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无故”两字学问大着呢,为下面做好铺垫。
听到以辩论而闻名的她,就这么老实的承认了委托人的罪行,堂上立即大哗。杜东辰更是警惕的望向春荼蘼,总觉得这么顺当才危险。
公座之上,韩谋不动如山,也不拍惊堂木。他是皇上,天下间最尊贵的人,气急败坏的啪啪砸木头多不庄重啊。但他知道春荼蘼还有后招,因而在下面喧哗了片刻后,只轻轻咳了一声。登时,一片寂静。看看,当皇上就是好啊,一言一行的威慑作用都那么大。
“但是……”果然不出所料,春荼蘼的话开始转折,“说本方当事人对大唐图谋不轨什么的,我们不能承认。说话,要讲证据,不能主观臆测,特别是在庄严的公堂之上,在神圣的律法面前。”说着,面向堂下众人,“律法不容侵犯和欺骗,不管是什么原因,什么道理。御史台的书吏大人刚才所说,全是凭空猜测,不足为信。”
“那么,以你承认的罪行,就算阿苏瑞没有危害到我大唐及其子民,依唐律,也要在杖责之后,遣送他回突厥。”杜东辰紧跟着道。
看得出,上回惨败给春荼蘼后,他又下了大功夫。而遣送,是朝堂上大多数人支持的。春荼蘼不知道杜家要置夜叉于死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但结果若是如此,就相当于她什么也没做,相当于让夜叉回去受死。
杜东辰这个家伙,可能是当状师的天才,可惜做了她的对头,那她就不能客气,一定见一次、拍一次,直到他永远不能翻身为止。
“何况……”杜东辰也有一个大转折,“我有证据证明,阿苏瑞做了危害大唐的事。”
来了来了!春荼蘼神色一闪,神色却是不动,“愿闻其详。”
杜东辰挑挑眉。
春六给阿苏瑞辩护,据三妹讲。是因为他们早就相识。而且,既然她能说服白敬远,让老奸巨猾的白相答应让她为阿苏瑞当状师,就不可能不知道阿苏瑞曾做过的那些不法之事。甚至,皇上答应以律法解决而不是政治解决此事,白家使了不少暗力吧。
可为什么,她不慌乱?是硬挺吗?
“有一个秘密的杀手组织,称为狼眼。”杜东辰正色道,“这个组织的头目。正是传说中的狼神之子阿苏瑞。”说着,猛然向夜叉一指,“他们,为了钱财,残害大唐的百姓。刺杀大唐的官吏。他们,以杀人为职,灭人伦,失人性。且不论他们背后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要动摇大唐的国本,从内蚕食大唐的安定,只杀人一项。就是大唐律法之重罪!”
到这里,他又停顿一下,从袖子中抽出一叠纸,向公座上的韩谋深施一礼道。“这些,是御史台搜集的证据,其中有这次抓捕阿苏瑞过程中,向朝廷投诚的他手下的证言。还有当初的买凶之徒。因他案被揭发而入狱,为求减刑而主动供述的事实。全是关于狼眼的。人证物证俱在,还请皇上明断!”
“很好,御史台做得不错。”韩谋拿起由高公公呈上的证据单子,一边随手翻阅,一边淡淡的道,随后又问春荼蘼问,“你不承认阿苏瑞危害大唐之罪行,那狼眼组织的事呢?要不要当堂验证其人证物主的真实性?要不要进行对推?”
皇上问完,正当众人有所期待之时,哪想到春荼蘼又给出了绝对在别人预料之外的答案。
“本方认下此罪。”春荼蘼平静地道,“无需再浪费人力物力和皇上与诸位的时间,再行论证。不过,本方认罪态度这样好,还请皇上酌情轻判。”
嗡一下,这回的喧哗都无法克制了,声音比之前大很多,似乎要掀开刑部大堂的屋顶。
全场的人,只有主审者及其贴身太监、当事人及其状师,白相及其贤王世子,顶多在加上另一个当事人,也就是没有存在感的锦衣及其春状师的两个丫头,没有不激动的。
这是什么路数!大唐这么多人口,仅长安就超过百万,没见过这样当状师的,什么都承认!
