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涨,“绿园”也不好意思一分不涨,那岂不是有恶意竞争的嫌疑了?未免成了各超市、市场的公敌,他们还是决定按市场价格往外卖,不过他们店里水产的品质可是要比外面的好上不少,照样是大把大把的客户。
“我的好姐姐,姐夫哦,我的腿可都要忙断了。”林玲一面抱怨,面上却止不住笑意,店里的生意好了,她就能多分些奖金了,这小半年可让她赚得盆满钵满的。
“你这丫头,过年少不了你的大红包。”苏缨笑首,手里却也在不停忙着,她本来是想和林达来看看店里的情况,谁想到店里的生意会好成这样,只好被抓壮丁来干活了。
之前做的“绿园年货大礼盒”早就补抢购一空了,现在人人都忙得不像话,可没精力再去包装大礼盒了,早知道当时就多弄些年货大礼盒了。
店里的年花从高到氏,各种档次都有,贵的在大花蕙兰、茶花、蝴蝶兰,中档的有杜鹃、腊梅、金桔,便宜的有水仙花…
“这简直是抢购啊,缨姐,你多进点货吧,你看这一上架就卖光了,没点存货我心里不踏实啊。”林玲一面忙着,一面嚷道。
“那可不行,货就这么多了,宁愿少点,也不能去进些不好的货降低了质量,咱们辛苦做到今天,不就是靠着口碑嘛。”这寒冬腊月的她竟然忙得出了汗。
“那个什么大花蕙兰的,我觉得好看得很啊,都舍不得卖了,你也给我留一盆吧。”林玲早就眼馋了。
“呵,眼睛还挺利的啊,一开口就挑到最贵的了,行啊,给你留着呢,不过也不能算给你的,是给我小姨和姨父的。”
苏缨准备了不少年礼,不仅有几个员工的,还有部里的领导同事和林达学校的领导同事,还有一些亲朋好友,屈指一算也是数量庞大。
第一百一十六章 过年(二)
俗话说,“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起贴。”
可见年前的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刚挨家挨户的送完年礼,就准备祭灶了。
一年一度,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向玉帝报告户主善恶情况,上天的日子为十天,到第二年正月初四下凡。在灶神动身之前,家家户户都要为其饯行。
按J省的风俗,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为官家祭荤灶之日,二十四日是普通民家祭素灶之日,而水上居民则于二十五日祭灶。
所以村民们都是在二十四日祭灶,苏缨和林达家中并没有灶神笼,连灶神图都没有,就跟到张得宝家里凑热闹,帮忙买了灶糖灶饼和新的灶神图,做了一桌好菜。
过去人家说祭荤灶得要用鸡、鸭、鱼、肉、灶糖、灶饼、美酒等供之;祭素灶除了灶糖灶饼外,还有甘蔗、孛荠、红枣、花生、金针、木耳等,但到了现在荤灶和素灶已经不分家了。
祭供将毕,将旧的灶神图撕下火化,贴上新的灶神图,以示送旧迎新。
村里霹雳啪啦的鞭炮放得震天响,随处都能闻到浓浓的硝烟味,不对,应该是年味,虽然天气有些阴沉沉,但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气。
梁小玲他们几个孩子嘴里唱着童谣:“祭灶祭糊涂,灶前一只铜香炉,元宝是侬襟,金裤是侬糊,灶君上天好讲话,灶妈落地保佑侬,保佑侬爹有钱赚,保佑侬妈有钱长,保佑侬哥讨兄嫂,保佑侬读书变聪明......”
