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看到这个景色,米歇尔·阿当兴奋地叫了起来。“在这个群山环抱的地方,我们可以建设一个多么雄伟的城市呵!这将是一个安静的城市,一个脱离人间苦难的和平的避难所!所有这些愤世者,所有这些仇恨人类的人,所有这些厌恶社会生活的人,都能够与世隔绝,在这里安安静静地过日子了!”
“要是所有的人都来了!这个地方就大小了!"巴比康只简简单单地回答了一句。

  第十八章 严重的问题
这当儿,抛射体已经越过了第谷山的环形峭壁。巴比康和他的两个朋友,仔细地观察着这座著名的环形山那么奇怪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出去的发光的线条。
这个发光的光环是什么呢?这些象头发似的发光的线条是什么地质现象呢?这个问题理所当然地索绕在巴比康的脑海里。
寥实上,在他眼里,这些向四面八方伸展的,两面高、当中凹的发光的沟槽,有的二十公里宽,有的五十公里宽。这些光彩夺目的线条,有的一直伸展到离第谷山三百法里的地方,特别是在东、东北和北面,好象遮住了半个南半球。其中有一条一直伸展到位于四十度纬线上的尼安德环形山。另外的一条,越来越粗,它越过酒海,一直伸展到比利牛斯山,全程四百多法里。另外的几条向西面伸展,象一个光帘一样覆盖着云海和幽默海。
所有这些发光的线条,不但出现在平原上,而且也同样出现在不论多么高的高山上,它们的起源是什么呢?而且所有的线条都是从一个共同的中心第谷山山口开始的。它们都是从这个火山口里发射出来的。赫歇尔说它们的发光现象是从冷凝后的古熔岩流来的,这个意见没有被采纳。其他的天文学家认为这些无法解释的线条,是从冰磺或者在第谷形成时期抛射的一排徘游走性岩块中出来的。
巴比康一面叙述各个天文学家的意见,一面一个一个地加以否定。
“为什么都被否定了呢?”尼却尔问巴比康。
“因为这些发光的线条的规律性以及把火山物质抛射到这样远的地方必须具有的力量,都是无法解释的。”
“哎呀!”米歇尔回答说,“我觉得解释这些光线的来源真是大容易啦。”
“真的吗?”巴比康问。
“真的,”米歇尔回答说,“我只说一句话就够了,这个巨大的星形裂痕,可能是一颗子弹或者一块石头砸在窗玻璃上造成的!”
“很好!”巴比康笑着反驳,“什么样的手有这样大的力气,能够拿一块石头把月球砸成这个模样呢?”
“哪里用得到手啊!”米歇尔回答,他没有被对方难倒。“至于石头,我们假定这是一个慧星。”
“啊!又是慧星! 巴比康大声说,“你总是拿慧星做挡箭牌!我正直的米歇尔,你的解释倒是不坏,但是用不着你的慧星。产生这个裂痕的打击力量也许是从这个天体内部来的。月球的硬壳在冷却作用下突然收缩,就足以造成这种巨大的星形裂痕了。”
“那就算是收缩好了,好比月球害了一场绞肠疹,”米歇尔·阿当回答说。
“况且,”巴比康又补充说,“这也是一位美国学者内史密斯的意见。我觉得这个意见已经足以说明这些光线形成的原因了。”
“这个内史密斯倒不蠢!”米歇尔回答说。
三位旅行家长久地欣赏着第谷山壮丽的景色,真是百看不厌。他们的抛射体在太阳和月球双重光线照射下,大概好象一个燃烧到白炽化的球体了吧。怪不得他们从极度的寒冷突然转入极度的炎热。大自然大概就是这样准备把他们训练成为月球人吧。
成为月球人!这又使他们考虑月球是否适于居住这个问题了。三位旅行家能够根据他们所看到的东西解答这个问题吗?他们能够作出肯定的或者否定的:结论吗?米歇尔·阿当怂恿他那两位朋友发表意见,他直截了当地问他们,他们认为月球世界上是不是有动物和人类。
“我认为我们可以作出回答,”巴比康说,“可是,根据我的意见,我们不应该用这个方式提这个问题。我想用另外一种提法。”
“请吧1”米歇尔回答说。
“请听,”巴比康接着说。“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由此也就需要两个答案。月球上适于居住吗?月球上曾经有人居住过吗?”
