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坐下之后,没等贾士贞说话,际伯达说:“贾部长,我今天来,是代表市科技局党组,向市委、组织部反映情况的。”际伯达看看贾部长,打开公文包,一边翻着包一边说:“贾部长,报考市科技局的第一名孙进山是我们本单位的,这个同志嘛,怎么说呢,用文革期间的话来说听‘只专不红’吧!”
贾士贞看着际伯在,没有任何反映,觉得际局长这人居然不说出这样的话来,点点头,意思是让际局长继续说下去。
际伯达终于从包里取出一张纸,看了看,递到贾部长面前,说:“贾部长,这个孙进山,从条件来看也符合报考条件,从考试分数来看,考了第一名……”
第十六章 市委全委会(1)-2

这时贾士贞拿过考试分数的排名,翻了翻点点头说:“就是这个第一名孙进山?”
“是啊!”际伯达说,“分数考得很高,比第二名高出十七分,但是……”
贾士贞惊讶地抬起头:“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那他是稳稳当当独占头了!
际伯达冷笑了一声,说:“贾部长,我就是为此事而来的。三公开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好是好,可是,像孙进山这样的人,我们党组织认为他只是有才无德的人,所以不同意录用他。”
贾士贞睁大双眼,说:“那是为什么,际局长,说说理由吧!”
“贾部长,理由多得很!”际伯达说,“第一条,我们局党组不同意录用他还不足够了!另外,他的主任科员又不是领导职务,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他……他还写了儿本小说。”
“噢!他是一个业余作家?”贾士贞有些奇怪地看着际伯达,“他都写什么小说?”
“哎,赶时髦,发泄心中对现实不满。”际伯达犹豫一会接着说,“写腐败,官场。”
“噢!际局长……”贾士贞欲言又止,停了停说,“际局长我听了半天,并没听出你反映孙进山的什么缺点错误嘛!”
“贾部长,我真的不理解,像孙进山这样的人,按照以往的做法,科技局所有的人都提拔了,也轮不到他呀!他自己也根本不去想。”
“是啊!”贾士贞说,“际局长,你说对了,过去提拔干部只看领导的意见,难道没有偏见!所以才要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好吗,孙进山的事让考察组听听大家的意见。看看科技局的群众是怎么评价他的。”
际伯达看着贾士贞,似乎对贾士贞的意见不满意,可他一时又找不出什么理由,随后他又反映第三名的同志,文化考试成绩居第三的是市政府办的一位科长,际伯达也罗列了一些理由,说科技局党组不同意这个同志到科技局来。这时贾士贞才渐渐明白际伯达的意见,他要把第一名和第三名都给除掉,那么卢肖兰就可能上到第三名,只要进入前三名,就自然有机会参与竞争。
贾士贞没能再和际伯达争论下去。还是进一步解释这次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具体政策,际伯达哪时听得进贾士贞的解释,悻悻离去了。
第十六章 市委全委会(1)-3

际伯达走后,贾士贞立即把组织部新上任的两个干部科长汪为民和孙中溪找到办公室,让他组织成五人考察组迅速去科技局,对文化考试前三名同志进行考察,除了群众测评当场公布结束之外,还要重点听听领导班和群众各个层面上的人对当事人的意见,此外,第一名孙进山和领导关系,孙进山出版了哪些书,第三名是市政府的秘书科长,也尽快进行考察。
第十六章 市委全委会(2)-1

当天下午,市委组织部的考察组来到科技局,市科技局共有三十来人,局领导一正三副,汪为民和孙中溪来到科技局没有像过去考察干部那样只向一把手说明来意,而是公开党组会议,通报了来意,随后进行民主测评。际伯达对考察组的做法极为不满,当时就打电话给贾士贞,贾士贞说如今的考察干部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事,要体现公开的原则。孙进山的测评结果也没有只向际伯达通报,而是当场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宣布,参加投票二十七人,认为孙进山可以提拔的十五票,不宜提拔三票。在个别访谈时,际局长拒绝谈话,说他有话去和市委书记谈。为了慎重起见,考察组决定,把科技局所有人都谈了话,大部分群众都认为孙进山不仅是一个有才华的同志,而且工作相当有能力,为人正真,办事公道,只是因为和办公室主任卢肖兰之间在工作中产生矛盾,际局长又特别宠爱卢肖兰,所以把孙进山晾在一边,基本不分配工作,关于孙进山写小说一事,考察组不仅听取了群众意见,也和孙进山本人见了面,并且看了已经出版的两本小说。有人说小说中有际局长的影子,而孙进山说那是际局长不懂文学,听了卢肖兰的挑拨。至于际局长和卢肖兰之间的关系,群众都避而不谈,但是汪为民和孙中溪多少也听出弦外之音了。
而市政府办的科长袁中民更是一个具有一定素质,领导和同事反映较好的同志。
贾士贞听完考察组织的汇报,感到际伯达这样的单位一把手掌握着权力,是不可能推荐选拔出优秀人才的。让他更加坚信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办法来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十九
紧张的考察工作终于结束了,经过组织部的认真梳理,凡是考察中出现明显问题的随时和单位领导及当事人做了通报,及时由下面排名人员补充。现已确定二十名正县处级候选人,一百三十二名副县处级候选人。贾士贞接受市长邵明的建议,先在书记办公会上做了汇报,随后又召开了市委常委会,虽然书记办公会上朱化民没有提出什么意见,但是市委常委会上,他还是提出许多奇怪的问题,朱副书记认为,凡是在此之前已经被市委或市委组织部确定为提拔对象的,而且考察过的干部,这次文化考试进入前三名的应优先录取,直接提拔使用。这个意见得到了不少常委的支持,贾士贞则认为,任何人都必须按原来的方针进行,谁也不能特殊,否则,第一名不用,使用第三名,无法向群众交代。常委会开了一
第十六章 市委全委会(2)-2
天,最终还是决定按照原定方案进行。
随后进行了公开答辩,并当场公布了综合成绩,一切都在顺理成章中进行着。这样的选拔县处级领导的办法,在西臾市是开天辟地第一次,每一场答辩会都引来了许许多多观众的喝彩声,每一场精彩的答辩都有人才涌现出来。市科技局的孙进山在公开答辩时,无论是知识的渊博,还是精彩的演讲都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好评。
