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言小说上一章:七零之懒夫妻
- 古言小说下一章:每次醒来都成了嫌疑人
他们找人问路,找了三个人才打听到村长家在哪里。
“哎呀你们不用去村长家,等一下叶山上的军人下来发物资,村长就会出面签收的啦。”
乔青青却不这么想,她迫切想要见到村长,赶紧落实下来住处的问题。
这个村子,在未来几年可是幸存者基地的新社区之一,换做末世前,那就是市区一环!不赶紧抢占下属于自己的窝,乔青青会后悔死!
找到村长家时,乔青青他们正好见到一群人蹲在村长家门口,一个个脸色都很难看。
“怎么办啊,村长说没有空房子了,也不愿意安排我们到其他人家里住。”
“妈的,一个山旮旯的破村子有什么了不起的!走!他不让我们住我们就自己找地方住!”
“哎迅哥,这里可是有军队的——”
“胡说什么呢!我又没说要去抢屋子!我们可以去找别人收留,村长不安排,我们自己找门路啊,再不然就自己搭房子,怕什么!走了,别在这里看人家颜色,什么东西嘛拽什么拽!”
“迅哥说得对,我看见好多跟我们一样的外地人也都自己搭房子的嘛,我们靠自己!”
他们骂骂咧咧地走了。
邵父停好车,担心地说:“好像很难在这里住下来的样子,怎么办啊。”
“没事,我们先去试试。”
村长一家正在吃晚饭,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来开门。
开门的是村长,他的脸色很难看,开门的瞬间就要开口骂人,但好在他发现门口敲门的不是刚才那群没礼貌的人,骂人的话咽了回去。
装作看不见村长难看的脸色,乔青青未语先笑,客气热情:“您好您好,您就是村长吧?我是乔青青,我和家人今天才刚到这里,听说想在村子落脚,需要得到您的同意,我们非常想在村子里安置下来,所以冒昧过来打扰,实在对不住!”
邵盛安在一边直接塞过去一包烟:“村长您好,我是邵盛安,是青青的丈夫,我们一家是诚心在贵地落脚安置的,您看,我们一家都在这里,都是老实本分的人,还请您好好考虑一下。”
秋叶村村长被这么一整套对付下来,已经发愣了。
他对气质温柔的乔青青第一印象挺好的,听她说话觉得也蛮好听,只是村子里的确没有空房子了——可是邵盛安塞过来了一包烟!
一包烟啊!
还未拆封的,塑封完好的硬壳中华烟!
叶村长的眼睛一下子就直了。
这下子,这对夫妻俩说的好话,入他的耳朵后超级加倍,变得无比动听。
经常说的拒绝话术噎在喉间,叶村长心绪百转间做了决定:“哦哦,欢迎你们来秋叶村,远来是客快进来坐坐吧!”
乔青青与邵盛安对视一眼: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邵父摆手:“你们进去吧,我看行李。”
叶村长带他们去客厅坐,谈话的时候他家的小孩子偷偷在窗外看他们。
叶村长没看见,热情地询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乔青青早有准备,拿出户口本、身份证,以及她和邵盛安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检查了户籍,叶村长惊叹:“哎哟,你们两个都是XX大学的啊?这可是名牌大学!十年前我们村有一个乖娃考中了,当时镇上的领导都来送奖学金呢!”叶村长对乔青青这一家的观感更好了。
几个年纪大的,看起来都是老实本分人,一个看着单纯傻气,也不像个坏人,这对夫妻呢,名牌大学毕业!高材生啊!虽然现在天灾了,日子过得跟以前不一样了,但叶村长骨子里还是敬重喜爱读书好的人的。
这么一家人想在秋叶村住,对秋叶村没坏处。
他想了想:“你们诚心入住,我是真心欢迎,不过村子里的确没有空房子了,唉,你们看我家这房子,也是被水淹了几年了,冰融化了我们才从山上下来,回村子住的,叶山上军队住着呢,之前水灾他们让我们上山避灾,现在已经不让人住咯!这个我们也理解嘛,听说山上有好多机密的,人多不好的,我们秋叶村就在山下,肯定回自己家住的,下山的人里呢,也不止我们自家村的人,还有从别处来的,当时上头说了,让我尽量安排,我都安排了,眼下实在没有空屋子了,都住得满满当当的!你们来的时候应该也看见了,他们都自己想办法弄住的地方,搭棚子搭帐篷,随便他们搭哪里,我也管不了,大家都很难嘛,我也都理解的。”
乔青青诚恳道:“叶叔,我们也知道您的难处,毕竟贵村是个风水宝地,大家都想过来住。我们一家从花城过来,家里已经被火烧光了,真的没有别的地方能去了,现在也没有别的要求,就想着能有个家,不至于像水里的浮萍一样,凄凄惨惨没有根,秋叶村人气旺啊,我看了特别喜欢,我公公婆婆以前在老家也种过地的,都说看到秋叶村,跟看到老家一样,心里特别亲。叶叔,没有空屋子没关系,您看看能不能给我们划一块地,我们自己搭房子住,只要户口能落下来,我们一家就算住猪棚也不挑剔的!”
