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了小狸花三四天后,和婧历经无数次矛盾,终于犹犹豫豫地给它定了个名字:阿狸。
玉引听完之后哭笑不得,就这名字也值得矛盾几天吗?你根本就是从品种里挑了个字来喊而已!
不过有了它,正院里还真是添了不少乐趣。
和婧最喜欢的是阿狸睡觉的时候,因为它会盘成一个小团儿,有时候前爪还抱着脸,它本身又还小,盘成团之后刚好够让和婧用两只小手捧着。不管她把它捧到哪儿、不管她怎么摸,它都还是呼噜呼噜地继续睡,端然对世界毫无戒心,对小主人充满信任。
玉引则最喜欢它醒着到处玩的时候。
因为它还没完全长开,跑步什么的都还不熟练,有时候玩欢了就脚下打趔趄,跌跌撞撞的十分可爱。而且只要它跑,和婧就会追着跑,一个小猫一个小姑娘,这就更可爱了!
而在孟君淮那天追问她有没有喜欢他一点儿之后,玉引看和婧追着阿狸玩时,就总忍不住会琢磨…她有没有喜欢他啊?
她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自己喜欢和婧、喜欢阿狸,可是他…
她好像总也想不明白,或者说是想不下去。每每想到一半,她就会自己脸红起来,然后就羞臊得无法继续了。
傍晚,孟君淮到正院时,见玉引坐在榻边,正虎着脸跟和婧说什么,手里还把阿狸拎得高高的。
“不行!这件事没的商量!”玉引强调了一遍自己的立场,拎着猫的手忽而一空。
她扭头一看,孟君淮正将猫捧在手里,一下下用手指抚它的后脊:“你说和婧就说和婧,欺负它干什么?”
阿狸可怜兮兮地趴在孟君淮手心上,委屈地声讨玉引:“喵…”
玉引:“…”
她想说我才没欺负它!
她在华灵庵里见过母猫叼着小猫到处走,都是叼后颈那里,可见这样它并不难受。
玉引暗暗瞪了他一眼:“和婧非要在去前宅念书时也带着它,殿下您看这事儿行么?”
“嗯?这个真不行。”孟君淮把猫放到榻上,蹲身跟和婧说道理,“你要好好念书,不能总想着跟阿狸玩。”
和婧不高兴地反驳说:“我不会总跟它玩的!让它在外面等我,我休息的时候再去跟它玩!”
“哎…这更不行了。”孟君淮一个手指敲敲阿狸的头,“你看它现在这么小,差不多也就和你妹妹一样大。它只认识正院这一个地方,你把它带去别处又不看着它,它会走丢的。”
这样吗?
和婧很失落。她知道,如果她改口说“那我带它一起进屋”,父王母妃肯定都不会答应,因为那样她确实会无心念书,可是她又好想跟阿狸玩…
最后她扁扁嘴,终于“忍痛割爱”:“那我回来再跟它玩,白天让它陪母妃…”
“哎,好。”玉引对这个结果很满意,逮过正在床上扑腾着自娱自乐的阿狸交给和婧,“晚上你也可以跟它睡,好不好?”
“好!”和婧听到这个很高兴,之前几天,就算是她睡在自己房里的时候,奶娘也不让她带着阿狸睡,说怕阿狸夜里闹她。但现在母妃发了话,奶娘就肯定不会管了。她也不怕阿狸闹,她觉得阿狸比她还能睡呢…
她便抱着阿狸蹦蹦跳跳地离开了,孟君淮看看她的背影,又看向玉引:“和婧到你这儿之后,还真是比在西院开心。”
“小孩子嘛…侧妃因为郭氏的事,把她束得太严了。”玉引顿了顿,续道,“但兰婧不一样,兰婧还真是离不开何氏。苏良娣回话说,打从殿下许何氏再见兰婧之后,兰婧明显心情好多了。”
他们最近都在矛盾要不要让兰婧回到何氏身边,玉引思量之后,觉得或许还是该让她回去。兰婧对何氏太依赖了,何氏的教法兴许是对她不好,可硬让她们母女分开、弄得兰婧每天都蔫耷耷的,日积月累下来只怕更不好。
孟君淮坐到她身边,沉吟了会儿,点了头:“我也觉得让兰婧回去吧,但让苏氏每隔三五日便去西院看看。免得何氏那个性子再瞒着什么,反害了兰婧。”
“这样好。”玉引舒气,想了想,又问,“阿礼的事呢?殿下问过他了吗?”
