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呵呵……

薛琬不知道侯夫人打着什么鬼主意,心情愉快地与小花出了门。

新开的珠宝铺子名叫明月楼,听起来更像是个酒楼,但其实是个卖新式首饰的铺子。

所谓新式首饰,就是面对更年轻一些的女孩子们,所特意设计的轻巧玲珑,好看大方,款式新颖,但又并不特别昂贵的珠宝。

这些首饰,适合年轻女孩子日常穿戴。

虽然也用宝石,但却大部分都是小颗的,所以比起大颗的宝石来说,价格要便宜许多。

这也降低了客人的门槛。

皇城中不论是高门大户,还是小家小户,甚至是一般的百姓,都有能力给自家的闺女或者娘子买上一两件。

这其实是薛琬自己的产业。

这个明月楼,前世就是千机司在皇城的据点之一。

重生之后,薛琬就想要重新建立它。

所以,还是在前世的老地方,选了同样的铺面,取了同样的名字,做着同样的生意。

连掌柜的,都聘用的同样的人。

掌柜的姓胡,叫庆之,五十来岁年纪,原本是在明楼死掉的那位北齐探子的茶叶铺子当掌柜。

老板死了,茶叶铺子关了,掌柜的丢了饭碗。

薛琬便趁机将人笼络过来,放到了明月楼当掌柜。

胡庆之是个商业奇才,当时也是因为明楼案被陈王发现了这种才能,才将他挖到了千机司。

薛琬要重新打造属于自己的势力,自然少不了要花钱。

所谓坐吃山空,再多的钱,也总是会造完的。

所以,她除了不断开源之外,还需要有一个能替她钱生钱的高手。

而胡庆之,就是那样一个人。

薛琬想要重组当年的人马,是为了自保。

而不是像从前一样成为帝王的爪牙到处扩张势力。

所以,本质是不同的。

因为需求的不同,所以明月楼的功能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她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作为中转站,而不会被人怀疑,老胡只需要替她打个掩护便成,而不需要像前世那样还要充当情报来源。

不多一会儿,薛琬就在明月楼等到了魏五小姐。

第121章 商定

魏五小姐一身鲜丽夺目的红衣,未带侍女,单身一人来到了明月楼。

薛琬迎上前去,“你来啦。”

她笑容明媚,在温煦的阳光里,显得特别温暖动人。

魏五小姐不知道薛琬乃是此地东家,从怀中掏出一小块银锞子递给掌柜的,“有没有上好的客房,我和这位小姐要进里间观赏。”

皇城上档次一点的首饰店成衣铺子,为了方便贵人降临,都会在楼上设几间客房,这样就不需要在大堂内抛头露面。

明月楼做的是平民生意,本来是没有这种客房的。

但薛琬是东家,就算没有,胡掌柜也要给她折腾出一间屋子来。

是以,老胡笑容可掬地作了个请的姿势,“两位小姐,楼上请。”

他亲自端了两盘首饰过去,大概介绍了几句,“小姐们慢慢挑,有喜欢的再叫我。”

然后便就退了下去。

魏玳瑁四处走了走,看了一下,很满意地点头,“这地方不错,无人打扰,很安静。”

她还煞有其事地捶了捶墙面和门板,“实心的,也不怕隔墙有耳。”

薛琬忍不住笑了起来,“看不出来,你做事还挺仔细的。”

这里当然不错。

这间屋子是掌柜平时算账的房间,她若是过来,也会到这里来和掌柜密谈。

屋子的隔音都是做过特殊处理的,墙体虽然是实心的,但地板下面却埋了铜管,若是遇到紧急的情况,有秘密的通道能将讯息传送出去。

虽然没有打算将明月楼做成前世那样的用处,但这些小机关还是得有的。

魏玳瑁笑着说,“我有时确实挺莽撞,但偶尔也有靠谱的时候。”

她坐下来,认真问道,“我们该怎么做?”

薛琬亮晶晶的目光注视着她,“首先,我要你明白,不论你做什么,都不要妄想可以因此扳倒李家。”

她顿了顿,“李丞相是朝中的股肱之臣,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莫说他本人没有什么大的纰漏,就算真的有,恐怕也撼动不了他分毫。”

也就是说,指望李家垮台,李大公子遭殃,那是不能的。

魏玳瑁咬了咬唇,“这我自然知道。”

她目光殷切,带着几分狠绝,“李家虽然是逼死我姐姐的帮凶,但罪魁祸首还是李舒华。我也不要他偿命,我知道这很难,我只要他身败名裂,永远不能诚心如意就可以了。”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她的姐姐死了,但他却高高兴兴地和心爱的女人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姐姐的死,对他来说不仅毫无影响,甚至,还成为他“爱情佳话”的点缀。

薛琬满意地点点头,“你能这样想就简单了。”

她招了招手,“你附耳过来,我与你说。”

魏玳瑁的脸色从震惊到不甘,终于恢复了冷静和平和。

她抽了口气,“居然还有这样的隐情。我姐姐死得真冤!”

薛琬轻轻抚了抚魏玳瑁后背,“令姐确实死得不值,但逝者已逝,不可再来,你还请节哀。”

她顿了顿,“接下来的事,是你自己做,还是我帮你做?”

魏玳瑁毫不犹豫地说道,“我自己来吧!”

她眼中满是感激,“数罪并罚,就算李丞相只手遮天,能救下李舒华的狗命,但他以后可再也没有办法在翰林院混了。”

这也就意味着,李大公子从此之后,就与官场绝缘。

他如今有多么春风得意,之后就能有多么痛苦不堪。

魏玳瑁犹豫了一下,还是弱弱地开口问道,“但这么隐秘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薛琬早就准备好了答案。

她冲魏玳瑁神秘一笑,忽然低声问,“你听说过罗仙姑吗?”

