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圣上过年节不爱热闹,从前也就除夕这日会设宫宴,只新近几年,却是连除夕的宫宴都取消了。
除夕这日,顾长晋一早便被谈侍郎撵回家。
马车才刚驶入梧桐巷,便听得一声清脆的——
“姑娘,您仔细脚下,可莫要摔倒了。”
顾长晋心脏骤然一跳,慢抬了眸,掀开车帘往外望去。
几个小娘子正在顾府大门那贴桃符,正中一人身披大红绣白梅的斗篷,立在一张高杌上,踮起脚敲桃符。
露在空气中的一截皓腕比落在她身上的雪沫子还要白。
顾长晋按了按左侧胸膛,道:“停车。”
横平应是,隔着老远便扯缰停车,知晓主子是怕马车惊到前头几人,是以手上的动作放得格外轻。
容舒敲好桃符,便由盈雀扶着从高杌下来,提着裙裾往后瞧了瞧,旋即满意地点点头。
“瞧我挂得多好!”
“是是是,我们几人挂的桃符就数姑娘挂得最好了!”盈雀拍着马屁道。
盈月可不应,上前把铜手炉放在容舒手里,又替她将兜帽戴上,道:“就许您尽这么一回兴,后头的桃符您可不能挂了,从那高杌上摔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她方才心都要揪起来了。
容舒道:“这不是百姓们特地送来的桃符么?百姓们的心意可不能辜负,我挂在大门处,哪日他们经过时见着了,也会高兴不是?再说,我幼时——”
容舒原是想说我幼时可爬过比这更高的地方呢,可余光瞥见远处一辆停在巷子口的马车,话音便顿住了。
横平一扯马缰,马儿“哒哒”着往前慢行,不一会儿便到了顾府大门。
容舒赶忙收起一身皮猴儿气,挂起个温婉的笑容,喊了声:“郎君。”
顾长晋一下车便见着挂在大门边的两幅桃符,上头画着狻猊、白泽,下书左郁垒、右神荼。
画是寻常画,书墨亦称不上有筋骨。
“这是今个一早百姓们送到府里的桃符,说希望郎君岁岁平安,无惧邪祟。”容舒一双桃花眼渐渐弯下,“除了桃符,还有屠苏酒、长生果、麻杆、金铖炮。”
风动,檐下积雪落了几片在她兜帽上,她犹若未知,仍旧笑道:“郎君做的事,百姓们都感激着!”
泠泠霜雪日,她温然含笑的声音连寒风都舍不得吹散。
字字入耳。
顾长晋与她对视须臾,喉结微微一滚,道:“桃符可是还未挂完?余下的我来挂。”
百姓们送来的桃符委实不少,顾长晋连小厨房的柴门两侧都挂上桃符。
容舒将剩余的桃符珍而重之地放在一个小箱笼里,问顾长晋她能否将剩下的桃符带去鸣鹿院挂。
桃符每年都要做新的方才好,剩下的留到来年挂可就不美了。
【百姓们的心意可不能辜负。】
容舒问这话时,顾长晋耳边响起她方才挂桃符时的笑语,淡嗯了声,道:“夫人若喜欢,自可拿去。”
桃符挂好后,天已经彻底暗下。
二人换上簇新的衣裳往六邈堂去。
寻常人家过除夕素来是热热闹闹、张灯结彩的。
顾家却冷清得很。
松思院还好些,好歹年画、桃符、红绸、爆竹、喜果一应俱全。
六邈堂这里却是一星半点的年味都无,连灯笼都是素青色的,没半点儿喜庆。
徐氏一到落雪日便要犯头疾,与前世一样,这场除夕宴只吃了半个时辰便散。
容舒与顾长晋并肩离开六邈堂。
张妈妈三人故意落了一大段距离,生怕吵着主子培养感情。
容舒有些无奈,却也无可奈何。
“嘎吱”“嘎吱”的踩雪声在二人的静默中显得格外突兀。
容舒决定给自己找点儿事做,从荷包里取出个蜜枣便吃了起来。
顾长晋瞥了瞥她。
注意到他的目光,容舒又拿出一颗,道:“郎君要吃个蜜枣么?”