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有罪辩护,不知道什么叫污点证人,所以惊讶万分。但春荼蘼那自信又笃定的神情,却令杜东辰心惊肉跳,更令下面的杜含玉紧张莫名。
“春状师……”韩谋一开口,鼓噪声仍然是立即停止,“朕曾听闻你说过,状师就是为当事人,或者称为委托人服务的。你这样,什么罪都认,如何保护阿苏瑞的利益?我大唐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就算是十恶不赦之人,也给他辩解的机会。你今日如此做为,倘若以后外邦友人问起来,岂不失了我大唐的大气根本?”
“皇上,事实就是事实 ,就算我是状师,也不能巧言狡辩。”春荼蘼说着,深深的望了夜叉一眼。
这目光,别人不懂,夜叉却似有所感,也抬头回望。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没有情意的交流和暧昧的温暖,却充满了彼此的信任。
“但圣人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何况,我大唐律法本就严中有宽,给人机会,教化之意多于惩罚。所以阿苏瑞虽然有罪,唐律却让他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哦?”韩谋似笑非笑的问。
这可是自从他上堂后的第一个表情,堂上堂下的人都跟着心中一静,听春荼蘼说下去。
“民女,为被告阿苏瑞申请八议减等。”春荼蘼大声道。
第三十五章 当皇帝,首先得是影帝
“哦,你要怎么减等呢?阿苏瑞又是占了哪一条?”韩谋语气淡淡的,真有天子乃非人类的飘渺不真实感。因而,莫测高深中,带着决定别人生死的威严。
春荼蘼却没直接回答韩谋的问题,而是说,“皇上,可以问问御史台一方,有什么证据证明阿苏瑞是狼眼杀手组织的头目呢?”
她这一问,所有人都愣住了。
杜东辰几乎冲口而出,“刚才你明明已经代阿苏瑞承认此项罪名,并说不必验证,以免浪费大家的时间。”
“我改主意了。”春荼蘼回得顺溜,还抽出折扇来,唰的打开,扇了扇风。这一刻,她感觉自己很有恶讼棍的可恶劲头。是的,她耍赖,并不是耍着玩,而是要用出尔反尔的方法,令对方无所适从。
杜东辰准备充分又如何呢?她不按常理出牌,意在打乱他的节奏。
“唐律中似乎没有规定,在公堂上不能反悔的。”春荼蘼施施然的道,没有半点愧疚,“连当堂翻供都可以,何况我提出的是正当要求。”
“你是戏耍众人?”杜东辰冷笑着反问。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春六这个丫头没那么好对付的!他就知道她不会乖乖就范!从刚才到现在,他一直防着她出其他招,哪想到她杀个回马枪。
只要在公堂上,你永远也无法预测她下一步要怎么走。可是他明明恨得牙根痒痒,却为什么看她那恶劣却又娇俏的模样,就恨不能……恨不能把她捉回自家去,好好修理一番。
“杜大人这顶帽子扣的,荼蘼自知没那么大脑袋,当真戴不起。”春荼蘼不急不躁。“我只是一时没有想好,到底是惊天大案,心里没底哪。”示弱,示弱,后发制人,这是身为女性的好处。所以要辩证的看问题,古代女性地位不高,但能找到对自己有利的地方。
“再者,就算我不想听听证据。难道堂上堂下的诸位也不想吗?”她继续道,“凡事都要摊开来讲,躲躲藏藏的,反而令人猜忌。之前是我思虑不周,小女子这厢有礼。”说着。像男人那样团团施了一礼。
她说得真诚,道歉又快,加上那副讨喜的模样,公堂上下的人,瞬间就收起了责备之心。
当堂辩护,不只是运用法律技巧的较量,也是状师个人魅力的比拼。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现代时。一提起上法庭辩护,首先就是要求律师着装整齐,行为举止落落大方。
“准了。”皇上一锤定音。
但春荼蘼还没说完,紧跟着又道。“其实也不必事无巨细都要人证、物证来当堂展示,只捡最紧要的,把最能说明事实的证据来说就可以了。比如,御史台找到哪桩杀人大案。是阿苏瑞做的,证人又是谁呢。”
韩谋还是一个字:准。
于是杜东辰深吸一口气。神态和身姿都显示出无比的自信,“禀皇上,微臣想用前刑部尚书许文冲被刺杀案,证明阿苏瑞就是行刺的杀手!”
