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进院子的时候我闻到一股炒鸡蛋的香味。
波波匿一边往灶膛里加柴,一边头也不回地问我道:“东西呢?”
我赶紧从怀里掏出石香菜,递到她跟前。
她一把抓过去,揉在手里,放在鼻子尖儿上使劲地闻了又闻。那模样就好像她又亲手抓到了一只鬼一样。
波波匿是个“抓鬼婆婆”。
我和波波匿住的地方,在西阳门旁的延年里。没有人怀疑我是她的孙女。我从记事起便叫她婆婆,但在我的记忆中,她并不是我的亲婆婆;至于我的小名“禅师”,波波匿也说绝非她取的。漆黑一片的洛阳城里有多少人像我们一样,住在同一个屋檐底下,却有着旁人无从知道,甚至自己都无从知道的关系——这又是另一回事了。
而我对波波匿来说,除了可以去长秋寺里帮她偷石香菜,似乎再无用处。波波匿抓鬼并不收钱。因为没有人出银子请她去抓鬼。她是自愿的。就好比僧人请求布施,我们之所以没有饿死在洛阳城,是因为她常去向僧人请求施舍小米、地瓜和蜜饯。而长秋寺那位年纪不大的云休方丈也总是放任我去偷石香菜,只是每次总要左右手心各打三下。
在夜幕笼罩下的洛阳城里有许多鬼魂。波波匿身上总是带着一串用竹篾编成的小笼子,她从野地、宫闱、伽蓝或是民居中抓到鬼之后,就将它们放入这些笼子里。如果一次抓得太多,她就随手扯下一根狗尾巴草,将脆韧的茎压在舌头下一捋,然后像穿蚱蜢一样,穿过那些鬼魂的脊背。那些鬼魂一个个只有老蝉大小,黑头黑脸,身子却有些发灰。它们串在狗尾巴草上,发出细细的嗡声,再也无法动弹了。
然而关于我未曾见过的一切,却总是比现实中的波波匿更加令人神往。我常想,她必定从顽童时代就是能见到鬼的。当她像我一样梳着两个丸子似的小髻,就开始在洛阳城的街肆中收集那些鬼魂了。洛阳城从来都是这样为夜幕所笼罩。有一副巨人的骨架拖动整座城市迁徙。阳光永远无法照到洛阳。这座“夜城”也就充满了鬼魂。它们如此之多,没有人知道它们从何而来,唯一的解释就是鬼魂也能繁衍鬼魂。于是波波匿一直没办法捉完洛阳城所有的鬼魂,她这一生只重复做着同一件事,阳光从未爬上她的额头,她却已经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了。
波波匿抓了这么多鬼,但始终没有抓到她要找的那只。
她在找一只叫“朱枝”的鬼。
“抓到朱枝会怎么样呢?”我曾问她。
“迦毕试才会死心。”
“迦毕试死心了会怎么样呢?”我又问。
“那些该死的白骨才会停止不动。”
“白骨停止不动了会怎么样呢?”
“洛阳城就会停下来。”
“洛阳城停下来了会怎么样呢?”
“阳光会照到这里。”
“阳光照到这里了会怎么样呢?”
