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偏又是想反了,觉得江兆青若娶了别家姑娘,指不定还能活的长一些,这就造成了两个人对俞家截然相反的态度。

“朝清。”俞老太太看不下去了,喝止俞朝清,“你别胡说了,这都是命,怪不到谁的头上,亲家老爷跟太太对虫娘还是好的,要不然,也不会叫了咱们来商量。”

“是啊,是啊。”老爷子连忙道,“你们要觉得不妥,也是可以再说的。”

他是完全没有想到俞朝清会那么的反对,其实黄宏宜真是个不错的少年,他不是没有花心思去了解的。黄江两家又是世交,黄老爷子跟黄大太太都很喜欢江素梅,她嫁过去,日子定然过得舒服。

可俞朝清却觉得黄宏宜是庶子,配不上江素梅。

说来说去,这还是因为两家之间的恩怨。

俞朝清对江家早有不满,那怨气是深深扎根在心里的,他不像俞老太太这般宽容,故而丝毫容不得江素梅的婚事比其他姑娘来的差。

到后来,当然是没有成。

可江素梅并不知二老房里,他们说了什么,也在暗自揣测,但结果无非是同意,或不同意,按照他们二人对自己的疼爱程度,答案可能偏向于不同意。

她猜对了。

俞朝清气呼呼的进来道:“有小舅一日在,他们别想糊弄了,怎么也不能差过你大堂姐!”

江素梅感动,又觉得不可能,笑道:“小舅,你别乱打包票,大堂姐可是嫁到伯府去的,我怎么可能啊?还是一切随缘罢。”

“你别妄自菲薄,又不是不如人。”俞朝清还嫌她没志气。

俞老太太皱起眉:“你小舅平时看着温吞水,气起来可吓人呢,谁都敢骂,刚才多不礼貌,都说起老爷子来了!”她训斥俞朝清,“以后可不能这样!”

俞朝清没听进去,他之前没有揭穿老太太做得坏事,也是为了江素梅,手里好多一个把柄,现在江素梅到了嫁人的年纪,他可不会再轻易退让了,一定要给江素梅找一门好亲事,以慰姐姐在天之灵。

“以后,就由我来找。”他下了决定,“咱们翰林院里好几个没有娶妻的呢,哪个不比他们黄家的四公子好?”

江素梅一头汗,不赞同的道:“小舅不能以这样来判断一个人好不好啊,难道翰林院就没有人品不好的人,难道没去翰林的就没有好的人?”

“这倒也是。”俞朝清敲一敲脑袋,“还是要找个样样都好的。”

俞老太太都受不了他这般吹毛求疵:“不是我说虫娘不好,可京城里多少大家闺秀,哪里有这么多好事呢?差不多便是行了,这叫门当户对。”

江素梅连忙点头,她不求找个十全十美的,只要人品端正,父母也讲道理,能养活妻儿便好了。

其实,她还不希望是个当官儿的呢,当官多危险啊,动不动就掉脑袋的行业,可惜,他们这样的人家,多半还是要找官宦之家的公子。

俞朝清也不知听了没有,只说他会留意。

二人坐了会儿便走了。

江素梅长长叹了一口气,她总觉得,这事儿落到俞朝清手上,好像也不是什么稳当的啊!

俞朝清太在乎了,谁知道他会怎么做呢。

江素梅头疼了。

她的事情没有成,老太太更加懒得管了,如今有个凶神恶煞一般的俞朝清拦着,偏偏老爷子好像欠了俞家的钱一样,什么都退一步,老太太还能管什么?

她索性什么功夫也不下了,叫李氏也别管,李氏乐得如此,正好张罗江念梅的终身大事。

要说江念梅,还真不愁嫁,前后几个月,都有七八家来提过亲了,李氏挑了一个又一个,眼睛都要看花。

这些人家在京城都是有根基的,不算差,只可惜,比江家好的却不多,李氏不满意,嫁女儿都是高嫁才好,她自认为,江念梅总不能差过江慕梅,实在是她觉得二女儿比大女儿优秀太多了。

对此,老太太也持一样的意见,倒是江兆敏不一样,他挑了一个胡家的大儿子。

那胡家是寒门出来的,在京城的历史很短,不过住了三代人,不过胡家的老爷子很厉害,做到了吏部尚书,也入过阁,很有政绩,虽然第二代不怎么,但江兆敏很看好他们家的大公子。

李氏却不肯,夫妻两个还闹了一场。

老太太疼爱江念梅,也是不肯,江兆敏拗不过家里这两个,只得作罢。

至于老爷子,上回被俞朝清呛了一回,对孙女儿婚事的热情下了一大半,只随着他们,倒是不太管了,只让他们几个决定了,他最后再来看看。

就这么挑来挑去,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俞朝清有一天兴匆匆的来,递给江素梅一大包银子。

她打开一看,竟是一百两,差点就跳了起来。

“怎么回事?”她惊道,“你的俸禄有这么多啊?”