春荼蘼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
原来!原来对方也要找够分量的案子,好巧不巧的,居然跟她的想法撞车了!很好,那就硬碰硬吧。对方这样做,定然是有万全的准备,所以,她要翻案会很难,但她一定要做到!
许文冲啊,前刑部尚书啊,朝中的实权派大员啊。杀了他,虽然算不上捅破天,却也能惊得乱云飞舞,草木含悲。要知道许尚书案,后面牵连的是朱礼谋反案。据外祖父讲,那是皇上极不愿意提及的。
表面上看,杜家这样做虽然狠,却也非常愚蠢,相当于引火烧身,因为若她能抓住幕后黑手,杜家不但不能重回顶级权贵阶层,还会被卷进旧日的疑案,成为靶子。当年,朱礼案可是杜衡主审的。但实际上,只要她输,所有的后果却是白家承担。板上钉钉的事实,又被拎出来宣扬,等于是拨动皇上心中的刺,让他重疼一遍。这样,她以前在皇上那里积累的功劳会完全消散,外祖父在皇上那里的形象也会变坏。
杜家,这是摆明要和白家对赌啊。可见,杜老头子有多恨她和外祖父,性格有多偏执。也怪不得杜家能成为五大世家之首,若没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泼皮作风,也很难在乱世中异军突起,然后在新开创的世纪中站稳脚跟。
而夜叉不死,她怎么能算失败?皇上又怎么会觉得丢脸?从另一方面讲,杜家之所以要破釜沉舟,是因为终于明白了皇上要削弱士家大族权利的决心,是以他杜家开刀,如果他们不能迅速返回到原来的地位,就永远也没有机会了。
一边的杜东辰看到春荼蘼眼神连闪,没有了平时那种掌握全局的笃定和傲慢,心知这一招是春荼蘼没料到的,不禁大为快意。
臭丫头,你也有今天!
而春荼蘼的惊讶只是片刻,当她下意识的看向身边的夜叉,见他仍然像化石一样不动,突然就想起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也是这个模样,等着她把他从沉疴中挖出,心头就涌上了热流,很快也冷静了下来。
“人证是?”她问。
“人证就是舍妹,杜含玉。”杜东辰正色道。
不得不说,杜东辰很有长进,这已经是他连续给她的第二个意外了。而此话一出,主审的及看审的人都大为惊讶。
杜含玉,终于成了众人注目的焦点。
“上前来,作证。”韩谋温言道,再讨厌杜家,表面上还是好像有倾向性似的。所以,能当上皇帝的人,首先得是影帝。
“谨尊圣命。”杜含玉弯身施礼,娉娉婷婷,不得不说,姿态优雅极了。但凡女人,天生就深谙利用自己的魅力、取得好处之道。她如此做作,还没说话。看审的众人立即就相信了她。
她慢慢从看审处走到公堂中间,本想站在夜叉的身侧。因为……哪怕用这种方式,哪怕在这种地方,能接近他也是好的。但可恶的是,春荼蘼似乎无意,却溜达到夜叉身边,完全隔开了她和那个令她念念不忘多年的人。
可是,春荼蘼你只逞一时之快吧。我杜含玉得不到的人,你也休想染指!