邵盛安也恳求着:“要是以前,我们也不好意思提这种要求,可现在不是特殊时期么,还请您考虑考虑,我们一定记得您的恩情!”
“分地?”叶村长皱眉。“不用分地,现在这么热根本没办法种东西,随便哪里的空地你们想用都行,好多外地人都在地里那边搭棚子住,你们也可以去那边嘛。”
这可不是乔青青的目的。
现在随随便便占地,以后就会被人随随便便赶走,她要住下来,就得名正言顺。
乔青青继续请求:“哪里好意思这样呢?没有说法直接占村子的地,怎么说得过去!今天我们占了,明天那块地可能就被别人占了,到时候不是要起矛盾打架吗?我这一家子都是本分人呢,最害怕跟别人打架了,还是自己正经买一块地,以后谁想找事都不怕。”
叶村长一听也觉得有道理。
其实他哪里愿意村里来这么多外地人呢?人多手杂,到处都闹哄哄的,可是又不能赶,也赶不走,村子里三天两头有人闹事,今天有人争地盘,明天有人偷东西,说不尽的麻烦事。他只能尽量保护自己村里的人,不要被外地人欺负了去。还好有军人们经常巡逻,那些人也不敢闹出什么大事。
现在听乔青青说想正正经经买地,好名正言顺住下来,他是很有好感的。
这是对他这个村长的尊重啊!
不过问题摆在那儿,村里真的没有空的宅基地了……
“您刚才不是说允许我们到随便哪处空地搭棚子吗?那您就为我们挑一个地方吧,然后写文书证明是卖给我们的地方,我和家人会付报酬。”
乔青青看向邵盛安。邵盛安又给叶村长点燃一支烟,低声说:“一条这样的烟可以吗?”
叶村长心动了。
本来村子现在就被外来人随便住了,只是写一份地契而已——他自己写的,又不作数,打官司也不怕。
就算自己不写,这家人该占地还是会占……
“爷爷!”窗外的小孩子耐不住了,大声喊,“快来吃饭了,奶奶要洗碗了!”
小孩子打断了叶村长的沉思,他笑骂了一声:“我自己的碗自己洗!”
乔青青再加筹码:“叶叔,我大学虽然不是学医的,可业余爱好就是学医,我还会有一点医术,小问题例如头疼脑热跌打损伤,我都能看。”
叶村长听了挺惊喜的,但又有些怀疑:“你这么年轻,真的是医生?”
“医生算不上,懂一点皮毛而已。”她从背包里拿出来一瓶药酒。
“这是我自己做的药酒,治疗跌打损伤效果还可以,送给您吧。”
叶村长接过,眼神不停变化。
十分钟后,乔青青一家离开村长家,到村头参观叶山派送物资。
“车队下山了!”