公开答辩结束后,综合分数排名当场一公布,场上都会出现激动心的欢呼景象,观众欢呼跳跃,有的甚至把优胜者抬起来,有的人事先准备好鞭炮,在答辩会场外鸣放起来。一时间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校,人们奔走相告,对西臾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来说,人们的关注程度,并不亚于当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热潮。
八月已经过去,九月随着一阵阵舒适的凉风来到西臾,淡淡的云,红红的霞。西臾的农村,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大片的水稻已经抽穗灌浆,苹果树上的苹果已经变红。
灿烂的阳光悬挂在万里无云的天空,天上顿时湛蓝如洗,对于西臾人民来说,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对于贾士贞来说,今天是一个值得兴奋的日子,吃完早餐,正准备出门,手机响起来了,他看看表,刚好七点半,打开手机,是常书记,常书记说他已经在办公室,叫贾士贞马上过去。
今天是市委全体委员投票选举四十八名县处级干部的日子。昨天下午,他和常书记、邵市长一直商量到下班后,应该说,能想到的都已经想到了。不知道一大早常书记找他还有什么事。出了院门,他想打电话给司机,然而,就算小苗立即赶过来,也来不及了,于是招了一辆的士,到市委大门口,市委大楼静悄悄的,上了三楼,只见常书记办公室的门半开着,贾士贞前脚进了屋,后面邵市长也到了。两人坐下后,常友连简单说了昨天夜里发生的事。
昨天夜里十一点钟,省纪委来人带走了市委副书记朱化民,并决定由市纪委同志对高兴明“双规”。当时情况紧急,来不及召开常委会,只是向邵市长通报了情况。因为今天上午九点钟市委召开全体委员大会,只能先在小范围内说明情况,否则朱化民不出席全委会一定会引起委员们的怀疑。
从常书记办公室出来,贾士贞来不及去想朱化民和高兴明的事,跑步去了市
第十六章 市委全委会(2)-3
政府大会堂。这时八点已过,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已经忙碌起来,准备九点钟的市委全委会议。这样的市委全委会在西臾市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会场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共西臾市八届三次全体委员会”横幅,扩音器里响起悠扬的“喜洋洋”音乐。
市委全体委员投票选举县处级领导干部,在西臾市是第一次,把这样庄重、严肃的会议放在大会堂举行,这是常书记接受贾士贞的建议。重大的改革还在于台下的近千个座位,第一次向广大群众敞开,人们可以自由来到会场,直接观看投票现场。
第十六章 市委全委会(3)-1

不久'三三两两的人群来到会堂门口'会场上方悬挂着大幅标语:“热烈欢迎各界人士参加公选县处级领导干部投票现场”°参加会议的群众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会场'会场内外'参加会议的人越来越多°是啊'在人们的心里'一个领导干部到底是如何产生的'那是一个多么神秘的世界!如今市委居然把这样神圣的会议放到群众中召开'这实在是叫人难以置信的事°当然也有人怀疑这是不是真的°
贾士贞看看表'已经八.点三十五分'扩音器里的音乐声停止了'接着是一个女播音员宣读参加会议的注意事项°会场内外'热闹非凡'观众还在不断涌向会场°这时各市参加观摩的组织部领导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走进会场'在前排嘉宾席上就座°不久'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和两位干部处长也来了°贾士贞随后走上主席台'站在左边的演讲台前'他看看表'对着麦克风'大声说:“请外面的同志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会场就座'投票大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市委和组织部的记录人员马上到左右两边的记录台入座;请票务组、统计组、监督组、秘书组的工作人员各就各位°”贾士贞看看表'离开演讲台°这时主席台两旁'从后台走出身着西服的市委委员们'第一个走上主席台的是市委书记常友连'接着四十六名市委委员按照席卡'在自己的位置上就座°与此同时'扛着摄像机、手拿闪光灯的记者忙碌起来°
主席台前排正中是市委书记常友连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邵明°贾士贞走到常书记和邵市长中间'常友连看看表'说:“马上开始!”邵明.点.点头'走到演讲台'试了试话筒'大声说:“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我现在宣布'西臾市公开选拨县处级领导干部投票大会现在开始°首先'我代表西臾市委向前来参加观摩今天投票大会的省委组织部领导和兄弟市委组织部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本次公开选拨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广大干部群众、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的投票大会'是西臾市委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会'它标志着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已经揭开新的序幕!过去的干部工作'一直是十分神秘的、不公开的'今天'我们不仅把干部的决定权由市委常委扩大到全体委员'在全体委员中进行无记名投票'而且公开面向群众'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当场统计选票当场公布结果'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在此之前'我们对县处级领导干部的选拨和产生也实行大胜的改革'变过去少数领导推荐候选人为文化考试'把文化考试作为决定候选人的第一道程序°这种做法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我
第十六章 市委全委会(3)-2
们认为'目前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像当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是一次深受欢迎的成功妻试°”
