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有云,造意者为首,随从者减一等。此条款,在于重点严惩谋首。造意人,包括雇请杀人者,即便不参与谋杀,也是首犯。阿苏瑞是狼眼首领,虽然取银买命,为人伦道德所不容,在本案中却属于生意来往,算是从犯。但凡一个案子,在定罪量刑之前,性质的确定非常重要,因为它关乎到整个事实,以及此事实所造成的危害。”
“毕竟,他杀人了!”杜东辰咬着这点不放,“就算非造意者,也是杀,手上也沾满了我大唐官民的鲜血。”他还语意模糊,妄图牵连到别案,让看审的人有同仇敌忾之感。
“杜大人,一码归一码,你这样牵三搭四是不专业的行为。”春荼蘼毫不客气的指出杜东辰的花招,“你提出的证据只是许尚书被刺杀案,如果有阿苏瑞受雇杀人的其他证据,不妨摆出来。那时,我们再谈‘大唐官民’,而非许尚书一个。皇上!”说到最后。她突然举手。
这在现代法庭,尤其是英美法系的法庭,她可以直接叫“反对”,然后让法官判官反对有效,还是无效。但在这里,她必须换一种方式达到目的。哼,以为偷师成功了,小杜同学,你还差得远呢!
“怎么了?”韩谋正听得认真。突然被点名,饶是城府极深,帝王心术,此时也是微微怔住,用非常口语化的词句问道。
“我抗议对方状师意图混淆视听!”春荼蘼义正严辞。“本案,是阿苏瑞偷入长安案。代表御史台的对方已经把阿苏瑞是狼眼头目的事混在一起诉讼于公堂了,现在杜大人还要把其他罪行加诸于我的当事人身上。民女以为,未经证实的罪行就不是罪行。就好比我现在诬陷杜三小姐要买凶杀我,难道杜三小姐就是有罪的吗?”
“满口胡言!”因为皇上没发话,杜含玉还站在一边,此时见矛头指向她。分外生气。但她还没说话,下面的杜含烟就跳起来大叫。
春荼蘼眯了眯眼,“杜八小姐,你是想让我告你咆哮公堂之罪吗?何况。今日的主审者不是大唐的官员,而是天子!是皇上!什么时候,轮到你来说话!”
这话,说得极重。杜东辰白了脸色。但他反应很快,立即向韩谋道。“臣之幼妹无状,请皇上下旨,把她逐出公堂,以正视听!”
好一个壮士断腕!他自己请求给他妹妹没脸,胜于春荼蘼发招,没脸得更彻底。现在这样的话,还能保持一点体面。
韩谋自然准了。
杜含烟委屈得真掉眼泪,看向春荼蘼的目光,似乎恨不能生吞活剥了她。可春荼蘼根本不为所动。她压根不相信白眼飞刀能伤人,除非有特异功能,当自己X战警啊。
好在杜含烟虽然愚蠢,却不是纯粹白痴,这时候也知道强辩无异,只好乖乖跟在差役后面走了。而杜含玉也被韩谋命令回到座位上,“不得喧哗”。不过想必很快,杜家嫡小姐被轰出刑部公堂的事会成为长安城的新八卦,虽然小了点,不够塞牙缝的,总也算插曲。
之后公堂秩序恢复,堂审继续进行。
“杜东辰,注意言辞,一案归一案,不要牵扯。你们半天不进入正题,朕的头都让你们绕晕了。”金口玉言一出,算是给刚才的事件定了性。
“微臣愚笨,往后会注意的。”杜东辰忍着气说。
但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怎么觉得皇上在偏向春荼蘼呢?那丫头在公堂上已经厉害得没话说了,如果上位者再有倾向性,官司就难打了。但转念一想,阿苏瑞的案子是死局,就算没有处以斩、绞,流或者徒也是跑不了的,也能够置其于死地。特别不久后,估计西突厥那边肯定会开始行动了。阿苏瑞是死活,其实他不在乎,但关乎到春六,关乎到白家,那就必须死。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想,若春荼蘼保下此人,西突厥的人是一定要进行刺杀的,那时候大批暗桩潜入长安,若是不小心伤了人,或者影响了长安的安定。再或者,阿苏瑞死在长安的地界上,皇上为此被突厥百姓憎恨,那么皇上的不满和愤怒,就会令白家吃不了兜着走。
