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自打林立文做官后,地虽还是种着一些,但多是请村里的乡民们帮忙种植,而他们自家却是没怎么下地了。
家中也不缺银钱,吃食营养都跟上来了后,林家众人的气色也全都好了起来。反倒是林小姑在景县辛苦操劳十五年,身子委实亏空了许多,人自然就特别显老。
与她一样的,还有彭再桥也是如此。
另外他们的一儿一女,更是瘦到显得人脑袋特别大。
林老太与林老头哭完林小姑后,便一人抱着一个外孙说道:“你们大人我是管不了的,但是两个孩子却不能不管!后面你们若是想回景县便自己回去,两孩子得留我这里,让我们给养上几年,把身体养回来……”
林小姑心中知晓,爹娘是找不到理由将她留下来才这般说的,便哽咽着说道:“爹,娘,那些苦日子都过去了!你们不知道,自打大郎来了我们景县,大家现在的日子都好过着呢……”
至于如何好过的,林小姑可就有太多话想说了。
她还不止对林家众人说了,还对着后面那些知晓她回了林家村,提着东西来探望的村民们也说得眉飞色舞!
“我们景县,今年水稻两季亩产量加一块,可是有四百多斤!”
“我们养鱼虾,种莲藕!”
“养得鸡鸭鹅如今也陆续下蛋了……每天能捡好多呢!”
“待开春了,大家还说要抱猪仔回来养!”
林家村的村民们听林小姑这般炫耀,便也说自家村子里除了没有大规模挖塘养猪鱼虾和种莲藕等外,其他的都不比景县差。毕竟林大郎可是他们林家村的人,他们是跟着最早学农事的那一波。
“我们村的猪,那可是整个牧州府州都出名的!”村民们也炫耀道。
而林小姑现如今很爱听大家夸赞林立文的话,因此她是越听眼睛越亮,与村民们聊天时也是更为带劲了。
村民们也喜欢听林小姑说一些林立文在外面造福别的乡民们的事情,这让同为林家村,且看着林立文长大的他们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于是大家也越发的喜欢找林小姑说话。
于是从林小姑回家至今这二十来天里,只除了前面几天有跟林家众人好好的待在一块后。她其余的时间,不是在村民们家中互相炫耀夸赞林立文,就是走在去往村民们家的路上……
然后经过这样一段时间,林家村有人竟然还在与林小姑进行一番深刻的交流后,决定也挖个塘试着来搞一下“粮——畜——渔——树”的生态农业。
作为已经跟林立文学过,还有着实践成功经验的林小姑便被那几位村民请去做了现场教授。
面对全然一改过去怯弱的性子,如今变得活跃又善谈的林小姑,林老头则又是叹息又是欣慰道:“见着翠娘如今这般模样……我这下是彻底放心了。”
林老太也是这般想的,脸上还带了笑容:“待大郎与秀秀归家,咱们今年可算是能过一个真正的大团圆年了。”
结果这话说完没等多久,林家这边便收到了林立文派人送回的信件。
信上说,永兴帝传召他即刻入京,所以今年林立文没法回家过年了。
第86章 宅子
林立文接到圣旨后,便忍不住感叹,在古代做官真就不是个轻省的活。除非是京官,否则地方官员也基本上都是两三年一调拨。
偏古代交通还格外的不方便,因此每次任期一到,官员们便都是带着家眷们和拖着许许多多的家当奔波在路上。
此刻林立文也自是不敢耽搁,得赶紧出发去京城。
而在这个时代,跟随丈夫一同去往地方赴任的妻子也很是辛苦的。
如钱秀秀,林立文去往牧州府城上任,她便跟来府城。而当林立文要去景县那等贫苦之地办公,她便又无怨无悔的跟随过去景县。
眼下更是好不容易等到林立文将公务圆满完成,满心欢喜的以为能回林家村与父母亲人见面,并过上一个团圆年时,一道传召圣旨下来,林立文要去往京城了,而钱秀秀便也得跟着去。
若不然的话,难道还让他们两夫妻分隔两地不成?