苏缨越听越有趣,这首童谣完全是用方言唱的,有一些俚语她还从没听过。
难怪说过年最高兴的就是小孩子了,看到梁小玲她们几个口袋里塞满了灶糖灶饼,又笑又跳高兴不已,张沐嘴里还塞满了灶饼,话都讲不清楚了。
在祭灶节前,外公外婆要给男女外孙送灶糖灶饼,有几个男女外孙,就得送几包,每包还要附送一张“花面壳”(假面具)有唐僧、沙和尚、孙悟空、猪八戒等,苏缨想起她的外公外婆过去也是这样疼爱她,忍不住别过脸去偷偷抹了一把眼泪。
“村里的小年夜就是热闹啊。”林达对张得宝道。
“啥小年夜啊,外地人才管祭灶叫小年夜,咱们这里的小年夜是除夕的前一天,你这孩子连这都分不清。”张得宝数落道。
“这我还真不知道。”林达不好意思的说,她看电视上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都说今天是小年夜也就信了,还不知道各地的习俗不一样。
过年前还有一样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北方的年夜喜欢包饺子吃,而南方的年夜饭则少不了年糕,而且各地的年糕也有挺大的区别。
苏缨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时候在外婆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大姨小姨他们都挤在小房子里,大家都忙着做年糕,她们这三个小女孩就在一边窜来窜去,东摸摸西玩玩,净给大人添乱,挨了训斥也嬉皮笑脸的,那样的热闹才叫过年啊。
J省的年糕犹如一个托盘,且甜咸兼备,品种非常多,苏缨和林达他们只打算做红年糕、白年糕、芋丸和肉丸四种。
年糕的制作,全凭手工,前一天就要先把米浸泡一夜,村里有石磨,大家排着队用石磨把米磨成浆。
把米浆装进布袋后,袋上放上石头重压,等水分沥干后,再将米团取出,加上配料、调味,然后放蒸笼中以炭火慢慢蒸熟。
要做出十斤的年糕,糯米与大米的比例约为八比二,再加上五斤红糖喝三两花生油,这样做出来的年糕粘粘的、香香的,软硬适中。
苏缨和林达还从没做过年糕,自然又是张德宝来帮他们,不过张德宝是老观念,说蒸制年糕的成败,关系着来年运气的好坏,所以蒸年糕时有一堆禁忌,例如不准说不吉祥的话,不准大声吵闹,一定要蒸熟等等。
真么闷头干活可把两人给闷坏了,偷偷在张德宝身后伸舌头做鬼脸。
除了红、白年糕,还有芋丸、肉丸两种节令小吃过春节必不可少。虽说原料也都属平常,但配料独特,便很有些“另类”了。像芋丸,原料为大米和芋头,但大米必须用早籼,芋头必用白芋。大米加小茴香磨浆掺上芋头丝,再加鱼露、盐巴倒进笼中蒸熟,放冷后再切成三角形块状,置入热油锅中炸成金黄色,入口则酥,香嫩软兼具。
芋丸、肉丸外形并非是“丸”,而是直径半寸的“半丸”,也不知为什么要给它起个“丸”的名字。
做肉丸除了用白芋头丝、薯粉和红糖,还要加肥猪肉丁、酱油和盐巴。在参水揉成团状,放入笼中蒸熟。出笼时则变成半圆的咖啡色团,活像一块巧克力饼。那味道也怪怪的,除了甜,还有咸,出了肉味,还有酱味。
这四种年糕都做好了,才算大功告成,红、白年糕,加上芋、肉丸,是J省人春节必备的著名小吃,故而被誉为“迎春四味”。
除了祭祖,年糕在团圆饭桌上可当主食或甜品,一般是把年糕沾上茹粉切开油煎,造型模仿银条状,以形状寄予新年发财的意思,摆放在盘中,再用糖水勾芡淋在年糕上即成。
“没想到第一次就能做得这么好,早知道就早些做这年糕,给人家都送一点去尝尝。”苏缨看着年糕成品,卖相一点都不比外面店里买的差,味道肯定更好。
“我们做这些年糕可不容易啊,要送的人那么多,再多做些我就得散架了。”林大没好气的说,这重活累活可都是他干呢。
腊月二十七在城里的打工的村民们陆陆续续返乡了,村里一下子热闹起来,这可是真的热闹,不是用鞭炮什么炸出来的,越来越多的生面孔出现在林达和苏樱面前。
“王婶,这么急急忙忙的去哪儿啊?”苏缨忙着和熟人打招呼。
“我这不成材的儿子回来了,想着带他去走亲戚呢,”王婶扯过身边的年轻人,“阿勇,这是我们村的苏书记。”
“苏书记,”阿勇憨厚地笑笑。显然有些不适应。
“叫我小苏就好了,大家不都是这么叫的,王婶真是好福气,儿子长得有高大又帅气,特别像你,这脸哦就是和你一个模子里出来的,难怪人家都说男孩子像母亲帅气。”苏缨最甜得像抹了蜜,把王婶哄得合不拢嘴。
“大家都是我这儿子像我,小时候和我可亲了,长大了就嫌弃娘了,成天嫌我啰嗦,”王婶虽是数落着儿子,却是一脸甜蜜,“这次他回来,给他订了亲,老郭家的闺女,正准备带他去呢。”