“很好,”尼却尔回答说。“我们首先研究月球上是否适于居住。”
“说真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什么也不知道,”米歇尔回答说。
“我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巴比康又说。“从月球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大气层非常稀薄,月球海大部分已经干涸,水分不足,植物生存受到限制,乍冷乍热,黑夜和白昼长达三百五十四小时,我认为月球上不适于居住,而且对动物界的发展也不利,同时也不能满足我们所理解的生存的需要。”
“同意你的意见,”尼却尔回答说,“但是和我们的构造完全不同的生物月球是不是适宜于居住呢?”
“对于这个问题,那就更难回答了,”巴比康回答说。“我现在来试试看,不过我先要问尼却尔,他是否认为不论生物的构造如何,‘运动’仍然是生存的必然结果?”
“毫无疑问,”尼却尔回答说。
“很好,我可尊敬的伙伴,那我就要回答你说,我们曾经在最多距离五百米的地方观察月球大陆,可是我们没有看见任何东西在蠕动。如果有任何人类存在的话,我们就会从他们征服大自然的痕迹、他们的建筑甚至他们的废墟上看到他们的存在。然而,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到处是,而且永远是大自然的地质工程,根本没有人类工程。如果月球上有动物界的话,它们也许躲藏在这些连视线也不能达到的深不可测的洞穴里。不过,我不能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如果真的如此,它们就会在那样稀薄的大气层笼罩下的平原上留下一些痕迹。事实上,我们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看到这种痕迹。因此,现在剩下来的只有一个假设,那就是,这里可能有一种和生命的标志——‘运动’没有任何关系的生物!”这也就等于说没有生命的活的受造物:米歇尔反驳他说
“完全正确,”巴比康回答说,“不过这对我们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发表我们的意见了,”米歇尔说。
“是的,”尼却尔回答。
“很好,”米歇尔·阿当接着说下去,“科学委员会在大炮俱乐部的抛射体内举行会议,对新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辩论后,对月球目前是否适于居住的问题一致投票表决如下:不,月球目前并不适于居住。"
巴比康主席把十二月六日的会议记录写在他的笔记簿上,并且记下了这项决议。
“现在,”尼却尔说,“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这是第一个问题必不可少的补充部分。我现在向尊敬的委员会提问:如果月球现在不适于居住,那么,以前曾经有人居住过吗?”
“请巴比康公民发言,”米歇尔·阿当说。
“我的朋友们,”巴比康回答说,“关于我们的卫星是否适于居住问题,即使没有这次旅行,我也可以发表我的意见。我再补充一句,我们亲自进行的观察只能证实我的意见。我认为,我甚至可以断定月球上曾经居住过一种象我们同样结构的人类,并且产生过在解剖学上和地球上的动物同样的动物,但是我再补充一句,这些人类或者动物已经消失了,已经永远灭绝了!"
“这么说,”米歇尔问,“月球是一个比地球还要古老的世界咯?"
“不,”巴比康挺有把握地回答,“只不过这个世界衰退得更快一些罢了,它的形成和衰退都进行得很快。相对他说,月球内部物质的组织力量比地球的要强得多。单单这个皱皱巴巴、千孔百疮、鼓鼓裹囊的月盘就足以证明了。月球和地球起初不过是两个气体状态的团块,以后在几种不同的力量影响下逐渐形成液体,而固体的形成则是以后的事。完全可以肯定,我们的地球还停留在气体或者液体状态的时候,月球早已由于冷却凝结成固体,适于居住了。”
“我相信这个说法,”尼却尔说。
“那时候,”巴比康接着说,“大气层环绕着月球。气体能够吸收水分,因此水分没有被蒸发掉。在空气、水、光线、太阳热和月球中心的热力的交互影响下,植物于是占领了能够接受它的月球大陆,可以肯定,生命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因为大自然不会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气力,象这样一个出色的适于居住的世界,一定是有人居住过的。”
“可是,”尼却尔回答说,“我们卫星许多固有的自然现象能够妨碍植物界和动物界的扩张,比方说,这些三百五十四小时的白昼和黑夜不就是一个例子吗?”
“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米歇尔说,“要持续六个月呢!”
