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你们买本书吧,是上等货!”这个人小声地说,生怕被人听到一样。
我听到他叫我们老板,心里的那份虚荣马上就复活了,于是装着趾高气扬的样子,回答道:“买什么,几本破书就不要在我们面前晃悠了,我们可是喝过墨水的!”
“老板,我知道你们喝过墨水,所以才卖给你们,”这个贼眉鼠眼的人靠近我,低声地说,“这可不是一般的书。你看看,这是西汉时候的书,是古董!”
我听他这么一说,心激动了一下。要知道,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汉古纸是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中发现的,年代不晚于公元前49年;1958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出土的古纸经过科学分析鉴定,为西汉麻纸,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18年;973年在甘肃居延肩水金关发现了不晚于公元前52年的两块麻纸。
之后中国各地也陆续发现了一些西汉的古纸,但是历史上关于汉代的造纸技术的文献资料很少,因此难以了解其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后人虽有推测,但也只能作为参考之用。我学历史这么久了,还没见过西汉就有用纸做成的书了。
不过,我又想起了这个年头骗子横行,什么样的骗术没有,他这招恐怕都快过时了。于是,我看也不看就嘲讽地对他说:“你就别讹我了,要真是古董,还能上这里来叫卖!西汉的书?我还有外星人的书呢!”
“你说这话就对不住我了,我这不是找不到买家吗?我听说你们是在博物馆工作的,能识货,所以才找上门来的!”这个人一脸被冤枉的样子。
这时,信宏推了我一下,意思是让我快点去找查老馆长,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要不博物馆就要下班了。我看了一下手表,时间过得还真快,再过一会儿查老馆长就真的要下班了。于是,我就不耐烦地对那个还在纠缠的小贩说:“行了,行了!我们不识货,你另找人吧。我们也没那个闲钱去买什么西汉的书,你留着自个儿用!”
我和信宏好不容易终于摆脱了那个小贩,他却在我们背后用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方言说了一大堆的话,十有八九是在骂我们。这年头,怪事天天有,避都避不开。
我们赶到博物馆的时候,查老馆长还在馆里,总算没白来一趟。要不就要等到我们有假期才能来了,博物馆的工作量是大得吓人的。我们向查老馆长说明了来意,当然也隐藏了一些事的,只是和他说我们想知道邹伯父是否曾经去过山西,又是去做什么研究,那里是不是出土了什么文物。
查老馆长年纪大了,说了半天他才听明白我们的意思。查老馆长带着我们来到了档案室,翻阅了邹伯父2003年的工作、出差记录,可是却没有一项说是去了山西的,但在那一年的九月份和十月份之间,邹伯父请了一个月的病假。那段时间正好是秋季,不就是邹伯父去了山西晋城市水东村的那段时间吗?伯父原来是偷偷地去的山西,他是一个考古学工作者,如果要去研究什么文物或者历史遗迹,有必要这么偷偷摸摸地去吗?
“老馆长,你知道山西晋城市西水村这个地方吗?”信宏看来还不死心,他还想从查老馆长这里问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那个地方啊,我好像有些印象。”查老馆长像是在艰难地回忆着。
“有什么印象你就快告诉我们吧。”我一想到可以查到一点有有用的信息,马上就兴奋了起来。
“我对那个地方有印象是因为历史对那个地方没印象啊!”查老馆长慢吞吞地说着。
“您老说什么呢,什么有印象没印象的,那个地方到底是怎么样的?”我心急地问道。这个老头总是爱说我们听不懂的话,几乎所有稍有学问的人都喜欢说这样的话,莫非这样说话他们就显得更加有学问。
“我也不知道怎么和你们说,你们跟我来。我给你们看看山西晋城市的县志。这几本还是你爸以前带回来的!”查老馆长用沙哑的声音说道。
他带着我们来到了一间专门存放古代书籍的房间,然后从一个书架上抽出了几本发黄的书籍。我看了一下封面,无非都是历代的山西晋城市一些地方的县志。信宏激动地翻开来看,不过他激动得有道理,县志一般都会记载了历代那个地方所有的事情,有了它们以后要弄清楚事情就方便得多了。
可是,信宏翻了几本书,却失望地说:“怎么没有一本书上有说到西水村的?”