“那年民女才十三岁。因为外祖父母染疾,母亲至孝,要去病塌前侍候。于是,民女跟随母亲,欲去洛阳的外祖父母处。”她娓娓道来。声音不急不缓,不带情绪,完全只是陈述所知的事实的态度,又令人信服的几分。
杜家的儿孙,除了杜八个大草包,还真没一个好相与的。
“哪想到,才出长安不久。就遇到从洛阳归来的许尚书。当时,我娘还隔着车帘,问候了几句。”她突然打了个寒战,似乎回忆到什么。非常害怕,“就在这时候,许多黑衣刺客从天而降,见人就杀。逢人便砍。那场面真是……真是……”她泫然欲泣,底下一片叹息。
春荼蘼翻了个白眼儿。
她最烦在法庭上哭泣。以期引起同情的当事人。和自然流露的悲伤和惊恐不同,若是装的,定然能看得出来。可惜,此时公堂上大部分是雄性。所以,愚蠢的男人们哪……这就被迷惑了。
“当时我只看到一片红,到处是红色。就连护送我和我娘的府卫都被杀了个干净。杀人者的行为简直丧心病狂,令人发指!”杜含玉平静了一下,继续说道,声音里适当的颤抖,那种努力坚强的模样和正义的愤恨感,表现得都恰到好处。
春荼蘼叹为观止,真不知道世家大族的小姐都会演戏,还是杜含玉是奇葩。而这时,默然不动的夜叉略抬了下头,目光瞄过杜含玉。那眼神中的轻蔑和冷淡令春荼蘼大爽,却令杜含玉的身子晃了晃。
而这,更增加了她这场表演的可信度。她别过脸去,大声道,“我娘见势不妙,带着我跳下马车,趁乱逃走。可惜到底是女流,没跑几步就摔倒在地。我撞了头,却在就要昏死过去之前,看到了他!”杜含玉一指夜叉,“大约是以为我死了,他没有补上一刀。又大约他以为人杀得差不多了,他也没有蒙面,所以我死死的记住了他,刻在心底,刻在骨子里。”
哟?一语双关哦。夜叉,人家再向你表白,你给个反应嘛。春荼蘼纯粹是看戏心态,虽然明知这个案子极为难打,可谁让杜含玉这么搞笑的,她不欣赏一下,岂不浪费?
“他……他当时杀人最多,浑身是血,有如地狱修罗。就连衣服……衣襟也敞开了。”说到这里的时候,杜含玉又很有分寸的羞恼了下,“我看到他左胸上有一块印迹,就在心脏的部位。皇上,诸位大人和先生,若觉得含玉所述不实,大可找人验看此人的身上!”
也可能是你在其他场合,不守妇道的看到人家阿苏瑞的身体了啊。春荼蘼想着,却不能这么说,因为她不愿意夜叉和杜三再有任何瓜葛。说不定杜三还希望听到她和夜叉的谣言。这女人,变态到宁可虚构,也要在夜叉的生命中留下印迹。
第三十六章 很不靠谱
“公堂之上,赤身露体,成何体统?”韩谋发言,“高盛,你去。只你去。”
咦,怎么感觉夜叉身上那个天然狼眼的标记,韩谋不想让别人发现呢?为什么?他知道有那个标记吗?居然只让自己的头号心腹去验证,不许别人看。春荼蘼大为好奇,却没时间细想。
不过说话的是皇上,自然说什么就是什么,满公堂的人没有异议,她当然也不说话,只高公公应了声,随即前方带路,后面跟着由专门人,而非刑部差役押送的夜叉。
春荼蘼无意中抬头,讶然发现“专门人”竟是韩无畏,心头和眉头都是一跳,明白韩无畏在履行对她的诺言:除非他死,必然会保护夜叉周全。可是保护情敌,对他来说有多为难啊。
好在并没有等多久,高公公等人就回来了。春荼蘼的目光和韩无畏对上,立即递过一个感激的眼神。韩无畏几不可见的点了点头,沉默的从她身边走过。
那边,高公公躬身道,“回禀皇上,奴婢上上下下看得仔细,人犯阿苏瑞的左胸部位,确实有一块印迹,看起来是天然的胎记。”
众人早就信服杜含玉的话,此时听到结果,反倒比较平静,除了低声议论,再无其他。
