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顺应了一声,只怕李长琰要吃一顿苦头了。
冯顺将消息送给余江,余江眼睛中仿佛有两条吐信的毒蛇,他微微一笑:“不将李长琰掏空,我不敢向圣上复命。”
冯顺点了点头,余江躬身退下。
…
徐清欢从梦中醒来,身边的人已经不在了,她抬眼看过去,只见宋成暄穿好了衣服正在桌案旁看公文。
徐清欢立即缩回了被子里。
“我要将凤雏叫进来。”徐清欢低声道,昨天晚上…她的衣服不知道脱去了哪里。
“凤雏去厨房帮忙了,”宋成暄起身将准备好的衣裙拿在手中,最上面的是一件小衣,“你需要些什么,我来服侍你穿…”
徐清欢捞起旁边的引枕然后丢了出去。
半晌穿戴好,她才走出去梳洗。
驿所的婆子端上温热的水:“您用吧,”说着她笑容更深了些,“您的衣裙都已经洗好了,我一会儿熨平整了就交给府中的管事带走。”
没想到小小的驿所之中,还有这般有眼色的婆子。
徐清欢昨夜还想赏赐这婆子,现在却改了主意,她抬起头仔细地将婆子端详了一番:“你是谁家的人?来驿站这般侍奉又是为了什么?”
第六百七十一章 鞠躬尽瘁
婆子脸色一变立即躬身行礼。
“恭人恕罪,”婆子思量半晌如此称呼这位宋大太太应该没有差错,“昨日宋大人与恭人来到驿所,因押解要犯,不准任何人前来,萧将军就交待下来,请我们好生照顾宋大人和恭人。”
徐清欢对北疆的人算是有几分熟悉。
广宁卫有马家,延庆卫就是萧将军镇守。
延庆卫治怀来城,怀来卫出了事,按理说应该就近从延庆卫调人手帮忙,宋成暄却舍近求远找了广宁卫的马家,延庆卫的萧家自然会因此慌了神,所以让人前来打探消息。
婆子低着头连呼吸都小心翼翼,老爷交待下来,宋大人和徐恭人夫妻不简单,她要仔细着些。
徐恭人面容娇美,穿着淡青色的衣裙站在那里,看着就是高门中的女眷,如此娇滴滴的女眷还敢带人前来北疆查案,怪不得会得夫君的喜欢。
昨天夜里,这屋子中都没有留下人侍奉,今天一早她就看到宋大人亲自提了热水进屋子,可见着实是夫妻恩爱。
这样的女眷定然聪明伶俐,用不着她多说什么就该知晓萧家想要上门拜会的心思。
徐清欢点点头:“好了,你下去吧!”
婆子大为惊讶,徐恭人不按常理行事,也没有继续问她有关萧家的消息,她不禁迟疑:“恭人。”
徐清欢道:“萧家不就是让你来仔细侍奉吗?”
婆子颔首:“是。”
徐清欢夸赞:“你尽职尽责侍奉的很好。”
婆子抿了抿嘴唇。
徐清欢仿佛终于想到了什么,脸上浮现起了然的神情:“有赏。”
婆子愣在那里,看着胖丫鬟递过来的银子竟然无话可说,如果一切就这样简单,那萧家何必大费周章地安排。
只怕萧家的马车早就等在了外面。
可徐恭人拒绝的这么干脆,让一切都没有机会开始。
婆子想要再向前说话,徐清欢却已经转身回到屋子里。
门没有关上,但是一堵肉墙却出现在婆子眼前,婆子不禁步步后退。
徐清欢重新回到内室,宋成暄刚好合上手里的文书,仿佛对外面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大爷,我们用早膳吧!”
徐清欢前去布箸,宋成暄嘴角微微扬起。
等在窗户底下的永夜,不禁眨了眨眼睛,他愈发看不懂公子了,公子这笑容是从何而来?
他方才禀告公子,萧家有人前来拜会,而且马车中的是位年轻的女眷,紧接着女主子将萧家人拦在了门外。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地方让公子觉得可笑的。
公子现在真是越来越奇怪了,该不会哪天就傻了吧!
