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大太太说着从管事妈妈手中拿过一个食盒:“里面是我炖好的汤,你回去趁热喝了,这边但凡有任何消息我都会打发人告诉你,你且放心,在没有将东西交给他们之前,他们不会对四丫头下手。”
崔颢声音沙哑,颤抖着接过了食盒。
“走吧!”
崔颢点点头,这才转身离开了胡同。
望着崔颢的背影,闫大太太仿佛自言自语:“终于做完了,过了今晚一切就都太平了。”
闫大太太说完转身看向闫家大宅,脸上一丝冷笑。
…
韩勋命人将尸身抬往义庄,朝廷正式接手了案子。
闫大老爷眼睛中仿佛要冒出火来,他目光阴鸷地看向徐大小姐,正准备露出狠厉的神情就觉得一股寒意向他侵袭而来,他后背的汗毛顿时竖起。
闫大老爷向周围看去,只见一个人策马向这边而来,骑在马背上的人正是那位宋大人,闫大老爷立即有些心不在焉了,他脑海中都是那高高扬起的鬼头刀,他感觉到气氛变得十分压抑,那宋大人仿佛并没有看他,可他却觉得那双深沉的眼睛就是盯在他的脖颈上。
“宋大人。”韩勋迎上前。
宋成暄翻身下马,淡淡地道:“发生了什么事?”
韩勋看向闫家:“江中发现了女尸,仵作还没有查验,闫家却已经来认尸了。”
闫大老爷一颗心顿时到了嗓子眼。
“可有什么疑义?”
这一次宋成暄没有去看韩勋,而是将视线落在徐清欢身上,一双眼睛将徐清欢打量了个遍,就像是在看自己的珍宝有没有损伤,手指不经意地碰了碰腰间的佩剑。
闫家家人仿佛就受了惊吓,手中的棍棒就此落在地上。
韩勋没有说话,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徐清欢感觉到所有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显然人人都觉得宋成暄在等她回答。
徐清欢看向那威风凛凛的宋大人,难不成宋大人此行就是单纯地来为她助威,警告明里暗里盯着她的人不要轻举妄动。
“没有,”徐清欢对宋成暄四目相对,“闫大老爷已经被我们劝服了。”
闫大老爷吞咽一口,立即道:“对,对,当然要听府衙的安排,我也希望这不是我们家四丫头。”
“那就好。”宋成暄的声音仍旧冷淡。
“快,将棺木抬回去…”闫大老爷吩咐家人。
“不急,”韩勋打断闫大老爷的话,“既然闫大老爷已经来了,本官正好有几句话要查问。”
韩勋说完带着闫大老爷向旁边走去。
等到他们走远了,徐清欢才看着宋成暄:“宋大人准备亲自去拜会郭老将军了?”
宋成暄眼睛微微闪烁:“你可想与我一起前去?”
第三百七十九章 动手
徐清欢没有犹豫,露出柔软的笑容道:“宋大人,我就不去了,希望宋大人一切顺利。”
她仰着脸,似是和他言笑晏晏。
虽然早就说好了这桩事,可拒绝的这么痛快,让他心中有些不太舒坦。
宋成暄道:“那就送我一程吧。”
徐清欢不禁一怔,这不是之前说好的,她会留在常州吗?
宋大人不会突然之间又改变了想法,那他们之前的布置岂非前功尽弃。
徐清欢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常娘子身上,常娘子已经背好了包袱,准备跟着衙门的仵作一起去往义庄。
面对这男人突如其来的要求,她有些难以应付。
徐清欢清了清嗓子:“宋大人,我…今日有些忙,我送您到城门口行不行?”宋成暄这话应该是与她玩笑,真送他到城外,他岂非还要将她再送回城中?总不会将她撂在半路上,所以她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到城门口…
永夜耳朵一动,听到徐大小姐的话,他立即眼观鼻鼻观心,不去看公子的脸色,八成现在就像蹭了锅底黑。
徐大小姐的心早就飞走了,那样子明显连城门口也不想去,公子什么时候变傻了,这样自讨没趣。
“看你也是不情愿,”宋成暄道,“那就欠着,下次再还给我。”
宋成暄说完,转身上马准备离开。
望着那位丰神俊朗又面色冷清的宋大人,徐清欢眉头微蹙,她好像无缘无故又欠了一笔债。
而那债主,显然会将这些算得清清楚楚。
“宋大人早去早回。”
非要听到她说了这样一句话,他才扯动了缰绳,带着人到了官路之上,马还没有撒开四蹄,就看到迎面过来的李煦和常悦。