俞朝清一点她脑袋:“怎么可能,俸禄一年才几十两,这是我叔父还的。”

江素梅一头雾水。

俞朝清便讲给她听。

原来他们家族的那桩人命案,便是俞老爷子的弟弟俞子华犯下的,当时其实是冤案,他并没有动手,而是被人栽赃嫁祸,偏偏那时候俞老爷子已经去世,俞家无人可靠,那时候便想找江老爷子帮着疏通,可惜因老太太阻拦,没有成。

后来俞子华就被抓了,不过俞家花了好些钱去通融,那案件一直没有结案,熬了一两年,恰逢官员职位接替,那原先的知府被查出来做了不少坏事,被撤职流放,随后便有一位新官来此上任。

那新知府重新审理案件,才知俞子华是被冤枉的,当堂释放。

俞子华大难不死,带了儿子去做生意,发了大财,买下京城两家铺子送与他们,还奉送了京城畿辅宁县的一大片良田,连同田庄里的奴仆。

江素梅感慨,这大概就叫做好人有好报!

“小舅,你好好找人操持,多放些心啊。”她叮嘱,经历过穷苦的生活,总是知道钱财的重要,俞朝清现在还未娶妻呢,以后要花钱的地方多得很。

俞朝清却一股脑儿的把那些田契,房契塞到她手里道:“我管什么呢,以后都给你做嫁妆,母亲也同意了的,当初要不是姐姐把嫁妆送回来,咱们也熬不过去,这里本来的一大半也都是你的。”

江素梅惊呆了,好一会儿才道:“那怎么行啊,我,我怎么能要?”

俞朝清笑了两声:“小舅觉得你定是能管的,我都听到了,外头都赞你聪明呢。小舅念书可以,这些都不行,到我手里,只怕还得跟以前那样,母亲年纪又大了,也没有精力。”

江素梅愣了一下:“可我也不好出门啊,怎么管?”

“你能出门,便愿意管吗?”俞朝清反问。

江素梅看了一眼手上的房契田契,认真的问道:“小舅是真心希望我管吗?”

“自然,我与母亲都信任你,不可能交予别人。”俞朝清很诚恳的道,“虫娘,你有了这些,便不用太过依仗旁人,想买什么便买什么,他们一句都说不得的,就是以后嫁去夫家,也是一样。”

“那万一,我搞砸了呢?”江素梅犹豫,她对此事并没有很大的信心,毕竟人生地不熟。

“反正在我手里,也是要搞砸的,大不了就当从来没有得到过。”俞朝清伸手摸摸她的头,“不过小舅相信你能管好,哪里要小舅帮忙的,尽管说,跑跑腿,小舅还是可以的。”

他们当初穷成这样,一旦得了那么多的财富,竟转手就交给了她。

江素梅岂能不感动,她红了眼睛,哽咽道:“若是赚到了,我只拿三分之一,小舅,您别忘了,你还要成家呢,俞家的将来可都是寄托在您的身上啊!”

她打算先接受了管理好,等到俞朝清成亲,再把这些交给她未来的小舅母。

俞朝清笑了:“等你赚到再说罢。”

江素梅点点头。

“那你把这些给我说一说,都是什么铺子,有伙计吗,每年收入如何,还有这田,又是种了什么,是哪些人在管…”等她冷静下来,便问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俞朝清目瞪口呆,深深看了她一眼道:“你看罢,我说你能管的,我可没有想到那么多呢,等我回头理一理再来同你说。”

江素梅皱起眉:“这些东西在你手里几天了?”

俞朝清挠了挠头:“大概四五日罢…”

“小舅一直没去那些地方看过?”

“是啊。”俞朝清有些尴尬了,他得了这些,只顾想着等到休沐日过来送给江素梅,自己却一点都没有先去了解下,这等于把难题连同财富都一起给了她。

现在想起来,确实有些不合适,她一个姑娘家,要管的话,也是挺吃力的。

江素梅叹了口气:“小舅啊,以后找小舅母,一定得睁大了眼睛咯,别的不说,管家一定要厉害的!”

