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傻子拼命点头。
身后的小路子欲哭无泪,江离险些连脸都抽瘫了!
西秦四海阁,长风明月楼,都是与南顺五大世家齐名的武林泰山北斗。明月楼以暗器闻名,若真是明月楼的保命神器,万金难求!
根本就是江湖骗子好么!
阮婉无语至极,还非得她带上,他才欢喜开口,少卿带着好看。
她又向来臭美得很。
闻言看向叶莲,叶莲果断点头,阮婉嘟嘟嘴,若是好看带着便是,反正又不沉…
她便带到了西秦。
小傻子,又救了她一次。
…
“夫人!”桃之在屋外轻唤,才恍然将阮婉思绪拉回。
听她应声,桃之便笑眯眯端了热水进屋给她洗漱。
阮婉随手接过,温热的水汽贴近脸颊的肌肤,甚是舒适惬意。比起月前的逃亡日子,眼下光景,就不知好了多少分。
阮婉问起邵文槿去了何处。
桃之才道,今日天气转凉,公子起早去了锦绣坊还未回来。
锦绣坊是楉城中有百年声誉的制衣铺子,成衣价钱虽然贵了些,但手工极好,往来之人络绎不绝。
楉城在西秦南端,与苍月毗邻。
邵文槿想赶在今日晚间抵达苍月。
本也没有多少随身物品好整理的,但要装作回长风省亲,西秦的特产总是要随身带些的。
桃之一一准备周全,邵文槿也恰好回了苑中,“随意挑的,若是不喜欢,到了苍月再换。”
阮婉接过,包袱里是两套女子秋天衣裳。
阮婉莞尔点头,邵文槿就退了出去,桃之便笑,“公子明明着急动身的!”
明明着急动身南下,却又自己偷偷跑去锦绣坊置秋衣,是怕她路上着凉。
桃之也不点破,只捂嘴笑得更欢,“公子对夫人体贴有佳。”
阮婉牟晗笑意,便随手在锦盒里挑了根簪子,盈盈一绾。
…
出了楉城,再往南行二十余里,就到苍月北部边陲的重镇,禀城。入了禀城,便算是苍月国界。
城门口照旧有人盘查,司空见惯,阮婉倒也不慌。
临到城门口,守兵例行吩咐停车。
桃之掀起帘栊下车,上前应对盘问。一口流利西秦地方话,又不时夹杂着些许长风口音,说的是随自家公子和夫人回长风成州省亲。
官兵漫不经心听着,比照手中画像看了几眼,不耐烦问道,“马车内还有何人?”
“只有我家公子和夫人。”桃之应声,官兵瞥过她一眼,就要去掀帘栊,桃之慌忙上前相拦,“我家公子染了风寒,见不得风。”
官兵轻哼一声,她越是阻拦,越有猫腻,遂而一把推开,冷笑道,“我等在此奉命捉拿要犯,别说染了风寒,就是死人也要开棺。”
这般晦气,桃之有些恼怒。
官兵伸手,也恰逢阮婉撩起帘栊,语笑嫣然问了句,“桃之,出了何事?”
帘栊后,纤手身姿。竹青色的玉锦外袍,配着藤文的花软缎里裙,明眸青睐,初秋浅日里便都依稀透着几分温婉华贵。
她本就生得好看,美目盼兮,眼中的盈盈笑意,便好似夏日里的朝荷,清新又不失娇柔。
“夫…夫人…冒犯了,吾等奉命搜索要犯,车中也是要看一看的。”自古折腰美人前,有人并不例外。
“应当的,桃之。”阮婉唤了声,桃之搭手扶她下车,她也顺水推舟,“夫君染病,精神不济,想赶在入夜前到禀城,好作歇息。”
桃之会意,上前塞了些碎银在几人手中,“劳烦各位官爷,我家夫人请各位官爷喝茶。”
几人心照不宣,接过之后,语气就更和善了几分,“夫人客气了,既是染病,也勿需下车。”
遂而比对画像,许是觉得阮婉有些挂像,但阮婉这身装素分明就是女子,不会有假,旁人便是想装也装不像。
加之又是好看的女子,更不会多加刁难,另一人便撩起马车帘栊上前。
那人看到邵文槿,微微一怔,很快下了马车,继而放行。
阮婉尽收眼底。
旁人认不出邵文槿,是因为他脸上那道深浅不一的疤痕。心底好似倏然隐痛,思绪便恍然回到当日。
…
“文槿,你的脸。”阮婉指尖颤抖,说不出的揪心。
“无事。”他却应得清浅。
这幅模样哪里是无事?