“宋大人。”常悦满脸笑容,“这战事了了,皇上很快就要下明旨请大人上京了,见到水师将士勇猛,圣上必然龙颜大悦,宋大人更是首功一件…现在看来宋大人也是神清气爽,这是将逢喜事啊。”眼见常州的事已经办完了,如今就该踏踏实实地等待归京,到了京中他们自然会受嘉奖,前几天军营中斩杀那些逃兵,已经让常悦心惊肉跳,他可不希望这位宋大人再弄出什么事端。
常悦喋喋不休地说着,恭维、谄媚的姿态此时展露无疑。
宋成暄没有理睬常悦,目光落在李煦身上。
从凤翔到京中又来到常州,李煦也是追着王允背后的人而来,慧净大师和闫家的事,李煦必然已经发现了端倪。
宋成暄微微敛目,当日在京中酒肆,李家就与徐五老爷走动的密切,徐五老爷对李氏父子十分信任,他让人去查了李家父子的底细,徐五老爷与李长琰才相识不久,可见李家父子惯会蛊惑人心。
李煦凭着苏怀进了刑部,又一路立下功劳,仕途可谓十分平顺,可见到目前为止,李煦的每一步都是按照提前算计好的前行。
照李煦一贯的做法,这次牵扯到了先皇和前朝遗民,李煦该是从旁观看,等到情势有了眉目才会动手。
可此时此刻,这个从容,满腹谋算的李煦却好像另有打算。
见宋成暄没有说话的意思,李煦道:“我们就不打扰宋大人了。”说着他策马让开了路,第一次没有去试探宋成暄的态度。
常悦感觉到了种奇怪的气氛,不管是威仪的宋大人,还是那文雅的李煦,都让人揣摩不透。
宋成暄渐渐远去,常悦不由地看向李煦:“李大人与那位宋大人可有什么交情?”
李煦道:“只是认识罢了。”
常悦咋舌:“这位宋大人年轻气盛,正在风头上,李大人还是不要惹他不快,”说着向前看去,“连同安义侯府和那位徐大小姐,都要小心着些,这两家如今可是一家人了。
那位徐大小姐与那宋成暄也真是般配,哪里有事端,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娇滴滴的大小姐,怎么就喜欢这些东西,都是刀光剑影、血淋淋的,怪不得会选那样的夫婿。”
李煦看向不远处的徐清欢,她与宋成暄看起来很般配吗?李煦嘴角微微扬起,浮起一丝微笑,仿佛是认同了常悦的话。
不过很快李煦就为自己的反应而感觉到惊讶,少时在家中,他已经练就了喜怒不形于色,就算遇到心中最为不快的事,他也不会愤怒,而是会微笑,将一切都隐藏在那笑容之后。
她很聪明,与寻常女子不同,他还是在不知不觉中动了心思。
“李大人,我们还是走吧,”常悦道,“只是一个小小的命案,不需要我们这样的京官出手,地方衙门就会办仔细。”
“常大人,”李煦忽然道,“你还记不记得昨日我说的话?”
常悦看向李煦,皱起眉头仔细思量。
李煦道:“京中官员开始考满,常大人已经在任上五年,早该被拔擢,只是缺一个好机会。”
常悦知晓李煦的聪明,李煦的话总会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次的差事能如此顺利,多亏了李煦同行。
常悦道:“李大人的意思是…”
李煦道:“只要将这桩事做好,常大人定会得偿所愿。”
常悦心中喜悦,却还是不知李煦的意思:“你指的又是那桩事?”
李煦转头看江岸:“近在眼前,常大人没有瞧见吗?”
能让徐清欢和宋成暄都在这里,闫家的案子牵扯的不止是一个未出阁的小姐,最重要的是闫家的家世。
常悦顿时傻了眼:“这…要怎么…跟朝廷有何关系。”
闫家人散了之后,徐家马车离开,江岸上已经变得十分冷清,只是零零散散有百姓围过来看热闹。
李煦道:“盯紧了闫家,必然会有收获。”
常悦立即询问:“那我们就去闫家?”
“不去,”李煦摇摇头,“离得太近会打草惊蛇,我们只需在适时地时机出现。”
…
禅房之中,慧净大师认真地在抄写着佛经,将整卷佛经抄完,他才停下了笔,亲手去拿茶碗,由于书写的时间太长,他的手有些微微发抖。
缓过气来,他抬起头问向身边的小沙弥:“走了吗?”
小沙弥道:“是…那位宋施主带着人出了常州。”
“走了就好,”慧净大师点点头,“这城中也算少了些杀气。”对宋成暄来说,向郭老将军确认当年的事显然更为重要。
事关先皇的名声,这块点心十分诱人,任谁都忍不住伸手去拿,将宋成暄支开,他也就多了几分的把握。
慧净大师将手指上的墨迹洗掉,双手又重新变得白皙了,他拿过那串佛珠轻轻地捻动:“动手吧!”