俞朝清红了脸,咳嗽一声道:“那我有空去看。”

“不用了,你也不是每日都有空的。”江素梅想了想,一个主意出现在了脑海,“小舅身边可有信任的小厮?不如让他过来府里,以后我有什么事都可以交托他去,就是与小舅联系也方便的很。”

她的身边只有一干子丫环婆子,小厮却一个都没有。

然而,外面好多事情,女的都不方便去做的,她也需要几个能够信任的男仆,将来好给她打理宅子外的事宜。

俞朝清没有犹豫:“当然有了,你看丁贺怎么样?”

“小丁啊?”江素梅笑了,“他还有一个弟弟罢?一起来罢。”

26 风云突变

这回俞朝清办事很快,丁家两兄弟第二日就收拾好东西过来了。

当然,这事儿也是给老爷子打过招呼的,老爷子得知俞朝清送了那么多家当给江素梅,不免感动,这得有多深厚的感情才能如此啊!

老爷子很钦佩俞朝清的大方,连口答应下来,随即便吩咐下人在外宅准备了一处地方给那两个兄弟住。

这二人,丁贺是哥哥,今年十七,丁衡是弟弟,今年十五,他们是俞家留下为数不多的家生子。

昨儿听说江素梅要人,他们的老爹老娘虽然不舍,但还是答应了。

毕竟江家乃是大户,江素梅嫁去的人家必是不会差的,且俞朝清许诺,两兄弟想什么时候回来便能什么时候回来,他们家人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

到底是去帮江三姑娘管理生意的,做得好,那大管事是稳稳的啊,可比当小厮强多了。

此刻,两兄弟便站在江家二房的堂屋里。

江素梅看着丁衡,满意的点点头。

丁贺,她是早就认识的,那时候去俞家,丁贺就是俞朝清的贴身小厮,她对此人的印象很好,寡言少语,有分寸,所以这会儿主要是在看丁衡。

结果这小兄弟也不错,就是脸蛋被她看得发红。

翠羽急得在旁边咳嗽。

自家主子哪里有个姑娘的模样,竟把两个小伙儿都看得羞死了,有这么挑人的么。

江素梅拍了一下手:“好,我现在要你们去做一件事,丁贺,你是会认字的罢?”

丁贺回答:“小的会,跟着爷学过一阵子,弟弟也会的。”

“那就好。”江素梅分派任务,“你们去那两家铺子先查看一下,见伙计们平时都在干什么,把好好做事的人记下来,办完了,再去一趟宁县,别的不急,只同那些佃户先打听下大概的情况。”说完把铺子的名字与那些良田的位置告诉他们,又给了五两银子以作花费。

兄弟两个忙表示会做好,告辞一声便走了。

翠羽笑道:“奴婢本来还怕姑娘不知怎么管,原来姑娘早就知道了。不过,姑娘自己没有去,好似也起不到多少作用,他们总要见到主子的。”

“嗯,有机会我会请祖父批准,出一趟门。”她心想,老爷子上回都带她去香山,可见并不是太拘泥于形式的人,再说,还有俞朝清帮忙,老爷子应该不会不同意。

她笑道:“等这些都打理好,咱们就不愁手头紧了。”

“是啊,是啊。”众位丫环都很高兴,

主子阔绰了,她们这些下人自然也能跟着沾光的。

就在江素梅准备开始她的商场事业时,朝堂里却经历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变化。

余老爷子辞去首辅的职位,致仕了!

在字面上解释,这不过是一位老人的离职,然而,这个人却牵扯了太多的事情,余老爷子,历经四朝,在他身边聚集的力量自是非同凡响。

然而,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走了。

这一事件标志了以余老爷子为首的文官集团的溃败,胜利者,自然是当今正当盛年的皇上。

举朝皆惊。

老爷子跟江兆敏一回来便关上了书房的门,两个人讲了老半天的话才出来用晚饭。

李氏听到这一消息,终于放下了往前的执念。

余家之所以如此显赫,自然是因为余老爷子,如今他不行了,余家还有什么可恋,更别说,皇帝的眼睛还在盯着余家呢,来个斩草除根也不是不可能。

她甚至还暗暗庆幸,没有与余家定亲,不然哭的可就是她了!

“还是相公你明智啊!”李氏夸奖自己的丈夫,“一早就提醒妾身,果然是料事如神呢!”