“你理解我的意思了吧,我对这个地方有印象,是因为历史对它一点印象也没有!”查老馆长笑着说,活像一个老顽童。
我拿起了一本《泽州府志》,随意地翻了一下,猜测道:“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西水村以前的名字不叫西水村?”
“不会的。信宏他爸以前研究过这个地方,我记得很清楚。那个村子一直都叫这个名字。信宏他爸还曾经打电话到了晋城市去询问过,那个村子的历史比周边几个村子的历史还长,而且据那里的人说,村子的名字一直也没改过。后来,小邹还问了那边的人,他们手中也是没有历代对西水村的记载。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所有的朝代的县志都遗漏了这个地方,但是周边前后出现的村落的记载倒是很详细。”查老馆长不紧不慢地说道。
“怎么会这样?”我十分疑惑地看着这些县志。
“我也不知道。现在下班了,我要先回去了,你们也回到你们的单位工作去吧。”查老馆长拍了拍我的肩膀就走开了。
我们一路紧张地赶到馆里,却一路失望地回来。回家的时候,街道口的那个小贩竟然还在那里。他又缠着我们买他的那本什么古书,我心里正恼火着,就一把抢过他手中的书,想看看里面是不是藏着黄金。
当我拿起书的时候,手里感觉让我心里不禁地惊讶了一下,西汉时期的纸大都以麻为原料,所以摸起来绝对是和所有的朝代的纸不一样,这感觉真的很像摸麻布的感觉。我翻开来看了看,这本书的纸质已经很破旧了,我很小心地拿着,好像一碰它就会碎了一样,这本书的纸很可能就是麻做的。虽然西汉的确有纸张出现了,但是还没听过有书出来的,这还是我第一次看见。这本书没有多少页,但因为纸张太厚太粗糙了,所以整本书也很厚。
我对历代文字也有一些研究,虽然一直对西汉有没有隶书在争论,但是自从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一个叫辛追的完好的女尸和一些帛书就使得所谓西汉无隶书的说法不攻自破。
在那里出土的帛书产自秦代末期以及西汉初期,内容包括秦代末期和西汉初期的墨书手迹,包括《战国策纵横家书》、《老子》甲本和乙本等,它是研究西汉书法的第一手资料。在中国文字演变史上,前人曾经争论的一个话题为:西汉时期到底有没有隶书?长沙马王堆帛书上面的字体独具特色,既不同于小篆,也非成熟的隶书,反映了由篆至隶的隶变阶段的文字特征,使得所谓西汉无隶书的说法不攻自破。
在我手上的这本书,它的文字正和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上的文字一模一样!这难道真的是西汉古书?不过,这本书里的内容似乎不什么价值,都是说一些没用的东西,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历史,说白了就是一本野史。
正在思索的时候,我翻到了书上的一页,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字:西水村!
第二卷 五彩谜石 第二章 不完全的石像
当我看到这三个字的时候,心里猛然一紧,于是急忙把书递给信宏,他看过之后也是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我们本来想要看清楚书中有关于西水村的内容,但是那个小贩却把古书抢了回去,塞在怀中。现在的生意人真精明,一看到顾客对买卖的东西有了兴趣,马上坐地起价,趁火打劫。
“怎么了,知道这是个好东西了吧?”小贩一脸坏笑地说道。
“书的确算是古董,可是里面写的都是垃圾,鬼才想买它。信宏,我们不要和这种人浪费时间,走吧!”我故意鄙夷地说道,然后转身就走。
“上面有‘西水村’三个字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信宏低声说道。
“你真是笨到家了,”我也压低了声音,说道,“我们现在不走,那个家伙不把价钱抬到天上才怪!”