这还是他们俩现在没有孩子,等有了孩子后,孩子也不容易。那些需要去往地方任职的官员们的孩子,便要么被放在祖父母身边,让老人帮忙看顾着。要么便是跟随着父母一道,去往各地方任职。
偏事情就是这么不凑巧,在林立文带着钱秀秀赶往京城行走完一大半时,钱秀秀这一日便红着脸悄悄告诉林立文,她觉得自己可能怀孕了。
林立文便赶紧停止赶路,派人去请了大夫过来一瞧,刚好两个来月。
这般算下来的话,孩子应该是在他们从景县回到牧州府城后怀上的。
对会有孩子这件事,他们成婚也有将近两年,双方身体没有任何问题且按照时人思想,林立文也不可能要求钱秀秀做避孕措施的话,此时怀上这个孩子真就一点也不意外。
确定真的有了孩子后,再如之前那般赶路肯定是不行的了。更甚至对钱秀秀这种孕妇来说,行程缓慢的长途跋涉也都是不适宜的。
因此若是跟随林立文去往京城的话,他会担心钱秀秀身体吃不消。可若是不带着她一块去往京城,林立文又不放心她独自回林家村。
再者眼下都走了一大半了,对钱秀秀来说,让她返回林家村还是一种路程更为远的长途跋涉。
此刻林立文对着钱秀秀,之前就一直压在心底的愧疚此刻全部翻涌了上来。
钱秀秀瞧着他紧锁的眉头便说道:“大郎,没事的。大夫刚刚不也说了么,我身体挺好的,孩子也很是健康。”
林立文望着钱秀秀此刻还未凸起的肚子,颇有点手足无措的模样:“我,我还是担心……我,我还,还没照顾过孩子……”
想他穿越前没结婚,自然不可能有孩子。于是从穿越至今,自认没碰上什么大难题的林立文,此刻是真的感觉到自己被狠狠地为难住了。
“不行,咱们得慢慢走……”林立文经过一番思考后,便一脸慎重的说道。
钱秀秀便担忧:“这样会不会耽误大郎你入京的事。”
林立文:“无妨,圣上只命我即刻回京复命,但却未曾要求我必须得于哪日之前赶至京城。”
既如此,那自然是老婆孩子排第一。
好在的是,他们已经之前已经赶了一大半的路程了。剩下的这一小部分,在林立文特意放缓了脚步后,也不过是在第七日的下午便抵达了京城。
抵达后,林立文带着钱秀秀先入住的是京城驿站。
林立文对钱秀秀解释道:“圣上赐予了我一宅子,但是一直没有去住过……我也未曾请过仆人照看。”
那么即便他们在京城有住宅,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可能立马就能住进去的。
反倒是这驿站。
位置就处于天子脚下,京城驿站的内部设施其实是还不错的。且驿站里的官吏们还颇为有眼色,只需在官员们入住时将职位名称一报,对方便能很清楚的分辨出哪些是他们得好生伺候的对象。
而林立文在京城驿站里,还是出过名的。
因为他是唯一一位在入住京城驿站期间,先后两次刚入住后立即就被永兴帝召见,且还有一次更是受到了永兴帝与太后同时派发的嘉奖的官员。
并且职位上,林立文还是个京官。
所以林立文此次带着钱秀秀入驻京城驿站,享受到的待遇真的很不错的。便是他那宅子清理好了后,若无足够多的仆从使唤的话,怕是还不如他们住在驿站里舒服。
还有他们驾着的那匹马,也享受到了别的马匹难以享受得到的精心伺候。
于是刚一入住,钱秀秀就忍不住对林立文说道:“果然不愧是京城,驿站也比别的地方住着舒适许多。”
林立文就笑:“你先自己在房间里待会,我出去找人请个大夫来给你瞧瞧。”
至于那宅子,林立文决定等面见过永兴帝再说。万一他还跟以往一样,受了一次召见后又被派遣到哪个府州的屯田司去了,那这宅子依旧没必要浪费银钱去修整了。
而永兴帝这边,在知晓林立文赶至京城来后,果然如以往一般,第二日就派人到驿站来传召了。
见着永兴帝,林立文依旧恭敬的先行礼拜见。
永兴帝笑着望向殿中站着的林立文,正准备好好的夸赞他一番时,却在瞧清楚了他那张脸后,说出了与当初林老大刚到景县时一样的话:“大郎怎的黑了许多?”