民众们发出惊喜的喊声,乔青青他们一家找了个角落观看,果然看见远处有车队在靠近。
车队在村口停下来,乔青青数了一下总共有是四辆军卡,车后都有深绿色的篷布包着。为首的军卡车头跳上了一个中年男人,他用喇叭大声喊:“这一次的物资每个人都能分到五斤米,两个肉罐头,五瓶水和一包净水片!村长在哪里?老规矩排好队伍,凭借册子领取!没有册子的人先登记领册子!还有一个消息,挖井机器已经到了,明天会开始挖深水井,有经验的人可以报名,没有工资!包一日三餐!好了,排队吧!”
叶村长从人群中出来,也拉着一个喇叭:“排队排队!都别插队!”
队伍早就排好了,有些刚来的幸存者不知道规矩还被当地人教训着推搡着重新排队。
“我们排队吗?”邵父问。
“排吧,我们先去登记拿册子。”乔青青收回看叶村长的视线。
登记拿册子的队伍比较短,排队一会儿就排到了,乔青青还发现刚才在村长家门口遇到的那群人也在,就在他们家人前面。
登记很简单,身份证户口本都能登记,要是这两样都没有,就只能自己复述。天灾末世后网络中断,信号紊乱,户籍系统无法联网,就算你编了个假名字,工作人员也发现不了。
那群人顺利拿到登记册子,乔青青还听见“迅哥”得意地说:
“管什么村长嘛,我们这不是也能拿到册子吗,以后照样领物资!”
“迅哥说得对……”
他们嬉笑着去排队领物资了,乔青青垂眸看着脚下的土地。干燥、龟裂,空气中都是泥土的气味,再抬头看向四方,这个村子破败、老旧,难以想象会是以后其他人口中艳羡向往的新社区的一部分。
听说,新社区里都是新楼房,是最安全最舒适的地方,就算是永夜的时候,犯罪率一直是基地里最低的。同时,这里的房租和房价最高,居住在这里的不是有户籍优势的原住民,就是富豪和有权有势的人。
但现在,新社区还没有影子,有的只有几个跟秋叶村一样的普通村子。
“走吧,登记好了,我们去那边排队。”
领物资的队伍很长,也许是计划之外的新人太多了,发到最后物资已经不够。
“下次再发了!”领头人大声喊。
“那不是还有一车吗?凭什么不发啊!”
“是啊是啊,我们才来两天,就是为了这里能有救援,你们怎么能不发给我们呢!”
领头的军人解释:“最后一车不是食物,是挖深水井的设备!好了没事的人散开,接下来要招挖井工人,有意向有经验的人速来报名!”
天黑了,军卡打开大灯,将村口这一片照得灯火通明。
乔青青他们没有去报名,而是再次去到村长家。村长很忙,他们在门口等了快两个小时才等到村长回家,他很抱歉地开门引他们进屋:“我得帮忙维持秩序,哎呀明天就能挖深水井了,以后村子里的水终于不用愁了!”
进屋后,他舔舔干涩的嘴唇,从房间里拿出一本老旧的册子。
“村子里的人口和土地都在这里了,逃难的时候我都带上了呢。”
他搓搓手指开始翻:“你们要落户啊……我找个空地划给你们,到时候给你们写一张地契就行,我先说清楚啊,这年头没地方去办正规手续的,我手写的就是个意思懂了吗?户口也一样,你们想落户我就把你们一家的名字写进村子里的人口册子里,还是那句话,图个心理安慰,你们两个都是大学生读过书的,都该知道迁户口不简单,很麻烦的!”