“还没有,我自己先看了几天,想瞧瞧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一时也没瞧出来,正打算明天问他。”
聊完孩子的事,二人各自去更衣盥洗,然后就躺下念经了。
其实玉引并不想念,紧咬着牙关挤出几个字:“和婧住得不远…”
“她那儿听不见。”孟君淮气定神闲地边折腾她边说,“我叫着杨恩禄试过,在你这儿叫他,他在和婧房里什么都听不着。”
“你还试…”玉引切齿瞪他,深吸了口气,“什么经?”
孟君淮:“《大悲咒》吧。”
于是,在屋外值夜的下人们面无表情地听王妃念起了“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一夜念了四次,最后一回时已近清晨,声音听上去好像要哭。
第二天,玉引醒后的头一个反应就是告诉珊瑚:“去齐郡王府禀一声…我今天身体不适,明天再去拜访四嫂。”
本来可是说好今天去见四嫂的!齐郡王现下被禁着足,府里的日子肯定不怎么好过,她却因为这种淫|欲而不能如期去探望…
玉引觉得羞愧难当。
不行,以后不能让他这样了。眼下这般,二人小半个月才行一回房,算起来似乎很节制,可他这真是蓄足了半个月的力气一起来啊!
玉引一撑身想起来,转而腰酸得深吸了口气:“琉璃…”
琉璃应声进来,她缓了两息后眼前都还在发白:“扶、扶我一把…”
“…”琉璃神情沉肃地扶她起来,扭脸就跟芮嬷嬷商量中午给王妃添个什么汤好去了。
前宅。孟君淮今天没让阿礼跟和婧一起读书,把他带到了自己房里,想问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你姐姐说你最近不对劲,总不高兴,还总想照顾她,这怎么回事?”孟君淮边问边坐到椅子上,直接把阿礼放桌上坐着。考虑到东院和正院的矛盾,他没跟阿礼提玉引。
阿礼闷着头,双腿一甩一甩地掩饰情绪:“没有,我挺好的。”
“不许甩腿。”他一挡阿礼的小脚,语重心长地又道,“有什么事你要跟父王说,父王帮你解决,自己闷着会生病的。”
“嗯…”阿礼有些为难地想了想,母妃叮嘱他不能问父王姐姐的事,他便只能说,“就是…母妃让我好好读书,我觉得累,不想读。”
“觉得读书累?”孟君淮看看他,心中掂量了一下。
如果和婧现在跟他说“父王我觉得读书累”,他肯定不会理她这茬——那小丫头打从到了正院之后,天天活蹦乱跳的比谁都开心,若说读书累明显只是因为小孩子都不爱念书、都想天天玩,并不是因为真的有多累。
但阿礼现下不一样。他观察了好几天,阿礼确实都没精打采的,帮阿礼研墨的宦官还回话说他近来连饭量都小了,这确实有问题。
他便问他:“你和你姐姐都是上午跟先生读书、下午温习,你回东院之后,每天要温习多久?”
“唔…”阿礼闷头想了想,掰着小指头数给他,“先练一个时辰的字、再温习一个时辰先生讲的书,然后用晚膳,晚膳之后再练半个时辰的字、读半个时辰第二天要讲的东西。”
这么久?!
阿礼光是下午就要学习三个时辰,比他大三岁的和婧,下午也不过是练一个时辰的字、看半个时辰的书。
这样一算,他都没什么时间玩了,基本上是上午读完书午膳午睡,午睡起来练字读书晚膳,晚膳之后练字读书就寝,放松的时间少之又少。
“你这样学确实太累了。”他摸摸阿礼的头,“回头父王跟你母妃说,下午不许这样学了。每天自己读书练字加起来一个半时辰就可以,之后你去找你姐姐玩可以,来找父王也可以。”
“真哒!”阿礼一下子高兴起来,拍拍手道,“那我去找姐姐!我要阿狸!”