“老郭家的闺女?啧啧,那相貌那人品都是一流的啊,”苏缨伸起大拇指,“王婶你的福气也太好了,儿子就这么一表人才了,再找一个那么好的媳妇,你这下辈子都要泡在蜜里喽。”
“你这孩子,就是嘴甜,我媳妇儿将来要有你一半贴心我就满足喽,我这儿子就是老实,给他找个踏实本分的媳妇儿好好过日子,省得他在城里被那些人带坏了。”
王婶见苏缨一脸迷茫,又补充道,“就是老周儿子那伙儿人,那些小兔崽子不学好,一个个男人把头发留得和女人一样长,还染了乱七八糟的颜色,你是没有看到哦,有几个还打耳洞戴耳环呢,不男不女的,和人妖一样......”王婶说起这些人就愤愤不平的停不了嘴,弄得他儿子尴尬不已,不停扯他袖子。
原来说的是那些“森林野怪”啊,村里原来就有几个,这次春节返乡的“森林野怪”越来越多,像阿勇这么正经的年轻人道是少了。
苏缨忍不住笑了,现在无论城里还是村里,这种时髦的小青年太多了,但年轻人嘛总是最求潮流时髦,依旧故我,等他们再大一些谈恋爱结婚了,也就都恢复正常了。
却没想到当天晚上一对“森林野怪”小夫妻就闹出了点事,秀林婶和丽云婶是儿女亲家,秀林婶的儿子和丽云婶的女儿也是由双方家长总助结了婚,小夫妻两个就一起到城里打工去了,城里桂圆村的老乡也不少,互相照应,两人也都找到工作作了,可半年来却没寄过一分钱回家。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过年(三)
秀林婶和丽云婶两家的家境都还过得去,小两口在城里生活也不容易,也没要求这小两口寄钱回来,但过节不带点东西回来,秀林婶心里就有些不大痛快了,特别是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大包小包的拎着,他自然不会去怪自己的亲生儿子,心里对儿媳妇就有了看法。
偏这儿媳妇也嚣张了点,回家之后成天和老公腻在一起,早晨睡到大中午才起,一起床就是到周大东家上网,上到大半夜才回家,哭着闹着要秀林婶在家里装电脑拉网线。
秀林婶这肚子里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被媳妇儿这么一闹,两人就大吵起来,媳妇儿一气之下半夜三更冲出门去,等被找回来的时候就变得颠颠傻傻的。
村里老人都说是撞了邪,丽云婶闹着要秀林婶赔,秀林婶闹着要把这个媳妇儿送回娘家去,他们这对小夫妻办了结婚酒,还没领结婚证呢。(J省很多乡下都是这样,有些年轻人没到法定结婚年龄,就先办酒生孩子,有的等生出了男孩才办结婚证。)
马上要过年了,两家就这么闹讲起来,苏缨过去看了一会儿,心下明白,哪是什么撞了邪啊,这小媳妇儿在周大东家上网的样子不知道有多清醒呢,那游戏玩得可利落了。
后来和这对小夫妻一起打工的人都说,两年轻人不像话,在城里赚了钱就大手大脚,天天下馆子,玩电脑,好吃懒做,一点都不知道节约。
这些风言风语无疑是火上浇油,秀林婶非要把媳妇儿赶回娘家去,死活不让他媳妇儿进家门,丽云婶怎肯善罢甘休,两家人一天到晚吵吵闹闹的,连过年的心思都没有了。
秀林婶对着苏缨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后悔自己当初听了媒人的话,把这么一个疯傻的媳妇儿娶进家门,害了他儿子。
苏缨只得温言和他解释,他这媳妇儿和儿子得的可不是什么疯病,而是到城里认识了一些不好的朋友学坏了,反正两人还年轻,要不先别出去打工了,在家呆一段看看会不会好点。
城市里是个花花世界,玩的东西多,吃的东西多,诱惑也多,开销自然就大了,两个年轻人那儿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就是受不了诱惑,迷上了网络而已,就是像苏缨和林达也经常下下馆子,出去唱唱歌什么的,周末也喜欢睡懒觉,一天没碰电脑就浑身难受,这也算是年轻人的通病了。
只是秀林婶和他那口子一辈子都勤勤恳恳,在他们的观念里最讨厌好吃懒做的懒汉,两个孩子原先在村子里的时候手脚也挺勤快的,平时里都会帮忙干点活什么的,没想到从城里回来就完全变了,他们心理上无法接受,就认为儿媳妇得了疯病,还影响了他们的儿子。
“小苏,你是不知道,我那个媳妇儿是真的不正常,吃完饭啥都不干,连碗都不收,就往床上躺,有的时候还半夜吵着要吃什么泡面哩,成日扯着我儿子,也不让他干活,拉着他就往周大东家跑,还闹着去镇上吃什么炸鸡,你知道不,那炸鸡就这么一小块,”秀林婶比划着,“要十几块钱呢......”