江兆敏道:“我见你早前还有不甘么,如今放开了?”

李氏尴尬一笑:“什么不甘,不过是觉得念姐儿能嫁的更好么。”她顿了顿,“现在余家如此,以后,是不是就…不能翻身了?”

江兆敏神色变得谨慎了一些,沉吟会儿道:“世事难料。”

“相公你绝顶聪明,真不知?”李氏拍他马屁。

江兆敏看看她:“你管这些作甚,要说我,还是把念姐儿嫁入胡家,他们家最是稳当了。”

李氏却又不肯,推三推四。

江兆敏有些恼火,可想到二老也是这个意思,只得摇摇头,反正如今形势未明,一切都不用着急,他想了想:“那你好好相看,千万别自作主张了!”

“这是自然,岂能不同相公您相商呢。”李氏保证。

江兆敏便不说了。

南面的小院里,江念梅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她失手打碎了一个汝窑出的茶盏,声音颤抖的问:“此事当真?”

丁香回答:“是真的。”

江念梅便陷入了沉寂。

那日,她不止听到余文殊的声音,也看到了他的样子,就在他的袖子落在江素梅的头顶时,她回过了头,见到了终身难忘的那一张脸。

只可惜,余家竟遭此大变!

兴许,这便是无缘罢,她原本想,只要自己再努力一些,也不是不能成的,如今,一切都化作烟云了。

江念梅叹息一声,叫冬青快把碎掉的瓷片扫去。

鉴于非常时期,老爷子反复叮嘱众人要低调,再低调,不该去的聚会不要参加,不该说的话不要说,老老实实在家待着。

可是,天不遂人愿,他们收到了一张请帖。

老太太拿着贴子问老爷子:“这户人家去不去啊?什么章家,我先前怎未听说啊?”

老爷子一看帖子,糟了!

这不是现任礼部尚书章醇么,不去还真不成。

老爷子手一挥:“去罢,去罢,记得吃个饭就回,什么都别说。”

那就是敷衍的意思,不过明面上也不能表现出来,老太太领会了,老爷子一脸厌恶的模样,显见这章大人是老爷子十分不待见的,可却不得不应付一下,那么,应是在朝堂上颇有权势的官员。

老太太五十多岁的人,自然也是经历过风雨的,立时就制定了一个方案,去还是去,人数越少越好,省得不小心哪里出了纰漏,最后就只带了李氏,江素梅,江画梅去了。

那一个聚会真是让江素梅倒足了胃口。

这章夫人虽然竭力隐忍,做出一副上流社会太太的端庄模样,可暴发户的嘴脸总是时不时的就暴露一下,真真是麻雀飞上枝头,从此不知天高地厚!

再看别的那些太太姑娘,有些也是无奈的附和,她便猜这章家定是京城的新贵了,肯定是受皇上重用的,当下也不得不提起劲头,收敛住心里的鄙夷。

回去的路上,一家人都累坏了。

老太太拍着胸口道:“这章夫人也不知老家哪里的,吃饭的时候竟然在桌子下面脱鞋子,那味道…我差点就吐了出来,真真是没有教养!”

李氏也道:“幸好没带念姐儿来,他们家甚无规矩,公子哥儿居然还路过一回,东张西望的,那章夫人一句没有斥责,还当众夸几个儿子,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二人好好的倒了一回苦水。

后来听老爷子说,那章醇原就是力挺皇上改王皇太后的谥号的,当时写了好几副文辞华丽的长篇大论,深得圣心,这不,连升了好几级,直接就当上了尚书。

江素梅便想,这皇帝怕不是昏君罢?

这下可坏了!

作为一个官宦之家的姑娘,能不怕昏君罢,一旦有昏君,就势必会出佞臣啊,要么就出可怕无知的极权宦官啊,总之,可能会小人当道。

而老爷子跟江兆敏都不是那种善于附庸权势的人,自然是有些不太安全。

可就算去讨好了那些人,结局又未必是好的。

江素梅想来想去,终究觉得两难。

后来索性便放弃了思考,人生,哪里是考虑周全,就一定会发生改变的?

兵来将挡罢!

这一日,俞朝清忽然派人来接她。

出于常理,她自是要去请示下老太太,老太太一听,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在俞家与江素梅的事情上,老太太显然已经到达了自暴自弃的程度,根本也不想管了,俞家哪怕就此接了江素梅去住,她只怕都没有不肯的。

当然,老爷子肯定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