想来想去,不管这案子是什么结局,春六和白家都没有好果子吃。只除了一样,阿苏瑞不能无罪释放。若这个突厥王族中人得了自由,甚至离开大唐,他的死活就与大唐无关了。可是春六,名声会更大,白家也会死死压在杜家之上。
那么,春六扳不回来吧?这样的板上钉钉的事,她真能扭转乾坤?想通了这一层,其实只是眨眼间,但杜东辰的心态却平和了下来。
可他千算万算,却不知道韩谋是一定要保夜叉的。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春荼蘼打不赢官司,救不下人,皇上才会生气,而不是相反。
在这个时候,春荼蘼才不管杜东辰的心理变化,而是不忘上前踩两脚,“皇上,民女可没绕您,民女是据理力争而已。”哈,要拼无耻黑心。本小姐也不输阵哪。
“既如此,赶快往下进行吧。” 韩谋心中极无奈,嘴上却温言道,还好心加了一句,“刚才正说到造意者与随从者的界定问题。”
“谢皇上提醒。”春荼蘼说着,来回踱了几步,以合上的折扇敲着手心道,“刚才杜大人执着于‘杀’之一字,似乎是说。手染了鲜血,就算是受雇而行,也是主犯,不能减等。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杜大人口中的杀。是一个具体动作呢?只要他自己操刀,等同于造意者?”
杜东辰犹豫了一下,心中迅速盘算这问题有没有陷阱。可是韩谋不让他想,催促道,“杜东辰,回答问题。”
“是嘛,要不休堂。让杜大人想个一天一夜再来回答?”春荼蘼讽刺道。
她是故意这样,果然杜东辰受不了她的挖苦和韩谋的压力,仓促应道,“是。”
堂下看审的杜含玉闭上了眼睛。
她只恨为什么平时学了那么多无用的琴棋书画。却没有读读唐律呢?不然,她可以亲自和春荼蘼对簿公堂,风头就不会让那贱人全占了。而且她那完美无缺的哥哥到底是男人,哪受得了女人相激。所以,又说错话了。
果然。春荼蘼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漏洞道,“就是说沈正山是买凶者,也就是雇佣杀手的造意者,这一点没有异议。然后要说到亲自动手……阿苏瑞只是杀手组织的头目,那天参加了刺杀行动,但是许尚书是不是他亲自杀的,他身上的血是自己杀人时溅上的,还是手下们杀人时溅上的……我敢问杜大人,您能确定吗?还是舍妹能够确定?”
杜东辰心头一凛,张了张嘴,还没有说话,春荼蘼就转向杜含玉,大声道,“杜三小姐可得好好回忆。据你刚才说,当时你看到全是红色,而且完全吓坏了。在那种情况下,你千万要记清阿苏瑞是怎样亲手杀人的?用的是什么武器,是从前面还是后面还是侧面杀的?是一刀致使,还是连砍数刀?他从哪个方向而来,身边有没有站着随从护卫?你看,好多细节问题,一处错,就能证明你是撒谎。所以你要想清楚,千万别因为受惊而胡乱臆测。到底,据杜大人说了,还有当年狼眼组织的下级人员是御史台一方的证人。想必,他们会知道他们的头目阿苏瑞使用什么武器,招数是什么样的。两相对照,很容易辨别真伪。”
她的话说得明白,杜含玉再怎么不忿,毕竟不是傻子,只想了想,白着脸道,“正如春状师所言,当时我吓坏了,并不能证明许尚书的死是阿苏瑞亲自下的手,也没有看清他有没有杀了其他人。但想来,这是他布置的行动,应该不会袖手旁观吧?”