“这个论据没有什么价值,因为两极没有人居住。”
“请注意,我的朋友们,”巴比康又说,“如果说,在月球目前的情况下,这些漫长的黑夜和白昼所造成的温度差别,使机体难以忍受,但是在那个历史时期就截然不同了。当时大气层象一件大衣一样笼罩着月球。水蒸气变成了云,这个天然屏幕能够减轻太阳光的热力和夜间的黑暗,光线和热一样能够在空气中扩散。因此在各种影响之间能够保持平衡,可是现在,这个大气差不多已经完全消失了,这种平衡也不再存在。而且,我如果再说下去,你们也许会大吃一惊……”
“你尽管说下去好了,”米歇尔·阿当说。
“我真的相信,在这个月球上有人居住的时期,黑夜和白昼没有三百五十四小时。"
“为什么呢?”尼却尔连忙问。
“因为很可能,当时月球的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并不相等,而且,只有在二者相等的时候,月球任何一点都要有十五天工夫承受太阳光的照射。”
“我同意,”尼却尔回答说,“可是,既然现在这两种运动相等,为什么那时候不相等呢?”
“因为两种运动是不是相等,由地球的引力决定。可是,谁告诉我们说,在地球还是一个流体的时候,它的引力足以改变月球的运动呢?"
“事实上,谁又告诉我们说,月球一直是地球的卫星呢?”
“谁又告诉我们说,”米歇尔·阿当大声说,“月球不是在地球存在以前早已存在了呢?”
接着,想象力好象脱缓之马在无穷无尽的假设的原野里奔驰起来了。巴比康想抓住缓绳。
“这些都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他说二过于玄妙的空论,我们不必再继续讨论下去了。我们单单假定地球的引力还没有取得主导地位,因而月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不相等,自昼和黑夜很可能也象地球上的白昼和黑夜一样轮流交替。而且,即使没有这些条件,生命仍然可能存在。
“辽么说,”米歇尔·阿当问道,“人类已经从月球上消失了吗?"
“是的,”巴比康回答,“不过,毫无疑问,他们是在月球上存在了几千个世纪以后才消失的。随后,大气层也慢慢地越来越稀薄,于是月球表面就不适于居住了,正象地球将来越来越冷,早晚有一天也要不适于居住一样。”
“是因为寒冷吗?”
“毫无疑问,”巴比康回答说。“随着地下火的熄灭,月球中心炽热的物质逐渐凝聚起来,外壳也越来越冷。这个自然现象逐渐产生的后果是:动物消失了,植物消失了。过了不久,大气越来越稀薄,很可能被地球吸引过去了:最后连呼吸的空气也没有了,水分也蒸发掉。到了这个时期,月球就成了一个不适于居住的世界,一个死寂的世界,正象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
“据你说,地球的命运也是这样吗?"
“很可能也是这样”但是,什么时候?”“当它的外壳逐渐冷却,冷到不适于居住的时候。”“我们这个不幸的地球冷却的时间,有人计算过吗?”“当然有人计算过。,,“你知道这些数字吗?”
“当然知道"
“那就请你快点告诉我们吧,令人寒心的科学家,,米歇尔·阿当大声说,“因为你已经使我急得象一锅开水,马上就要沸腾起来了!"
“好吧,我正直的米歇尔,”巴比康不慌不忙地回答,“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温度一个世纪降低多少。根据某些数字,地球的平均温度将要在四十万年以后降低到零度!"
“四十万年!"米歇尔嚷嚷起来了。“啊!这下子,我可以喘口气了!说真的,我刚才真吓坏了!听你说话的口气,我还以为我们只有五万年可活呢!”
巴比康和尼却尔听到了他们的同伴的忧虑,不由地笑了。然后,尼却尔又重新提出了刚才讨论的第二个问题,他希望得出一个结论。
“月球上曾经有人居住过吗?”他问道。
回答是肯定的,而且全体一致。
他们的讨论总结了科学在这方面所取得的一般概念,但是他们那许多理论未免过于轻率了。这当儿,抛射体正在迅速地向月球赤道前进,同时非常有规律地离月球表面越来越远。它从离月球表面八百公里的高空越过威廉环形山和四十度纬线,接着把皮塔克山留在右边三十度纬线上,又从云海南端飞临云海北端。随后在一片白茫茫的光彩夺目的月光里,隐约出现了许多环形山,其中有布尤山,有普尔巴赫山,差不多象一个四方形,中央有一个火山口,还有山内有山的阿尔扎赫山,山中心有一座高峰光芒四射,十分动人,笔墨无法形容。
最后,抛射体总是离月球越来越远,山岳的轮廓也在三位旅行家眼里逐渐模糊不清,过了不久,地球卫星所有这些卓绝奇特的景色就只给他们留下一个磨灭不了的回忆了。

  第十九章 和不可能搏斗
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巴比康和他的同伴们,象遥望加纳福地的摩西①一样,远远地观看着月球世界,一语不发,陷入了沉思;他们现在离这个世界越来越远,再也不会回来了,抛射体和月球的位置也改变了,它的底部已经转向地球。
巴比康觉察到的这个变化使他感到惊讶。如果炮弹必须沿着椭圆形轨道环绕地球卫星运行,为什么不象月球环绕地球那样,把它的笨重部分转向月球呢,这是难懂的一点。
我们观察抛射休的运行,能够发现它正在沿着一条和‘乞接近月球时划过的曲线相类似的曲线离开月球,这个椭圆形很长,很可能一直伸展到地球和它的卫星的吸引力互相抵销的那个死寂点。
这是巴比康根据他观察到的事实得出的正确结论,他相信他的两个朋友也同意这个结论。
于是许多问题就象下大雨那样唰唰唰地提出来了。
“我们回到这个死寂点以后会落到什么地步呢?"米歇尔·阿当问。
“这是一个未知数! ”巴比康回答。
“但是我设想·我们总可以提出几种假设吧?"
