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等到了武帝去上朝,顾乔才找到了和太子私下里合计的机会。

“你现在感觉怎么样?”闻道成关切的上前,并贴心的给出了几个备选答案,让顾乔不用开口,也能回答,“难受?很难受?特别难受?”

但没有一个答案是顾乔想选的,他只能连连摇头,用眼神希望太子能懂,他没事啊,他甚至是庆幸的,自己替殿下挡了灾呢。

一人替对方遭一回罪、生一次病,很公平。

闻道成继续小声开口:“看来我们的推测是对的。”

互换的条件就是彼此遇到了危险,不管是顾乔遇到了,还是太子遇到了,一旦出现情况,他们就会互换。并通过这种互换来规避致命伤痛,虽然还是会很难受,但至少抱住了一条命。这外挂几乎是可怕的,他们就是彼此的保命符。

“我们的命,是连在一起的。”闻道成说这话的时候,唇角都是不自觉上扬的,很显然是很满意和顾乔的这份独一无二的关联。

顾乔在太子的手上写字,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闻道成小声的说了一句他和顾乔分开后他还没有来得及写在手记上的事。其实就只有一件,定时定点的喝睡前的羊奶酒。

喝完就混了过去,根本没有给闻道成吃解药的时间。若不是和顾乔互换,指不定闻道成的情况要过多久才会被人发现,也是因为互换,在瞬间增强了太子的身体,给足了顾乔吃药的时间,才让一切有了回旋的余地。

顾乔的心跳的厉害,难道这就是话本里没有殿下的原因吗?他死了,亦或者是残了。

但是……这不对啊,怎么会在第一天就动手呢?太匆忙,太杂乱。如果是临时起意,又肯定无法准备的这么充分的对太子下手。

顾乔现在的脑子是乱的,好一会儿才转动起来。

不对!

要动手只能是来行动的第一天。皇宫和行宫用的是两套宫人,只有在第一天才会出现宫人交接,好趁虚而入的机会。一旦过了这天,一切就会重新恢复到井然有序的样子,东宫重新被把持的变成铁桶一块,也就不会再给幕后之人什么机会了。

事实上,这一次出现这样的纰漏,还是因为之前太子和十皇子在宴会上起了冲突,武帝迁怒太子身边近身的人没有伺候好太子,重板之下,大部分人都没有好透,在来行宫之前才有几个重新回到了太子身边咬牙伺候。太子不想他们舟车劳顿,也是担心他和顾乔有可能在行宫互换还不够了解这些人,就没带他们来。

在缺少人手的情况下,确实容易被钻了漏洞。

行宫的第一天,就是唯一的机会。

顾乔紧紧的握住了太子的手,不需要说,就能让人看懂他的意思,太子殿下的情况现在已经危险到这种程度了吗?

让顾乔更加惊讶的不是有人在意想不到的第一天动手,而是竟然在皇子之中已经存在了和太子不死不休这样的死敌。他一直以为,皇子公主们的段数仅还停留在吵嘴争宠上,怎么着也应该等到太子成年入朝,才会痛下杀手。

以前朝为例,皇子们内斗,更多的只是斗的对方失去权力,被皇帝厌弃圈禁,很少会出现这么赤-裸的毒杀。

一方面是大家都有防御的手段,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下毒实在是太不可控了,很容易查到自己身上。

总而言之,很没有技术含量。

说实话,顾乔对此是有点嫌弃的,他觉得这种简单粗暴的手段,也就他二叔顾有银那种人才能干的出来。

优雅又血腥的宫斗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除非……

转而一想,顾乔就在太子手心上又写下了四个字——出阁讲学。

闻道成享受着太子的手小心翼翼划过自己的感觉,一心二用,点了点头,他的猜测方向和顾乔一样。要不然那人下药的方向,不会是让太子变成一个残废和哑巴。

还是武帝提出的那个让太子出阁讲学的事情闹的。虽然这事早就提了出来,但前前后后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太子出阁的事情就被搁置了。但没有人会真的忘记。

武帝在消散了丧子之痛后,心思就重新活泛了起来,正准备哪天再暗示一下太子的师傅们,把出阁的事情重新提上议程。毕竟从挑选吉日,到操办准备,再到太子真正出阁,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武帝希望尽量在夏末秋初搞定这个事情。