“皇上,既然春状师要摆证据,不妨把微臣掌握的另一项重要证据也公之于众。”杜东辰乘势追击的手段也学得不错,“就是,我们找到了刺杀前刑部尚书许文冲的买凶者。”
“哦?讲来。”韩谋似很有兴趣的样子。
杜东辰看也不看春荼蘼,而是转向看审众人道,“买凶者,正是益州豪富沈正山。诸位或者记得,许大人正是因为办了沈正山之子的谋杀案而声名鹊起。也才由此平步青云,最后更为皇上器重,坐到刑部尚书的高位。”
春荼蘼没听过这个案子,但见堂上堂下有不少人微微点头。就知道杜东辰所言不虚。慢慢的,随着杜东辰的讲解,她也听出了些门道。其实,故事很简单。几乎哪朝哪代都会发生,而且不断会发生的狗血故事。
原来,沈正山在南边益州算是土豪型的人物,天高皇帝远的。在益州他跺跺脚,地面都会抖三抖。他的儿子在他的娇惯下,横行霸道。为祸一方。自然少不了做欺男霸女,草菅人命的恶劣事。不过他撞上了硬骨头,苦主死命上告,偏又遇到了嫉恶如仇的许文冲,结果可想而知。
沈正山为了救下独子,对许文冲威逼利诱,又以权势相压。最后甚至开出愿意赠送过半家资的条件,那可是数不清的金银啊。但许文冲不为所动,把那被宠坏的熊孩子干脆利落地斩首示众。那时,益州百姓是大快人心了,沈正山却似被断了生路,大病一场,几乎随了他儿子而去。正因为如此,沈正山对许文冲的恨意,可说是直冲九宵。
照杜东辰所说,沈千山不知从哪打听到“狼眼”的事,把那半数要送给许文冲的家资做了买凶的银子。于是,造成了后来许文冲在长安城外,遇刺身亡。
听完这个故事,春荼蘼发现自己刚才想错了,太高看了杜家。他们并不想直接牵出朱礼谋反案,而是用其他刑事案件,坐实夜叉的罪名。看堂下看审众人的意思,是认定了这种“顺理成章”的说法,可在她这种专业人士的眼中,简直漏洞百出。
“沈正山何在?”看杜东辰当堂提交了证人口供,春荼蘼饶有兴味的问。
打从一开始,杜东辰浑身上下就带着一股子必须要打倒她的气息。所以,没有提证人而只提供证据,实在有点避重就轻。果然,听了她的问题,杜东辰神色一正。在外人看来,是严肃认真,但春荼蘼却感觉,他却是心虚。
“沈正山自从丧子后,伤心过度。后来因报复许文山成功,又乐极生悲,五年来一直缠绵病塌,已于七天前病逝。”杜东辰带着点痛心的神色道,“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尽,其鸣也哀。沈千山死前良心发现,加上御史台这些年来一直暗中调查许尚书被刺杀案,沈正山因为和许尚书有莫大的关系,一直被御史台重点监视,于是得知了真相。”
“真的好巧哦。”春荼蘼微微摇头,似乎很是惊叹,“夜叉为狼眼组织的头目,主持了刺杀前刑部尚书许大人之事,共有两名证人。其中之一是杜大人的亲妹妹,另一个则死无对证,真是叫人反驳也无从下手。哦对,沈正山的证词是有的,还有旁人作证他确实死前忏悔。”
“春状师怀疑我所说之事的真实性吗?”杜东辰紧跟着说,似乎很羞恼,“还是春状师有什么重要的发现,可以还阿苏瑞清白?”
春荼蘼耸耸肩,很无辜地道,“杜大人不必激动,我只是提出我的怀疑,并没有别的意思。”
“那么,关于阿苏瑞是狼眼头目的事,春状师还有异议吗?可否进行下一环节呢?”杜东辰咄咄逼人的问。
“好呀好呀。”春荼蘼点头,微笑。
杜东辰怔住。
为什么春六的态度这么奇怪,那模样……像是他问她,可否一起去赏秋菊,她很开心的答应了似的?这臭丫头又憋着什么坏呢?
春荼蘼不知自己给杜东辰这位以温润如玉著称的贵公子造成了心理阴影,只对着公座上被冷落了半天的韩谋道,“皇上,刚才审到哪儿了?”