邵明兴奋而又激动地抬起头'目光环视了一下会场'随后宣布大会第一项议程'由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贾士贞报告候选人产生过程°
当贾士贞走上主席台的时候'台下立即响起长时间的雷鸣般的掌声°贾士贞满面红光'健步走上演讲台'他站在演讲台前'向台下鞠了个躬°贾士贞推了推扩音器'声音通过电波在会场上空回荡°他把这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具体做法做了说明'从宣传到报名'考试、考察、答辩、公示'直到今天的四名正县处级和四十四名副县处级候选人一步一步如何产生的'做了说明'并且正式宣布凡是综合评分进入前三名的另两名'将作为选拨对象进入人才库'今后将不断选用'比如臾山区和上臾县的两名组织部长'原方案中没有这两个岗位'所以将在四十八名候选人选举后'从人才库里产生°
贾士贞报告之后'市委书记常友连做重要讲话°接着由市委另一名副书记做选举办法说明(选举办法说明本来由朱化民做)°
接着'邵明宣布投票开始°工作人员清.点委员人数'应到人数四十七人'实到四十六人'经委员和群众验证选票后'向委员们分发选票'随后在纪委、监察局工作人员的监督下将多余选票投入碎纸机内°
接着'工作人员打开投票箱'向委员和群众展示后加锁°
这时'除了记者的走动'会场上鸦雀无声'人们屏住呼吸'等待投票°
常书记第一个站起来'双手拿着选票'走到投票箱前'慢慢地将选票投入箱内'接着常委、委员按次序一个接#晚#秋#红#叶#共#享#书#苑#一个地投票°
投票结束后'统计组打开票箱'取出选票'主席台两14的电视屏幕上出现统计选票的画面'扩音器里响起轻忪愉快的音乐°
主席台上四十六名市委委员投出自己那神圣的一票'他们每个人一定都有深深的感触'正像常书记刚才讲的那样'在西臾市'已经迈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第一步'结束了过去由少数领导提名提拨干部时代'也许改革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也许少数同志一时还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但是改革的大潮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
委员们同样期待着投票的结果'尽管他们有的离开座位'有的低声交谈'但是人人都在等待那神圣的时刻°
第十六章 市委全委会(3)-3

突然音乐声戛然而止'接着邵明大声说:“请大家马上入座'投票结果已经统计出来了'马上就要宣布投票结果°”
会场上一阵骚动'贾士贞拿着统计结果低声和邵明耳语了几句'两人同时来到常书记身边'把统计结果放到常书记面前'三人同时看着那些名单和得票数°
第十六章 市委全委会(4)-1

会场上马上又安静了下来'邵明回到演讲台'对着话筒说:“经过统计人员的统计和核对'大家期盼的结果出来了°现在'请工作人员宣布统计结果°为了防止发生差错'由一名工作人员宣读'两名工作人员监读°”
三名工作人员走到演讲台前.站在中间的一位漂亮的女播音员'用标准而甜美的普通话宣读起来'从姓名'所报单位及岗位'所得票数°
台上台下'鸦雀无声'时而引来几声惊叹声°
五十
统计结果宣读结束后'所有候选人得票都超过全体委员的半数°得票最低的也达到百分之八十.点四三'最高为百分之九十七.点八°投票结果将在电视台、报纸和本人所在单位公示七个工作日'最后按程序办理任职手续°当邵明宣布散会时'会场外面不知是谁放起鞭炮来'群众欢呼、雀跃、手机响个不停°
下午一上班'卫炳乾就来到贾士贞办公室'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年前'他不仅被栉出市委组织部'而且被发配去乡里当一名副乡长'后来居然被绑架'告状无门'老婆为他申冤多次被打'在他眼看自己就要家破人亡时'可是陡然间'不仅回到组织部'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如今成了市委组织部的副部长!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了'太不可思议了°
贾士贞一边接电话'一边示意他坐下'卫炳乾仍然有些胜怯地站在贾士贞面前'他当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合法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或许在他的意识里'他在贾部长面前永远还是当初遭人排挤的副科长°贾士贞放下电话'看着卫炳乾说:“炳乾'你如今已经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了'工作要更加大胜'更加主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才仅仅是个开头'需要我们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探索°”
卫炳乾说:“贾部长'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在短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我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得到第一桶.金.的人°如果不是你贾部长'西臾的今天是什么样子'我真的不敢想°”
贾士贞说:“我想改革是时代潮流'历史的巨轮'任何人也是阻挡不了的'只是时间问题°”
贾士贞话音未落'汪为民出现在门口'贾士贞忙叫道:“来来来'为民同志
卫炳乾主动伸出手'两人用力握了半天'汪为民说:“祝贺你呀'炳乾同志
第十六章 市委全委会(4)-2
'请恕我再最后这样称呼一次'以后该改口称副部长了°”
卫炳乾拉着汪为民的手说:“别胡扯了'咱们这段时间虽然相处太短'可是却是人生最值得留恋、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段时间'希望你永远这样称呼我'这才是最实在、最真实的'官那东西太虚'也太假°”
贾士贞看着汪为民'说:“为民'恐怕你得早.点去报到'副县长不是直接任命的'需要县人大常委会再次选举决定°”
汪为民说:“是啊!贾部长'我真的有些舍不得离开组织部啊'何况组织部正是用人之际'可是又不得不走呀!”
这时电话铃响了'贾士贞一边接电话一边说:“你们去把赵欣和芦伴华叫来'你们四个人马上就要到新岗位工作了'我们一起说说话'对不起'我接个电话°”贾士贞习惯性地拿起电话'只说了一句'“喂……你好……”又立即站起来'“哟'是……一兰哪!”