“原来杜三小姐不能明确证明,阿苏瑞做了‘杀人’这个动作!”春荼蘼大声道,让公堂上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明明白白。至于杜三怎么想,她都懒得去反驳。
杜三算哪根葱?她想来的事,在公堂上分量之轻,吹口气就能飞了。倒是她那种怯怯的态度,能迷惑几个档次不高的男人怜惜她这朵娇花。
“既然无法证明阿苏瑞亲自动手,他为何不能做为随从者减等?”春荼蘼抛出结论。
韩谋没立即出声,于是堂上堂下又议论起来。冷耳旁听,到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可以适用减等的条款。
趁着正乱的工夫,春荼蘼假装无意地踱过夜叉的身边,在袍袖的掩盖下,指尖极快的划过夜叉的手背。感觉夜叉的身子蓦然僵住,要拼命忍耐才能保持低头垂目的状态,目光没有追随上她的身影。
春荼蘼心中暗笑。
在公堂上调戏人,还真是刺激啊,有偷*情的感觉。
第三十八章 国宾
过了半晌,韩谋才开口道,“春状师言之有理,减等条款适用。”心中暗松口气,能公正的宣布这一点,他很高兴。
而他都开口了,别人还有什么好反对的?所以夜叉的死刑,因此而减为流刑。
但这,当然不算完。
“请问杜大人,八议之中第八议,说的是什么?”春荼蘼问。
杜东辰不想回答,却不能这么做,只得硬着头皮道,“八议宾,指前代帝王之子孙,被尊为国宾者。可是……”他话锋一转,“西突厥与我大唐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纵然我大唐立国之前,中原地带曾被外族肆虐,他们统治过百年,但如今的阿苏瑞也算不得国宾吧?”
“请相信我,我也痛恨那段历史,认为那是我们大唐人民的耻辱。可历史就是历史,它的存在,自有它的根源。我们做为后人,只能以史为鉴,却不能否定。因为否定历史,就是否定自己。”春荼蘼正色道,再次语出惊人,令满堂文人学子们陷入沉思,“但律法之神圣,就在于它字字千金,不容改变,不管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觉得公平也好,不公平也罢,有什么就是什么。若律法也能更改,也能商议,屈从于人治,那这世道以什么为基准?它是标尺,它是高山。而且,唐律的原文说得很明白,前代帝王之子孙,被尊为国宾。阿苏瑞是突厥皇族后裔,有族谱为信,有万民作证。他为什么不能是国宾的地位?仅仅因为他偷入长安,从前做了罪恶的勾当吗?那是不是说,如果杜大人你之前做了错事,我就可以认为你身体里没流着杜家的血。就不是杜家的人了吗?”
“若我被逐出杜家,我自然就不是杜家的人。”杜东辰反驳道,“阿苏瑞在西突厥的人眼中是已死之人,这个谁不知道?”
“好吧。”春荼蘼点点头,态度良好,“只是我有一事不明,如果阿苏瑞死了,眼前的这个男人又是谁?”她指了指夜叉,最后半句。声音陡然加大。
“他……”杜东辰愣住,一时居然无法回答。
于是春荼蘼接着道,“此人,若不是阿苏瑞,那也就不是狼眼的头目。不是西突厥王巴戈图尔的王弟。那么,他就是一个普通的西域人闯入大唐,自有相关律条治他。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杖责三十。作为他的状师,我只能说,请皇上立即下旨执行。本方还自动申请除服、重打!但,此人若正是阿苏瑞。他又为什么不能是国宾者呢?到底,他是不是?或者我换个问法吧,他是谁?我不说,只请杜大人给个答案。”
这个问题。是回路性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容易把人绕晕,也容易受人攻击。特别是新手。经常会陷进去。二选一的情况,但无论选哪一个。对方都不会好受。
杜东辰脸色更差,因为他不能点头,也不能摇头。若点头,是自己打自己的脸。摇头,阿苏瑞就得在受了杖责后释放。那样,他们精心策划的一切,妹妹那么幸运得到的内幕消息,不就全白废了吗?