……………………
今天是中秋节,祝大家中秋节快乐,阖家团圆,幸福美满,永远爱大家~~
第三百八十章 世子爷太可怜
沙弥应了一声,行了个佛礼退了出去。
慧净大师将面前的佛经再一次翻开,重新拾起了笔,认认真真地抄起了经文,灯光下慧净大师的面容格外的虔诚。
小沙弥走出了禅房,进入后院的佛塔之中,他拿着灯一步步走入佛塔的身处,然后站在原地,直等到黑暗中有个穿着斗篷的矮小身影走了过来。
那是一个女子,平日里她会打扮的花枝招展,在花船上揽客,如今她换上普通的衣裙,换上斗篷跪在塔中念着佛经,只求能够换来心中的安宁,她相信只有佛法能够让她脱离苦海。
不管慧净大师指点她去做什么,她都愿意前往,人世间有诸多不平,没有人能够帮她们,只有她们自己去抗争。
“到时候了,施主好生保重。”小沙弥低声道。
女子点点头,快步走出了佛塔,她要回到花船上,今晚会有一个重要的人去船上找她。
一艘花船停在水面上。
顺阳郡王世子爷坐在船中,他伸手整理着袖子,这可是他最喜欢的一件衣袍,衣袍上的暗绣在月下泛着柔和的光,衬得他更加高贵。
他从大牢里出来之后,巨大的打击让他将自己关在屋子,谁也不想见,什么话也不想与旁人说,他几乎要认命了,只等着宗正寺处置他。
衙门和徐大小姐都不再查案了,谁还能救他,也许有一天他会像二叔一样,结果了自己悲惨的性命。
后来是母亲求了一道符,一位老神仙指点他要继续查案,这样才能让身上的冤屈得见天日,并且为他卜算,终究会拨开云雾见青天。
就是这个念头支撑着他继续出来打听消息,可是乔姝死了之后,线索就断了,他只能在坊间游荡,这样辛辛苦苦地走来走去,也没能让案情有半点的进展。
不过,老神仙又说这两日就会有转机,果然今日他听说花船中的一位花娘,曾与乔姝相识。
今晚他打扮成这般模样,皇亲国戚的威仪展现在人前,任谁见了都要心生敬畏,说不得就会向他说出实情。
“这位爷,”终于有丫鬟上来道,“我家姑娘一会儿就来了。”
齐德芳心中万分惊喜,这一次总算没有白来,知晓内情的人终于愿意见他了。
丫鬟退了下去,齐德芳又倒了一杯茶慢慢地喝着。
“少喝点吧!”
风中传来一句嘟囔的声音,那语调中带着几分怒其不争的意味,齐德芳吓了一跳,现在四周只有他一个人,那声音从何而来?难不成是在水下?
齐德芳想到这里伸出脖子向水中看去,目光所及之处,除了表面上那波光粼粼的月光之外,下面是一片漆黑。
没有人,但是茶他也不敢饮了。
就这样又枯坐了一会儿,一个女子从船舱中走了出来。
那女子身材娇小,五官精致,微微翘起的眼角,让她多了几分艳丽,然而却是媚而不俗。
“你要问乔姝?”那女子径直道。
齐德芳点了点头。
女子坐下来:“你为何要抓着她不放。”
齐德芳实话实说:“因为乔姝的父亲曾在我家中做掌柜,当年他陷害了我二叔,我想要知道掌柜为何要这样做。
我二叔说那掌柜不简单,到底怎么不简单,他的女儿乔姝定然知道原因。
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乔姝,可惜她死了。”
“真可惜,”女子道,“如果乔姝还活着,也许现在你已经找到了你想要的答案。”
“是啊,”齐德芳叹了口气,“不过仔细想起来,那个在碧云楼中死去的乔姝有些奇怪。”
“哦?”女子道,“有何怪异之处?”
齐德芳道:“我当年跟着二叔去铺子里,远远地见过那乔姝一面,那乔姝的身材看起来比寻常女子要高一些,可那死去的乔姝个头很矮,难不成过了这些年,乔姝倒缩了回去。
难不成她们并非同一个人?”
女子皱起眉头:“世子爷您方才的话很奇怪,乔姝就是乔姝,怎么还会有假的,她的身世,她的外貌都骗不了人,更何况世子爷好不容易才追查到她,怎么能认错。”
齐德芳有些激动地站起身,他觉得自己到这里来,真是对极了,这花娘说的话,让他如醍醐灌顶:“那死去的乔姝也许就是掌柜的女儿没错,也就是说她是真的乔姝。
当年我在二叔铺子上见到的并非乔姝,那人假扮成掌柜的女儿与掌柜见面,正好被我们撞了个正着,我当时藏在二叔的马车中,他们没有瞧见我,以为目睹一切的只有我二叔,所以二叔被他们逼死了。
这两年我开始偷偷查案,他们害怕被我查出实情,干脆设局也要杀了我。
这样想起来,那假扮的乔姝身份定然不一般,二叔应该认出了他,所以才会死。”
齐德芳整个人都十分激动,他终于想清楚了一切。
“恭喜世子爷,你总算想明白了,”女子的声音传来,“不过当年那假乔姝的样貌您可看到了?”