邵盛安一直陪着笑脸,叶村长说什么他都点头,偶尔还奉承几句,亲自给叶村长点烟。
叶村长好久没有抽到正经烟了,这两年实在忍不住了,就拿家里存着的老烟叶闻一闻,过年了才舍得捻一点包在报纸里塞到烟枪里,珍惜地吸两口。
抽着烟,叶村长写字效率很高,给他们一家弄了个新的手写户口本:“户主就写你吧?邵——盛——安——好了,邵盛安是户主。”他拿了自家的户口本参考着写,“下一页是乔青青,与户主的关系是——夫妻,好了,然后下一页……”
他做事很负责,对着乔青青他们提供的户口本身份证,一笔一划地填写。
过程中,乔青青没有说话,眼睛却逐渐发亮。她看着那本简陋的,由订书钉钉起来的户口本,心中充满了喜悦。
没有人比她更明白,这本户口本代表着什么。
上辈子,她听一个邻居咬牙切齿地说过,他们当时也有机会住新社区的。秋叶村和附近几个村子先是浸水又被冰泡了两年,建筑残败,在高温之下摇摇欲坠,且有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秋叶村着火了,很有可能会蔓延到山上,到时候山火一起来,一切都将不可挽回。
于是叶山计划推平秋叶村和附近几个村子,重新建房子,一是为了安全,二是为了容纳更多幸存者,三是为了方便管理。
重建之后,当地居民按照原先的房屋产权,优先免费分配到新房子。剩下的房子对外售卖或者出租,房款和租金都相当不菲。
那些人日复一日地念,每天都在懊悔。
“我在秋叶村住了半年!半年!凭什么不分给我房子!凭什么让我买!我怎么可能买得起!”
买不起租不起,只能退出新社区,往外围找新的房子住,比如镇上或是县里。可恶性循环的是,后来镇上和县里的房子,也被纳入幸存者基地管理范围,房产建筑重新统筹,纳入管理,仍以原住民优先分配,那些没有产业的外来避难者,仍分配不到免费房产。他们不停被迁出去,最后只能生活在基地外围,甚至跟乔青青他们这些最晚到来的幸存者一起,住在棚户区里。
那个人咬牙切齿,说他的同乡人就分配到了房子,只因为同乡人将户口迁进了秋叶村,还在秋叶村买地买房。
“没有正式正规的手续,叶山怎么会承认!怎么会!我看过他的户口本,不过是老村长手写的皱巴巴的几张纸而已!我去秋叶村住的时候,想住哪里住哪里没人管,谁还费那个功夫浪费物资去买地,买地又没有正经手续,我看就是村长敛财的手段,傻子才去买!可是叶山认了,真的分房子了!妈的肯定有黑幕!”
那些记忆还很清晰,以她上辈子的经历,她无从得知为什么叶山会承认叶村长办下的手续,她也不感兴趣。她只知道,在和家人来到秋叶村的那一刻,买地迁户就是最重要的任务。
而此时此刻,这个任务的进度条已经完成一半了,她心中欣喜极了。
第61章 (二合一)
思绪翻飞之际, 叶村长已经写好户口本,又写了一张地契。
“就在我家这条巷子最后面, 地方不大, 不过够你们一家人生活了。”叶村长很有盘算,他也没有将已经被占领的空地“卖”给乔青青他们,只从村子里一些不起眼的空地入手。那些外乡人并不喜欢跟他们本地人住得太近,所以他们本地人聚居的房子中间的空地, 外地人一般不会占。
那更好了!乔青青满意得不得了。
“喏, 看看吧。”叶村长将东西推到他们面前, 出神地看着桌上的蜡烛。这家人看起来像行李不多, 家底还挺丰富的, 这根蜡烛也是他们提供的,不然的话他绝对不舍得点蜡烛办公。