可是,要点下这个头,真难啊。
还好此时,韩谋开口给杜东辰解了围。表面上看,是给杜东辰台阶下,圣眷还是在杜家这一边的。但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他是想让减等通过,别再纠缠下去。
“杜爱卿……”称呼都变了,“西突厥王庭的斗争,咱们大唐不去管。不过是巴戈图尔怕弟弟抢夺自己的王位,为蒙蔽百姓的视听所造的谣言而已。如今全长安的西域人都知道狼神之子阿苏瑞还活着,爱卿就不必纠结于他的身份了。”
“是,皇上。”杜东辰低头,暗松了口气。无论如何,虽然有点掩耳盗铃,好歹不用从自己嘴里界定阿苏瑞的身份,。
“皇上,那……阿苏瑞算不算国宾呢?”春荼蘼提醒韩谋“正事”。
“依律,当算。只是……民意亦不可不考虑啊。”韩谋似乎有些犹豫,之后龙目缓缓扫过堂下听审的众人,沉吟道,“不如大家说说自己的意见,再由朕来定夺。”
“皇上,表态多耽误时间哪。”春荼蘼立即反对,“皇上黎明即起,万机待理,精力哪能都耗在公堂之上。”
“你意如何?”韩谋意味深深地问。
“不如让诸位看审者举手表决吧?”春荼蘼“突发奇想”,借机推行民主程序。独裁者是不理解民主程序的好处的,大家都可以发表意见的话,其实政令更容易顺利执行。
“准了。”韩谋思考了一下,点头道。
于是春荼蘼就站在大堂中央,朗声道,“同意阿苏瑞为国宾者的,请站起来。高公公,能否麻烦您记数?”遍阅满堂,只有高公公是大家全信任的人哪。
杜东辰心中一喜,眼神掩饰不住的微微闪烁。
春荼蘼却暗笑。
杜同学,曾经的杜世子,除长安双骏外,大唐贵女们所爱慕人物排行榜的第三名,您不知道吧?这些来看审的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挑选者得了好处和暗示,外加一点点上锋的压力,选的都是信念坚定的人。就是……怎么说呢,为了维护学问宁愿去死,就算心里再不痛快也不会违背规矩的人。这样的人,一定会死抠字眼,以律法为天条的!
上公堂、打官司,有时候像唱戏,功夫在戏外。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和杜东辰、白家和杜家、邪恶势力和皇上心意之间的较量,其实早就开始了,而且细化到任何一个部分。这就像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了解陪审员的好恶态度是相当重要的。何况,在异时空大唐她还可以作弊,在选人时就下手。
果然,不用高公公细数,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站起的人至少比如仍然坐着的多出至少两倍的人数。也就是说,过半数通过。
杜东辰没想到这样一边倒,还以为世人都恨突厥人,自然是向着他的。可实际上……难道春六有神佛保佑,怎么也打不倒吗?