因为到了十一月,就是太子十五岁的生日了,不能再拖。

朝臣们也没忘,特别是太子的老师们,他们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再次对武帝提起。随着几个皇子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太子的老师们不可能不着急。他们希望借由太子出阁,来打消某些人才刚刚升起的希望,把伤害降到最低。

太子的竞争对手们更不敢忘这件事,几乎可以说是寝食难安,日日夜夜想着办法希望能够拖延太子出阁的日子。最好这辈子别出,出了也搞砸了。

但另外一个问题也来了,那那个宫人引顾乔去书斋做什么?太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了。

“也许还是两伙人。”

挑拨顾乔的人不知道具体是怎么打算,但目的很显然就是离间太子与伴读的关系;

给太子下药的幕后之人,很可能是本身就有意对太子动手,又知道了第一拨人的动作,才决定将计就计,一箭双雕。

联想三公主和十皇子的事,对方的目的从没有变过,那就是挑起两个皇子之间的矛盾,自己坐收渔利。

所以,对方搞事,不怕太子知道,就怕太子不知道。

对方就是希望太子能报复的轰轰烈烈。

若不是有之前十皇子的死,让太子和顾乔意识到了至少有两股势力在角力,他们现在也不会这么快想通这个处处都是矛盾的夜晚。

而当他们把做这一切的人从一股势力看成两股,那就都说得通了。

他们的目的不同,但都是在给太子设套,其中还有一方顺便把另外一方也算计了进来,才会让一切都显得扑朔迷离,又略显智障。

不过,他们也因此至少知道了一件事。

——想要挑拨他和顾乔关系的人,绝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对方应该很好找,毕竟这样才能如了幕后之人的愿。

他可以让顾乔暂做与他人斗法的样子,自己私下里排查真凶!

这挑拨之人……不做他想,正是大皇子妃。她本来的计划也不是这样的,只是在她不明白的情况下,计划被改的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她听说宫人被抓之后,就急了,一直想办法想要打听清楚情况。

大皇子妃就是很单纯的想要依照大皇子所愿,搞臭太子的名声。其他伴读都滑不留手不好下手,她只能把顾乔这个新来的当做突破口。

大皇子妃也是知道顾乔的聪明的,制科第一,不好糊弄。

所以,她的本意是引顾乔去拿东西,白跑一趟,等第二天顾乔把东西拿给太子,太子表示不认得。然后再一步步引导着顾乔往太子这事在故意耍他的事情上想。

她也不怕顾乔在一开始就看出这里有问题,这就是个阳谋,就是为了让顾乔看出来问题,但模糊了到底是谁做的。顾乔被他心思歹毒的二叔虐待了那么久,对这种事情肯定是心思敏感又纤细的,他绝对受不了重新回到地狱的感觉。

一旦顾乔崩溃,他就是最好的突破口了。再借顾乔之口,把她精心炮制的有关于小侯爷之死不是意外而是自杀的谣言传出去。

太子前后逼死一个伴读,又逼崩溃一个,他还能怎么洗?

只能是百口莫辩。

杀人诛心,大皇子妃太习惯玩这种心理战了。她都不需要惊动太子,只用在顾乔身上使劲儿的下功夫,武帝肯定不会去关心顾乔的死活。

大皇子妃的算盘挺好,可惜,出师未捷,死了在第一步。

最可怕的是,大皇子妃一想,她没给太子下毒,但有人下了。她虽然没敢这么大逆不道的想过这种事,但如果太子死了,她自然也是开心的。可是因为她找人引导顾乔的举动,反而让顾乔警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解了太子被下药之围……

大皇子妃恨的砸烂了一屋子的东西。

当闻道成在得知是大皇子两口子的时候,他竟一点都没有惊讶的感觉,甚至有了一种既然是他们,他也就放心了的诡异感。

因为这两口子真的不足为据。

与此同时,顾乔也在思考着该怎么为殿下复仇,这药不能白吃。比起喜欢把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的倔强太子,顾乔就要神奇的多。

他直接把对方有可能是在阻止他出阁的猜测,找人暗示给了善于脑补的武帝。

武帝不愿意相信是自己的孩子对自己孩子下手,但他却很容易联想到其他人,好比皇子们的后妃,皇子们的外家,乃至皇子们入朝之后就拉帮结派的近臣。他的孩子是不会差错单,错的只会是那些教坏了他们的人。

让武帝去暗中排查,为他所用,乃至借由此事拔掉其他皇子结党营私的苗头,那就太完美了。

等武帝来找顾乔说的时候,他依着太子一贯硬刚的思路,给出了太子会给出的答案,声音沙哑,但已经能说话了:“儿臣想要尽快安排出阁讲书一事。”

不是想要阻止他吗?他偏要再快一倍给对方看!

