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094

他心头一冷,把脚收了回来。

其实便是去,又该说什么呢?

那时候她故意的不与自己说话,已经表明了一切,虽然他仍心存侥幸,然而此时此刻,千言万语也是不能说的。

他垂下眼眸,转身走了。

树上有杏花的花瓣落下来,转眼间被靴子踏上,凋零成泥。

姑娘们谈天说地,时不时的欢笑,碟子里的瓜果也被吃得七七八八,玉竹带着两个小丫环去远处的车马那里复又取些,回来时却跟着一个穿着碧色比甲的小丫头。玉竹起初也没在意,当是别家姑娘身边的奴婢,等到发现,却见她已经凑到杜若身边,悄声耳语了起来。

玉竹连忙上去,质问道:“你是谁家的奴婢,跟姑娘说什么呢?”

“没什么!”那小丫头极为伶俐,动作十分的快,一闪身就走得很远了。

玉竹根本来不及去追,鹤兰也是吓了一跳,今日姑娘多,身边的丫环也多,她们哪里分得清楚,谁是谁的丫环。

幸好那小丫头只是说了几句话并没有干什么,鹤兰朝杜若看去,见她在出神,由不得问道:“姑娘,刚才那奴婢与您说什么了?”

杜若没有答,抬起眼睛四处张望,看到不远处宁封站在那里,穿着件月白色的衣袍,好像察觉到她在找寻,朝她笑了笑。

她便与杜莺几个说一声,朝宁封那里走了。

因谢氏警醒过,不准姑娘再单独一人,鹤兰与玉竹连忙跟在后面,一步不离。

“宁大人。”杜若走到对面,朝他行一礼,“您刚才使人传话,说宫里又请了一位太医是吗?他会看二姐的病吗?”

金大夫医术卓绝,然而却是赵蒙的人,对赵坚下药,很快就被处决,故而也断了杜莺治愈的可能性,可杜家不能为此去求赵坚放过金大夫,是以杜若听到这样的好消息,自然是要来问宁封的。

宁封道:“姓骆,改日你可请你父亲问一问齐大人。”

杜若记在了心里。

宁封朝东面走去,一边道:“今日一别,恐怕与三姑娘再见之时,遥遥无期,便请三姑娘相送这一路罢。”

遥遥无期,那是很长久的离别了。

杜若吃惊:“您要去哪里?莫非皇上又派您去别国当使臣?”

宁封摇摇头:“说来话长。”

他眸光落下来,十分的温柔,又有几分依依不舍。

在杜若心里,宁封一直是个很亲和的人,从初初见面到现在,哪怕贺玄再如何提醒,让她不要接近宁封,但她从来也没有发现,宁封令人讨厌的地方。

甚至于,他还帮过她。

她走在旁边,指着前方:“从这里出去,就是官道了。”

抬眼望去,远处有不少的车马,行驶时车轮卷起烟尘,像雾一般弥漫在上空。

宁封静默会儿,忽地道:“上回你梦到的事情当真不愿与我说吗?”

杜若一怔,她嫌少欺骗,可那天在历山,她梦到宁封自刎,却不曾诚实的告诉他,以至于他再次问起,她面上便有羞愧之色。

然而她不能说。

那是死也不能说的。

她手握了握又松开:“您还记到现在。”

“我可能永远不会忘记。”宁封看着她,“因为,我也许就会死在长安的。”

她心头一惊。

眸子张大了,更像是一汪泉水,能见到底般的清澈,他目光落在她白皙的脖颈上,那脖颈生得极是漂亮,圆润又修长,伸直了很自然就会透出闺秀的端庄之气,故而她哪怕不是那么静雅,一眼仍能看出她的出身,她的骨子里是有贵气的,却又难得的这般亲和。

很容易便让人喜欢上。

也容易,成为一个人的软肋。

假使他就这样抓住了这软肋,恐怕那个人也会束手无策。

他看着远处,面色沉静。

杜若咬一咬嘴唇道:“你不会死的…”

“你不用安慰我。”宁封淡淡道,“谁人都难逃一死。”

“可你还年轻,你还是国师,你也没有做坏事。”杜若心想,假使真有那一日,他若是清白,她总会劝贺玄饶他一命。

可世上事不是非黑即白,他是好人坏人,有时候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毕竟当初因他一句预言,赵坚双手便沾了血腥,但是也建立了大燕,使得这周边的百姓得享安宁,他甚至还想看他一统中原,结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没料到会遇到这样的危机!