“文槿…”心中像被利器狠狠刺痛,脸上两行眼泪就似滚落的珠子,不由分说下落。
“先走。”他背起她,怕之前的四人折回,前功尽弃。
两人也不敢在附近村落落脚,就四下躲躲藏藏,也没有多顾及伤口。
夜里洗净,才发现脸上留下不深不浅一条疤痕,阮婉替他擦拭,禁不住喉间哽咽。
若是再伤得再长些,只怕她都认不出来。
阮婉言罢,邵文槿微顿,若有所思看她。
挨到第二日,也没有追兵追来。又与前几次相似,邵文槿心生中拿捏了几分,还是携了阮婉往荣城方向去。
郡城变故,已然没有后路,前往苍月只能通过荣城。
到了第三日黄昏,两人才辗转到了荣城附近。
入城也有官兵盘查,拿得就是画像比对,城门口人多眼杂,邵文槿只得带她避开。
不敢离荣城太近,就在城郊短暂歇脚。邵文槿心中有事,便低眉沉思,良久也不开口。
晚些时候,忽然笑着说渴,让阮婉去取水,阮婉就觉有异。
走出不远,心中猛然一滞,连水囊都不要了,拼命往回跑,“邵文槿!!”
脸上才将愈合的伤口被他用匕首生生割开,又在近旁划了更长,俨然两道疤痕,触目惊心。
阮婉眼中氤氲,“邵文槿!你作什么!!”
“将你安稳带回南顺。”
旁人认不得她,却认得他。
西秦国中各处出入,皆有画像比对,困在西秦一日,危险便增加一分。
要让旁人识不出他来,唯有自毁容貌。
阮婉又岂会不知,遂而泣不成声,“谁要你这般做的!”
“当真以为自己是洪水猛兽…”
“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
呜咽声里,带着惯有的恼意,鼻尖微红,就似要将心中的话道尽才得罢休。
他一声不吭,低眉处,心中却是些许暖意。
等她恼够,方又上前替他擦拭,眼底盈盈碎芒。邵文槿轻笑,想起过往的幕幕,一把将她揽回怀中,“阮婉,等回南顺,便以身相许如何?”
…
再往后,两人果然顺利入了荣城。
她换回一袭女装,粉黛略施,又说得一口长风成州口音。扮作新婚夫妇回家省亲,旁人根本难以同昭远侯三字联系起来。
而邵文槿也敛了锋芒,佯装途中染了风寒,久病便药不离身。
若遇人盘查,就掩袖咳嗽几声,说话都有气无力。
旁人有心远离,乍一看,他脸上有刀疤,容貌和画像不甚相似,便都避之不及。
如此,西出荣城,又一路绕道晋州南下。到了九月初,行至楉城,都安然未生事端。
桃之便是在南下时遇到的。
桃之是长风成州人,早前随了大户人家小姐陪嫁到西秦国中,住了好些年。后来姑爷家道中落,要举家投奔长风,几经周折,到了途中举步维艰,便想卖掉桃之。
阮婉听得桃之是长风口音,她若出面赎下,好过卖给脑满肠肥的纨绔子弟。加上桃之原本就是成州人,同他们一路,正好借用她家小姐的经历做戏,慌也圆得合理。
有她同阮婉一道,旁人也不怀疑她是举家从长风国中迁来的,又与昭远侯身份撇得干干净净。
再者,桃之机灵有余,更知晓何事该问何事不该问。直接唤了公子、夫人,旁的事由一概不多提及。
只是桃之惯来有些怕邵文槿。
…
桃之出声唤她,阮婉才回过神来,盘查的官兵业已放行,桃之便扶她上了车马。
出得楉城,就临苍月地界。
再从苍月到南顺,连上水路,都只需月余。思及此处,眸间流光溢彩,好似慈州就在眼前一般,遂而眉开眼笑憧憬,“文槿,我们若在十月中旬回京,兴许还能赶上十一月的秋猎,断然不能平白涨了高不平那家伙的志气!”
终日动不动就刚烈,若是再让他摘得头筹,眼睛岂不都要长到头顶上去了。
邵文槿笑不可抑,她不明所以,便也跟着呵呵笑起来,西秦就在身后渐行渐远。
“阮婉,人家叫高入平…”
“…”
作者有话要说:我欠了好多债,周四中午前使劲儿还!