“士贞'我……我真的……要好好感谢你……”周一兰非常激动地说°
“这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是啊'本来他报的是副县长'后来方案公布后'又有一县一区急需配两名组织部长'他本人愿意先把自己第一名的位置让出来'第二名当选副县长'他是在最后调整人选时当选为上臾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的°”贾士贞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对着电话大声说°
“士贞'你让我怎么感谢你呢!”周一兰在电话里显得很激动'声音有些颤抖'“士贞'你能不能从百忙中抽出.点时间'让我好好向你表达一下心意哪?”
贾士贞笑起来了'说:“一兰'你是个有文化的人'难道你不知道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温度能把鸡蛋变成小鸡'可温度能把石头变成小鸡吗?”
“好了'我没时间在电话里和你讨论哲学'士贞'真的'我真的想见你!”
挂上电话'卫炳乾、赵欣、汪为民、芦伴华四个人进来了'贾士贞看着这四个生龙活虎'和自己同龄的年轻人'他感到'他们才不愧为市委组织部的干部'他们终于告别特权'不再是过去凭着组织部这块金字招牌而高人一等、遭人怨恨、依靠特权提拨的领导干部°而是凭自己的才能'和那些各行各业的干部一样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通过一张考卷'理直气壮取得胜利的°他们才不愧为时代的英雄°贾士贞从内心赞扬他们的才干和勇敢进取的精神'同样他也对那些参与竞争的许许多多的干部从心底里敬佩他们'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敢于出征的将士
第十六章 市委全委会(4)-3
'就应该受到敬重°
贾士贞走到他们面前'一一和他们握着手°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是不言而11的喜悦'兴奋从脸上的每一个细胞里透出来°
贾士贞说:“首先'向你们四位表示祝贺'你们为组织部争来了荣誉'为组织部作出了贡献'我真诚地感谢你们!除了炳乾同志继续留在组织部'你们三人都将离开市委组织部'到各自不同的岗位上'我相信'通过这次锻炼'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你们一定会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你们一走'手里的工作'就要交下来'所以'在你们临走前'大家还要帮助办一件事'就是从上次报考市委组织部前三名当中'推选出候选人°办公室、机关干部科和基层组织科的三个位置应该在原报考的人选中依次选用'炳乾的岗位可以从其他几个岗位的候选人中排出最高分数'确定人选'然后报组织部部务会研究'向社会公示
第十六章 市委全委会(5)-1

卫炳乾说:“贾部长'这项工作就交给我们四个人吧!你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按照规定'不出任何差错'办妥当的°”
赵欣说:“贾部长'刚才在外面'我们四个人商量了'由我们四个人做东'请组织部全体同志参加我们的宴请.不知你是否同意?”
贾士贞想了想说:“这事我反复想过'不是我不食人间烟火'也不是组织部请不起大家'只是我想到我在省委组织部时'那次为调出的同志举行欢送宴'本来是好事'可是酒一喝'有少数同志借酒发泄心中不满情绪'以至搞得影响不好°当然也不能因噎废食'我想还是抽个时间'大家坐下来'用茶话会的形式'表示一下大家的心情吧!”
吃了晚饭'贾士贞一进宿舍'就有人敲门了'门一开'是姚一玉'一进门'她满脸▲涩地看着贾士贞'说:“贾部长'对不起'我又来打搅你了°”
贾士贞忙着倒水'说:“小姚'你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随后转了话题'“你今天去会场了吗?”
“去了'我自始至终都参加了'那样的场面是我从没经历过的'说实在的'我虽然没有竞聘上'但是我的心情一直非常激动'我敢说'所有参加会议的人'没有一个不激动的'什么叫天生我才必有用'只有在那种场合才能体现出来°”姚一玉极其兴奋地说°
知道姚一玉的身世之后'贾士贞多少有.点同情这个女人'她确实是少见的才貌双全的女人'虽然报考文化局副局长考了第五名'但是贾士贞从心底仍然觉得一个女人有如此才能'如此勇气'是值得赞扬的°他对她从没有半.点偏见'组织部办公室主任赵欣考上上臾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办公室主任空缺出来了'而姚一玉上次报考办公室主任排名第二'自然办公室主任应该排到她了'他作为市委组织部长没有任何理由不按规定办事°
“小姚'”贾士贞说'“不要气馁嘛'以后还有机会'凭你的实力'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贾部长'说实话'我真的有信心'通过这两次考试'我也在不断总结经验'或者说我如果当初稍微冷静一.点'不去竞聘热.点单位'说不定已经……”
贾士贞说:“是啊!你看报考市史志办主任的那么多人'居然都没有一个达到最低录取分数线的'因为我们的方案规定七十分以下的不得进入前三名排名°为什么这样规定'我们考卷的满分为一百五十分'而七十分还不到五十分°”
第十六章 市委全委会(5)-2

“是啊!我当初如果报副县长'也进入前三名的行列了°”姚一玉此时充满自信地说°
“小姚'我知道你的心情'我也向你透漏一.点吧!市委组织部这次考走了四个同志'其中就有办公室主任赵欣.可能你已经注意到了'所以下一步还是从上次报考市委组织部的人员当中按照顺序选拨°”
虽然姚一玉已经知道组织部的打算'但是那时毕竟还不能肯定办公室主任的位子是否空下来'上午参加大会后'办公室主任赵欣被选为上臾县委组织部长了'她怎么也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再次登门找贾部长了°固然贾士贞决心取消组织部门的干部在提拨上的特权'但是人们还很难消除对组织部门的向往和渴望°其实'按照目前西臾市委组织部的改革办法°在哪个单位已经并不重要'只要有真才实学'照样可以出类拨萃'成为俊俊者'但是类似姚一玉目前心理的人'又何止她一个呢!