韩谋这个气,心说你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的搅局,完全像是没立场,专门要把人搞晕的架式,现在又似全是别人的错,还来问我吗?但是,心中这么想,却明白自己是要配合这丫头,好把阿苏瑞救出来的。尽管表面上不能偏袒,暗中使些力却是应该。
“审到杜东辰诉阿苏瑞:一,偷潜入长安之罪。二。指其为狼眼头目,刺杀我大唐官吏之罪。三,要求重判。”韩谋好脾气的解说,“而你。替阿苏瑞承认了这两项罪行,并申请八议减等,从轻处置。”
虽然春六丫头在上公堂之前,已经和他透过气儿。要做什么有罪辩护,要让阿苏瑞做什么满点证人,可他为什么突然觉得不靠谱?这丫头的打法目前看来还杂乱无章,不知她是故意为之。还是被杜东辰压住了气势。不得不说,杜东辰是个人才,提前居然做了这么周密又详细的准备。上回输给春六。看来之后下了苦功夫的。而阿苏瑞一定不能有事。他身为皇上,天下之主,如今却指望一个小姑娘,是不是也很不靠谱?
“哦,对,八议减等。”春荼蘼露出恍然大悟的模样。
这一次,她打的官司与之前不同。以前她是站在正义的一方。身后有民意支持,也能调动公堂上的气氛。而这回,则是为了夜叉脱罪,在普通人眼里,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人眼里,她是大唐的叛徒,是在为恶魔辩护,她失了地利与人和。而天时,其实是指公座上那位,也不能明着支持她的。
在这种情况下,想赢,很难。可她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何为八议?”她向皇上施了一礼后,突然走到公堂中央,大声道。
那气势,就像名儒大家在教导学生们,就像才子出言,力压群雄,有着不容人辩驳的自信神采,令她整个人都似乎亮了起来,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和心神,情不自禁为她折服。于是就衬得杜含玉那种装出来的含羞带嗔,落了下乘的下乘。
杜含玉感觉到了这一点,气得双手抓紧了衣袖,好悬没扯破。
“咱们大唐律法中,八议减等,有明文规定。”春荼蘼继续朗声道,“一议亲,指皇上袒免以上无服或者有服的所有亲属,以及太皇太后、皇太后缌麻服以上的亲属,皇后小功服的以上亲属。二议故,指故友和旧部。三议贤,指有大德行者。四议能,指有大才能者。五议功,指有大功劳者。六议贵,指三品以上的职事官,两品以上的散官,及封爵中一品者。七议勤,指有大勤劳者。八议宾,指前代帝王之子孙,被尊为国宾者。”
她语音清亮,却并不高亢,口齿清楚,字字入心。一段话说完,众人油然对律法生出一种敬畏之意来。
“这是咱们大唐律之仁慈、宽宥之处,是皇上圣明,是历代文师鸿儒的智慧结晶。”她大拍马屁。其实她最讨厌这个八议,虽然现代法律也有从轻的情节,但至少字面上不会为特权阶级服务,而是要看具体案情的。但事关夜叉,这个八议,她自然要用上一用。
“依春状师说,阿苏瑞有什么可减等之处呢?”杜东辰看出场上的形势突变,似乎要被春荼蘼扭转,连忙横插一句,打断春荼蘼的节奏。但春荼蘼不急不躁,脸上的笑容虽然抹去,神色却端正清明,令人无法轻视对待。甚至,无法逼视和侵犯。
“杜大人,依你之见,你所诉阿苏瑞的罪名若成立,该判如何刑罚?”她突然反问。
“斩。”杜东辰这一个字说得短促有力。
“可依我说,却应无罪释放。”
第三十七章 有偷情的感觉
轻轻一语,满坐皆惊。
杜东辰笑了,“春状师,我知道你很能打官司,但大唐律在那摆着,可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
“公堂之上,我从不妄言虚言。”春荼蘼把刚才自个儿做的那出尔反尔的事忘记得一干二将,而且绝口不提,“我既然这样说,自然有依据的。”
“依据何为?”韩谋插口问。
春荼蘼向公座深施一礼,朗声道,“民女刚才说的是八议减等,自然要从这方面入手。还有就是,唐律中关于谋杀罪中谋杀者身份的界定。”
“讲。”韩谋在公堂话很少,于是在本来的威严中又加重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