再看韩谋,一脸郑重的点头道,“既然民意如此,也合乎朕之期望,可见我大唐臣民受圣人教化。颇有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风范。就算阿苏瑞所属之国与大唐对立,却仍可依律法行事,不掺杂个人恩怨,以公论公,气度超然。”
看到过皇上拍百姓的马屁吗?春荼蘼今天算见识到了。而且皇上大叔真正是唱念做打俱佳啊。跟她配合得相当好,给出答案——问计于民——吹捧着拍板。这是他们提前商量过的,但临场发挥也很重要。她有理由相信,明天全长安的百姓都会幸福地说:皇上仁爱、大度、对百姓慈和尊重,是万世难寻的明主。而且,确认阿苏瑞是国宾者的事,是那么多先生、学子和官员决定的。不关皇上的事。
所以说,好的上位者必须是影帝,这一点她再度确定。
“既然阿苏瑞算是国宾者,那么八议之第八条就适用。民女代当事人申请减等对待。”春荼蘼趁热打铁。
“准。”韩谋威严正义。
于是,夜叉从流刑变成了徒刑。
杜东辰分外挫败,正巧此时休堂,就跑去外面透透气儿。而春荼蘼则到公堂侧门的小隔间去休息。夜叉却仍然站在原地,有如雕像。若不是刚才春荼蘼调戏夜叉时他有反应。身子像过电般的微抖一下,春荼蘼会怀疑他又因那魔功而陷入木僵状态了。
不得不说,夜叉定力十足,能在公堂上站这么久,纹丝不动,显示出他的意志有多坚强。
而被请到后堂歇息的韩谋假装无意的望了夜叉一眼,心中难免骄傲。这小子身上如磐石般的气质,果然不愧那无经伦比的高贵出身啊。
他却不知,此时杜家那几个正凑在一起开小会儿。杜衡不在,杜乔身为御史台的顶头大BOSS,当然会在现场看审,再加上杜含玉和被扔到外面的杜含烟,一家四口都在。
“哥,你到底行不行啊,会不会又让春六再打败?”杜含烟说话从来不过脑子,净捡些能戳人肺管子、心窝子的话说。而且,她用了“又”字。
杜东辰心里发堵,却不理会。
一边的杜乔也有些紧张,问道,“不会让他再减等了吗?不能让他再减等了!”只要阿苏瑞在牢里,后续的情况才会发生。他们不用做太多,就能得到很大利益,可说是左右逢源。
“我尽力。”杜东辰有点冒汗。
为什么?长得那样甜美无害的姑娘,到了公堂上却横刀立马的战将,招招令他受伤。
“她拿什么再给那个人减等?”杜含玉冷哼了声,“你们不要紧张,虽然前面让她抓了空子,可你们想想,她还能有什么说词?八议只有第八条能被她用,其他七条还能扯出什么来?”
春荼蘼还真能。
休堂少半个时辰后,当着堂上堂下众人的面,春荼蘼大声道,“民女恳请皇上以八议中的第五条,为阿苏瑞三度减等。”
第五条?议功!
一个突厥王族的人,一个杀手组织的头目,能为大唐建什么了不起的大功?
第三十九章 这丫头,真会挖东西
“西突厥的王族中人,而且还是敌对的势力,能为我大唐立下什么大功?”杜东辰掩饰不住讽刺的眼神,“难道说,他还能里应外合,为我大唐灭掉突厥吗?就算他肯,如今他是流亡在外的身份,巴戈图尔都不承认他,他手中有什么值得的筹码?”
春荼蘼对那样轻蔑的语气丝毫不以为意,反而轻轻一笑,问,“何为大功?”之后自问自答,“江山社稷为重,若为我大唐开疆拓土,自然是不世之功勋。但是,如果为我大唐肃清内事,惩治奸佞小人,甚至揭发祸国殃民之硕鼠,难道不能算大功吗?”
“当然算。”杜东辰回答,因为否定的话,道理说不通,“只怕他没那个本事!”
“那我要请问杜大人,阿苏瑞为什么被认定是狼眼杀人团的头目?”她把问题抛给杜东辰道,“是因为前刑部尚书,许文冲许大人的被刺杀案是不是?”
杜东辰心头一凛,本能的觉得春荼蘼说话不会无的放矢,处处陷阱。可是这问题不容他反嘴,只得在犹豫了一下后点头道,“是。”但又加了一句,“春状师,你有异议?”
“无。”春荼蘼摇头,“只是……”她转折了一下,然后卖了关子,半天没说话。
直到韩谋忍不住接口道,“只是什么?”
“只是民女觉得,许尚书被刺杀案不会那么简单。虽说沈正山承认是他雇凶杀人,可他已经去世,如今死无对证,其口供就算有人作证,只一张纸也不能让人十分信服。”
“春状师,你这样说。可有证据?”杜东辰冷声问。
呀,跟话跟得这样紧,不是咄咄逼人的公堂胜利法,就是三个字:他-心-虚!