☆、攻受互穿第三十七遭:

第二天一早, 周叔辩等七个伴读就结伴到了无为殿,他们是来觐见探望太子的, 已经提前得到了武帝的允许。

真正的太子闻道成因为照顾了顾乔一整夜, 十二岁略带余毒残渣的身体, 发来了不堪重负的强烈抗议, 现在正在后殿东间的侧室小憩。

等待他们的只有顾乔版的太子。

整座无为殿占地面积极广, 仅前殿便是面阔七间, 进深三间, 关起门来就已是寻常权贵府邸无法比拟的大院了。但这个前殿只是武帝日常用来读书、办公、面见大臣,乃至礼佛供道的地方, 后殿才是武帝正式的寝宫。

后殿的五间稍间都是武帝的住所,晚上看心情随机选择就寝地点;东西两堂的耳房则分别是为皇后与太后特意在无为殿备下来的房间,也是各五间,不一定住, 但肯定有;寝宫两侧还有十多间矮小的围房, 那是供妃嫔随侍时临时居住之所,不固定哪间属于谁, 谁侍寝谁独自暂用。顾乔也是躺在床上养病穷极无聊,看着舆图一点点了解到的。

武帝把太子就安置了属于皇后的后殿东堂,名曰“长生”。

“长生堂”这个名字,是在皇后去后才改成这样的。因为当时群臣不断上奏, 希望武帝能够另立新后, 有人血荐——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不可一日无主。

闻道成听后怒不可遏, 为了恶心前朝后宫这些在皇后尸骨未寒时就已经心大的了歹人,就请旨把皇后生前所有居住过的地方都改了统一的名字——长生。

“早登极乐,永享长生”的“长生”,这是大启的丧葬习俗里一般都会刻在棺材两侧的话。

也是年幼的太子,亲手一笔一划刻在他母后棺椁上的话。

闻道成的意思很明显了,你们不是迫不及待的想入主吗?不是恨不能今天就搬进来吗?他倒是要看看这些人住在棺材宫里会不会做噩梦!

闻道成明面上对武帝给出的理由是,给他母后祈福。

这理由蹩脚极了,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年幼的太子在搞什么,但大家看不懂的是武帝在搞什么,他竟然欣然同意了!动作还十分利索,早前的牌子当天就摘了下来,新刻的牌子更是武帝亲自提笔,做好后就挨个挂了上去,所有的行宫一个都没放过。

后妃们确实是被恶心的够呛,谁想住在这样寓意的宫殿里?她们虽然能忍,但短时间内还是需要先做个心理准备的。她们这一退……

就退到了先后仙世四年后的今天。

武帝一直没有表示过要立新皇后的意思,他像极了所有突然丧偶的中年老男人,一方面觉得自己必须赶紧着再找个伴侣,不能没人照顾;一方面又古怪坚持着没有人能再超越自己的原配妻子。

从某种角度来讲,男性比女性更加不会独立,小时候从母,长大从妻,老了从子,一辈子没有办法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里走出去。

不过,武帝大概并没有太子想的那么多,亦或者他就是这么一个坑儿子的爹,在把太子接到无为殿后,就把太子安置在了长生堂。

因为这是皇后生前在承仁行宫最喜欢住的地方,她在承仁肯定有独属于她的宫殿,但她更喜欢陪伴在武帝和儿子身边。

顾乔是不知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住的很坦然。毕竟要不是太子特意解释,一般人对于长生的理解就是字面意思,又或者文艺一点的,也只会联想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那样描写夫妻恩爱的句子。

闻道成也住的很坦然,因为这里承载着他无数美好的童年回忆,特别是和他母后的。他甚至有点跃跃欲试,希望母后能够托梦给他。

其他人压力就很大了,他们也敬爱着皇后,可还是会害怕神神鬼鬼。

特别是七个太子伴读里最没有存在感的李怀遇,他和顾乔一样,都十分怕鬼。只不过顾乔是被他顾老太太故意给他的恶鬼床吓的,李怀遇则是天生胆小,家世在八个伴读里也完全不能看,学问不上不下,武功不高不低,将“平平淡淡的普通中等”发挥到了极致。他敢怕不敢言,两腿一直在打颤,走路磨磨蹭蹭慢到了不可思议。