姚一玉刚走'周森林和吴抬宣又来了'周森林报考的水利局副局长排名第三'第一名上午顺利选举为市水利局副局长'现在他虽然排名第二'但是依然还有一个人排在他前面'虽然他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人才库'有可能将来被选用'但是那么多岗位第二名仍然有四十多人排在他前面°
这时候'贾士贞确实还没有来得及考虑这么多问题'但是'看到周森林来了'他自然想到钱部长的电话'省委边副书记不会只和钱部长说过之后'就不了了之的'这事不那么简单°但是贾士贞也只能耐心做了他们夫妻的工作'表示市委和组织部会根据情况处理的°
第十七章 何去何从(1)-1

五十一
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会发生许许多多的变化°有人走运了'也有人倒霉了'有人在创造历史'历史也在成全或抛弃某些人°每一分钟都有新的生命降临人间'同时也有一些生命走向死亡°自然界'这边万里无云'晴空万里;那边可能风云突变'天崩地裂°大自然的规律是任何人也抗拒不了的°
我们故事中许多人物不正是和大自然的规律一样吗?贾士贞和他身边的那些勇士们'在西臾这片平静的大地上掀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伴大壮举°贾士贞上任后'一把火烧得一些人晕头转向'把一些人的希望给毁灭了'而更多的人连做梦都没有想过'他们高昂着头'骄傲地走进县处级领导干部的行列°
全体市委委员无记名投票选举县处级领导干部'并且敞开大门让群众参加'接受媒体的监督'这居然成了现实°连日来省城和西臾市的大小报纸'电视上连续报道了那天大会的盛况'贾士贞一下子成了媒体和人们关注的热.点人物°
然而任何事物'只要他有高潮'就必然有低谷'就如同大海里的波浪'一个浪头打过来'很快就达到浪尖上'随之就又马上跌入低谷°人也是这样'对于贾士贞来说'一阵高潮之后'他自己似乎也想喘口气°可是'他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这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现在他不得不认真考虑以后的路怎么走!
贾士贞自从来到西臾之后'他就觉得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平常人生活的滋味似乎少了.点什么'就像炒菜少放了盐°他对自己的生活无心去创造什么奇迹和波用'他在整天忙忙碌碌的时候'也兔不了想到一些烦人的事来'也许那些麻烦是他自己造成的'有些事情他当然没有忘记°随着公开选拨的县处级干部都不断到位了'一些遗留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了'很自然有些人又要开始活动了°
通过那天投票大会'市委书记常友连在大会上宣布'会后市委选拨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办法不再是常委了'这样一来没有人会在这关键时刻顶风要提拨没有经过公开选拨程序的人的°可是程文武、张敬原、庄同高他们怎么办?
平静的日子过去一周'组织部空缺的四名科级干部很快到位了'姚一玉走上市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的岗位'这个消息第二天就传到玲玲的耳朵里了°尽管姚一玉是因她才认识自己丈夫的'但是当她听说这样一个漂亮女人成了丈夫身边的工作人员'她的心里多少有.点不自在°
让贾士贞感到奇怪的是'市委全体委员大会已经过去十多天'公开选拨的干
第十七章 何去何从(1)-2
部都已经陆续上任了'可是程文武以及那几个急于提拨的人却没有一.点动静'不管是当事人'还是曾经为他们奔忙的官员都不再提及这件事'这显然是不正常的°按照贾士贞的债计'市委全体委员大会之后'一定会纷纷有人向他发起攻势'然而'贾士贞首先想到的是省文化厅张副厅长'于是晚上打了电话回家'玲玲说不知为什么张副厅长再也没有说起这件事°
这天晚上.贾士贞刚吃完晚饭'就接到市公安局鲁晓亮的电话'说他要过来坐坐'贾士贞欣喜若狂°两人见面后'鲁晓亮就告诉他一个奇怪的消息'侯永文居然调省民政厅了°其实自从上次考试发生那场作弊案之后'侯永文在重新考试时消失了'贾士贞不知道他后来到底干什么去了'现在一听说侯永文调省民政厅了'而且还提拨为副处长'作为在省组织部工作多年的他来说'感觉到能把一个那样的镇党委书记调到省里'提拨为副处长'这绝不是一般关系°何况乔柏明和高兴明与他都有一定的联系呢!据鲁晓亮透露'自从那次贾士贞在下臾和侯永文见面之后'侯永文感到自己留在下臾的危险性'于是烦烦往返省城'到底干些什么'没人知道'现在想想'他一定是去省里活动工作调动的事'有人说侯永文调进民政厅是省委有重要领导打的招呼°
生活并非像人们想象得那样顺@晚@秋@红@叶@共@享@书@苑@利和美好'有时往往充满荆棘和坎坷'生活是这样令人感慨不已!
两天后'市委书记常友连突然给贾士贞打电话'说他和邵市长去省里参加省委扩大会'会议结束后'要和贾士贞谈谈关于下一步工作问题°为此'贾士贞召开了两次组织部中层干部会'让大家杨谈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设想和建议°自己又反复进行研究'准备和常书记认真谈一次'这些想法不仅关系到西臾市今后的干部队伍建设也关系到以后长远的制度问题'选好大批基层领导干部'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素质'才能保证西臾的政治经济快速发展°做好充分准备之后'贾士贞觉得自己全身是劲'感到自己没有辜负省委对自己的期望'当好一名名副其实的市委组织部长'好像自己又面临着一场新的考验°
常书记回来的当天晚上'市委秘书长夏季给他打了电话'让他马上到常书记办公室'接完电话'贾士贞一边走一边想'常书记临去省里开会时亲自给他打了电话'说省里会议结束后要和他好好谈谈'怎么突然秘书长打电话通知他呢?通常情况下'秘书长只有在市委常委召开重要会议才亲自通知各个常委'因为市秘书长毕竟是市委常委呀!贾士贞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对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怎么
第十七章 何去何从(1)-3
会产生如此联想的°
贾士贞上了市委大楼'整个大楼静捎捎的'除了楼掸和三楼灯光通明'其他地方却是一片昏暗°来到常书记办公室'门只留下一条缝'他照样轻轻敲了两下门'常书记说:“是贾部长吧'请逸!”