孟君淮:“…”
你们怎么一个个都要阿狸?罢了罢了,也好,这样就没人非得黏着玉引了。
第二天,歇过劲儿来的玉引终于去探望了齐郡王妃。正巧十二皇子府的祝氏也是这日来拜访,见了她很高兴:“呀,没想到六嫂也是今天来?”
玉引心想:嗯…六嫂本来应该昨天来。
三人落了座,面对府里的情形也说不出什么高兴的话来,齐郡王妃明显憔悴,直指善郡王的不是:“我们爷平常对老十也不错。万没想到,现下府里落了难,他会是借着我们往上爬的那一个…”
虽然善郡王的做法并没有再损害到齐郡王府吧,但也确是借着旁人落难给自己讨了好处,任谁都要心里不舒服。
祝氏便只能劝说:“四嫂放宽心,往好里想想。您瞧,虽然他们这事不地道,但要不是他们起了这个头、让皇上开口说了这是对的,我们也还不能来走动呢。”
齐郡王妃支着额头,疲惫地摆摆手:“谁来了都跟我这么说,可到底怎么回事,又是谁都明白…唉,你们也不用拿这个哄我了,日后少在我和我们爷跟前提这位。我们爷说了,他就当没这么个弟弟。”
玉引和祝氏都暗暗咋舌,可过了会儿,偏巧了有下人进来禀说:“王妃,善郡王府的柳侧妃求见,说来看看您…”
“让她走!”齐郡王妃立时狠一咬牙,平了平息,才又道,“就跟她说,我们府里的侧妃今儿回家省亲去了,见不了她。”
换句话说,你个侧妃还想跟正妃们一起坐下聊天?
于是,柳氏回府后便哭成了个泪人。她擦着眼泪,眼眶红红的跟善郡王说:“爷您瞧瞧四嫂这做的是什么事…哦,我还不该叫四嫂,该叫齐郡王妃!人家压根不拿我当弟妹看!我看了府门口停着的马车了,逸郡王妃和十二皇子妃都在里头,到了我这儿就连门都不让进!”
“行了行了,别哭了。”善郡王在屋里踱来踱去,直被她哭得头疼。
他脚下一定:“得了,咱不管他们,随他们看咱顺不顺眼!你瞧,咱现在的日子过得不也挺逍遥?要紧的是父皇那边觉得好。日后我的爵位也好、咱儿子的爵位也罢,靠的是父皇,不是这帮哥哥嫂子。”
孟君泓算想开了。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反正他已经把这帮兄弟全得罪了一遍,那又何必求个和好如初?自己府里过滋润了才是要紧事!
想到这儿,他连一母同胞的三哥那边都懒得继续维持了。
“三嫂也不见你是吧?”他问柳氏。
柳氏点点头:“我一跑了四天了,三嫂都说不见人。”
“打明儿开始,甭去了!”孟君泓大手一挥,“哼,亲哥哥也拆我的台!他比我大那么多,到现在不还是个郡王?这点本事,他也就冲我摆摆脸色!爷不吃他这套!”
当晚,玉引便将在齐郡王府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全说给了孟君淮听。
包括柳侧妃吃了闭门羹的事。
孟君淮嗤之以鼻:“这老十竟还不消停。他真当兄弟们会一直吃他这套,由着他到处装好人,我们吃哑巴亏?”
“祝氏说柳氏还天天往三嫂那儿跑来着。”玉引翻身面朝着他,“不过三嫂也没见她,也没叫府里的侧妃见。”
“哼!活该人见人恨!”孟君淮一边冷哼一边也翻过身面朝着她,伸手就把她往怀里一兜,“不想他们了,免得恶心得睡不着觉!”
“噗。”玉引一声笑,再抬眸一看,他还真就此闭眼准备睡了。
她踟蹰了会儿,犹豫着伸手环在了他腰际。
孟君淮猛地睁眼,看她一双水眸含着笑望一望他就闭上了,什么也没说。
他搂着她睡了这么多次,这可是她头一回在清醒时主动环过来。
孟君淮微微抬头便往她脖子上吻,玉引赶忙推他,却没睁眼,声音听上去娇羞婀娜:“别闹…!”