么么~
第八十六章 放花灯
第八十六章 放花灯
出得楉城,一路往南皆是大道。乘马车再行二十余里,就可抵达苍月北部重镇,禀城。
要等入了禀城,才真正算是到了苍月境内。
苍月是泱泱大国,国力昌盛,远非毗邻的西秦、长风等国可比,西秦国中的势力想要染指苍月绝非易事。
换言之,若是到了苍月境内,又会再安稳几分。
阮婉唏嘘,来时途径苍月,便走马观花,都未来得及好好细看。如今又要从苍月返回南顺,心境却全然不同。
阮婉单手托腮,兀自倚着车窗出神。
六月里,一行人同卓文从京中出发赶往西秦,还依稀似是昨日的事情。那时她身边还有阿莲和江离,转眼间,变故突生,一百余骑里却只剩了她和邵文槿两人。
要带她回南顺,邵文槿甚至不惜自毁相貌,掩人耳目。
辗转月余里,几次惊险逃亡,也吃了不少苦头,时至今日才算是逃出西秦国中。
思及此处,阮婉微微转眸看向一侧的邵文槿。邵文槿却也凝眸盯着窗外出神,不知在思量何事。
脸上的疤痕同月前相比,已然浅淡许多。但疤痕在颧骨位置,份外显眼,若非是从前的熟识,只怕根本认不出来。
起初,阮婉心头还似簇了一团细小针头,不时刺得隐隐作疼。
等到临水照影处,邵文槿俯首看了许久,遂而开口相笑,“父亲原本就嫌我和文松兄弟二人生得秀气,缺了军中该有刚毅锐气。此番再回南顺,定是合他心意的。”
明知他是故意宽慰,阮婉眼中盈盈水汽,他还缺军中的刚毅锐气?
他就笑而不语。
等到再过些时候,不知是看得习惯了,还是旁的缘由。阮婉只觉这幅模样的邵文槿像比从前多了几分说不清的气度,竟会越看越顺眼,那道刀疤也不似早前那般碍眼。
她便时常偷偷打量他,又像是有了这道刀疤,才和洪水猛兽更贴切些。
彼时纤手抚上他脸颊,一席话就脱口而出,邵文槿竟也不恼,揽她到怀中,问她当初为何唤他洪水猛兽?
他分明待她温柔。
他其实在意。
阮婉闻言便笑,哪有见过旁人如此凶我的?
邵文槿若有所思,继而郑重其事开口,他不算旁人。
他该算…
良人?
阮婉惶恐看他,险些被呛死。
许是这般苦中作乐,两人作伴,一路风餐露宿,亡命奔波倒也不觉,若非有邵文槿…
阮婉迄今心有余悸。
见他望着帘栊外出神,阮婉便也不出声扰他,只同一旁的桃之闲话几许。
桃之是七八年前离开的成州,阮婉也将好是那个时候去往南顺京中的,两人对成州的印象大抵停留相似的时间。
恰好起了兴致,便零零散散聊起早些年前成州的见闻趣事来。
譬如城南有家私塾的教书先生甚是严厉,听闻动不动就要打人,一日之后都要打断好几根戒尺。
阮婉自然有印象,那时若是孩子不听话,城中的父母还会搬出那位私塾的教书先生的种种出来吓唬孩子。小孩又哪里懂得,久而久之,城南的私塾就成了狼外婆的代言人。
阮婉过往还觉好笑之极,不想到了南顺京中,自己竟也成了这种狼外婆的角色!举头三尺有神明,妄笑旁人的,多半是要回过头来自作自受的,古人诚不欺我。
桃之的成州口音,她本就听得亲切,再加上娓娓道来的都是记忆中的熟人熟事,更觉惬意了几分。
桃之就接着私塾先生讲起,又从私塾先生讲到城西的布庄。
那家布庄远近闻名,衣裳做是做得好,但做一套竟要人足足等上两月之久。偏偏店里的掌柜还清高得很,先前定好的尺寸若是有了变化,决计不让重改。客人要是发福或清减了,根本穿不了,那也不是他的缘故,重做一套便是。
骂得人多,但骂完之后,去买的人还是多,就不知是何缘故,想来许是人云亦云。
阮婉不能再赞同。
譬如阮少卿之流,倒谈不上多喜欢他家做的衣裳,就非说喜欢这掌柜的性子,对胃口得很,阮婉无语至极。
但她又向来臭美,人家做的衣裳她穿得好看,她就喜欢得不得了。
用阮少卿的话说,便是殊途同归。
鸡同鸭讲!
洋洋洒洒说了一路,共鸣处,两人便笑作一团。
过了许久,阮婉才觉邵文槿在看她,殊不知他先前偷偷听了多少。
邵文槿就笑,原来我家“夫人”住在城东,门前路口有两颗百年老槐树,斜对户人家家中开了染坊。
阮婉稍楞,他倒是听得清楚。
他自然要竖着听清楚,难保日后有迹可循,邵文槿自顾着笑,却并未同她道起。
阮婉心中欢愉,也不同他计较。
…
将近黄昏,马车缓缓驶到禀城。
阮婉撩开帘栊,禀城的大气磅礴就跃然眼前,继而欢喜回眸,“文槿,我们到禀城了!”
邵文槿亦是舒眉,搭手扶她下马车,周遭便全然不似西秦国中的压抑。更何况,到了禀城,再从禀城到慈州,就只需一月脚程。
并肩踱步,邵文槿只觉手心蓦地一暖,便是瞥目一笑。
有人就似随意般上前去牵他的手,还佯装不觉,清浅言及其他,“听闻禀城离得不远,就是即北。九月里,即北是有花灯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