…
徐清欢看向自己碗里的羊肉,就在她刚刚吃完第一块肉的时候,宋成暄又夹来了第二块。
“多吃些身子才会好,”宋成暄道,“廖先生交待过,身体里的毒素清除了大半,剩余的药石没有太大用处,接下来只要靠饮食慢慢调养。”
这话是没错,但是从宋成暄嘴里说出来,她总觉得他有些不怀好意,她就像是等待被喂饱的小羊…
说不得哪天在她松懈的时候,就会引来饿狼扑食。
吃过了饭,宋成暄吩咐衙差将犯人押上囚车,准备继续启程,徐清欢和宋成暄在屋子里说话。
“我们来北疆,张家那边一直没有动静,”徐清欢说着看向窗外,“延庆卫的萧家应该是替张玉弛前来打探消息的。”
前世李煦与张家保持着一种奇妙的关系,当时张家被宋成暄压制,太后娘娘不得不利用李煦维持张家在朝廷中的地位。
萧家也是李家的常客,萧家两位小姐,一位被送进宫去,一位与庾三小姐十分要好,表面上萧家一心一意追随张家,其实暗地里另有计较,尤其是李煦在北疆渐渐代替张家的地位,萧家私底下愈发与李家亲近。
李家刚好也想要笼络住萧家,假以时日李煦对朝廷起兵,萧家就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庾三小姐善解人意地从中搭桥,忙碌的为李家走动。
今生局势虽然有些变化,但这些人终究还是会聚到一起。
宋成暄显然也早就想到了这些:“张玉弛握不住宣府镇了,北方出了事,很快就会有变动,如果经过这桩事后李家安然无恙,李煦可能就会成为皇帝派来镇守北方的人选,北疆的官员和大族前来探听消息,是要抢在别人之前做好准备,也好求个好前程。”
徐清欢看向宋成暄:“我们捉拿了李家人之后,北方仿佛就安静下来。”
这样的情形,让她愈发肯定是李煦稳住了北方的局面。
前世,李煦先掌控的也是北方以西的几个重镇。
宋成暄点点头:“现在你想要做什么?”
徐清欢笑道:“到了人家的地方,自然要留下一份礼物,最好再带走一份回礼,依我看北疆以东就很不错。
就算现在带不走,也要将他们分割开来,方便日后行事,夫君你说对不对?”
宋成暄微微眯起眼睛:“十分合理。”
…
萧家马车等了好久,一直眼看着宋都督带着人继续踏上官路,这才不得不离开。
萧太太一脸颓丧,没能打听到消息,也不知道李家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形。
萧太太叹了口气:“之前宫中还送来信儿说,皇上会派李煦前来,没想到李煦还没到,李家就成了简王党,我现在越来越看不清楚情势了。”
“母亲不必焦急。”
一个悦耳的声音响起,萧二小姐上前劝说:“其实除了这里之外,女儿还有办法打听到消息。”
萧太太立即来了精神:“你是说?”
萧二小姐点头:“女儿这就去探望庾三小姐。”
…
萧家女眷的到来,让庾三小姐心中万分欣喜,她正满腹惆怅不知该如何为自己谋算,萧家不经意间就帮了她一把。
萧二小姐看着庾三小姐身上的伤不禁道:“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从此之后你必然能事事如意。”
庾三小姐脸上被布巾包裹,从前的花容月貌现在已经荡然无存。
等到身边没有了旁人,萧二小姐低声道:“李家真的是简王党?”
庾三小姐听到这话,眼睛一红不停地摇头:“自然…不是…这其中定然另有…隐情。”
萧家与张家要好,如果张大人能帮忙,也许很快就会出现转机。
庾三小姐觉得自己为李家做了件正确的事。
“你可真是事事为李家着想,”萧二小姐道,“都是因为那李煦吗?我真想瞧瞧李煦是什么模样,竟然让你如此痴迷。”
第六百七十二章 身份
庾三小姐变得更加难看,想要说话,肚子上的伤口却疼得她皱起眉头。
“好了,”萧二小姐抿嘴道,“不说你了,我就是觉得你为李家付出的太多,若是李煦再不肯娶你,那真是良心都让狗吃了。”
庾三小姐眼睛微红,直到现在李煦也只是让人送了伤药,又向母亲赔了礼,根本没有进门来看她。
说是要避嫌,但是她觉得李煦的心思难测,李家躲过这一劫之后,会不会娶她进门,她现在一点把握都没有。
看着庾三小姐这般模样,萧二小姐道:“这么看你对那李煦还有心思。”
庾三小姐仍旧不说话。