时下对人外貌上的美,不论男女,都有讲究一个白。
以前的林立文还能当得上一句面如冠玉,毕竟他是原男主林立泽的堂兄。而在原文里,林立泽就是因为长得很是俊美,才会在殿试中被皇帝钦点为探花郎,并且指婚于公主。
因此论模样,林立文与林立泽这两兄弟都是不差的。
“臣惶恐,惊扰了圣颜。”林立文无奈的赶紧作揖行礼道。
要知道在原文里,钦点林立泽为探花郎的皇帝也正是永兴帝。所以他从某方面来讲,还是有点颜控属性的。
不过整体来讲,永兴帝还算得上一个明君。并不会因为人的相貌过于优待,而原文里林立泽能被钦点为探花郎的前提条件是,他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通过科举踏进了殿试的大门。
如同此时,见着林立文明显黑了许多的肤色,永兴帝还叹道:“大郎此次去往牧州推广水稻一年两收之行,委实是辛苦了。”
“这都是臣的本分,臣并不觉得辛苦。”林立文忙道。
他是真不觉得辛苦,而且对比起面对永兴帝时,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语,林立文其实更喜欢面对乡间的那些百姓们。
想当初刚穿来时,林立文只是想在这个时代好好的生存下去。可后来见得多了,林立文越发的感受到这年代老百姓们生存的不易后,他的心态便慢慢的开始发生了变化。
尤其是在去往一个地方教会当地老百姓种植后,他们因为地里丰收而欢喜的神情,更是让林立文更为深切的体会到那句,何为“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
然这一次,永兴帝却是真的起了要将林立文提拔为屯田司郎中一职的心了。
但在非特例的情况下,只有三品以上的官职才会是由皇帝直接铨选的。如林立文这种外派回京,且官职只是从六品上的官员,其功过是由吏部考功司先进行考察的。永兴帝最后只夸赞了林立文几句后,又赏赐了一堆东西,便让林立文先回去了。
而永兴帝不提升职一事,林立文也不好直接去跟他说,他其实并不想升官尤其是留在京城之事。
只是等回到驿站后,林立文便对钱秀秀说道:“秀秀,咱们怕是要在京城待上一段时间了。”
别看林立文的职位虽然还不够高,也完全没达到皇朝早朝五品官职的最低标准。可他职位却是京官屯田司员外郎,而按照规定,员外郎是属于每日都要上早朝的官职。
因此那座宅子,现在必须要修整一番了。毕竟驿站这种地方只能短期的居住一下,但若是林立文长时间留在京城,再住在驿站怕是会很不方便的。
尤其是早朝,百官朝见永兴帝的时间为卯时,也就是早上的五点到七点。那么对于林立文来讲,他便得在这个时辰之前赶至皇城外等候。
此次回京述职,林立文还有一些假期,他可以趁着这几日将宅子赶紧请人修缮一番。
钱秀秀便应了声,当即就随着林立文一道驾着马车去看宅子了。
永兴帝赏赐的宅子位置其实还算不错,在紧挨着皇城不远的官员集中居住的一座坊内。面积也足够大,只是光是林立文与钱秀秀两人住进去的话,便会显得很是空荡。
自然,这样的宅子整理起来不仅麻烦,还很是费钱。
林立文带着钱秀秀大致看完宅子后,便送她回了驿站,然后又问了驿站的小吏,找寻到了做这一方面生意的店家。
能在京城专门做这一块生意的店家,对京城各坊内住宅的大致情况不说了如指掌,也能说得上知晓一二。
于是林立文这边一把住宅地址报出来,对方态度一下子就变得格外的热情。
那宅子的位置,可非一般官员置办不来的。那么眼前这位大人,要么家庭背景够深,要么就是深得皇宠。
可对林立文来讲,却是肉疼的开始。
京城物价本就比别的府州贵上许多,但住宅房屋上的花费反而是最小的,最贵的地方反而是宅子里面那些花池水榭假山,还有亭台楼阁这些地方的修缮装饰。
林立文是心头滴血一般的听完店家的一些报价,只问道:“花池水榭,亭台楼阁这些我都不需要弄……我只打算修缮一下内宅几间厢房以及厨房杂屋这些地方。”
店家当即就愣住了:“花池水榭,亭台楼阁都……都不弄吗?”