她打小就不是个爱吃独食的人。
顾长晋说不吃,容舒便不紧不慢地把第二个蜜枣也吃完。
二人快走到书房的时候,常吉冒雪前来,手里揣着一封信。
“少夫人,护国将军府的大管家方才特地送来一封丹朱县主的信。”
容舒一怔,赶忙接过信,道:“房管家可还在?”
“那大管家放下信便走了,只让小的同少夫人报一声,说丹朱县主与穆将军一切安好,等入夏了大抵便能回京述职了。”
容舒这才松了口气,颔首笑笑:“辛苦你了。”说着,拿出红封递了过去。
常吉一怔,用余光觑了顾长晋一眼。见自家主子没甚不快的表情,这才哈着腰接过红封,一模才知这沉甸甸的红封有两个呢,这是连横平的份都备上了。
真是个妥帖人。
容舒拿了信,着急着要回屋看,忖了忖便道:“郎君今儿大抵还要在书房忙公务,妾身便不打搅郎君了。”
说着盈盈一福,转身唤上盈月几人,步履匆匆而去。
常吉总有种主子被少夫人嫌弃的错觉。
虽说主子本就打算要宿在书房,但主子说与少夫人说,那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
方才少夫人那话听着,怎么好像很希望主子睡在书房似的……
容舒回到松思院便迫不及待地拆了信,看完信中的内容,柳眉忍不住一蹙。
怎会如此?
直至将信中内容一字一字看了两遍,她方抬起眼,将信折起,从一边的六合柜抽出一封文书,一同塞入袖筒里。
张妈妈给她端了碗甜羹进来,见她伸手去取黄梨木架子上的狐裘,不由疑惑道:“姑娘这是要去哪儿?”
容舒披上狐裘便提上一小坛屠苏酒,笑道:“我去寻二爷说几句话,你们不必跟来。”


第30章
六邈堂。
安嬷嬷从酒壶里倒出一小杯屠苏酒,对徐馥道:“除夕都得吃屠苏酒,三姑娘再不喜欢这味儿,图个喜庆,吃一杯也好。”
徐馥皱眉:“嬷嬷又不是不知,我最讨厌酒味儿了,臭熏熏的。”
安嬷嬷压低声音哄道:“您这畏寒的毛病一到落雪日便要变本加厉,老奴往这屠苏酒里又添了不少药材,您就吃一杯,便当是给老奴的恩典了。”
徐馥只好将杯子里的屠苏酒一点一点抿进嘴里。
安嬷嬷见她神色依旧恹恹,不由得道:“您既然不喜她,今儿又何必让她来六邈堂吃团圆饭?”
“砚儿待她委实是太过冷漠,这是她嫁与砚儿过的第一个年节,总不能让她冷冷清清地过。”徐馥放下酒盏,接过安嬷嬷递来的蜜饯,“时机未到,不能让她离开顾家,还得想个法子稳住她。明儿让砚儿来我这,他不能再宿在书房了。”
话音甫落,便听得廊下传来叩门声。
林清月提着个灯笼走进来,道:“夫人,姑婆婆,松思院那位提着壶酒去书房找少主了。”
安嬷嬷微讶:“她这是要去寻少主吃酒?”
林清月撇嘴:“就是想借着吃酒,同少主亲近些罢,说不得还会借着醉酒硬要留在书房过夜呢。”
安嬷嬷与徐馥对视一眼。
徐馥笑道:“清月这丫头倒是比咱们了解女孩儿的心思,既如此,明儿也不必让砚儿来了。”
安嬷嬷跟着笑笑,瞥见林清月手里提着的屠苏酒,敛笑冷哼了声,道:“你提着这酒是想去哪儿?又不听话了?”
