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婆婆被抓到了行迹,开始有些慌张。

后来一想,小花是谁呀?不过只是三房的丫头罢了,年龄又小,自己怕她做什么?

她顿觉底气十足,叉着腰说道,“我有事要进内院,还得向小花姑娘回禀吗?让开,别耽误了我的事,到时候莫说你,可是连你的主子都吃罪不起。”

下一刻,她就听到身后有带着笑意的声音,“哟,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事,耽误了连我都吃罪不起?”

薛琬笑意盈盈地上前,轻轻在储婆婆的身上拍了拍,“来,婆婆告诉我,到底是什么事。”

储婆婆一下子觉得身上有些痒,起初不是很强烈,只是微微地痒,像小虫子在心上挠。

后来,就越来越痒,越来越痒。

“怎么回事?”

薛琬关切地问道,“储婆婆,你怎么了?”

储婆婆也不知道她是怎么了,难道是天气热了,虫子也跑出来了,被什么虫子咬了?

二门处是车马停置地所在,马厩就在附近不远,天气一热,总会生出一些虫蚁。

像她这样在二门处当差的人,鲜少有没被虫子咬过的。

但也没有哪次像今儿这样钻心地痒。

她忍不住开始挠,挠着挠着就忘记了正事。

小花从怀中取出一盒绿药膏,“储婆婆,我这里倒有治虫咬的药膏,你要吗?”

自然是要的。

储婆婆实在痒得不行,小花的绿药膏金光闪闪的,她太想要了。

但是,她也知道,若是不将自己知道的告诉小花,那绿药膏是不会给她的。

她咬了咬牙,到底还是绿药膏比过了对侯夫人的忠诚。

“侯夫人身边的大嬷嬷让我看到七小姐回来,就立刻去望月阁知会她一声。”

望月阁?

薛琬脸色一凛,“你还知道什么?”

储婆婆痒地整个身子在树干上磨蹭,却也实在说不出什么,“我只知道这些。大嬷嬷是这样吩咐的。”

薛琬见也问不出来什么,便冲着小花使了个眼色,两个人加快脚步,迅速往望月阁赶。

还没到望月阁,就听到了里面传来不小的动静,有圆月的呵斥,夹杂着小丫头的哭泣,以及云姨娘愤怒的骂声。

还有摔打东西的声音,乒铃乓榔。

薛琬的目光一下子沉了下来。

侯夫人真是好样的,趁着她出门,就对望月阁下毒手。

她停下脚步,对小花说道,“你先进去将大门给我锁了,里面的人,不管是谁都不许出来。”

小花点点头,又问道,“小姐你呢?”

薛琬冷笑,“既然侯夫人这么心急,那我就顺着她的意思,尽早分家吧。”

她顿了顿,“我去找二伯母,请太夫人过来瞧瞧好戏。”

大约侯夫人以为她这一出门就是一整天,所以才这么不顾忌。

谁知道她一早就结束了和魏五小姐的密谈,还没有过晌午就直接回来了呢!

望月阁的动静不小,连二房也得到了消息。

薛琬还没有走到沈氏的屋,沈氏也已经出了门。

她一见到二伯母,便说道,“二伯母,您来得正好,替侄女将太夫人请了来吧!这日子是没法过了。”

沈氏聪慧得很,一听这话,就知道薛琬是想要趁机搞搞大。

她笑着说,“你放心,我一定把太夫人请到场。”

都不说帮你,因为帮薛琬,其实也是在帮自己。

薛琬便笑了起来,“那我便去请大伯父了。”

第123章 阵仗

好巧不巧,今日恰好是靖宁侯休沐。

颜色最好的柴姨娘有了身子,他大清早去看望了一下,便又重新回到了跟了他最久的解语花白姨娘这里。

春日的阳光和煦,暖洋洋照在屋里。

一盏清茶,一卷书册,一缕墨香,有温柔贤淑的佳人红袖添香。

靖宁侯觉得日子好过极了。

他一把将身边的老妾搂入怀中,凑了上去,“九儿,你身上真香。这种香可是比什么熏香都要好闻,是第一等高贵的香,是墨香。”

白姨娘柔若无骨的身子整个埋入了靖宁侯怀中,“侯爷……”

她玉葱般的手指轻轻点在了靖宁侯的胸膛上,“侯爷莫要说笑,我都一把年纪了,还哪里有什么香!”