他是扶持赵坚登上帝位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了赵坚,这些年的心血也就没了,那人也容不下他。

他是不会甘心的。

他手在袖中动了动,耳边又听杜若道:“我哥哥去澜天关前,我们一起去庙里求了平安符,我而今身边有一个,便送与你罢。”她递上来,“我记得你曾说过,大燕每占领一个城县,你都会进言,请皇上勿伤百姓,也颁布了法典规范军队,光凭这些功德,你都不会有事。”

那时在宫里,她跌落池塘染了一身的泥,他领她去清洗时说的话,没想到她还记得。

他垂眸瞧着那平安符,挂在她纤长的手指上,抬起眼睛,就落入那明亮的眸光。

这世上,真正相信他良善的人不多,事实上,他是说过无数的谎话的,从那遍地都是血的家里逃亡出来,他偷过,抢过,骗过,只为能活下来。

就算师从广成子,他又哪里真的知道上天的旨意,卦象若是万无一失,这天就会是道士主宰了。

可眼前的小姑娘从一开始就很信任他,不若他总是怀着目的。

想到贺玄每次见到她与自己在一起,极为恼火的模样,他突然的有些开怀,伸手接过平安符,挂在腰间:“这好像是你送我的第一样东西。”

杜若笑道:“就当是还礼罢。”她从荷包里拿出一朵青瓷莲花,“你送我的,我也戴着呢,比起金的莲花,玉的莲花,这样的别有趣味。”

是他从高黎买回来的。

他那时说买了好几十样,其实这青瓷莲花,也只一件。

在市集看到的时候,就想到她了,有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清白。

他微微笑了笑:“你得一直戴着。”

她点点头:“你都说再见遥遥无期的了,我会戴着的,”顿一顿,她认真道,“你得平安归来。”

他没有说话,再见亦或不见,只希望她不曾卷入这浪潮,他正待告辞,前方却有一匹马风也似的疾驰而来,杜若瞧见那马的颜色,连忙把青瓷莲花塞进荷包里,对宁封道:“国师,我们就说到这里罢,我得走了,您一路顺风。”

不等宁封回答,她转身就走。

可那马上的人显然不会让她走得那么痛快,他纵马到她身边,弯下腰,手一揽就把杜若给抱在了马背前面,杜若惊叫道:“你做什么,我还要回去赏花呢!”

“赏花?”贺玄挑眉,“赏花能走到这里来?陪着宁大人散步吗?”

只要是遇到这种事情,冷厉的雍王就会心性大变,仿若换了一个人,所以他早早就看出,杜若会是贺玄的弱点。

不过来得那么及时,可见四周皆有护卫,宁封挑唇一笑,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这一次,只但愿他自己不会后悔,他笑一笑道:“刚才劳烦杜姑娘相陪,宁某告辞了。”

听到这一句,杜若只觉冤枉的不得了,着急道:“宁大人,国师大人,是你提到太医我才来的,我可没有…”

还想当着他们的面解释,贺玄恨不得就想掐她的脸,将马鞭一甩,骏马直奔出去,很快就跑到了官道上。

几个丫环傻眼了,谢氏早前很严厉的叮嘱她们一定要看好杜若,刚才她们跟在后面,姑娘与宁封不过说些寻常话,虽然有些她们听不懂,不过这杏树林四周好些的人倒没什么,轮到贺玄,一下就把姑娘抢走了!

玉竹快要哭起来:“这怎么办,我们再怎么提防,也不可能拦得住马的,你看那马跑得多快,我们总不能被踩死!”

“快回去告诉夫人罢!”鹤兰也是无可奈何,“我们照实说,夫人也不至于不分青红皂白。”

两个人快步跑了。

杜若坐在马背上,被巅得七上八下,她不是第一次坐在这个地方,可是跑得那么急是第一次,她哀求道:“玄哥哥,你停下来好不好?”

一次两次的不听话,贺玄也是恼得狠了,就因为她这种性子,他怕出意外暗中派了护卫保护,结果来看个杏花,也能碰到宁封,这装神弄鬼的从一开始就接近杜若,也不知道存着什么心思,但现在,他是绝对不会让杜若陷入危险的。

他没有说话。

杜若见马还在跑,她抽气道:“疼。”

听到这个字,他松开了缰绳:“哪里疼?”

还能有哪里,杜若咬牙,耳根都红了,贺玄冷笑一声:“你也知道疼,上回差点在历山丢了命,这回你还敢跟他说话?”