乔青青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喜意,和家人们一起翻看新出炉的地契和户口本, 叶村长歪斜不甚好看的字在她眼中,却像是改变未来的通行证。
她露出由衷的笑容。
一条完好无损的烟放到桌上, 邵盛安感激地说:“那以后就承蒙村长您关照了。”
叶村长对他们的爽快大方很满意,送他们出门时虽然烛光黯淡,但仍能看到他脸上高兴的情绪。
“我们接下来做什么呢?”乔诵芝也放下心头一块大石头, 开始操心现实的问题。
“可能是这两天都是白天睡觉晚上赶路,这个点我好像不困了。”邵母苦笑。
邵父他们也说不困, 乔青青眨眨眼:“那我们现在就去我们的新家地盘搭房子吧。”
“好耶!搭房子!”邵盛飞第一个响应。
而叶村长关上门后回到屋里, 客厅里那根蜡烛还没有熄灭,儿子坐在他原先的位置上,手头正是那条烟。
“真的是烟啊?看起来包装特别好!”叶村长的儿子舔嘴唇, 将香烟翻来覆去地瞧。
叶村长将烟拿过来, 感受到儿子垂涎的目光, 他哼一声:“不能拆。”他珍惜地摸摸烟身的塑封,将桌子上的厚册子也拿起来,转身进屋。
他的儿子长叹一声歪坐在椅子上:“我就摸一摸,又没说要拆,我又不傻。”
村长很快出来,伸手将蜡烛掐灭。
“爸!多点一会儿也行啊,别这么吝啬。”叶长天嚷嚷。
“你就浪费吧你,这是好东西,用一点少一点,存着以后急用的时候才有得用。”村长摸黑坐下,问他,“你打听好了吗?如果真的能成,那条烟就送出去。”
叶长天叹气:“我刚才打听了,军队现在不好进,爸,谁都知道军队待遇好的啦,叶山肯定卡得更严格。”
“明天我也去打听,长天,现在日子不好过,我就盼着你能参军,以后可以保护家里人和村子。”
“知道了,我会努力的。”
另一边,乔青青他们已经找到叶村长卖给他们的地。
这里是巷子的尽头,旁边是一条小路,小路过去又是一片民居。
“还挺大的,跟地契里写的一样,宽四米二,长——长有七米六。”邵父收起卷尺,“够我们一家住的了。”
“先把地上的杂物垃圾清理掉,然后我们就可以安装帐篷了。”
三轮车上的行李堆得高高的,照明灯就挂在帆布上,照亮着新家。
乔青青他们一起动手,很快将地面的杂物清理干净,暂时堆放到路边。
但这块地还是太脏了,之前洪水退去后又迎来高温,地面又干又臭,蟑螂蚊虫到处飞到处爬。
乔青青面不改色地将一根人类的小腿骨塞进垃圾袋里,喊邵盛飞:“大哥,把车上的铁锹拿下来。”
“哦哦,我来拿!”
邵盛飞将铁锹抱下来,乔青青接过一把,邵盛安和邵父也拿一把,最后一把邵盛飞不给邵母要自己用,问乔青青:“妹妹,我们要种地吗?”
“不种地,我们挖一层表层的土。”虽然要搭帐篷,但也不能一出帐篷就是黑色的臭泥巴,那味道太难受了。
四个人一起努力,将地面的一层土铲掉一层。
隔壁邻居有人蹲在旁边看,还小声讨论,说他们家人讲究。
邵母擦汗,喘气休息:“这都半夜了,还挺多人没有睡觉的。”
“白天热嘛,只能夜里出来走动,这鬼天气都让人昼夜颠倒了!”乔诵芝放下木板,“喝点水吧,太累了。”
一家人坐在木板上喝水,邵盛飞指着东边:“那里好亮啊,还有那里!也好亮啊!”
邵盛安看一眼:“那里是村口的方向,应该是军卡,明天早上应该就要挖深水井了。”再看向邵盛飞指的第二个方位,他愣了一下,“那是叶山吧?还挺多灯光的。”
邵父眯着眼睛看:“好像山腰上有人住,到处都有灯,他们应该也有发电的东西吧,可能也是太阳能发电机!”