“对,都不弄!”林立文回答的斩钉截铁,且还问到:“只北厢房需要置办的好些外,其余皆按最便宜的来修缮的话,需要多少银钱?
时下北厢房一般都是宅子的主人家住的房间,钱秀秀眼下又怀着身孕。别的地方林立文都可以省钱,但是这间屋子却是绝对不能省的。
店家:“……”
他是万没想到,得了那么好一处宅子的官大人,竟然会这般的贫穷!
然此刻的林立文也很无奈啊!
像刚刚店家给他介绍的那些物价,一块只是拿来做装饰用的假山石就得花费林立文一年的俸禄不说,还是很普通的那种。
如这般的装修,林立文表示,他穷,他装不起。
甚至要林立文来讲,永兴帝与其升他的官,让他留在这京城里。还不如把这官换成银钱嘉赏下来,然后让他继续去教百姓种地。
第87章 上朝
永兴帝赐下的这个宅子,整体其实已经全都装修好了的。只是因为长久无人居住,再加上赐给林立文后的这两年,宅子也一直是空置的,故需要好好的修缮整理一番才能入住。
店家又瞧见这宅子较好的地理位置,才将林立文往平日所接待的那一等级官员上去对待了。所以他之前给出的装修方案,便有点偏中高档次。
好在,店家很快便按照林立文的要求给出了新的方案建议:“大人,京城冬日颇为寒冷,房间里若装上火地或者火炕都很不错。”
林立文:“卧房装火炕,侧厅装火地。”
店家愣了会,才笑道:“好的,大人。”他本来听林立文口音,还想着他应该是南方人,怕是不清楚火地和火炕是什么,还正想等林立文问起的时候好生解释一下呢,却没想到林立文自己就懂这两者的区别。
然店家更绝没想到的是,眼前这个连房子装修钱都掏不起的人,就是那个教会众人修火地和火炕的林大郎。
林立文也没有要解释这些的意思,之后俩人就宅子的其他装修细节又商定了一番,确定暂时没什么问题了,林立文就交付了一些修缮订金。
知晓林立文是要赶着住的,店家这边也赶紧派人过去开工。
宅子较好的地理位置,便决定了当初最开始修建它时的第一任屋主人很是下过一番功夫的。而林立文又不准备大修,除开必须要入住活动的几间屋子外,其余都只做了简单的清理,就花不了多少时间。
至于剩下几间需要装置火地和火炕的房间,修葺的速度也很快。
因为随着火地和火炕的出现,一些敏锐的商家嗅到这其中的商机后,于是京中这几年一些商铺里,也开始售卖起了制作火地和火炕的成品土坯和砖块。毕竟土坯和砖块这类型的东西,制作好后只要能稍微仔细些去保存,是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的。
且这些土坯和砖块还有好几种尺寸,完全能够满足大部分人家修建火炕和火地时的需求。
“你们这法子真不错。”林立文都忍不住夸道。
“冬日太冷了,地又冻得硬邦邦的,不好搞啊!”正在盘着火炕的汉子便解释道:“有时候还会碰上像大人您家这样的,修建得比较着急……”
林立文笑着点头:“是的,没错。”
汉子也冲着林立文咧嘴一笑。
看他这笑容,林立文心情也很好。
最后不到一日的时间,几间屋子的火炕和火地就被盘好了。
林立文按照京城时下习俗,临走时便赠送了给他家修葺房屋的两个汉子,一人一封小红利与用小篮子装着的六个蛋。
只是当天下午,回了店铺后的两个汉子就被店家问了。
按照店里规矩,主家给的打赏都是给去做事的工人的,店家一般不会拿走。店家现在也只是一时好奇,如林立文这般贫穷的官大人会赏赐些什么东西。
果然就跟店家之前预测的一样,两个红封里边包的银钱并不多。莫说拿去跟那一片的官大人家的奖赏来比了,便是城中一些富户人家给的打赏也比林立文给得多些。
至于那篮子里面装着的六个蛋,店家瞧了眼:“这是三个鸡蛋和三个鸭蛋?”