苏缨听了大窘,她也经常晚上吃个泡面什么的,犯起懒来也不干活,天天上网那是更不必说了,别说十几块钱的炸鸡,就是更贵一些的,她也吃过......这么算起来她也真是够不正常的了。
“秀林婶,你听我说,我也经常这样,所以你媳妇儿那真不算不正常,”她咽了口口水,困难的解释道,“她就是在城里学了些不好的风气,变得有些娇气、攀比、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让她在村里待一段时间,和那些不好的朋友都断了联系,慢慢就会恢复正常的。”
年轻女孩子有些娇气任性甚至刁蛮,在城里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在村里,特别是在秀林婶这些观念传统长辈眼里简直是不可忍受,这样吃懂得玩乐吃喝不会干活的媳妇儿娶来做什么。
你要和她说,现在的观念是媳妇儿是娶来疼的,她还不把眼珠子给瞪掉出来?
苏缨劝解了一番,秀林婶也颇为无奈的回去了,丽云婶听说秀林婶来找了苏缨,害怕苏缨为她家撑腰,也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过来找她。
本来这调解工作是属于梁九鼎分管的,可是老人家威严太威,这亲家婆媳之间鸡零狗碎的闲事闹到他那里都是被他一瞪眼,骂上一通,弄得谁都觉得没趣。
这女人之间的事还是女人比较理解,男人一听都觉得这些婆娘烦得很,成天就爱整事儿。
本来还有个陈碧娇,管的是妇女工作,可他儿子这会考试考砸了,把她给气的,见谁都带三分火气,两家人谁也不敢去触那霉头。
苏缨在村里口碑不错,嘴又甜是个和气人,平时有啥大事小事的也都乐于帮忙,大婶大嫂们也爱和他聊上几句,在村里是个能说的上话的人物,这种小事自然就找上她了。
“小苏啊,我家女儿命苦啊,我辛辛苦苦把她拉扯这么大,成天想让他有个好归宿,找个知根知底的,总不至于受苦受欺负,谁想秀林一家把我闺女往死路上逼啊。想在我那可怜的女儿被他们家给打成这样疯疯癫癫的模样,你让她今后可怎么活啊?”
苏缨心里觉得好笑,她那女儿哪里是疯癫,分明就是装疯卖傻,一见双方大人来就变得神神叨叨,在周大东家遇到她的时候聊QQ玩游戏不要太正常哦。
这孩子玩的就是苏缨小时候不想上学的时候常玩的装病,为了逃避大人的唠叨,逃避干活,就想了这么个歪主意出来装疯,惹得大家都对她有三分顾忌。
可怜了她的父母和公婆,都以为他真病了或是撞邪了,成天闹得不可开交。
“丽云婶,你也说了秀林婶一家可是知根知底的,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清楚?他们一家是出了名的老实巴交,你那女儿平时被他们说说是有可能的,被打那是决计不可能啊。”
“那我好端端的闺女嫁过去怎么会变得疯疯傻傻的?”