“那天是二皇子要刺杀他,又关宁大人什么事情呢?”杜若觉得贺玄有时也毫不讲理,他要是仔细说说宁封的坏处,兴许她是能听进去的,但是他从来不说清楚,只让她不要理会宁封。

就是劝说小孩子,大人也要讲道理呢,他倒是好,把她当泥人了。

贺玄见她还为宁封辩解,停下马道:“你是不是更愿意相信他?”

“也不是…”杜若叹一口气,“你我见到的不一样,他并没有做什么。”

“等做了就来不及了。”

他对宁封是有很深的敌意,因赵坚当初能下狠心,多少有宁封的蛊惑,可他如何说呢,这些事埋得太深,以至于他并不能轻易的说出口。

更何况,杜若与他也并不是同一类人,虽然在一起长大,但她是水的话,他便是泥,她每日里想着吃喝玩乐,他每日想得是如何报仇,也不知道,怎么就这样扯在一起了。

剪不断理还乱,他到底还是没能放开。

感觉他的双手拢过来,环在腰间,杜若的脸烧了起来,心好像小鹿一样乱跳,她低声道:“你这样带我走,丫环们可要吓坏了,你还是送我回去。”

“自然是要回去的,本王难道还能拐带你不成?”他低下头,呼吸拂在她脖颈。

这样难道还不是拐带?她缩一缩肩膀,众目睽睽之下,把她抱到马背上带走,不知道的,还以为遇到劫匪呢。

那小小的动作让她佩戴的珍珠耳环一阵摇晃,他侧眸就看见她白皙小巧的耳朵,隐在乌黑的头发里,像是深藏的宝石,他忽然有点冲动想要去咬住它,那种冲动一上来,浑身都生了热意,好像这天气也变了,他身上穿得锦袍也厚重了起来。

他一下直起了腰。

“天色也确实不早了。”他抱住她往后挪了一挪,好让她坐得舒服些。

两人在一个马鞍上,杜若依着他,只觉他们从肩膀到臀部,恨不得都贴在一起,她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脸颊上的红也再也散不去。

快要行到城门时,他道:“你就要去晋县了罢?”

原来他也知道,杜若点点头:“嗯,后日就去了,可能会待半个月呢。”

江南离得有些远,那么长的路途,危险是不可预知的,晋县也好,他唔了一声,半响道:“等你回来…”声音戛然而止,好似他也不知再说什么。

有些异样。

杜若半转过身看着他,他眸色极为的漂亮,好像日落时的色彩,光耀照人,她幼时第一次见到他,因是被他的眼睛吸引罢,冷冷的却偏偏那么好看…

她那几年缠着不放,而今她不曾想要那么接近,他却又不肯了。

现在只是离开半个月,他还欲言又止。

杜若想一想道:“你在晋县有没有什么要买的,我可替你带回来。”

他是王爷,要什么不能让随从去,他盯着她道:“你。”

杜若脸腾地红了。

她觉得脸皮甚至都有些发痛。

原本只是想调节下气氛,结果他偏偏不好好说话,只是一个字,就让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惊慌,她老实的坐在前面,再也不开口了。

第95章 095

贺玄骑马送她回来,比那几个丫环快得多。

听说杜若到家了,谢氏极为的惊讶,从上房出来就去见女儿,想问个清楚,怎么会是贺玄送她回来的,听说也不曾用马车,而是就着他的坐骑。

从城门口到宋国公府,那一条路并不短,只怕许多人家都要知道了。

杜家三姑娘骑着雍王的马,还是雍王亲手牵的缰绳。

谢氏出现在门口,杜若心里咯噔一声,她不是木头人,最近几个丫环跟得紧,步步不离的,她虽不知缘由,暗地里也揣测过,可能是因为到了待嫁的年纪了,母亲不太放心。

可今日,她在城外还跟贺玄同骑。

实在瞒不下去了。

她低垂着头,乌发里夹杂着几片杏花的花瓣,侧面如玉,乌黑的睫毛微微颤着,有种让人无法苛责的娇美,谢氏心又软了,叹口气将那花瓣取下,柔声道:“傻孩子,你真当以为为娘到现在还不知吗?”

杜若吃了一惊,原来自己会意错了,母亲竟然知晓她跟贺玄的事情!

