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氏真是觉得自己被狠狠的恶心了一把,怎么现在人都成了这样了,她以为她那孙女是个什么好东西?

白送给人人都不要,她家的丫鬟都比她强一百倍呢,还想给自己孙子当媳妇,做他娘的春秋大梦!

齐氏对杜老爷子也很生气,怎么就不早告诉自己实情,还害得自己对他们好脸色了好几天。现在想一想,都觉得恶心的慌。

杜老爷子也很冤枉啊,齐氏不是说那钱还了吗,他还以为是自己娘以前还的,谁知道齐氏自己又还了一道?

本来两人说的是两个意思,最后却是成了理解为都是一个意思了。

要不是后来,两个人又说到这个事儿,然后齐氏说她用了好长时间才还清,杜老爷子听了不对劲,两个人这才对起来,不然真是还要错下去。

齐氏觉得自己竟然被那个蠢妹子给糊弄了,还给了好多好脸色,真心觉得亏了。

而且她竟然还心软,到最后送人走的时候,还给了这个妹子东西,真是太不应该了!

胡氏倒是晓得佟家的打算,不过这佟家的打算,就是齐氏不出手,她也是不会答应的,就佟香莲那样的,还想成为自己的儿媳妇,做梦去吧,哪怕她人长的一般,但是人品好,她还会考虑考虑,可是呢,这位在这边住的几天,吃饭是最积极,肉吃的尤其的凶,又不顾脸面,看见这个好

东西也想借一借,看见那个好玩的,也想‘顺手牵羊’,就这样的人,给她儿子提鞋也不配!

但是呢,这样的事儿有一就有二,说不定就又有那个亲戚借着亲戚的情分,要来说亲了。

这样很不好!那么就尽快的给二郎说个亲事吧,免得大家都惦记着。

所以胡氏去县城里找邵氏,也是想念孙女了,过来看看,小文慧长了十几天了,皮肤变得白了,人也好看多了。

邵氏那边,倒是也打听了好几个人家,都告诉了胡氏,邵氏也想着从亲戚里面给胡氏挑一个,可是一看,都没有合适的。

胡氏听了这情况,回去还要想一想。

而楚清流回去后,听邵氏说了这事儿,就说道:“不如问问爹,他在书院,这读书人家认识的多,而且见识比咱们要好多了。就是给咱们芳芷选妯娌,也会为芳芷考虑的。”

邵氏道:“这倒也是,只是咱们也不能因为替芳芷考虑,就跟人家选个不好的,那样也对不起亲家的信任了。”

楚清流忙道:“咱们家是那样的人吗?绝对不是,不过是二郎也在爹书院里读书,对二郎的性子也能了解,到时候找人也靠谱一些。”

邵氏点头,让楚清流去找自己的爹,从楚清源外任去了,这家里就他们二房在管着家。

楚清流要找他爹,还得去书院,因为他爹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多天都是在书院的。

楚院长听自己二儿子这么一说,就说道:“有忠那边也来信了拜托了我这事儿,让我给长长眼,既然这样,我这里倒是有个人选。”

“爹,你还真的有啊,这要是我不问你,你就不说了?”楚清流开玩笑的说道。

楚院长没有生气,说道:“你回去跟你媳妇说,看看田先生家的姑娘怎么样。”

“田先生?他看上二郎了?”楚清流立刻问道。

因为如果田先生没有开口说这个话,他爹是不会说这个事儿的。

田先生在锦溪书院都教了大半辈子的书了,是很受锦溪书院学子们的尊敬和爱戴的。

田先生的妻子也已经去世,儿子和儿媳妇也都过世了,就剩下一个孙女,如珍如宝的养着,不过这姑娘倒是没有被娇惯坏,反而是很温和的性子。

可以说,田先生是书院元老级的人物,他的孙女,要是想要嫁出去,也很容易的。

楚院长说道:“这也是杜家家风好,田先生也是为了孙女打算。”