一汉子回答:“是的。”
“这位大人怎么还送你们蛋啊?”店家好奇的问道。
也不是没有碰见一些主家,会给外来做事的工人们赏赐些物品。但说实话,赏赐蛋的绝无仅有。而且赏赐的还这般吝啬,一人才给六个。
“不知道,那大人只说这叫什么金玉满堂?”汉子回答。
“金玉满堂?”店家听得更觉惊奇,而后一脸的感叹:“果然不愧是官大人啊,便是送点蛋还要取个这般好听的名字。”
先前那汉子便道:“这名字好听是好听,可不还是鸡蛋和鸭蛋么?”
“管他呢,都是白得的。”另外一汉子笑嘻嘻的说道。
店家也笑:“那是。”
毕竟那可是连自己宅子都装修不起的主家,不能对他奢望太高。
用来制作火地和火炕的土坯和砖块都是成品,因而房间修缮好后的第二日,林立文便驾着马车去驿站接了钱秀秀过来。
而早在修缮房子时,林立文还去找了京城牙婆,雇了一对年纪在三十多岁,瞧着老实本分的夫妻来家中做事。
昨日下午这俩口子就进宅子来了,今日一早更是按照林立文的吩咐,把偏房地下的火洞烧起来了。
此刻屋子里便很是暖和。
“这宅子真不错,比驿站那边还要暖和些。”钱秀秀进了屋子里,很是高兴的说道。
林立文便道:“驿站房屋多,地下热气给的自然就没有这么足。”
“也是。”钱秀秀笑了下,又问他:“每个屋子都装上炕了吗?”
“没装那么多……就装了三间厢房,还有一间偏房,一间侧厅。”林立文回道。
“正厅不装吗?”钱秀秀又问。
林立文:“先不装。”
钱秀秀:“可万一要是家中来客?”
“你家相公就一种地的,咱家来不了什么身份尊贵的大人物……将侧厅装好就行。”林立文一脸随意的说道。
时下正厅就跟正门一样,并不是什么人来了都可以踏进的,尤其是等级制度越高的门户更是如此。便是主家自己人走动,正门也是极少进出的。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走的是东西两个角门。
所以接待一般的客人或者亲戚,也都是用的侧厅。
更何况,林立文从来就没打算要留在京城做官。
之前如此,现在也依旧如此。
搬家完只休息了一天,林立文的假期就到头了。
按照皇朝制度,从明日起,他得开始上早朝。
说起来,林立文这个从六品上的工部屯田司员外郎都当了好几年了,但是一次早朝都还没有上过。
估计古往今来,出现这种情况的怕也只有他一个人了。
钱秀秀对这事可谓是严阵以待。
晚上睡觉前,灯笼里的蜡烛,她又打开仔细检查了一遍。还有上朝要穿戴的朝服和礼帽也被她整理了一遍又一遍,瞧见一点褶皱子都不行。
林立文看不下去,将她拉回身边:“已经整理得很好了!时辰不早了,你这还怀着孩子呢,快上床睡觉!”
钱秀秀:“对,得睡觉了!明早还得早起呢!”