“我才能见到想见的那个人。”
我所知道的关于洛阳的一切都是波波匿告诉我的。
城里有三个她从来不碰的鬼魂。她们是三位光着头穿青袍的女子,总是喜欢蛰伏在永宁寺被烧毁的浮图上。波波匿说她们是前朝的三位比丘尼,葬身在永熙三年二月的一场大火里。她们的头发,眼睛、牙齿、乳房和四肢,都熔成了黑色的灰烬,嵌进了烧毁的浮图中。我一直奇怪为什么波波匿总是抓一些又小又没意思的鬼魂,却不管这三个动静很大的鬼魂。她们热衷于不歇地歌唱。三位比丘尼的歌声,从北魏一直吟唱至今,萦绕在洛阳黑夜中的街道。
而我们在朗月的夜里能够清楚听到的那种吱嘎作响的声音,则来自波波匿所憎恶的那副巨人的骨架。这具白骨力大无穷,它一下子就能将洛阳城连根拔起,然后给洛阳套上鞍子、肚带、缰绳和笼头,牵着这座城一路向西。我从记事起,就非常热衷于跑到离延年里不远的西阳门去看白骨是如何拉动洛阳城的。它的每一片骨头都是独立的,这些骨头每一根都足有一株老槐那么粗,它们悬浮在空中,骨头和骨头之间仿佛被看不见的血肉所牵引。二百零六块白骨在星光的照耀下若隐若现,直入云端。它们的律动如此一致,脊柱就好像一条长线,而那个孤零零的头颅则像飘向月亮的风筝一样。
白骨日以继夜地拖着洛阳城沉入黑夜。长久的迁徙带给这座城市一种灼热的焦味。洛阳城就像大地肉躯上一枚锋利的犁,将土地耕开。地下的血脉翻涌而出,蜿蜒成一条无法愈合的疤痕。
洛阳每时每刻都在崩塌和瓦解。城里的每一口井都枯竭了。它们成了洛阳断掉的牙根,深深地插在这座带着腥味、无比巨大的口腔中,在日益萎缩的牙龈下发出碎裂的声响,逐渐变成了粉末。终于有一天,洛阳城里再也找不出一口井来。
波波匿说,洛阳离陷落的日子不远了。
如果是那样,她就可能再也见不到那个她想见的人。
白骨的主人防风氏活着的时候差不多是一头龙。他死在会稽山。有人去过那里,施了法术,唤醒了这堆白骨,驱赶它们着了魔似的拖走洛阳城。
这个人就是迦毕试。
我一直以为迦毕试一定不是普通人,他与长秋寺的云休方丈不同,他与宫城里的皇帝杨广不同,他甚至与那些鬼魂也应当是大不相同的。
可是有一次,当我跟着波波匿去贫陋的东市酒肆抓鬼,她突然指着一堆穿着破衫喝酒的人说:瞧,迦毕试坐在那儿呢!
于是我看见了迦毕试。他坐在人群中,敞着怀,喝着酒,除了生得金发碧眼,其他都实在太普通。
后来我每次跟着波波匿去东市酒肆总会看见他。他的位置从来没有变过,似乎他一直都是一动不动坐在原地的。波波匿说这个胡商有两颗心,其中一颗长在左臂里。他在臂上文了不空成就佛和他的坐骑迦楼罗。因此在东市的酒肆里,你总能在一个男人赤裸的胳膊上看到一只张牙舞爪的鸟儿,它的心贴在他臂里的心上,缓缓地一齐动着。
有一次,当我盯着他胳膊上起伏的朱红色鸟儿看时禁不住想:
他并不属于洛阳城,现在,洛阳城倒似乎是属于他的了。
从他敞开的衣襟里可以看到一条蜈蚣一样黑色的疤痕。波波匿说迦毕试就是从那儿掏出了自己的心。他的心现在悬在九十丈高的空中——差不多同永宁寺未被烧毁的浮图一样高。那也是三个比丘尼的鬼魂能够飘到的最高的地方。在一些平淡无奇的夜晚,她们会细声吟唱出迦毕试那颗心是如何搏动着,以神秘的法术驱动防风氏的白骨的各种细节。这些细节是如此骇人听闻,以至于洛阳城的百姓在这些夜晚中通宵点着烛火,他们一整夜不做任何事,只是大睁着眼睛不敢睡觉。
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迦毕试那颗血淋淋的心脏,因为洛阳总是沉溺在黑暗之中。白骨借着月色泛出银器一样的光芒,而那颗心脏却总是比黑夜还要黑。我看不到它,波波匿说它就跳跃在防风氏的胸腔里。我很快就相信了她的话,因为我总是能够听到静夜里那颗心脏收缩又鼓胀的嘭嚓声。