所以也会经常考问杜二郎的学识,也会和自己说说这话,因为家里没有女性长辈,所以田先生不得不操心,他年纪大了,生怕自己不在了,孙女孤苦伶仃的,到时候他就是到了地底下也不会安心的。

楚清流说道:“那是,杜家是门风好,这也是儿子我眼光好,您看看您孙女,现在在杜家,过的多好啊。”

楚院长笑骂道:“好了,别这么贫嘴了,你回去跟你媳妇说说,看看杜家那边是个什么回话,咱们可别不事儿给弄糟了。”

楚清流领命回来,对邵氏说了,邵氏说道:“田先生的孙女,那倒是个好的,只是一般无父无母的孤女,别人不喜欢要啊。”

都说这样的人孤苦伶仃的,命硬不好,克父克母,所以最后成剩下了她一个。

杜家又是乡下人家,说不定就讲究这个呢。

楚清流听了邵氏的话,就说道:“你直接去问问呗,这只是你自己个猜的,万一人家不是呢?说不定就是一桩好姻缘。”

好吧,邵氏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于是就亲自去回话了,她还怕亲家听了这个情况不高兴呢,不过胡氏却笑着说道:“只要姑娘好,我没有意见!”以后二郎还能得到这田先生的教诲呢,她就放心了。

邵氏好心提心,“她这样无父无母的,你们家没有什么忌讳吧,亲家伯母那边?”

要知道胡氏可不是自己分开了当家作主的,上面也有婆婆呢,万一婆婆不高兴,这好事就变成了坏事儿了。

胡氏忙笑着说道:“我们家不讲究这个,实话跟你说,我四弟妹就是无父无母的,当年逃荒逃到我们这边,跟着她舅舅一起,后来就成了我们家的媳妇,你就放心好了,这事儿要是成了,我送你一份谢媒钱!”

邵氏一听,也笑了,说道:“那好,我可等着了。”

胡氏赶紧回去,把这事儿要告诉齐氏,要是齐氏点头了就可以请媒人了。

齐氏对这个田家的姑娘也是满意的,无父无母,那么以后就只顾着他们二郎了呗,这不挺好的,只有一个祖父,还是在书院当先生的,那么二郎这书还愁读不起来?

“就是以后让二郎养活他祖父都成的,咱们杜家可不是那种不讲情面的人家,想人家姑娘家嫁了,家里只有一个祖父,也怪不落忍的。让二郎以后照顾人家,也不是什么大事儿。”齐氏说道。

既然齐氏同意了,那么这事儿就算基本上定了,胡氏直接请了媒人,带上邵氏,一起去田先生家里提亲去了。

只是田先生一个大男人,也不好出面应酬这个事儿,就让楚夫人代劳了。

楚夫人是长辈,不过也知道这相媳妇的心思,带着田姑娘过来给胡氏见了礼,胡氏一看,这姑娘长得并不单薄嘛,脸还圆圆的,看着就讨喜,说话也不扭扭捏捏,虽然知道胡氏是来相看自己的,有些脸红,但是很快就又好起来。