第十七章 何去何从(2)-1

贾士贞进了屋'常书记摘下眼镜'热情地迎上去'像对待客人一样'主动伸出手'贾士贞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礼节性地握了握常书记的手°贾士贞的心里突然间咯噔一下'常书记作为市委一把手对他从没有如此热情过'这种热情显然有些过分让他接受不了°贾士贞顿时有一种异样的预感'但他不知道这将预示着什么°
常书记的热情给了贾士贞一个相反的信号'这个信号强烈地刺激着他°其实'市委公选的县处级领导干部到位之后'贾士贞一直在考虑程斌、张敬厚、庄同高三人的安排问题'当然常书记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秘书'这一.点'贾士贞非常理解常书记°
两人坐下后'常书记开始表扬贾士贞的工作'说省委、省政府'以至省直机关对贾士贞在西臾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反响很大'领导们也高度赞扬和肯定这次下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贾士贞一言不发地听着'他倒不是觉得常书记的表扬有水分'让他听起来不大舒服'他似乎觉得有一种什么预兆'这种预兆到底是好还是坏'他怎么也债计不到°贾士贞并不适应这种表扬和这种不协调的气氛'因为他毕竟不是幼儿园的孩子'也不是亟待提拨的下级'他毕竟是一个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这种表扬显然是多余的'或者说是一些领导对你有什么动作之前的“掮衣炮弹”°
贾士贞显得十分平静'大有宠辱不惊的样子°表扬之后'常书记仍然极其兴奋地说:“士贞哪'你还年轻'省委对你很信任'很重视'所以……”说到这里'常友连似乎特意停住了'故意卖关子'.点了一支烟'又吸了两口才说'“省委准备让你去中央党校学习一年'不需要我说'你是知道的'中央党校是培养高级领导干部的地方°”常书记的话似乎并没有说完'但他却突然停了下来'目光落在贾士贞身上°在这一瞬间'贾士贞的头脑里涌出许多疑问°当然常书记说得并没有错'通常情况下'党校是培养领导干部的地方'尤其是中央党校'在人们的习惯思维里'到中央党校学习过的人'一类是即将提拨的地厅级领导、一类是提拨部省级的后备干部°然而贾士贞想的'却又是另一方面°他从省委组织部调到西臾市担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满打满算只有七个月'而且他到西臾之后'对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才刚刚开始'在这样特殊情况下'是不会安排他去脱产学习一年的°让他离职一年'组织部长的位置怎么办?其实他并不是像某些人那样害怕失去组织部长的权力°而是换了一个人'人家还能按照他的思路来推行干部人
第十七章 何去何从(2)-2
事制度改革吗?华竟目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制度°想到这里'贾士贞的心脏像是停止了跳动似的'难道是??贾士贞的头脑里突然间跳出一连串的问号'去中央党校学习'这是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啊!只要他一离开市委组织部长的位置'无论暂时配不配新组织部部长'干部工作他就管不了了°不言而11'他这段时间所做的努力'他的那些改革方案有可能成为一纸空文°尽管在这一瞬间'他的头脑里想得那么多'但是他仍然显得那样沉着而老练'微微笑了笑'说:“中央党校学习'确实是一个好机会°”
常友连余兴未消'站起来说:“你们年轻人'实在是机会难得呀!可惜我老了'我至今还没去中央党校学习过'真是让人羡幕啊!”常友连在室内踱了几步'又回过头说'“不过省委常委还没有最后定下来'省委领导给我吹吹风'也算是征求我的意见吧!我当然支持了'这关系到一个干部的前途嘛!”
贾士贞仍然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他上任后第一次到常书记办公室的那次谈话'也坐在这个位置上'他觉得那次和常书记的谈话'常书记对他是多么的亲切'多么的真诚'而此时'他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感觉'常书记好像戴着一个陌生的面具°这个面具一戴'把他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远了°当然常书记早已不是当年的常市长了°他让不清那位民间的哲人说过一句话'“官场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五十二
本来贾士贞准备公开选拨干部工作告一段落后'回省城和妻子女儿享受两天天伦之乐的'上次玲玲临走时他有一个承诺°每隔半个月左右'回去一次°然而'玲玲走了已经一个多月了'他总是觉得脱不开身°现在省委准备让他去中央党校学习'他完全可以马上回省城'一方面和老婆孩子团圆几天'另一方面等等省委的消息°
离开常书记办公室'贾士贞漫步在大街上'忙碌一天的人们'大都已经躲进自己的天地'大街上行人已经越来越少了'阵阵秋风吹过'让人感到几分凄楚'这种时候尤其能勾起人们思念亲人的情感'大概这就是触景生情吧!贾士贞举目四望'一时不知自己到了什么地方'心情越发有些沉重起来'这个一直充满活力、壮志凌云的年轻市委组织部长'突然间有一种狐独寂寞'想家的感觉异常强烈°眼前这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楼房'熟悉的环境'究竟是哪一天和这座陌生的城市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他已经无法记起来了°不知不觉'他来这座城市已经
第十七章 何去何从(2)-3
七个多月'七个多月对于人生'对于自然界'实在是太短暂的瞬间'然而在他心里好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间隧道'一个无法回首的空间°哭然间'他的思绪逆着时光在向后倒退'他上任的第三天'一个人去了下臾'其实至今对自己当初那种盲目的做法都弄不清为什么'可是也正是那次荒唐的行动'让他亲耳听到群众对那些干部的评价'老百姓虽然不知道一个干部每时每刻在干些什么'或是高尚'或是卑郅;或是真诚'或是虚假;或是为群众'或是为自己;或是廉洁'或是腐败°但是群众心中有杆杆'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选不过群众的眼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那次下臾之行'听起来似乎是荒唐可笑的'可是让他看清了像乔柏明、侯永文这样的干部'至于后来他首先从市委组织部开刀'以及在全市公开选拨四十八名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做法'相信西臾的广大群众一定会做出公正评价的°
第十七章 何去何从(3)-1

这样胡思乱想着'也不知走到什么地方了'贾士贞的心里突然生起一种即将告别这座还没有完全熟悉的城市的感觉'告别难道就是悲剧吗?非也!告别同样可能是前进'告别照样是结束过去'展望崭新的未来!