林清月微微羞赧道:“我想去倒座房那里给常吉、横平送一坛我去岁做的屠苏酒。”
安嬷嬷脸色稍稍缓和了些,道:“去罢,莫要耽搁太久。”
林清月忙道:“我就去两刻钟,两刻钟后一定回来。”言罢,一手提灯笼,一手提个酒坛出了门。
看得安嬷嬷直摇头。
这般折胶堕指、雪大如席的落雪夜,冻不住少女一颗滚烫的心。
行至半路,林清月在书房与松思院的岔路口住了脚。
鹅毛大雪遮住了视线,月洞门里挂着的两盏大红喜庆的灯笼成了雪夜里的两点朦胧光。
她目光怔忪了须臾,旋即咬唇扭过头,疾步往倒座房去。
林清月去倒座房的档口,容舒正在书房的廊庑下抖落狐裘上的落雪,待得衣裳上的雪沫子掉干净了,这才轻叩书房的门。
横平与常吉早就回了倒座房,书房里便只得顾长晋一人,来开门的自然是他。
立在廊下的少女着一袭白狐裘,靡颜腻理,华骨端凝,好似寂寂冷夜里成了精的雪魄冰魂。
梦里便是在这一夜,她提着灯笼出现在书房,与他同挤在一张榻上。
顾长晋本就跳得极快的心仿佛被巨石重重砸了下,那声“夫人寻我何事”从胸膛滚到舌尖,正要出口,便听对面那姑娘温婉道了声——
“顾大人。”
男人一顿,深炯的眸子难得恍惚了瞬。
她唤他顾大人,不是郎君,亦不是二爷。
“顾大人,我来是想同您说一个人的消息的。”她抬了抬手里的小酒坛,眉眼渐渐弯下,“若您不怪罪,顺道再同您讨两杯赔罪酒。”
顾长晋目光直直盯入她琥珀色的眸子里,须臾,缓缓往后一退,让出路,淡淡道:“请。”
书房里难得烧起了地龙,容舒觉着自己好像又回到了温暖的人间,她解开狐裘,抱着酒壶冲顾长晋屈膝郑重行了一礼,认真道:
“我知顾大人娶我实乃逼不得已,非汝之所愿。可惜我嫁大人时并不知大人心有所属,这才错就了一段姻缘。此事,乃容舒之过,容舒先自罚一杯,权当是给大人赔罪。”
容舒拔开酒坛的红布盖子,倒了一杯,仰头饮尽。
“阿娘知晓闻溪姑娘乃大人心上人,悄悄将她送离了上京,此事,虽是阿娘之过,但终究是根源于我。我本想将闻姑娘从肃州寻回,将大人的正妻之位归还与她,只可惜丹朱县主打听到她的踪迹时,她人已离开了肃州。县主在信里写道,闻姑娘离开肃州是为了寻人,如今县主已派出数十人在附近几个州府打听闻姑娘的消息。”
容舒说到这,到底有些惭愧。
本想将闻溪好生寻回,好生赔罪的,如今却只得一鳞半爪的消息,也不知晓猴年马月能找到人。
希望闻姑娘莫要出甚意外,若不然,她与阿娘内心难安不说,还会同顾长晋彻底结下梁子。
容舒思前想后,终是决定现下就同顾长晋和盘托出。
至少要让他知晓,她去找过闻溪了,也会继续努力弥补先前犯下的过失,让所有错位的人回到原先的轨迹。
容舒斟下第二杯酒。
“这第二杯酒,原是想着把闻姑娘送回大人身边时再赔罪的。只如今闻姑娘音信杳杳,但大人放心,我不会放弃寻她,但凡有她的消息了,定会来告知大人一声。”
话落,抬手欲将杯中酒饮下,殊料一根带着薄茧的手指横过来稳稳压住了酒杯,酒液晃荡,瞬时便湿了二人的手指。
容舒诧异抬眸。
“大人?”
顾长晋一瞬不错地看着她。
她的眼实在是生得好看,如婴儿般澄澈,灯色下的瞳眸漾着琥珀色的光。
里头有坦坦荡荡的愧疚。
也有深思熟虑后的决绝。
顾长晋从她眼里看不到任何一丝不舍、难过与眷恋。
喉结轻提,他道:“第二杯酒,你不必喝。”
停顿片刻,又道:“容姑娘此番来,可是想与顾某和离?”