萧二小姐道:“好了,那我就不说了,我请来的郎中在北疆十分有名,他方才与我说,好在你平日里底子不错,又及时清理了伤口,看样子应该不会有大碍,你放心将养。
不过,你这里人手不够,缺了照应,你和二太太耽搁在这里,不免事事艰难,我母亲从家中选了几个管事妈妈和婆子来照顾你。”
庾三小姐刚要道谢。
萧二小姐向外看了看:“朝廷的人正在盘问我们家下人,你这是被反贼所伤,应该被妥善照顾,怎么反倒处处针对,你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
庾三小姐立即想到了安义侯大小姐,不,应该说是宋大奶奶徐清欢。
她在京中的时候,安义侯世子爷曾在她身边安插过眼线,他们庾家也想过要去东南谋职,她为了帮李煦也算是用过些心思,可能就得罪了徐清欢。
而且宋成暄和徐清欢明显是要针对李煦和李家,再加上宋成暄让人前来向母亲问话,母亲没有站在宋成暄那边,不知不觉中她们庾家已经与宋成暄敌对了。
“总之你要小心着些,”萧二小姐道,“有什么话想要让我带出去的,也尽可能与我说,我帮你去送信。”
庾三小姐抿了抿嘴唇,半晌才道:“我母亲应该让人给父兄送了信,他们很快就会前来,我…这里你不用担心。”
她说完将手放在脸颊上,有些犹豫,半晌才道:“你若是…方便…让人送信给…李九爷。
我相信他。”
“相信他什么?”萧二小姐有些怒其不争,“他都没来看你,你还相信他,你不瞧瞧自己都成了什么模样,为他受了这么重的伤,脸上也…以后还怎么…”
萧二小姐没有将话挑明,叹了口气接着道:“都是因为他,他若是待你不好,真是天理难容。”
庾三小姐眼睛有些湿润。
萧二小姐接着道:“不管怎么样,你心里要有准备,李家遭此大难,不知什么结果,李大太太身子不好,李大老爷身上的伤也不轻,说不好听的,两个人还不知能不能活下来。
李家这是遇到了天大的灾祸,你这时候愿意低嫁,李家倒是要千恩万谢,可李煦万一受牵连没有了前程,你是要受苦的啊。
你真的就不怕吗?”
庾三小姐垂下眼睛沉默着。
“好了,”萧二小姐道,“我知道你的心思了,我去帮你说,不过你也不要抱太大的期望,李煦有些良心,现在也不敢牵累你,可能要等到这桩案子过后才有消息。”
庾三小姐点点头。
萧二小姐和萧太太从院子里出来,又交待郎中好好看护庾三小姐,这才上了马车。
庾二太太对萧家人千恩万谢,萧家肯在这时候来照顾他们,算是雪中送炭,这份恩情他们自然要记得。
萧家马车缓缓前行。
“母亲,”萧二小姐道,“您为何要让女儿那么说,又提那位宋都督,又试探庾三小姐的口风,庾三小姐真傻还是一心向着李煦。”
萧太太点了点头:“庾家的说法很重要,尤其是庾三小姐,她被高太太所伤,当日定然听到高太太说了些什么。”
萧二小姐眼睛亮起来:“那母亲是希望李家没事呢,还是希望李家有事?李家在北方也不过是个小户,怎么一个两个都那么看重他们。”
萧太太微微一笑:“你只看了表面,不知其中内情,那位李大太太非同一般,她可是从前北方大族的后人。
要不是当年齐家征战天下时,北方大族得罪了太祖,他们也不会落得这个结果,狼狈地逃离北方,又改名易姓地偷偷摸摸回来。”
萧二小姐听得这话十分惊诧。
“你也不小了,许多事心中也该有个思量,”萧太太道,“平静了这么久的北方,可能要有变化了。”
萧二小姐扬起头看母亲,母亲说的变化应该是战事吧,不过她没有从母亲脸上看到惊慌和害怕。
“我们去给张大人送个消息,请张大人来个顺水人情帮一帮李家,张大人现在势单力薄,难以支撑北方,能与李煦联手,倒是一件好事。”
萧太太说完脸上浮现一抹意味深长的神情。
马车继续向前行,只听外面传来叫嚷的声音:“都仔细查查,一个也不能漏下,凡是这几日来往的商贾都要查明。”
萧二小姐掀开帘子,只见一队人马向这边而来,为首的一个青年特别引人注意,不是因为他英武不凡,而是他那骚包的模样格外的刺眼。
“让你们快点,快点,一会儿就来不及了。”青年向身后的人招手。
身后的人立即冲上来。
“是安义侯世子爷在查来往的商贾,他身边跟着的就是梁家父子。”
宋大奶奶假扮梁家小姐抓了蒋大爷的事都已经传开了,梁家人自然要尽心尽力为宋成暄夫妻办事。
徐青安仍旧催促着:“快…”
萧二小姐好奇地看着,这个安义侯世子爷就那么着急立功吗?