胡氏很满意,走的时候,把金钗插到了田姑娘的头发上,这是表示相中了,如果相不中,那就是会陪送一些衣服料子,表示耽误了你们时间了。

媒人一上门,把婚事都给定下来了,这样,杜二郎就有了一个未婚妻田姑娘。

杜二郎随后也知道,自己娘给自己定了亲,还是田先生的孙女,他本人对田先生特别尊重,所以对娶他孙女,一点儿意见也没有。

175 办事儿

田先生听到杜家那边回的话,感觉自己算是找对人了,虽然他并不会让人照顾自己,可是人家有这份心,就是比别人强多了。

孙女婿看着也不错,挺精神一个小伙儿,还和楚家有姻亲关系,以后也能相互照应。

他觉得人生的大事儿都已经定下来了,孙女以后也就拜托给杜家了。

胡氏这边,让杜榆给她爹写了信,告诉了他这么一个好消息。

而且胡氏的想法是,让二郎也赶紧成亲,毕竟他今年也十六岁了,明年就十七岁,总不能还等到她妹妹后面成亲吧,这也不像话啊。

以前没有给二郎定亲的时候,胡氏是不着急,现在呢,一旦定亲了就想着赶紧把儿媳妇给娶回家去。

而且田姑娘只比二郎小一岁,明年成亲,也是可以的了。

不然老是拖着,也不像话啊。

所以胡氏让杜榆把这个也写在了书信里,要是杜有忠答应了,这就开始准备婚事了。

“娘,那等二哥成亲了,这住到哪里啊,还是跟大哥大嫂他们住在一起?”杜榆问道。

“县里的房子也够,一个住东厢,一个住西厢,再说,还有正房呢,我们又不在那边住了,我得赶在年前把西厢请人给刷一刷才好。”

兄弟们住在一起,这感情才深嘛。

“娘,文慧还那么小呢,你粉刷西厢,那不是把她给惊扰了?”杜榆说道。

“没事儿,我考虑过类,在那边粉刷的时候,让你大嫂在杨柳村住一段时间,这也是应该的,让你奶奶也看看文慧。”

虽然给了儿媳妇这么多自由,但是她到底是人家的孙媳妇,儿媳妇,也该有些时间过来这边尽尽孝了。

杜榆估摸着,爹那边肯定会答应的,因为田姑娘的岁数不算小了,再拖下去也没有必要。

两家要成亲,房子,人都有,操办起来也方便。

而且胡氏还想着,她到时候肯定是跟着自己的丈夫在外面的,这儿子和女儿的终身大事儿都安排好了,到时候他们各自都有人照顾,她在外面也放心不是?

虽然二郎有他哥哥嫂子照顾,可是有些地方却照顾不到,还是自己的媳妇照顾最好。

到时候,他们是跟着她一起去丈夫那里,还是继续呆在这里,她都放心了。

齐氏自然是希望孙子早点成亲,那样也好早点抱重孙子,所以读胡氏的提议,一点儿意见也没有。

而且二郎的年纪也够大了,像胡氏说的那样,总不能还在自己妹妹后面成亲吧,那样也不像话啊。以前是想着晚婚,就没有什么不像话的,现在既然已经定了,那就早点把事情给办了,只要六礼一个不差就成。

这一切都是在杜有忠同意的前提下,毕竟他才是二郎的爹。

杜有忠回信也很快,当然是同意的,不过,也要求他们这边要先和田先生商量,如果田先生自己不同意,那么他们就不要勉强。

杜有忠对这门亲事是满意的,原来在锦溪书院教书的时候,他就认识田先生,对田先生也很敬佩,如今他孙女能嫁给他儿子,对杜有忠来说,也是一个好事儿。

为此,他还专门单独给田先生和楚院长都写信了,表示了对这门亲事的赞成和欢喜。

既然杜有忠都同意了,胡氏就又去书院找了楚夫人,和楚夫人表达了,想要尽快把儿媳妇娶进门的意思,请楚夫人能够传达传达。

楚夫人自然是通过楚院长去传达的,田先生这边表示,明年考完秀才试后,不管结果如何,就要嫁孙女了。

他也告诫田姑娘,到时候去了婆家,要好好的伺候婆婆,和妯娌和睦相处,不能做那惹是生非的人。

田姑娘都一一记下来了,又对自己要离开祖父舍不得。

田先生道:“你嫁出去了,祖父才放心,我在这书院才会没有牵挂。书院里我这么多的学子,还不能照顾我?就是楚院长那边,以后咱们也是姻亲了,不会放着我不管的,祖父跟你说,杜家人实在,但是咱们不能一心只顾着娘家,你嫁到杜家,就是杜家的媳妇,是杜家的人,主要以杜家为主。你未来的大嫂,你也认识,和她好好相处,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请教她,祖父这边你一点儿也不用担心,有时间回来看看我,就可以了。”