“无。”春荼蘼再度坦然摇头,“但律法依据的是事实,而当事实有疑问时,必须调查清楚才能定案。”
“春状师有疑问?”
这一次,春荼蘼终于点头了,而且点得很认真。“我有疑问,大疑问。”
“说来听听。”韩谋再次插嘴。
他不是个好判官,主持堂审时总想操纵,而不是管理。但他是皇上,所谓皇上二字。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可以为所欲为。再说了,自从她以状师为业,韩谋是第一个内心里偏向她的主审者,抵消了民众对她不感冒的弱势。
“第一,沈正山与许尚书之恩怨是很多年前的。如果沈正山要报复,为什么不早些?多年前,许尚书还在外省为官。并没有在京城任正三品大员,若彼时动手,可能引起的关注都不很大,更不容易让人怀疑。也更容易脱身。”
“也许那时沈正山不知道狼眼组织,找不到好的杀手。”杜东辰反驳道。
“是吗?但,后来刺杀的时机不是太巧了吗?正好许尚书要翻朱礼谋反案,正好他外出洛阳。亲自去找了证据归来,正好沈正山此时也找到了狼眼组织。”
“无巧不成书。天下事,巧合的多了。”杜东辰强辩。
“那杜大人又怎么解释,就在许大人遇刺的同时,刑部尚书府发生了不大小小的一件偷窃案?这也是巧合吗?所谓反常即为妖,如此多的巧合在同一人、同一案件、同一时间,难道不值得怀疑?而不能被确定的,就不是事实,不能做为律法的依据!”
蹲在刑部的文档房里翻卷宗,虽然看起来枯燥无用,几个人数天不眠不休,其实很重要啊!
而她的一席话,引得满坐皆惊。
当年的朱礼谋反案,细节非普通人知晓,但大致情况,街头百姓都说得出。而许尚书被刺案也是著名的悬案,被现任的宇文尚书视为刑部的奇耻大辱。
现在宇文尚书正坐在下面听审,闻言不禁瞪大了眼睛。
韩谋也疑惑,“有这事?朕怎么没听过许文冲家出了盗窃案?”
一边如石雕般的夜叉定力这么强大,此时却禁不住略抬了下头,快速瞄了春荼蘼一眼。这件事,他并不知道。锦衣当然也是,不然不会不告诉他的。
这丫头,真会挖东西!
之前,在雪堆里把他挖出来。上公堂,就能把被时光掩埋的秘密也挖出来。
那天,他从雪人状态醒来,眼前就是她,仿佛一束光,照亮了他。于是,他本能的对着那道光追逐,哪怕会让他毁灭,就跟黑暗中的所有的动物一样。他特别喜欢她说过的一句话:两个极端才能相互吸引,人总是寻找能毁灭自己的东西。
或者因为这个,她才没选择韩无畏,没选择康正源。因为男女之间的那种喜欢,是不惜毁灭自己的。而她骨子也同样有不羁的野性,仿佛不属于这个世界,极度渴望着自由。
可是她为什么那么聪明能干,又那么娇柔甜美?沾上律法,就精明无比,平时就有些坏坏的,但坏得天真又自然,让人都不忍责怪她,只觉得可爱。
他不知道,他这种想法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情人眼里出西施。但凡是春荼蘼说的做的,他就没有一样觉得不好的。如果春荼蘼说鸡蛋结在树上,他可能就为她种一棵鸡蛋树。
还好,堂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春荼蘼、杜东辰和皇上身上,没人注意到他。
只除了一个人。
杜三见到夜叉的目光温柔的在春荼蘼身上留连片刻,只恨得把下唇都咬破而不自知。
“皇上,许尚书遇刺,是惊动天下的大血案。”春荼蘼的声音打断了夜叉的遐思和杜含玉继续咬牙的动作,“偷窃者的时机选得非常好,因为这时候,人都死了,还是惨死,还有谁会注意家里丢了东西?偷窃案变得微不足道,甚至连报官也只是提一句,衙门也只是留了个底而已。都没有调查,更没有审问。何况,丢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有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