周叔辩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扛起李怀遇就进了长生堂,看到了正半依在床上看书的太子版顾乔。

顾乔在外面批了一层宽大的外衣,显得整个人都瘦小羸弱了一圈,这自然是表现给武帝看的。

作为一个宫斗演员,顾乔的表演永远是不会有破绽的,无时无刻,兢兢业业,哪怕是武帝去上朝的此时此刻。

之前已经有人来通报过了,顾乔对于伴读们的前来本并不应该意外,只是在看到周叔辩扛着李怀遇进来的时候,还是微妙的停顿了一下。高大威武的汉子,像个山大王一样,扛着欲哭无泪的小小少年,这画面简直辣眼睛。

要是真正的太子殿下在场,肯定已经吼出来了吧?顾乔这么想着。

周叔辩也在惊讶,欸,我表哥今天竟然没有吼我?果然是太难受了吗?好心疼!

顾乔其实没什么事,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子殿下的身体素质太好了,还是那药丸就是这么神奇的包治百病,亦或者是互换回血特别厉害,总之,他除了嗓子沙哑以外,就没什么更多不适之感了。如今躺在床上,是太子殿下希望他能够假装双腿不良于行,除了他们俩以外,谁都得瞒着。太子也诊不出个所以然,只能就这么僵持着。

周叔辩听说后,眼泪“哗”的一下就落了下来:“表、表哥,你不会,真的,不是,你肯定会没事的,我这就找我爹在全国寻觅名医!”

其他几个伴读也是面色凝重。

“……听我说完,”顾乔说话的声音很慢,嗓子除了沙哑还有点疼,吞咽口水都会疼的那种,每次都只能小心翼翼的。他之前也和太子商量过,不要太吓唬到身边的人,毕竟他们是真心在担心他的,“能治好。只是这是个秘密,你们要尽量保守。”

伴读们几乎都不用再听什么,就已经秒懂了。

其实如果是周叔辩这种容易藏不住秘密的,被人套话了也没什么,外面知道的还是太子不良于行。

没想到周叔辩这件事上对自己这么恨,怕泄露了太子的秘密,决定在太子成事之前,都不开口说话了。理由也是现成的,太子嗓子哑了,他为了给太子祈福,决定修个闭口禅。

一直不能说话,对于周叔辩的性格来说,简直是要了他的命了。

但是他偏偏主动提了出来,还十分认真与坚决。

顾乔更加不忍心了,周叔辩确实是脑子不好,但只这个性格就已是太子的福气了,他尽可能的暗示对方:“你还是说吧,没有关系的。”

要不是怕伴读们在知道真相后,被幕后凶手灭口,顾乔肯定会说出来。

但是一想到温篆的死,顾乔也拿不准温篆在话本里是什么时候死的,只能处处小心,什么都提防一下。

周叔辩摇了摇头,不说,不说,就不说,打死也不说!

温篆在一边看着变得这么温和的太子,总感觉哪里怪怪的。但他又说不上来具体哪里不对,毕竟太子是货真价实的,估计是吃了药,现在脑子还不太清楚吧。

温篆抬手,用扇子打了另外一个脑子不清楚的。

周叔辩睁大眼睛,怒目看向温篆,扬了扬自己沙包大的拳头,威胁的意思很明显——他虽然不能说话了,但他还能打人!

温篆用扇子抵着自己的额头,有时候真心不想救这个傻子,但,唉,算了。温篆还是决定做个好人,对周叔辩提醒道:“你对外不说话,不就行了吗?私下里只有我们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啊。我们都知道你是为了保守秘密才修的‘闭口禅’。”

“啊,对哦。”周叔辩终于解禁,哪怕只是闭了这么小会儿口,他都有一种被解放了的释然。

顾乔哭笑不得,但也总算是不用那么担心周叔辩了。

伴读们怕影响太子休息,只探望了一会儿,就准备离开了。太子虽然请了病假可以不用上课了,但是他们还需要呢。而且都不用顾乔提起,温篆就已经贴心的表示:“小乔今天也一并请假吧?他昨日肯定被吓坏了。”

顾乔点点头:“嗯,卿卿照顾了孤一夜,刚刚睡下,就别叫起来了。”

温篆走出去的时候还一直在想着,这个卿卿到底代表着什么?他已经好多次听到太子这么叫顾乔了,他到底要不要给容容写封信,稍微提示一下呢?