靖宁侯在白姨娘脸上亲了一口,“说什么一把年纪,都是胡话。我的九儿美艳动人,比二八年华的少女还要娇媚。”

两个人正搂抱在一起你侬我侬,白姨娘手段高超,挑得靖宁侯下半身的火气一点点积蓄上来,正要抱着老妾入榻。

突然,外面传来白姨娘的大丫头春分的声音,“侯爷,姨娘。”

靖宁侯被扰了兴致,便有些不大高兴。

白姨娘却知道,春分素来很有分寸,不是大事,是不会在这种时刻进来煞风景的。

她的手轻轻摸了摸靖宁侯的胸,一边却问道,“说,是什么事?”

春分连忙回答,“七小姐来了,哭着要求见侯爷。”

七小姐?

三房的侄女儿?

靖宁侯立刻整了整神色,又理了理衣衫,正襟危坐起来。

他咳了一声,“请七小姐进来。”

说着,他还冲着白姨娘抬了抬眼,示意她将头发整理好。

薛琬进来的时候,就看到她那大伯父板着脸端坐在书桌前,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而旁边立着的白姨娘,也是人淡如菊,清雅非常。

但她嘴角被吃掉了一半的胭脂出卖了刚才在这里上演的那一切。

薛琬心想,这两人还真是一对。

看起来都是风清月朗的,但实际上一个风流一个风骚,真是绝配。

连表面工夫都不会做的侯夫人,相比较起来,就完全不是一路人啊。

这也是为什么侯夫人是明媒正娶的妻,出身又高贵,但在靖宁侯心中,却始终都不如白姨娘的地位高。

因为,不是一路人啊!

薛琬从进门那刻起,眼泪就没有停过。

她啜泣着拜见了大伯父,“侄女刚出门,侯夫人就将我的望月阁抄了,求大伯父给侄女儿做主。”

靖宁侯一听到侯夫人三个字,脸就黑了一半。

他心里暗骂,这老太婆最近不知道是怎么了,怎么天天都给他惹麻烦,真是太讨厌了!

白姨娘一听,眼睛一转,便柔声问道,“七小姐该不会是搞错了吧?侯夫人素来持家有方,最是端庄大度了,怎么会抄了隔了房的侄女的院子?这不合规矩啊。”

口口声声是在为侯夫人抱不平,但字字句句却又将侯夫人钉在了不合规矩的柱子上。

薛琬虽然觉得白姨娘不大地道。

但这会儿,她却很需要这样的配合。

她委屈地又哭了起来,“自从我和林家退亲之后,大伯母便一直对我有些意见……原先,我还疑心是自己不对,不该疑心长辈,可现在看来……大伯母她……”

白姨娘瞥了薛琬一眼,“七小姐恐怕真的疑心错了。侯夫人虽然心疼自己的表外甥,可到底你才是亲侄女。”

她顿了顿,“孰轻孰重,侯夫人看得清,一定是七小姐误会了。侯夫人虽然不愿意退亲,但如今事已既定,她又怎么会秋后算账,为了这事,而对七小姐使手段呢?”

侯夫人和永安伯夫人是表姐妹。

林朝算是侯夫人的表外甥。

侯夫人对退亲一事,一直都持反对态度。

这是靖宁侯也知道的事。

被白姨娘这么一提醒,靖宁侯的脸就更黑了。

本来嘛,薛琬退亲或者不退亲,只要不伤了他在外头的脸面,他是不在乎的。

当然啦,现在退亲了也挺好。

陛下亲自让退的亲,赢得了足够多的坊间的同情,甚至还有同僚以为退亲是他的坚持,所以赞许他这个大伯父做得好!