“我看都是去了一趟城里给闹的,”苏缨小声嘀咕着,“你家闺女刚从城里回来怕是有些不适应,还是让她多休息休息,别让她再往周大东家跑了,一个小媳妇儿成天往男人家跑,半夜还不回来也不是个事儿。”
丽云婶听了也有些慌了,她也是个传统观念很强的人,要是大家说他闺女和周大东有染那可就是她家里亏了,连忙辩解道,“我那女儿是个正经人,可不会做出那种事。”
“丽云婶,我不是那个意思,可这经不住村里的风言风语,你说人家秀林婶一家听了能舒服吗?我看过完年,她也别去城里了,城里辛苦,她现在身子又不好,还是呆在家里把身体养好是正经。她不是闹着要买电脑拉网线什么的吗?你们可千万别答应啊,她怕是中了这上网的毒,才变成这样的,你们让她先和这网络隔绝半年看看,兴许就能好起来。”
“啥网的毒?”丽云婶听得一头雾水,心里也不免惴惴的,这是什么渔网有这么大的毒,自家的女儿又怎么会中了这毒?
“就是这电脑,”苏缨也解释不清楚,“有的人经常玩着电脑,就会上瘾,变得一刻也离不开,啥事也不想做,就想对着电脑看。”
丽云婶吓了一跳,这不是中邪是什么,“可我见你也经常用这电脑啊,咋都没事?”
“因人而异啦,每个人体质不同,对着电脑的抵抗能力也不同,你闺女恰好没法抵御着电脑,就上了瘾。”苏缨干脆胡乱解释着,像丽云婶这把年纪的村民哪里接触过电脑,什么网瘾很难解释的。
丽云婶点点头,觉得挺有道理,看来是自己女儿阳气不够旺,容易中邪,被这什么电脑的勾了魂去,看来千万不能让他再碰这个魔物了。
两个亲家本来就没什么深仇大恨,对苏樱说的话也将信将疑,那小媳妇儿被关在家里几天就受不了了,虽然没让她干活,可是成天躺着没有电脑玩也特别痛苦,在秀林家又哭又闹,证实了苏缨的话,是电脑给闹的,两家大人下了决心无论怎么样也不让他碰电脑了。
秀林家的儿子也是个老实的,娶了媳妇儿后,啥事都听媳妇儿的,媳妇儿喜欢玩电脑他也就在一旁陪着,看媳妇儿这般难受,心里也不好受,但无奈父母和岳父母都严令不准他们玩电脑,他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日日宽慰媳妇儿。
苏缨有的时候路过秀林婶家还能听到小媳妇儿又哭又闹,摔东西的声音,这网瘾还真不好戒,相比那些被电击治疗的网瘾少年,这小媳妇儿还算辛运得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过年(四)
苏缨和林达打算大年三十那天再回城里过,这几天就在村里忙着给自己的小家除旧布新,每天晚上都有人来喊两人吃饭,梁九鼎啊,陈家平他们的孩子都从城里回来了,一年难得团圆一次他们自然高兴不已。
梁小玲的爹妈从城里回来了,给她买了新衣裳、新书包,还有一堆糖果、饼干,把小家伙乐得逢人就显摆。
苏缨见梁九鼎的儿子踏实肯干,媳妇儿勤劳贤惠,两口子一回家就帮忙老人忙这忙那,不由得称赞梁九鼎好福气。
转眼就到了二十九小年夜,这是苏缨和林达在村里过的第一个小年,两人都格外兴奋,特地买了鞭炮和烟花来放。
张德宝自然是和他们一起过小年,大年三十则是在梁九鼎家过的,他们是多年的老友了,张得宝戏称每年他都是吃百家饭。
大年三十一大早两人就准备开车回家了,父母肯定已经开始准备年夜饭了,这时候回去正好能帮上点忙,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梁九鼎一定要注意安全,大过年的家家户户都会放些爆竹,要是不慎引发火灾就惨了,她正好又不在村里,凡事只能让梁九鼎多找看着看了。
吃完年夜饭,就是那无趣的春晚了,到了十二点的时候到楼下放了会鞭炮,这城里的年总觉得有些冷清,少了那么点年味。
过去的大年初一,大家都会去拜年,还觉得热闹些,现在不是电话拜年就是短信拜年,一大早林爸爸和林妈妈就抱着电话讲个不停,苏缨和林达则捧着手机不停发短信,这城里的生活还真是挺无聊的。
两人跑到空间里,照料照料田地,和苏苏玩一会儿,这几天过年,苏苏也沾了光,吃得满嘴是油。
大年初二,苏缨和林达回娘家,J省的风俗是大年初二的时候,出嫁的女子偕同丈夫以及子女们携带一些礼品回娘家拜年,回到娘家候现象父母拜年,在分送红包给他们,而这些长辈也要分赠红包给女儿带回来的孙子。
出嫁的女儿搬来那一天都可以回娘家的,但据说初一回娘家会导致娘家贫穷,所以要等到初二才回去。另有一说,初二回娘家是一种硬性规定的社会规范,因为以往的女人地位不高,担心女子嫁出去后,遇到恶婆婆,可能一辈子都不准她回家,故有此习俗。
规规矩矩的给父母拜了年,苏妈妈就喜滋滋得到厨房里忙去了,这次过年,两人不仅包办了家里所有的年货,还给双方父母个一万块钱的红包,着实把老人家吓了一跳,这才相信两人在村里的确干得不错。
“老爸,你又不养锦鲤,改养金鱼啦?”苏缨趴在沙发上看鱼缸里的鱼,红彤彤的特别喜庆,大过年的时候看到这种鱼心里甭提多舒服了。
“什么金鱼?你这没文化的人,这可是血鹦鹉。”苏建明自豪的说。
“长得挺漂亮的,这名字咋这么血腥?”