“没…没有…”齐德芳突然意识到这一点,“我…没瞧清楚,否则在见到真乔姝那一刻就应该想了明白。”
“太可惜了,”女子道,“原来您什么都没看到,既然如此您为何还要查案呢?为此白白丢了性命,多么的不值得。”
齐德芳听到这话,怔愣地看着那女子:“你是什么意思?”
女子从容地站起身:“世子爷,您活不长了,这两日就会被杀,真是太可怜了。”
齐德芳终于明白那女子的意思,他向后退去,可刚走两步就觉得浑身酸软,眼前也开始模糊起来:“这是怎么回事?你们…你们要害我,这水里面…有…有迷药。”
女子道:“您喝了太多的茶水,都已经用不着我动手了。”
是啊,他喝了太多水,肚子里也积攒了不少,正想要去净房,现在看来是没有这个机会了,齐德芳低头看向自己的衣衫,这么干净的衣服,又要脏了…
他的命为何那么的凄惨。
老神仙不是说,他要拨开云雾见青天了吗?青天在哪里。
齐德芳摇晃了几下,转身就要跑,却被赶过来的一个丫鬟踹在腿上,然后他整个人向前倒去。
他好像又回到了在碧云楼被徐青安抓住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狼狈,这样的不堪一击。
齐德芳慢慢晕了过去。
“将他绑好,”女子吩咐道,“等到那边成了事,他才能死。”顺阳郡王爷一家人都要死。
第三百八十一章 心生羡慕
李煦坐在灯下整理手上的文书,脑子里却在思量有关这桩案子的蛛丝马迹,然后将它们全都整合起来,穿成一串。
她应该是从崔颢身上发现了端倪,进而追查到了闫家,又因为顺阳郡王世子爷的到来,顺着那碧云楼女子的线索,将慧净法师牵扯进其中。
真聪明,一步都没有走错才会有今天的结果。
为了不打草惊蛇,让慧净大师有所察觉,她避开所有人的耳目,小心翼翼地安排准备破局。
他想要插手帮忙,却忽然发现没有用武之地,那是因为她和宋成暄本就没有想要借助旁人的力量,即便他是朝廷派来的官员。
仔细想想也无可厚非。
宋家和徐家已经要联姻,无论何时都是一体,自然要防备旁人。
这件事过后,宋成暄和徐清欢就应该会以东南局势为重,他留在京中和北方暂时不会有太大交集。
即便有案子也很难遇到一起,自然不会有如今的忧虑。
他怎么会忧虑。
李煦微微闭上眼睛,徐清欢对他本就无意,他也没有想要向宋成暄借力,或是依附他的心思,本就是两条路上的人,他何必一次次的在这方面伤情。
难不成他是心生羡慕?
如果今时今日站在徐清欢身边的人是他,难道他就会觉得更加意气风发吗?
或许吧,她动身来到常州时,他就会时常思量,或许她又有了新的线索,也料到她必定佐助安义侯。
却没想到她与宋成暄的关系如此突飞猛进,明明在京中时,只是初露端倪,安义侯甚至没有回京就答应了宋家的求亲。
这其中定然有外人无法知晓的理由。
李煦想到这里抿了一口茶,也许是被扰乱了思绪,可他觉得宋成暄的身份没那么简单。
泉州、薛沉、宋家甚至包括安义侯有今日的情形,全都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宋成暄。
薛沉的威武将军爵位是因其父战死沙场而来,在泉州之前,薛总兵只是个文弱书生,他出入军营,也是为主帅出谋划策,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薛沉志不在于亲自带兵打仗,或者说他不以带兵见长,他真正想要做的应该是培养帅才,为其设谋献计。
而让薛沉留在泉州,费尽苦心的人,应该就是宋成暄。
宋家之前不过藉藉无名,薛沉即便想要培养身边得力将领,也不至于如此鞠躬尽瘁,这次对付倭人,更是让宋成暄占尽了风头,就算对待自己的儿子也不会这般。
这样一思量,其中定然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秘密。
徐清欢与宋成暄在一起,到底是因为真的情投意合,还是同盟,若是同盟,能让安义侯为之折腰的又能有谁。
李煦想到这里站起身走到窗外,一轮皓月挂在头顶,今晚不知有多少人睡不安稳,那布局和破局的她应该都很忙碌。
常悦的呼噜声震天响。
李煦目光微沉,果然只有蠢人最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