“有两种假设,”巴:、康回答说。“要么是抛射体的速度太小,它就会停留在两种吸引力相等的那条线上,永远保持不动……”
“无论后果如何,我宁愿要另外一种假设,米歇尔回答说。
“要么是抛射体的速度相当大,”巴比康接着说下去“  它就会沿着它的椭圆形轨道,永远环绕着黑夜的天体运行“
“这样的运行也不会给人带来多少安慰,”米歇尔说。“我们将要变成月球的卑贱的仆人啦,我们还一向把它看作是我们的女仆呢!这就是我们的前途。”
巴比康和尼却尔都没有回答。
“你们为什么不吭声?”米歇尔急躁地问。
“没有什么可说的,”尼却尔说。
“难道我们不能想点办法吗?”
“不能,你认为我们可以和不可能搏斗吗?”巴比康回答说。
“为什么不能?难道一个法国人和两个美国人能在‘不可能’这三个字面前退却?
"你愿意作什么呢?”
“控制这个把我们带走的运动!"
“控制?”
“是的,”米歇尔越说越兴奋,“控制或者改变这个运动,最后让它帮助我们完成我们的计划。"
“可是怎么办呢?"
“这就是你的事了!炮兵如果不能做他们的炮弹的主人,那就不能称为炮兵了。炮手如果听炮弹指挥,那就应当把炮手塞进炮筒里!这倒是两个漂亮的科学家,可不是!他们把我弄进炮弹里以后,你们瞧!他们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弄进来! ”巴比康和尼却尔嚷嚷起来了,“弄进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咱们先别骂街! ”米歇尔说。“我并不是在抱怨!我倒挺喜欢这次散步!炮弹,我也觉得不错!不过,即使不能在月球上降落,我们也应该尽我们的力量在别的什么地方降落呀。”
“我们也要求这样做,我正直的米歇尔,可是我们没有办法。”
“难道我们不能改变抛射体的运动吗?”
“不能。”
“也不能降低它的速度吗?”
“不能。"
“难道不能象减轻一条超载船的重量那样,减轻抛射体得重量吗! ”
“你想把什么东西扔出去呢?”尼却尔回答说。“我们的抛射体没有压舱物。而且,依我看,说不定减轻了重量以后,抛射体的速度会更大。"
“更小,”米歇尔说。
“更大,”尼却尔反驳说。
“不大也不小 ”巴比康回答说,他想让他的两个朋友取得一致意见,“因为我们是在真空里前进,根本不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重量。"“那么,”米歇尔·阿当用果断的语气大声说:"我们就只有一件事好做了。”
“什么事?”尼却尔问。“吃早饭”沉着勇敢的法国人回答说,他在最困难的时候总是用这个办法解决问题。“事实上,:”使做这件事对抛射体的方向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我们进行这种尝试至少不会引起什么麻烦,可是对胃大有好处。说真的,这个米歇尔真是一肚子好主意。”
于是,他们在凌晨二时开始进餐,但是时间在这里没有多大关系。米歇尔供应的仍然是平日的菜肴,最出色的是从他的秘密地窖里拿出来的一瓶讨人喜爱的酒。如果他们的脑海还不能妙趣横生的话,那就对不起这瓶一八六三年的尚贝尔坦酒了。
早饭结束以后,他们重新开始观察。他们以前扔到外面的东西仍然在抛射体周围保持着同样的距离,显而易见炮弹环绕月球运行的时候,没有遇到任何大气层,不然的话,所有这些物体就会因为它们本身的重量改变自己的速度。地球那边什么也看不见。地球从昨天午夜进入“新月"时期,再过两天才能出现一线“月牙”,这时月球人就可以把它当作时钟了,因为地球进行自转,任何一点都要在二十四小时以后经过同一条月球子午线。
在月球那边,景色就不同了。皓月当空,群星照耀,但月光虽然明亮,总掩盖不住星星的光辉;”月球平原显得灰蒙蒙的一片,象在地球上看到的那样,只有第谷山的光环仍然光芒四射,环形山中心特别耀眼,好象一个小太阳。
巴比康无法测定抛射体的速度,可是根据力学原理推论,速度必然要有规律地逐步降低。
事实上,如果承认炮弹环绕月球运行,它的轨道必然是椭圆形的,根据科学证明必然如此,任何环绕一个引力中心旋转的物体都不能违反这个规律。宇宙间所有天体的轨道,都是椭圆形的,不论是环绕行星运行的卫星、环绕太阳运行的行星,还是环绕一个未知的引力中心运行的太阳的轨道都是如此,为什么大炮俱乐部的抛射体偏偏能够违反这条自然规律呢?