“好,睡觉。”他笑着将她紧紧一搂,心下暗想说我放你一马。
玉引见他不再动了,便信他这一夜都不会动他。
她在他怀里躺了个舒服的姿势,抬抬眼皮瞧瞧他,咬一咬嘴唇凑得更近了些,才闭了眼。
他的怀里暖暖的,让她觉得十分舒适。
那她喜欢他吗?
她想,她大概是喜欢的吧。
第57章 孩子
东院,尤氏坐在堂屋里发着愣,感觉周围阴阴冷冷的。
从前这里似乎并不是这样,但她也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这地方越过越没人气儿。她原本是个争强好胜的性子,府里一切最好的她都要归到自己手里,现下她好像也没什么心思多去在意那些了。
她的目光看向几尺外。
眼前四四方方的屋门外便是亮堂的了,亮得像是与这里两个世界。阿礼在院子里跑跑跳跳地和几个表兄玩着,他们所在的地方,似乎更亮堂一些。
尤氏搭在扶手上的手紧了紧,她忍不住再度去想,于她而言,儿子果真是最重要的。有他在的地方,她才觉得不再晦暗,才觉得有些趣儿。
可她近来又有些有心,王爷不许他多念书,硬要他回东院后读书的时间与和婧一样。尤氏想,这怎么能一样呢?和婧一个女孩子,书读多了没用,阿礼可是府里的长子,就算不是世子也还有大好前程,王爷一点不为他的日后着想吗?
但她也没有办法。王爷已经发了话,她就只能照办。再想为阿礼争,也不能再用这个法子。
“阿礼来。”她走到堂屋门口朝阿礼招了招手,阿礼和几个表兄都跑了过来。
尤氏蹲下|身和善地问最年长的那个:“则明,喜不喜欢府里啊?”
“喜欢!”尤则明道。
尤氏便牵着阿礼的手进了屋,其他孩子也跟进来。她将阿礼抱起来坐到椅子上:“一会儿到了晚膳的时候,你就带着他们一起到正院问安去。你去和你的父王还有嫡母妃说,让他们进府来陪你念书陪你玩,问你父王行不行,好不好?”
阿礼点点头,听话地应了声“好”。
片刻之后,阿礼站在父亲面前将话说完,餐桌上的氛围便冷了下来。
玉引刚夹了片鸡汤炖出的笋衣,看见孟君淮的脸色愣了愣:“殿下?”
孟君淮深吸了口气,道了句:“先吃饭吧。”然后吩咐下人给阿礼和另几个孩子添碗筷。
待得晚膳后,一众孩子都去追着阿狸玩了,孟君淮才把憋着的一口气发出来:“这尤氏!”
“怎么了?”玉引没明白这里有什么让他生气的地方,“府里没有给孩子找玩伴的规矩?”
她只能想到这一点,可私心里又觉得应该不会啊?
这几乎是宗室贵族惯行的做法,谢家也会从门楣较低的亲眷中挑年纪相当的孩子进来陪自家的公子小姐玩。一是免得孩子们觉得没趣,二来也和更多本来不太走动的亲眷结个善缘,阖家拧成一股绳,日后好办事。
王府反倒不许这样?
孟君淮叹了口气:“我从前跟尤氏说过,我没法跟郭家要人来陪和婧,所以这事先放放。等过两年,他们再大一些,我去求母妃看看她娘家有没有适龄的孩子能进来,男孩女孩各挑几个,免得和婧心里不舒服。”
“哦…”玉引便懂了,她心说尤侧妃你怎么这样呢?说好了先不提,现下冷不丁提了、还是直接让孩子来提,这不把殿下夹中间不好办了吗?