贾士贞抬头四处看看'一时竟辨不清身在何处'一轮皎月悬挂在东南方°城里长年灰尘蔽天'天空总是像雾一样'来到下臾'还很少有时间欣赏月挂高空的景象'倒是在省城时'常常和玲玲寻找心中那轮皎洁的明月'然而省城却又不容易见到如此光鲜的月亮'天空总是生了锈似的'模糊不清°贾士贞干脆驻足路边'遥望着空中那轮明月°直到手机响了半天'他才从幻觉中回到现实里来'一接电话'可又断了'正在翻号码时'手机又响了'心中一阵欣喜'原来是鲁晓亮°贾士贞正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心中的困惑'鲁晓亮的电话太及时了'也许他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心灵感应?一种特别的默契'鲁晓亮曾经在工作上给了他许多帮助'他是他最信得过的人'在西臾'贾士贞感到'鲁晓亮应该算是他第一个'也是唯一能说心里话的人°
鲁晓亮自己开着车来到贾士贞身边'上了车'鲁晓亮问他去哪里'他说哪里也不去'找个僻静的地方°于是鲁晓亮驾着车'一直向农村开去°
车停下后'鲁晓亮问:“贾部长'我觉得你今天有.点反常啊!堂堂一个市委组织部长'哪里有空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杆情赏月啊!这应该是文人雅士落魄的表现呀!莫非……”
贾士贞摇摇头'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说:“你错了'我正在走运呢!马上去中央党校学习了'岂不是一件好事!”
“什么?”鲁晓亮惊叫起来了'他睁大双眼'盯着贾士贞看了半天'才接着说'“不会吧!我真$晚$秋$红$叶$共$享$书$苑$的有.点不相信!”
“真的'千真万确°”贾士贞说'“常书记才和我谈过'他也是今天晚上刚从省里开完省委扩大会'一到家'都没等到明天'就把我找去了!”
鲁晓亮突然往后座上一靠'长叹了一声说:“原来是这样!老弟呀'我已经猜出八九分了'这样说来'你今天晚上的心情就对了'也可以理解了°”说完'鲁晓亮开了车门'说'“咱们下车'别坐在里面'这空间太小'憋死人呢!”两人下了车'走到路边'天地间茫茫昏黑'一阵凉风吹过'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好像整个世界只有他们两个人'站了一会'鲁晓亮说'“贾部长'你的心情我可以想象得到'你在省委组织部那么多年'听到的'看到的'也许比我多°恕我直
第十七章 何去何从(3)-2

贾士贞在黑暗中回头看看鲁晓亮'鲁晓亮不知为什么没有说下去'两人在夜色中相互看了看'还是鲁晓亮打破可怕的寂寞'从口袋里取出香烟'递一支给贾士贞'说:“来'抽一支!”说着打着了打火机'贾士贞对着火光吸了两口°
一丝火光照在贾士贞的脸上'鲁晓亮觉得这是一张多么恐怕惊愕的脸'一张多么难以读得清的脸°
“恕我直言'”鲁晓亮重复着'“你的改革力度太猛了.点'人家适应不了'可是又没理由来反对你的做法'所以……”
“你说得对'我也想过°”贾士贞吸了两口烟'“这样也好'能够去中央党校学习一年'对于我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鲁晓亮说:“我们先不说去中央党校学习的事'我还想说你这个市委组织部长°老实说'在你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最旺的时候'我曾经多次想找你'给你泼.点冷水'但我没有那样做'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也许你的做法更有利于西臾人民'有利于西臾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干部们°”
贾士贞说:“恐怕你当时泼冷水了也未必泼得下去'我这个人就是这个德行'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任何人想左右我'改变我都很难!”
“那么你打算怎么办?”
“就我自己的主观愿望'我不想在这个时候离开西臾'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贾士贞优豫了一会'用力拍了一下鲁晓亮的肩膀'“据说省委还没有最后决定'等等再说吧!”
“不'贾部长'你应该争取主动°”鲁晓亮有些兴奋起来'“省委组织部钱部长那里为什么不找一找?”
贾士贞握着鲁晓亮的手'两人上了车'贾士贞说:“鲁局长'这种事'谁的心里都非常清楚'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吧!”