林立文没答应:“寅时那个点,天都还没亮,你别起来了。”
“那我去吩咐满娘明日早点起来,给你做吃的。”钱秀秀说着,就又要出门。
满娘便是林立文雇佣的那对夫妻中的妇人,而她男人姓吴,家中排行第六,所以林立文他们唤她男人为吴六。
钱秀秀又被林立文一把拉住:“也用不着满娘……我这两日特意早起瞧了,坊内有好些早食铺子呢!”
古代虽对各行业都有区域划分,但实际上京城里的各坊内却如同一个个独立的县城一般,许多生活必需品可不出坊就可以买到。甚至哪怕到了晚上宵禁时间段,只要人不出坊,其实也是可以自由活动的。
因此抛开居住花费较大这一块,京城生活其实是很方便又舒适的。
第二日,林立文睁眼醒来时外面还是漆黑的一片。
昨晚上不让钱秀秀早起的她,这会也还是跟着一块起来了。
钱秀秀帮着林立文将穿戴好的朝服整理一番,待到林立文要提着灯笼出门上朝时,就不肯再让她跟着了。
林立文:“外面冷,你莫出来着凉了。”
钱秀秀顾忌着身体,也就没勉强,只叮嘱道:“天黑路滑,大郎你路上注意着点,慢些走……”
“嗯嗯,我知晓的。”林立文冲她挥手:“你快把门关上,莫让寒风进去了。”
见着钱秀秀听话将门关上后,林立文才带着吴六,提着灯笼往西角门那边走去。
等到林立文从西角门出来,吴六便在他身后将门关上了。
不得不说,在古代早起上朝真就是个辛苦活。
尤其是眼下进入寒冬腊月的季节,黑漆漆的天,林立文提着个照亮的灯笼,天上飘着雪花,北风还在耳边边呼呼的吹着。
林立文这脚一踩在雪地上,立时还有了一个不浅的小坑。
待林立文走到所住这坊的西门那一片,才终于瞧见了几处亮着灯火的门面。这些门面便是专做他们这些早起人生意的店家,卖的也都是一些简单方便的吃食。
林立文走过去时,旁边已经有两个穿着官服的人在那里买东西了。
“店家,给我一个饼子。”林立文走到一家卖饼的店铺前喊道。
先前那两位官大人显然是熟人,刚还在说话呢!只是这会瞧见林立文走了过来,便不约而同的停下交谈,用着好奇的眼神看了他一眼。
林立文知晓自己从未上过一天早朝,这两人不认识他也是正常。但这会既然能在卖吃食的这里碰上了,那必然就是与他同住一个坊内的官员。
远亲不如近邻嘛,哪怕是当官也还是要讲究一些的。于是林立文冲着俩人露出友好的一笑,还主动打起了招呼:“两位大人早上好。”
对面俩人怔愣了会,才笑着回应林立文的招呼。
“林大人早上好。”
“林大人今日是第一次上早朝吧!”
未曾想到这俩人居然还会认识自己,并且还会知晓他这是第一次上的朝会,林立文便很是好奇:“我与两位大人可曾见过?”
这话一出,对面两个人直接“哈哈哈”的朗声大笑了起来。
很是畅快的笑了一通后,两人这才摇头说道:“未曾见过。”
“是呢,我们这还是头一次见面。”
林立文便更觉得奇怪了。
直到其中一位大人笑着指了指他的朝服,林立文立刻恍然了。
是了,是他糊涂了。
皇朝各等级官员的朝服皆有不同,而能够达到每日可上早朝标准的官员人数就更为不多。这两位且还是这一类等级官员里的,对朝中众大臣必然也是认识的。
所以哪怕他们从未见过林立文,但从他穿戴的朝服上便可知晓他任职官职的品级。而同品级官员里边还有谁是那个陌生面孔,那还用得着想吗?
那两位官员还笑着说他们虽未曾见过林立文,但是却少听闻林立文的那些事迹,因而对着林立文就是好一通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