信宏一听,马上对我露出佩服的表情,小贩看到我们突然对他手中的古书不感兴趣了,当即急忙地追着我们,看来这招还挺凑效的。不过,这本西汉古书算得上是国家级的文物,在西汉的时候,纸才刚发明出来,哪来的什么书。要是真的买卖这种上等货色,怕是要杀头的,我可不想年纪这么轻,脑袋就给搬到了别的地方。不过,我觉得非常奇怪,这么贵重的文物怎么会在一个小贩的手里,而且还上街叫卖,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我说两位老板,你们不想买这本书了吗?这可是上等货!”小贩心急地叫道。
“上等货?那还真抱歉,这么上等的东西我们下等人哪买得起!”我无所谓地说。
“那你们开个价,我看你们识货,便宜卖给你们了!”小贩用力拉着我们说道。
“那你自个儿开个价,如果漫天要价,我们立马走人!”我尽量装得很不耐烦的样子。
“一万,一万我马上就买给你们。”小贩像是很心疼地答道。
“一万?一本破书你卖一万?干脆我回家拿一本来,五千卖你,要吗?”我推开了小贩,转头又要走。
“您这话就不对了,要不是我急着钱用,我不会卖这本书的。而且……这本书要真是卖的话,至少也得几百万。”小贩竟然马上变成了一幅很委屈的样子,活像我们在欺负好人似的。
“那你好歹少一点,没看到我们是基层工作者,吃饭都成问题!”
“那八千,八千是最低的底线了。你们要是再杀价,我就不卖了!”小贩模样十分可怜,竟让我觉得内疚起来。
“好了,好了。八千就八千!”信宏看不下去,一口就咬定了价钱。
小贩一听信宏出了八千,他的苦瓜脸马上就开出了几朵牡丹花,这个人还真善变。信宏也真傻,这么烂的苦肉计也可以把他骗成这样,不过书的确是古董,八千已经是超低价了,如果卖到博物馆,指不定引起多大的轰动。
不过我们要研究一下西水村这个东西,暂时不会把它转给博物馆,可是我们身上没带八千块钱,信宏只好带着小贩到取款机取出了八千块给他。小贩麻利地点了一遍钱后,转头就跑进了人群中,想追都来不及了,只留下了一肚子疑问的我和信宏。
回到家以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把西汉古书翻到了写有西水村的那一页。书上的字句晦涩难懂,我和信宏看了半天,也研究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弄懂了里面的意思。上面基本上都是说如今山西的一些往事,内容集中在晋城市某个区域,关于西水村的只有小小的一段。
上面大概是说,在西汉的时候,西水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就突然出现了。村里人很少外出,一次偶然,这本书的作者在西水村外看到村里人在打造一尊石像,他只瞥到了石像的一部分,那部分竟然是盘坐起来的蛇尾!后来这个人就再也没到西水村的旁边走动了,他在书上写到,虽然只看到了一部分蛇尾,但是他却莫名地感到很害怕,觉得那个村子邪气很重。之后,在他的书里就是胡乱猜测他没看到的那部分的蛇头会是什么样子,是不是有九个蛇头,或者嘴巴有水桶那么大。
“上面也没什么有用的信息,看来是被那个小贩给唬了。”我失望地说道。
“也不能这么说,至少我们终于在古书上找到了有关西水村的记载了!”信宏看起来并不失望。
“你说得也有一点儿道理,但是为什么那些地方性的正史里都好像故意回避这个西水村呢,难道那个村的人都是反贼不成?”我想不出所以然。
“这倒不可能。从这本野史上看,西水村在西汉就有了。奇怪的是,这么久的历史,那个村子竟然还发展不成一个城市,这也有点奇怪。”信宏一边看着书,一边说道。
“这本书的作者看起来是西水村周边的人,可是书为什么会在小贩的手里。我看那个小贩也不像个好人,这么贵重的文物要是一直在他手上的话,怕是过不了多久就给他弄散了,他也不知道好好保养一下。”我最受不了的就是文物得不到应该的保养,还四处倒卖的。卖就卖,买就买,好歹要把文物好好地保养,别弄伤了它们。不过,这本书以前一定保养得很好,不然留不到今天的。
“我倒是对这个作者看到的东西很感兴趣。”信宏还在研究那本书。
“书上不是说了吗,这本的作者看到的那部分,是一只盘坐起来的蛇尾。”