魏玳瑁一愣,“罗仙姑?就是那个有先知的罗仙姑吗?当然听过啊。”

她随即恍然大悟,“啊,原来这都是罗仙姑告诉你的啊。”

下一瞬,魏五小姐果断地从怀中掏出大大的两锭金子,毫不犹豫地推到了薛琬面前。

“这个罗仙姑听说非常准,这两年来在皇城算得上炙手可热,特别是最近,又干了几件大事。如今,找她办事,可得花不少银子。你一定破费了吧?”

薛琬哑然失笑,“这……”

魏玳瑁直接将金子塞到了薛琬手中,“别这个那个了,我虽然没有找过罗仙姑,但却也听说过她的行情,有钱都不一定能排得上号。”

她认真地说,“你帮我的忙,我怎么还能好意思叫你破费呢?这银子,你一定要收下!”

薛琬问道,“你一个姑娘家家,哪里来这么多银子?”

两锭金子,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这丫头别不是把全部身家都带出来了吧?

魏玳瑁却毫不在意笑笑,“我们家虽然不是了不起的门第,但胜在娶了个皇商夫人。我母亲出自江南燕家。”

她顿了顿,“所以,我们家才能和贵府上的二夫人走动。”

薛琬挑了挑眉,原来沐恩伯夫人是江南燕家的人啊,江南燕氏出产绫罗绸缎,专供御上,陛下的龙袍就只用他们家出的料子做。

皇城贵族世家身上穿的衣裳,绝大多数都是出自江南燕家。

果然是财大气粗啊!

既然如此,薛琬便也不再客气。

她笑着说,“我与罗仙姑交好,她确实有几分能耐,说的事有九成九的准头。所以,李大公子这一票跑不了。”

魏玳瑁点点头,“既然有这回事,证据就迟早能找到。到时候,我就将这些东西放到京兆府衙门,看李舒华是不是会遭报应。”

薛琬忙道,“别!程谨之可精得很,这种案子他是不会碰的。”

她微微一笑,“你得先放出一点风声,扩大影响,让他不得不接这案子。”

最好上面给他压力,让他不得不接。

到时候,案子查出来了,李丞相就算生气也搞不到京兆尹头上去。

两个少女心有默契地对视一笑,然后心照不宣地各取了一支簪子,留下银子,便就离开了。

回家的路上,小花有些气闷。

她瘪着嘴,“小姐,你们这就商量完了?完全没有我小花用武之地啊!”

说好的痛打渣男呢?

薛琬笑着说,“你急什么?有你出力的时候。”

车帘微微隙开,路边的街景有些眼熟。

她看到了醒目的长宁医馆四个字。

崔丽丽不知道怎么样了……

薛琬掀开车帘,“车夫,停车,我要下去买点安神的药。”

第122章 搞大

长宁医馆生意不错,等了好一会儿才轮到薛琬。

大夫态度和蔼,“小姐是哪里不舒服?”

薛琬笑着说,“夜里总是睡不好,来开几剂安神药。”

大夫把了把脉,便开了剂最常用的五神汤。

开方,付诊金,取药。

等待的当口,小花笑嘻嘻地问,“前些日子来这里,还看到一个漂亮的小娘子,今儿怎么没见?”

药童漫不经心回答,“你说的是崔姑娘?走啦。”

小花很是夸张地惊讶,“不是说来皇城投亲不着的吗?走啦,就是回老家了?”

药童吐了吐舌头,“哪能呢?”

他一边将药包好,一边说道,“好像是去了陈王府。”

小花的表情更夸张了,“喔唷,这是攀到了高枝?”

她整张脸上都写着八卦两个字,“来,小兄弟,说说,是陈王府派人来接她的吗?”

皇城的百姓最爱凑热闹,几乎没有人不八卦,药童自己就很八卦,便将小花当成同道中人。

他悄声说道,“那崔姑娘也是奇怪得很,莫名其妙的,非说陈王是她的救命恩人,要找去陈王府报恩。”

小花张了张口,“那崔姑娘就自个儿找了去?”

药童摇摇头,“去成了没有我可不知道,反正她问了我们大夫陈王府怎么走。”

他笑笑,“其实,那姑娘也是有些天真,陈王府的大门哪里是那么好进的呢!”

崔姑娘确实生得清丽可人。

但也不过就是清丽可人而已。

皇城之中倾城绝色的女子不胜枚举,崔姑娘的清丽可人放在她们小地方或许能名动一方,放到皇城里,那可什么都不算。

至于说报恩什么的……

药童笑了,就连他都看出来了崔姑娘的心思,陈王府里那都是成了精的人,怎么能看不出来?

哪家府里都不缺做粗活的丫头呀。

陈王府能不能收留崔姑娘,他可不看好。

薛琬见想知道的都知道得差不多,便轻轻咳了一声。

小花取了药,又丢了几个铜板给药童,“就你能耐!”

然后便扶着自家小姐袅袅婷婷地走了。

刚回到靖宁侯府,小花便觉得底下人的眼神有些不大对劲。

她敏锐地发现了有婆子见到她和小姐,就急匆匆往内院赶,心下觉得有异,便压低声音对薛琬说,“小姐,我抄近路去堵住那婆子,你慢慢赶过来。”

薛琬点了点头,“去吧。”

一两个人见到她们面色不对劲,那还好说。一路所见,所有人见到她们都神神叨叨的,那就一定有妖。

关键时刻,小花那每顿额外多出来的两块肉就发挥了作用,她体力好,脚程快,不一会儿就绕到了那婆子前面。

“这位好像是储婆婆,你不是在二门上当差的吗,怎么这急急忙忙往内院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