他又不能现下就去跟定妃要人来陪和婧——和婧虚岁才六岁,能来跟她作伴的也是差不多的年纪,太小了,父母肯定舍不得。如果是比王府门楣低一些的人家,比如尤氏的娘家,那便好办。但是定妃的娘家,于他而言便是母族的人,他去提这种不近人情的要求很不合适。
玉引瞧了瞧屋外,几个孩子都玩得挺开心的。和婧抱着阿狸,男孩子们不争不抢地围在旁边看,其中一个还寻来了肉脯,托在手心儿里喂它吃。
“不然殿下应了吧。”她道,“和婧的事,我问问我家里。”
“…不行。”他想了一瞬便否认了,好笑地看着她,“你知不知道这么进来的孩子,日后就算归了王府了,身份半主半仆,连婚事咱们都可以插手?你们谢家出来的姑娘是什么样的身份?别让你家里为难。”
“咱不让她们半主半仆不就得了?”玉引理所当然道,“和婧是王府的大小姐,她们日后若认识和婧,本来也是要见礼的,规矩上的事说不上委屈了谁。除此之外我不亏待她们,衣食住行都跟和婧一起,关系放在那儿,让下人叫她们一声表小姐也合规矩。再说,我可以让家里挑旁系支族,谢家也不是谁都能嫁个皇亲国戚,‘为难’这话说不上的。”
她发觉孟君淮有的时候特别顾面子,比如不去庆贺皇十子封王就非得让自己在那天真的忙起来——哪怕是去参个丧事,再比如现下。
她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门楣高的人家有哪个不顾面子的?她也顾,她也怕丢人,只是有的时候并没有必要。
“殿下您想,我家里傻么?如果真的觉得不合适,总能找个理由婉拒了我们,到时候咱也不再提便是。可如果家里答应了,那便是于我家而言有好处、让和婧也高兴的结果,为什么不试试?”玉引说罢想了想,很恳切地又补了一句,“何况现下算来都是一家人,一家人有话还不直说、还要自己去猜对方为难与否,您觉得这对吗?”
“…”孟君淮想到了几句反驳她的话,但又被自己先行推翻了,最终点了头,“好吧,那你往你家里递个话,问问再说。”
六日后,谢家在京中的各家当家人齐聚一堂,住得离京城不远的支族几乎也都赶了来,一方大厅里坐得齐整而满当。
正坐主位的是谢氏一族现下的族长,谢玉引的大伯父谢愈。
谢愈手指敲了敲旁边八仙桌上的族谱:“我查过了,现下家里各支族和逸郡王府大小姐同辈、且年纪差不多的姑娘,有三十多个。十一个家在京里,其他的都在外头。逸郡王府要挑人这事,诸位怎么看?”
“家在京里的这些,我看就算了吧。”说话的是玉引的二伯谢息,“都是自家人,我说句实在话。咱这侄女嫁进王府当继室我都觉得是委屈了她,再送孩子伺候他们家大小姐?好好的孩子,为什么不留在家里宠着?”
谢家惯是不喜欢拿女儿去争名位的。家中泰半长辈都觉得,男人想要什么,就凭真本事去拼,拿家里的姊妹女儿去换,算什么本事?
再者,女儿长大了就得相夫教子是大势所趋,却不意味着她们只能如此。百年前家国动荡的时候,谢家连女锦衣卫都出过,可见女儿真未必就比男儿差,他们为兄为父的人,也不该随随便便就把女孩送到旁人家去。
谢愈便点了点头,翻开厚厚的族谱,取了几封帖子出来:“不在京的,倒有递了帖子主动想送人过来的。”
谢息嗤之以鼻,谢愈径自说下去:“人家自己有意的,咱也不必强拦着,各位传着看看,挑几户合适的再议吧。”他说着便把帖子递了下去,又像玉引的父亲道,“三弟也说说主意,虽是进去陪府里的大小姐,但玉引喜欢也是要紧的。”
谢慈没说话,看向两尺外站着的谢继清。
谢继清颔首,走上前一揖:“各位叔伯,侄儿和内子商量过了,送长女夕瑶去王府。”
话音一落,满厅哗然。
谢愈拍桌子说:“继清你是不是疯了?夕瑶长大自己都不比郡主差,犯得上这样去王府巴结?”
“二伯误会了,不是巴结。”谢继清平静地舒了一息,“是因为现在各位殿下在办件大事,侄儿参与其中,许多事情不是靠内子和妹妹间多加走动就能说得清的。但若侄儿与逸郡王殿下交往过密,日后迟早引人怀疑,侄儿需要一个和逸郡王府走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