容舒不意外他猜到她的来意,不带任何犹豫便道:“是。”
随着少女这话落,男人原就如鼓擂动的心几欲要破胸而出。
那样疯狂的心跳,从不曾有过。
他面上却不显半分,始终深沉如海,可压着酒杯的长指却不自禁地颤动了下。
不是不知道自己对她的异样。
那些支离破碎的梦与古怪失控的悸动,他过往二十年从不曾有过。
先前这些梦这些悸动,并不会让他有多少与她长相厮守的心思,只会让他脑中警铃大响。
甚至压抑着寻根究底的本性不去探究他对她的异样究竟从何而来。
好似只要去探究了,有些事便要脱出他的掌控。
然而此时此刻,听见她说要和离,心中那骤然而临的剧痛让他明白,有些事已经失去了他的掌控。
顾长晋能活到今日,靠的便是他对自己的狠。
他做事从来是当断则断,决不犹疑。
便比如现在,觉察到那些压抑的情感如寒冰遇火般擘出了裂缝,他几乎是毫不犹疑便应下。
“好,此事我应了。”顿了顿道:“只现下尚不是和离的良机,还望容姑娘给顾某一些时间。”
依大胤律令,和离须夫妻二人签下和离书,再由当地衙门盖公章,将女方归回娘家户籍之后,方能正式断绝夫妻关系。
她是徐馥想要利用的一枚棋子,徐馥将她送到他身边定有用意。
以顾长晋对徐馥的了解,徐馥要他娶容舒,大抵是因为容舒唯有与他成亲,方能入局。
先时他分不清容舒究竟是不是徐馥的人,始终提防着。后来几番接触,他早就看清了,容舒不是徐馥的人,也不识得徐馥。
既如此,与她和离,兴许能将她推出这个局。
顾府到底不是个安全的地方。
只是现下不能贸贸然便让容舒理由,和离得太过突兀,徐馥定会起疑。
他要寻个契机,让她顺理成章地离开顾家。
顾长晋应得如此干净利落,容舒自是不奇怪,只她没想到他居然还需要一些时日,她还以为他是恨不能明儿就同她断绝关系的。
若是可以,容舒自是希望明儿便去顺天府把官印给盖了。
只眼下时值年关,顺天府本就不接和离、分产这类繁琐的杂务。便是明儿去顺天府,也没得人给他们办和离。
忖了忖,她道:“不知大人觉得何时合适?”
顾长晋默了半晌,道:“今岁三月。”
三月。
容舒微微恍神,最初她也是想着三月同他和离的。
容涴二月廿八出嫁,她本想着容涴一出嫁便同他和离,免得祖母闹到清蘅院去。
现下她是半点儿也不在乎了,阿娘已经搬去了鸣鹿院,祖母想去闹也没得人给她开门。
只顾长晋说还要一些时日,她自也不愿坏他的事。
总归和离书她已经写好,只需到顺天府走个过场盖个官印便能成。
“既如此,便如大人所说,三月一到,我便同大人一起去顺天府。和离书我已写好,且已落了款,大人尽可过目一阅。”
说着,从袖筒里取出文书,削葱似的指悄然铺开那份文书。
顾长晋垂眸,入目便是那两个规整的“容舒”二字。
她写得一手筋骨血肉俱全的簪花小楷。
其字如人,婉然若树,穆若清风。
纸上之墨色泽沉暗,这和离书至少在两个月前便已写好。
男人密密的眼睫在眼底落下浓翳,须臾,他取笔,轻一蘸墨便在她的名字旁落下“顾长晋”三字。
待得顺天府在这两个名儿盖上官府的公章,他与她,姻缘线断,自此成陌路人。
这个认知让他的心起了绵绵密密的疼,顾长晋敛去眸中异色,再睁眼时,黑沉的眸恢复了一贯的冷淡。
他行事不爱拖泥带水,尤其是木已成舟之事。
他告诉自己,当务之急,是要弄清闻溪为何要去肃州,又是为了寻何人。
与容舒成亲前两月,闻溪便已离开了上京。
当他问起闻溪因何离开时,徐馥只道她是有任务在身,该回来的时候自会回来。
方才听容舒一说,他立即便明白了,闻溪的任务便是去肃州寻人。
可既然是去寻人,为何要大费周章地借侯夫人的人送她去肃州?
“容姑娘可知闻溪去肃州寻的何人?”