“对,一个突然出现的又非常封闭的村子,打造的石像会是什么样的?”信宏思索道。
“会是什么?你这个问题也太幼稚了吧。他不是说了嘛,是一蛇尾吗?当然是一条蛇了!”我话一说完,心里就一惊,这该不会是阴离红吧!天山神殿的事情到了现在还让我心惊胆战的。不过,我想了又想,觉得应该不可能的,那件事情应该结束了,再说神殿里并没有蛇的雕像。
“这个作者只看到了一部分,我好奇的是他没看到的那部分。”信宏纠正道。
“你想得太多了吧,不是蛇难道是蛇身青蛙头的怪物,你会去做这种雕像吗?”我取笑道。
“我只是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总觉得他没有看到的那部分很关键。”信宏解释道。
“别想那么多了,我们明天就要回去工作了,先休息吧。”我说完就起身,准备回房间睡觉。
信宏把书合上,把它放到了阴凉处,然后也到了自己的房间。其实,就算我们找到了端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时间去山西,邹伯父去水西村到底去是干什么去,山西和天山又有什么联系?刚才听信宏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古书作者没看到的那部分石像很神秘,另外那部分会是什么样子?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这些事情,到了最后竟然失眠了。
我想既然睡不着,就到伯父的房间去转转,看看还有什么以前没注意到的东西,兴许能有点提示。邹伯父的房间我们都看过很多遍,基本上没什么可找的,我在伯父的书架上看到了一本还算很新的旅游手册。反正闲得无聊,所以我翻开看了看,这本书包括了中国十几个省市的旅游景点的介绍,但看起来很乏味。
当翻到目录的时候,我竟然发现在山西的那一栏,有人用红笔打了一个勾。我心里一惊,这一定是邹伯父打的勾,于是急忙翻到介绍山西的那几页。扫兴的是,上面却没什么特别的信息,也没有西水村的介绍,全都是大家熟知的东西。
这几页里,介绍了山西高平、长治两县的交界处有“神农岭”、“百谷山”、“羊头山”、“炎帝陵”等有关炎帝的遗迹。这让我有些迷惑不解,很多史料都足可以说明炎帝出生于陕西。等他长大成为姜炎部族的首领后,他们也都是在关中一带活动。我看着手册上的内容,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山西境内会有这么多有关炎帝的遗迹存在呢?
第二卷 五彩谜石 第三章 真人祭
我实在是想不明白,随即学生天性发作,想打电话给大学老师问个明白。在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位叫叶成老师,非常的和蔼,毕业这么多年,凡是有难题,我都会请教他。本来想打个电话向叶老师求助,可是现在都已经晚上十二点了,所以我琢磨着暂时不打扰叶老师休息,等到明天或者后天再问他。
从这本旅游手册看来,邹伯父肯定是有计划地去山西做研究的,带着一肚子的疑问回到房间里,大概折腾到了凌晨的两三点我才睡着。第二天早上,还在睡梦中的我被信宏叫醒,朦朦胧胧之间就已经被他拉到了火车站。
这几天也不是什么节日,火车站里的人比往日的要多,挤得好几个人翻倒在地。好在信宏提前买好了票,省得今天排队,否则等我们买到票,车都开到北京了。现在买车票的队伍是不能以正常的逻辑来看的,因为这个队伍会越排越长,本来前面只有二十个人,一眨眼的工夫前面就变成了三十个人。
“我去买点东西,你在这里看好行李,不要走开。”信宏一边说一边擦掉额头上的汗,现在的夏天就像是在撒哈拉裸睡一样,皮都想拔掉一层。
“你还想买东西,时间都快到了,上车吧,吃喝的东西不是都买了吗?”我想不出信宏在这个时候还要买什么东西,于是好奇地问道。
“你除了吃喝能不能想点别的,我去买份报纸,省得在车上无聊。”信宏说完就转身走出了车站。
我一个人坐着,闲得无聊,于是四处张望来来往往的人群,这些人全都是很陌生的面孔,没一个人是认识的。突然,一个贼头贼脑的人钻出了人群,他慌忙地乱跑,一个中年妇女在后面追赶他。
那个中年妇女撕破嗓门地大喊:“抓小偷,他偷了我的钱包!”