但侄女毕竟不是自己的女儿,对靖宁侯来说,无关痛痒,侯夫人支持还是反对,他也不大在意。

可现在,侄女儿言辞凿凿地指控侯夫人因为退亲之事打压人,现在都抄起了隔了房的侄女的家,这事情可就不一样了。

实在是太丢脸了!

这让他怎么在三弟面前交代?

这让他怎么在侄女面前立威?

靖宁侯一下子就怒了,他立了起来,“小七,你可别再哭了,擦擦眼泪,来,大伯父跟你去看看。别哭,你是我薛家的女儿,自然有大伯父为你做主!”

他大踏步往前,白姨娘当然不肯错过这个看热闹的机会,也紧紧跟在身后。

二夫人沈氏对太夫人很有一手,自然很容易就将太夫人请到了望月阁。

靖宁侯到的时候,侯夫人也得到了风声急匆匆赶了来。

小花早得了动静将大门开了。

云姨娘首当其冲,发髻都散乱了,哭着跑了出来。她一溜烟跑到了太夫人跟前跪了下去,“太夫人,您可要救救秀秀,这日子没法过了。”

她也不顾靖宁侯还在场,就一把撸起了自个的袖子,露出重重的两块乌青,“这帮人都是土匪啊,进来了就摔,就抢,我拦着不让,连我都给打了。”

太夫人有些生气。

她虽然不管事了,但这不意味着她连一点威严都不愿意有。

云秀秀是她从前的贴身大丫头,就算没有赐给老三当姨娘,那也是她身边的大丫头。

就这么被人给打了,这不看僧面也不看佛面了。

底下人的胆子,是谁给的?自然是主子没有将她放在眼里,才会给底下人这样的胆子。

太夫人冲着侯夫人冷哼一声,“老大媳妇,你将阵仗闹得这么大,说说吧,是个什么意思?”

她抬了抬手,让薛琬过来,然后将七孙女护在怀中,一副护犊子的神情,“趁着大家伙儿都在,来,好好说给我听听!”

第124章 家贼

侯夫人没有想到薛琬会这么有心机,将太夫人请了来就算了,居然连侯爷也在此地。

整个望月阁此刻都被翻得乱七八糟,而那些婆子丫鬟都是她的人,若是她抵赖说不知情,这显然说不过去。

所以,就算心里再懊恼,也只能顶着风上了。

侯夫人挤出几点笑容,“母亲,确实是我叫人来望月阁找东西的,但我也没有想到这些胆大妄为的婆子居然是这样找东西的。”

她一脸委屈,“吓着了小七是我的错,惊动了母亲就更不该了。”

薛琬小声哭泣,“大伯母,不知道您要在我这里找什么东西?”

她顿了顿,“您若是看上了我这里的东西,派人来知会一声就是了,侄女定然双手奉上,又何必……又何必这样?”

侯夫人那话,倒显得好像她是个小贼,偷了侯夫人的东西藏在了望月阁一般。

实在让人听着不舒服。

靖宁侯闻言,立刻黑了脸。

三房的侄女委屈成这样,也难怪。三房本来就没有什么家底,三弟妹去世之后,就更拮据了。

侯夫人天天地和他抱怨家里没有银子,但就算再穷,也不能将主意打到三房侄女的头上去。

实在是……让他颜面尽失!

以后还怎么在侄儿侄女们面前有大伯父的威严?

他看着侯夫人的眼神都快要冒出火来,“说,你到底看上了望月阁什么,你的人将这里弄得鸡飞狗跳的,到底抄出来了什么!”

侯夫人的目光望向了为首的那个朱婆子。

朱婆子悄无声息地点了点头。

侯夫人心中便笃定了一些,“朱婆子,你来说。”

朱婆子从怀中取出一个紫檀木的匣子,“前些日子夫人丢了一匣首饰,寻遍了家里都没有找到。原本也不该疑心七小姐,但丢首饰的那日,只有七小姐进了夫人的屋子。”

她顿了顿,“第二日,就听到三房的人说,七小姐给三房的下人都加了月例,每日还多加了两个菜。”

三房素来就穷。

七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没有听说三老爷有什么额外的收入,突然之间却给底下人涨工钱,这哪里来的钱呢?

沈氏听了,脸色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