田姑娘点头应下来了,她祖父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好,她都听祖父的。

婚期很快定下来,就在来年的四月初,那时候院试都已经考过了。

也不耽误事儿,而且胡氏还有个打算,那就是如果二郎考上了秀才,那么就带着媳妇,先行一步去彭泽那边,照顾自己的丈夫,也让新媳妇给杜有忠见见礼,同样,也要把县衙内院给管起来,她这边,还要等着把杜榆的婚事给办了呢。

回来的时间太长,总不能让丈夫一个人在那里。

所以带了冬月的时候,就把县里的西厢房给粉刷好了,直接成了新房。

而楚芳芷带着小文慧就在乡下住下来,她最开始也有各种不习惯,但是慢慢适应了也好了。

现在住在乡下,也不会像杜榆小时候那样,还需要下地干活儿,现在连奶奶齐氏都不让几个儿媳妇干活儿了。都是有下人照顾着。

齐氏看着自己的重孙女,不由的叹道:“现在的孩子,可真是享福,从小就有这么多人伺候着,从不离手的,想我们当年,那孩子就是字地上滚,也没有人说要看着,特别是农忙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就顾着抢手了,哪里还管孩子哭不哭?”

齐氏是在忆苦思甜了,而楚芳菲还挺喜欢听这些事儿的,两个看着不搭调的人,还很能说的到一块儿去。

就是小文慧,以前齐氏是从来不抱孙女的,如今也能抱上一抱了。

因为要忙着过年后的两个婚事,所以今年过年,胡氏就没有怎么操心。

不过有另外几个妯娌,也都帮衬着,这个年过的还很不错。

三婶高氏还把这两年豆腐坊该给他们这一房的分红给了胡氏,胡氏一看这钱,就说道:“三弟和三弟妹行啊,这一年还能赚这么多的。”

高氏忙笑道:“大嫂,你别打趣我们了,这也不算多了,不过我和四郎他爹会更努力的。”

开了豆腐作坊,高氏更开朗了,而且浑身都有活力,其实呢,算起来,这豆腐作坊一年也就赚一二百两的银子,和那些商家比起来,真的不多,不过杜有贤和高氏都很满足,毕竟是自己努力而得来的,也为这个家做了贡献。

“榆儿姐,我告诉你啊,那边那个柳儿堂姐还回来过。”杜樱悄声的对杜榆说道。

杜樱也知道,家里对那边二伯父家里,都不待见,也不想提起他们,不顾和自己的堂姐有什么话不能说呢?

杜榆点头,说道:“她回来干什么?”

不是已经给知府老爷当小老婆了吗?这都当了两三年了,难道是衣锦还乡?还是说,混好了,想要回来耀武扬威一番?

但是从他们回来到现在,也没有人提,要真是把奶奶惹气了,肯定是他们回来就知道了,不仅仅家里,就是村子里,也有很多人会主动告诉他们的。

“她是悄悄的回来的,我偷偷的看见的,那边不是有他们的房子吗?就一辆马车,赶回来了,在那边屋子住了有差不多一个月吧,然后才走的,我还和四郎偷偷的去看了的,他们没有发现我们,就是那个柳儿姐,说是生病了,在回来养病。”杜樱说道。

生病了?生病了也该请大夫啊,到这边杨柳村干什么?

难道是被知府家给赶出来了,但是这又不像,毕竟不是说最后也走了吗?

杜榆觉得自己该打听打听,免得这杜柳跟个疯子一样,到时候咬他们一口。

既然在这边养病,那总是要看大夫吃药的,这就好打听了。

不过杜榆知道这结果后,还真是不知道说啥了,原来这杜柳是小产了,所以才回到杨柳村养病的,不过既然小产了,就不易挪动,怎么就还跑到这乡下来了?

难道是宅斗失败,所以只能避到乡下来了?