波波匿还说,以前没有人敢用这样的法术,是因为一个人只有一颗心。一旦把心挖出来给了防风氏的骨头,自己也就死了。而迦毕试是有两颗心的,现在,他靠左臂里的那颗心活着。可是那颗心很小,只有一截拇指大,于是迦毕试只能终日坐着。
和迦毕试的一动不动相比,他的沉默更是如同磐石一样坚固。因此我只能猜测他那个疯狂举动的初衷,为的是挟持洛阳城到他远在西域的家乡去——然后在一片黄沙之中,在洛阳城陷落之前,他必定会开口说出某句重要的话。
波波匿讲了一个大相径庭的版本。她说这个男人之所以如此疯狂,是因为他深爱着一个叫朱枝的女人。那个女人死在了洛阳城里。迦毕试要想再见到朱枝,就要避免已经成为女鬼的朱枝一不小心在阳光下化为一阵水汽。他驱动防风氏的骨骼,置洛阳于永无尽头的黑暗,就是为了某天能在黑黢黢的影子中遇到昔日的爱人。
这个解释除了把胡商想象得太过像一个怜香惜玉又饱读诗书、异想天开的汉人之外,倒还算合情合理。
而一旦承认了这一点,波波匿耗尽一生心血去做“抓鬼”这件事,就陡然增添了许多分量。
只有抓到了朱枝,迦毕试的心才会回到他的胸腔里,这时防风氏也才会放下洛阳城回到会稽山他那湖泊一样的坟墓中去。而只有洛阳城不再往西走,太阳才会追赶上我们,波波匿才可以见到她想见的人。
这是波波匿赶在洛阳陷落之前一定要做的事。
我们端着碗蹲在院子里吃了这顿晚饭。石香菜的味道在凉夜里伴着水汽弥散开。
头顶是流泻的星光。
周围走着几只鸡,它们用最快的速度啄去掉落在地上莹白如珍珠的饭粒。
今天是寒食,城里家家户户都在过节。过节意味着接连三天都不烧火做饭,以及要去东阳门替亲人烧纸钱。波波匿却仍要我去长秋寺偷了云休方丈的石香菜,烧了火热了灶,炒了鸡蛋。
她没有谁要烧纸钱。我也不记得我有谁要烧纸钱。
我总觉得她和我是那么不同,而这相同的一点,竟成了我们之间最无可辩驳的“血缘”。
“我能自己抓个鬼吗?”我问。
波波匿站起身,把碗里的剩饭倒在地上,几只鸡一哄而上。
“你抓鬼做什么?”
“那只鬼发育得很好,跟我一般高。之前咱们抓的那些又瘦又小的,全归你。”
波波匿奇怪地笑了一声,回答道:“莫不是你碰到了一家三口,一窝鬼?”
“你怎么知道?”
“他们还没死透,不算鬼,还不能抓。再等等吧。”
“那得什么时候呀!”
“一个月后。”
大业十四年 佛诞
佛诞从四月一日就开始了,一直要到四月十四日才完。
其实佛是在四月八日这天诞的,后人因错过了看佛怎么从母亲右肋下钻出来,于是立了佛降生像,在佛诞的日子里僧侣们要抬着金佛巡游洛阳,从一个寺庙传到另一个寺庙。往常,洛阳的皇帝老儿和百姓都一起到宣阳门点着火把迎接灿烂的佛像。以花铺成的道路使得洛阳城缓缓地沉入一种舒适而腐烂的气味里。
今年的佛诞有些不同以往。因为皇帝老儿去江都了。他走的时候骑着一匹漆黑的马,带了一些同样骑黑马的卫士。他们从东阳门跃下的时候就仿佛是从洛阳这匹大马身上滚落的几粒马虱子。
波波匿决定在四月七日这天抓住朱枝。
这天终于到了。佛降生像从城南的景明寺里被抬了出来,一路经过护军府、司徒府、太尉府和左右尉府,最后到了宫门——虽然宫里已经没有了皇帝。在快到司徒府时,永宁寺的三个比丘尼突然歌声大作,夜空中掉下无数白色的绢花来。有不少人都说佛像那微闭的眼睛似乎睁开了。
宫门外,迎接佛像的队伍嗡嗡地唱起了经。我在他们之中看到长秋寺的云休方丈也在。和尚们自己带着木鱼、堂鼓、坠胡和小钹,鼓乐声使得洛阳的黑夜仿佛一块纱似的要掉到我们头上来。突然,远远的一条街上亮起了无数灯火。
百戏要开始了!
