立户,独门独院。
专案组放在刑警老楼,专案组组长朱林和顾问老姜特别满意。
朱林拿到各单位推荐上来的“精兵强将”名单,尽管有心理准备,还是将名单拍在桌上,骂了娘。拍完桌子,骂完娘,望着老姜似笑非笑的表情,他才想起自己不
再是朱支,而是一个卸任老刑警而已。
老姜道:“人走茶凉,说话不管用,热脸贴冷屁股,这诸般滋味,老朱慢慢体会吧。我是轮番体会过一遍,现在很能适应了。”
朱林自嘲道:“能继续办案,我知足。”
老姜戴上眼镜,重新拿起名单,道:“诸葛亮火烧赤壁时,与周瑜一起在手掌心写了‘火’字。我们两人分别挑三人,看谁的眼光好。”
推荐名单上有两类人,一类是各单位公认的能力偏弱者,一类是各单位公认的刺头。前者误事,后者坏事,都是各单位不喜欢的类型。
朱林考虑了一会儿,决定“宁要刺头,不要木头”,破案是战争,若专案组全是木头,绝对没有办法打胜仗。他当过多年支队长,有管理刺头的经验,刺头就算头
上长尖角嘴里长獠牙,也要给他们掰断弄直。
刺头能进入专案组也得有条件,必须具有某一项特殊技能,能有利于专案组开展工作。关鹏局长作为一把手更多考虑的是政治和社会影响。朱林作为专案组组长更
多考虑的是案侦工作。他当过多年支队长,长期跑基层,能叫出大部分老刑警的名字。名单上的刑警,他九成还有印象。
两人独自思考后,各自写下名字。
老姜对推荐上的名单稍稍陌生一些,认识其中五成,反复考虑后,写了两个名字。写完之后,他看过朱林写的三个名字,顿时哈哈笑了起来,道:“真是英雄所见
略同!”
第一个名字是刑警支队推荐的女法医田甜。
朱林道:“田甜这个孩子以前真不错,家里出事后,工作态度就消极起来,也不太听指挥,和老谭吵过三四次吧。”
老姜道:“田甜这个女孩业务特别精,比起省厅法医也不差。只要能调动起来做事,是一把好手。我看着她长大,谁知老田出这事,想不到哇。”
田甜父亲曾是刑警,后来辞职做律师,成为江州大律师。去年涉案,被判五年有期徒刑。父亲出事以后,田甜好像变了一个人,失去了对工作的兴趣,经常找借口
请病假,还为工作上的小事和部门头头吵架。所以,刺头田甜上了推荐名单。
第二个名字是樊勇。
老姜道:“樊傻儿做事敢下死力气,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就看如何使用。如果这几个案子真是系列杀人案,那么凶手必然狠毒,专案组弄一个能打的,更保险。
而且他有丰富的一线办案经验,指挥得好,是一员悍将。”
樊勇以前是重案大队队员,后来被弄去禁毒。他最大的特点是能打,当初让他进一大队也就是看中其能打的特点。禁毒愿意要他,也是因为能打。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樊勇太能打,在一年前闯了大祸。当时,禁毒支队制订周密的对核心毒贩的抓捕方案。这个毒贩非常重要,是贩毒网络的核心人物。抓住这
个核心人物,基本能够破掉覆盖江州的贩毒网络,甚至极有可能顺藤摸瓜,搞掉山南大半个贩毒网络。
省厅对这次抓捕相当重视,派出精干人员协调指挥。最开始一切顺利,在收网时候,禁毒支队长为了稳妥起见,将最能打的樊勇派到最前线,担任抓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