我看到那个被中年妇女叫做小偷的人的时候,吓了一跳。倒不是因为看到有人偷钱包而感到惊讶,而是那个人竟然是把西汉古书卖给我们的小贩!
中年妇女拼命地叫喊和追赶着,可是周围的人似乎一下子都变得又聋又瞎,好像这个中年妇女和偷东西的小贩是空气一样,没一个人去理会他们。这些人去演盲人的话,一定是最一流的演员。我本想去追赶那个小贩,可是身边有这么多的行李,万一我走开,自己不也成了受害者?
可是,我又想去追赶那个小贩,叫他把钱包还给人家是一定的,主要是我想问清楚这本古书他是从哪里得到的。一本如此古老的书籍,为什么会从山西转到了他的手上,河北离山西省少说也有几百公里。可恨的是,这个该死的信宏却去买什么报纸,到现在还没回来,我就只能这样眼巴巴地看着小贩跑远,真是气死人了!
一分钟以后,信宏买了两份报纸回来。我一看到他,不禁地抱怨:“你怎么才回来,他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现在你叫我怎么去追他?”
信宏听得一头雾水,他愣了好一会儿才说:“我怎么了,不就是去买了两张报纸回来吗?怎么回事?”
“刚才那个小贩,”我心急如焚地解释道,“就是卖那本西汉古书给我们的那个小贩,刚才他在这里偷东西。”
“不会吧,他不是刚得了八千块钱吗?怎么还来这里偷东西?”信宏一脸惊讶,他竟然抱怨地说,“你怎么也不去追他,反而站在这里?”
“你没搞错吧,要不是你去买什么破报纸,要我在这里看行李,我早就去追了。我走开了,谁来帮我们看行李?”我说完就大吐一口气。
“行了,行了,快上车吧,车子马上就要开了。”信宏催促道。
我心情郁闷地坐在车窗边,等待车的启动,天气还真热,没开车之前,车厢里就好像桑拿房一样。我烦躁地拿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都超时了还不开车!看着手机,我想起了昨天晚上看到旅游手册的疑问,于是就拨了叶老师的家庭电话,他现在应该下课回家了。可是,我打了好几遍,叶老师就是不接。
我又不耐烦地拨了叶老师的手机,里面的回答竟然是“不在服务区内”。叶老师能上哪去呢?我记得前些日子,他还说在做一项有趣的研究,叫我有空回去看他,现在连个电话都不接。这样闷热的天气,让我心情烦躁,坐立不安。
车子过了很久终于开动,我看着月台上的人们,他们还在等其他路线的列车。此时,我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心里美滋滋的。忽然,我看到月台上有一张熟悉的脸庞,是那个小贩的脸!不过,我激动也徒劳的,我们的车都已经开了,怎么还能下去。
“信宏,你看!那个小贩,他在月台上!”我兴奋地拉着信宏看过去。
“真的是他,月台上等的……好像是去山西太原的车?”信宏有些激动地说道。
“要是我们抓到他就好了,上次还没问清楚他就跑了!现在见到了又不能过去问,真是倒霉!”