一边是太子,一边是未婚妻,最古忠孝难两全啊。

伴读们走了,皇子公主们就接二连三的来了。这也是太子的意思,上一次太子出事装病,没见任何他的兄弟姐妹。这回为了查清楚到底是谁动的手,自然要挨个见一遍。

这次避暑,大部分皇子和公主都来了,只有分别几个不在。

但不在的也不能让人放心,太子已经令几个暗卫回京调查了,如果需要,顾乔就会以太子的名义请求武帝,让这些人也来承仁行宫一趟了。

皇子公主们自然是不想来看望太子的,有的甚至在心里恶毒的想,太子怎么就这么福大命大,没有真的被害死呢?

但不管是礼数上,还是为了做给武帝看,他们还是得来。

不仅要来,还要带着礼物大张旗鼓、满脸伤心的来,看望储君,看望兄弟,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

四皇子最先带着六公主一起来了。

四皇子就是之前在文华堂和太子、五公主一起因为迟到被罚写,说太子惺惺作态,却被太子版的顾乔反过来坑了的倒霉蛋。

这位小哥其实和太子没什么仇怨,只是因为生母要巴结李淑妃,而在过往一直和三公主、十皇子站在了统一战线。没想到一夕间什么都变了,十皇子死了,三公主不会来了,李淑妃莫名其妙不仅没有因此此事和太子不死不休,还停战了,甚至略带巴结。变化太大,闪了所有人的腰。

把四皇子和他的生母晾在了原地,不尴不尬。

不过,四皇子也是个脸皮厚的,既然不针对了,就立刻改变了方针,跟没事人一样,假装过往不存在。

四皇子带着九公主来,是因为这是个真小孩,走路还会平地摔的那种,他觉得太子再狂躁,也不至于让人把小孩子扔出去。

九公主梳了两个包包头,脸圆眼圆哪儿也圆:“四哥,我怕。”

九公主还没入学,根本没机会接触太子,对太子的印象就停留在了别人说的阶段,传说里太子有三个头,一个会喷红色的火焰,能烧坏房屋;一个会喷白色的火焰,能烧死一切罪人;一个会喷黑色的火焰,能连鬼魂都给烧的魂飞魄散。

东宫对于九公主来说,无异于是龙潭虎穴,比地狱还要吓人,这小姑娘一点也不想变成烧烤。

四皇子也不是那么没人性的,毕竟是他把九公主骗来的,安慰着九公主道:“没事,没事,我们就把礼物放下,太子不会见我们的。”

他带九公主来也只是以防万一,按照过去的经验,太子才懒得搭理他们呢。

“尊的吗?”九公主被吓的话都说不利索了,

“真的呀。”四皇子对九公主赌咒发誓,割地赔款。

转头,就被打了脸。

“你说什么?”四皇子自己的耳朵坏掉了。

尽忠尽职尽责再次重复:“殿下说,有请四殿下和九帝姬。”

九公主被吓的已经开始打嗝了,她烧烤了也不会好吃的,真的。

☆、攻受互穿第三十八遭:

四皇子是个有点脑子, 却只知道在宫里一味依赖强者的初级斗士。

九公主则在见到太子后惊为天人,学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课, 耳听为虚, 眼见……也不一定是真的。

三言两语, 顾乔就为太子殿下收获了一个迷弟, 关系不算牢固, 但至少算是开了个不错的头, 在众位兄弟里, 太子终于不再是单打独斗了。顾乔虽然害怕女性,但却也更加习惯于利用男性属下为他冲锋陷阵, 让过去害过自己的人,如今心甘情愿的为己所用,其实是有一种微妙的爽感的。不需要对方多么忠心,只要对方怕了他, 能被他驱使, 为他做事就足够了。

顾乔必须得承认,他心里还是有那么一部分是早已经坏掉了的。

至于性子直的五公主和懵懂的九公主, 还是就当两个可爱的小妹妹就好,不需要多么亲近,平时在学堂遇到了,能彼此笑着点头致意就很幸福了。

顾乔对九公主留了饭, 等到了太子殿下醒过来, 想要太子殿下知道他在皇子公主中也不是孤立无援,没有人喜欢的。他特意当着殿下的面, 对九公主笑眯眯的问道:“喜欢太子哥哥吗?”

“超喜欢的。”九公主是个诚实的颜控,点头如捣蒜。

“有多喜欢啊?”顾乔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