她的脸慢慢红了。

让一个小姑娘亲口承认,是有些为难她,而且谢氏也已知道了她的态度,两人都有肌肤之亲了难道女儿还会不喜欢?她娇生惯养的,没有人能真的逼迫,不然那时赵豫可不就得逞了?只是这孩子太过单纯,谢氏少不得要提醒女儿:“这桩事情自有我给你做主,可你记住了,下回莫再这样,便有万种理由,也别失了大家闺秀该有的分寸。”

杜若无言以对。

像贺玄这种性子,她有时候是连不愿都来不及说,事情就会发生的,更何况,她又不是什么敏捷的人,她本来反应就慢…

不过听母亲的语气,她好似会把自己嫁给贺玄?她头垂得更低了,蚊子般嗯了一声。

看起来十分的害羞,谢氏想到那一年要嫁给杜云壑,长辈亲口告诉时,她也是这般的反应,又是笑了笑,坐在她身边:“今年五月你就要及笄了,想过请谁来做赞者吗?”

正宾的话多为长辈,谢氏是打算请温夫人来的,那是工部尚书家的夫人闵氏,闵家世代簪缨,温夫人未出嫁时便有才女的名声,进得温家之后,又持家有道,相公平步青云,几个子女很有出息,颇得夫人们的钦佩,只与杜家的交情不深,谢氏是想借此走近一些。

杜若脱口就道:“我要请穆姑娘。”

那女将军是一枝独秀,不过到底走得不是寻常路,谢氏道:“我原以为你要请你二姐呢!”

“二姐天天都可见的,穆姑娘不一样。”杜若抬起头来,笑眯眯的道,“五月哥哥与她一定会凯旋归来了,不,或者这个月就能回来了!”

杜凌离开家已经有一个多月。

说到儿子,谢氏自然也是盼着他回的,笑道:“你的及笄礼,便听你的罢。”

一辈子就一次,谢氏看她那么喜欢穆南风,便答应了。

到得去晋县的日子,春光仍是大好。

老夫人坐上马车时,与谢氏道:“我知道你这阵子也是日日念着凌儿,去晋县正好散散心,反正他也不在身边,念着又有何用?过阵子就会回来了。”

作为母亲,她何止是念着,噩梦都做了几回。

谢氏早上照镜子,只觉憔悴了些,比平常都多抹了一层粉,而今出去走走,兴许会分散些心思,对老夫人也是一样的,她笑着点头:“母亲说的是,我们这就走罢,把这家都交给相公了!”

“他是因为你享了十几年的福了,”老夫人道,“他替代几日,也是应该的。”

杜云壑附和:“是了,是了,我寻常好吃懒做,而今该做回大管事。”

她们都笑起来。

杜若听见,从车窗里探出头,看到父亲就站在旁边,他看着母亲,眼里是深深的情谊。

马车徐徐行走了,他仍在原地,一直站了好一会儿才离开。

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涌上来,杜若拉下帘子,怔怔道:“我们好像是第一次这样离开家呢。”以前不管去哪里,母亲总是留下的,而祖母也不太愿意出远门,这回竟是只剩下父亲在家里了。

刚才看见那越来越远的身影,她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杜绣想到那日在杏树林的事情,推一推她:“我以为贺大哥会来呢。”

“他恐怕是没有时间。”

“是吗?”杜绣笑得揶揄,“我听说他与你一同骑马,后来把你牵回家的。”

杜若讷讷道:“是我想骑马,后来跑远了,就回家了…”

这个理由可不是那么充足,杜绣挑眉,发现自己后知后觉,本以为杜若眼高于顶,谁料花落雍王府,竟是与贺玄搭上了。

难怪除夕,他会送来烟花。

但她觉得杜若的眼光实在不怎么样。

贺玄虽贵为王爷,智勇双全,但这富贵到底是取决于赵坚的,他又没有双亲,根基单薄,不定哪一日就消亡了,还不如嫁入名门世家呢。或者宋澄,他毕竟是皇帝的外甥,只要江山不倒,都是荣华享尽的,倒不知杜若怎么会看上贺玄?

性子不好,面相也不好,冷得叫人难受。

只这也不关她的事情,杜绣叹口气,她自己的相公还不知在哪里呢。

晋县离长安很近,不过几个时辰的距离,她们到时尚早,太阳刚刚斜过去,也是才错过午饭,庄上的管事笑着迎上来:“老夫人,两位夫人,姑娘们,公子爷,小的使人把饭菜热过一遍,总算盼来你们了!”

那管事原先也是在杜家的,为方便管理,被调遣去了农庄。

老夫人笑道:“正是饿的很了,路上光吃些点心,解不了谗。”

“那您来得可真是时候,今儿都是野味,大清早从山上打来的,石鸡,野兔,狍子,只狍子还在灶上煨着,得等到晚上吃,这玩意儿骚气,光是除味都弄了大早上。别个儿就容易多了,石鸡依您口味,做了清蒸小八宝,野兔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