“血鹦鹉又叫红财神、财神鱼,你看它全身鲜艳通红,有这么胖嘟嘟的,鳍条也柔柔的,好看吧?”
“我在上海的一家餐厅里见过,有一面好大的鱼缸墙,养满了这种鱼。”林达也好奇的插嘴。
“那是,这鱼作风水鱼不错,很多商人都喜欢养。”
“你们快说说你爸,好好的锦鲤有送人不养了,最近迷上什么血鹦鹉,一条五十块呢,这一缸就花了五百块,你们说说是不是浪费。”苏妈妈听到他们在说这鱼的事,也出来数落道。
“老爸喜欢就好。钱财乃身外之物,钱用完了可以赚嘛,妈,你就别那么计较了。”苏缨忙在一边打圆场。
“就是嘛,我又不抽烟,又不喝酒,也不会打麻将,就这么点爱好了,你还成天唠叨。”苏建明郁闷的嘟囔。
“这鱼咱们这里还没办法繁殖呢,都是从台湾那里过来的,这血鹦鹉并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类偶然创造出来的,在台湾岛,一个人把自己渔场里的红魔鬼和紫红火口养在一起,结果无意中的阴差阳错之下,雄红魔鬼居然和同居雌紫红火口产下一群稀奇古怪的新的鱼种出来,就是这血鹦鹉。”
“红魔鬼?紫红活口?那是什么东西?”苏缨连听都没有听过。
“也是观赏鱼的品种啦,下次带你去花鸟市场见识见识。”
“我又不是没去过,从来没看到这种鱼。”
“你去的是旧的那家,现在又新开了规模更大的花鸟市场,里面的东西都是精品,比原来的那家好多了,不过也挺贵的。”
“这么好玩,走走走,下午就带我去吧。”苏缨对这些花鸟虫鱼也是感兴趣的很。
“今天才初二,你看看满街店铺,哪家开门了?要去起码也要初五嘛。”
“城里过年真没意思,家家户户都房门紧闭的,连店都不开,街也没得逛,真没劲。”苏缨失望的说。
“过去人人都盼着过年,现在过年是没意思,连电视也没啥好看的,全是这些唱歌跳舞的,相声小品也越来越不好笑,你们年轻人还能在家里睡睡懒觉,我们这些老年人连懒觉都睡不着。”苏建明也大感无聊。
他抬起头看看厨房,确定苏妈妈在忙着做饭,拉过苏缨小声问道,“我托你办的事有眉目了吗?”
“什么事?”苏缨一脸莫名其妙。
“就是在桂园村帮我瞅瞅房子的事啊。”苏建明急了。
“哦,帮你看了,我觉得我隔壁周家的房子就不错,”那栋房子当初沈叶就特别喜欢,苏缨也特别留意过,“就是老周搬到城里去了,也很少回来,之前有托过梁村长帮忙寻找买家,大概八九万块钱,你改天去村里看看,如果满意再打电话和老周联系。”
“行啊,”苏建明一脸兴奋,“你不是明天就回村里了嘛,我和你们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