我挤进人群里,看那热闹的游行队伍。里头有麒麟、凤凰、仙人、长虬、白象、白虎、辟邪、鹿马。他们走到哪里,人群就涌到哪里。突然,人群又统统朝着另一个方向跑去。那里的高台被火把点亮,来自西域的艺人开始耍起了吞刀、吐火、走索。屋檐下的灯笼都亮了起来。卖货郎沿街摆开了货摊。
这是洛阳才有的灯火夜市。
这是洛阳才有的繁华盛景。
洛阳是如此奇异的化身——它是一匹淹没在夜色里的马,一枚割开土地血肉的犁,一张散发着焦味的嘴,一座即将陷落的城,一只看不到回响的瞳,一阵吱嘎作响的风,一场疯狂至极的爱,一粒闪烁着萤火的虫。
在没有止境的暗夜里,它耗尽全力发出最后一点微光。我突然明白了洛阳城的鬼魂为什么永远抓不完。是那微弱的萤火让腐朽的感情都绚烂得化作了飞舞的魂魄。
然而大业十四年四月七日这天的我,并没有想到那么多。我被一个卖面具的货摊所吸引,站在跟前久久不愿离去。货摊上挂在高处的面具我根本够不着。而单是摆在最低处的这些就已经十分漂亮了!其中一张面具是一只两角的辟邪,流光溢彩,惟妙惟肖。我伸出手来,可手指刚碰到面具,它就掉了下来。
面具背后露出一张好看的脸。
我清楚地记得这张脸。就在一个月前,长秋寺颇有些凉意的春夜里,我曾盯着这张脸看了很久。
离阿奴,我记得他的母亲是这么唤他的。
他的身上已经没有了上次见他时的那种流转的白光。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真正的鬼。
离阿奴伸出手在我眼前比画了一下,笑了:“你能看见我?”
“嗯,”我说,“你现在是鬼了。”
可我并不确切地知道把一个和我一般高矮的鬼放进竹编的笼子的方法。
“你愿意跟着我走吗?”我只好问他。
他点点头。
庄桃树从墙上跃下来的时候,看上去就像一枚苍黄的纸鸢。
离阿奴说,当时他的母亲并不知道,他的祖父已经死在了遥远的南方。
离阿奴、他的母亲南阳公主、父亲宇文士及三人,被父亲起兵叛乱的哥哥宇文化及派来的家丁庄桃树活捉在自家的院子里。
被带走的那一刻,离阿奴甚至有一丝兴奋。
然而不久,当他们作为俘虏被带到山东聊城,一个名叫窦建德的人对他们说,自己必须杀光所有姓“宇文”的人。因为姓“宇文”的人杀了皇帝老儿杨广。
离阿奴被杀了。他的母亲南阳公主只流了一滴眼泪。
然而对我而言,洛阳的宫城里住没住皇帝,是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对于和尚、商人、百姓、官员和卫士们而言,似乎也是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真正要紧的是亘古不变的历法和节日,迁徙不止的白骨和都城。
我摸到衣角里还有几文钱,于是带着离阿奴去吃烧饼和糖人。
我们又听了念梵唱经,看了吞刀吐火,离阿奴很高兴。
“对你没有好处的事,你做吗?”我问他。
他嘴里嚼着油桃,摇摇头。
“我求你做呢?”我又问。
他想了一下,点点头。
“帮我抓个女鬼吧。”我说。
如果真的抓到了朱枝,迦毕试就会死心,洛阳就会见光,所有的鬼魂都会消失不见。那个时候,离阿奴也会消失不见。所以让离阿奴帮我抓朱枝,我心里很愧疚。这就是我那么大方地请他吃东西的原因。
而离阿奴只是看着我,毫不犹豫地猛点着他那漂亮的脑袋。
百戏的演出让洛阳的中心更明亮,而四周却也更黑。
波波匿一路追着朱枝的气味到了长秋寺。
我和离阿奴蹲在她设的陷阱旁,眼睛一眨也不敢眨。
二更天的时候,青石板的巷道渐渐变成了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