这样的结果对杜家是好的结果,对于杜柳最后怎么又回去了,杜榆也不想多问了,只要不惹到他们家就成。

看这偷偷摸摸的情况,也是不想让人知道的意思,那么这杜柳就是在知府后院里斗失败了,不管是被正房夫人斗的还是被其他的妾室斗得,都是失败,也不知道杜柳现在后不后悔,她这样积极的想着给人当小妾。

而杜榆如果知道杜柳之所以被接回去的原因后,肯定会觉得可笑了的,因为杜柳之所以被那知府大人接回去了,竟然是因为这杜柳是杜榆爹的侄女儿,人家知府大人看在杜榆爹的份上,所以才网开了一面,让杜柳回去了。

杜柳本人郁闷不郁闷?她可是以前还怨恨过杜家这边的人,还说什么因为杜榆爹中了秀才,所以才连累的她当不成秦家的丫鬟。这次又因为这个原因,她因祸得福了,不知道,她是不是还要积极的撇清?

可是啊,不管她乐意不乐意,就已经受了杜榆爹的恩惠了。

176 准备

过年的时候,杜家族里很多人也都过来拜年了。

这几年,因为杜有忠有了功名的原因,杜家族里的人,或者在外面干活儿,或者在外面做生意,都比以前强多了。

杜有忠倒是没有说不能让族人经商之类的,他也管不了这么多,大家都要过日子,别人在遇上麻烦的时候,报上他的名字,能帮一下族人,这个也是可以的,只要不是做什么为非作歹的坏事就成。

像青阳县张家的人,不就是也借着京城张家的名头当保护伞吗?

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

过年后就要忙着杜二郎县试和婚礼的事儿。

所以这个年过的倒不是重点了。

从正月一完,连杜榆也开始忙碌了起来,因为四月份杜榆二哥就要成亲了,虽然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但是一想一想,还是有好多事儿要办。

另外还得跟田家那边商议,两家都满意了才成。

田家姑娘无父无母,很多事儿都需要别人帮忙,好在楚夫人和邵氏都作为自己人,也是在田家帮忙。

县城里的新房收拾好了,随着杜二郎县试一过的好消息传来,杨柳村这边也给准备累成亲的洞房了。

齐氏还专门吩咐人杀了四头猪,他们现在养猪养的也多,去年就留了好几头,预备着今年的喜事儿的。

当然,现在杀猪是不在这院子里了,杜榆也看不见了,就是厨房里现在也用不着他们动手了。

等杜二郎府试院试都通过后,齐氏和杜老爷子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杜老爷子虽然有大儿子中了进士的欢喜,不过后代孙子这一辈中间,都能有出息,那他们杜家以后还用说吗?

看见没?他两个孙子都已经是秀才啦,不光是是免田税的事儿了,现在他们都不稀罕了。

而杨柳村的人还是说,这老杜家的风水好啊,看看,要不然怎么接二连三的都成了秀才呢?

别人家怎么就没有?

还有族人请杜老爷子出山,给族里的小辈们教书之类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吧,虽然杜老爷子自己没有考上功名,但是人家不是把杜有忠给教出来了吗?他们也不想别的,就是让杜老爷子教一教,到时候也明白事理不是?

杜榆心道,这不会是要弄族学了吧,可惜现在杜家族里还真是没有另外一些成气候的,就光凭他们一家,是不成的,毕竟这族学里也需要财力支持,还有底蕴不然就是瞎胡闹。

顶多是弄个私塾,能让孩子们认认字了,族学是不成的。

有族学的人家,必定是这个家族里,不光一支有出息,另外的别人也得稍微有出息才成,不然这就后继无人了。

但是,这就不是杜榆现在要操心的事儿了,因为按照这边的说法,她很快就是成为胡家的儿媳妇,成为胡家的人了。

而在胡家棚,胡家的人也多,到时候要怎么做,也得商量着呢。她顶多就是提提意见什么的。

大舅家里又不想自家这边儿孙众多,所谓的独木难支,就是这个问题。

而随着杜二郎也中了秀才的消息传来,婚事就开始如火如荼的办起来了,只要杜二郎回来,那就换上衣服就可以成亲的,田家那边更是没有意见了,田先生对于孙女婿能成为秀才,心里自然是高兴的,这样孙女嫁过去,也是夫贵妻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