然而,在椭圆形轨道里,引力中心总是要占据椭圆形的两个圆心中间的一个。因此卫星有时候离它的引力中心比较近,有时候离它比较远。地球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叫做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地方,叫做远日点。至于月球,它离地球最近的地方叫做近地点,离地球最远的地方叫做远地点。如果抛射体真的变成了月球卫星,我们就应该丰富天文学语言,依此类推,把它离月球最近的地方叫做“近月点”,离月球最远的地方叫做“远月点”好了。
抛射体在“近月点”的速度最大,在“远月点”的速度最小,很明显,抛射体现在正在向“远月点”运行。巴比康自然有理由认为抛射体的速度将逐渐降低,直到远月点为止,然后,随着它越来越接近月球,速度也逐渐增加。如果抛射体的远月点跟地球和月球的引力相等的死寂点柏重叠的话,它的速度甚至等于零。
巴比康正在一个一个地研究这些不同情况的后果,努力寻找出路的时候,突然被米歇尔·阿当的叫声打断了他的思路。
“哎呀! ”米歇尔叫道,“应当承认,我们都是十足的傻瓜! ”
“我倒不反对,”巴比康回答,“可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可以降低我们离开月球的速度,可是我们没有使用它。”
“什么办法?”
“利用我们火箭的坐力。"
“这倒是真的:”尼却尔说。
“我们直到现在还没有使用过这个力量,这是真的,”巴比康说," 但是我们将来会使用它的。”
“什么时候?"米歇尔问。
“在需要使用它的时候。请注意,我的朋友们,在抛射体的位置和月面倾斜的时候,我们的火箭只能改变它的方向,不是使它对准月球,而是使它偏离月球。你们不是坚决要到月球上去吗?"
“那当然,”米歇尔回答。
“请你们再等一下。由于一种无法解释的影响,抛射体底部正在逐渐转向地球。很可能在到了两种引力相等的死寂点,它的圆锥形顶部就会绝对对准月球。这时候,我们希望它的速度等于零。这将是我们行动的时刻。也许在火箭作用下,我们能够直接降落到月球上去。”
“好啊:”米歇尔叫道。
“我们过去没有这样做,我们没有能够在第一次穿过死寂点的时候这样做,这是因为当时抛射体本身的速度太大
“有道理,”尼却尔说。
“我们再耐心地等待一下吧,”巴比康又说,“我们应该把所有的王牌都拿出来,而且,在经历了这样一个伤心失望的阶段以后,我开始相信,我们一定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这个结论赢得了米歇尔·阿当的喝彩。这三个勇敢的疯子谁也没有想起他们自己刚刚作出的决议:不!月球很可能不适于居住!尽管如此,他们仍然要想尽一切办法到月球上去!
现在剩下来需要解决的就只有一个问题了:抛射体什么时候到达两种引力相等的死寂点呢?到了这个时刻,三位旅行家就可以孤注一掷了。
要计算这个时刻,巴比康只消参考他的旅行笔记,并且指出抛射体在月球几条纬线上的高度就行了,最多只有几秒钟的误差。因此,抛射体从南极到达死寂点的时间应当和从死寂点到达北极的时间相等。既然通过各个点的时间都仔细地记录下来了,要计算这个时刻就容易了。
巴比康计算出抛射体到达死寂点应为十二月八日凌晨一点钟。现在正是十二月七日凌晨三点钟。因此,如果抛射体没有受到干扰,就会在二十二小时以后到达这个指定地点:死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