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那天,向晚爷爷奶奶只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让你受委屈了。”
向晚妈妈傻傻一笑:“不委屈!真的!”
新婚第二天,村委领导和党委组织就派人来了,审查似的问向晚妈妈:“昨晚你们都谈了些什么?有没有反对毛主席思想?”
向晚妈妈眉毛一挑,娇俏一笑:“新婚之夜还能说什么呀?就是情呀、爱呀、房间里的…那个呀~~~”
一句话说得几个审查人员脸红心跳,讪讪而去。

就这样,夫妻俩结了婚,过起了平淡温馨的生活。
向晚爸爸从不让向晚妈妈干重活,但每每他一走,向晚妈妈就主动滴挑水劈柴去了,没办法,她从小干的就是这个嘛,读书写字她不行,粗活重活倒是行的。
她喜欢的是向晚爸爸的温和气质,席家未倒前,他小时候就留过洋,见闻与学识都与一般人拉开了距离,气质、涵养什么的统统都上去了,现在在一所学校做了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充斥着斯文优雅。于是平日空闲时她就扑进他怀里要他讲给她听,向晚爸爸从不拒绝,向晚妈妈听着听着就抱着他吻上去了…
那是一段真正的幸福。

可惜,天妒幸福,就在一年之后,向晚妈妈过逝在了手术台上,死因是难产,大出血。
就在那个秋风萧瑟的傍晚,向晚爸爸最后一次握住她的手,没说‘对不起’也没说‘我爱你’,开口,就是五个字:“我误你一生…”
话音未落,眼泪‘唰’地一下就下来了。
她强撑着最后一点力气,抬手抚上他的脸,想说一句‘不要哭’,终究没有力气再说出来,手指滑落,滑过他温润的脸颊,垂了下去,顷刻间让他泪如雨下。


23、此间少年(2)+(3)


基于以上情况,可见,席向晚从小就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
按着言情小说定律呢,这种小孩从小缺乏母爱,很可能就会成长为异类女主:愤世嫉俗、偏激、未来小太妹的好苗子…在生命的旅程中一路颠簸,直到最后遇到我们的男主,用博大的爱与更加博大的金钱救赎了她,从此放下屠刀,不做太妹做圣母,一个童话故事水到渠成。
但是呢,大家也看到了,我们的小席并没有走上那条言情女主速成路,而是一路健康而平凡地长大了。

那时候的农村小孩都比较草根,不像现在的孩子那样各个都是宝贝公主似地。再加上全国上下都响应中央号召,老中青三代都忙着去建设四个现代化了,所以大人对小孩管得很松,农村的小孩就更是基本处于放养的状态了。
席向晚有一个美好的童年,那时候的孩子都是真的朴素,打架打得再凶也绝对不会出现‘等着!老子喊兄弟做了你!’这种港片台词,顶多哭一句‘我再也不理你了!’就跑开了,过几天呢,就把那点破事自然忘光了,重新又是亲密的小伙伴。

不得不说,席向晚打架从来都是胜利的一方,这可能真是天分。当然啦,平时向晚可是很乖的,从不主动动手。从上幼儿园开始,席向晚就是典型的钥匙儿童,脖子上套一根红线,红线上栓着一把大门钥匙。放了学先和伙伴们一起去拔草,回家可以喂兔子。
小孩子的世界非黑即白,做起事来目的性都比较明确,席向晚这种一根筋通到底的天然呆拔起草来就更目标明确了,就是多拔多拔再多拔,多拔的青草可以卖钱啊,于是每天放学后向晚和伙伴们组上队伍就如同蝗虫过境,镰刀挥过处寸草不生,要的就是速度!

不得不说,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席向晚还能养成如此单纯的性格,这不得不归功于向晚爸爸的细心抚育。
村里其他父亲管不好自家儿女时都会去问向晚爸爸讨教,而他只是笑一笑,说一句话:要想孩子听话,首先要做她的朋友。
——同志们,要知道,数十年后,李开复先生也说了同样的话。
可见向晚爸爸对教育心理学的精通起码是和李开复站在同一个水平层面的。
有这样细心而理智的好爸爸,再加上向晚妈妈的开朗基因,席向晚果然很争气地成长为了一个纯朴的天然呆,生活无忧又无虑。
这样的生活,一直到十三岁的那一年。

席向晚永远都记得,十三岁的那一个傍晚,放学回家第一次看见席母的情形。
这个人的气质,不一样。
这位女性和爸爸年纪相仿,却明显多了一分不动声色的压迫感,看到向晚,她勾一勾唇,仿佛有笑意,点一点头,像是在对向晚问好。
向晚从小习得礼貌规矩,背着书包还没来得及放下,就先点头问好:“阿姨好。”
“你好,”她并不冷若冰霜,虽然散发的气息的确不算温暖。转头,她对向晚爸爸道:“席先生有这样可爱的一个女儿,我也有,只是比您女儿要大一些,十七岁。同样是做父母的,我的心情,想必您能体会。”
他没有接下她的话,并不多言,走过去帮向晚放下书包,摸了摸她的头道:“今天晚饭要晚些,先去房间做功课,好不好?”
“好啊。”
向晚一点多疑都没有,立刻拿着课本进了房间,关上房门的时候望见屋外停着的车,是屋内这个阿姨的车,司机模样的人垂手守在车门前。黑色轿车,金色女神标志在傍晚的暮色下熠熠生辉,向晚看了会儿,她虽不懂车,也大概晓得这车定是奢侈品。

客厅内,向晚爸爸开门见山:“恕我直言,在今天以前,我和您完全不认识。我很好奇,您是怎么找上我的?”
“查的,”她微微勾起唇,眼里有欣赏和肯定:“您是斯坦福心理系录取的最年轻学生,如果那时你没有回国,说不定你现在就是美国心理学界最年轻的教授。要查你的资料,一点也不难。”
他没有说话。
这些陈年旧事,竟然被眼前这个人了解得如此透彻,有些资料不是说查就能查的,可见此人的背景有些实力。
她笑一笑,也不废话,单刀直入:“席先生,您有这样的实力,在这里只做一个乡村老师恐怕是屈才了。”
他立刻打断她的话,“过去的那些事我已经淡忘了,现在的我,很满足在这里的生活。”
“那么,您就准备为您的女儿仅仅创造这样的未来吗?”

他的脸色微变,“您这么说,什么意思?”
“仅仅孩子有天分是不够的,有些条件,如果父母给不起,就等于埋葬孩子的天分,甚至是未来,”她看着他,眼里有笃定:“席先生自己就是从小经历美国教育的人,应该比谁都清楚,哪里才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系统。我可以提供给您足够的薪水,使您完全有能力保证您女儿未来可以接受国外一流教育,她可以出去看看,这个世界的其他角落是什么样的。”
作为一个父亲,不得不说,她直击中了他的软肋。
就像她所说的,他自己就是亲历美国教育的受益者,切身体会教育水平的高低对一个孩子而言有多么重要,它可以使一个孩子未来的眼界气度及涵养都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现在,向晚跟着他,在这个教育水平落后的小村子里,他没有尽他所能给她更好的,她的未来是否会被他埋没,这是他不敢赌的。