“说对了!叶山上头听说铺了好多太阳能发电板,电都用不完!”蹲在不远处的邻居插话了,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邵盛安笑着回复:“我们从花城过来的。”
“哎哟,那可不近啊,你们消息还挺灵通,这几天好多人来我们村啊,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来消息的。”
邵父忙说:“你们运气真好啊,这里有军队,你们还有物资领,我们那里好久没有救援物资了。”
那人拿蒲扇扇风,很是与有荣焉的样子:“我们运气是挺好的,之前水灾的时候直接就上山避灾啦,我们整个村子都没有人死掉呢!就是现在太热了,烦人!地里都不能种,有时候叶山那头物资不够发就没发,只能饿肚子!外来人来得越多,东西就越不够了。”说到最后,语气中有对外来避难者的嫌弃厌恶。
邵父就没有应声了,将水杯放好,站起来继续刨地。
凌晨四点的时候,木板铺好,帐篷也搭建完毕。帐篷搭了两个,一个大的做卧室,一个小的放行李,除了两个帐篷还搭了个小厕所。
“我看见了村子里其他人的房子是怎么遮阳的了,他们都拿竹子搭竹棚子撑在屋顶上,好像他们这里有竹林,等天亮一点我去找找。”邵父说。
“就算有竹林,现在去应该也找不到半根竹子了。”乔青青说,“我记得空间里存有些遮光布,找出来我们盖几层在帐篷上,遮阳效果肯定不错。”
邵盛安笑眯眯:“搬家的时候家里的窗帘不也带来了吗?那个也能用。”
“我们家这个帐篷这样杵着,我总觉得没有安全感。”邵母仰头,帐篷里的灯将他们的影子照在篷布上,他们看不见外面,外面的人却能看得到他们。
“这只是暂时的,我们先住下来,建房子的事情再慢慢想办法。”乔青青安慰道。
外面忽然有了些嘈杂声,邵盛安拉来帘子出去,见到一群人吵吵闹闹地从不远处靠近,手头好像都扛着东西。
附近的房子陆续有了动静,有人开门,有人开窗,也有人在招呼:“回来啦?我家大山呢?”“找到什么好东西没有?”“没有遇到危险吧?”
凌晨时分,这座村子却很有活力。
乔青青他们观察了一下,那些刚回来的人应该都是村里的土著,他们应该是夜里去外面搜寻物资去了。
“我们也睡觉吧,我怕白天太热睡不着。”邵盛安提议。
“行吧,先睡觉。”
这种恶劣的天气,有条件睡觉就多睡一点补充精神,更多的也没办法强求。
这种环境,将太阳能发电机拿出来太不明智了,所以乔青青他们只靠着冰盆和风扇纳凉。
才睡下不久,乔青青就听见了轰隆隆的噪音,地面还有一些震动。外面的说话声、走动声也越来越密集,她实在是睡不着觉了,掀开帐篷门出去。
这才五点出头,东边就有些许亮光,黑暗褪去大半,虽然太阳还没有升起,但视野已经不受影响了。
她打了个呵欠,觉得眼睛不舒服拿镜子来看,就看见自己两眼都是血丝。没办法,她拿眼药水滴几滴,见行人投来好奇的视线,她面无表情地看回去,直到对方先移开视线。
感受着地面的震感,她估摸着应该是开始挖井了。她也没有去看的想法,假装进小帐篷里拿东西,取出来一大捆遮阳布,趁太阳还没升起坐在帐篷前开始缝制。
“不睡啦?”邵盛安也钻出帐篷,声音沙哑,“在钻井了?”
“嗯,你也被吵醒了?”乔青青笑着拍拍身边,“过来坐。”
邵盛安坐下帮忙处理遮阳布,说:“我出去看看有没有树枝,钉几个架子来支遮阳布。”
“我看难,之前太冷了,我们一路过来,走高速路的时候两边的林子全都光秃秃的,早就被薅光了。”她小声说,“我都有准备,已经拿出来了,你进帐篷里拿。”
他们干活的时候,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等太阳升起时,外面挖井的声音也停下了。
“来来,我来弄!”邵父也起床了,见儿子儿媳妇已经干起活来,赶紧上来搭把手。
很快,他们就将遮阳布支起来,又将窗帘挂在帐篷前后,做门帘用。
简易的帐篷住宅就这样全部搭建完毕,乔青青去弄早饭,邵盛安和邵父没有停歇,把三轮车上的其他行李卸下来。
吃过早饭后,乔青青将太阳能风扇和太阳能灯拿出去充电,她站在阳光下,感受着炽热的阳光给皮肤带来的疼痛,不觉得难受,只觉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