后面的人终于到了,将手中的东西递给徐青安。
徐青安拿出只包子咬了一口嘶嘶地呼着热气:“这就对了,包子就要吃烫嘴的,不烫嘴就不香了。”
连声催促原来是急着吃包子。
萧二小姐翻了个白眼,就是群纨绔子弟,无非就是找了借口,呈呈威风罢了。
萧家马车继续前行,徐青安向章峰挤了挤眼睛低声道:“看到没有?没有人敢阻拦小爷。”
章峰连忙道:“世子爷说的是。”
齐德芳皱起眉头:“别闹了,不要误了大奶奶的事,快点找到那人带来,过几天宋大人的队伍离得远了,你就别想再为所欲为,小心被人暗算。
说到底,你还是借的妹夫的光。”
第六百七十三章 告密
“走了,走了。”
衙差开始驱赶李家下人。
这两日天天下雨,路泥泞难走,再加上连日的大风,李长琰这样常年练拳脚功夫的人,都已经有些吃不消。
宋成暄却好像故意折腾他们似的,并不给他们休息的时间,赶着他们一路前行。
李家管事终于忍不住,找到了马峥求情。
“我们家大太太身子有些不太舒服,”李家躬身道,“您看我们能不能慢点走。”
朝廷有旨意只是抓捕李长琰和李冒,并没有提及李家女眷如何处置,如果押送的官员愿意高抬贵手,李家女眷可以不必跟着一起赶路。
马峥一脸严肃:“是你们要跟着囚车一起前行,这才过了几日就耐不住了?你们当朝廷是什么地方?任你们李家为所欲为?”
李家管事被骂了一通,不敢再说什么,只能低头赔礼。
徐清欢放下了马车的车帘。
李大太太贤良的名声在外,无论出什么事都要与李长琰共进退,每次当李煦外面艰难时,李大太太都要说教她一番,让她与李家共进退,不要心中藏私,无非就是要让她将安义侯府的人情都用起来。
徐清欢对李母苦口婆心的那些话,还记忆犹新。
现在李家出了事,李大太太的表现仿佛不如她前世说的那般模样,才跟着囚车走了几日,就开始以身子不好为借口想要离开押送队伍。
这时候,不该夫妻一体吗?李长琰还在外面受苦,李大太太怎么能舍得离开。
“接着走吧!”徐清欢放下帘子,继续靠在引枕上看书,前世李大太太的身子不好,她常常要在屋子里侍疾。
后来她病得愈发厉害,李大太太还是那般模样,身上的病不见重却也不见好。
李家人可能都低估了李大太太的身子。
前世李家人的夫妻恩爱,母慈子孝,现在看在她眼里更加虚假了。
…
宋大奶奶的马车加快了速度,李家的车马也不得不跟上。
李家管事扶住车中的李大太太:“大太太怎么样?”
李大太太摇了摇手。
“若不然,奴婢再去说说。”
李大太太抿了抿嘴才道:“宋大奶奶不是也走在前面吗?她都没有休息,我们再去说道也是自取其辱。”
“那怎么一样,”管事妈妈道,“您身子本就不好,之前还受了惊吓,而且我们马车中什么都没有,宋大奶奶那边用的是软垫子,车厢里面还上了厚厚的帷幔,就算再大的风也透不进去。”
这些都是小事。
李大太太总觉得那位宋大奶奶在试探她。
更何况。
“我们怎么能与宋大奶奶相比,老爷现在是被押送入京问审,我们是犯官家眷,宋大奶奶却不同,宋都督是朝廷新贵,高高在上…”李大太太想到这里心中一疼,脑海中浮现出简王爷的身影,嘴中满是苦涩。
王爷就是死在宋成暄手下,她每当想到这里,都心如刀绞,恨不能为王爷报仇,可那宋成暄和徐清欢委实太过难缠,没有给她任何喘息的机会,她需要处处小心才能躲过这一劫。
“那位宋都督明明说拿到太原知府的文书就会将我们交给太原府衙,可…文书分明已经到了,他却依旧当做没有瞧见,”管事妈妈不停地说着,“九爷一直没有露面,该是正为大老爷和您四处奔走,可怜了九爷…”
管事妈妈的话传入李大太太的耳朵。
煦儿一直没有跟上来,是怕宋成暄发现什么端倪?还是另有思量。
之前老爷被抓,煦儿也一直没有下马,她仔细想过了,煦儿处处戒备,是怕宋成暄会突然发难。
也就是说,她之前猜测的没错,煦儿已经知晓了一切,为了遮掩秘密他不得不向高太太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