容舒回想了一番穆霓旌的信,迟疑道:“是一个面上有疤的人。”
怕他误会,又认真解释了句:“霓旌并未说那人是男是女。”
顾长晋看了看她,嗯了声,道:“此事不必再劳烦丹朱县主,我自会派人去将闻溪接回。若是可以,闻溪在肃州的事还望容姑娘保密。”
闻溪去肃州必定是有徐馥的密令在身,不能让六邈堂的人知晓容舒在寻闻溪,若是惊动了徐馥的人,后果不堪设想。
容舒只当他是怕她的寻人之举会损了闻溪的名声,便爽爽快快应道:“大人放心,此事连阿娘与张妈妈都不知,我明儿便给霓旌去信,让她将人撤回。霓旌知晓这事乃我的私事,定不会泄密。”
言谈至此,容舒自认自己已是推诚置腹,真诚以待。
来时还担心顾长晋多多少少会有些闷火,眼下瞧来,倒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未能将闻溪送回上京到底是有些遗憾,本想将功赎罪、拨乱反正的,却终究是不尽如人意。
说来,穆家世代驻守大同,肃州与大同毗邻,在容舒看来,借助穆家的手寻人大抵会更有成效。
只既然顾长晋不需要她插手闻溪的事,她自是不会多事,免得误了他的事。
前世便是他亲自去肃州接的人。
容舒屈膝行了个礼,温然笑道:“和离之事多谢顾大人成全,容舒祝大人尽早寻回闻姑娘,早日缔结良缘。”
顾长晋静静注视着她,良久,淡淡嗯了声:“多谢。”
“既如此,我便不打扰大人了。”
容舒慢慢披上狐裘,提起灯笼,往屋门行了几步,忽又顿住,回身问道:“还有一事,能否请大人给容舒解惑?”
顾长晋看她:“何事?”
“嘉佑一十九年的月娘节,大人因何去了摘星楼?”
顾长晋不妨她会问这样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思忖了几息,便如实道:“摘星楼的大掌柜与我调查的一桩案子有些关系,月娘节那日我正在暗访。”
顾长晋惯来不喜喧闹,那夜不过是为了见那大掌柜才去的摘星楼。问完话,那大掌柜说他是近几年来唯一猜中了所有灯谜的人,非要送他一盏摘星灯做彩头。
顾长晋对那灯不感兴趣,只记得没一会便又来了个姑娘。
他遂将那灯让了她。
思及此,他眸光一凝,脑中好似划过些什么。
顾长晋掀眸问道:“你是那夜猜中所有灯谜的姑娘?”
容舒倏地一笑。
长安街的一场雨令她遇到了他,她曾以为那是月老特地赐下的良缘,却原来不过是一场误会。
他甚至不记得她就是那夜蒙他赠灯的人。
喜欢一个人时是不是皆是如此?不过一场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邂逅,落在眼里心里,偏就多了点儿宿命般的意味。
想起从前抱着摘星灯爱不释手的自己,容舒有些涩然,也有些释然。
这样的涩然与释然只为了从前的自己。
容舒大大方方地应了声“是我”,颔首笑道:“说来还要多谢大人赠灯之谊,可惜那灯摔碎了,不能还与大人,还望大人见谅。”
她再次福了福身,转身推门而出,步履轻松地走入漫天风雪里。
少女离去后,屋子里的灯色似乎黯了一瞬。
残灯荧荧。
顾长晋望着书案上那杯溢了一半的屠苏酒,她酒量那般浅,这杯酒若是下了腹,指不定今个又要闹酒疯。
况且,他与她,从来就不需要第二杯赔罪酒。
他从来不曾有过心上人,也不曾想过要娶谁。
便是有……
那人也不是闻溪。
男人用粗糙的指腹缓缓摩挲她唇碰触过的地方,旋即长指一勾一抬,那酒便入了喉。
就只纵自己这一次罢,他想,只一次。
酒液辛辣,借着博闻强识的记忆,顾长晋竟一点一点想起了摘星楼的那道身影。
红披风、黄灯笼、半张浸在光色里的白玉脸。
彼时那姑娘于他不过是个萍水相逢之人。
不曾在意过她生得是圆是扁,又姓甚名谁。
然,此时此刻,知晓那人是她,顾长晋心知,嘉佑一十九年的中秋夜,到底是变得不一样了。


第31章
容舒并未在书房过夜的事,一早便有人往六邈堂递了消息。
徐馥揉了揉眉心,对安嬷嬷道:“砚儿这孩子,你去唤他过来。”
待顾长晋进了门,她便直接开门见山道:“昨个容舒特地去书房寻你吃酒,你可是将她撵回了松思院?”