“我也很想问清楚,这西汉古书他到底是从哪里得到的?”信宏沮丧地说道。
“那趟车是去山西太原的,他突然去山西做什么,难不成他是专程从山西赶到这里,然后把东西卖给我们的?”我思索道。
“怎么可能,他的口音虽然和我们这边的不一样,但是也有一点被同化的感觉,他至少在我们这里住了一段时间。”信宏话一说完,就把刚才的报纸递了一份给我。
我现在哪有心情看报纸,拿起手机又拨了几次叶老师的家庭电话和手机,可是统统都没人接。真是奇怪了,叶老师能上哪里去,手机的回答是不在服务区,难道他出事了,还是离开了省城?信宏在看报纸,我想和他说话又担心打扰他,于是也无聊地拿起报纸,随便看了了几眼。信宏买的报纸不是时事新闻类的,是关于考古历史的,我们都比较喜欢看这类的报纸。可是,我却发现信宏买的报纸竟然是今年一月份的!
“喂,你怎么把一月份的报纸给我,怎么不买现在的?”我责怪地说道。
“这……”信宏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道,“那时候我也只有一份报纸的零钱,所以就只买了一份,这份过期的是老板免费送的。”
“什么?算了,算了,我凑合着看吧。”我懒得计较。
这份过期的报纸没什么好看的,不过有一则新闻还是吸引了我,这则新闻的标题是“陕北发现一尊肉身泥塑透过脱落处可看到人体”。内容是说在“陕北志丹县永宁镇孙树坪马头山林区一处非常隐秘险峻的天然石龛下,发现了一尊真人泥塑。这尊真身(肉身)彩绘泥塑像是目前全国已知的惟一一件彩绘肉身坐化雕塑品。这尊泥塑早在几年前就被发现了,只是到近日泥塑脱落了一部分,才知道里面是真人,从残损处可看到这尊塑像内的人骨胎体完好,骨骼完整洁白。在人体真身之外未见原有衣着痕迹,而是用当地产谷子秸秆包裹缠扎于真身上形成塑像胎体,在谷秆上直接施敷细草拌泥完成大体雏形,再在其上分两次施两层细泥,完成各部细节后再敷一层极细的白泥浆做底子,然后彩绘。”
我看着这则新闻觉得毛骨悚然,天下间还真的有拿真人来做泥塑的,想想真的有点恐怖。要命的是那些研究人员采用了碳十四测年技术,对真人泥塑内的植物(谷草)进行相关的检测,这尊真人泥塑的完工的年代竟然是明末清初,真人泥塑的历史竟然长达几百年!这么多年过了,真人泥塑竟然完好无损,还跟一个活人一样,真是诡异!
我们无聊地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子,终于回到了北京,在车上的时候,我又拨了几次叶老师的电话,可还是打不通。到了我们合租的房子以后,放下了行李就直奔河池博物馆。今天已经开始上班了,半个月的假期我都没好好地休息过。谁知道,我们才刚刚踏进馆里,一个同事就跑来和我们说:“你们来得正好,不用我去通知你们了!”
“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吗?”我疲倦地问道。
“你们被派去山西考察了!”同事的表情很奇怪,不知道他是羡慕还是在幸灾乐祸。
“去山西?”我心里一阵激动,没想到这么快就逮住机会去那里了,“去那里做什么考察?”
“你们还不知道吗?大新闻!”同事像看傻瓜一样地看着我们,他尖声地说,“那里有一个村落也发现了一尊真人泥塑,而且年代要比陕北的那个要早得多!”
第二卷 五彩谜石 第四章 缺失的山峰
真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有机会去山西,不过对于那尊真人泥塑,我始终觉得有些恐怖,人都死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尸体还没腐烂,反而做成了泥塑。这难道还不能叫作僵尸吗?要不是它年代久远,我看干脆直接把它烧了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