在回来的路上两人居然一句话也没说°
如今的机关里'人们最管心的是两件事:一是领导干部的腐败和绯闻;二是领导干部的工作变动°常书记和贾部长谈话的第三天'准确的说中间只隔一天'西臾市机关关于贾部长要去中央党校学习的事已是满城风雨了°这样重要的消息只有高层两位领导之间的谈话'怎么就不胫而走'成为群众关注而议论的话题'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然'有人对贾士贞的存在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巴不
第十七章 何去何从(3)-3
得贾部长一下子离开西臾'这些人的脸上就像晴雨表一样°早上上班时贾士贞在市政府大门口碰到科技局长阮柏达'见到贾部长'阮柏达从臭迪轿车里跳下来'远远地就向贾士贞伸出手'热情地说:“贾部长'祝贺你呀!什么时候为你饯行啊?贾部长一来西臾时'我就觉得贾部长前途无量°”
贾士贞微笑着伸出手'他和这位阮局长见过不少次面'还第一次见到他这样眉飞色舞°就在不久前阮柏达为了提拨科技局办公室主任卢肖兰还对他心存不满'可是贾部长没有睬纳科技局党组的意见'卢肖兰没能从第五名进入第三名'而孙进山邮局以优异的成绩'在市委全委会上以百份之九二的赞成票成为科技局的副局长°在这个时候阮局长格外兴奋'想必碰到什么值得高兴的事了°
第十七章 何去何从(4)-1

贾士贞说:“阮局长今天碰到什么喜事了?看得出心情格外兴奋嘛!”
“是啊!”阮柏达抹了一把大背头°“你贾部长不也碰到喜事了吗?中央党校渡金之后'就是部省级领导了°”
“是嘛!”贾士贞愣了一下.“我可没那个野心'所以我也不可能眉飞色舞的°”
此时此刻'贾士贞能够理解阮柏达'也许贾干贞真的去中央党校学习一年了'那么西臾市委组织部长必然要换帅了'组织部长一换人'他相信'贾士贞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将成为昙花一朵'他阮柏达的权自然又自动归位了°
但是阮柏达还有些心有余悖'毕竟贾部长还没有正式接到省委通知'他心里太明白了'官场上的事也太难以捉摸了'有时是瞬息万变的呀!他不敢过于认真的和贾部长较真'变着法子'像泥鳅一样滑掉了°
来到组织部'各个办公室一如既往'忙碌起来'他照样专心批阅文件'从容地接着电话°贾士贞从请示工作的下级脸上找不到半.点微妙的变化°他在想'难道机关里的消息没有吹进组织部同志的耳朵里!当然'这也未于知°
下午'卫炳乾到贾部长办公室送文件'贾士贞看着卫炳乾说:“炳乾'工作怎么样'还适应吗?”
“贾部长'我是一个新兵'也是一个外行'我在抓紧时间努力学习'我觉得市委组织部的环境、气氛都不错°”
“卫炳乾'对于组织部门'要重新认识°”贾士贞说'“不能像过去那样'到了组织部什么话也不敢说'什么意思也不敢发表'我主张大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错了也不要紧'许多工作'怎见得领导的意见就是正确的?”
卫炳乾笑笑说:“贾部长'理论上是这样的'可是领导永远是领导啊!谁愿意听不同意见?”
贾士贞突然说:“炳乾'我问你个事'你一定要如实告诉我°”贾士贞看着卫炳乾'“最近听到什么有关我的议论没有?”
卫炳乾一愣'红着脸说:“贾部长'你是指传说让你去中央党校学习的事吧
贾士贞.点.点头:“你们都听说了?”
卫炳乾说:“贾部长'既然领导问我了'我就实事求是地说了'不错'这两天'市直机关到处在传说你去中央党校学习的事°其实'领导干部去党校学习'
第十七章 何去何从(4)-2
这是很正常的事'可是有人在背后添油加醋'大做文章'不过'我认为'这事人故意在背后宣传'目的是希望你真的离开西臾市委组织部°”
贾士贞笑笑说:“这事有.点悬呼了!”
卫炳乾说:“贾部长'最近一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中组部的大量文件'其实有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文件'已经很多了'你的一些做法'完全是中组部文件范围内的做法.不知道为什么引起那么大的争议!其实'我觉得并非是你这个组织部长怎么做了'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部长问题°而是你首先把我们国家沿用了几十年的选拨领导干部的常规打破了'自然有些人接受不了°人们习惯了少数领导用权力推荐选拨干部'把权力用得越神密'越让人敬畏°还有组织部门的特权问题'贾部长'你知道机关里'社会上怎么看待组织部门!可是'一旦要打破这个习惯'取消权力'特权'那些既得利益的人当然要千方百计地进行阻挠°所以我总感到那些传闻带有人为的主观色彩!”
贾士贞看着卫炳乾'他真的没能想到卫炳乾对组织部看得如此深刻°贾士贞说:“说下去!”
“我不知道中组部'还有各级组织部门是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吏治.上存在的弊端的'也不知道全国许许多多组织部长是如何理解、贯彻中组部那些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文件的'但有一.点我认为'你贾部长在西臾的这次改革是一场精彩大戏的序幕'这个序幕已经由你抓在手里'正准备徐徐拉开!”说到这里'卫炳乾显得几分兴奋'“贾部长'我相信'无论是什么结果'都是一件值得称道、值得赞扬的事!这和你去不去中央党校学习'谁来当这个市委组织部长都没有多大关系了°我坚信'这台精彩的大戏一定会演出的'这个序幕无论是你贾部长'还是谁'也一定会拉开的°”
贾士贞虽然受到卫炳乾的鼓舞'从座位上站起来'激动地说:“有见地、有深度、有高度°这样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拨出来的人才!改革才是真正的柏东
时间又过去两天'贾士贞依然没有接到省委组织部的通知'然而'西臾市机关上上下下关于贾部长要去中央党校学习的消息越传越神奇了°贾士贞的心情已经平静了许多'他一如既往地出入在西臾市委组织部°
早上'贾士贞一进办公室'电话响了'他没有接电话'只是看着来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