顾长晋道“是”,眉眼间露出一丝隐忍的不耐。
徐馥直摇头,“你这性子真是……”
不是不知晓他不近女色,但他与容舒都成亲快四个月了,总不能一直这般冷着,至少得稳住容舒的心,莫要把人给冷跑了。
安嬷嬷赶紧打圆场:“感情的事到底强求不得,少主能忍耐这般久已是不易。”
徐馥道:“你若是不想与她圆房,可以。但明儿你得陪容舒去拜见外家,至少要将沈一珍稳住。”
顾长晋心神微微一动。
徐馥提起沈一珍的语气总带着点熟稔,仿佛很了解她。可当初两家议亲时,沈氏来顾府,瞧着分明是不识得徐馥的。
顾长晋掀开茶盖拨了拨茶汤上的茶叶沫子,不解道:“承安侯宠妾灭妻,侯夫人在侯府的地位惯来不显,姑母为何要我稳住她?”
“正是因着她与承安侯关系冷淡,方需要你稳住她,不能让她离开上京。”徐馥淡淡道:“你只管按姑母说的去做,旁的不必管。年关一过,吏部与都察院便要大计在京官员的考课,你要借此机会,去都察院。三年前,若不是萧衍点你去刑部,你本就应当去都察院。”
都察院。
顾长晋低眼敛住眸子里的异色,郑重道了声“是”。
出了六邈堂,他边往书房去,边来回咀嚼着徐馥方才的一番话。
她说沈氏不能离开上京,是因着需要沈氏留在上京做一枚棋子,还是因着要阻止沈氏去旁的地方,譬如……扬州?
还有徐馥信誓旦旦地道他三年前本该去都察院,说明都察院应当有她的人,那人又会是谁?
顾长晋微微蹙眉。
徐馥背后的许多图谋都不曾告之他,他至今都猜不出,朝堂里有哪些人是她的同谋,而她又要用怎样的手段,将他送上那个位置。
细雪纷扬,他顿住脚,抬眸望着阴沉的天。
恍惚中,好似又听到了大火里阿娘的怒斥声——
“你这狼心狗肺的狗东西,我们救了你、养了你,你却恩将仇报!萧砚,我要诅咒你!我要诅咒你们所有人!”
不仅仅是阿娘,还有父亲、阿兄与阿妹,他们都在拼尽全力地骂着他,用尽这世间最恶毒的字眼。
那日山里的浓烟灰白得就同眼前的天一般,没有光亦找不到光。
大火蔓延上他们的身躯,他们的面容逐渐扭曲。
只他们偶尔在火光中露出的眼神,顾长晋看得懂,一直都懂。
风声猎猎。
一阵热闹的“噼里啪啦”声骤然将他拉回了现实。
常吉在书房门口忧心忡忡地踱着步,每回主子去六邈堂,他都会心神不宁。
瞥见那道清隽又孤寂的身影,忙撑伞迎过去,道:“主子。”
顾长晋摇头:“无事。”
顿了顿,又淡淡道:“外头可是有人在放爆竹?”
“不是外头,是少夫人。”常吉道:“先前梧桐巷的百姓们送来的东西里头有几卷金钺竹。少夫人说今儿要在大门放那些爆竹,让街坊邻居们都听听呢。”
常吉说到这,便忍不住一笑。
“您是不知晓,咱们梧桐巷的百姓们不知多喜欢少夫人。今晨还有人给少夫人送来亲手做的红糖糍粑,少夫人也不嫌,直接便吃了半个,一叠声地说好吃。”
常吉絮絮叨叨说着,见顾长晋好似听得还挺认真,脑子一热便道:“主子,我们也去看看罢。”
好歹大过年的,怎能不凑凑热闹呢?
横平那厮非要说冬日要多睡觉,武功方不会倒退,只踹了他一人来书房陪主子。可这书房冷清清的,一点儿年味都没有,哪儿有松思院热热闹闹的烟火气?
见顾长晋并未拒绝,他便知有戏,忙道:“走吧,主子,那爆竹好玩是好玩,但也险着呢,可莫要炸伤少夫人了。”
这话一落,顾长晋的脚终是动了。
爆竹声渐渐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